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投资者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2:57: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小投资者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
一、证券投资中常见的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1.老鼠仓。在基金行业里,“老鼠仓”说的是基金从业人员在运用基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自己或相关利益者的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等到基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先卖出自己或相关利益者的股票从而获利的行为。而参与基金投资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则有可能因此被套牢,这显然会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2.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夸大编造虚假盈利。在我国,上市指标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有以下几种:第一,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第二,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第三,避免股票被摘牌。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从而使投资者判断失误,蒙受损失。
3.内幕交易。又称知情人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将该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根据该信息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内幕交易是利用信息优势侵害投资者平等知情权的证券侵权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原则及诚实信用的市场精神。
4.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在1998年12月至2001年1月间,中科创业(原名为康达尔,000048)庄主吕梁(吕新建)和朱焕良合谋操纵中科创业股价,在全国20余个省市120余家营业部,先后开设股东账户1500余个,其间最高持有或控制5600余万股,占流通股的55.36%。中科创业的庄家将自己认为是“臭狗屎”的一只股票,从10多元炒到了80多元,其坐庄系列股票的市场值高峰时多达100亿元。此后,中科创业庄家发生内讧,自2000年5月16日起,其股价以49.18元的除权价开盘后一路下跌,至2000年12月22日跌至33.59元,下跌31.70%,以后再连续9个跌停板,引发中科系列股票如中西药业、岁宝热电、莱钢股份等纷纷跳水,差点引发一场股灾。据吕梁的操盘手丁福根交代,在股价拉升和出货的过程中风险基本上都转嫁给了中小散户。
5.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问题。第一,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是时效性极强的资源,信息披露的滞后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第二,信息披露虚假。一是发行人为获得发行资格,采取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增加待摊费用等方法,达到以虚假信息包装公司形象的目的。二是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缺乏有效性,反映公司信息的合并会计报表过于笼统和模糊,难以揭示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经济增长趋势和风险状况。三是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措辞含糊、模棱两可。如在披露股息率时,不提具体数字;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没有预测依据;年度报告不披露非主营业务细节和变化情况;夸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经济业务;缩小负债与亏损。第三,信息披露不公平。上市公司的消息还没有在证监会指定各大报纸上刊登,却已由其他渠道泄露出来,对中、小散户极不公平。内幕消息的存在是我国现阶段股市的重要特征。
中小投资者生存状态探究论文
一、文献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因素可能影响投资者的选择。例如,税收(Bergstresser和Poterba,2000)、股票市场的收益、个人可支配收入(Ssntini和Aber,1998)、长期利率的滞后项等因素均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的投资环境、经济制度建设、投资者偏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影响我国投资者决策的因素与国外投资者所侧重的不同。我国投资者对于股价的变化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与投资者交易策略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的反馈交易模型。
反馈交易理论模型由Shiller(1984),DeLong等(1990),Kirman(1993),CampbellKyle(1993),Shleifer(2000)等人提出并扩展。行为金融理论把不以证券的基本面作为制定交易的基础,而是依靠市场历史走势来制定交易策略的投资者称为反馈交易者。其中正反馈交易者认为市场趋势将会继续,市场上涨时能够产生“持有更多效应(holdmoreeffect)”,在市场下跌时则加速卖出,即所谓“追涨杀跌”的交易策略;而负反馈交易是指逢低吸呐,逢高抛出的反向交易行为。反馈交易使股票价格不再随机运动,而存在确定性的自相关关系。
Koutmos(1997)对意大利、比利时、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六个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进行考察,结论为正反馈交易行为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Koutmos和Saidi(2001)考察了亚洲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6个新兴资本市场,检验结果也支持正反馈交易是造成市场报酬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与投资者交易策略的相关性的分析来检验我国市场中的反馈交易行为,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深入了解我国中小投资者的生存状态。
2、数据分析
(注:图中上证A股指数线表示的是上证A股指数的五日均线图。新增开户数是表示上证A股的月新增开户数,通过EXCEL处理得到图中曲线。A股指数线是由大智慧软件所得;新增开户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统计年鉴。来源:中国证监会。)
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问题探讨
一、双层股权结构下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困境
同股同权制度是一项早已被各国公司法普遍认可的成熟制度,更是股东根据所持股份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依据,双层股权结构的实行打破了传统的一股一权制规则,做出了同股不同权的大胆突破。双层股权结构在满足控制股东保持公司控制权和长期治理愿望,有效抵御恶意收购,在更大程度上激发管理层和控制股东经营热情的同时,也使得中小投资者处于更弱势的地位。相较同股同权结构,双层股权结构下的中小投资者由于投票权受限甚至缺失,无法对控制股东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股东滥用权利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风险将大大提高。总体而言,双层股权结构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带来的困境有以下方面:(一)“资本多数决”很容易产生“多数资本的暴政”。当控制股东与中小投资者存在利益分化时,中小投资者难以通过表决权与控制股东抗衡,只能眼看着公司意志沦为控制股东的意志。在双层股权结构下,控制股东更容易利用特别表决权对普通表决权的倍数优势将自身意志上升为公司意志,受制于差异化表决权的中小投资者可谓人微言轻,实现股东的法定权利就更无从谈起。因此,当控制股东滥用特别投票权时,中小投资者难以利用普通投票权进行自我保护是中小投资者保护困境的重要体现。(二)双层股权结构引发监督异化。双层股权结构语境下的股东监督权与传统语境下的概念相比具有很大差异。中小投资者由于表决权和选举权受限,既无法全面掌握公司决策运营的相关信息,又不能通过改选公司管理层来阻止控制股东继续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管理层和控制股东进行监督的权能和实效大幅削弱。当控制股东监督权异化,中小投资者行使监督权困难时,寄希望于股东监督来实现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是不现实的。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在监督异化的情形下,保护其利益免于遭受控制股东侵害,变得更为困难。
二、双层股权结构下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原因
实际上,双层股权结构的自身缺陷虽然增加了中小投资者保护的难度,但如果事前的投资者风险提示机制、事中的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和事后的投资者维权机制能够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中小投资者权益仍然可以得到保护。因此,结合国内相关的制度规定,认真分析为什么需要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可以为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规定寻找依据。(一)中小投资者难以识别风险提示内容首次公开发行时的风险提示,是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作出投资判断的重要依据,将双层股权结构的特殊性质和特有风险告知于投资者,更是保障其作出理性决定的重要举措。虽然证监会和上交所已经对双层股权结构公司在上市时应当特别就差异化表决权等事项进行风险提示作出了全面且详细的规定,但实际操作的效果仍然存疑。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的专业性较为不足,他们可能难以意识到表决权差异所带来的问题,更不必说认清双层股权结构公司可能存在的风险。也正是出于保护占证券投资群体较大比例的中小投资者,且双层股权结构带给这一群体的风险远高于同股同权结构双重因素的考量,《上市规则》第4.5.1条原则上确立了双层股权结构公司风险提示制度,但这一概括性规范似乎难以指引上市公司有效进行风险提示,导致中小投资者充分识别风险的目标也难以实现。(二)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保护目标的落空当董事滥用权力、侵害公司利益和股东权益时,股东们的通常做法是行使选举权,及时淘汰那些不称职的董事。但是,由于双层股权结构下中小投资者的选举权受限,难以决定董事人选,而控制股东通过集中控制权,提升了对外部控制权市场的防范能力,通过公司并购替换现有董事的途径似乎也行不通。在内部董事人事权由控制股东把持时,中小投资者只能希望独立董事能够改善公司治理、发挥监督作用、维护股东权利。而《上市规则》并未对独立董事占董事总数的比重进行规定,在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也只是对独立董事应当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了概括式地列举。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独立董事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显然难以有效发挥。由于独立董事的人选和薪酬安排实际上由控制股东决定,无论是在传统结构下还是双层股权结构下,都难以使独立董事免受控制股东的干预。如果中小投资者没有特定的独立董事选任权,那么寄希望于由控制股东选任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监督控制股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不现实的。中小投资者多是基于对科创企业创始人和管理层的专业知识和经营能力的信任,才选择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创始人和管理层。当让渡条件不存在时,理应将相应股份的特别表决权予以撤销。单从对特别表决权股份持有人资格限制的规定上看,《上市规则》确实认可了具有卓越的经营能力是持有特别投票权股份的必要条件,所制定的相关规定也较为细致和全面,进一步彰显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价值取向。虽然上述规定的出发点和规范性是值得肯定的,但这一安排的有效性仍值得商榷。《上市规则》将对特别投票权股份持有人资格进行监督的重要职能由监事会行使。在这一安排下,实现中小投资者保护目标的逻辑前提是:监事会能够对特别表决权股份持有人资格进行全面的审查,中小投资者权利让渡的条件是否成熟的评判依据充分可靠。笔者认为,以我国监事会的现有状态,很难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虽然考虑到其他主体更难以对双层股权结构公司进行监督的特殊原因,监事会似乎是对特别投票权股份持有人资格进行监督的唯一选择,但这一安排似乎对监事会能够有效行使中小投资者保护职能给予了过高期望。(三)中小投资者诉讼救济机制的失效证券诉讼制度具有一定的警示与监督作用,是惩戒控制股东滥用权利、弥补投资者损失的重要制度。良好的司法环境是证券诉讼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然而我国的司法环境似乎不尽如人意。在现行司法环境下,能否有效发挥诉讼救济机制的功能同样值得关注。双层股权结构能否良好运行与证券交易环境密切相关,而证券交易环境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证券监管与证券诉讼。证券诉讼“作为社会纠纷的最终解决者”,理应发挥其特有优势,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双层股权结构公司的中小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单凭公司内部监督防止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这一群体在遭受控制股东侵权时得到有效的司法救济,显得尤为必要。但在我国,证券欺诈责任纠纷的当事人不能以《民事诉讼法》第54条确立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来提起诉讼,而只能单独立案,分别审理。这实际上否定了证券集体诉讼的形式,提高了中小投资者的维权难度和维权成本,增加了中小投资者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难度。
三、双层股权结构下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措施
虽然双层股权结构的采用会增加控股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正当权益的可能性,但这些代价换取的是公司决策效率的提升和股东多样化利益偏好的满足。因此,不能因为双层股权结构具有不足之处就机械地否定这一制度。因此,不妨在接受双层股权结构制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进行完善,在中小投资者权益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促进双层股权结构制度良性发展。(一)以中小投资者为导向进行风险提示。基于中小投资者难以识别风险提示内容的问题,我们将通过解读小米集团的风险提示安排背后的法律逻辑,希望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科创公司能予以参考,并从中有所启发。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在风险提示类条款中使用了“重大影响”“影响任何结果”“无法保证”等具有强烈警示性的词语,明确提示了控制股东和中小投资者可能存在潜在利益冲突,且中小投资者难以抑制控制股东从自身利益出发所作出的各种决策。基于对此类条款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条款都站在中小投资者的立场对双层股权结构特有的风险进行解读,具有简明性、醒目性、警示性等特点。小米集团的风险提示内容,也向未来有意于在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上市的科创公司展示出如何以投资者为导向进行风险提示的范式。(二)强化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中小投资者保护职责。为促使独立董事能够有效发挥保障中小股东权益的作用,应当赋予中小投资者对独立董事的特殊提名权,保障独立董事的薪酬权,落实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在独董人选方面,应当给予中小投资者额外的独立董事提名权,中小投资者提名产生的独立董事保留特定的名额,并限定此类独立董事占董事总数的最低比重,保障代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独立董事能够享有一定的话语权。在独董履职方面,应当将独立董事保护中小投资者职权具体化,加强对薪酬、财务、人事等关键领域的控制。同时要求由中小投资者提名产生的独立董事,更要着重对中小投资者负责,保障独立董事能够有效履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职责。鉴于《上市规则》已经作出了由监事会对特别投票权持有人资格进行监督的安排,监事会也应当积极作出回应,在准确理解现行规定赋予新职权的基础上,承担起保护公司和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责任。具体内容包括:监事会应当积极行使获取特别投票权股份持有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在全面掌握有效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准确评估,避免双方信息不对称和经营者隐瞒关键信息,对履行其职责带来不利影响;引入专业的会计和法律人才充实监事队伍,提高业务能力和监督水平,确保有足够的能力履行监督职责。在监督责任方面,可以给予监事会合理的责任限制,以故意或重大过失作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实现监事会在特别表决权股份持有人资格审查事项上的权责统一。唯有这样,监事会才能有效地承接《上市规则》的新安排,发挥应有的作用。(三)引入便于中小投资者维权的诉讼模式。示范诉讼是指“经当事人申请,由法院决定,在涉及多数人具有相同指向的案件中,对具有共通性的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选取一件或几件案件先行审理其审理结果的效力及于其他相同或类似纠纷的诉讼”。在现有的证券领域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已经通过固定事实和证据等措施进行了类似示范诉讼制度的尝试,并取得了示范诉讼制度的理想效果。这类措施有利于降低中小投资者的举证难度,也契合了倾斜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价值取向。另外,示范诉讼还具有降低证券欺诈案件的诉讼门槛,激励受害人通过诉讼方式维权;利用案件相似性进行审理,节省司法资源;淡化涉众型纠纷的群体特质,增加司法裁判的说服力等诸多优势。在证券集体诉讼制度被否定、相应诉讼制度无法在短时间内建立的条件下,示范诉讼凭借较为成功的实践经验和特有优势,似乎可以成为中小投资者维权的替代模式。为便于双层股权结构下中小投资者维权,即使在短时间内示范诉讼模式不能被推广实行,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诉讼主体地位明显不对等类型的案件时,仍然有必要借鉴这一模式的可行之处进行审理,以实现对中小投资者的倾斜保护。
中小投资者生存状态分析论文
一、文献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因素可能影响投资者的选择。例如,税收(Bergstresser和Poterba,2000)、股票市场的收益、个人可支配收入(Ssntini和Aber,1998)、长期利率的滞后项等因素均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的投资环境、经济制度建设、投资者偏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影响我国投资者决策的因素与国外投资者所侧重的不同。我国投资者对于股价的变化的敏感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在股票价格与投资者交易策略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的反馈交易模型。
反馈交易理论模型由Shiller(1984),DeLong等(1990),Kirman(1993),CampbellKyle(1993),Shleifer(2000)等人提出并扩展。行为金融理论把不以证券的基本面作为制定交易的基础,而是依靠市场历史走势来制定交易策略的投资者称为反馈交易者。其中正反馈交易者认为市场趋势将会继续,市场上涨时能够产生“持有更多效应(holdmoreeffect)”,在市场下跌时则加速卖出,即所谓“追涨杀跌”的交易策略;而负反馈交易是指逢低吸呐,逢高抛出的反向交易行为。反馈交易使股票价格不再随机运动,而存在确定性的自相关关系。
Koutmos(1997)对意大利、比利时、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六个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进行考察,结论为正反馈交易行为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Koutmos和Saidi(2001)考察了亚洲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6个新兴资本市场,检验结果也支持正反馈交易是造成市场报酬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特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与投资者交易策略的相关性的分析来检验我国市场中的反馈交易行为,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结果进行比较,深入了解我国中小投资者的生存状态。
2、数据分析
(注:图中上证A股指数线表示的是上证A股指数的五日均线图。新增开户数是表示上证A股的月新增开户数,通过EXCEL处理得到图中曲线。A股指数线是由大智慧软件所得;新增开户数据来自中国证券统计年鉴。来源:中国证监会。)
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分析论文
一、证券投资中常见的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1.老鼠仓。在基金行业里,“老鼠仓”说的是基金从业人员在运用基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自己或相关利益者的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等到基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先卖出自己或相关利益者的股票从而获利的行为。而参与基金投资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资金则有可能因此被套牢,这显然会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
2.上市企业为了自身利润或大股东利益夸大编造虚假盈利。在我国,上市指标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壳资源价值连城,受利益驱动,便产生了利润操纵现象,其动机有以下几种:第一,为获得股票发行资格;第二,为了提高发行和配股价格;第三,避免股票被摘牌。上市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在一定程度上会进行利润操纵,从而使投资者判断失误,蒙受损失。
3.内幕交易。又称知情人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进行证券交易或者将该信息泄露给他人,或者根据该信息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内幕交易是利用信息优势侵害投资者平等知情权的证券侵权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原则及诚实信用的市场精神。
4.操纵证券交易价格。在1998年12月至2001年1月间,中科创业(原名为康达尔,000048)庄主吕梁(吕新建)和朱焕良合谋操纵中科创业股价,在全国20余个省市120余家营业部,先后开设股东账户1500余个,其间最高持有或控制5600余万股,占流通股的55.36%。中科创业的庄家将自己认为是“臭狗屎”的一只股票,从10多元炒到了80多元,其坐庄系列股票的市场值高峰时多达100亿元。此后,中科创业庄家发生内讧,自2000年5月16日起,其股价以49.18元的除权价开盘后一路下跌,至2000年12月22日跌至33.59元,下跌31.70%,以后再连续9个跌停板,引发中科系列股票如中西药业、岁宝热电、莱钢股份等纷纷跳水,差点引发一场股灾。据吕梁的操盘手丁福根交代,在股价拉升和出货的过程中风险基本上都转嫁给了中小散户。
5.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问题。第一,信息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是时效性极强的资源,信息披露的滞后会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收益。第二,信息披露虚假。一是发行人为获得发行资格,采取虚增资产、虚减负债、增加待摊费用等方法,达到以虚假信息包装公司形象的目的。二是发行人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缺乏有效性,反映公司信息的合并会计报表过于笼统和模糊,难以揭示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经济增长趋势和风险状况。三是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时措辞含糊、模棱两可。如在披露股息率时,不提具体数字;披露盈利预测信息没有预测依据;年度报告不披露非主营业务细节和变化情况;夸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经济业务;缩小负债与亏损。第三,信息披露不公平。上市公司的消息还没有在证监会指定各大报纸上刊登,却已由其他渠道泄露出来,对中、小散户极不公平。内幕消息的存在是我国现阶段股市的重要特征。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分析论文
正如多数评论家所言,《基金黑幕》揭示的现象绝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这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就有可能毁掉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和“投资专家”们的信赖,甚至毁掉他们对股市的信心。封闭式基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在开放式基金中照样可以出现,管理层理应对此保持高度警觉。
不可否认,开放式基金的运行将给监管者的工作增加新的难度。在目前仅有10家基金管理公司、33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情况下,权威人士承认,管理层对基金业内“个别单位和个人”的“有些”违规行为,如“高位接盘”、“倒仓”、“对倒”等,“在现有各种条件下,要真正加以认定和处理还很复杂和困难”;那么,一旦出现数十上百家基金管理公司和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各类投资基金(其中主要是开放式基金),在时刻都有旧的基金因管理不善而萎缩、随时都有新的基金募集发行的情况下,如果监管措施和手段不能及时跟上,基金管理人欺诈股民、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现象将有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发生和蔓延,并最终毁掉这个市场。
但是,监管的难度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大,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角度去思考、去定位我国的基金业(也可延伸到整个证券市场)。如果单纯为了国企脱困募集资金,监管者就会处在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为有利圈钱,就得纵容金融大鳄的违规行为,通过他们虚假造市维持股市繁荣来吸引投资者入市,但这对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却极为不利;若严格规范股市秩序,尽管对股市长期发展有利,但却有担负“保守”名声之忧,还担心股市一旦失去投机性,将削弱其融资功能。监管者的这种矛盾心理是造成对违规行为处罚不力的根本原因。
开放式基金代表着基金业未来发展的主流,为了呵护它的健康成长,政府有必要以认真的态度履行监管职责。这种监管不是严格控制、严格审批;也不是按所有制限制基金市场的准入。前者只能助长权力寻租;后者既与WTO开放金融服务领域的条款相违背,又遏止了竞争,扼杀了基金业的活力,它除了可以推卸当事人监管不力的责任外,不能给投资者带来任何益处。那么,政府监管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呢?
在多个高规格的投资基金研讨会上,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基金专家无不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摆在基金立法的首位。他们认为,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基金管理公司有权按法律的规定设立并依据章程运作基金,政府不应对此做过多干预。政府的责任是监督并运用法律来确保经理人诚信履约,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为,在经理人和投资者之间,投资者始终处于弱势,他们只能通过经理人的信息披露了解自己的下一步投资策略,是赎回?还是维持不变或者追加投资?所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是如何确保经理人对规定事项进行披露,以及确保他们陈述的真实无误。
有了定位,就能找到方案。确保经理人与对规定事项进行真实无误的信息披露,需要建立这样一套机制:
中小投资者依据市盈率指标选股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如何理解市盈率;微观上关注公司主营业务;宏观上关注行业变化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价值投资哲学起源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投资分析》、市盈率法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一只股票估值高低的方法、市盈率越低的公司投资价值就越高,投资风险也较低、考虑到未来有色金属行业将快速发展和云南铜业将逐渐被注入集团公司的矿产资源等因素、公司的业绩是否主要是依靠主营收入来获得、依靠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是一次性、不可持续的、在按照市盈率进行股票估值时要强烈关注个股业绩中的水分、券商类上市公司股票自2006年开始也因此迎来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等,具体请详见。
价值投资是一种以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发展潜力为关注重点,以判定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为目的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哲学起源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投资分析》,因沃伦·巴菲特成功的实践而闻名于世。但利用该投资分析方法来对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估值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中小投资者中的大多数人很难使用该方法,而是需要一种更为简洁、通俗的投资方法,我的建议是依据市盈率指标来选股。2007年,上证指数从1月4日开盘时的2728.19点上涨到10月16日的6124.04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上涨了124%以上,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超级大牛市。但2007年的牛市也不是一马平川的单边上涨,其中也有过“2.27”、“5.30”、“9.11”等大级别的调整,每一次调整都令人惊心动魄。经过2007年股市的洗礼,价值投资的理念已被更多的投资者认可和接受。
1如何理解市盈率
市盈率法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一只股票估值高低的方法。我个人对市盈率的理解是假设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平在未来保持不变,那么,需要多少年的累积增长才能赚到当前股价所体现的价值。例如一只股票的价格为20元,如果该公司一年的每股收益是1元,那么它的市盈率就是20/1=20倍。也就是说按照公司当前的盈利状况,需要20年后才能通过盈利赚到现在股价所体现的公司价值。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市盈率越低的公司投资价值就越高,投资风险也较低;而市盈率越高的公司投资价值就越低,投资风险也较高。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市盈率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伴随着股价和业绩的变动而升降。
我一般会选择买入静态市盈率在25倍以内的个股,而在其市盈率超过40倍时卖出。2007年5月25日,我发现云南铜业2006年的每股收益是1.5084元,而2007年一季度的每股收益是0.21元,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0.16%。而它5月25日的股价仅为24.35元,以2006年的业绩计算,其市盈率为24.35/1.5084=16.44倍,还不到20倍。通过分析公司2007年一季报业绩的增长原因,同时考虑到未来有色金属行业将快速发展和云南铜业将逐渐被注入集团公司的矿产资源等因素,我认为它2007年的业绩将会好于2006年,应属于相对被低估、未来成长空间很大的个股。因此我于当日以不到25元的价格买入了云南铜业,此后该股股价不断上扬,在10月8日冲高至98.02元,逼近百元大关。而我在股价达到60元左右的时候将其卖出,这时的股价恰恰是其市盈率达到40倍时的价格,在这次操作中我获得了1倍以上的投资回报。
2微观上关注公司主营业务
中小投资者证券投资法律保护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证券内幕交易虚假陈述
[论文摘要]本文以证券侵权行为的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目前证券市场存在的形式多样的侵权方式,对我国的法律现状问题做出了探讨。本文认为,若要真正使证券市场内流通的社会公众资金受到合理的保护,应当设计特殊的侵权行为规则,建立完善的归责机制,并设立合理的诉讼制度,从而形成对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效保护。
一、证券侵权行为的特点
在证券市场上,对中小投资者的侵权不同于传统民法中的一般侵权行为,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一)证券违法行为人往往是专业人员
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员往往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证券监管机构颁发的各种专业资格或专业证书。这种状况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
证券监管角度下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分析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时间里,我国证劵市场跌宕不定,在持续低迷的证劵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经常遭到侵害,由于证劵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因此中小投资者往往缺少必要的获取赔偿、降低损失的途径。我国证劵监管体系不断的完善,但是由于监管的执行力度和执行渠道的局限性,中小投资者人合法权益没有受到有效的保护,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着重强调了对证劵监管以及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与国外相比,我国基于证劵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发展相对较晚,相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呈现出相当薄弱的一面。本文从证券监督的角度对我国中小投资者现状的分析,其旨在认识当前我国证劵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中存在的弊端,借鉴发达国家相对成熟的证劵监管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实际发展现状,从证劵监管的角度强化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关键词:证劵监管;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法律制度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证监会网站主页上的这一句话日益成为证券监管部门的核心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也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股权分置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完善市场基本制度建设,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通过介绍证劵监督的基本概述,阐述了对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内涵以及意义。利用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对当前证劵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通过对国内证券监管机制框架的认识,基于证券监督的角度对我国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1基于证券监管的投资者保护概述
1.1中小投资者的内涵
中小投资者指的是投资较小的投资者中的一部分群体,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组成一般有企业股东和债权人两大重要分支。本文基于证劵监管的角度分析,因此这里所讲述的投资者保护主要是股东权益的保护,也就是证劵或者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股东相对要承担的风险要更大一些,不仅是成本和红利的回收,还面临着合法资本被公司大股东侵占的风险。
对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论文
[论文关键词]证券内幕交易虚假陈述
[论文摘要]本文以证券侵权行为的研究为出发点,分析了目前证券市场存在的形式多样的侵权方式,对我国的法律现状问题做出了探讨。本文认为,若要真正使证券市场内流通的社会公众资金受到合理的保护,应当设计特殊的侵权行为规则,建立完善的归责机制,并设立合理的诉讼制度,从而形成对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有效保护。
一、证券侵权行为的特点
在证券市场上,对中小投资者的侵权不同于传统民法中的一般侵权行为,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一)证券违法行为人往往是专业人员
专业机构及专业人员往往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证券监管机构颁发的各种专业资格或专业证书。这种状况导致了以下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