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运动员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14:11:1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业运动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业运动员奥运后就业安置
1
目前国家和地方为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培训制度。然而这些保障性举措在大多数运动员中却难以实现。随着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用人自主权的独立,通过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手段安置退役运动员将越来越困难,走市场化的路子,保证运动员队伍入口、出口的畅通是必然趋势。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试图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以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意义和价值以及重点难点
中国体育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但是他们中能够成为奥运冠军、体育明星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运动员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成为成功者的铺路石,成为金字塔的底座和基石。他们把青春都献给了训练场和赛场,退役时,大多已错过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从地方的少年业余体校到国家队,读书与训练的矛盾似乎总是如影相随,成为体育界挥之不去的矛盾,不仅造成我国职业运动员出口淤塞现象,也直接影响后备人才贮备量。因此,在鼓励运动员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中国体育界还应该切实关注和把解决广大运动员的退役后的出口问题作为重要的工作,以维持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
3目前我国职业运动员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
运动员人数在1994-1998年期间,退役运动员的人数基本上在退和出两个方面趋于平衡,但是从1998年后,运动员退役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就业人数却逐年减少,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点,仅仅有5名退役运动员被安置。由于体育管理层实行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对单位领导的考核主要是任职期间的成绩,相对而言,单位领导更注重运动员的成绩,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长期进入不了他们的视野,没有作为突出问题加以研究解决。教练员对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工作存在模糊认识,教练员的待遇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成绩,所以,教练员更重视运动员的训练,教练员有时明知运动员退役安置不容乐观,但仍急功近利,不顾及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发展。
CBA运动员职业道德论文
1运动员人生观和价值观多样化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中西会通的大环境逐步形成,在国外先进技术和成果不断引进国内的同时,国外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也随之被介绍到国内,我国之前所奉行的集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受到了西方新思想的冲击,而西方社会所倡导的以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加大,同其他多种价值观念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者新时期国人的行为观念和遇事态度。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体育界内,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已经深深扎根于每个运动员的心中,中华民族经过百年战争和革命的洗礼,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无我”的高度,这种“无我”的价值观念使运动员能够为国家和集体奉献所有,对于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可以忽视甚至完全摒弃。但是,自从我国进行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之前的一些西方价值观念可以不受约束的控制的传入我国,各式媒体的产生以及各项国际比赛的举办,使得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运动员逐渐认识到了“自我”的重要性,一种“有我”的道德价值观念逐渐在我国职业运动员群体中产生。不可否认,这种“有我”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为我国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运动员能够为提高自身的各方面条件而努力,这一方面改善了运动员个人的生活和发展条件,同时也提高了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积极性。但是,伴随着我国CBA篮球职业联赛的成立,原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价值观念逐渐畸形和变质,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逐渐消失殆尽,而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了主导观念。在我国CBA篮球职业联赛产生之后,篮球运动职业化的浪潮成为孕育运动员养殖观念多样化的土壤。首先,薪资的大幅度增长使得运动员获得了较多的经济利益,国家所规定的现役CBA运动员最高100万元的年薪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国现阶段的平均收入水平,更不必说加之奖金和训练补助的丰厚薪酬了。运动员有了更多的追求,同时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使得运动员对金钱产生了新的观念。其次,电视和各类媒体的转播和报道抬高了运动员的知名度,球迷的争相追捧以及各种“名人效应”和“名人特权”使得运动员对自身有了重新认识。名与利的突然增加以及相伴随的各种利益的驱动使得运动员开始摒弃之前的集体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转而奉行金钱和个人之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使得我国CBA职业篮球联赛运动员的整体价值观念形成多样化的特点。
2运动员竞技体育精神缺乏
作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良好的竞技体育精神不仅可以支撑自己赛出优异的比赛成绩,也能够使得广大的球迷群体以及球队赞助商获得强大的心理安慰。我国篮球职业化以来,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动力由统一的政治手段和精神手段压迫式培养转为运动员所在集体和个人双重利益的驱使,这种培养和提升的方式一方面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提高,同时也造成了不统一的特点,加之运动员人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竞技精神在每个运动员身上的表现也出现差别,有的运动员具备了更高的竞技体育精神,而有的运动员则出现了竞技体育精神的缺失。首先,过于追求和重视个人利益,将成绩的提高和球队的发展置于个人利益之下。一些CBA运动员为了达到个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集体利益,常常用罢训、罢赛、争吵、和教练唱对台戏等极端手段,还有的队员常常和其他队员进行薪资和奖金上的攀比,过度增加俱乐部的经济负担。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常常导致球队成绩的下滑,但一些运动员丝毫不关注球队成绩,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严重背离了竞技体育的精神。其次,合理竞争的原则时常遭到球员藐视。从CBA职业联赛产生至今,球场上的打架斗殴行为从来没有被完全制止,当本方队员遭到对方球员的身体侵犯之后,一些性格暴躁的运动员完全无视合理竞争的比赛原则,完全不顾裁判的判罚,对犯规球员进行语言和身体上的暴力侵犯。第三,是赛场拼搏意识的不足。调取CBA同NBA的比赛数据可以看出,在2013-2014赛季NBA与CBA前三名球队平均每人每场篮板球数量对比中,印第安纳步行者队平均每场每人的篮板数是4.63个,而CBA前三名中最多的队伍才能达到3.51个,这些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能力的差异限制,但是从侧面也反映出CBA运动员和NBA运动员在比赛积极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竞技体育的根本在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其核心在于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争取最大的胜利,始终将球队的比赛成绩放在第一位才是我国篮球职业联赛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赛会到如今的CBA篮球职业联赛,比赛所推崇和鼓励的永远是更胜一筹的强者,始终为自己所在球队的成绩拼搏到最后一刻,才是竞技体育和职业体育的根本。
3运动员职业道德失范形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比赛成绩背后所附加的因素逐渐增多,运动成绩常常和球员的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地位紧密相关,运动成绩已经超越了胜负本身,对球员和求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催生了一些运动员职业道德的沦丧,道德示范行为愈演愈烈。首先,赛场内的球员道德失范现象多样化。
我国职业运动员奥运后就业安置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分析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不利因素,走市场化的道路,建立和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这是解决运动员退役出路难的关键。运动员退役后走向人才市场,按照社会需求,本着双向选择原则,自主选择职业。建议国家应该制定新的法规政策,进行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国家退役运动员就业服务机构等,为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妥善安置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职业运动员就业安置解决对策
1前言
目前国家和地方为保障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解决运动员后顾之忧,建立并完善一系列运动员社会保障机制和就业培训制度。然而这些保障性举措在大多数运动员中却难以实现。随着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用人自主权的独立,通过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手段安置退役运动员将越来越困难,走市场化的路子,保证运动员队伍入口、出口的畅通是必然趋势。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试图解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庞大群体的就业问题,以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2意义和价值以及重点难点
中国体育能够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靠的是广大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但是他们中能够成为奥运冠军、体育明星的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运动员由于各种原因只能成为成功者的铺路石,成为金字塔的底座和基石。他们把青春都献给了训练场和赛场,退役时,大多已错过了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从地方的少年业余体校到国家队,读书与训练的矛盾似乎总是如影相随,成为体育界挥之不去的矛盾,不仅造成我国职业运动员出口淤塞现象,也直接影响后备人才贮备量。因此,在鼓励运动员努力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中国体育界还应该切实关注和把解决广大运动员的退役后的出口问题作为重要的工作,以维持和发展中国竞技体育“新陈代谢”的动态平衡。
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浅议论文
论文摘要:为了强化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提高薪酬管理中职业运动员的公平感,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公平理论,就我国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分配失衡、项目差距大、运动员公平感差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在薪酬管理中运动员公平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了提高薪酬管理中职业运动员公平感的克服平均主义思想、实行量化管理、加强沟通、营造公平氛围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公平性;必要性
我国竞技体育经过十几年的职业化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体育界的一致好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与完善,制约竞技体育职业化进程的各类因素也逐渐凸显出来。而竞技体育职业化是以职业运动员的出现为标志的,而职业运动员就是指以从事竞技体育作为主要工作的运动员。目前,全世界开展职业体育的国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中国,竞技体育职业化也已走了十多年的历史。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我国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体育事业尤其是竞技体育事业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我们在享受这份欣喜的同时,也要直面职业化、商业化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就有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当前我国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薪酬制订依据,再加上体育竞赛市场的开发程度的不同,使得薪酬分配失衡,项目间的差距过大。有些项目尤其是男子项目如足球、篮球,市场培育和开发比较成熟,群众关注度较高,又鉴于人力资源的缺乏,运动员的薪酬偏高,其主管部门提出限薪政策。有些项目则恰恰相反,职业运动员薪酬偏低,尤其是一些女子项目,甚至连基本的工资都难以保障。另外,同一项目、同一俱乐部内部不同的运动员,也存在薪酬分配差距过大的现象。这就使得职业运动员在对待薪酬分配问题时缺乏公平感,因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薪酬固有的激励特性,严重影响了职业运动员训练比赛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造成上述问题的因素很多,但薪酬制度中公平性的缺失,薪酬管理中不注意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对公平理论的研究很多,但如何阐释体育领域中的公平理论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则比较欠缺。对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的研究,也仅限于对运动员高薪问题的研究,对如何在薪酬管理中体现出公平性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侧重于将公平理论和职业运动员的薪酬管理相结合,就如何在薪酬管理中体现出公平性展开讨论,以期为提高薪酬管理中运动员的公平感,强化薪酬制度的激励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职业运动员薪酬管理中的公平理论
1.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EquityTheory)是由美国学者史坦斯·亚当斯(Adams·J·S)于1956年提出来的,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其基本理论是指当一个人做出了贡献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但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今后工作的积极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体育道德与职业运动员职业道德分析论文
1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的概念界定
在对任何一个问题探讨的初级阶段,明晰概念是首要的。准确的定义概念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道德是指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本质在于维护某种共同利益。体育道德则是指在体育范围内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总称,是用于调整竞技体育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包含了体育与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二者本质上的有机统一。运动员职业道德是指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紧密联系,并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情操、品质。不仅是竞技体育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道德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表现。职业运动员不等同于职业化前那些靠国家或地方发给工资的专业运动员,而且,如今的职业竞技体育活动也与靠政府安排的竞技活动有所不同。因此,职业运动员的职业道德虽受到体育道德标准的约束,但也具有自身特点,它是为了职业竞技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建立的调整各种关系的职业道德规范。体育道德与运动员职业道德本质上属于哲学中的共性与个性,二者具有统一对立的关系。明确的说,运动员职业道德是体育道德中的一部分,前者指明了后者的发展方向,而后者则逐步完善并更新前者,使体育道德观做到与时俱进,这为统一。同时,由于存在差异对立也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面。二者关系符合哲学辨证法中关于矛盾的理解。
2对运动员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
2.1运动员职业道德与体育道德具有统一的一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我国一直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并重。体育道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运动员在竞赛中所表现出的体育精神,充分演绎了体育道德的内涵。尤维娜等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针对中国竞技体育的特点,提出了爱岗敬业为国争光、尊重科学、勤学苦练、团结拼搏、勇攀高峰、诚实守信、公平竞赛、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运动员道德规范要求,具体反映出中国体育道德的精华所在。
中国进行职业化的竞技项目中,男子足球与篮球起步较早,排球与乒乓球等项目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从运动员收入分配、管理形式、俱乐部建设等方面可以认定上述项目已经或正在进入职业化进程中。但如果运动员职业道德素养不能提升到一个职业化的水平,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职业运动员。虽然国外竞技体育职业道德理念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国情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所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还是应以我国体育道德观为基础。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项目,无论是否职业化,上述的运动员道德规范要求都是适用的,专业体制下的中国竞技体育正是在这种体育道德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退役后就业难度却不断加大,给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急需改进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关心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在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切入职业指导工作。目前多个省市体育部门已经开展了针对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工作,但是在役运动员的职业指导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本文结合运动队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切入职业指导服务的具体操作方式方法,以期为今后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在役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指导
1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一直保持着高速的经济增长形势,城镇化程度渐进提高,整个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认可度逐渐提高,运动员的个人学历层次也有所提升,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印发,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发展,这给体育事业带来了大好形势,运动员再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机遇的背后也存在挑战,运动员作为竞技体育的主体,个人文化素质低和社会技能缺乏,经济体制转型和政府安置职能的减弱,整体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在役阶段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这些挑战直接造成了运动员的再就业难、就业渠道不畅的现实,给运动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给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少消极的影响。
2切入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
2.1政策的要求
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思路
1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
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所谓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是指运动员在退役或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后,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普通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学习,以弥补自己在运动生涯中缺失的文化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学习过程[1].本文中继续教育途径包括普通高校教育及职业教育两类.
2中国女性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现状
2.1普通高校本科(少数研究生)教育
退役运动员通过保送途径或普通高校及体育院校的单招考试进入高校学习.许多女性优秀运动员在退役后选择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在取得学历后选择合适的领域实现再就业.纵观在第25届至第28届奥运会中夺冠的女性运动员退役后发展途径选择,超过半数人选择进入高校进行继续教育.但是高校就读的选择只提供给少数高层次优秀运动员,大部分女性运动员在退役后或因个人能力不足无法考取理想的院校、或因名额不足得不到入学资格而无法实现高校进修的继续教育途径.
2.2职业教育
体育学院运动员文化教育论文
一、依据与意义
首先我们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作一界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教育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或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广义的文化教育除了狭义之外还指在从中专开始的所有相关学历教育中对学业所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它们又有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就体育职业学院而言,文化教育是一个与运动员在校期间的运动训练,包括体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等相对应的范畴,这是一个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范畴,一个知识、能力、品格和品德相统一的范畴。
1.政策法规依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整体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例如,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按照原国家体委制定的《运动队伍工作条例》,一些省(市区)运动队就逐步配备了专职文化教师,进而设立文化教育科(组),负责运动员教练员的文化知识补习;1978年,原国家体委提出了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1983年,原国家体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职工体育运动技术院校的意见》,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体委先后在体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1986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国家体委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对于优秀运动队开展文化教育的目的、标准、办学形式、课时、教师等都作了具体规定,为使之得以落实,又颁布了《关于执行优秀运动队工作条例中有关文化教育工作的暂行规定》;1987年,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规定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或者升学方面给予优待;2000年,《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纲要明确指出:保证优秀运动员完成9年义务教育,扩大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比例,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多便利的升学、深造条件;2002年,原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意见》,规定获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五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它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从6个方面共20条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时至今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多元复合体系,这一体系由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职业中学、体育职业学院、独立设置的体育学院和其他普通高校所属体育学院、体育系部组成。截至2014年,我国具有运动训练专业单独招生考试权的高校86所,具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单独考试权的高校47所[1]。政策法规为我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我们要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义,充分认识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所应发挥的作用。
2.两个充分认识
第一,充分认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际竞技体育比赛的舞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竞技体育强国(还不是体育强国)。这些成就的取得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举国体制下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重视功不可没[2]。学者们曾根据第十届全运会的成绩,将全国的省(市区)分为三类:竞技体育强省,十运会奖牌数前8名;竞技体育中等省,十运会奖牌数第9~20名;竞技体育弱省,十运会奖牌数20名以后。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竞技体育强省、中等省和弱省在竞技体育及运动员文化投入上差异很大,无论是投入的总量还是人均量,竞技体育强省远高于中等省,中等省高于弱省[3]。这绝非偶然!我国1984年至2010年期间奥运会冠军中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约占81.95%,硕士以上学历者约占28%。国外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与他们的文化素质的高低呈正相关,凡是竞技体育强国都是文化教育———当然包括运动员文化教育发达的国家。其次,它是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一种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强调理解人、关心人和尊重人[4]。就尊重人而言,强调对人格和人的权利的尊重,强调人格与权利的平等,反对一切形式的人格歧视和权利歧视。运动员首先是人,理所当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通过教育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再者,竞技体育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十分短暂,缺少文化难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一旦退役再就业便会遭受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二,充分认识体育职业学院在运动员文化教育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和所应发挥的作用。如前所述,我国已逐步形成一套多元复合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可以讲,体育职业学院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特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首先,大批的一流运动员是由体育职业学院培养出来的,以上海市体育职业学院为例,建校60年时(2012),它培养出了6位奥运会冠军,100位世界冠军,有17人先后打破37项世界纪录,刘翔、姚明等都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其次,体育职业学院承担了全国省以上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中职和高职两大阶段的文化教育任务,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将分别止步于这两个阶段的学习,或许会有人继续进入本科学习或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但这部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亦靠这个时期打下基础。其三,对于运动员来说,这一时期是出运动成绩的黄金时期,面临着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双重压力与挑战。据此,办好体育职业学院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意义便更加突现出来了。
运动员保障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在体育界,运动员是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竞技体育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人才群体,直接承担着完成“为国争光”这一艰巨任务,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运动员的保障工作不仅是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我们的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荣誉,长期从事着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体育运动,顽强拼搏,奉献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退役后由于运动伤残困扰、受教育时间不足等原因导致他们在社会竞争中面临不少的困难,理应得到国家、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对于运动员,我们必须要从制度上保障他们在役期间和退役后的基本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此,我们对省乃至我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国运动员保障工作体系建设的现状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优秀运动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总书记、总理曾就退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做出过重要的批示。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有关部委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运动员保障方面的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升和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在做好就业安置工作方面,针对退役运动员就业渠道不畅的问题,相继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首次明确对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实行经济补偿,还扩大了运动员免试上大学的范围,并提出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制度,为退役运动员政策性安置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奠定了基础,在实践中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退役运动员就业的新途径。
在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今年3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该指导意见分别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发挥国家队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示范作用,抓好运动队的文化学习;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实现了若干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一是突出解决理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二是突出解决运动员保障政策系统化问题;三是突出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政策的落实问题。该指导意见的出台,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了广大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了广大运动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文化教育和保障的利益问题,是推进建设体育强国,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有利于不断改革和完善举国体制、促进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也将成为备战伦敦奥运会的激励因素。
在规范运动员的聘用管理方面,针对运动员聘用工作中存在的政策不统一、审批部门不一致、操作不规范等问题,2007年,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体育总局与原人事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体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制度层面明确了运动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同年,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原人事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制定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该《办法》对运动员的试训、招聘、在训、停训以及退役等运动生涯的各个环节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明确运动员实行聘用合同制,运动员招聘工作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执行,并由各级人事行政部门统一办理有关聘用手续。
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理论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是关系到体育劳动领域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重要问题。对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分配原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是研究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基础工作。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不同劳动形态决定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具体方式;指出了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权归属与分配力强弱;探讨了运动员参与体育劳动剩余分配的经济学原理。
【关键词】中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
1研究目的
运动员培养投资和投资回报、运动员劳动收入分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已经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1]。运动员劳动成果的归属判定,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关系到体育劳动领域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以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研究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探索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原理。
2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
2.1收入分配理论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