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3:54: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西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论文
一、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实证分析的需要和数据的可获取性问题,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西部地区安徽、湖北、重庆、陕西、新疆等1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加工贸易顺差额(PX)、劳动力投入(Lab)和外商直接投资(FDI)等数据来源于各省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劳动力禀赋(Wage)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地区数据,研发投入(RD)数据来源于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测度加工贸易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出口产品结构指标和加工贸易增值率指标。由于出口产品结构指标的基本思想是以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结构为标准,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不同。本文采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指标的思想,该指标是附加值与加工贸易进口额的比率。由于实证需要以及数据可获得性问题,模型用加工贸易顺差额作为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表示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其统计口径为加工贸易出口额减去加工贸易进口额。2.解释变量(1)劳动力投入(Labit)。劳动力优势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也遵从由东至西逐步递增的趋势。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地区,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制造业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也逐渐提升。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滞后,且劳动力优势也较东部地区强。该变量的衡量采用各省的从业人员数量。(2)劳动力禀赋(Wageit)。从整体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存在相对低下的问题,而加工贸易产出半数以上都来自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这类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该变量的衡量方法主要有教育经费法、劳动者报酬法、受教育年限法等。本文选用劳动者报酬法,即采用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衡量这一变量。(3)研发投入(RDit)。一个地区的技术水平是推动该地区加工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技术和活力源泉,而研发能力主要依赖于研发投入。该变量的衡量采用各省各年度的研发经费投入占各省各年度GDP的比重。(4)外商直接投资(FDIit)。外商直接投资是加工贸易发展的源泉,但外资进入既存在溢出效应也存在挤出效应,其对中西部加工贸易升级存在一定影响。该变量的衡量采用各省各年度实际利用外资额。
(三)模型设定
中西部地区乡村医疗卫生情况
医疗卫生事业在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政府采取多种干预措施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这些政府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有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政策。通过对农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来进行分析和评价,是一种直接的和较好的方法。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难点和重点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因此,调研选择在中西部地区,具体调查的县(市、区)分别是:云南省武定县和寻甸县、安徽省全椒县、河南省社旗县和荥阳市、甘肃省泾川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课题组成员分别赴7个县(市、区)进行实地调研,共获取农户问卷687份、村问卷28份。本文基于上述调查,试图客观而相对准确的描述、分析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基本解决,但服务及需求方面存在不足
(一)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基本解决,地域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村级卫生室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在所调查的28个行政村中,26个村有村级卫生室。从离家最近医疗点距离这一指标看,距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平均为1.6公里;距离本乡镇卫生院的距离为5.1公里;距离最近卫生院的距离为4.0公里。在所调查的28个行政村中,有27个村与最近的乡镇卫生院平均距离为4.4公里;有26个村与县级医疗机构平均距离为25.6公里。这些指标显示,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调查显示,不同地域之间农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问题有一定差异,中部地区所调查行政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好于西部地区。在所调查的28个行政村中,云南省武定县有2个村没有村级卫生室。其中的一个村既没有村级卫生室,也没有私人诊所。而且该村距离乡镇卫生院9公里,距离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距离更是高达75公里。
(二)村级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条件得到了多数农民的基本认可,但地域之间差距较大被调查农户基本认可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在总计668个样本中,认为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好的为279户,占41.8%;回答“一般”的占44.0%;两者合计占85.8%。回答“不好“的62户,占9.3%。另外,有33户回答“说不清”,占4.9%。但地域之间的差距较大,甘肃被调查农户对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条件的认可度最高,认为“好”和“一般”的分别占49.5%和44.6%,合计为94.1%;而宁夏被调查农户的认可度最低,特别是认为“好”的比例与甘肃相差18.5个百分点,只有31%(见表1)。
(三)村级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农民需求之间有差距在651户有效问卷中,455户认为村卫生室服务能够满足其一般卫生服务需求,占69.9%。有196户认为卫生室还不能满足其一般卫生服务需求,占31.1%。其中,宁夏被调查点的这一问题最为严重,在98个样本农户中,有高达69.4%的农户认为村卫生室不能满足其一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见表2)。对于那些认为村卫生室不能满足其一般卫生服务需求的农户来说,有152户说明了具体的原因,回答的总次数为305次。其中,回答“药品太少”的频数为101,占33.1%;回答“医生水平太低”的频数为73,占23.9%;回答“医疗条件太差”的频数为68,占22.3%;回答“医生服务态度不好”的频数为18,占5.9%;这4个原因合计占85.2%。或者说,在说明了具体原因的152户认为村卫生室不能满足其一般医疗卫生服务需要的农户中,有66.4%的农户感觉“药品太少”;48%的农户感觉“医生水平太差”;44.7%的农户感觉“医疗条件太差”。这一结果表明,村卫生室所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卫生服务尚不能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对于医生水平,笔者在对一些村医的调查中发现,虽然他们都有行医执照,但一些村医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只是经过短期培训拿到行医执照。一些农民反映,现在村医的临床经验甚至还不如当年的赤脚医生,他们更愿意到原来的赤脚医生那里求医。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有的村医在治疗轻微普通感冒时,一味采取输液的方式,使得农民治疗一次轻微感冒就可能将一年的新农合个人缴费用完(输两次液)。对于药品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和村干部反映,村卫生室药品极少,连常用药都没有。从农民得病后通常首选的医疗机构也可以看出,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欠缺。调查显示,农民得病后,28.3%的农民选择去乡镇卫生院,13.5%选择去县医院,13.5%选择其他医疗机构,选择村卫生室的只有44.7%。农民的这种行为选择与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紧密关联,可能正是因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欠缺,才使得农民在就医地点的首选中“舍近求远”。在农户问卷调查中,对于“选择看病地方的考虑因素”这一问题(多选),被调查农户回答的总频数为3281,其中回答“距离远近与方便程度”这一选项频数为1538,占46.9%。但是,回答“医疗条件”和“医生水平”选项的频数分别为674和519,分别占20.5%和15.8%,合计占36.3%。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但其功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小议中西部开发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摘要:本文强调中西部开发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主张重新审视中西部开发的战略思想和开发机制,提出开发前期以计划为主导的思路。
第一部分反驳"沿海地区饱和论",指出单纯市场经济导向无力承担中西部开发的任务,以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论"来分析东西部关系,似乎东部的投资很快就会饱和,民间资本自然被吸引到中西部来,是理论误导。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根本不同,就是有国界限制,特别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向发达国家流动,于是才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在我国国界之内,中西部劳动力会自发流入沿海地区,降低了沿海地区的工资。在和平环境下,即使把所有给中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都计入,中西部的投资收益率在二三十年之内也很难超过沿海地区,因此民间资本难以大批流向中西部。
第二部分全面阐述中西部开发的意义,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的世纪性伟大任务。包括第一,以调水和移民为中心的国土整治。
第二,农业,生态和环保。
第三,提高中西部农民的收入。
中西部地区跟进制度效益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内涵与程序;中西部地区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分析;跟进制度本土化应该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跟进式制度本土化的内涵、使跟进制度为本地的微观主体所接受、使跟进制度与非正式制度融为一体,成为地区制度的一部分、跟进制度能够发挥制度设计的预期作用、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原则、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发展阶段、正确认识中西部地区跟进制度本土化的绩效和目前所处的阶段、跟进制度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跟进制度变异和无法超越的根本原因、培养本地微观主体对跟进制度的内生需求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制度变迁有首造式制度变迁,也有跟进式制度变迁。我国中西部地区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试点成功后随之跟进的。所以中西部地区属于跟进式制度变迁。但是中西部地区在跟进东部地区的制度时,在本土化改造方面做得不够。这就导致跟进制度的效益难以达到设计标准。要使跟进制度最大化的发挥预期作用,必须大力推进跟制度本土化。这必须从二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造跟进制度,使之主动与本地制度环境相适应,另一方面,必须改造和调整本地的制度环境,使之与跟进制度兼容。
关键词:跟进制度本土地化制度环境
笔者将制度变迁分为首创式制度变迁和跟进式制度变迁。首创性制度变迁就是制度的完全创新,设计和安排的制度都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一种全新的制度。而跟进式制度变迁就是一个地区跟进另一地区的制度安排的过程,这种跟进可能正确的,也可能不正确的,本文假定跟进制度变迁是正确的跟进,即制度安排滞后的地区,跟进、模仿、移植其他地区已经安排好、并且已经成功制度的过程。这种制度安排活动,从全国来讲,或者从该制度整体上看,不是制度的创新,但是对跟进的地区来讲是一种制度创新,即用跟进制度替代旧制度。对于首创性制度变迁其创新的制度本身就是内生的,所以不存在所谓本土化的问题。但是跟进式制度变迁因为目标制度是移植过来的,具有外生性。所以跟进地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有把跟进制度本土化。这是跟进式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内容。
一、跟进制度本土化的内涵与程序
(一)跟进式制度本土化的内涵
中西部降低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司法考试基本素质最低限度打折的正义
论文概要:司法考试的分数线是保证法律人才基本素质的最低限度,尽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国民较之东部地区的国民所享受的正义只能是打折的正义。法律的统一性是法律的生命所在,如果同一法律在此地与彼此的适用相差千里,民众必会有不平之感,社会的平等感一旦长时间遭到破坏,社会根基就会松动。
引子:中国中西部基层法院正蔓延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法官荒”。在甘肃,每个法庭平均不到2.5名法官,具有法官的资格的人员数量从2001年的979减少到2007年上半年的815人,青海2008年底(至2008年底青海)全省法官(也只有)为1391名。较2002年机构改革前的减少了169名,国家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6年来,青海省法院系统共有1013人参加考试,通过司法资格考试而取得法官资格的的仅有38人,法官补充率仅有3.8%,而内蒙古自治区1998年在职法官又6335人,2006年为5634人,法官相对减少了10.85%。从1999年以来,全区法院因为种种原因流失的人员有1155人。占编制总数的14.4%面对法官青黄不接的现象,自2002年开始,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已达成协议,对中西部地区实行降低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的办法,力图通过此案来解决“法官荒”。现在笔者对此政策进行如下理论思考。
(一)司法公正与法官素质
实现司法公正,不仅要有合理的司法体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而且要依靠高素质的法官。《孟子˙高娄篇》云:“徒善不足以为此,徒法不足以自行。”马克思曾指出要运用法律需要法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的运用,那么法官也就是多余的了。因此法律职业是一项极其特殊的职业,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业务大到决定生杀予夺,小至明判分毫归属,无不昭示着是非善恶。这就要求法官具备超凡的才智,丰富的情感和高超的法律专业技能。法官判案犹如医生诊病,懂行的医生才能看好病,法官懂法才能判好案件。庸医会治死人,但这只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而低素质的法官会破坏整个国家的法律。在中国这个信仰权力的国家,法律并没有多大的立足之地,然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法律是苍白的虚设的。况且这样一来,法律在人民心中更是一文不值,公众对法律失去信心,依法治国失去最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样法治也就无从谈起,成为天方夜谭。可见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如法国的著名学者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哈耶尼耶也曾说过:“对正义的实现而言,操作法律的人的质量比其操作的法律的内容更为重要。”
一国司法制度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基层法官的素质。因为绝大多数的案件的一审由他们来审判,如果一审判决的公平正义普遍缺失,指望二审或者再审亦或是审判监督程序来弥补,虽然在程序法上并无障碍,但是在现实中却有太多太多的制约因素。打官司本是件既花钱又花精力的事,有人因此甚至说打官司是有钱人的消费,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选择法律这条救济渠道,除非他已穷尽救济途径,万不得已。所以让百姓因为一审的不公而上诉要付出的代价需要慎重考虑。近年来所谓涉法上访已成严重问题,都说明基层法院的法官素质亟待提升,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就履行了这样的职责,淘汰素质低下的不称职的法官,它从源头上保证了法官的专业化和合格化。国家司法考试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通过难度,而其根本原因是为了法律人员的精英性和社会公信力,它所解决的是法官的素质问题,是法官资格的最低标准。司法考试本为淘汰达不到职业要求的人,而对中西部地区实行降低司法考试的合格分数线的办法与司法考试的目的南辕北辙。让一个不合格的人当法官比缺少十个法官更加危险。法官职业不是任何人可以担当的,这项工作必须交给懂法的专业人士,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捍卫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的职责,才能树立法律的社会公信力。坚持制止降低司法考试合格分数线的的做法可以防止今后的法官制度弊病丛生.。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许前飞认为,降低标准一方面会使整个队伍素质降低,从实际操作层面讲降低门槛,当地少数名族人员还是进不去,断层现象还是难以解决。司法考试和其他职业准入考试不同,司法考试将决定国家把维护公平正义的权利交到何种人手里,基于这个原因,司法考试标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不能打折扣,我们不能人为降低法官标准和要求。司法考试的分数线是保证法律人才基本素质的最低限度,尽管中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并不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国民较之东部地区的国民所享受的正义只能是打折的正义。法律的统一性是法律的生命所在,如果同一法律在此地与彼此的适用相差千里,民众必会有不平之感,社会的平等感一旦长时间遭到破坏,社会根基就会松动。
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论文
摘要:当前,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低质、不稳,严重制约着其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尽快改善这种局面,在编制、用人机制、经费投入、骨干教师待遇、继续教育培训以及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中西部农村优质教师队伍,为发展中西部农村教育发挥作用。
关键词:中西部农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农村基础教育在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肩负着基础性作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以河南省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就中西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关于南阳市农村教育的调研成果
1.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南阳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典型农业大市,辖2区1市10县,总人口1100余万,85%的人口分散在农村地区。2005年,南阳市有普通小学4008所,小学教学点602个,普通中学601所;中小学专任教师87673人,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专任教师分别为48977人、29473人、7342人、1881人。根据省编标准,南阳市中小学教师在编人数应是79451人,总体看,超编教师总计8222人。十五期间,南阳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市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由2001年的76.2%、92.2%和98%提高到2005年的89.6%、96.4%和99.1%,分别增长了13.4、4.2、1.1个百分点;高学历比率分别由2001年的0.4%、9.7%和28.8%提高到2005年的2.9%、26%和54.7%,分别增长了2.5、16.3、25.9个百分点。二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效显著,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南阳市共计85500名中小学教师完成280学时的全员培训任务,完成信息技术初级培训和考核5万余人次,高级培训和考核3万余人次;新进入新课程教师培训完成率达到100%。三是中小学骨干教师梯队逐步形成。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第二届中小学“名师工程”,共评出名师84人,学科带头人943人,市级骨干教师10541人;推荐评选出省级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分别为3人、86人、112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77人。四是抓师德长效机制建设,把师德教育工作放在了教师教育的首要位置。南阳市先后制定了《南阳市师德建设工作评估办法》、《南阳市教师师德考核标准》,并对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使师德建设工作迈人经常化、规范化轨道。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也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强化师德教育工作,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不断提高。
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区域经济发展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东部;中西部;合作
论文摘要:通过对中西部部分省区投资环境、法律环境、监督机制等问题的分析,认识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是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广泛的合作平台是推动东西合作交流的基础。
1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目前东部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经济要素向东流的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要使经济要素逆流中西部,就需要国家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中西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尽管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中西部给予政策的倾斜,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中西部的政策洼地,从而使中西部大开发的进展缓慢,使东中西部合作和联动发展步履艰难。
1.2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剖析我国中西部承接发达省份产业转移研究论文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对策
内容摘要: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出现新局面,这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各地区应结合具体实际,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本文针对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其本质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
每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产业转移和承接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外生比较优势、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比较优势所共同组成的综合比较优势,而避免选择有综合比较劣势的产业。当这些比较优势之间有冲突时,选择何种产业应该由该国从事该产业的外生比较劣势是否超过其内生比较优势或交易效率中的比较优势而定。总之,产业转移和承接都应当以综合比较优势原则为准则。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转移和承接是同步进行的。
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机遇
产业转移是指某个时期某个产业或者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和现象。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产业转移对承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产业格局出现了新的局面,加速了沿海产业转移步伐。
中西部大学工商管理双语教学模式创新
1928年国际教育局(IBE)于卢森堡召开的第一次双语教育工作会议上,双语教学还是绝大多数人反对的对象,可是到了二战以后,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双语教学开始在许多国家受到重视。受中国“入世”挑战的影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双语课程,双语教学成为了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界广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所谓“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主要是指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为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以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是专业学习和英语习得的有效结合,它不仅为学生创造了获得专业知识的机会,也给学生创造了习得第二语言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了英语。经过长时间的多学科双语教学,使学生能达到“外语突出,各科领先,综合发展”的目标[1]。
一、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的经济互相融合的程度也不断加深。据商务部的数据表明,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6.9亿美元,越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几近70%,其中进出口9690.8亿美元,外资企业出口5638.3亿美元,占总出口的58.2%,进口7916.1亿美元,外资企业进口4726.2亿美元,占总进口的59.7%[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不论是从我国对外贸易的总量及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还是从外资企业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都表明“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涉外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高校人才的培养将步入与世界接轨的知识型社会,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方面的人才,直接步入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交流能力成为当代大学生迎接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如何满足全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外语需求?如何培养更多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双语人才?这些都是摆在全国各个高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各位同仁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以开放的胸怀和科学的态度了解世界多元化文化,熟悉国际交往的规则,掌握地道流利的外语,已经成为全国各个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为此,教育部专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做出指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工具,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至10%。”作为应用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市场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尤其是涉外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贸易公司等,对该专业毕业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为了迎接国内、国际市场的挑战,培养能够步入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积极贯彻教育部精神,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双语教学的实践工作,其中一些重点大学的双语教学工作开展得更早。如北京联合大学商学院在2001年教育部出台相关双语教学指导意见之前就开始了双语教学的试验。还有一些院校走得更远一些,他们已经在某些课程中开始全英文教学与双语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将国际贸易课程开设为全英文和双语教学模式,并将其建设为精品课程,其特色的办学模式使他们的国际贸易课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
中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中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的第五次改革。与前四次改革不同,这次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路径是城乡统筹,工农互动;主体是依靠农民大众,社会广泛参与。
界首市财政困难,基础薄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全市上下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我市除认真执行上级政策外,立足界首市情,借鉴其他县市有关做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目前我市已成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但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两个部门所能承担的。建议抽调主要相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经费单列,下设产业发展、规划指导、综合协调、宣传报道、督查等若干个专项工作组,统一协调指挥我市新农村建设工作。同时把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的职能与新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协调好,使之互相促进或合二为一。
二、规划先行,谋定后动
我市有216个村,近2000个自然村,必须要做好规划,尤其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新农村规划要综合考虑道路、给水、排水、供电、卫生、绿化、防灾等,在工作程序和内容上与农村土地利用、农村公路、水利、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等专项规划做好衔接,还要与全市城镇体系规划相适应。在国家、省、阜阳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规划指导下,首先要编制好村庄布局规划,确定要保留和要发展的新村。村庄布局规划应当按照新建型、老村庄改造型和保护型三种类型进行编制。其次要编制好村庄整治规划。“五清”(清垃圾、清淤泥、清杂草、清草堆、清路障、)、五改(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改院)及“空壳村”、“荒废庄”整治改造要按规划积极有序进行。对规划人员进行培训,认真听取农民建议,形成科学、实际的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突出农民的主导地位,不增加农民负担。避免盲目建设,造成只见村民住房、村容、道路等硬件条件的改善,不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