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4:30: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重型颅脑损伤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患者的特点及治疗,以期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水平。方法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256例,通过对其形成机制、治疗及愈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格拉斯哥治疗结果量表(GOS)Ⅰ级死亡35例、Ⅱ级植物生存17例、Ⅲ级重残44例、Ⅳ级中残68例、Ⅴ级良好92例,血糖高,病死及致残率高。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脑损伤本身病理机制有关,合理应用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是安全有效的,可较快控制高血糖,能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高糖血症特点胰岛素治疗
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糖血症患者256例,分析其伤情特点,对治疗、预后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56例患者中男192例,女64例;年龄5~74岁,平均46岁,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其中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4分41例、5~6分57例、7~8分158例。入院前均无重要脏器急、慢性疾患,无糖尿病史,伤前无饮酒史,且无多发伤史。所有患者采血前24h内均未输血和使用大剂量激素,患者均排除患糖尿病,于伤后24h内取肘静脉血1.5~2.0ml,采用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值,血糖>7.0mmol/L82例(67.4%),血糖>11.1mmol/L44例(32.6%),糖化血红蛋白均<7.7%。
1.2致伤原因车祸伤150例、打击伤52例、摔伤41例、其它13例。
重型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分析论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精神障碍
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精神障碍时有发生,表现为当患者神志由昏迷转模糊、清醒时出现烦躁、易激惹、不安、伤人、智力低下等症状,是造成精神残疾的常见原因。作者收集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7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致精神障碍患者28例,现就其住院期间的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33.8±12.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打击伤9例、坠落伤6例、其它伤3例。伤后就诊时间:均在10min~10h内,其中<30min15例、30min~1h6例、1~3h5例、>3h2例。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格拉斯哥昏迷分度表(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总分≤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6h[1];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有关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分类进行精神障碍的评估及诊断[2]: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包括智力障碍、遗忘综合征、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障碍(躁狂症或抑郁症)及神经病样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症状、癔症样症状、焦虑样症状等)等。
1.2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昏迷,有中间清醒期16例,GCS:4~5分19例、6~8分9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急诊行头颅CT检查,28例中脑挫裂伤19例,其中额叶挫伤9例、颞叶挫伤3例、广泛脑挫伤(以额颞叶为主)7例;颅内血肿1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额骨凹陷性骨折6例,颅底骨折8例;硬膜下积液(以前额为主)2例。
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应用论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01~2004年间急诊收治436例按GCS评分3~6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插管距受伤时间共分为3组:(1)选取伤后30min内行气管插管的病例81例;(2)30min~1h内行气管插管的病例共115例;(3)选取伤后>1h未行气管插管的病例240例。各组在从不同时间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患者预后两个方面比较不同时间插管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治疗方法近2年来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接诊时即行气管插管,早期改善患者通气,然后行专科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好转。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程序处理资料被表达为平均数±标准差,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4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情况,见表1。三组患者插管后不同时间的氧合指数见表2。
气管插管急救应用论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插管的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01~2004年间院前急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36例,按插管距受伤时间(30min,30~60min,60min以上)分为三个观察组,再根据三个组血气分析的指标值和预后观察值进行组间对比研究。结果30min和60min以上组的插管时间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可能早的行气管插管,对于提高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气管插管血气分析预后
Applicationoftrachealintubationonsevereheadinjuryinpre-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opportunityoftrachealintubationonsevereheadinjurypatientsinpre-hospitalemergency.Methods436severeheadinjurypatientshavebeenobservedanddividedintothreegroupsaccordingtothetimeoftrachealintubation(0.5h,0.5to1h,andover1h)inpre-hospitalemergency,comparingbloodgasanalysisandoutcomeof3groups.ResultsOpportunityoftrachealintubationhasclinicalsignificancebe-tween30minutesgroupandover1hourgroup.ConclusionThetimeoftrachealintubationofsevereheadinjurypa-tientsasearlyaspossibleinpre-hospitalemergencycansignificantlyincreasepatients''''outcome.
【Keywords】severeheadinjurypre-hospitalemergencytrachealintubationbloodgasanalysisprognosis
酒精中毒治疗论文
摘要:回顾115例酒精中毒合并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治情况。酒精中毒与重型颅脑损伤的症状、体征极易混淆,容易漏诊误诊。详细了解病史和体格检查,动态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行头颅CT扫描有助于早期明确有无合并重型颅脑损伤。
关键词:酒精中毒颅脑损伤
酒精中毒后发生脑外伤者日渐增多,有报道约30%~50%的成人脑外伤患者在伤前曾饮用酒精,且预后较差。我科2003年7月~2007年2月急诊接诊酒精中毒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15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7例;年龄16~62岁,平均34岁。患者伤前均有饮酒史,酒后致伤原因:暴力致伤48例,摔伤36例,道路交通伤14例,坠落伤10例,其他原因致伤7例。入院时间:2小时内102例,2小时以上13例。受伤部位:单纯头皮血肿33例,头皮裂伤52例,大面积头皮撕脱伤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23例,其中45例伴口腔、鼻腔或外耳道血性渗漏。本组多发伤34例。GCS评分:3~8分89例,9~12分26例。送达方式:“120”及外院救护车送入78例,他人送入37例。
症状与体征:本组入急诊室时呼气中均有浓烈的酒精气味,其中嗜睡39例,昏迷35例,烦躁不安、胡言乱语41例;入院时呕吐者103例,呕吐物均为带浓烈酒精气味的胃内容物。瞳孔变化情况:双侧瞳孔不等大伴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者56例,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者45例。
小组干预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重症医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干预。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以及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结果转出重症医学科时,两组的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发生风险。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小组干预;营养状况;胃肠功能紊乱
重型颅脑损伤属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之一,主要是因暴力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脑部所致,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普遍处于昏迷状态,丧失自主进食能力,机体高代谢状态下营养物质快速消耗而容易诱发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并影响其转归,故予以患者营养支持尤为重要[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医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48.58±8.1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高空坠落9例,其他1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8分,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00±2.00)分。观察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8.67±8.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高空坠落6例,其他1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50±1.50)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3]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颅脑损伤;②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植物生存状态者;②家属放弃接受进一步治疗者;③合并营养不良者;④存在肠内营养支持禁忌者。1.3护理方法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执行护理操作,妥善固定及维护管路,预见性使用约束性保护措施,做好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工作,意识清醒者提供心理支持等。营养支持按照以往常规操作进行,经由患者鼻腔置入空肠营养管后注入安素肠内营养粉剂(AB.BOTTLABORATORIESB.V,注册证号H20181147),6量勺粉剂加入200mL温水中配置成为250mL安素液,匀速滴注,热量维持在20~30kcal·kg-1·d-1。1.3.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重症医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干预。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任组长,医师、营养师、药师、护师/护士为组员组建重症医学科临床营养支持小组。各组员上岗前由组长开展营养知识及技能、营养风险筛查、胃潴留监测、管饲途径及营养制剂选择、肠内营养并发症评估与预防、不良事件上报等培训,全员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由重症医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对本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展开科学评估,利用Clifton公式[4]定期(5~7d)计算出每个患者的能量消耗量。初始安素液的输注为总需求量的25%,每天以25%递增直至全量输注,如有不足则通过静脉补充;同时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者饮食偏好添加相应的调味剂,包括水果、花生等,输注速度、浓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具体热量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而定。1.4评价指标①相关营养指标。分别于护理前、转出重症医学科时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3mL,利用迈瑞医疗生产的BS-36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水平。②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在转出重症医学科时的胃潴留、腹胀、便秘/腹泻等发生情况。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谈论重度颅脑损伤的救治感言
摘要:探讨基层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抢救、住院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126例在急诊抢救室初步抢救成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住院病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共112例,其中去骨瓣减压术68例,均早期康复治疗。采用GCS结果分析及半年随访,1级14例(入院后2h死亡4例,术后死亡10例),2级12例,3级30例,4级32例,5级38例。结论急诊室抢救、积极手术及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三个主要环节。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至今病死率仍然在30%-50%[1],如何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6例,通过对本组患者急诊救治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基层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Glasgow昏迷评分(GCS)方法,意识障碍6h以上,处于3-7分者为重度颅脑损伤[2]。本组136例患者中,GCS评分3-5分者46例,6-7分者90例,均为重度颅脑损伤。男76例,女60例;自受伤到就诊时间30min-5h;颅脑CT或MRI证实以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脑挫裂伤为主;损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50例、高空坠落伤32例、跌伤36例、被重物击伤18例;单纯颅脑损伤100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20例,合并四肢、脊柱、骨盆骨折16例,合并血气胸、肺挫裂伤12例,同时合并血气胸、腹部脏器损伤30例,同时合并血气胸、腹部脏器损伤及四肢、脊柱、骨盆骨折18例。
剖析重度颅脑损伤诊断治疗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抢救、住院手术及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126例在急诊抢救室初步抢救成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住院病例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共112例,其中去骨瓣减压术68例,均早期康复治疗。采用GCS结果分析及半年随访,1级14例(入院后2h死亡4例,术后死亡10例),2级12例,3级30例,4级32例,5级38例。结论急诊室抢救、积极手术及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的三个主要环节。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诊断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至今病死率仍然在30%-50%[1],如何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挑战性问题。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接诊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36例,通过对本组患者急诊救治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提高基层医院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Glasgow昏迷评分(GCS)方法,意识障碍6h以上,处于3-7分者为重度颅脑损伤[2]。本组136例患者中,GCS评分3-5分者46例,6-7分者90例,均为重度颅脑损伤。男76例,女60例;自受伤到就诊时间30min-5h;颅脑CT或MRI证实以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原发性脑干损伤、脑挫裂伤为主;损伤原因中交通事故伤50例、高空坠落伤32例、跌伤36例、被重物击伤18例;单纯颅脑损伤100例,合并腹部脏器损伤20例,合并四肢、脊柱、骨盆骨折16例,合并血气胸、肺挫裂伤12例,同时合并血气胸、腹部脏器损伤30例,同时合并血气胸、腹部脏器损伤及四肢、脊柱、骨盆骨折18例。
颅脑损伤继发呼吸衰竭护理论文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并予以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疗良好14例(43.75%),中残6例(18.75%),重残2例(6.25%),死亡10例(31.2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颅脑损伤;呼吸衰竭;机械性通气;急性;护理
【Abstract】ObjectiveInthispaper,aretrospectivesurveyofnursingof32patientswith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withacuterespiratoryfailurewasconducted.MethodsThepatientsweretreatedtoenforcedetiologicaltreatment,incisionoftrachea,mechanicventilation,deuto-hypothermy.Therespiratorypassagenursingandnutritionalsupporttreatmentwereenhanced.Results32casesweretreated.14casesofthemweregood(43.75%),6casesweremid-handicap(18.75%),2caseswerere-handicap(6.25%),10casesweredied(31.25%).ConclusionThesummarysuggestedthatitisimportanttopayattentiontothepreparationbeforeoperation,theobservationoflifesignandthenursingofrespiratorytractsanddrainage-tubes,theuseofrespirators,sub-lowtemperatureandnutritionearlyafteroperation.Itisalsoaneffectivemeasuretodecreasethedeathrate.
【Keywords】craniocerebralinjury;respiratoryfailure;mechanicventilation;acute;nursing
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包括病情危重,发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救治困难,病死率高。并发症中以呼吸衰竭最为常见,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1]。我院神经外科ICU自2001年6月~2004年12月共收治颅脑外伤继发呼吸衰竭32例。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在治疗护理原发伤、保护和恢复脑功能的同时,特别加强对呼吸功能的监测和管理,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使其顺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假死引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探讨
1案例
1.1简要案情
2014年8月24日7:31某女子因交通事故受伤呼叫“120”,7:35左右某医院“120”到场查看患者后诊断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死亡,遂通知殡仪馆工作人员前来接运尸体,9时许搬运尸体时发现患者手还在动,还有生命迹象,再次呼叫“120”接回该院抢救,诊断为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考虑患者病情危重,于11:10转某市人民医院继续抢救,当日20:45宣告患者临床死亡。
1.2资料摘要
1.2.1某医院院前急救记录无名氏,女青年。主诉:车祸致呼之不应10min。现病史:患者乘坐3轮摩托车与小车相撞着地后,呼之不应。检查情况:R无,P无,神志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直径约6.0mm,对光反射消失,皮肤苍白。无肢体活动,刺痛无反应,头面部见血污,外耳道、鼻腔可见血痕,无呼吸,颈动脉未触及搏动。初步诊断:(1)重型颅脑损伤;(2)院前死亡。现场交“110”处理。1.2.2某医院急诊病历2014年8月24日9:30:于9:00接“120”通知到车祸现场,见一女性平躺仰卧位,呈昏迷状。BP16.5/10.5kPa(125/78mmHg),P78bpm,R18bpm,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头颞顶部可见约5cm裂伤、出血,余未见明显外伤,即予开通静脉通道、包扎、吸氧,送ICU进一步抢救。入院查体:T36.3℃,P105bpm,R8bpm,BP16.5/10.1kPa(115/75mmHg),SPO290%,神志不清,昏迷状,不能睁眼,不能发声,刺痛无反应,呼吸微弱,右侧颞顶部见5cm长伤口,流血不止,口鼻腔及右外耳道见血迹,双侧瞳孔散大,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入院诊断:(1)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2)右肱骨骨折,入院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开通深静脉通道,清创缝合,止血、脱水降颅压、对症等治疗。考虑患者病情重,予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11:10患者出院。出院时联系到家属,证实患者为张某,20岁。1.2.3转院住院病历张某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伴神志不清5h余”于2014年8月24日入院。入院体查:T36℃,P125次/min,R17次/min(呼吸机辅助呼吸),BP11.3/5.47kPa(85/40mmHg),GCS评分3分。神志深昏迷,熊猫眼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5mm,对光反射消失。右侧颞顶部可见长约3cm伤口,已缝合。急诊CT示:左侧额颞顶部广泛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厚度约9mm,并大脑镰下脑疝形成;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胀,广泛头皮血肿。入院后予脱水、护脑、补液等治疗。当日20:15患者突发血压下降至0mmHg,心率0次/min,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全身多发伤:(1)特重型颅脑损伤:左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脑疝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2)全身多处皮肤挫擦伤。
1.3死因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