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02:43: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激励人心,旗帜凝聚力量。在当今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使我们党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将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首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在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半个多世纪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使中国不断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其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近30年来,闽北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新世纪新阶段,闽北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才能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除了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别无他途。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在原有的水平上。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按照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切实把握和正确运用这些规律,着力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时展的要求,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上,不断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

查看全文

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最早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了理论最初的倡导者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群体。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当时国情结合的全新认识。此后在中共十四大上,当时党的总书记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想。迈入新世纪,在中共十六大上,正式提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战略。“中国梦”是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为首的第五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逐渐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因此,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天的全新的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梦最初的理论基石。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继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梦逐渐成为现实的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国情不断结合的新的产物,是指导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已经取得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而要想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要进一步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国上下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全新的认识,让这一科学理论在“中国梦”的实现中继续发挥保驾护航的旗帜引领作用。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任何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发展制度。中国过去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是我国上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适合当前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制度被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些为我国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提供了优越的制度环境。四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最大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本身就是我党对当前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一种宏远的规划。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梦也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把中国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

二、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今天全新的发展和要求。中国梦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中国梦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以往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更能够为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中国梦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中国梦要求“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因此,从上述我党对中国梦的描述中,就已经提出中国梦是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新的创新与继承。其次,中国梦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新的发展。中国梦更加侧重于从现实角度,即如何通过扎实的努力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让百姓更加有尊严。因此,中国梦与以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比,其具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特点。普通百姓对中国梦会产生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更能够把实现中国梦当做自己切身的职责。有人说,“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平民化的解读。这种说法是比较到位的。严格来说,中国梦本质上还是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但是不过它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综上,中国梦与建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前者不是对后者的排斥,相反是对后者的一种全新的解读与创新。中国梦是平民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时代简化版本。

三、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交融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水乳交融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坚持与不断创新发展,这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理论动力。反过来,中国梦的不断推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供全新的实践素材,进而推动建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因此,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中国梦更加侧重于实践方面的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引领。如果从哲学角度看,我们可以大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做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世界观方面的宏观要求,而中国梦是实现这一世界观的现实方法论。当然,这种比较也许有不当之处,但是大致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全文

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有许多亮点和创新,其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就是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为我们党创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仅领导党在极其复杂的革命环境下,进行了杰出的理论创新,而且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

由于*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要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一次“结合”,实现了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开始了第二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但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没有成功,只是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他继承的未竟之业和思想财富,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伴随着这次理论飞跃在实践中的深化,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纪之交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际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尽管这次理论飞跃尚未完结,但是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到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一个科学体系。

查看全文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问题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中国要发展,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走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但不是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例如,强调决不搞私有化,但也不是搞单一的公有制,而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又如,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开始的。在这样特殊的国情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不行,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也不行。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取得成功。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查看全文

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教学实际中也应坚持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本文在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前提下,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实现该课程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教学实践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教材的编写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之中,保证了教材编写的权威性。坚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讲细读,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体系,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是当下《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改革和实践的重要目标。

1教学原则上要正确处理讲授理论与联系实际的关系,做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叫做教学原则,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是“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一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曾一再强调:只有坚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真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坚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态度和观点,做好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一脉相承的紧密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以及精髓,又能够对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特色进行具体分析,结合我国历史发展不同阶段国情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二要联系中国实际,在科学内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既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的成长实际和思想实际,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繁盛时期,享受着国家强盛和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和民族自豪感,而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和进步,新一代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也愈发明显,使得他们拥有更强烈的自主选择和思考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并不可以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好与坏,而是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国社会现状以及发展历程,用实际向学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要联系教学的实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坚持以我国正在做的事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具体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明辨在社会主义阶段基本国情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权等。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学生学会从正面解读和剖析问题,用事实和道理讲清思想与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具备科学的分析、解读和认识社会现象的能力。

2教学方法上要正确处理预习与讲授、讲授与讨论、教学与实践的关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达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

查看全文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把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摆在重要位置。

社会发展是内含价值理想的历史过程,正确的社会理想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现实可能性,反映着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和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概念,突出强调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统一性。就主体而言,个人信仰和社会理想是有区别的,但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个人需求的自我性与满足需求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是人类价值追求中永恒的矛盾。就个人需求的满足以社会为中介而言,个人的价值理想既是自己的,又是对他人和社会的;正确的个人价值理想,不仅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且会对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衡量任何社会理想的价值尺度,归根到底是看它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依据科学的社会理想来树立个人的人生信念,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社会和政治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奋斗纲领,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自觉选择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理想是对人类历史上一切合理价值理念自觉继承的结晶。作为社会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紧密结合我国实际的合乎逻辑的产物。

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最初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产生的,是伴随劳动群众不断反抗资本的统治而得到传播和发展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这一理想由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用毕生精力阐明了从商品到资本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内在矛盾,揭示了以资本为本位的社会形态的历史局限性,从根本上解构了资本主义社会,开启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发展道路并存的新时代。

社会主义作为价值理想传入中国并生根结果,不仅仅是一个政党的选择,而是中华民族长期探索并最终选择的结果。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道路的历史,努力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一个半世纪的历史表明,封建主义清王朝的统治者既不能完成内部的根本变革、实现社会转型,也不能坚决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和辛亥革命的失败,最终证明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所追求的资本主义强国之路也无法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提出并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实现了独立、民主、富强的百年夙愿。最初,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一起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通过解决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基本问题而逐步实现的。救亡图存和振兴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解决振兴发展这一历史主题的现实选择和社会理想的统一。

在民主革命时期,思想理论界的多次论战,使社会主义价值理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919年7月展开的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1920年展开的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不仅极大地扩大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为我们党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1925年下半年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1928年展开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争,以及随后展开的一系列哲学问题论争,不仅深化了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在科学社会主义传播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论争中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以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讨论,从不同领域回答了中国历史走向问题、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问题,使社会主义理想在民族文化和心理中扎下了根。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契约精神分析

摘要:在新时代,为了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全面的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以及深化改革,弘扬并强化全社会的契约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但漠视甚至践踏契约精神的现象在当前仍然普遍存在,当前市场生态环境应该具有的公平公正、诚实授信等特点需要始终保持,契约自由、契约正义与契约严守等三个层面的契约精神也要不断的弘扬。

关键词:新时代;契约精神;契约自由;契约正义;契约严守

一、契约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契约”来源于拉丁文,原本是交易的意思,是经济关系范畴的词汇。随着时代的进步,契约也被赋予了时代的特色,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契约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已经从实际的经济效益中被剥离出来,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及政治制度中都开始应用,尤其是其中的精神实质。契约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与2018年由中共中央印发,其中对于社会之一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强调,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主要的方向。近年来契约精神也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因为如果要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改革深化以及依法治国的目标,就需要社会的各项活动要有高度的契约精神。例如,最近发生在西安的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在网上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很多网友都在评论中反映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公正、难以维权的经历。这反映出大众对社会公正和契约精神有着巨大的诉求。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体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现实不平衡充分发展的之间矛盾。”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弘扬契约精神,形成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才能够使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新时代应当追求双边、理性的契约自由精神

契约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契约自由,这与市场经济的主旋律是一致的。新时代中的契约自由不能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付诸于行动,形成实质意义上的自由精神。契约中的各方当事人都要遵守契约自由精神,进行双边的契约自由,并且是在理性状态下。如果要能够使契约自由精神真正的发挥作用,能够真正的发挥资源配置中的市场作用,就要重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中要谨慎,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这也体现了报告的精神: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对具体审批事项进行简化,微观管理实务要尽可能的减少,使市场资源能够最大化的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配置,减少政府干预程度,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过多的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平衡和不公平情况,市场的主体活动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思考

[内容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把发展与和谐更好地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即在发展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促进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①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坚持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这两大基本要求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推进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为统揽、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

一、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提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论断,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前提下,在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总体上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科学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内的综合性建设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系统性建设过程,推动这一建设过程快速而健康发展必须靠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否认社会矛盾,而是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更加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集中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新认识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在总结经验中前进的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科学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提出要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把“社会更加和谐”明确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以来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提出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我国社会问题的研究和把握,并以此作为提出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自觉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连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一方面进入黄金发展期,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增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另一方面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秩序、人口资源环境等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中渐次出现的问题,又在我国表现出来。这既有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作用,更突出地表现为社会问题。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和汲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分的社会条件,四个方面的建设全面发展,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这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革命导师指明了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这“五句话”是一个统一整体,既包括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问题,又包括调整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问题,蕴含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指明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条件和途径。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和谐”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表明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把握更加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基本方面,包括一系列重要原则、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有机统一,丰富和拓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一句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