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01:39:3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国经济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经济学
经济学具有国际性,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和研究。中国经济学概念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必然性,然而这一概念具有多种含义,而这一点并没有被足够重视,以至于在对待一些事宜时容易失去较为合理的态度。
中国经济学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含义:一是中国的经济学,这是经济学的地域属性或是文明属性,中国经济学家致力于这一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我们讨论中国经济学时也往往以这一含义为出发点、对象、目标和归宿;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学在中国(EconomicsinChina),这与中国的经济学(ChineseEconomics)不同,经济学在中国根本上是一种学科传播的结果,例如我们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只能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而不可以说成中国的西方经济学;第三层含义是研究中国的经济学;这一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者的主体为中国的经济学者,但包括一些外国和国际机构经济学家,说明这一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和中国经济的经济学;第四层含义是中国人研究的经济学,包括华人经济学家,就目前来看,许多华人经济学家成就大,与国内联系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和经济学,而我们在不经意中也把他们的研究包含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从罗素描述词理论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学对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解释,而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学术理论社会选择的结果。
中国的经济学思想已经存在数千年了,但“中国经济学”有无形成尚待探讨,因为探讨对象没有统一标准,任何结论都不具备让他人接受的条件。严复译《原富》拉开经济学在中国的序幕,已经百余年了。现实中,经济学在中国和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占了绝大多数,如果把这转换为中国的经济学那么就是偷换概念。哲学家指出,人不仅是自然人、社会人,也是文化人。经济学人并不例外,中国经济学人的中国经济学意识,已然反映了其文化属性,套用行话来说,中华文化是中国经济学人研究经济学行为的约束条件,经济学研究如果不注重文化属性,就会使得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不符,许多现象就会解释错误。应当指出,我们也受到非中华文化的约束,经济学的引进已经上百年了,其他文化中的许多观念、方法、思想等已经正式的和非正式地影响我们的知识结构(当然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也影响了其他文明,例如重农学派受到中国文化很大的影响),主要就是我们的学科体系、学科概念、学科划分等学科构成是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其思想通过西方文明的历史深化并东渐到中国。笔者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学现状是中西学术、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经济学的未来也同样受到如此影响,至于孰强孰弱的程度和范围决定了中国经济学以后的发展轨迹和状态。
平心而论,我们希望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经济学。但现实文化、国情、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等不同的约束条件导致不同的经济现象和人的行为。换言之,如果存在单一经济学,又何来学科本土化?诚然,文明不可比,但同样诚然的,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差异表示在具体的某一方面有此长彼短。我们应该承认落后的经历,承认先辈和我们也学习过其他文明优秀的文化、知识和思想。中国经济学概念的提出是因为文化属性归宿的需要,是一种集体的需求。
对于如何通过学习来发展中国经济学,可谓见仁见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先发优势,数百年的历史领先不仅使得经济学体系,而且经济学说史上学派纷呈,各领风骚。这是一种资源禀赋。如果我们不去学习这些理论,幻想另起炉灶,那么交易费用奇高。对于经济学者来说,学习欧美经济学理论是追求最大效用的。因而集体的学习行为可以看作是囚徒困境,但交易费用过高使得这也是集体理性的。中国经济学的建立是一个超赶过程,我们应该发挥资源禀赋,例如我们的社会体制、文化体系、独特历史、现在的伟大的经济实践等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而稀缺的前提是存在差异,存在的差异使得建立中国经济学有了可能。如何在整合的同一的趋势中把握独特性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文明交往和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经济学注重研究细节问题,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关键同样在此,唯有把握了我们独特的体制、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并作为约束条件具体分析,解释文明体系下的行为和现象,才能对经济学做出贡献。越是民族的则越是世界的,中国经济学只有在为整个经济学提供了多样性样本的基础上,才能成为被承认的完整的独立的体系。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开展对话和交流,一方面是降低学习的交易费用,进而加快学习进度和加强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交流,在学习的同时及时传播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心得。由此可知,中国经济学不可能是刻意为之的,因为学科发展有路径依赖性,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才不会走弯路。但无疑地,中国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
中国经济模式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中国经济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探索的过程,经过前人的分析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中国经济模式是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是立足于本国国情、结合前人发展经验总结出来的特殊的发展模式,该模式支持并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支持着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必须加大对该经济模式的发展力度,不断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使之朝着更优方向发展。
一、我国经济模式的政治学分析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背景下,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体制机制,同时又彰显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在这一经济制度下,我国也逐步展开了所有制、产权制度等的改革与发展,也收到了较好的执行效果。该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一方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另一方面也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立足于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当前的时代背景,体现了中国特色。该经济制度不仅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社会制度,同时也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更加灵活、变通,丰富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形式。
(二)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创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支持我国经济变革、政治建设、社会发展的必备之举,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仅承认了公有制的主体经济制度,也同市场经济体制有效配合、相互支持、同步促进。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其中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调节各个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发挥市场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提倡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然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却具有强大的国家干预功能,能够有效规避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体现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
探究中国经济学逻辑体制
中国经济学体系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是在基础性逻辑层次上,它决定中国经济学及其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和基本性质,并从抽象层次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运动,以及在继起的更高层次上涵盖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宏观层次,它涉及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主要环节及其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机制等;三是在微观层次上,它涉及微观经济组织经济运行和调控机制等;四是侧重现象层次和具体层面,即具有综合化、政策化和宽泛化特征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理论,涉及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
后三个层次的运行和发展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运动的具体反映,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相关的,并且在第四层次中,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得到最为具体的综合反映。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为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分析工具。
一、马克思的第三个重大发现: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逻辑体系构筑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精髓是什么?它应该与该理论产生和加工的难度紧密相关。而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所获得的理论加工难题最大的成果,是基本确立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结构或范畴体系。所谓结构是经济范畴的运动形式或各个经济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必须用从抽象到具体的复制理论结构的叙述方法,从总体上和诸范畴、诸理论内在联系中,逻辑地又真实地再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貌、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这就是着名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六册结构及其《资本论》四卷结构。马克思十分珍惜这一成果:“在象我这样的着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这是单个的德国人完全可以承认的,因为这决不是他的功绩,而是全民族的功绩。”…恩格斯则把它上升到马克思第三个重大发现和理论贡献的高度。马克思的“逻辑方法”、“辨证方法”即“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或学说,被恩格斯视之为马克思第三大发现和重大研究成果——“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起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含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而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则是它们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总体”方法论的具体化,或者说,这是“思想总体”再现“生产总体”和“具体总体”,主观辩证法或“概念辩证法”能动地反映客观辩证法,并从总的联系和内在矛盾中阐述概念辩证法或主观辩证法的运动的一门学问。
列宁赞成马克思这样一种说法,即作为“大写的逻辑”的《资本论》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并且,他在“辩证方法”一语下加了两条横线以示重要。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尤其是政治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方法,即“生产力(生产资料)的概念和生产关系的概念的辩证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正是从“破”中耸立起来的。其中包括对黑格尔的唯心逻辑学体系的批判和扬弃;对黑格尔学派的有机整体论和德国“新个人主义”(施蒂纳)有机整体论的批判和扬弃;对普鲁东空想社会主义逻辑体系的“结构陷阱”的批判;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尤其对斯密、李嘉图和穆勒体系的批评和扬弃。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趋向,强调指出,不能“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也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套语……尽快地构建体系。
中国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信性分析
摘要:中国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分析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其核心在于实现经济理论、统计学以及数学在实证研究中的科学性结合。本文根据科学研究可信性的评判标准,从稳健性分析意识、国内的竞争程度以及国际学术的认可度这三个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国内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
关键词: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信性分析
一、引言
可信性是经济学研究应用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国际学界针对这一内容展开了广泛研究,国内学者王美今以及林建浩对于可信性革命的三次大讨论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国际中给出的可信性来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认为目前国内学者在经济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可信性较低的不足,与国际学者的经济应用研究有着较大差距,王美今与林建浩的研究工作将国际上关于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信性分析的前沿理论进行了清楚、严谨的阐述,因此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虽然国内对于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分析工作获得了较多成果,但大多都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与总结,而缺少实践方面的研究,因此缺少实践应用性。例如王美今与林建浩在研究模型的统计适切性评价中,虽然指出相比于模型选择,模型设定检验对研究结果有着更重要的影响,但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没有给出关于处理模型设定检验与模型选择平衡关系的具体解决措施,因此整体而言缺乏实践应用的指导可能;同时,现阶段国内文献中对于经济学研究可信性的评价过低,许多学者在文献中指出国内研究学者在应用计量模型方法时存在较多错误,但实际上这种负面评价缺乏足够的严谨性,且其与国际上探究的“可信性”的研究重点存在较大不同,前者是指学者由于对计算原理的错用而导致的结果不可信的情况,而后者则是指科学可信性,是更加专业、更高层次的研究问题。如果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国内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发展情况将存在较多困难,这需要对经济学者的数量进行明确界定,同时还要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情况进行鉴定。首先,本文在界定经济学者范围时选取了国内经济研究领域较为主流的五大领队期刊的作者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这五大期刊分别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世界经济》、《金融研究》以及《统计研究》;其次,在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信性程度时,选取了以下三种评价指标:一是由Leamer给出的“稳健性检验”;二是国内作者研究结果的发表难度;三是史蒂芬总结出的“更够通过国内外同行评审并获得公开发表”的评价指标。针对这三项评价指标,本文将展开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一是统计国内五大期刊发表文章中含有稳健性检验文章数量的历年统计情况;二是分析五大期刊在3008-2013年之间的文章发表数量以及作者群变化情况;三是分析五大期刊作者群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数量的时序数据。第一个评价指标能够反映出国内经济学研究成果在稳健性检验意识层面中的发展情况,能够直观性的表达出其进步情况;通过第二个评价指标的数据分析,能够间接反映出国内经济学研究应用的竞争情况,其竞争性越高则表明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可信性较高,因此能够作为国内经济学研究应用的可信性评价指标;通过第三个指标的数据统计,能够反映出国内经济学研究应用研究成果的可信性进步情况,并且还可以反映出国内研究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被认可程度,因此能够间接反映出国内经济学者总体研究水平的发展情况。本文在进行研究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是对国内学者稳健性分析意识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国内学者在五大期刊发文的竞争性分析;第四部分针对国际学术界认可度这一可信性指标展开了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对国内研究学者经济学应用研究可信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总结。
二、稳健性检验意识分析
在进行本次研究的稳健性检验意识分析时,需要对五大主流期刊发表文章中含有稳健性检验的文章数量进行统计,本文选取了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数据统计的考察区间,逐月对这一考察区间内的含有稳健性检验文章的数量进行统计,并进行了占比情况的分析,其中广告、会议以及纪念类文章不算在统计范围内,而统计标准则为在文章中出现明确的稳健性检验、假设结论成立以及更改样本区间仍然成立等情况。在进行了严谨的数据统计后,发现这五大期刊中含有稳健性检验的文章数量随着时间变化也出现了显著变化,尤其是在2006年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在对各期刊的占比时序进行分析后,发现,《世界经济》是近年来峰值最高的期刊,达到了80%的占比情况,其次是《经济研究》以及《金融研究》,最高达到了70%,而《管理世界》与《统计研究》的统计峰值也达到了50%。虽然各类期刊在不同时期内的稳健性分析占比情况有所不同,但从整体来看,五大期刊的稳健性检验的时序占比情况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国内经济学研究学者的稳健性检验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虽然稳健性检验时序占比情况并不能直接说明国内经济学研究应用可信性的发展情况,但其时序趋势所表现出的整体上升趋势仍然能够反映出国内经济学者稳健性检验意识的提升,因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国内经济学研究结果可信性的提高。同时,本文也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对五大期刊发表文章的稳健性分析内容进行了查阅,结果发现,国内经济领域研究成果的稳健性检验方式与层次都有所丰富,相比于早期较为单一的方案设计,现如今的经济学研究学者已经具有较高的稳健性检验设计水平。例如,五大期刊中在早期发表的对于样本变化可能对研究数据产生影响的稳健性分析,大多是从单一变换样本的方式来检测研究结果的灵敏度,而在近年来五大期刊发表的文章中,学者开始积极进行基于严格统计检验结果为基础的样本分割稳健性测试,在方案设计上更为严谨、也更具可靠性。同时,从这五大期刊稳健性检验时序占比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各类期刊稳健性分析的期刊绝对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因此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国内经济学研究在稳健性分析水平方面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是我国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其中也有一些疑问和困惑。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必须“与国际接轨”。在他们看来,只有靠西方经济学才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当然,更多的学者主张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其中也有人陷入了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
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是看什么样的经济理论能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同志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那么,究竟是什么理论解决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问题呢?是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26年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不是西方经济学,而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纵观历史,直面现实,按照实践第一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就是:“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马学”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学”就是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西学”就是西方经济学。
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统领中国经济学
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一些人眼里不时兴、不管用了,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只是一个学派。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存在着两种误解: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语言;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解决现代资本主义和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这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科学体系,是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的著作是奠基之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原创价值。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它还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一系列思想。马克思主义并非仅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更不能说“句句是真理”,不能搞本本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会改变,但它的精髓则是必须坚持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就是坚持它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这是最高层次的概括,也适用于中国经济学。当然,还包括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等基本原理。
关于中国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中国高校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经济学科建设发展管理论文
一、中国高校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首先要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中国经济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西方经济学的引入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在日益弱化,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有人一直在尝试打通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重构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使“两张皮”能融合起来,但结果成效甚微,不仅很难实现两者逻辑体系的一致性,而且又使《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支离破碎。我认为作为《资本论》压缩本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西方经济学一样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应独立出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设;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为主要内容,重构中国经济学内容体系。这样,中国高校的理论经济学主要可并列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等。这有利于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地位。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有些经济学院系取消了中国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用邓小平理论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甚至用时髦的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取而代之。我认为这是不妥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必须开设邓小平理论,但不能用邓小平理论取代中国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科学体系,对多种学科和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与中国经济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即使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也只能是中国经济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等同或涵盖中国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中国经济学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也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一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材看,都是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而中国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经济运行,还要分析经济制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并且中国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其他应用经济学更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其主要功能并不是直接用来解释具体经济问题,而是为各种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2.拓宽中国经济学的对象有人针对传统经济学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严重脱离实际等状况提出,要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传统观念,要把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的对象。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出现枯燥无味、脱离实际等状况,其深层原因并不是研究生产关系的问题,而恰恰是对生产关系研究不够。这表现在:第一,马克思认为,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经济学应当从现实的、实际的社会关系出发来研究社会经济现实,包括自身的概念。而传统的经济学不是研究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而是脱离国情、教条主义地宣传和论证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第二,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从横向看,它寓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纵向看,它是多层次的,既包括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本质关系,又包括生产关系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等。而传统的经济学只是孤立地抽象地强调生产关系的本质,忽视了对现实生动的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研究。第三,传统的经济学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准,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大搞所有制升级和穷过渡,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我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必须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需要一门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经济学来承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不研究和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会犯“左”和右的错误,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当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
我国经济学学科建设论文
一、中国高校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经济学学科建设分析论文
一、中国高校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
一、中国高校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家立足于中国现实,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经济的许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未被系统地引入中国高校的教学中,目前国高校经济学院系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又有中高级之分)、制度经济学、甚至发展经济学等等还都是舶来品,并且中国经济学(本文所讲的中国经济学,主要指高校开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课程)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还具有下降的趋势,有些高校的经济学院系甚至取消了这方面的教学。一些多年从事《资本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也纷纷改行,从事西方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中国已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向世界,同国际接轨,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因此,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是无国界的,对中国也是通用的,没有必要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在中国高校开设中国经济学。笔者对此深为忧虑。我认为,适应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需要,不仅要引来舶来品、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而且也要坚持和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