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03:44: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韩贸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韩贸易

中韩贸易协定对贸易的影响

1中韩贸易协定对山东半岛与韩国贸易关系的影响

1.1中韩贸易协定对山东半岛与韩国贸易关系带来的正面影响

(1)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利于实现山东半岛与韩国的共赢。从近些年的产业产值结构看,山东半岛的第二产业比较发达,而韩国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从产业要素互补条件看,韩国在资金、移动设备以及高技术等产品上具有出口优势,但是韩国缺少能源、劳动力等,因此山东半岛与韩国可以基于共赢的目的实现贸易的进一步扩大。(2)有助于扩大山东与韩国的贸易种类。据韩国海关统计:2015年1-3月,韩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情况(如表1所示)可知:中国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在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中国继续保持优势。通过实施中韩贸易协定,山东与韩国的贸易种类会更加丰富,比如山东的迪尚集团成功收购韩国著名的上市服装企业Avista公司,为加强山东与韩国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有助于降低山东与韩国贸易的费用。依托中韩贸易协定,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实施双方贸易零关税制度,这样在具体的贸易过程中可以为双方节省大量的经济费用,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以韩国对山东出口的化妆品为例,实施自由贸易协定之后,韩国化妆品有望变得更便宜,这无疑会进一步提高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而且国内还可以享受到韩国医疗整形服务。

1.2中韩贸易协定对山东与韩国贸易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

(1)中韩贸易会造成技术差距进一步扩大。基于中韩贸易协定的签订,韩国高端电子产品进入山东的价格会更低,尤其是高端电子产品在中国的投资会提高山东高端电子技术的发展,但是从长期发展看,如果山东受到中韩贸易协定优惠的影响,而不思进取长期受经济结构精细化分工的影响,比如正是基于韩国高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价格比较低,因此中国企业就满足于当前的发展,而不进行技术创新,其结果是导致国内技术与韩国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双方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2)低质量的产业贸易会导致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中韩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的状态,虽然山东与韩国的贸易比较密切,但是双方在出口货物的附加值上却存在很大的差距,山东出口韩国的货物以出口量取胜,但是其很难弥补价值上的差额。另外韩国在山东投资的企业,其主要是从韩国进口精密配件,但是生产的产品却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因此这些问题造成山东与韩国贸易逆差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依然存在。

2提升山东与韩国贸易的措施

查看全文

中韩FTA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一、中韩FTA对两国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1、中韩贸易结构的竞争性。中韩FTA缔结之后,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也做出了新的调整,中国与韩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数额在不断的增大,中国与韩国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上具有较强的竞争性,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贸易结构的变化,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向为技术密集型。而中国与韩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数量下降,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与韩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竞争性日渐减弱。尽管如此,但是就当前中韩两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和韩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分工中还是处于不同的位置,中国主要生产、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而韩国则正相反,其主要生产、出口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三星手机、LG电视等享誉世界。所以说尽管两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相似指数总体上逐步增加,但并不能改变两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竞争性的特征。2、中韩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中韩两国的资源特点存在有较大的差异,这也促使两国在贸易结构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而贸易结构上存在的主要特点就在于互补性。在FTA缔结之后,两国的贸易交往更加的频繁和自由,在贸易交往的过程中,二者可以针对产业上的技术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就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交流,并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方案, 这些行为对于两国贸易结构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者之间的互补性比较强,如上文中提到的我国技术密集型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而韩国则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

二、中韩FTA背景下两国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利用中韩FTA改善对韩贸易结构。当前,中韩两国的资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就我国来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比较好,而韩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占据有一定的优势,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然而,中国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的影响生产产品技术含量低,发展处于劣势,贸易持续逆差。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在发展对外贸易时,应当抓住FTA的优势,积极的引入先进的技术,调整经济结构,做好产业转型,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寻找适合两国良性贸易互补的新机遇,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 共同实现和扩大两国的经济利益。2、利用中韩FTA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发展对外贸易时,造成贸易结构的失衡根本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的失衡。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韩国则已经跻身发达国家,韩国经济发展时间虽然不是十分长,但是其发展势头良好,技术密集型发展在亚洲地区占据较强的优势,而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时间短,起步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以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两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从我国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韩国优秀的发展经验,承接韩国转移的产业发挥自己在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上的优势,尽可能的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3、利用中韩FTA扩大对外投资服务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了,中韩FTA是当前我国涉及别国贸易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自由贸易协定。中韩两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探索多元化和高水平的合作,根据两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式尽可能的实现贸易和投资一体化。如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基础上,扩宽韩国对外投资向中国流入的领域,加强多种类型产业的合作,消除政治隔阂,加强政治互信,加强在联合国、世界经济贸易组织的活动中的合作,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共同谋求两国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总之,中韩FTA的缔结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使两国经济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结构的变化对于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有着较大的影响。相较于韩国来说,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其附加值比较低,市场竞争优势还不是十分的明显,在未来只有积极的做好转型工作,创新和研发新技术,我国对外贸易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中韩服务贸易现状分析论文

一、中韩贸易的简要回顾

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在华的投资,从1992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20%以上。1992~1998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75.7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存在的及原因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之策。

(一)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双边贸易在宏观层面上存在较直观的问题有:

查看全文

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研究

摘要:中韩两国是世界食用菌贸易大国,本文运用DTL指数和TC指数得出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互补性高,中韩FTA的签订为两国食用菌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FTA;食用菌;DTL;TC

一、引言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临近,历史文化相似,贸易往来频繁,自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韩国已成为中国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的食用菌贸易也呈总体增长趋势,从1992年的537.65万美元上升至2015年的1.94亿美元,增长了约35倍。经过14轮的谈判,两国政府在2015年6月正式签订中韩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订必然会推动两国贸易的发展,对两国食用菌贸易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中韩两国食用菌贸易现状

我国食用菌贸易发展迅速,食用菌品种高达900多个,已成为世界上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的大国。韩国食用菌起步较晚,但韩国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实施工厂化栽培管理,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成本不断降低,产量和贸易量都呈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韩国食用菌产量已在2008年进入了世界食用菌产量的前十位。中国是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2015年中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超过世界总产量的2/3,出口额占世界食用菌总出口额的85.5%,韩国作为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饮食习惯相似,是我国食用菌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而中国已成为韩国食用菌最大的进口市场。从表1可知,中国对韩国食用菌贸易呈巨额顺差,且顺差在不断扩大。2001-2015年中韩两国的食用菌贸易额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122.14%,两国食用菌贸易发展速度很快。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两国的食用菌贸易额有所下降,2012年韩美FTA正式生效,中韩两国的食用菌贸易也受到了影响。

查看全文

人民币对中韩贸易的影响

摘要:在当前人民币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背景下,中韩双边的贸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货币合作也随之增加,有效提高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度。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韩贸易更好的发展应加深双边贸易合作,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中韩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指的是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范围内行使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功能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人民币逐渐从中国的主权货币发展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自然形成与政府导向的结合,而且也是整个国际力量博弈的过程,更是中国软实力增强的过程。通常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的常见标准主要包括:该国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该国货币在国际结算货币中的比重;该国货币在国际债券计价货币中的比重和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交易货币的比重等。通常在当前“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之下,人民币想要真正改变整个国际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美元、欧元的使用惯性和路径的依赖,不断强化网络效应,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凸显出来。[1]

一、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状况

通过对2018年商务部和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韩国是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又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两个经济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韩国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和越南。2018年,韩国在中国的出口额则达到了1621.6亿美元,且增长的幅度为14.1%,基本上占据了韩国总出口额的26.8%;韩国进口排名前三名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和日本。韩国在2018年则从中国进口了1064.8亿美元,这样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为8.8%,主要占据了韩国进口总额的19.9%。通常韩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日本、德国和中东的产油国家,而贸易顺差则主要是来源于中国、中国香港和越南。但2018年,对中国的顺差额则达到了556.8亿美元。这两个国家在发展贸易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各个要素的禀赋不尽相同,而韩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产业都比较完善,且主要出口的零部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资金充足,所以需要有较大的市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韩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出口的是一些丰裕要素资本的产品,而中国则主要出口的是密集型的丰裕要素劳动力的产品。中韩两国是在1992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让两个国家从此结束了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2]中韩两国家在政治经贸方面的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发展不断扩大。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进行关税下调,并逐步将进口限额和进口审批等限制性的措施取消,让中韩经济贸易更加的深化。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中韩双边贸易的具体影响

查看全文

中韩贸易结合度研究论文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的扩大,具有地理,文化接近等优势的中韩两国贸易规模迅速增长。早期的中韩贸易始于中国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1979年前后。那时是通过香港,以间接贸易方式进行小规模的商品贸易。到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也只处于一个贸易规模不到10亿元的低水平上,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随着韩国政府推进北方政策,主办汉城奥运会,中国对韩国企业开放山东半岛等两国经济交流条件的逐步形成,贸易规模急剧扩大。1988年,双边贸易已经超过30亿美元,创下高增长的新记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两国建交为契机,贸易迅速扩大,进入飞跃增长时期。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大部分转换为直接贸易。中国韩国出口商品所征收的关税也从一般关税转变为优惠关税,为韩国企业开辟中国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1992年贸易额达到63.8亿美元。韩国出口增长率创下了165%的惊人记录。1994年,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1997年达到235亿美元,1998年,由于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经济萎缩,进口需求急剧下降,韩国银行严格限制信用证的开具导致双边贸易额急速滑坡,飞速增长的韩国出口剧减,中韩贸易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达11.6%,然而,伴随着亚洲市场的全面回升,进入2000年以后,韩国对中国出口和进口比前一年度分别增加了34.8%和44.3%,贸易规模首次突破300亿美元大关。2003年,韩国对中国出口高达357亿美元,占韩国总出口额的18.4%,中国一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国。

中韩贸易结合度分析

中韩双边贸易发展可用贸易结合度来直观反映。贸易结合度是一个比较综合性的指标,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贸易结合度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其数值越大,表明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贸易结合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TCDab=(Xab/Xa)/(Mb/Mw)(1)

式(1)中,TCDab表示a国对b国的贸易结合度,Xab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额,Xa表示a国出口总额;Mb表示b国进口总额;MW表示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紧密,如果TCDab<1,表明a,b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松散。

依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历年贸易数据,分别算得自1992年至2004年间中国对韩国和韩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其中,建交的第一年(1992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结合度为1.33,以后各年份,数值逐年递增。到1997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结合度增至1.84。然而,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该数值下降至1.37,1999年又激增至2。到2000年,达到历年最高点,为2.88。2000年以后,该数值略有下降,但都在2附近波动。另一方面,韩国对中国的贸易度亦呈逐年递增趋势。1992年的数值为1.75,增至1997年的3.99,达历年最高点。1998年同样下降至3.33,而1999年又回增至3.81,以后各年均在3.3附近波动。

查看全文

经济贸易便利化的中韩交流论文

摘要:文章立足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利用对贸易便利化政策及其理论的演进,根据中韩贸易合作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中韩两国未来经贸合作发展的影响及前景。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韩国;中国

“贸易便利化”泛指货物跨国界移动时,如何在确保在实现合法管理目标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和控制,从而减少相关的成本,使效率达到最大化。“贸易便利化”一词在理解和运用上迄今尚无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该词通常被一些旨在提高政府机关和贸易商处理越境管理效率的组织所使用。

1WTO贸易便利化规则下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

①贸易不平衡。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双方贸易逆差规模连年增长,以2008年1-5月为例,中国对韩进口466.4亿美元,出口291.8亿美元,双边贸易逆差达164.4亿美元。据相关数据统计,自1992年两国建交到2008年底,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额累计已达2900多亿美元,韩国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如此巨大的贸易对中韩贸易的合理健康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隐患。

②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由于中韩两国经济发展及产业重点的差异,韩国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商品主要为资本及知识密集型产品,如技术附加值较高的通讯设备、高档家电、精密仪器、以及汽车机零配件,而中国向韩国出口的产品却主要是初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钢铁原材料、化工原材料、农业机械、重型机械以及诸如农矿产品、纺织服装、皮革等。据统计,2008中韩贸易中,韩国对中国出口电子产品142.2亿美元,中国对韩国出口电子产品仅86.9亿美元。正是由于双方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带来了贸易结构的不合理。

查看全文

中韩电子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探讨

摘要:中国与韩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由来已久。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韩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电子产品作为中韩两国之间最主要的贸易产品在中韩经贸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电子产品贸易规模的快速扩大和中韩FTA的逐步深化,两国电子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就中韩两国电子产品贸易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推进中韩两国电子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韩;电子产品;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一、前言

中国和韩国同处于东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临近,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两国正式建交以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得到快速发展。自2012年以来,中国超越美国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而韩国也成为仅次于美国与日本的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双方对于彼此经济与贸易的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受到两国地理位置相邻的影响,更是与两国之间产业结构较互补、资源互补有着明显的关系。电子产品作为中韩两国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就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多年以来,中国积极吸引外资以推动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效果显著,我国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整体来看中韩两国电子产品贸易的发展规模也不断在扩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FTA)的逐步落实,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电子产品贸易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中韩两国贸易的基本现状,然后考察中韩电子产品贸易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中韩电子产品贸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为促进两国电子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二、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

自1992年我国与韩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有了良好的互动,并在多个领域展开两国合作,在经济和贸易上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在中国和韩国经过八年的精心准备和共同努力之下,在2015年6月1日两国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之间的合作又上了一步台阶,更进一步推动了中韩双边经贸的发展。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中韩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整体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中韩双边贸易额在2015年高达2273.8亿美元。虽然在随后的两年里,中韩因为“萨德事件”等原因导致贸易额有所下滑,但并没有影响两国长期合作的良好趋势,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贸易迅速重回增长的轨道。在2017年,中韩双边贸易额快速回升,贸易增速达到了13.5%;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与韩国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686.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9%,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由上可知,近年中韩两国的贸易发展速度与规模都展现出良好态势。总体来看,未来中韩两国的贸易与合作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两个国家不仅地理位置毗邻、在文化习俗上相似,而且两国在贸易合作的各个领域上都在努力逐步推进,这些共同努力与客观因素也为中韩两国贸易的更进一步合作提供了便利,两国贸易发展前景较光明。

查看全文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对中韩贸易的影响

摘要:在当前人民币逐步实现国际化的背景下,中韩双边的贸易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货币合作也随之增加,有效提高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度。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中韩贸易更好的发展应加深双边贸易合作,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深化金融体系改革,促进双边贸易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中韩贸易

人民币国际化主要指的是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范围内行使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功能的一个过程,这也是人民币逐渐从中国的主权货币发展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自然形成与政府导向的结合,而且也是整个国际力量博弈的过程,更是中国软实力增强的过程。通常一个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的常见标准主要包括:该国货币在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该国货币在国际结算货币中的比重;该国货币在国际债券计价货币中的比重和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交易货币的比重等。通常在当前“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之下,人民币想要真正改变整个国际市场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美元、欧元的使用惯性和路径的依赖,不断强化网络效应,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中国经济和贸易地位相匹配的货币地位凸显出来。[1]

一、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状况

通过对2018年商务部和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韩国是中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而中国又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两个经济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韩国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和越南。2018年,韩国在中国的出口额则达到了1621.6亿美元,且增长的幅度为14.1%,基本上占据了韩国总出口额的26.8%;韩国进口排名前三名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和日本。韩国在2018年则从中国进口了1064.8亿美元,这样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为8.8%,主要占据了韩国进口总额的19.9%。通常韩国的贸易逆差主要来源于日本、德国和中东的产油国家,而贸易顺差则主要是来源于中国、中国香港和越南。但2018年,对中国的顺差额则达到了556.8亿美元。这两个国家在发展贸易的过程中主要是因为各个要素的禀赋不尽相同,而韩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关产业都比较完善,且主要出口的零部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资金充足,所以需要有较大的市场。中国的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韩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出口的是一些丰裕要素资本的产品,而中国则主要出口的是密集型的丰裕要素劳动力的产品。中韩两国是在1992年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让两个国家从此结束了长期互不承认和相互隔绝的历史。[2]中韩两国家在政治经贸方面的往来不断加深,贸易规模发展不断扩大。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进行关税下调,并逐步将进口限额和进口审批等限制性的措施取消,让中韩经济贸易更加的深化。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中韩双边贸易的具体影响

查看全文

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意义和不足

摘要:《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后,两国经济关系迈上新台阶。本文拟结合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背景,试探讨中韩FAT对双方经贸往来的积极意义,并研究其仍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两国企业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给出参考。

关键词: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意义;不足

党的十七大后,我国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韩国自2003年将国家间自由贸易协定(FTA)列为国家外交战略。韩国总统朴槿惠就任后对负责对外经贸(含FTA协商)机构进行了专业化改革,更加凸显对经贸和国际关系的重视。2012年5月中韩自贸协定谈判正式启动。在当年11月于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上,两国元首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区谈判,进入推进落实阶段。2015年6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签署《中韩自贸协定》。同年11月经韩国国会批准,12月20日正式生效。

一、双边贸易快速发展为自贸协定出台打下基础

2000-2014年,中韩贸易增长了8倍,贸易总额从312亿美元跃升至2354亿美元,中国在韩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从9%上升到12%,成为了韩国的最大进口和出口对象。双边服务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4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361亿美元,年均增长约7%。占韩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的16%,仅次于美国的21%。韩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自2000年以来每年平均增长21%。过去20年内中,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349%,其中对华投资增长了6倍。2014年,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占所有外商投资的18.4%,大多集中在移动通讯和IT生产设备方面,同时也开始更多关注中国消费需求,如化妆品等。

二、协定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