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8 01:36: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国经济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国经济学
经济学具有国际性,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经济学的实践、教学和研究。中国经济学概念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必然性,然而这一概念具有多种含义,而这一点并没有被足够重视,以至于在对待一些事宜时容易失去较为合理的态度。
中国经济学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含义:一是中国的经济学,这是经济学的地域属性或是文明属性,中国经济学家致力于这一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我们讨论中国经济学时也往往以这一含义为出发点、对象、目标和归宿;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学在中国(EconomicsinChina),这与中国的经济学(ChineseEconomics)不同,经济学在中国根本上是一种学科传播的结果,例如我们学习研究西方经济学,只能是西方经济学在中国,而不可以说成中国的西方经济学;第三层含义是研究中国的经济学;这一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者的主体为中国的经济学者,但包括一些外国和国际机构经济学家,说明这一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和中国经济的经济学;第四层含义是中国人研究的经济学,包括华人经济学家,就目前来看,许多华人经济学家成就大,与国内联系密切,关注中国的经济和经济学,而我们在不经意中也把他们的研究包含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从罗素描述词理论的角度来说,中国经济学对个人来说都有不同的解释,而较为公认的观点是学术理论社会选择的结果。
中国的经济学思想已经存在数千年了,但“中国经济学”有无形成尚待探讨,因为探讨对象没有统一标准,任何结论都不具备让他人接受的条件。严复译《原富》拉开经济学在中国的序幕,已经百余年了。现实中,经济学在中国和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占了绝大多数,如果把这转换为中国的经济学那么就是偷换概念。哲学家指出,人不仅是自然人、社会人,也是文化人。经济学人并不例外,中国经济学人的中国经济学意识,已然反映了其文化属性,套用行话来说,中华文化是中国经济学人研究经济学行为的约束条件,经济学研究如果不注重文化属性,就会使得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不符,许多现象就会解释错误。应当指出,我们也受到非中华文化的约束,经济学的引进已经上百年了,其他文化中的许多观念、方法、思想等已经正式的和非正式地影响我们的知识结构(当然中华文明在历史上也影响了其他文明,例如重农学派受到中国文化很大的影响),主要就是我们的学科体系、学科概念、学科划分等学科构成是自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其思想通过西方文明的历史深化并东渐到中国。笔者认为,中国现在的经济学现状是中西学术、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并且经济学的未来也同样受到如此影响,至于孰强孰弱的程度和范围决定了中国经济学以后的发展轨迹和状态。
平心而论,我们希望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单一经济学。但现实文化、国情、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等不同的约束条件导致不同的经济现象和人的行为。换言之,如果存在单一经济学,又何来学科本土化?诚然,文明不可比,但同样诚然的,文明之间存在差异,差异表示在具体的某一方面有此长彼短。我们应该承认落后的经历,承认先辈和我们也学习过其他文明优秀的文化、知识和思想。中国经济学概念的提出是因为文化属性归宿的需要,是一种集体的需求。
对于如何通过学习来发展中国经济学,可谓见仁见智。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先发优势,数百年的历史领先不仅使得经济学体系,而且经济学说史上学派纷呈,各领风骚。这是一种资源禀赋。如果我们不去学习这些理论,幻想另起炉灶,那么交易费用奇高。对于经济学者来说,学习欧美经济学理论是追求最大效用的。因而集体的学习行为可以看作是囚徒困境,但交易费用过高使得这也是集体理性的。中国经济学的建立是一个超赶过程,我们应该发挥资源禀赋,例如我们的社会体制、文化体系、独特历史、现在的伟大的经济实践等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的,而稀缺的前提是存在差异,存在的差异使得建立中国经济学有了可能。如何在整合的同一的趋势中把握独特性是包括经济学在内的文明交往和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经济学注重研究细节问题,发展中国经济学的关键同样在此,唯有把握了我们独特的体制、历史、文化等资源禀赋,并作为约束条件具体分析,解释文明体系下的行为和现象,才能对经济学做出贡献。越是民族的则越是世界的,中国经济学只有在为整个经济学提供了多样性样本的基础上,才能成为被承认的完整的独立的体系。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开展对话和交流,一方面是降低学习的交易费用,进而加快学习进度和加强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是信息交流,在学习的同时及时传播我们的学习状态和心得。由此可知,中国经济学不可能是刻意为之的,因为学科发展有路径依赖性,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才不会走弯路。但无疑地,中国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
中国经济快速崛起逻辑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和平稳定、党的领导、制造业外包、土地财政、经贸双循环、复利的威力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底层逻辑。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良好开端,和平稳定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党的领导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可靠保障,制造业外包为中国经济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土地财政为中国承接外包创造了可能,经贸双循环为中国经济腾飞夯实了基础,复利的威力加速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步伐。
关键词: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底层逻辑;分析
1978年中国的GDP为1495.41亿美元,2018年中国的GDP为136081.52亿美元,年均增速为11.94%。相比而言,美国1978年的GDP为23515.99亿美元,2018年的GDP为204941.00亿美元,年均增速为5.56%。1978至2018的四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崛起,本文对其底层逻辑做一简要分析。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的底层逻辑如下。
一、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良好开端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是指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企业承包制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热情。试办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港口城市,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标志着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结束。1988年9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改革开放由经济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已全面进入攻坚阶段。俗话讲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1979年中国的GDP达到1782.81亿美元,比1978年增加287.4亿美元。
二、和平稳定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困难策略
摘要:中国经济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经济增速下滑、经济结构失调、区域发展不平衡、通货膨胀、社会分化加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否破解中国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局,关系到未来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困难的策略,以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困难解决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具有长期化趋势,过去30多年平均接近10%的高增长已经难以重现。此时,积极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困难的解决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1部分行业发展过热。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正常,只是部分行业产生了局部过热的情况,其中非常典型的就是金融行业。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之下,中国的金融货币政策逐步与世界接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金融产业不断壮大,金融行业的投资规模迅速增长。但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得国内外炒作资金大量涌入,在部分金融市场中也出现了因泡沫炒作和投机行为所导致的虚假繁荣现象,造成市场的不稳定性增加。再比如,当前房地产市场过高的价格,也为今后负面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1.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地区间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其中城乡差距尤其显著。由于粮食产品价格的下降,导致农业即使增产,农民收入增幅依然下降的现象。再加上各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使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贫富差距仍在逐步深化。1.3劳动力问题和就业问题。我国劳动人口数量虽多,但素质偏低,劳动力相对廉价。在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政策的鼓励之下,很多国外投资者纷纷到中国办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和就业问题,但每年能提供给劳动者的就业机会还是满足不了劳动力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而且,随着中国经济政策方向的改变,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减少,高科技产业逐步增多,这种经济转型加重了我国的失业问题。劳动力问题和就业问题已然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1.4既往的高速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水土资源匮乏、石油煤炭资源不足、沙尘暴、雾霾、酸雨、河流污染等,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担。1.5贫富分化增大,社会矛盾增加,维稳投入巨大。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财富差距更是惊人。贫富差距的扩大使得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给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各种非法群体性事件、劳动争议案件层出不穷,维稳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用于维稳的财政开支也迅速增加。
2经济增长困难的原因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转型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以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相关困难和阻碍,并提出相应的经济转型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一、低碳经济的相关内容阐述
低碳经济也可称之为绿色经济,主要提倡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利用,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和可持续的状态。低碳经济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战略性,二是综合性。战略性主要指低碳经济模式的存在,是对当前不合理的能源使用和经济发展模式的一次重大性调整,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类生产生活所面临的风险,对于促进我国经济以及生态方面的平衡,有着战略性的作用。综合性主要是说,低碳经济模式的提出,不是仅针对于温室气体问题而提出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都对该经济模式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所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
二、中国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阻碍
(一)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难度较大。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为粗放型经济,这和我国地广物博有着直接关联。一直以来,我国国土辽阔,物产资源丰富,能源的供给远远大于能源的需求,这样一种实际情形下,导致我国传统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种忽视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能源的浪费行为的习惯,进而造成粗放型经济的产生。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沿用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要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能够转型成功,难度极大。(二)产业结构的限制。在我国传统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模式能否转型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对产业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极为必然。一直以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占据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和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有密切关联,这样一种产业结构下,产业结构的优化难度极大。产业结构的限制,对我国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有着相应程度的阻碍。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动向与回旋经济
[摘要]本文在对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出路-通过推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循环经济
第一章.引言
在迈向21世纪的时候,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已经来临。中国带着二十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满怀信心地跨入21世纪。根据科学地预测,我国将完全有可能提前20年,即到2030年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到2050年我国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而到2050年,我国可以进入当时发达国家的行列,赶上美国,超过日本和德国。20世纪70年代,我们未能及时抓住当时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机遇,在迈向21世纪的今天,我们必须不失时机,抓住时代的经济机遇,选择知识经济作为我国21世纪的新经济形态。这样,我们也就从战略上选择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及新型的支柱产业;选择了知识创新,从而选择了21世纪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及可持续性发展。
第二章.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特征与环境压力
2.1持续高速增长具有内在的推动力
奥运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论文
一、奥运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
新世纪的前10年中国经济仍将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奥运会作为工业化时代最有效的营销媒介,它对加速主办国工业化进程,促进该国经济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转变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奥运会对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国家经济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无形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形的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新世纪前10年我国经济将处在以结构调整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不仅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与发展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劳动力增长与就业困难的矛盾以及“入世”、经济全球化对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度的要求等。解决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都需要提升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主办奥运会是最佳、最典型的方式。一般来说,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奥运会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以北京为例,从1999年北京奥申委正式成立到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这10年将会出现前期的“人人盼奥运”和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奥运”的祥和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奥运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论中国经济国际战略
[内容提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震德,新世纪初中国国际战略与对外开放关系应采取什么
样的对策;是国人和世人权度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入手,探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
际战略的新思路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战略;国际机制
经济全球化以不可抗拒之势向2l世纪迈进,在确定新世纪中国国际战略时,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如破竹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制约下,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须顺应潮流,自觉进行调整,对于一个曾经是封闭的、意识形态主导对外关系的国家而言,改变和调整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无疑是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别无他途。
一、置身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
国际经济拓展对中国经济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1.1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1.2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中国经济法研究模式改革
我国经济法和经济法学已经走了整整三十年的道路。三十年来,经济法学研究白手起家、开拓创新,打拼出一片广阔的天地。虽然经济法学研究的分歧与争议还依然存在,但共识越来越多。我国经济法研究已脱离稚气正逐步走向完善。我们在欣喜之余也需意识到经济法研究还不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在这些问题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亟待解决的是经济法研究范式偏离我国现实的问题。基于此,陈云良教授提出了“转轨经济法”的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和研究的深化有利于矫正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长期潜在的问题。然而,李昌庚先生在《转轨经济法学:一个容易误读的概念》(载《求索》2007年第6期。以下简称李文)中提出了质疑,对转轨经济法理论提出了批评。我认为李文忽视了我国经济法发展的特有规律,严重误读了陈云良教授的转轨经济法理论。为了形成正确的研究基础,树立正确的研究目标,有必要对陈云良教授的转轨经济法理论进行进一步探讨,以促进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发展。
一、我国当前经济法研究的反思
肇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法的成长了决定性作用。经济法研究紧随经济改革的步伐,其轨迹可以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前。随着对国外法学的介绍以及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的开展,经济法研究如星星之火燃烧起来,提出了许多学术观点,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以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契机,经济法学界对旧经济法诸论进行反思和扬弃,把经济法研究的目标瞄准了市场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新经济法理论。代表性的经济法学说主要有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干预关系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国家调节关系说、新经济行政关系说、限定的纵横经济法说等。三十年来,经济法研究的共识越来越多,但仍然存在较多乱相。许多经济法学者不无忧虑指出了经济法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李昌麒教授认为:现有经济法理论存在三个脱节:(1)经济法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2)经济法总论与分论的脱节;(3)外国与中国脱节。吴越教授认为:在经济法学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面临巨大困境的现实,经济法学偏重形而上而忽视形而下的现象具体表征在于,经济法关注自身理论的建构而忽视这种理论对经济法现实的及时回应。许明月教授认为:经济法学逐渐脱离了法学研究的本来轨迹,其结果是,不仅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澄清,在外界看来,对经济法的认识更是一团雾水。经济法学逐渐成了人们无法捉摸,更无法把握的“玄学”。秦国荣教授认为:经济法学界在其基本理论研究问题上存在着思想混乱、观念落后、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现象,这使得经济法学界面对丰富生动的社会经济变革始终难有作为。综合上述经济法学者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经济法学研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经济法研究忽视中西方经济法产生与发展存在的差异,把成熟市场经济为基础西方经济法当作普遍规律,导致理论研究严重脱离实际。中国与西方经济法在产生的经济基础、内在原因与直接动因、法制大环境、文化底蕴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使中西方经济法有着不同的产生发展道路和规律。忽视两者的差异,把西方经济法的规律当成“普世”真理,这样必然导致我国经济法研究脱离中国实践的需要。
(2)经济法研究无法回应和解决中国实践中需要其解决的问题,中看不中用。经法济研究偏重形而上的理论思辨而忽视形而下的现实问题,研究的往往不是转轨时期的“真问题”,导致理论与实践不相吻合。经济法研究对法制建设的贡献很少,其成果在经济法学界之外影响有限。
(3)经济研究无法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保持适当的距离,受政治、经济政策影响大,缺乏应具有的独立品格。经济法多数学术观点尾随国家政治、经济的改革而改变,缺乏应有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经济法研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跟屁虫”,无法为改革提供指导作用。
中国经济能源脱钩关联因素
0引言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关注和实践的热门话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如何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多赢。为此,中国政府在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前提下,如何制订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保证十二五规划中年均7%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大多数只是单纯的进行GDP(国内生产总值)和EC(能源消耗)脱钩关系的界定判断,采用变化量综合分析法、脱钩指数法、弹性分析法、基于完全分解技术的脱钩分析方法、IPAT模型法、描述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和差分回归系数法等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行脱钩关系判断分析;或者仅仅只是用传统的VAR法、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等分析GDP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而结合脱钩理论和脱钩关联因素实证分析的文章目前尚没有发现。本文将脱钩关系研究和脱钩关联因素的实证分析结合起来,在对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GDP和EC脱钩关系的相关因素,进而验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1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关系研究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主要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个阶段内的能源消费(能源总量或能源强度)的发展比经济发展(用GDP衡量)的速度缓慢,而这种趋势不是由于突发因素(如不可抗力或经济危机等)引起,而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因素形成的一种综合反应。其中,能源强度是一国经济活动中能源消耗情况的指标,定义为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耗量的比值,即GDP/EC(MielnikandGoldemberg,2000)。实际上,近年来发达国家的能源强度是逐步下降的,而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具有自身的规律性:GDP有显著的增长,能源消耗量亦平稳增长,能源强度基本保持平稳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事实上,1980~2010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下降约4%。英、美等发达国家能源强度是在工业化初期呈上升趋势,后期才逐步下降;而我国工业化水平刚进入中期阶段,能源强度却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提前了工业化进程中能源强度下降的时间。相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15%,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约4.39倍。能源强度虽已下降,但能耗仍很大。能源使生产的投入更具有活力,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壮大,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能源消耗量的增加,然而巨大能耗也增加了环境负担。
本文运用Velmas等发展的指数脱钩方法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研究。其中,脱钩指数主要是通过定义一个脱钩指数组合(如g指数、e指数、r指数组合)来大致描述脱钩的状况。g指数是GDP的比率,g=(GDPT-GDPT-1)/GDPT;e指数是能源消耗量的比率,e=(ECT-ECT-1)/ECT;r指数是能源强度的比率,r=[(EC/GDP)T-(EC/GDP)T-1]/(EC/GDP)T。先计算出GDP和能源消耗量EC的差分比例,再进行对比。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剔除经济增长指标与能源消耗量指标不同计量单位的影响,且三个指数的共同应用,能同时描述GDP、EC和能源强度的变化,从而更准确地衡量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状况。根据经济发展幅度和能源消费的发展幅度大小,本文将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脱钩情况关系分为六类:强脱钩、弱脱钩、强复钩、弱复钩、扩张性复钩、衰退性脱钩。如图1所示。此外,为了剔除GDP与能源消耗的单位及数量级不同,更好的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脱钩的关系,本文将能源与GDP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量,以1978年为基期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在大部分的年份里g>0,e>0,r<0,即均处在弱脱钩的水平。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国家能源政策及管理模式的调整,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已呈现弱脱钩的状况,只是在某些时间段(1989、2003、2004年)出现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经济总量增长能源强度也增长的状况,即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呈现扩张性复钩,如图2所示。
2脱钩关联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