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12:53: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小商业银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小商业银行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内容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加快和银行业对外资全面开放时间的临近,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金融体系中的制度安排,中小商业银行能够准确定位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状况进行分析,从金融功能的角度指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功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

2004年,中行和建行相继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工行和农行的股份制改造也在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带给中小商业银行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时间的临近,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渗入不断加速,中小商业银行所受的冲击将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双重夹击,中小商业银行该如何发展?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史上,中小商业银行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和成长起来的。近几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小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一支富有活力的生力军,在诸多方面与国有银行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

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中小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产权多元化,股权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地方政府控股,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都由地方政府控股,调查显示,20家样本银行里,平均只有23.7%的股权由私有非金融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持有,另外76.3%左右的股权则集中在包括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等少数法人大股东之手,大股东数量大都在10家以下;二是国有法人持股,如招商局集团持股招商银行;三是民营企业持股,如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随着银行业对外资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股东也出现在中小商业银行的股东名单中。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开展咨询业务

一、咨询业务的目标市场

从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咨询(财务顾问)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竞争已日趋激烈。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不同规模的银行应有不同的专长,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例如,对于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由于融资方式的特殊性、操作手段的复杂性,大型金融机构在这类大项目融资方案设计中就能够发挥突出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目标市场的选择非常重要。

当前,国内提供咨询(财务顾问)服务的机构主要有合资投资银行、国内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投资咨询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合资投资银行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国内大型红筹企业,主攻业务也锁定在国际资本市场,一般不做小业务;咨询公司中比较有实力的是外企,但其对国内企业实际情况仍有待进一步的了解;国内证券公司也担任企业的财务顾问,但只是在资本市场领域活动,缺乏对中长期信贷市场的了解,难以为企业制定全面的金融服务方案。

与其他机构相比,商业银行开展咨询业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长期合作所积累的客户资源和信息;(2)遍布全国的机构网络;(3)雄厚的资金实力;(4)值得信赖的银行信誉等。当然,商业银行开展咨询业务也有一些劣势,比如,无法直接进行与资本运作相关的服务。

对中小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无法像四大国有银行或外资银行那样单独承担大项目和大企业的资金需求以及与之相关的咨询服务,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选择中小企业、个体户、私营经营户以及本地居民作为咨询服务的目标市场。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财务管理能力很弱,管理的规范化水平普遍不高。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瓶颈日益突出,一旦疏通或者冲破了这个瓶颈,中小企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惊人的跳跃。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对管理咨询服务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中小企业由于不具备规模经济的条件,难以负担产品开发和行业研究所需要的较大成本,而银行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行业和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小企业对管理咨询业务的需求及其趋势是:在短期,管理咨询服务会相对集中在财务咨询方面,融资矛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困扰中小企业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运营成本高,小企业会千方百计设法降低成本,如合理避税、贷款贴息、进口设备减免税等。在中长期,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长远发展,一定会更加注意改善自身管理方面的缺陷,如:战略目标、经营理念存在误区或缺位;部门岗位、权责分工不明;管理控制、决策支持形同虚设等。同时,伴随着企业的成长,中小企业需要辅导并购、上市、发行债券甚至是海外投融资等服务。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和改进探索

摘要:中小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流动性状况是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科学高效的流动性是保障商业银行稳定经营的重点。与大型规模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的信用度比较低、且规模比较小,在抗风险能力方面也比较弱,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改进

突进银行属于比较特殊的企业,也是经营货币的重要渠道,其业务的实质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资金损失,降低企业的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必须制定相应的机制,对银行的日常运行进行妥善管理,保障资金能够维持中小商业银行稳定运行,且能够抵御风险。近年来,中小商业银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受到客户结构以及规模、业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流动性风险也日益突出,管理难度也在不断增加。随着货币紧缩、市场风险加剧,导致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越来越艰难,因此,深入分析其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流动性风险管理简述

1.1资产管理。20世纪60年代,资产流动性管理已成为重要的核心部分,其注重资产期限应当和负债匹配。简言之,资产管理主要分成三个阶段:首先,商业银行的具体资金来源在于其高度流动性,资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发放短期贷款,保障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商业贷款理论是保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制定的重要原则。其次,银行为了保障资金的流动性,注重银行的资产是否能够随时进行转让变现。预期收入主要指的是银行的资产流动并非受到贷款期限的影响,与借款人实际预期收入有着很大影响。当借款人预期收入有一定保障的情况下,虽然期限比较长,但是也能够进行收回。最后,借款人收入如果不稳定,贷款也面临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1.2负债管理。负债管理主要指的是银行应以主动负债的方式从而获取流动性,银行可以采用借入资金的方式保持资产的整体流动性。银行不用储存收益较低的流动性资产,释放资金,并释放有盈利性的投资与贷款。负债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融资成本有所上升。尤其是商业银行一旦出现资金流动困难的情况下,信用等级就会不断下降,导致融资成本不断增加。其次,负债管理主要来源于外部资金,外部因素的不可预估性会导致银行的实际经营风险不断增加。1.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资产及负债都属于重点,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银行负债结构以及存在的差异,在资产负债利率、期限以及整体流动性方面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方面的统一。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相对科学先进的理论,能够保障资产以及负债之间的均衡流动性,对银行的管理方法、技术以及理念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小微金融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大多成立了专门的小微业务部门,利用独立的信贷体系大力开展小微贷业务。然而,中小商业银行的小微贷营销策略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不良比率较高。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营销策略

一、引言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小微企业明显体会到经济增速换挡和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所带来的压力,融资难题更加突出。在所有的融资渠道中,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获得贷款支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相对于大银行而言,中小商业银行更有必要面向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业务转型与升级,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与发展空间。

二、营销策略对于中小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所述中小商业银行是指除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之外的商业银行,小微贷业务系指商业银行向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客户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业务。营销策略是指银行应当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对于中小商业银行而言,恰当的营销策略对于小微贷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论文

【关键字】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必要性

【摘要】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服务上的竞争。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现代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准,在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越。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促进中央银行工作时说:“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金融业是服务行业,金融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反映了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我国银行系统有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758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农村信用社,还有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84家。在内外交织、愈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处在竞争“夹缝”中,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准,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越。

一、国内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1.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据着垄断地位的绝对优势。至目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到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已改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仍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公众信任、基础设施、整体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它们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队伍、科技设备、业务总量、服务覆盖面等,仍继续占据着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4家银行的贷款、资产占我国银行类机构总贷款、资产均在60%左右,如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到79259亿元,占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64.32%;从存贷款份额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份额比重达到63.73%;贷款份额比重达到61.3%,远远超过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垄断性优势无可动摇,一般的中小商业银行难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雄厚实力抗衡和挑战,要在愈益激烈的竞争“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树优势,找出路,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速崛起,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已达11家。1992年资产总额2645亿元,到2003年6月末,已增到32785亿元,拥有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15%。近几年来,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不断推进服务创新,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如招商银行到200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已由成立时(1986年)的1802.8亿元月(人民币)快速增长至4358.34亿元。在2003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中,该行从2002年度的第273名一举跃升至第187名。兴业银行,总资产也由成立时(1988年)的355.8亿元增至2158亿元,近三年平均年增长56%。近几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有4家成功上市(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这些无不意味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之间的竞争,正呈不断升温、加压的态势。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影响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金融领域不断深化改革,存款保险制度得到了不断推行,存款保险制度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制度保障,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因此本文从中小商业银行角度出发,分析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对自身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而为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存款保险;利率市场化;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内容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一)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中,是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合力建立保险机构,通常是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因此,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保证存款人的利益,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存款人更喜欢选择在有信用的大银行进行存款,以避免银行的破产,这对于中小银行发展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款保险赔付额度是有上限的,储户需要为自身分散存储风险,也为中小商业银行揽储带来了一定的契机。(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储户的资金保障得到了支持,不必担心银行破产会造成自身资金的流失,这种情况下,利率的多少对储户的吸引力明显提高。国有大行因为长期的信用背书,加上存款产品多样化,在利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如果墨守成规,保持稳健的操作经营模式,中小商业银行的利率并不是很高,在揽储方面因为信用等问题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容易造成揽储压力,无法按照计划完成揽储,对商业银行的业绩和整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使得银行几乎不会受到储户的监督,因而将大量信贷资产配置于高风险投资之中,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因此会提供远高于市场的一些高利率产品,在经营方面存在一定的冒险,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下的利率市场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存款保险制度下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解决对策

(一)从创新角度做好金融创新。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利率的高低对存储客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对于存款者来说,其对获取利益的关注度明显高于风险,因此利率高低是存储客户首选的因素。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做好金融创新工作,找准政策的切入点,切实解决存储着的后顾之忧。存款保险制度下,赔付是有限额的,一般是50万限额,但这一额度对大额存单来说比较少,因此很多大额存款客户都喜欢银行在金融方面进行创新,获得与限额相同的利率权利,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切实把握存储客户的需求,做好金融产品的创新工作,通过整合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为大额存储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产品需求,而内部通过风险控制,会计处理,产品研发等措施,创新多种投资理财产品,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内部资源有限整合的基础上,提高银行揽储能力。(二)切实做好金融信息公示工作。中小商业银行在政策性、金融产品、内部管理层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灵活性,这也是一些大行所不能比的,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应找准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的切入点,通过金融信息公示和透明度增加的方式来提高大额存款和储户的吸引力。具体来说,传统的商业银行操作模式中,银行对个人在信息方面是存在不对称的,突出表现为银行对个人通常进行信用调查,包括信用评估等,而个人对商业银行贷款去向,投资项目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也缺乏制衡手段,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做好金融信息公示工作,增强金融信息的透明度,让存储客户了解到资金流的动向,而存款保险制度也实现了保险公司可以定期定时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流向进行纰漏,增加了信息的公示。(三)要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的银行体系在金融方面一直处于政府背书的状态,银行不能倒成为了整个社会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以中小商业银行为例,中小商业银行一般在区域内具有很强的影响,是地区金融体系重要的一部分,深入到区域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旦倒闭很容易对地区经济造成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打破了银行不能倒闭的金融现象,有利于激发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的提升,也解除了地方政府信用背书的情况,而是将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这种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必然会自发的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构和调整,优化内部资源,提高自身核心的竞争力。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空间分析

摘要:中小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商业银行在推动我国金融发展,优化金融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生产空间日益狭窄,盈利有限,因此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空间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空间现状出发,分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发展不均衡,受国家政策干预较大;金融产品单调,利润空间较小;风险管理问题突出。提出完善中小商业银行管理政策,规划其发展路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加强内部风险管理能力的具体措施,提高中小商业银行实际管理水平。

关键词: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空间;发展

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空间现状

中小商业银行是针对大型银行的一种称呼,是在我国五大商业银行以外的银行,这些银行统称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小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构,也是优化银行管理体系,推进金融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经历了一段时间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空间并不乐观,根据有关金融机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末,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不良贷款率为1.33%,较年初上升0.1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720亿元,较年初增加156亿元。数据表明,中小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放缓,信用风险持续上升。另外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外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进入我国,这样进一步加剧了金融行业的竞争,使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更加狭小。

二、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不均衡,受国家政策干预较大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依旧面临许多问题。由于金融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作用,政府一直对中小商业银行采取高赋税制度,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因此,中小商业银行的面对财务风险时显得无能为力。对中小商业银行来说,银监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采用监管指标,事实上是难以达到的。而在对中小商业银行进行高标准要求的同时,政府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扶持程度也远远小于国有银行。政府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原本起步晚,底子薄的中小银行发展速度更为缓慢。国有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增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而小型商业银行只能靠留存盈利和增资扩股。当国有银行在面临财务危机时,政府的隐性担保使其能保证客户的信任度,从而化解财务危机,而中小商业银行则可能被认为是不良资产的创造体,很可能破产倒闭。

一、文献回顾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银行金融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理解中小商业银行的概念,认识到其作用,了解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是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前提。国内理论基本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定义为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含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厘清中小商业银行的概念,能进一步研究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姚凤(2015)提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银行有其弱势,这是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中小商业银行市场份额较少,底子薄严限制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并且由于我国独特的政策因素,国家机关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较为严格,政府的扶持力量不够,导致中小商业银行竞争实力不足。刘爽(2016)认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未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战略制定。在国外理论中,MyrnaR.Berríos(2013)研究银行信贷风险与金融绩效的关系,以及风险贷款对银行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的影响。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审慎的贷款和净利息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关系。Prof.RekhaArunkumar和Dr.G.Kotreshwar(2003)认为信用风险,即借款人偿还贷款的债务,仍然是最重要的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的优势甚至体现在经济资本的组成上,银行必须防范各种风险。据估计,信贷风险占70%,其余的30%是共享的另一个主要风险,即市场风险(变化的市场价格和操作风险,即内部控制失败等)。吴晓光(2011)同样从技术风险,及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两个方面来研究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吴晓光认为网络金融服务的首要要求安全是受限于操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存在。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存在信用风险的问题。

二、对中小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一)中小商业银行财务危机概念。中小商业银行的财务危机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债务数额巨大,经营收入减少,存在大量呆坏账,资产出现严重减值损失,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严重下滑,最终造成财务亏损或资不抵债的现象。银行的财务危机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水平,更有甚者,严重的财务危机会导致银行破产倒闭。(二)中小商业银行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1.内部原因。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实力不强,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因而其发展同样存在国有银行发展的常见弊端,中小银行效率高,反应灵活的优势不能显现出来。并且中小商业银行片面依靠存贷款业务,盈利水平不高,难与国有银行竞争。业务费用管理不合理,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的控制力被削弱。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起步晚,底子弱,应对风险能力不足,因此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2.外部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金融体系尚在完善中,由于社受经济不景气、经营者去债务化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中小商业银行经营受到影响。金融税务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中小商业银行的税务负担过重,削弱了中小商业银行对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不严密,我国由于金融业的发展尚未完善,完备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未确立,对金融业的监管存在滞后性,缺乏严密性等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中小商业银行难以与国有银行进行竞争。中小商业银行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进入瓶颈阶段。外资银行的进入挤压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三)中小商业银行财务危机的表现。一是商业银行不断扩大负债规模,增加投资导致费用增加,而营业收入未增加或增加幅度不足,从而导致银行亏损。二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出现问题,对危机拨备计提不足,并且资本不足以弥补资产损失,从而导致资不抵债。商业银行的财务危机是银行未能对财务危机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造成的。

三、中小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

查看全文

中小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一、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环境

(一)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肩负两大国家战略天津自贸区服务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租赁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优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把自贸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新高地、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开放经济的新动力、企业协同的新平台和“一带一路”的新支点。(二)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基本要求是可复制、可推广。天津是中蒙俄经济走廊主要节点、“海丝路”战略支点、“一带一路”交汇点、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区位优势独特,桥头堡作用明显。天津将发挥港口航运优势,打造“津新欧”、“津蒙俄”等运输通道,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利用自贸区建设契机,探索新的投资与贸易规则。发挥制造研发优势,推动天津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富余产能转出去、技术标准带出去。发挥金融创新优势,做大做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业态,提升金融区域服务功能。发挥海洋经济优势,在港口航运、海工装备、海水淡化、海洋旅游等领域加强合作。天津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自贸区平台,加强与俄罗斯的经贸、物流、港口、产业、能源等领域合作,拓宽中俄、津俄交流合作之路。(三)四个优势,四个提升天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重点是发挥好四个优势,实现四个提升,即发挥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先进制造业辐射带动能力;发挥港口优势,提升国际航运和物流枢纽功能;发挥金融创新优势,提升为区域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发挥政策环境优势,提升“先行先试”示范效应。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四)全国自贸区首个国税、地税联合办税实现了国税、地税事务一口受理、一窗统办,有效解决了纳税人往返跑、重复找、重复排队、重复报送资料的问题,极大减轻企业办税的负担。通过国税、地税合作执法,降低征纳成本,凸显自贸区、双创特区简政放权、服务投资便利化的特性,顺应了企业和纳税人的新期待。同时,邮政管理部门首次作为法定驻区机构被写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鼓励开展直邮进口和保税进口业务,落实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相关政策,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涉税订单通关效率。(五)双创特区具有“体制、政策、服务”三大特色自贸试验区的体制特色。全面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建设国家贸易“单一窗口”、扩大服务业开放等一系列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措施,着力推进跨境投融资、资本账户可兑换、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创新创业提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环境。自创区的政策特色。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率先构筑有利于创新和创业融合互动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从资金奖励、房租补贴、融资担保、人才落户等方面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人才创新。“企业动嘴、政府跑腿”的服务特色。实行服务专员制度,通过政府公共服务加购买服务的方式,向企业提供设立代办、财税咨询、融资对接等各类专业化服务,最大可能地为创新创业者降低成本、提供便利。(六)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围绕减少行政权、弱化审批权、规范决策权、强化监督权、监督执法权,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度推进“十个一”改革,即:“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份单卡管通关、一套体系管廉政、一个号码管服务、一份表格管检查、一张绿卡管引才”。以牵绊发展的“痛点”“堵点”和“盲点”为突破口,找准“穴位”、瞄准要害打出“组合拳”,以“十个一”改革为核心,开启了一轮力度空前的自我革命,有力促进市场活力迸发。最终达到自由贸易区的核心特征:一是货物进出自由;二是投资自由;三是金融自由。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目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制度。

二、天津自贸区建设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天津自贸区建设可谓继1980年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后又一重大改革举措,必将激发金融机构创新激情和活力,为中小商业银行迈入第二轮高速发展创造极佳发展机遇。(一)全球经济增长新板块“一带一路”涉及65国,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兆美元,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大批中国大陆的企业将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各地,银行可加快布局。基础设施投资。“一带一路”战略为新兴市场或发展中经济体,迫切需要解决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难题;一大批跨境铁路、公路、海上航线、空中航线、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讯光缆和互联网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启动。沿线贸易投资催生融资需求。“一带一路”的全面实施和经贸合作区的落地实施,将催生大量跨境投资、贸易结算、货币流通等需求。全球资金配置促“一带一路”区域内融资。“一带一路”区内资金难以满足其投资增长的需求,银行可以发挥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机构网点和经验的优势,通过区内、区外的连动,牵头为大专案筹资。同时,区域内银行业可利用服务客户的优势,与客户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加强国内行与区内沿线国、区外国家的业务连动,客户走到哪里,金融服务就跟到哪里。(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在新的SDR货币篮子中,成为新篮子中第三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本国企业和居民带来各种便利。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推动利率市场化、加快汇率改革步伐、促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并在国际金融市场积极发挥自身作用。特别是“一带一路”、亚投行战略的提出,打破了现有的国际金融格局,争取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三)市场地域广大,可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自贸区建设无疑为中小商业银行摆脱约束限制挺进国际市场创造了绝佳机会。新业务的拓展,必将改写中小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重新塑造商业银行机构设置架构、业务模式、盈利重心,成为中小商业银行盈利的新的增长点,并提升中小商业银行的国际形象,推进天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四)有利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拓展自贸区建设在机构设置方面可以说是大大“松绑”,允许将区内现有银行网点升格为分行或支行;而且,在区内增设或升格的银行分支机构不受年度新增网点计划限制,准入事项由事前审批改为事后报告,简化了准入方式,为中小商业银行进入自贸区发展提供了机遇和便利条件。(五)业务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展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范围局限于存、贷、汇、中间业务,国际业务所占比重都不高,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又受到极为严格的审批。自贸区建设鼓励和支持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跨境融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全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船舶融资、现代服务业金融支持、跨境现金管理、订单融资、福费廷、外保内贷、商业票据、外汇资金等。支持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进跨境投资金融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跨境并购贷款和项目贷款、内保外贷、跨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通过专业化的跨境融资和服务平台,延长客户价值链,创造银企双赢。(六)有利于加快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进程目前中小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基本上处于同质状态,经营模式同质、经营产品同质、甚至经营客户也基本雷同,业务创新受到很大限制。在自贸区内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允许先行先试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鼓励金融市场产品创新,鼓励发展跨境融资业务、离岸银行业务、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等;鼓励总部经济集聚,改变在华跨国公司总部的行政色彩为实体性的资金营运机构。为中小商业银行创新业务领域和范围、创新经营模式和渠道、创新业务产品和客户群体等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七)有利于降低中小商业银行资金营运成本,实现业务规模扩张在自贸区内的国内中小商业银行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全能性银行,可以同时开展存贷款、发行债务凭证、离岸金融业务、跨境投资并购以及财富管理等。多种业务的综合经营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和资金营运成本,实现客户信息共享和产品共同营销。中小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资金不需要经过国内的结售汇环节就可直接运用,便于将持有的人民币资金直接进行境外投资等。低成本资金、资金转换的便捷性及投资经营的直通性更能够吸引客户、扩大经营规模,实现业务扩张。(八)“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坚力量和经济最大的增长点;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普惠金融正式升级为国家重点战略。“一网一融”更加融通民生、融通民心,服务领域更加宽泛。

三、天津自贸区建设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自贸区建设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蓬勃发展的机遇和美好愿景,也是严峻的挑战。(一)对自贸区内金融业务和管理缺乏经验自贸区实行境内关外政策,进入自贸区发展意味着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虽然一些商业银在境外设立了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在境内也办理了一些国际业务,但毕竟其业务规模非常小,在整个业务中占比非常小,如何面对全新的国际金融市场展业仍然是中小商业银行一个崭新的课题。(二)同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据目前看,进入自贸区的中资银行占优,从发展趋势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自贸区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区内设立子行、分行、专营机构和中外合资银行,允许外资银行分行从事人民币业务;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在区内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不言而喻。(三)利率市场化下的经营策略、技术极为不适应利率市场化必经之路,中小商业银行资金价格管制下的资金运作经营,而对于如何对资产定价、对存款定价,如何进行现金流管理、开展财富管理则显得比较陌生。而利率市场化,直接触动了资金价格,触动了银行经营的神经。中小商业银行还不完全具备利率市场化下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资产定价能力。(四)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目前中小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还是主要依靠存贷款。而垄断定价保障了银行能够获得稳定且比较大的存贷款利差所带来的丰厚收益,其盈利能力非常强,这是中央银行保护的结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将不复存在,盈利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五)业务种类、流程与操作规程存在巨大差距支撑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是“铁、公、基”等大客户业务,都是一些稳定且长期的大额贷款。自贸区的金融业务应该主要是与贸易、物流相关,而中小商业银行对贸易金融、物流金融并不十分熟悉。对自贸区内的核心主要业务———离岸金融业务也没有太多的经验。虽然只有少数银行获得中央银行核准的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许可证,开展的业务范围和业务量都不大,积累的经验还不足以驾驭此项业务。为了防止热钱通过自贸区冲击境内市场,自贸区业务的相关创新金融业务实行了“分账管理”,可如何进行“分账管理”,是银行面临的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经营策略问题。

查看全文

外资中小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

近年来,外资中小商业银行正加快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其中资金业务的发展是重中之重。外资银行也正在申请各类金融衍生产品的许可证、优化组织结构等。这些银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以及其他金融同业经验的指引下,正在逐步形成一套比较规范、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然而,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交易频率和复杂度日益增高,大大增加了银行交易中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外银行因为操作风险管理上的缺陷,导致重大损失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美国信孚银行、法国巴林银行、日本大和银行、英国国民西敏寺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福州市商业银行马江支行、农业银行包头市汇通支行、建设银行吉林省分行等操作风险事件引发的重大损失案例俯拾皆是。2011年9月l5日,瑞士银行曝出交易员奎库•阿多博利进行了“未授权交易”,导致该行蒙受高达23''''I''''L美元损失。这些重大案件的发生,再一次不得不让人警觉,建立良好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是银行保证稳健经营的基础,也是其内部风险控制的重要任务。操作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

1.操作风险的定义法国巴林银行倒闭案的发生引起了西方国家对这一操作风险的重视,国内外学术界、金融专家以及专业协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成因、分类、度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颇有建树的理论研究。1997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首次提出操作风险这一概念以来,学界、金融界对操作风险管理的定义在不断深化,大致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从广义的角度定义操作风险。这种定义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之外的其他所有风险都看作操作风险。它将操作风险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中剥离出来,承认了前者不同于后两者。但这种间接定义的方式过于简单,没有揭示出操作风险的本质,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对其进行识别和度量,因此,这种定义方式并不是十分科学。第二种,是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操作风险。这种方法认为只有发生在银行运营部门的风险才是操作风险,包括后台部门的交易、控制及操作系统上的失误或故障。这种定义方法涵盖范围很小,仅局限在运营的角度,如果发生内部人员欺诈、产品缺陷或不当销售等,就难以控制,产生了风险控制上的盲区。因此,这种定义方式有失偏颇,在现实研究中不予采用。第三种,是介于前两者观点之间,成为战略性定义法。这种方法对可控事件以及由于外部因素而难以控制的事件(如监管当局、竞争对手等)予以区分,将可控事件定义为操作风险。这样的划分使操作风险便于银行的识别和监管,被金融界广泛地接受和认可。

2.操作风险的分类巴塞尔委员会着重于导致损失事件的缘由入手,将操作风险事件划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政策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7个方面分类,u并将事件内容进行了定义明确,同时又罗列了二级目录和更为详细的第三级目录,进一步明确了操作风险的诱因,为各银行监管操作风险提供了可以查证的依据。商业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内部流程结合此表格,制定出适用的操作风险防范制度。

3.操作风险的特征随着金融活动的日益活跃和复杂,操作风险也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操作风险也显现出不同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特征,即内生性、风险和收益不对称性、复杂多样性、高损失性。

4.与其他风险的关系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虽有不同点,但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一笔贷款发生坏账,是因为信贷员并未认真尽职地对客户进行征信调查造成评级不当,从而引发了信用风险,但是,这也可看作是由于操作风险而衍生的。所以,从操作风险的角度出发,对银行每一项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监管制度,也是从银行的整体角度出发,对3种风险的统一防范和管理的组织体系。

二、某外资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现状与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