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02:40: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国特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特色

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在理论体系上,主要体现为继承与开放、创新相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及实践性相统一;在制度安排上,主要体现在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有机统一;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目标的坚定性与手段的灵活性、过程的渐进性相适应。

关键词: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统一,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的中国特色,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理论体系上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立足于中国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意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找到和树立起来的。这面旗帜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都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的破题,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创造性回答,再到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为什么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崭新探索,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日益提高,党领导的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的胜利、进入新的境界。

在今日世界和当代中国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形势下,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深化它、发展它,需要解决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首先是要解决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问题。同志在讲话中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高度概括地指出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四个“坚定不移”,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坚持的思想路线、动力机制、基本要求、近期目标,对保持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大局至关重要。

其次是要解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站在中国发展的新起点上,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决策;是对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牢固树立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才能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而真正造福于人民。在对待发展的问题上,一定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谋求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要把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可靠保证,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可靠保证。要坚持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第三是要解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些方面的建设,同志在讲话中都作了深刻具体的阐述。我体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根本问题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是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政治建设方面,重要问题是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努力使之与我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在党的建设方面,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前进。上述各方面的建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集中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的,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向前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诚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对于这个全新的事业,我们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历史进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伟大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对这个“全新的事业”的认识和实践还远没有结束,还有许多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的任务。我们要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这个伟大任务中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努力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这个主题、这条道路、这个事业的继续研究和探索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考

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刻,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激励人心,旗帜凝聚力量。在当今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使我们党能更好地带领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将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地回答了当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团结带领13亿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首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必然结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不断开拓,在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半个多世纪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发展中国,使中国不断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迈进。

其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近30年来,闽北的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新世纪新阶段,闽北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怎样才能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除了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别无他途。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能停止在原有的水平上。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就必须按照重要讲话中强调的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切实把握和正确运用这些规律,着力解决面临的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时展的要求,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途上,不断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绩效审计研究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分析

一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下的绩效审计主要是审计师通过检查被审计项目的结果和业绩,以被审计单位的结果为判断标准。结果导向的审计模式属于事后审计的范畴,对审计工作的预算作用的发挥不是很有效。二是以过程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过程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审计程序较为复杂,能够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并纠正,但是需要耗费较多的审计成本,因此,其适用范围较小。三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是对重点问题继续努力关注并开展重点审计,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对审计目标的确定在审计工作开展中难度较大,因此,我国采用这种审计模式较少。四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开展注重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作用。五是以责任为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责任导向在政府绩效审计中是以职责的履行作为政府绩效审计所关心的重点内容。责任审计模式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各层级明确自身责任。这种模式相对于以结果为导向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操作较简单,像我国政府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是责任审计模式的一个典型,但是由于政府机构和责任的复杂性,造成这项审计模式的作用的有效发挥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传统观念的因素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传统观念在当今政府审计工作中影响深远。受到社会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和道德的影响,审计工作的地位重要性和职能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不高,法制的不健全,造成我国财政预算支出单位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存在抵触心理,没有责任意识,思想观念落后。其次,由于政府审计以财务审计为主导,导致对绩效审计的认识不充分。最后,由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对象是政府当局的行政绩效、行政效率和行政效果,因此,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审计部门对政府部门的审计受到权力的制约,造成政府绩效审计的效率十分低下,政府绩效审计的顺利实施受到制约。(二)体制制约因素对政府绩效审计实施的影响虽然我国不断的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但是改革是渐进式的,政府的传统的行政体制影响因素还依旧存在。政府机构的职能还没有实现完全的转化,政府依旧控制并支配着社会资源,对政府的行政绩效缺乏健全的考评机制,政府的部门庞大复杂,权责交叉,行政效率和政府管理效率低下,政府的公共行政缺乏透明度,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作风。受到体制因素的制约,造成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深入开展和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发展还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对公共财政缺乏充分的认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偏差。造成对政府财政的使用效率的审计力度不够。政府的审计机构要对政府负责,因此,审计部门的职责的发挥受到来自政府的影响。审计部门受到来自上级审计部门和本级政府部门的双重制约和管理,造成审计部门的审计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和权力制衡,造成政府绩效审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不足。(三)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对政府部门开展绩效审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和完善。对政府实施绩效评价存在指标上的局限性,目前的审计多关注政府的财务指标,开展财务为中心的审计,对非财务指标却缺少评价。只关注政府的历史绩效,却没有关注政府未来价值指标;在绩效评价中重视量化指标,忽视了定性指标。对政府绩效审计缺乏预警指标。由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不够统一,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统一规定,政府绩效审计开展的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由于标准的不统一,造成许多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矛盾,给有效的开展绩效审计,并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造成许多困扰,严重的影响到政府绩效审计的质量的保证和可信度的提高。(四)审计人员的素质和结构不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在审计人员的知识和结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我国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审计专业水平和工作时间能力方面对我国复杂的审计工作要求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政府部门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政府领导层时有对于审计工作进行干涉,导致审计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审计人员没有专业的财会知识和审计工作经验,对现代审计技术不够熟悉,缺乏管理知识和经济知识,造成无法有效胜任审计工作,严重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效果。

三、关于构建中国特色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律体系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完善,依赖于相关的审计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必须以国家的法律强制力为后盾,提高审计工作在法律中的地位和权威。对最高审计机关授予绩效审计的权利,这是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必要途径。完善当前的审计法,通过建设和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职责和责任。(二)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体系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完善,需要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探索和创新我国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审计机关应该积极吸取专家学者的建议和意见,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塑造专业技能过硬的审计人员队伍,是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保障。要不断的对于审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应对复杂审计环境的能力。另外,要逐步引入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以适应复杂的政府绩效审计。加强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动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目前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还存在诸多的不多,受到许多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因此,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应该打破壁垒,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绩效审计模式,不断的完善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推动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查看全文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是在学习和推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而提出、深化,又以自己的特色验证、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有中国特色会计研究的过去和现在,思考其研究趋向,将对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有益的启迪。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十年动乱结束,打破“两个凡是”束缚和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现两个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公开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十二大政治报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基本方法、出发点、立足点、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作了分析,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基本道路。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还进一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主要原则。

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按逻辑顺序概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项主要内容,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辩证地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四个方面逻辑关系:新的思想观点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特性与国际社会主义共性的关系;集体智慧与邓小平重大贡献的关系;不断完善、发展与封闭、凝固的关系。

查看全文

中国特色信息化思考

本文认为,我国发展信息化面临着制度和机制创新、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信息资源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制约因素。粗放型经济增长和片面化经济发展是以许多可持续发展力的透支为代价,这必然会大大增加持续发展信息化的成本。作者对影响我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的十六大为持续发展中国特色信息化指出的方向。然而信息化建设10多年来,围绕其理论体系的支点包括信息化六要素、信息化分类、二十四字方针的不同版本形成了大量基于推理演绎、未经验证的观点和说法,由此构成的信息化理论演绎色彩浓重,远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相比信息化实践,其理论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影响信息化持续发展的瓶颈。

影响我国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对信息化建设理解肤浅导致现有基础设备的利用水平低

有关资料表明,企业除财务(已建企业比例95.1%)、人力资源(71.1%)、OA(65.1%)系统外,其他相对复杂的高端应用系统全部实现和部分实现或已建立和阶段建立企业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下。此外,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过程控制,不同的系统或模块由不同厂商分别提供、独立建设和实施,导致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处于“信息孤岛“状态,单体应用、部门级应用居多,企业级集成应用少,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比例大多低于1/3;联网应用范围小,大多局限在管理部门和本地;全部实现信息共享的企业仅占7.2%,部分实现信息共享的企业占59%,尚未实现信息共享的企业占33.9%,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不多。利用网站公告、新闻、政策等信息的政府部门只占57.1%,从未利用过网站的达22.2%。政府日常办公事务与网站相关服务的结合程度,紧密的政府网站为28.2%,不太紧密的为30.3%,基本没有结合的为19.3%。

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

查看全文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

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研究是在学习和推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的。它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而提出、深化,又以自己的特色验证、丰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总结有中国特色会计研究的过去和现在,思考其研究趋向,将对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有益的启迪。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十年动乱结束,打破“两个凡是”束缚和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实现两个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公开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十二大政治报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基本方法、出发点、立足点、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作了分析,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工作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基本道路。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还进一步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主要原则。

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按逻辑顺序概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项主要内容,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辩证地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四个方面逻辑关系:新的思想观点与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中国特性与国际社会主义共性的关系;集体智慧与邓小平重大贡献的关系;不断完善、发展与封闭、凝固的关系。

查看全文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研究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梦的理论基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最早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了理论最初的倡导者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群体。这一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当时国情结合的全新认识。此后在中共十四大上,当时党的总书记进一步拓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思想。迈入新世纪,在中共十六大上,正式提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战略。“中国梦”是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为首的第五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逐渐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因此,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今天的全新的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梦最初的理论基石。具体表现如下:一是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继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梦逐渐成为现实的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几代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国情不断结合的新的产物,是指导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践行“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遵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的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已经取得经济社会建设的巨大成就。而要想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必须要进一步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全国上下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全新的认识,让这一科学理论在“中国梦”的实现中继续发挥保驾护航的旗帜引领作用。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良好制度环境。任何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发展制度。中国过去改革开放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是我国上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适合当前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制度被不断创新和完善,这些为我国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提供了优越的制度环境。四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够蓬勃发展的最大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要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要位置。“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本身就是我党对当前和未来国家社会发展的一种宏远的规划。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梦也必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把中国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

二、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今天全新的发展和要求。中国梦也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中国梦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述以往较为抽象的理论体系,更能够为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中国梦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中国梦要求“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因此,从上述我党对中国梦的描述中,就已经提出中国梦是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继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因此,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新的创新与继承。其次,中国梦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新的发展。中国梦更加侧重于从现实角度,即如何通过扎实的努力真正实现民族复兴,让百姓更加有尊严。因此,中国梦与以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比,其具有更加通俗易懂的特点。普通百姓对中国梦会产生更加形象直观的认识,更能够把实现中国梦当做自己切身的职责。有人说,“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平民化的解读。这种说法是比较到位的。严格来说,中国梦本质上还是属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范畴,但是不过它与百姓的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的更加紧密。综上,中国梦与建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前者不是对后者的排斥,相反是对后者的一种全新的解读与创新。中国梦是平民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时代简化版本。

三、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互交融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水乳交融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坚持与不断创新发展,这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理论动力。反过来,中国梦的不断推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供全新的实践素材,进而推动建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因此,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二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中国梦更加侧重于实践方面的指导,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侧重于理论层面的引领。如果从哲学角度看,我们可以大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做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世界观方面的宏观要求,而中国梦是实现这一世界观的现实方法论。当然,这种比较也许有不当之处,但是大致描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全文

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有许多亮点和创新,其中最大的亮点和创新,就是提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凝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为我们党创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仅领导党在极其复杂的革命环境下,进行了杰出的理论创新,而且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

由于*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要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一次“结合”,实现了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二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开始了第二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他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但是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没有成功,只是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思想遗产。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他继承的未竟之业和思想财富,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伴随着这次理论飞跃在实践中的深化,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世纪之交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实际出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尽管这次理论飞跃尚未完结,但是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到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一个科学体系。

查看全文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中,这是已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在正常情况下仍处于供求紧平衡的状态,还有若干农产品则需进口补充,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农业必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2006年与1996年相比,我国城乡居民除口粮外,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明显增加。

还要看到,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2006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即平均每年增加2000万以上城镇人口。这意味着以往的农产品生产者将逐步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国家的人均农产品消费量将显著增加。从2006年的情况看,我国城镇居民对植物油、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比农民高15.5%、47.7%、133.3%和200%。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正日益严峻。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减少1.24亿亩。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新增占用400万亩土地。二是淡水资源短缺。目前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仅21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但东南沿海等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多、粮食需求增长多。2005年东部10省市的粮食总产量比1998年减少614亿斤,即减少了17.6%;其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也由34.02%降至29.67%。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已被“北粮南运”所替代。但粮食生产是高耗水产业,将粮食增产的重任交由水资源更为短缺的北方地区来承担,其可持续性值得深思。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2006年,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仅占总面积的46.41%。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