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9:04: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亚边境金融合作研究

[提要]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新疆提出建立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构想。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对新疆与中亚五国边境金融合作进行浅析。通过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未来边境金融合作的愿景。

关键词:中国新疆;中亚五国;丝绸之路经济带;边境金融合作

一、引言

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重点推进的核心区域,我国与中亚国家在技术、贸易、金融合作领域具有良好的经济互补性和发展前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逐渐密切,在我国的进出口中也占有很大比重,然而我国和中亚国家的金融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金融合作是在经济合作基础上形成的,又会极大地促进经济合作,为经贸往来提供便利与支持。因此,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深化我国与中亚五国的边境金融合作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维护国家经济、能源安全,实现向西开放的重要途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不是一气呵成的,要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首先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下手。同时,要借助中国-亚欧博览会金融发展与合作论坛的作用,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区域性国际合作基金平台的建设,以深化区域边境金融合作,促进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和核心区。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查看全文

关于中亚国家当前关系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亚中亚国家一体化

【论文摘要】中亚国T-~N表面言和,主张“一体化”,领导人经常会晤,虽有成绩,但不大。最近它们叉将‘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将合作由经济扩大到政治、人丈等领域。实际上,中亚国家之间矛盾很多,关系并不融洽,许多做法与“一体化”的要求相去甚远。中亚国家之间的不和已经对经济发展、反恐、地区形势和上海合作组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存在两面性:一面言和,一面又在制造不和;一面讲“一体化”,一面又为“一体化”制造障碍。中亚国家的这种关系对各国经济发展、反对“三股势力”、中亚地区地缘形势,甚至对上海合作组织都会产生影响。

1.中亚国家的“一体化”合作和努力

中亚国家在谈论彼此关系时,爱称对方是“伙伴”,最常用的一个词是“一体化”。中亚国家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和历史传统等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加上国土搭界、山水相连,人们习惯上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因此,当它们讲实行“一体化”时,人们并不奇怪,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的确,事实上各国在“一体化”形式上下了不少功夫。这表现在:

第一,形式上不断改变。独立之前,中亚五国曾签署过《经济、科技与文化合作协议》、《关于组建中亚国家和哈萨克斯坦跨国协商委员会的协议》等文件。但囿于当时形势,各项协议并没有执行。中亚五国独立后,为克服经济危机,重新考虑了如何利用地缘优势、传统联系和各国的长处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1993年,中亚五国决定建立多部门跨国委员会和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但各委员会皆无具体行动。只有拯救咸海国际基金会开过几次会,但效果也不大。在独联体运转不灵的情况下,1994年1月,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宣布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空间。同年4月,吉尔吉斯坦加入,三国一道签署了《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1998年3月26日,塔吉克斯坦也正式加入该条约。不久,中亚统一经济空间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该组织还建立了一系列跨国机构。

查看全文

中亚能源国家能源战略分析论文

一、中亚地区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

中亚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地缘经济地位和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较高,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据统计,中亚地区蕴藏285亿吨石油和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从油气资源的分布看,石油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从表1可看出,中亚地区目前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在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其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因为,首先,中亚目前已成为除中东外一个重要的常规油气能源生长型区域,为世界能源供给多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其次,中亚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欧、亚两个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再次,对中国这一能源需求市场,中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最后,中亚地区目前的勘探面积仍非常有限,开发前景十分乐观。

二、中亚部分国家的能源战略

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资源丰富,“资源立国”是这三个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在前苏联统治时期,这三个国家都是前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地。三个国家独立后,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矿产资源丰富是这三个国家唯一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大国争夺中亚能源越来越激烈、中亚各国国内外安全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况下,能源资源就成为中亚各国维护国家主权、处理国内外问题的主要财力来源和筹码。中亚三国的能源战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中亚一些国家独立后,各国由于经济、技术实力落后,能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原有的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从而限制了能源在国家振兴中作用的发挥。因此,中亚各国纷纷制定能源领域的开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资进入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哈萨克斯坦在油气领域引进外资方面走在了前列。据估计,流入中亚地区的外国资本80%在哈萨克斯坦。哈政府也鼓励发展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项目。目前,有近60个国家在哈有投资项目,其中最多的是美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石油工业是哈萨克斯坦长远的、优先发展的目标,其定位是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六大产油国。土库曼斯坦明确了外资引进的四个优先方向:有针对性地利用外国公司推广先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开发里海土库曼一侧海域的油气资源,吸引外国公司对开采工作的各阶段进行投资;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参与现有油气加工企业改造及创立新企业;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对天然气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及铺设新的运输管线。乌兹别克斯坦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引进外资政策的设计机制上存在问题,引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征收的总体税负过于沉重,外资投入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导致2005年油气产量的下降。面对这种意愿与现实相悖的结果,乌政府从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资源税。目前,外国投资者已纷纷进入乌兹别克斯坦,但乌政府政策多变的特点对吸引外资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二)全面推动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中亚各国的能源资源高度依赖俄罗斯。因此,推动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是中亚各国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的重要战略。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寻求油气出口多元化和开拓新的需求市场。由于与俄罗斯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与俄罗斯的能源交往仍是哈萨克斯坦的优先选择。哈萨克斯坦与美国、欧盟、土耳其、中国和日本的双边“能源关系”处于不断发展中。土库曼斯坦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批准了《能源宪章条约》,尤其对《能源宪章条约》中有关国际能源过境运输的规定以及过境议定书的谈判十分感兴趣。为提高国际地位和经济独立性,土库曼斯坦试图将对外经济联系转向土耳其、伊朗、中国、巴基斯坦、美国等,并取得一定成效。乌兹别克斯坦高度重视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发展与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其中,包括能源领域的合作。尽管乌兹别克斯坦一直有意回避对俄罗斯的依赖,但在2005年后,乌俄间的能源合作显著加强了。近年来,中亚地区油气勘探成果的扩大使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一个焦点。中国与中亚地区陆地接壤范围大,中亚地区能源供给增长和乐观的储量前景以及管道等较之油轮运输更便捷、安全的方式为中国提高能源供给安全程度提供了保障。对中国而言,中亚地区在保障能源供给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深入研究中亚各国的能源战略及调整方向,既有助于保障中国的能源供给,也有助于加深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本文侧重研究中亚五国中油气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能源战略。一、中亚地区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

查看全文

中亚国家能源战略分析论文

一、中亚地区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

中亚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地缘经济地位和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影响力较高,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据统计,中亚地区蕴藏285亿吨石油和8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从油气资源的分布看,石油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从表1可看出,中亚地区目前的油气储量和产量在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其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在不断提升。因为,首先,中亚目前已成为除中东外一个重要的常规油气能源生长型区域,为世界能源供给多元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其次,中亚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欧、亚两个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再次,对中国这一能源需求市场,中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最后,中亚地区目前的勘探面积仍非常有限,开发前景十分乐观。

二、中亚部分国家的能源战略

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资源丰富,“资源立国”是这三个国家能源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在前苏联统治时期,这三个国家都是前苏联的原材料供应地。三个国家独立后,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矿产资源丰富是这三个国家唯一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大国争夺中亚能源越来越激烈、中亚各国国内外安全面临严重挑战的情况下,能源资源就成为中亚各国维护国家主权、处理国内外问题的主要财力来源和筹码。中亚三国的能源战略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中亚一些国家独立后,各国由于经济、技术实力落后,能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原有的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从而限制了能源在国家振兴中作用的发挥。因此,中亚各国纷纷制定能源领域的开放政策,大力吸引外资进入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哈萨克斯坦在油气领域引进外资方面走在了前列。据估计,流入中亚地区的外国资本80%在哈萨克斯坦。哈政府也鼓励发展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项目。目前,有近60个国家在哈有投资项目,其中最多的是美国、荷兰、英国、意大利和中国。石油工业是哈萨克斯坦长远的、优先发展的目标,其定位是到2015年成为世界第六大产油国。土库曼斯坦明确了外资引进的四个优先方向:有针对性地利用外国公司推广先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经验;开发里海土库曼一侧海域的油气资源,吸引外国公司对开采工作的各阶段进行投资;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参与现有油气加工企业改造及创立新企业;吸引外国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对天然气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及铺设新的运输管线。乌兹别克斯坦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引进外资政策的设计机制上存在问题,引资效果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征收的总体税负过于沉重,外资投入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导致2005年油气产量的下降。面对这种意愿与现实相悖的结果,乌政府从2007年1月1日起降低资源税。目前,外国投资者已纷纷进入乌兹别克斯坦,但乌政府政策多变的特点对吸引外资仍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二)全面推动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中亚各国的能源资源高度依赖俄罗斯。因此,推动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是中亚各国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的重要战略。哈萨克斯坦正在努力寻求油气出口多元化和开拓新的需求市场。由于与俄罗斯特殊的政治经济关系,发展与俄罗斯的能源交往仍是哈萨克斯坦的优先选择。哈萨克斯坦与美国、欧盟、土耳其、中国和日本的双边“能源关系”处于不断发展中。土库曼斯坦积极开展能源外交,批准了《能源宪章条约》,尤其对《能源宪章条约》中有关国际能源过境运输的规定以及过境议定书的谈判十分感兴趣。为提高国际地位和经济独立性,土库曼斯坦试图将对外经济联系转向土耳其、伊朗、中国、巴基斯坦、美国等,并取得一定成效。乌兹别克斯坦高度重视国际能源合作,积极发展与美国、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其中,包括能源领域的合作。尽管乌兹别克斯坦一直有意回避对俄罗斯的依赖,但在2005年后,乌俄间的能源合作显著加强了。近年来,中亚地区油气勘探成果的扩大使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一个焦点。中国与中亚地区陆地接壤范围大,中亚地区能源供给增长和乐观的储量前景以及管道等较之油轮运输更便捷、安全的方式为中国提高能源供给安全程度提供了保障。对中国而言,中亚地区在保障能源供给方面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因此,深入研究中亚各国的能源战略及调整方向,既有助于保障中国的能源供给,也有助于加深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本文侧重研究中亚五国中油气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能源战略。一、中亚地区在世界能源中的地位

查看全文

中亚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1研究区概况

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50°~80°E,35°~55°N,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北靠俄罗斯,南邻伊朗、阿富汗,东接中国,西达里海,土地面积接近400万km2.地貌特征南北差异明显,南部是荒漠、绿洲和山区,北部为草原、平原和丘陵.2012年GDP总量达3039.06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为0.42%,二、三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次产业之比为8.46∶42.67∶48.88,人均GDP达4651美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454.42亿美元,占国民经济的80.76%,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中亚地区日益成为世界能源供给的重要地带和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本文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亚各国历年的统计年鉴、世界银行网站等,为方便各国间数据比较,货币单位均转换为美元.

2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及阶段划分

2.1经济发展特征

近20年中亚地区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区域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GDP、三次产业增加值等均有较大的提高.其中,经济总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增长速度平稳推进,人均GDP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1)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各国差异显著中亚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848.08亿美元降至1995年的339.68亿美元,随后快速增加,2012年GDP达3039.06亿美元(表1).由于各国经济基础和政策不同,经济总量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第一经济大国,经济总量在波动中快速增长,占中亚地区经济总量比重由5.50%增长到66.97%;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总量变化波动较大,整体略有增加;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总量先减后增,其占中亚地区经济规模的比重变化不大.2)经济增长速度波动上升中亚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6.95%,各年增长率呈波动变化.1993—1994年因通货膨胀塔吉克斯坦生产总值较高,导致1995年中亚地区的生产总值表现为明显下降.1996年以后中亚地区经济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3.76%,但受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1998年和2009年中亚地区生产总值有所下降.各国经济增长速度表现出一定差异,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增速较快,1995—2012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6.20%与16.51%,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增长速度则低于中亚地区的平均水平,1995—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为9.96%,11.09%和9.02%.3)人均GDP不断提升中亚地区人均GDP随地区生产总值有所增加,1993年为304美元,2012年为4651美元,增长近15倍.各国变化具有差异性,哈萨克斯坦人均GDP增长最快,增长42倍,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增长7倍和8倍,塔吉克斯坦1993年人均产值数值较大导致增长幅度较小,土库曼斯坦则因人口基数大,导致经济总量的增长带来的人均GDP变化幅度较小.2012年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人均GDP大于3000美元,分别为12121美元和6798美元,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人均GDP分别为1717美元和1155美元;塔吉克斯坦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仅953美元(表1).4)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中亚地区的三次产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值规模大幅增加.其中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分别由1993年的179.50,373.32和295.26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257.09,1296.62和1485.34亿美元(表2),年均增速分别为1.91%,6.77%和8.87%,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第一产业.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亚第一农业大国,农业产值规模增长近5倍;哈萨克斯坦依托能源资源优势,工业发展迅速,逐渐取代土库曼斯坦成为中亚地区的工业大国,到2012年工业总产值达755.11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近8倍,占中亚五国总产值比例达68.35%;第三产业发展以哈萨克斯坦最为突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其他产业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国际贸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塔吉克斯坦的发展则较为缓慢.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由1993年的21.17%减小到2012年的8.46%;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由1993年的44.02%下降到1997年的33.26%再上升到2012年的42.67%;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1993年的34.82%上升到2012年的48.88%.总体而言,中亚地区的农业地位显著下降,产业发展趋向于二、三产业,产业结构从二、三、一演变为三、二、一(表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哈萨克斯坦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二产比重先降后升,三产比重先升后降;其余4国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稳定,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第二产业逐步增长、第三产业波动减小,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第二产业比重波动减小,第三产业显著增加.

2.2经济发展阶段划分

查看全文

谈新疆对中亚经济贸易发展

摘要:新疆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中存在很多问题,最为突出的是新疆经济发展对中亚国家贸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通过对中亚五国融资政策的分析比较,试图找出新疆对中亚五国贸易的应对措施,力求推动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疆;中亚五国;金融措施

动态地看,新疆金融业的发展步伐正逐渐加快,这进一步扩大了新疆和中亚五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同时,新疆金融机构对中亚五国提供资金的增量较为缓慢。而且,新疆和中亚五国都存在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因此,引进资金就成为新疆和中亚五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引进资金,促进对五国的贸易,发展新疆的经济,有必要对五国的情况作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中亚五国为引进资金的优惠政策

概括地说,中亚五国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特惠政策

查看全文

我国与中亚经贸关系分析论文

一、体制和制度存在缺陷

中亚各国经济总体上还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法律法规多变且不健全,对外经济政策时有变动,管理体制方面也存在许多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例如,中亚各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执法随意性较大,贸易方式不规范,贸易渠道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中资企业正常的贸易活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重东南轻西北的发展战略,使得西北地区,尤其是与中亚相接壤的新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目前虽有改善,但落后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在与中亚的经贸往来中,将新疆仅仅作为“东联西出,西进东去”的中转站,这对新疆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没有根本的改善,限制了新疆与中亚的直接贸易。

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首先,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贸易的主体,和中亚各国一样,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欠佳,致使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不愿去投资。其次,虽然双方航空、铁路、公路的联系通道有10多条,但除航运及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巴克图、吉木乃、都拉特等陆路口岸联系较为便捷外,其他口岸山势险峻、海拔偏高,加之路况差,常年通关受到限制,使运费高居不下。从边境口岸过货量看,阿拉山铁路口岸约占口岸过货量的80%以上,容易造成排队现象,不利于货物的快速流通。另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车辆等的技术标准不同也给运输带来不便,如中亚国家的铁路轨距沿用1520毫米的宽轨铁路,而中国使用的是轨距1435毫米的标准轨,这严重限制了经中亚进入新疆的欧亚铁路的国际联运潜力。

三、缺乏相应政策的有力支持

中亚各国由于缺乏相应政策的有力支持,致使口岸管理不规范,灰色通关、运输摩擦等时常发生。比如,长期以来,哈萨克斯坦口岸及沿途国家管理部门,对中方出境的货物实行多收钱、少开票,滥罚款、乱收费的灰色通关办法,加大了中方出境货物成本。其次,中国的廉价产品对中亚本国的相关产业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胁,而且有些产品质量低劣,对其消费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再加上所谓“中国威胁论”,使得中亚有些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壁垒。再次,近年来,中亚国家开始着重加强对轻工业等领域的投入,以此提高国产化比率,并通过提高关税和技术标准等手段,保护本国民族轻工业和日用品制造业,使中国大宗轻工产品向中亚出口的难度加大。在中国方面,政府对中国企业向中亚投资的宣传力度不够,缺少相应的鼓励政策,致使很多中资企业不愿去中亚投资。而且边界贸易限制比较严格,比如货物数量,贸易规模,出入境通道以及贸易时间都有诸多限制。这些体制和制度方面的缺陷已制约了中国与中亚经贸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全文

一带一路下中亚农业边境贸易

摘要: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带来了巨大契机。但是,我国农产品在亚洲的出口比重仍然不协调,同时与其他国家竞争激烈,某些农产品出口量减少或者二次加工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加强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改革,实现农产品的二次加工,进而为做好农产品出口提供良好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农产品;边境贸易;农业经济

1我国对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我国农产品出口量在品种上差异很大(表1),其中进口的主要是类糖、蜂蜜、蛋奶、饮料、烟叶、谷物。但是由于中亚五国的主要贸易国家依赖于欧洲和亚洲,尤其依赖于俄罗斯,导致我国在与欧洲国家的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对于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在物流和贸易方式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2“一带一路”给边境贸易带来的问题与机遇

“一带一路”的战略着力解决贸易便利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各国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在沿线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激发和释放合作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应当抓住机遇增加农产品贸易及农产品的深加工。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大环境下要把握地理优势,抓住机会,利用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同时结合当代完善的物流体系,更好地发展农业贸易。中亚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在大陆上是连接东亚、南亚、中东和欧洲的枢纽,成为东进西出、南上北下的必经之地,因此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有着交通要道的作用。然而,中亚地区的环境问题导致中亚五国的农产品生产水平偏低,比如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质恶化、空气污染、濒咸海地区发病率急剧上升、出生率下降、婴儿死亡率上升等,由此出现了生态移民。此外,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破坏丝绸之路的情况时有发生。

查看全文

新疆与中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疆;中亚各国;经济合作模式

论文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实践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各国和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以较大的热情建立了许多不同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以求达到本国经济的长足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新疆是我国欠发达省份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更应该发挥本地区的竞争优势来谋求自身的发展。本文从新疆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互补性和地缘战略地位的角度出发,力求探索一种适合新疆与中亚各国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发展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各国越来越广泛地被纳入国际经济发展的轨道。新疆和中亚各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交接地带,是连接亚欧大陆的桥梁,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以及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寻求一条适合新疆和中亚各国经济发展模式来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一)经济互补性

从资源禀赋看,新疆与中亚各国有很大的互补关系,存在着巨大的资源再配置的空间。中亚地区及俄罗斯是世界上至今未被大规模开采的最后一块资源富集区,这里是世界公认的21世纪全球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宝库,其中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最大的亮点。

查看全文

我国部分省份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论文

摘要:中亚五国独立后,中国(新疆)同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对双方经济合作现状认识基本一致,即虽然双方的经济合作已发展到多个领域、层次不断提高、产业合作有所加强、合作路径不断拓宽,但总体上仍属初级阶段,经济合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今后,双方可以继续通过市场互补和经济技术互补及能源合作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

关键词:中国;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综述

一、引言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中亚五国的独立使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中亚地区的地缘战略意义再度凸显出来,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历史与文化研究,再度成为国内学术界诸多学科十分关注的研究领域。尤其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如何建立和加强中国(新疆)同中亚五国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成为当前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内容涉及合作现状、互补性、战略定位、能源合作与安全等诸多方面,但很少有文章对此加以总结归纳,笔者试图对有关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研究进行综述,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对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互补性分析;第四部分是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第五部分是对现有研究的简评。

二、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的现状

中国(新疆)与中亚诸国的经济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新世纪,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国(新疆)利用地缘优势,积极与中亚各国发展经贸关系,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当前学界对双方经济合作的现状分析来看,主要包括已有成效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