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6:52: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学化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探析10篇
第一篇:翻转课堂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课与其他普通知识类的课程有所不同,它不仅包含定义、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还包括实验操作类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化学实验还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有很多省市将化学实验的操作成绩纳入到中考的总成绩中。但此类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实验步骤和方法,还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禁锢,还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即真正意义上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促进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有效掌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
1.课前学习资源准备
“翻转课堂”教学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使用的PPT、教案、教学视频和练习题。PPT的制作和教学视频的录制都要求教师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练习题是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制作学习资料,主要包括:根据需要将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酸等的反应的实验录制成微视频片段,并查找和搜集所需要的资料制作成课件供学生预习使用;设计学习任务单供学生参考,在学习任务单中可以明确要求,让学生将每种金属与酸反应后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按要求填写在任务单中,而这个任务单就是教师用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参考。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实效性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新课改要求把化学实验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而实验探究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对于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更是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实效性更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趣味性;系统性;实验探究;实效性
一、培养实验学习兴趣,创建学化学的思维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诸多事实证明,凡是取得极大成就的人都必定对其研究领域具有极为浓厚的兴趣.教师在中学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模式时,首先一定要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引导一个人学习的最佳动力,只有以兴趣为基础才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地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如何较好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则成为教师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要想激发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新课的引入过程是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引入新课的教学时往往都是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与探究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对新课知识内容的兴趣.由于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条件有限,很多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活动,没有合理安排实验活动,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实际动手能力较低.所以,按照教学要求,合理开展有趣味性的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这一点已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二、改进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这也就在某个程度上要求教师要利用多种手段来开展化学教学以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1.探究式实验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探究实验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我国中学化学教师能够加强对探究实验教学法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的教学中,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2.支架式教学来源于最近发展区间理论,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为起点,到下一个目标内,有一个最近发展区间,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支架,学生能够轻松的达到最近发展区间,相应的有一个提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运用的支架式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例证证明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化学学习的支架,引导学生通过支架到达最近发展区间,获得相应的知识.
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论文
一、中学化学实验课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仪器,自主学习实验仪器的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分组讨论如何选定实验仪器,一起进行仪器的组装。通过对选定化学仪器的讨论,学生学会根据化学实验仪器的特点和实验内容来选择并组装各种化学仪器的方法。另外,不同的实验条件,其反应现象和化学反应都可能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现象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程度,进而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比如化学物质的颜色变化、气泡以及生产沉淀等,都可以作为实验探究的素材。作为教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由学生首先进行猜想,然后分组去查询相关资料和讨论化学现象的原理,最后是设计化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印证或推翻早前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创新性思维,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自主利用实验来观察化学变化发现化学本质的能力。这是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其中,实验预制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在教师创设的特定问题情境下发现问题和提出猜想的能力;实验设制能力是指学生根据对问题猜想,进行资料查询和讨论,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的能力;实验精制能力是指学生针对实验的过程和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进而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化学实验的探究式教学还能使学生获得很好的情感体验。新课改提倡三维目标教学法,也就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探究不仅看实验结果,还注重实验过程的设计和实验观察能力。化学实验探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还能多角度进行学生评价,从而使得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的同时还得到很好的情感体验。
三、中学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
当前,中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里提出中学化学实验课探究式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中学化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如今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如何应用现有的技术来提高课堂教育的效率,是当今教育事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不再局限在教师的说和写,而是开始将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中学化学中涵盖着大量抽象的、难以观察的实验和理论,这时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将这些微观现象生动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的很多的事物都在进步,当然这也包括人们非常重视的教育。从几千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有了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一直在不停的进步。直到出现了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我们的教育彻底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了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尤其对于化学这种抽象化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化学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准备充足,才能在课堂上绽放光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准备时获得大量的知识呢?这时候计算机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运用计算机来采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化学教学设计带给自己教育的灵感。在网络中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化学教学课堂的设计。
中学化学史下的化学教学论文
一、中学化学教学问题存在的特征
化学学科主要起源于西方教育体系,在清朝晚期由洋务运动将其引入到中国的教育课程体系之中,是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供学生学习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化学是一个舶来品,在中国的教育历史上明显要晚于西方发达国家。除了历史原因之外,由于现实条件所囿,我国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也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1.中学化学教学中缺乏化学史教育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其实,我们不应该狭隘的认为这里的历史只是人文历史,事实上,科学历史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却只将化学中出现的客观概念和知识作为必学的内容,而对化学的科学历史或者发展史则提的较少,许多教师对课本中的化学史内容,只是简单布置学生课后看一看。他们认为化学史提高不了学生考分,对升学率不起作用,甚至对化学史提也不提”[2]。这种情况具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专门的化学史课程。化学史展示的是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是化学体系脉络再次展现。化学的知识只有放置于整个历史发展历程的背景才是生动且有魅力的。然而当下中学化学课程中并没有包含这一块内容。第二,化学家的片段性介绍,完整性不足。其实无论科技多么先进发达,起到主宰作用的还是人。在化学学科中,如果离开了伟大的化学家而讲化学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然而中学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化学家一来数量较少,而来介绍的情节也较为简洁。除了展现化学家突出的个人贡献外,对其生平历程,尤其是如何与化学结缘以及学习化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描写还非常欠缺。简而言之,个性化的化学家形象并没有很好的展现。
2.中学化学教学中缺乏思想教育
学者廖正衡指出,“研究化学思想的发展或化学理性认识的发展,主要是化学理论和概念的演化过程,将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化学的发展规律,深刻JournalofCurriculumandInstrution•课程教学研究理解化学的理论和概念,汲取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促进化学科学的发展”[3]。化学思想主要以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反应等三大理论体系为支撑的。这三点虽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所提及,例如,简单介绍物质的组成,H2O是由H和O组成的。然而这只是知识性的介绍,对化学如何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切入到微观世界中的反应机理却没有深刻的解释。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困惑,我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因为学习这样的知识事实上对显见的生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然而其背后却有这样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思维的拓宽和机理的再创。我们在学习这些早已生成并无多大现实意义的知识时,如果不挖掘化学知识背后的深刻思想价值,那么学习会陷入一种自我虚无的状态,导致了认同的偏差,也失去了学习化学的本质意义,即获得一种新的思想。
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渗透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但是化学工业产生的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弊端,环境的恶化呼吁社会发展绿色化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将低污染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迫在眉睫。讨论了如何在化学实际教学中引入绿色化学理念,并阐述了切实可行的手段。
关键词:绿色化学;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渗透与实施
绿色化学实验的引进不仅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丰富了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如果纯粹按照教科书上的实验步骤操作,可能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不重视,导致实验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绿色化学实验的学习,让学生开始接触与绿色化学相关的内容,在实验操作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在实验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化学试剂来进行化学实验,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如何处理,进而培养学生正确操作的技能,同时又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侵害,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实验的意义,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改进并设计出符合绿色化学新的实验方案。
1绿色化学实验的必要性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发展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绿色化学的要素,将化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断为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1]。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单一地跟随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在新的教学大纲中,就开始重视绿色化学,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在第四章的第二节专门介绍了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而且课后习题也设计出一些有关绿色化学的知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模块内容的设置上也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例如“实验化学”这个课题已表明绿色化学教育开始走进中学化学课堂。化学离不开实验,在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随着化学教学改革的推进,化学实验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越来越多的实验项目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的要求。化学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很广,同时化学实验也是多种多样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环节,因此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带领学生改进传统的实验装置,使改进后的装置更符合未来发展的要求,同时改进后的实验更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意见
化学是由国家统一安排的一门必修课。根据社会发展、化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为推动我县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化学学科教学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我们必须不断总结,根据我县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化学学科教学的指导意见。
一、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1.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我县中学化学一线教师共99人,初中教师48人,其中非专业教师占44%。高中教师51人,其中本科学历老师占85%,高级教师约占16%,35岁以下教师约占66%,工作5年以下教师约占3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化学教师队伍年轻,高级教师较少,学历层次较高,初中非专业教师比例较高。
中学化学教学
一、化学科学知识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相反,加强“双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问题关键是怎样摆脱应试教育束缚,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抛弃“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走出以“考纲”代替“大纲”,以“考点”代替“双基”,以“解题”代替“实践”的纯应试教育的怪圈。做到“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纲语),素质教育下的“双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学”,重视学生动脑、动手,指导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最终达到“会用”。
二、化学科学能力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大纲上说:“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能力型和创造型人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效果要明显,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如实地记录观察的结果。通过观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多创设一些学生动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向学生充分展示教学的思路和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特别应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三、化学科学方法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翅膀,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手段。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和牢固记忆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科学的方法对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中学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中学阶段化学课程知识点多,构成复杂,合理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针对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积极构建教学情境,创造良好实操氛围,明确探究教学价值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探究法教学;中学化学;教学方法
我国的中学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理论教导,而忽略了对于实际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主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摒弃了传统的讲课、笔记、背书等低效率的授课流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过程而非考试结果上,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细腻深刻地理解课堂知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把被动的知识记忆变成了主动的实践探究。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探究内容
合理地选择探究课题是做好探究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选择探究课题时,首先要把握好课题的难度与课本的关联程度,课题的难度过大,学生难以得到结论,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题过于简单,很难达到让学生思考、讨论的效果。因此,适合的难度对于课题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标准。除此之外,探究课题的选择与课本的相关程度也非常重要。教师的课题选择不应超出课本范围,保持在合理范围内的课题选择,可以使学生直切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某一具体内容。其次,选择的课题是否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过于困难且无从下手的课题使得学生无法自主地进行探究,从而必须依靠教师等外力的介入,这样一来,探究式教学便失去了意义。所以,合理的课题必须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可以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获取学习的乐趣。
二、充分运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一、试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广泛意义
不论是从人类认识规律,还是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等角度来看,化学实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形成,常常需要一个过程。从实践出发,首先获得一种感性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概括、推理,慢慢形成了一个概念,并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因此一个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化学概念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领会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还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方法改进
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抽象思维形成理性认识,而通过实验又可以验证和巩固概念、理论,使之发展和深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对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陶冶思想情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引导、启迪,逐渐培养而成。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及提高观察能力的意义,要经常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所必须的具体方法。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了观察的效率,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教师要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协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观察质量;再有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既全面、又分清主次的观察。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就是要求既要重点观察主要现象,又不遗漏观察次要现象;既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又要迅速地发现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现象,经常这样要求学生,可以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再还有就是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的目的是探索和发现问题,达到对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观察能力能引起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越丰富、越准确,认识就越深刻,思维也就愈加活跃、广阔。观察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有助于对复杂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提高自己判断是非、区分本质和非本质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的设计一些课题或者针对一些实验的异常现象,引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紧密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在实践中经过一定的训练而形成的。实验教学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