中医护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22:03: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医护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医护理培训对中医药护理质量的影响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促进患者康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中医护理技术包括穴位敷贴、中药熏洗、穴位按摩以及耳穴埋籽等,虽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其独特优势及效果,但是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水平、熟练程度以及规范性等会对其护理应用效果及护理质量带来一定影响[2],研究表明[3],中医护理培训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的持续性发展,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保障中医护理效果。为此,本研究就加强中医护理培训对中医药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心肺康复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0~7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2~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共纳入10名护理人员,两组护理人员无变化,均为女性,年龄23~47岁;工作年限1~20年;其中护士5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2名。患者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③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患者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护理人员纳入标准:①具备护理大专学历及以上的护理人员。②研究期间未发生岗位变动或者离职的护理人员。护理人员排除标准:①未获得护士资格证书的护理人员。②参与研究前有中医护理培训经历的护理人员。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中医护理培训15d,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饮食护理、穴位敷贴护理、中药熏洗护理、穴位按摩护理及耳穴埋籽护理等,将相关中医护理技术培训资料发放给护理人员,包括中医护理技术概念、技术要领、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考核完毕后再对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中医护理培训。具体如下:①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前,需要先指导其对中医常用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包括穴位知识以及经络知识等,同时还可以通过邀请临床资深专家对护理人员进行多模式授课,例如小班教学以及临床实践等,以为后续正式培训的开展奠定基础[4]。②护理人员在中医护理培训中需要分别对痛症、痹症的疾病护理以及中医综合护理等方面全面入手,并且使其明白在面对痛症患者群体时,如何合理应用并发挥中药熏洗以及穴位按摩等中医优势技术,引导其学习在中医护理中如何布置、规划布局,不断完善病房条件,从而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服务,提高中医护理质量控制效果。③安排专家为护理人员一一传授各种中医适宜技术相关知识,为护理人员说明各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流程,以提问的方式带领护理人员回忆整理中医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使护理人员可以充分运用中医思维[5]。④通过实践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使其明白各种循证按摩护理方法以及穴位推拿护理方法等,知晓中医经络基本知识以及中医药人文精神在中医护理中的重要性。⑤安排专家对科室中常采用的中医治疗病症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详细的指导说明,例如心肺康复科中各种心肺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护以及特色疗法等。⑥在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培训中,需要进一步注重提高其在患者情志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要求,例如在情志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存在的不良情志,可以通过案例列举的方式使护理人员明白如何和患者进行正确的沟通交流以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志;而在饮食调护方面,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痛症以及痹症等不同方面例举能够对患者机体功能有调节作用的膳食,例如对于治疗期间发生消化不良情况的患者,若其病机是胃失和降以及为脾虚气滞,则其饮食原则需要以理气通降以及健脾和胃为主[6]。通过上述培训措施对护理人员连续培训15d后再安排其对患者开展中医药护理。
探索骨折术后中医护理干预措施
【摘要】骨折作为突发疾病,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正确的护理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折的愈合。总结不同类型骨折的患者126例,经中西医对症结合治疗和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中医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关键词】骨折;中医护理干预
一、基本资料
我科12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76例,女56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9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28例,骨盆骨折2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12例,多发性粉碎性骨折63例。住院时间14-60天,平均37天。所有骨折经过复位固定手术,全部病例痊愈出院。
二、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患者突然受伤造成骨折,剧烈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惧怕残废。心理因素的积极与是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护理人员应该稳定病人的情绪,耐心倾听病人的需求,并且给予满足,多与他们沟通、尊重和关心他们,给予精神安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还需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后顾之忧.生活上要照顾周到,和蔼可亲,关心体贴,细致入微,还应该注意到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些心理辅导,尽量减轻病人的压力,帮助治疗。
骨折术后中医护理论文
摘要:骨折作为一突发疾病,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出现躯体功能和活动受限,在心理上产生负性刺激,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对骨折患者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复,达到生活上自理是至关重要。2005-06~2008-06,我院收治不同类型骨折的患者426例,经中西医结合对症正确治疗和恰当的护理,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关键词: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体会
一、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本组426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85例,女141例;年龄3~88岁,平均年龄45岁;上肢骨折198例,下肢骨折219例,骨盆骨折7例,脊髓损伤2例,单纯合并多处骨折228例,多发性粉碎性骨折384例。住院时间13~62d,平均24d。
1.2治疗方法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术后尽早功能锻炼;加强情志疏导;结合理疗、针灸、中药内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强中西医结合护理。
二、护理体会
中医护理技能在护理管理的作用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医疗和护理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中医认为三分治七分养,强调治未病[1]。由此得知护理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为了提升中医护理技术水平,必须做好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使中医护理在临床各类疾病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2]。本研究具体分析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60名护理人员参与本研究。全部护理人员均为女性,根据护理人员接受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7.2±3.3)岁;学历:本科学历有6名,专科学历有22名,中专学历有2名;职称:护士21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3名。对照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7.5±3.4)岁;学历:本科学历有5名,专科学历有23名,中专学历有2名;职称:护士19名,护师7名,主管护师4名。两组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下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技能,具体包括。1.2.1中医护理知识继续教育。中医学内容广博,内涵丰富,为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必须不断进行护理知识再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按照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护理知识的再教育,并且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护理人员真正掌握,并将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纳入绩效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1.2.2培养专业中医护理人员。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医护理操作实质和西医护理存在较大相似性,其中中医穴位的穴位注射类似于西医肌肉注射,另外操作核对、病情评估以及操作消毒都存在较大相似性[3]。不过实际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护理人员都是西医,基本没有接受过中医系统的护理知识教育。所以我院根据护理人员学历的差异以及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养,重点培养高学历护理人员以及中医护理知识掌握良好的护理人员,逐渐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中医护理队伍。1.2.3提供机会进修学习。医院定期都会为护理人员创造一些学习中医护理的机会,包括院内开展中医知识讲座,通过视频学习中医操作技能,参加上级医院举办的中医继续教育学习班,拓展她们的视野,更新理念和知识。1.2.4在实践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技能。鼓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实施护理时合理应用中医护理技能,医院常规开展的中医护理操作项目有16项,包括耳穴压豆、拔火罐、中药熏洗、中药外敷、刮痧、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穴位按摩、艾灸等[4]。1.2.5加强护患沟通。每项中医操作都需要10min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护理人员在实施中医护理操作过程中,会利用这个时间和病人及家属沟通的交流,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生活起居、饮食宜忌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病人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达98%以上。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教学研究
一、中医护理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问卷调查。对所带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有关中医护理课程的初步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在学期初,问卷调查的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的性别;你的年龄;你是否听说过中医护理;你从哪儿获取中医的信息;你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你希望在课堂中学到什么样的知识;你相信中医护理技术吗;你希望学到哪些中医知识。通过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教师可以初步获得学生对于中医护理的初步认识以及对于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教师能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便获得最佳课堂效果。在学期末,在学习完中医护理的教学内容,对护理专业在校生进行了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以发放问卷调查表、座谈的形式进行。在学期末,有关中医护理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设计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学习兴趣是否提高;是否愿意主动学习;是否提高了与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否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是否提高了动手能力;是否在生活中用到学到的知识;你本学期最喜欢的中医护理内容是什么;你希望在中医护理课堂中学到哪些知识。通过电话联系、访谈了解实习学生、毕业生在进行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技术操作中面临的困惑。在教学中适当增加相应的教学内容及学时,以便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你在哪家医院实习;你在哪家医院工作;你在工作中感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吗;你所在的医院是否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中,哪些容易操作,患者乐于配合;在临床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时,你遇到哪些困惑;你认为进入实习、工作前,学生应具备什么素质;在校期间学习的中医护理知识,在你进入实习、工作后有用的是哪些内容;你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对中医护理教师的访谈。收集教师对于中医护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以及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录,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访谈内容主要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您所带的专业和班级有哪些;您所带的学生有什么特点;参与中医护理教学的学生在学期末有哪些变化;在课堂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上课方式;在学期末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吗;您认为学生应具备哪些专业素质;您对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三)对临床专家的访谈。收集对于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建议,作为确定中医护理教学内容的参考。访谈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分别是您在临床带教的课程是什么;您所在的科室是哪个;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使用广泛吗;您所在的医院主要开展了哪些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患者最容易接受的中医护理技术有哪些;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您觉得学生操作规范吗;您觉得学生在进入实习时,应具备哪些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我国的护理现状,您认为学生应加强哪些方面的能力培养;您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中医护理这门课有什么建议。
二、提高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中医护理课程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临床中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而且应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让学生了解中医护理,喜欢中医护理、使用中医护理技术,为医疗卫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小议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逐步建立、疾病谱的改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社区护理的健康观、预防观与中医护理的整体观、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以其速效、显效和在预防、保健、医疗、养生、康复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能很好地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1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的健康观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把人看作是一个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要的整体[1],强调家庭、社会以及心理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这与中医护理的“天人合一”和“形神合一”的生命整体观一脉相承。中医护理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心身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防治和抗衰老理论与实践之中。社区护理的主要内涵是向个人、家庭、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护理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治未病”的预防观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中医护理来源于民间,其特有的饮食文化、养生保健及简、便、易、廉的护理技术更容易为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1]。社区人群对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中医护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最后,国际社区护理蓬勃发展的背景以及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为中医护理快速进入社区护理提供了可能。
2应用现状
2.1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居家护理将成为适应大众需求的一种主要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居家护理是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社区护士直接到病人家中,应用护理程序向社区中有疾病的个人即出院后的病人或长期家庭疗养性的慢性病病人、残障人、精神障碍者,提供连续的、系统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2]。社区护士将成为居家护理的主力军。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
2.1.1在居家护理评估中的应用中医护理评估与社区居家病人评估的主要内容相似,包括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及治疗情况等。中医护理评估技术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观的指导下,在现病史、个人生活史、家庭环境评估、症状与体征评估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医护理评估内容的引入加强了居家护理评估的深度与广度。目前,进行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价时,常用居家病人护理需要评估量表。为了充分利用中医护理的优势,可以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增加中医护理评估内容。
目标管理在中医护理技术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从2019年起应用目标管理法于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管理工作中,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中医护理操作应用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数,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目标管理法的应用有效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推广,增加了医院中医护理操作例数和相关经济效益,提高了中医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目标管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临床护理服务基本技能,是中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服务的基本手段[1]。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并不普遍,患者对中医护理也缺乏了解,导致中医护理逐渐面临继承和发展困难的危机[2-3]。如何促进中医护理技术推广,提高患者应用率,是目前相关领域专家研究的重要课题[4]。目标管理法是指划定共同目标和对象,朝着相同方向努力的一种管理方法,具有全面、高效等特点,在临床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5]。为明确目标管理法在促进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中的作用,在2018~2019年开展此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从2019年起应用目标管理法于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推广管理工作中,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后男115例,女85例;年龄为28~76岁。实施前男109例,女91例;年龄为27~78岁。实施前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中医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学》的应用
1《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引入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
1.1拓宽医学视野,更利于疾病认识
西医学与中医学分属不同医学理论体系,并且在治疗方法与医学思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过中、西医学所面对的对象与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恰当引入中医护理理论,将中西医优点相结合,可有效拓宽医学学生知识面,养成中西医相结合的逻辑思维,如胆结石、肠梗阻等病症的治疗措施讲解时,可在西医学病理讲解的前提下,引用中医里不通则痛,而通则不痛的医学理论进行解释。又如肿瘤治疗措施讲解中,可强调中医的治疗措施,同时结合西医中的放化疗及手术治疗,这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放化疗中的毒副作用,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2中西医优势结合,更利于患者护理
在现代护理学中,向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主要内容,外科护理教学中,将中医护理理论引入护理程序当中,让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更好地结合渗透,可为患者解除病痛打下坚实基础,例如,我国中医里的四诊合参,可融入现代护理的评估环节,运用健康评估方法获取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等资料,并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获取患者资料,便于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病患问题。在护理方法上,可把大量简便有效的中医护理方法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当中,例如,乳痈可应用大剂量的炒麦芽水进行煎服,也可运用芒硝进行局部外敷,以终止患者乳汁的分泌。又如为了促进患者外科腹部术之后,恢复肠蠕动,除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外,还可用针刺患者的足三里穴位,以缓解患者的腹胀问题。
2中医护理理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8月茂名市中医院手术室接收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护理查对制度干预,研究组45例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理念联合护理查对制度,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下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6.56%(43/45)高于对照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采用中医护理理念联合护理查对制度,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理念;护理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学
手术是手术室每日工作必须,该科室患者具有流动性大、疾病病种多、病情危急等特点,极易发生手术室护理纠纷,故而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是保证手术操作规范性与有效性的前提[1-3]。由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量较大,护理工作繁重,故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护理措施仅仅是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护理效果欠佳。中医护理理念强调辨证施护,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制定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4-6]。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手术室接收的90例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2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手术室接收的9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43.85±3.91)岁;其中外伤患者14例、骨折患者19例、阑尾炎患者12例。研究组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43.56±3.45)岁;其中外伤患者17例、骨折患者12例、阑尾炎患者16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本次研究。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1.2纳入标准(1)均为手术室接收的患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严重的器质性病变;(2)精神疾病。1.3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护理查对制度,在开始手术前,完善三查八对,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待手术前准备完善后,协助医生开展手术。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所需药品、器械等,以免出现手术中药品缺失、器械供应不及时等现象,在准备手术所需用品时,应仔细核对药品的有效期,核对器械是否无菌、包装是否完好等,反复检查患者是否对皮试过敏,核对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保证信息准确性。手术后,应仔细核对手术器械,确保无丢失情况,避免出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内的状况,在离开手术室前,与病房护士完成交接工作,避免发生意外情况。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理念,具体措施如下。(1)中医护理理念: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患者的脏腑变化,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在中医辨证施护理念下,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运动干预等,在制定护理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切不可强迫患者,以免影响患者依从性。同时需要将患者的住院环境调节至最为舒适状态,让患者保持情志舒畅。采用移情、疏导等方式,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情绪、态度及行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中医治疗护理:医生给予患者推拿、针灸、拔罐、穴位按摩等治疗方法进行护理干预,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促进康复1.4观察指标(1)比较2组护理质量评分[7-8]:包括服务意识、文书整理能力、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利知识学习能力、预见性护理、病房管理,各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2)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数0~100分,70分以下为不满意,71~80分为一般满意,81~90为满意,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一般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率。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数据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行х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医护理管理研究
摘要:目的加速急性胰腺炎患者康复进程。方法将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包括成立医护协作的管理小组,实施穴位贴敷按揉、中药贴敷、辨证施食、用药指导及情志调护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7d血淀粉酶、血钙及白细胞计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时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穴位贴敷;穴位按揉;辨证施食;用药指导;情志调护;中医护理管理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起病急、并发症多,严重者可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约为10%[1-2]。研究显示,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复杂,是不良饮食方式、肝胆疾病等多种因素共同诱发,单一的治疗与护理措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3]。根据中医学理论,急性胰腺炎属于“结胸”“胰瘅”范畴[4]。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重视饮食、心理等多种因素对疾病转归的重要影响。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尝试将中医护理方法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的积极效果[5-7],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中医护理模式。本研究根据急性胰腺炎疾病发展、转归的特点以及患者的护理需求,制订基于医护协作的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对证施策、用药指导、辨证施食、情志调护4个方面,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取得一定成效,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2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订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8];②年龄≥18岁;③具有基本读写能力,能够完成问卷填写;④自愿参加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肺、肾脏器严重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或免疫系统疾病;③存在认知功能、语言、听力障碍;④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⑤有相关药物过敏史;⑥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为避免组间沾染,对照组63例安排入住单号病房,观察组63例入住双号病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1.2方法。1.2.1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①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腹痛、体温、脉搏、神志等症状与体征变化,发现异常时报告医生处置。②全身护理。帮助患者清洁口腔、皮肤,变换体位,做好病房消毒,避免受凉、感染等。③中药给药护理。遵医嘱按时给予中药治疗,如胃管给予柴芩承气汤、鼻饲大柴胡汤、中药灌肠等。④饮食护理。遵医嘱实施禁食与营养支持,禁食结束后先给予不含脂肪清流质食物,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⑤情志护理。讲解急性胰腺炎发病及治疗相关知识,告知用药、饮食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对存在较严重不良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实施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具体如下。1.2.1.1成立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小组由1名中医内科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6名责任护士组成。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负责系统性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制订、人员培训与监督;责任护士经统一培训与考核合格后,负责具体护理措施的实施。1.2.1.2对证施策①芒硝贴敷。对肝胆湿热证、腑实热结证、瘀热互结证患者,采用芒硝贴敷法。用专门缝制的布袋装入芒硝1000g,贴敷于肚脐及其周围部位,每日更换2次[9]。芒硝具有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作用,能够缓解肠麻痹症状,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②耳穴贴敷及按揉。对肝郁气滞证、内闭外脱证患者,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贴敷于胆、胰、乙状结肠、肝、大肠等对应耳穴,每日用示指与拇指按揉5~6次,每次约3min,力度由轻至重,以出现可耐受的酸、麻、胀痛为宜,每2d更换1次[10]。通过穴位按揉,能够调节胆、胰、肝、大肠等脏腑功能,改善腹胀、腹痛症状。1.2.1.3辨证施食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关于急性期急性胰腺炎的5种辨证分型[11]给予饮食调护:①肝郁气滞证患者,饮食以舒肝解郁为宜,适当进食苦瓜、金桔等食物;同时用佛手5~10g、山楂5~10g、陈皮5~10g泡水饮用,以理气镇痛。②肝胆湿热证患者,适宜进食菠菜、黄瓜、冬瓜、莲藕、梨、绿豆等食物,同时用芦根、茅根10~20g,水煮约20min饮用。以清肝利胆、去湿泄热。③腑实热结证患者,适宜食用莲藕、绿豆、苦瓜等,以清热泻火。④瘀热互结证患者,适宜食用莲藕、黑木耳、猴头菇等,同时用山楂10~15g泡水饮用。⑤内闭外脱证患者,适宜食用小米、百合、大麦等煮粥食用,以袪邪扶正、补充元气。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既考虑食物的四性五味,又注重营养成分,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充分。1.2.1.4用药指导总结中西药联合用药、中药配伍、服用中药的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制作成健康教育教材,为患者实施药物指导。如茵陈是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中药,不可与氯霉素等抗生素同用;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常用大承气汤,服药时不可食用油腻食物等。使患者了解药物的正确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避免因药物、饮食搭配不当出现不良反应,或降低治疗效果。1.2.1.5情志调护①五行音乐法。按照五行音乐理论[12],肝郁气滞证、肝胆湿热证患者选择调节肝胆疏泄的角调音乐,如“姑苏行”“江南竹丝乐”“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等乐曲。腑实热结证、瘀热互结证、内闭外脱证患者选择有利于养脾健胃、安神定志的宫调音乐,如“月儿高”“平湖秋月”“良宵”“月光奏鸣曲”等乐曲[13]。自患者入院第2天开始,将选择的曲目存至MP3,提供专用耳机给患者聆听,每天至少3次,每次约30min。指导患者听音乐时配合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方法进行情绪调节。②情志相胜法。按照中医“七情致病”“以其胜治之”的理论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责任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倾诉其患病感受,评估患者存在的情绪问题,每天20~30min。对于忧虑、抑郁情绪较严重的患者,遵循“喜胜忧”的原则,引导患者听笑话、观看娱乐节目等,并要求家属多与患者谈论轻松有趣的话题,帮助患者放松情绪。对于害怕、恐惧情绪较严重的患者,遵循“思胜恐”的原则,详细向患者介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通过健康宣教,增加患者的疾病知识,引导患者理性对待疾病,提升治疗信心。1.2.1.6质量控制根据临床护理措施表,以时间为横轴,以上述各项护理措施为纵轴,责任护士每日根据路径表内容落实各项中医护理措施,并在已执行的项目打“√”,对于因故未按时执行的项目则打“×”,并标注具体原因与应对措施。交班时将路径表移交给下一班次的责任护士继续跟进,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路径表的实施情况,以确保各项中医护理措施规范、有序地实施。1.2.2评价方法①临床指标。包括血淀粉酶、血钙及白细胞计数(WBC),选取入院时与治疗7d后的检验值。②两组住院时间。③生存质量。于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1d采用SF-36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hortForm36Questionnaire,SF-36)[14]进行调查。SF-36量表共8个维度36个条目,包括生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4个维度与心理(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4个维度。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转化为百分制,得分范围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生存质量越高。本研究统计两组患者总分。本研究中Cronbach′sα系数为0.857。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