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5:44: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西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西药

中西药配伍研究论文

1.1含甘草的中药与阿斯匹林配伍,会造成消化道疾病加重。因阿斯匹林对胃粘膜有刺激性,而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的作用,可使胃酸分泌物增多,又能减少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道的抵抗力,从而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含雄黄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与西药硫酸镁、硫酸亚铁配伍,会把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氧化而导致毒性增加。含苷类成分的中药三七与酶制剂如多酶片、酵母片、胃蛋白酶配伍,可发生酶水解而失去活性,使疗效降低。含有大黄的中药与复方新诺明、土霉素合用,会影响大黄的导泻作用。

1.2含鞣酸较高的中药如虎杖,大黄及其含大黄的中成药等不能与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士的宁、硫酸亚铁等同用。因鞣酸的吸附作用,可使之与西药在肠道内结合,而不被吸收并影响药物排泄,如与胃蛋白酶合剂、淀粉酶、多酶片合用,可与其中含有蛋白质结构的肽键或胺键与鞣质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不易被胃肠道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纳差等症状。

1.3含有消化酶、酵母菌的中药神曲,麦芽等,若与抗生素同用,抗生素可抑制微生物或破坏酶而影响中西药的疗效。

1.4含有金属离子如钙、铁、镁、铝等的中药,如牛黄上清丸、防风丸、明目上清丸等不宜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同用。因上述离子能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异烟肼形成络合物,致使肠道吸收减少,抗菌作用减弱,同时亦影响金属离子的吸收。

1.5酸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中成药不宜与碱酸性西药同用,如中药的煅龙骨、煅牡蛎、硼砂等都是碱性强的药物,这类药不宜与酸性西药,如阿斯匹林、对氨基水杨酸钠、胃蛋白酶合剂等。相反,含有大量有机酸的中药及其制剂,如乌梅、山茱萸、蒲公英及中成药的山楂丸,不宜与碱性的氨茶碱,胃舒平等西药合用,如果合用会降低中西药的疗效。

1.6含有生物碱的中药不宜与生物碱类西药合用,如中药草乌、附子、马钱子、乌头等均含有生物碱,而这些药不宜与氨茶碱、阿托品等生物碱类西药合用。如果合用,会增加毒性,导致药物中毒。

查看全文

中西药合理配伍运用

随着医疗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对中医中药的重视,一些患者对中药的疗效也越来越认可,在临床中中西药物联用也越来越普遍,并且能收到比单纯用中药或单纯用西药难以达到的疗效和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但也有一些因配伍不当而降低疗效的,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为此,研究和总结中西药物的合理应用,对保证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合理配伍,增强疗效

西药针对性强,药效迅速,中药则能宏观调控,疗效稳定、持久,两者合理配伍在疗效及作用时间等方面有着相互调节、取长补短的功效。

甘草与氢化可的松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有协同作用,因为甘草甜素有糖皮质激素作用,并可抑制氢化可的松在体内的代谢灭活,使血药浓度升高,疗效增强。安络血、维生素K1与三黄泻心汤合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比单用西药有明显加快止血的作用。在乳腺炎的治疗中选用青霉素、链霉素与通络散结、清热解毒的中药连用,如:金银花、蒲公英、丹参、连翘、赤芍、鸡血藤等可产生协同作用,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黄芩、金银花与青霉素合用时,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抑制耐药菌体蛋白质合成上有协同效应。中药及其制剂与一些抗生素应用,效果会显得好些。很多中药如黄连、黄芩、黄柏、穿心莲、双花等有清热解毒、抑菌作用,黄连中的小?\硷、黄芩中的黄芩甙、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脂均有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抑制作用。此外,板蓝根、大青叶、柴胡、等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与西药配伍治疗流行性感冒、肝炎疗效都比较好。

有的药物可通过影响排泄过程,使疗效增加。如黄芩、砂仁、木香等对肠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延长维生素B12、灰黄霉素在小肠上部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应用庆大霉素治疗尿路感染时可与硼砂联用,使尿路PH值升高,可明显增强庆大霉素的治疗作用。

查看全文

中西药联合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增效;减毒;降低疗效;毒副作用

论文摘要:400多年前,中西医结合在我国逐渐兴起,清代中后期,一些中医药方书中就有关于西药的记载,如清代本草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卷一·水部》中就记载有西药镪水,云其能治痈疽,拔疔。在临床中,逐渐出现以中西药联用的方式治疗疾病。中医用药强调整体,重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平衡机体的各种功能。西医用西药治疗,侧重于局部,注重袪除病邪,消除病灶。中西药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60年来,医药工作者十分关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对中西药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将中西药联用推向了新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与提高中西药联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中西药物科学合理的配伍应用能提高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但有些中西药配伍应用能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中西药联用也有配伍禁忌。

1中西药联用增强原有疗效

中药成分复杂,宏观调节,疗效稳定持久,而西药成分多单一,药效迅速,两者合理结合,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如双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麻黄与青霉素联用,对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同用,治疗痢疾及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碱性中药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同服,能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使其抗菌作用提高。酸性成分的中药与四环素族抗生素联用,能促进肠道对后者的吸收,提高抗菌作用而增效。

2中西药联用减毒

药物在起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毒副作用的损害,中西药联用能克服这一缺点,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临床上主要作用是减轻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防止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防止化疗的毒副作用。如灵芝、刺五加、人参、生黄芪、女贞子等分别与环磷酸酰胺、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联用,能缓解和消除因使用后者所导致的白细跑减少等不良反应。将甘草人参汤给予长期使用激素而无法撤停的病人,使其不良反应减少。将清肝利胆、化瘀软肝中药与联苯双酯同用,能使转氨酶反跳减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服用痰饮丸时,会产生便秘等副作用。若与西药果导片同服,可缓泻通便,降低痰饮丸的副作用。

查看全文

中西药联合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增效;减毒;降低疗效;毒副作用

论文摘要:400多年前,中西医结合在我国逐渐兴起,清代中后期,一些中医药方书中就有关于西药的记载,如清代本草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卷一·水部》中就记载有西药镪水,云其能治痈疽,拔疔。在临床中,逐渐出现以中西药联用的方式治疗疾病。中医用药强调整体,重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平衡机体的各种功能。西医用西药治疗,侧重于局部,注重袪除病邪,消除病灶。中西药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60年来,医药工作者十分关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对中西药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将中西药联用推向了新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与提高中西药联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中西药物科学合理的配伍应用能提高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但有些中西药配伍应用能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中西药联用也有配伍禁忌。

1中西药联用增强原有疗效

中药成分复杂,宏观调节,疗效稳定持久,而西药成分多单一,药效迅速,两者合理结合,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如双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麻黄与青霉素联用,对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同用,治疗痢疾及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碱性中药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同服,能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使其抗菌作用提高。酸性成分的中药与四环素族抗生素联用,能促进肠道对后者的吸收,提高抗菌作用而增效。

2中西药联用减毒

药物在起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毒副作用的损害,中西药联用能克服这一缺点,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临床上主要作用是减轻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防止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防止化疗的毒副作用。如灵芝、刺五加、人参、生黄芪、女贞子等分别与环磷酸酰胺、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联用,能缓解和消除因使用后者所导致的白细跑减少等不良反应。将甘草人参汤给予长期使用激素而无法撤停的病人,使其不良反应减少。将清肝利胆、化瘀软肝中药与联苯双酯同用,能使转氨酶反跳减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服用痰饮丸时,会产生便秘等副作用。若与西药果导片同服,可缓泻通便,降低痰饮丸的副作用。

查看全文

中西药联合应用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增效;减毒;降低疗效;毒副作用

论文摘要:400多年前,中西医结合在我国逐渐兴起,清代中后期,一些中医药方书中就有关于西药的记载,如清代本草代表作《本草纲目拾遗·卷一·水部》中就记载有西药镪水,云其能治痈疽,拔疔。在临床中,逐渐出现以中西药联用的方式治疗疾病。中医用药强调整体,重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调整、平衡机体的各种功能。西医用西药治疗,侧重于局部,注重袪除病邪,消除病灶。中西药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关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60年来,医药工作者十分关注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对中西药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将中西药联用推向了新水平,为进一步研究与提高中西药联用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长期的临床实践及药理研究表明,中西药物科学合理的配伍应用能提高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但有些中西药配伍应用能使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强。中西药联用也有配伍禁忌。

1中西药联用增强原有疗效

中药成分复杂,宏观调节,疗效稳定持久,而西药成分多单一,药效迅速,两者合理结合,能标本兼顾,增强疗效。如双花与青霉素联用,能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强青霉素的作用。麻黄与青霉素联用,对治疗细菌性肺炎有协同增效作用。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磺胺脒同用,治疗痢疾及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碱性中药与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同服,能防止后者被胃酸破坏,增强肠道吸收。使其抗菌作用提高。酸性成分的中药与四环素族抗生素联用,能促进肠道对后者的吸收,提高抗菌作用而增效。

2中西药联用减毒

药物在起治疗作用的同时,也有其毒副作用的损害,中西药联用能克服这一缺点,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临床上主要作用是减轻激素的反馈抑制作用,防止撤停激素后的反跳现象,防止化疗的毒副作用。如灵芝、刺五加、人参、生黄芪、女贞子等分别与环磷酸酰胺、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联用,能缓解和消除因使用后者所导致的白细跑减少等不良反应。将甘草人参汤给予长期使用激素而无法撤停的病人,使其不良反应减少。将清肝利胆、化瘀软肝中药与联苯双酯同用,能使转氨酶反跳减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服用痰饮丸时,会产生便秘等副作用。若与西药果导片同服,可缓泻通便,降低痰饮丸的副作用。

查看全文

中西药房合并在药学服务的作用

1中西药房合并后的效果

药房人员精简,药品管理完善,患者取药一步到位,药学服务体现了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

2目前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药学服务主要是保证药品供应,完成药物发放和调配等工作[1]。中药房的药学信息服务往往被忽略、简化,有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药学信息服务的概念。然而在临床上,药学服务其实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只是其短期效益较低。目前,部分医院的经费难以落实到位,使得药学服务只能针对于药品的发放和调配等工作。由于专业限制等原因,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主要涉及药理作用和药物分子结构等方面,对临床知识知之甚少。中西药房合并后,部分药学人员对中药、成药及相关方剂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掌握不充分、不及时,导致用药差错;药学人员和临床医生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药房工作繁忙,工作人员的知识仅限于理论层面,且无暇学习其他专业知识,难以顺利完成临床药学工作。

3中西药房合并对医院好处

中西药房主要包含中成药和西药,因此,需单独配置经验丰富的中药师解答中草药配方情况[2]。中西药房合并前后,程序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在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工作人员要多进行学习和交流。医院要对药学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药房人员要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咨询,使处方配伍更加符合辨证施治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查看全文

针灸联合中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观察

周围性面瘫是面瘫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好发于免疫低下人群,酗酒、劳累、血糖高、面部受凉均可诱发此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感染嗜神经病毒有关,尤其是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周围性面瘫多见[1]。该病主要表现为口角歪斜,以及鼓腮、闭目、抬眉等动作难以完成,在急性期和恢复期若未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易遗留面肌痉挛、瘫痪肌挛缩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引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急性期是治疗该病的关键阶段,治疗当以缓解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以及防治眼部并发症为主,西医常选用泼尼松片、伐昔洛韦、维生素B1等药物以抗炎、抗病毒、营养神经,但疗效不甚理想,同时各类西药普遍存在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甚至出现皮疹、休克等过敏情况[3]。针灸和中药在治疗周围性面瘫方面,与常规西药合用,有减毒增效的作用[4-5]。笔者于2017年12月-2020年10月应用针灸联合中西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30例,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6.23±10.95)岁;病程7~48h,平均病程(24.19±5.76)h。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31±11.28)岁;病程6~45h,平均病程(24.07±5.83)h。2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纳入标准

1)符合《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6];2)首次发病,年龄20~79岁;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看全文

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50例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的患儿随机分组,分别进行西药联合芪冬颐心口服液和西药治疗。结果中西药组在心肌酶谱的恢复上优于西药组。结论芪冬颐心口服液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有显著疗效。

MuLifang,ZhaoHongli,XieDan.

DaQingOilFieldGeneralHospital,Heilongjiang163001.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urative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themyocardiacinjuryofchildrenwith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URI).Methods150caseswithmyocardiacinjuryamong250caseschildrenofURIwerefreelyassignedthreegroups.TheyweretreatedrespectivelybyWesternmedicineandChinese-Westernmedicine.ResultsChinese-Westernmedicinegroupexceede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Westermmedicinegroupsintherestoreofmhyocardiacenzymescore.Conclus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asanotablecurativeeffectonthemyocardiacinjuryofchildrenwithURI.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myocardiacinjury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首位,病毒感染所致者占90%以上。近年来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结果提示上呼吸道感染可致心肌酶谱异常及引起心肌损伤,为了解感染后心肌损伤情况并寻求一个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笔者开展了中药芪冬颐心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心肌损伤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查看全文

中药安全用药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往往对于中药的不良反应并未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大家的重点视线多停留于西药,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作为一名在基层药房工作十余年的中药师,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淡一下临床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尽管相对于抗生素滥用少之又少,可却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甚至省略。

中医药历史悠久,一般来说,中药药性比较平和,反应也较少,很久以来被其不良反应重视不够,甚至被错误的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我国历史早有认识,明张景岳有“无药无毒”的说法,为了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中药的不良反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并针对不同情况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1中药及中西药配伍不当

传统就有十八反、十九畏,即中药相互间具有相恶、相反的作用,临床上中西药配伍治疗情况日益增多,中药注射剂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多样选择,但中西药配伍却处于无章可循状态,如果不安全用药就会导致药效降低甚至毒害反应,如:①糖尿病患者在口服甲苯磺丁脲等降血糖药物时,若合用甘草、鹿茸,可降低降糖药物的效果;②含有麻黄的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呋喃唑酮、异烟肼等同用;③含有黄酮类成分的中药,不宜与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同用,可生成金属络合物,只有谨慎、小心,多做一些深入研究,增加自己的知识面,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安全用药。2个体差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妊娠用药、儿童和老人的安全用药。个体对中药的耐受性差异很大,同时作为药剂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工作责任心,对患者进行耐心、详细的讲解服用说明,包括服用时间、剂量、注意事项,以防不良反应及毒害作用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工作中有如下体会:①儿童的用量应特别注意,一个月的小孩该服多少,半岁的小孩、一岁的小孩该服多少;②孕妇的特殊人群,我们药房的保胎无忧丸在服用的时候须忌鱼;③老人,对于老年人风湿病占很大的比例,这种药对胃肠的刺激很大,应嘱咐饭后服用。

3药物自身毒性,炮制方法及煎煮不当

查看全文

儿童医院中药咨询

随着医院药学由“供应保障型”向“药学服务型”的转变,药师的工作也应由“以药品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药物咨询服务是新型的医院服务工作之一,也是新型药学工作的特征之一。中药因其副作用低,疗效确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缺乏中药知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困难。为此,我院门诊中药房开展了中药咨询工作,本文对我院2009年1O月一2011年3月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门诊中药房2009年10月一2011年3月的1322例中药汤剂用药咨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

2结果

2.1咨询方式和对象:当面咨询占主要形式,占总数的95.8%;电话咨询占总数4.20/0。咨询对象是患者家属。

2.2咨询分类:统计结果见表l。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