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04:02: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华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SWOT分析

[摘要]来华留学生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搭建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平台,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通。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有着其他主体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有着自身的劣势,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需要不断健全民间组织传播中华文化政策、发展留学生教育事业,扩大留学生规模、深化教育改革,扩大中华文化教育比重、提高来华留学生文化自觉,从而为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提供制度、主体、智力和动力的保障。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文化传播

文化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变动性、民族性的观念形态。传播是文化的生命力,是其核心的基因,而文化传播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华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历史上掀起四次文化传播热潮,塑造了东方文化,构建了东亚文化圈。进入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其对外传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化传播主体过于单一,主要以中国政府、中国文化机构和中国民众为主,较少借助于他国民众,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因此,拓展新的文化传播主体,借助他国民众传播文化,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应运而生。

一、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优势分析

文化对外传播是指主体基于一定的目的,运用相关媒介,将民族文化传播到其他民族的过程,包含主体、客体、中介、内容与效果五要素。来华留学生相比较其他主体在与客体关系、运用媒介和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当前,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主体主要以政府和文化机构为主,运用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依据国家需要向其他国家传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众的需要,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传播,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效果。来华留学生了解本国民众,能够结合本国民众特点采用适合的媒介与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能够极大程度上克服不同文化之间的排斥,推动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建各民族文化共同体,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的优势具体如下:1.从主体角度,来华留学生以本国居民身份出现,更易被本国居民接受,他们的立场、观点被认为更加的客观和公正,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削减了因为主体身份造成的文化传播障碍。2.从客体角度,来华留学生社会交往面较大,影响的群体较多,能够契合国外民众的诉求,拓展中华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同时,也能推动中华文化传播客体均衡性,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由精英阶层向普通民众转移,不断扩大直接受众,将中华文化直接呈现给各国民众。3.从传播媒介角度,来华留学生既可以采取官方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也可以著书立说,访谈、学术讲座等民间方式传播中华文化,将大众传媒和民间媒介有机结合,实现官方和民间的有机结合。4.从传播内容角度,来华留学生与文化传播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思维方式,能够以外国民众的思维方式审视中华文化,从细微之处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从不同角度,正反两方面分析中华文化,而这被认为是客观的,实现中华文化在传播内容上的平衡。

二、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的劣势

查看全文

文化张力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策略

摘要:海外孔子学院在语言文化教学、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三巡、各类语言信息服务四个维度上体现出强大的文化张力,孔子学院的运营发展应该深入草根,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彰显中华文化的张力。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当代兼顾传统、注重双向交流、区分传播层次、注重传播方式方法、紧紧依托汉字、制定本土化文化大纲等,都应该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张力;中华文化;传播策略;教学

历史语言学的既有研究表明,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政治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语言对政治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语言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语言的兴盛与衰落反映了国家的兴盛与衰落,其国际地位与话语权直接映射国家“硬实力”,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和近年来方兴未艾的“汉语热”就是典型的例证。“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世界各大国在天时地利人和之际无不尽己所能成立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将自己的语言文化推向世界,这些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如法语联盟、歌德学院、英国文化协会、塞万提斯学院等)都不遗余力地将语言推广与文化传播作为首要目标,并借此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充文化势力范围。从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到孔子学院总部,再到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简称语言合作中心),汉语教育事业主管部门名称的更迭体现了国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视,更体现了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在内涵及外延方面的发展变化。

一、国际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及文化张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汉语教学在2005年世界汉语大会召开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海外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呈蓬勃发展之势。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万多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①,全球158个国家(地区)共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亚洲36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27所,孔子课堂113个;非洲46国有孔子学院61所,孔子课堂44个;欧洲43国(地区)有孔子学院184所,孔子课堂323个;美洲26国有孔子学院143所,孔子课堂558个;大洋洲7国有孔子学院20所,孔子课堂96个]②,注册学员超过230万人。如果再加上其他机构组织或个人学习者,据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达到1个亿①。在中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国家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策略或措施推动汉语走向世界,加快汉语成为强势语言,进一步加大中华文化的辐射圈和影响力。汉语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平台是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就是汉语。自诞生之日起,孔子学院便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工作,以文化传播为根本任务,以语言教学为主体媒介传播中华文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方式完全不同于文化输入的硬着陆,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传播让中华文化更具有张力。新时期,如何以孔子学院为工作平台,采取多种手段增强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应该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最重要的策略。张力,本来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指“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②。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是指中华文化本身借助孔子学院形成的魅力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力所带来的其他发展。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来源于语言教学及其衍生活动所演绎的生活故事,这些生活故事大大增强了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强度,让借助于孔子学院这一平台的中华文化散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二、孔子学院的文化张力

查看全文

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融合体会

“中国印”摩崖石刻和“中华和平龙”建设的意义与影响

在北京市密云县建设“中国印”摩崖石刻和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中华和平龙”,是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为推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于同时期向中共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领导同志提出建议和创意,在得到肯定和支持后,予以全面发起和大力推动的重大文化项目。目前,“中国印”摩崖石刻已于今年7月13日即北京申奥成功7周年之际正式落成,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的一道壮丽景观;“中华和平龙”建设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在去年年底向全球广泛征集后,今年又进入了“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的重要阶段。可以相信,这两个文化项目的实施,一定会对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汉字,是中华文化在抽象状态意义上的主要载体;龙,是中华文化在形象状态意义上的主要载体。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长期以来一直对汉字文化与龙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多次指出,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结合的意蕴和结构,不仅在意蕴上可以不断纳入时代精神,推陈出新,而且可以在结构上通过艺术造型,产生新的重大文化内涵,“中国印”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而龙文化的内涵是“和谐共生、团结合力”,这可以从龙的形象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合成和龙文化的民俗民风项目舞龙和赛龙舟是个人与集体力量有机融会的特殊项目这两个基本事实予以证明。这说明,无论是抽象状态意义上还是形象状态意义上的中华文化载体,其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具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内在气质,而这种气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强调的“和平、友谊、进步”也是完全一致和相通的。因此,用“中国印”摩崖石刻和“中华和平龙”建设这样两个文化项目来体现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对接和结合,本身就具有在理念上和气质上完全相通相合的境界。

“中国印”摩崖石刻建设在北京市密云县这样一个生态县,“中华和平龙”将建设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说明我们在建设人文项目时,同时追求人文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印”是北京奥组委经过征评而确定的北京奥运会标志,用摩崖石刻方式建设既定的文化标志,相对而言可以推进得快一些;而“中华和平龙”的建设,首先要通过面向海内外征集创意和设计,确定能够表现中华龙“和谐共生、团结合力”内在特质的方案,相对而言其精神劳动量会更大、更复杂一些。因为,将“中华和平龙”建设在以“奥林匹克”命名的公园,标志着中华龙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永远贯通,我们有理由、有责任把精神劳动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更稳妥一些。现在,经我国有关部门批准,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与台湾有关机构共同发起了“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必将把“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的征评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将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结合将是我们要推动的永恒事业。我相信,这一事业将在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腾飞的历史进程中,同时走向成熟和辉煌!

和谐共生团结合力

查看全文

中华文化建设和发扬的路径

本文作者:潘璠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一)包容性和长期性文化,是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根本标志。孟子说:“人之与禽兽也,几希。饱食暖衣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的“教”,就是指教化、文化,只有这样,人才有了成为人的品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记载也是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在汉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巧妙地结合了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融入了中华文明之中,并且成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它的包容性也决定了它的长期性。在世界上最初几个文明的发祥地中,除两河流域文明湮灭外,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占领而希腊化、因恺撒占领而罗马化、因阿拉伯人迁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如果把探究人类文明源头的目光投向中华大地,人们会看到,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古代四大文明中,也只有中华文明在沧桑中代代传承,未曾中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延续品质[2]。(二)尊君重民思想长期的封建社会制度,较为孤立的传统农业经济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高在上的集权统治,君王的尊贵不能挑战。但是,孟子提出的“民重君轻”思想却也震动了当时的统治阶级。过去的中国,暴戾贪婪的君王常常为一己之利惑乱天下,他们残酷的统治就是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虽然最终的结局就是这种“君重民轻”的社会秩序无法久长,不是被忍无可忍的老百姓所推翻,就是被其他新兴势力所颠覆。于是一些聪明的君王便悟出了一些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等,这些道理就是从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生发而来。“尊君”和“重民”本是相反的理念,但在中华文明中又是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两个支柱。统治者以长久稳定出发,然后注重民众的力量,既强调了“国以君为主”,又强调了“君以民为贵”。(三)家族色彩重中国古代强调“家国一体”的格局,它是以家族演化为国家,以血缘纽带维护国家统治。这种制度不像欧洲那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它是一种在家族环境下,强调个人在家族的关系和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父者教子,为子者孝长,为兄者善弟,为弟者尊兄……这种关系也被引申成了君臣之礼的处事原则[3]。

(一)意识作用这里的意识是多方面的,不单单指人们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指现在的文化运用状况。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使得我们国家出土的文物繁多,文献记载也是众多。尽管遭遇过列强的掠夺和十年的破坏,但是总体保护还是可以的。这些财富可以成为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教育的利器,帮助我们在文化研究领域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要加强大众对我们自身文化的认同度。文化是财富,不是展品。如果我们提倡的文化只是在博物馆里供人欣赏,或是在舞台上表演,那么它就是死的,是没有意义的。人们现在对西方文化认同度很高,尤其是年轻一代。这就说明我们自己的文化从传播到普及的工作都做的不好。我们要让文化走进生活,让人们从生活中接触文化并发展到接受文化,把文化和生活结合,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文化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文化创新意识,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立足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体现时代精神;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多创作、生产、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为观众和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戏剧作品,用美好的精神产品引领社会新风正气。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唯有浅出,才能继续深入。(二)教育作用民族文化一代代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渠道是多样的,但其主干则只有一个:教育。教育是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国从1906年正式开始废除旧学,兴办“洋学堂”。但是中国人一直重视文化传承和道德培养,所以在洋学堂里也讲究“德、智、体”教育,于是学校就成为传承文化的主要场所,不同的是在西方社会,学校是不对学生进行德化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是宗教和社区,加上媒体、影视等工具,达到了教育目的。学校对人进行教育具有系统、综合与形成独特环境的优势,虽然家庭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我们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还是要把孩子送到私学和公学去学习。教育的本质功能是沉淀、传承、创造文化的基地,是文化事业中最中心,最关键的环节。但是我国教育的这一功能从某种程度上说遭到扭曲乃至摧残,这在教学领域的突出表现就是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人”来培养和提高,而是当作了机器——将来生产物质产品或从事某项业务的机器,只有“人”——具备了优秀文化的“人”才能创造。如果学生在被教育中成长为一个“全人”、一个可以进行创造的人、一个符合他所处的时代所需要的人,那时学校的本质功能就实现了[4]。(三)社区文化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农村大步步入现代化和城镇化,提高了生活水平,但却忽视了社区对于文化的作用。城市里的社区由于快速发展和人员的密集流动,社区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忽视。农村里社区虽然文化氛围较好,但由于基础薄,意识差,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一个社区文化的形成,在自觉营造的前提下,也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放慢了或忽略了社区在文化建设与传播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的道德养成、培育良好习惯的功能,是很大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社区应当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或者配合政府开展活动。社区的管理者也要相应改变思路,建立社区内部融洽的关系,互助的风气,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小区”。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是截然对立、不相容的关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面认识文化的概念,正确处理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综观全局,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健康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全,包括本国、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坚持和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查看全文

中华文化发展论文

[摘要]当今世界,伴随着信息化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文化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文化发展策略研究的现实意义日益凸显。本文拟立足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实际,探讨网络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策略,提出了如下三点:(1)根据网络时代各国文化相互开放的情况,我国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应注意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2)为了保持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的勃勃生机,在新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应坚持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行文化创新;(3)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依托,文化信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牵涉语言问题,应在强调中文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的同时,重视英语等外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Abstract]Inthepresentworld,alongwiththeriseofinformation-based/knowledge-basedeconomy,culturalfactoristakingonanincreasinglyimportantrole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andassuminganincreasinglyprominentplacein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ofcomprehensivenationalstrengths.Andresearchonculturaldevelopmentstrategiesisacquiringanincreasinglygreaterimmediatesignificance.InviewofthisbroadcontextandproceedingfromtheexistingconditionsofChinaasalargedevelopingcountry,thispaperdiscussesstrategiesfordevelopingChineseculturein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andproposesthreestrategiesforthat.Theseare:(1)Inaccordancewiththefactthatnationalculturesofallcountriesareopentoeachotherinthis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Chinainitsculturaldevelopmentshouldsetgreatstorebyunityofaglobalviewpointandanationalconsciousness;(2)tomaintainthevitalityoftheChineseculturewithalonghistory,itshouldputanemphasisoncorrectdirectionforculturalprogressandculturalinnovations;and(3)Ascultureislanguage-basedandtheproductionofculturalinformationinevitablyinvolveslanguageuse,itshouldadoptalanguagestrategywithabalancebetweengivingprioritytothecentralpositionoftheitsnativelanguageandsettinggreatstorebytheroleofforeignlanguage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关键词:文化发展网络时代民族意识全球意识

KeyWords:culturaldevelopmenttheageofInternetcommunicationnationalconsciousnessglobalviewpoint

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同生共荣的。传播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代社会,伴随着现代传媒业的迅速普及,大众传媒成为当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传媒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同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媒介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的突出文化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迅速崛起为“第四媒介”,在世界范围蓬勃发展。因特网作为新兴的、复合型的媒介,也正日益深入地渗透到当今社会文化之中,从而强化了媒介对文化的介入程度,并且为“媒介文化”增添了一道“赛博”文化/网络文化的新景观。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化特征,在传统的“媒介文化”与“赛博文化”/网络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传播的机会空前增多,但与此同时,国际文化竞争空前加剧,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展开,而且在网络世界中展开。长期以来在世界文化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在网络时代正在经受新的挑战。制定积极正确的文化发展策略,直接关系到其民族文化的命运。

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统一

查看全文

中华文化教育对留学生的影响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留学。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仅仅在中国住上一年半载,学习一些基础汉语,而是进入中国的正规大学,接受全面的、严格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育。据统计,上海市留学生为3298人,为4322人,达到5312人。可以预测,留学生人数还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留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向留学生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更高的要求。怎样适应全球出现的汉语热形势,在留学生人数增加的同时,加强中国文化教育,为弘扬中国文化与构建和谐世界做出贡献,是当今高校一个重要课题。

一、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

重视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是中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方针使然。《大纲》明确指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掌握基本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根据这项原则,决不能为了增加语言学习时间而减少中国文化的课时。虽然中国文化不是其他专业留学生的专业,但是在对他们的教育之中,不能疏忽中国文化的内容。因为接受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国与各国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留学生在中国留学期间,如果不学习中国文化,今后回国之后又如何宣传中国文化呢?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社会价值等等,与中国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有时会让留学生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文化冲突。尤其是那些刚刚跨出高中校门、第一次远离家庭来到中国的留学生,开始时,对留学生活期望很高,充满了憧憬,但是对于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新的环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今,身处异国,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衣食住行诸般事情都得靠自己独立处理,这无疑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能够让留学生尽快地熟悉中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入乡随俗,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中国文化课上,留学生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增长见识。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其认识作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提高留学生的人文素养,增长他们的知识。《论语》早就指出:“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且,加强中国文化教育,进而向世界推广,加强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和国外友好,是中国的国策之一。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了解中国,文化是重要的渠道之一。因为文化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中国文化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频频精彩亮相,对世界了解中国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总体上看,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不够,我们要更多地向世界介绍中国,通过文化交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①

查看全文

中华文化在国际化中的具体形势观念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的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命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殖民体系的相继瓦解,文化上的"西方中心论"也逐渐随之消退,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地域与地域之间文化上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目前,世界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两股不同方向的有害潮流:某些西方国家的理论家从维护自身利益或传统习惯出发,企图把反映他们继续统治世界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仍然在坚持"西方中心论";与此同时,某些取得独立或复兴的民族和国家,抱着珍视自身文化的情怀,形成一种返本寻根、固守本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部落主义。如何使这两股相悖的潮流不致发展成大规模的对抗,并得以消解,实是当前须要引起重视的一大问题。在此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又要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要反对文化上的霸权主义,必须是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出,必须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类各种文明、各民族、各群体,甚至每个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要反对文化上的部落主义,必须是以承认和接受多少世纪以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和互相影响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为前提,批判排斥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心理。人们应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当前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多元的新格局。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1883-1969)曾经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三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而且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4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多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二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将有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各民族、各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会要求发展其自身的文化,因而经济全球化将有利于使文化多元的发展。从今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看,将会出现一个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新局面。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发展很可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东亚文化区、南亚文化区和中东与北非文化区(伊斯兰文化区),以及以色列和散在各地的犹太文化等等。这几种大的文化潮流将会成为主要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这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发展与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那个"轴心时代"会有很大的不同。概括起来,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同:⑴在这个新的"轴心时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把世界联成一片,因而世界文化发展的状况将不是各自独立发展,而是在相互影响下形成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各种文化将由其吸收他种文化的某些因素和更新自身文化的能力决定其对人类文化贡献的大小。原先的"轴心时代"的几种文化在初创虽无互相间的影响,但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中,却都在不断的吸收其他文化,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中说到西方文化的发展,他说: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到17、18世纪西方又曾吸收过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能不断的吸收不同文化的某些因素,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同样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文化诸多方面的发展。中国文化曾受惠于印度佛教,印度佛教又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并由中国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而且在朝鲜和日本又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而形成有特色的佛教。近代中国文化又在西方文化的冲突下,不断地吸收西方文化,更新自己的文化。回顾百多年来,西方文化的各种流派都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或仍然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面貌。显然,正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影响构成了今日人类社会的文化宝库。新的"轴心时代"的各种文化必将是沿着这种已经形成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相吸收的势态向前发展。因此,各种文化必将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得到发展的。⑵跨文化和跨学科的文化研究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文化发展的动力。由于世界联成一片,每种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因此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会大大地发展起来。每种文化对自身文化的了解都会有局限性,"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从另外一个文化系统看,也就是说从"他者"看,也许会更全面的认识这种文化的特点。因而当前跨文化研究已成为文化研究的热门。以"互为主观"、"互相参照"为核心,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文化逐渐为中外广大学术界所接受,并为文化的多元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各个学科之间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今日科学的已大大不同于西方十八世纪那时的情况了,当前科学已打破原先的分科状况,发展出来许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但正因为如此,原来的学科划分越来模糊了,本来物理学就是物理学,化学就是化学,现在既有物理化学,又有化学物理学,在自然科学之间原有的界限被打破了。不仅如此,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界限也正在被打破。因此就目前情况看,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学科之间正在形成一种互相渗透的情况。我们可以预见,在二十一世纪哪种传统文化最能自觉地推动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和整合,它将会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二十一世纪的"轴心时代"将是一个多元对话的世纪,是一个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世界,这大大不同于公元前五世纪前后的那个"轴心时代"了。⑶新的"轴心时代"的文化将不可能像公元前五百年前后那样由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来主导,而将是由众多的思想群体来导演未来文化的发展。正因为当今的社会发展比古代快得多,思想的更替日新月异,并且是在各种文化和各个学科互相影响中发展着,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因此就没有可能出现"独来独往"的大思想家。在西方,一、二百年来各种思潮不断变换,其各领风骚最多也就是几十年,到目前为止看不出有那种思想能把西方流行的众多派别整合起来。在中国,百多年来基本上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是在建设中国新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遇见的是,在中国必将出现一个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多元的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如潮水一般涌入中国,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处在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之中,我们还没有能如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宋明理学那样,在充分吸收西方文化基础上形成现代的新的中国文化。但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界的分野越来越明显,逐渐形成了若干学术小团体。展望二十一世纪,在不久将来也许会出现适应中国现代社会要求的学术派别,但大概也不会产生一统天下思想体系。这就是说,无论中外,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变换,大概都不可能出现像柏拉图、孔子、释迦牟尼等等那样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的伟大思想家。那种企图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众多的思想群体的合力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多元文化所要求的。以上三点只是我想到的几点,很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新的"轴心时代"不同于前一个"轴心时代"的特点,这是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华文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而此"一元"中实又包含着"多元"),在这经济全球化的新的"轴心时代",在二十一世纪文化多元并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给中华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位。我们应该看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学说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

"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

查看全文

中华文化认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路径

摘要:文章从中华文化认同的角度入手,梳理出中华文化认同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着重阐述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本土革命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开展多样化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活动,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扩展学习途径等,探索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文化认同;统编教材;教学路径

1引言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9年印发了《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都对青少年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探讨中华文化认同在统编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体现及具体的教学路径。

2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

我国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学者对于文化认同的研究呈持续升温态势,到1992年,国内第一本详细介绍文化认同的学术著作《文化认同论》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作者郑晓云深入研究了文化认同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理论,为其他学者后续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文化认同被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本文所讨论的文化认同属于狭义范畴,它是指处于特定群体或地区的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1]。即个人接受某一特定族群的文化的态度与行为,并且不断将该文化之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内化至心灵的过程[2]。中华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中国及中华文化产生的积极的情感和归属感,个人从内心接受和认可自己国家的文化,从而促使中华民族在思想上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并且将这种文化认同价值外显于具体的行为。

查看全文

建自身之廉德,弘中华文化主题征文

古人云:“廉者富于天下,德者安以国家。”俗语亦云:“修身、养德,则以治家平天下”。道德是我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进程中一直持续弘扬,渊源流传的一项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自古以来,无论是君王史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将道德建设作为自身从政从民的基本。“文化强国,以德治国”是中华五千年来历代从政者历经繁荣与衰败而延续总结出的一种经典理念。

文化就是像是一阵清风,它用那轻拂的微凉吹醒着在烈日下蕴热的人们;文化就像是一盏明灯,它用魅力的光芒开启黑暗中的前程之光;文明是就像一场细雨,它用那清爽的雨丝滋润着人们逐渐干涸的心灵。文化的魅力历经千年传承,跨越艰难荆棘,它如同河流般川流不息、奔腾向前,逐步引领着我中华民族的变革、创新与发展。直到今日甚至未来,那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都必将会一直带领我们共同走向新的升华。中华传统文化就犹如一片魅力之林,它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

而在这历史悠久,传承千代的魅丽文化之林中,要想真正实现其茁壮成长,注重发展,就首先有培育出这样一片顽强盛开的根基,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营养和道德力量,它是中华传统魅力之林中的文化精髓,它孕育着中华的未来之光,它具有着时代意义和不朽价值。曾在比利时欧洲学院讲过这样一段话:“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在第十八大会议上亦说:“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此后,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讲话,并以身作则,亲身领导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建设道德修养,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三亿民众的一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中国不断前进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自律修身,方以安邦理国”只有切实提升自身的道德建设,转变自身工作作风,强化自身法制观念,严谨遵守依法行政,做到依法行权,能够勤于自省,善于主动水平自身能力水平,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锤炼道德意志、打牢道德防线、夯实道德基础,弘扬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精神。做党员干部的德政典范、道德风尚的优秀引领人、才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一步实现,才能汇集起广大干群的磅礴力量共同促进我中华的繁荣发展。

让我们共同建设自身优秀道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茁壮发展而不懈努力,将中华道德推向世界!

查看全文

十七大代表感言:中华文化必将迎来繁荣发展期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吴晶李惠子)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同时,来中国旅游的德国普兰杜尔夫妇和三个孩子刚刚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观看了中华鼓舞《龙之声》。这部讲述中国传统“龙文化”和“鼓文化”的舞剧与29部外国参演剧目相比,不乏蓝眼睛、金头发的追捧者。

同志在十七大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此,十七大代表、安徽黄梅戏剧院演出团团长余顺说:“十七大报告高瞻远瞩,中华文化必将迎来繁荣发展期。”

然而,就在几年前,一些传统文化曾面临无人喝彩的尴尬。在贵州省黎平县,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侗族大歌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危险。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很多侗族孩子“没有人教歌”。

就连上海国际艺术节这一堪称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化节,在挑选中国剧目时也曾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今年,贵州省黎平县城关第四小学校长吴世国带着黎平县侗家娃艺术团的孩子们,应邀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过去几年,学校在国家鼓励下引入民族教育,村里老人自发教孩子们唱歌。侗族大歌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十七大报告的文化建设部分,与“弘扬中华文化”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建设和谐文化”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