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21:29: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中等职业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问题与分析

摘要: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量不多,区域分布不均衡,招生效果不理想,在校生流失普遍,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流动性强,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有待加强。这是因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几经搬迁、撤销,学生及家长普遍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而且学校办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低,校企分工协作不明确,产生了内部矛盾。需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建设,扩大招生范围,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挖掘学校培养特色,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改善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稳定教师队伍,明确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的职责,进而提高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影响力。

关键词: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问题

2020年3月17日,《人民日报》以“就业一人,脱贫一家”为主题对凉山地区职业教育受益状况进行了报道。目前,凉山地区职业教育体系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部分构成,其中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在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战中,中等职业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

1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1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量不多,区域分布不均衡。目前,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一共有16所,其中14所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2所由其他部门管理。从办学性质来看,14所由教育部门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中有民办学校3所,公办学校11所。从学校类型来看,中专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只有5所。从地理分布来看,共分布在凉山州9个县市,以西昌市6所数量为最多。从整体上看,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不多。凉山地区包含17个县市,在东部区域的美姑、昭觉、布拖、雷波等众多县份中没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2招生效果不理想,在校生流失普遍。近年来,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政府推出“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生源与过去相比较,在数量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整体上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招生效果仍不理想。从2019年的招生人数来看,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招生人数较上一年下降了3.5%。从招生质量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均是从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完成后剩下的生源中进行招生。调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大量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百分制成绩中20~40分是普遍现象。随着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深入,地方控辍保学政策落实精准。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不属于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所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出现辍学的情况仍旧普遍存在。2019年,凉山地区归属教育部门主管的14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流失805名在校生,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7%。1.3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流动性强。截至2019年,凉山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共有1451名专任教师,教师数量较上一年减少了5.3%,生师比从2018年的20.5∶1增长到了现在的21∶1,教师流失情况比较普遍,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性不强。从职称上来看,2019年未评级教师和初级教师的占比较2018年有明显下降,说明新晋年轻教师在工作初期不久就转变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1.4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有待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不高,大量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仍以原有的专业为中心来进行人才培养,未能较好体现出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主旨的职业教育目标。在校企合作培养过程中,由于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分别由学校和企业独立负责,导致在具体教学运行中出现了教管分离的现象,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如何教,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

2存在问题的成因

查看全文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取得飞速发展,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剖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完善相关制度和发展条件,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前提。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制约因素;发展建议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含义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它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是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呈现出活力。1980年,国家开始对全国中等教育的结构进行改革,重点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和实施,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经过几十年发展,2011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超过82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大体相当。《2014-2018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9%,较前几年有所下降。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历史最多的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高校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查看全文

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意见

为促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现就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坚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

(一)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于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把它作为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各类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要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面向企业,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努力培养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二、加强宏观调控,大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

(三)各地在加快发展高中段教育的进程中,必须加张对初中后分流的宏观调控,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数占高中段招生总数的50%以上,促进普教职教协调发展。省级教育强县应率先垂范。凡当年中职招生比例低于50%的,不得申报教育强县;评上教育强县(市)后连续两年达不到要求的,取消“教育强县”称号。

查看全文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1.教育经费投入较低,与学生规模不适应

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仅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发展水平。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其投入力度与学生规模日益扩大的速度是不相适应的。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在逐渐扩大,然而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比重却在逐年下降,这不仅满足不了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给学校增加了负担,也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

2.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直接导致了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如今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技能型人才却严重紧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就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然而,虽然中央政府以及各个省级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3.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中等职业教育在教育方面的发展也得到了较之前来说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发展策略,以此来为今后的中等职业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状况;创新能力

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新观念的吸收和学习,努力营造出一个较之前来说更加符合中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新模式。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就一定要实现对这些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分析,不断地实现相关事业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等职业教育创新的含义

中等职业教育创新主要指的是,要加强其自身与实际情况发展的结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与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等内容相关的内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近些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已经不断向前发展,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主题内容,政府和企业也进一步的实现了联系与发展。然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上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进步,都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更多的要求。与此同时,纵观传统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不难发现的是其教学方式比较陈旧,缺少一定的创新性,这些发展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进步产生消极影响。

二、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创新的策略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绩效改革思考

[摘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绩效工资体系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建议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绩效体系改革;承认教师参与企业兼职、技术革新等工作中所取得的合理报酬;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教师多种活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绩效改革

国家一直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学校1.09万所,在校生1599.0万人,占据整个职业教育规模的一半以上,对于推进中国制造业升级、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了极大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绩效工作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绩效体系面临的问题

现行的中等职业教育绩效工资体系不能真正激励教师安心执教,根本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绩效工资体系完全参照国家义务教育的绩效体系执行。义务教育是国家一类公益事业,是必须由国家财政全额保证的对学龄人口实行强制性教育的类型。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二类公益事业,是国家财政给予基本性保证的面向市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类型。将中等职业教育绩效体系简单套用义务教育绩效体系,造成了如下系列问题:1.企业专家、能工巧匠进入职业学校兼职的通道不够通畅。虽然国家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201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鼓励企业专家、社会能工巧匠进入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实行的是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体系,即按实际在职在编人数拨付绩效工资,因此无法自主解决编制外的企业专家、社会能工巧匠的薪酬待遇问题,极大地打击了企业专家进学校的积极性。2.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被弱化。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开展全日制职业教育,更要对社会、企业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但根据国家规定,对社会、企业服务所得必须全部纳入绩效工资,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不能从服务社会、企业中获取合理的劳动报酬,教师、学校服务社会的积极性因此受到极大打击,从而导致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企业的功能被弱化。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义务教育执行的是就近免试入学,要求学校及教师不得增加学生课业负担,这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工作量体现在工作日的8小时内。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虽然和义务教育执行同样的工资标准,但教师的工作量却远远大于义务教育教师的工作量:24小时护导住宿学生、下企业实践及管理实习生、参加并指导各类技能大赛等大量工作不可能在正常的法定工作时间完成,必须通过周末、节假日加班才能完成。这样对于执行义务教育工资标准的职业学校教师显失公平,由此导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绩效改革的建议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进而影响到国家的综合国力。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教育领域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密切。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优秀职业化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抓住当前国际化快速发展给中等职业教育提供的良好机遇,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学校国际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国际化;中等职业教育;国际人才;教育创新

一、国际化概述

国际化不仅要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而且要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其中,前者主要体现在:中等职业院校领导者要明确学校国际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国际化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保障制度;教师要以国际化人才标准要求学生,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以国际交流学习活动为手段,提升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与能力等。后者主要体现在:学校要以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强的国际化人才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要将国际化作为学校的一项发展战略,在客观分析自身软硬件条件与总体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地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共同参与及努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基本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若想取得显著的成效,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多项工作,如积极学习贯彻政府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方针;引入国际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国际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平台;制订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教育规划;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实习、交流和就业机会;创设良好的国际化文化氛围等。(一)积极学习贯彻政府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方针。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自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诞生之日起,我国政府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政策引导。正是有了政府的政策引导,中等职业学校才能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职业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充分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优势,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应当积极学习贯彻政府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方针,并以这些政策方针为指导,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如组织教师与学生出境培训、学习,邀请或聘请国外知名院校教师到校交流或任教,与国外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建设境外学生实习基地等。中等职业学校领导层应及时将自身在国际化发展规划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上报给政府,以便政府对学校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二)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国际化的中等职业教育平台。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高水平职业化人才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职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一个突出的要求就是职业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意识与能力。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国际化意识单薄,能力较弱,这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化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所应用的教材都由国内出版社出版,虽然在知识体系方面已经比较健全,但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很大的差距。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化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积极引入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积极引入西方发达国家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信息(先进的教材、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资源(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专家(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与服务(保障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配套服务)。(三)制订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教育规划。基于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中等职业学校在组织、实施具体的国际化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应首先制订一个明确的国际化教育规划。制订规划时,需要注意六个问题:一是要以学校当前的经济基础、软硬件条件以及学生主体需求为重要依据,尤其是学生的主体需求,学校绝不能忽视;二是明确规划的发展目标,目标应有短期、中期与长期之分,且切实可行,制定目标时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好高骛远;三是设计出实施规划的具体路径,如“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出国学习”“引进某国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国外某企业联合建设学生实习基地”等;四是科学配置、规划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五是制定规章制度,为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六是注重实施过程中的评价,评价方式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主。另外,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评价与社会评价。(四)加强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个人素质的高低,教学能力、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最终的教育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化发展需要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里的“高水平”表现在:不仅素质高、教学能力强,而且具有较强的国际化意识,能够熟练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技术,并能够灵活运用,另外,还能积极参加关于国际化教育教学的学术研究,并能发表优秀论文等。中等职业学校领导层要十分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到国外知名院校学习与培训,条件不足的学科可以邀请国外知名院校教师到校,以公开课、讲座、辩论会、研讨会等形式,与校内教师共同探讨中等职业国际化教育问题。(五)积极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实习、交流的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应积极开展与校外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为本校学生提供境外学习、实习、交流的机会。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对成绩优异、素质良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要多给他们提供境外学习的机会。就全球而言,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处于领先地位,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德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的结合更加紧密,且与其他教育的融合度非常高,这样的教育模式每年都会为德国培养一大批优秀的职业人才,从而极大地促进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有必要多给学生提供到德国学习、实习、交流的机会。此外,可以和德国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建立职业教育合作中心与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平台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六)创设良好的国际化文化氛围。中等职业学校要通过校园内的公告栏、宣传画、大屏幕以及校园网等,向全校学生大力宣传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重点工作、具体实施途径等。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职业技能比赛等,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与国际化能力。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于那些表现优异的教师与学生,学校要及时表彰、奖励他们,以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不等同于就业教育,不等同于职业培训。为了使中等职业教育能寻找出正确的出路,使其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学校都应努力探索,客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为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局面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状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市场现状

受高校扩招的影响,留给职业学校的招生空间越来越小。各职业学校间不良招生大战愈演愈烈,买卖生源现象非常严重。尤其一些根本不具备教学条件的民办学校,他们靠高额的招生回扣拉拢一些中学校长、教师和班主任为他们输送学生,甚至有些学生根本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就被送到企业,结果是家长、企业都不满意,造成有些人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是一概否定,社会负面影响极坏。

2.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一、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不能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例如专业设置与职位不衔接、课程设置陈旧、教学设备落后等,这些原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找工作时,要么专业不对口,要么不能胜任工作任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在专业和课程上下功夫。一方面要遵循市场规律,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国家、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变化,掌握人才市场用人需求,使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具有前瞻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般来讲用人单位招聘比较青睐有实践经验的求职者,并且在同等条件下作为优先考虑招聘的因素。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渠道,使社会实践日常化。比如,学校可以建立“模拟生产现场”基地,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中等职业教育偏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能忽略一些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学。通过这些学科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为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三、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这要求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基本的教育和职业工作素质,精通特定专业工艺原理,并具备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学习者任务的职业教育机构的教育者。①当前,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质量已经不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要。因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首先,可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来加入到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青年教师到相关院校或企业进行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促进其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聘请相关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另外,相关部门要把好双师型教师质量关,只有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上去了,才能给学生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查看全文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摘要:社会不断地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企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我国的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当前的发展形势,然后提出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科教兴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国家各项企事业行业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因此,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在逐步向人才需求方向靠拢,进行教育方式方法、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今社会需求相适应,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1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招生比较困难,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考上高中而被迫选择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基础较差,其就业前景不乐观等等问题,迫使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改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对改革特别重视同时要认清楚现实存在的情况,人们对接受教育获取相关学历等方面逐步重视起来,并且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要求必须加强对社会劳动力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一个非常有利于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大机遇。虽然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改革和发展形势涉及多种因素,但是只要中等职业学校明确改革发展目标,并积极实施相关改革措施,就能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大形势下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和技能实用型的综合人才。

2加强改革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措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