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14:07: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业院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业院校财务分析论文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不仅要注重教育上的竞争,保障日常运行的财务环节也尤为关键。但是,就各大职业院校来看,财务工作依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是人员素质较低、财务分析能力低、财务管理不到位等等。未来让职业院校增强综合竞争力,财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重中之重。
一、职业院校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为了贯彻“教育兴国”的建国思想,国家同意职业院校开拓筹资方法,实施多元化的筹资政策,务求加大职业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希望借助财务分析的作用,及时了解职业院校的经费使用状况,以便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进而改进、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加大资金的利用率、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资金使用有效性,让学校的资源扩大化。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职业院校财务工作已经不能拘泥于报账、记账那么简单的工作了,而是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的财务整理数据能力,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便于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与建设,让管理者抓住更好的机会,回避财务风险,实现稳定的发展战略。在各大职业学院教育发展中,财务报告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正常运转的职业院校,其经费显得日益紧张,如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等等对于学校实施财务措施也很有帮助。财务信息可以让管理者更好的了解财务状况,而财务分析可以准确的评估出学校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其使用率,因此就要从源头开始抓起,杜绝铺张浪费和过度使用的状况。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经济效益,这就对财政数据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职校财务人员就要做到高瞻远瞩,具有一定的大局观和长远发展观。总之,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但是往往财务分析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笔者对财务分析被忽视的原因做出几点总结:(一)管理原因。职业院校是事业单位,财政部门通过拨款的方式控制学校的资金,在财政方面,学校并不占太大的主动权,但是要担的责任并不少,可是从业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学校领导却一味的强调办学和经济效益。(二)从业者原因。个别高层领导不是很熟悉财务管理问题,所以对财务管理工作一般不过多干预,因为不了解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管理中,只有财务部门清楚得到的拨款是多少,支出是多少,剩余是多少。再者职业院校会计人员有部分是学校的教师兼职担任,他们也许不是会计专业出身,所以对财会管理知识不是很在行,尤其财政部门监管职业院校财政问题之后,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日益繁重,所以财务分析工作往往就会被忽视。(三)各部门原因。职业院校的主管部门及财务部门,只要定期上报财务报表及统计资料,并不注重要求财务部门编制相关的财务分析报告,平时只是根据其报表来完成财务评价和了解的管理状况等。而事实上,很多职业院校在财务管理问题上是缺乏一个专业财务管理流程的。
二、职业院校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的财务分析是指职校的财务部门利用特定的方式,借助本年度的财务预算、资金收支情况、资金用处登记等信息,进行一个归纳、整理、分析的财务分析过程,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序的进行,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影响到职业院校资金的运用及职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一)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财务工作是一项比较严谨专业技术较高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及其职业素质。随着国内经济不断的强大,中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国际化了,财务有关的政策也随之出台,财务管理方法在不断的优化,大量具备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不断的进入社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随之增加。财务管理是职业院校管理活动的重要工作,而财务人员又是实施者,职业院校的成败无疑与财务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依仗管理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其中财务人员的素质提升也是必不可少,只有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其财务管理意识,及其提高预测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力度,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二)强化财务分析意识。职业院校的财务报表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对于财务分析工作有着一定的帮助,这些报表都是比较基础的,所以在信息整理中不是很全面,如果财务人员不去有意识的整理其财务分析的信息,就会影响到财务分析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虽然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已经使用电算化管理模式办公,可是有的会计软件还是无法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实际的需要,相对比较落后。而财务分析报表编制还是利用数据收集的方法来完成,因此财务分析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的搜索到相关财务数据,无法确保准确性,会致财务分析质量下降,因此财务人员的数据收集意识缺乏也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进行。(三)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有待完善。很多职校在升高职的时候,依然使用原来的财务制度。虽然旧的财务制度是前人经验的积累,但是多年未更新,很多制度已经不符合现在财务工作的要求。转型后的高职院校如果还沿用以前的财务制度,就会导致管理中职化,不改变管理策略,只会使得学校往后的发展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很多转型后的高职院校还出现财务制度执行力匮乏的现象,不少条条款款形同虚实,没有在财务管理中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四)财务分析工作过于形式化。现在国内的财务分析体系尚未成熟,管理目标与财务定位也不是很清晰,机械式的管理财务报表,显得比较层面,只是简单的反应数据结果,而对深层的分析度还不够重视;要不然只是对某些业务模块进行系统的分析,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层次的分析。这两种状况直接影响到有效的财务分析生产,使得财务分析工作形同形式般存在,弱化了其综合效应,甚至会误导管理者的决策方向。当代企业模式和企业业务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单独的对某一个财务方面进行单一的分析。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最终会致使整体业务运营失衡,得不到一个整体的平衡和优化的管理措施。当前财务分析只着重放在短期的利益构建中,只停歇在表面分析工作,具有“短析性”。
三、职业院校财务分析的强化措施
职业院校后勤管理策略
[摘要]职业院校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是提高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改善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的关键,要不断完善职业院校后勤管理的各项发展机制,强化职业院校后勤管理的人性化思考,这样才能不断加强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与经营管理的制度规范,从而提高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与竞争能力。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职业院校;后勤管理;应用
一、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职业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还处于转型期,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了准则、依据和方向。同时,社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院校的发展压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后勤管理,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以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秉持人性化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二)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职业院校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后勤作为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教学、科研都有重要影响,它包括物资设备、总务基建能技术后勤和生活后勤。具有鲜明的保证性、基础性和先行性特点。若没有高质量的后勤服务,职业院校的科研与教学就无法有序开展。而若要提升后勤服务的效率,不仅需要硬件支持,还需要软件支撑。所谓的“软件”主要指员工的服务理念、管理观念、专业素养等。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才能创建和谐校园。
二、人性化管理在职业院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后勤人员的整体素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是要服务好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整个后勤人员在服务中担任着对学生进行“三服务、三育人”的特殊角色。职业院校如何实施“人性化”服务管理,其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要在构建好权责清晰、分工明确、合作有序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自然规律加以引导以实现后勤服务的综合目标,这就对整个职业院校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后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如果后勤工作不了解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就会造成师生与服务部门的沟通障碍,使其对学校的服务产生误解,甚至可能由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缺失,一时不恰当的行为,使青年学生受到不正确的引导,影响了行为习惯和思想的形成。所以要建设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正的职业院校后勤服务团队,树立后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后勤人员主动为师生服务的理念。把后勤服务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关心,是适应职业院校后勤发展形势要求,保证“人性化”服务思想落到实处,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完成育人职能的关键。(二)严格督查考评机制。职业院校后勤服务要达到一流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有赖于要有一支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的后勤服务团队,在合理优化配置后勤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的基础上,后勤管理能否对学生进行贴心的服务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切入点。有情感的服务,贴心的服务,可以使后勤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理解,“人性化”服务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又离不开严格的督查考评机制来巩固。就一般情况而言,督查与考评的内容基本上包括对照各岗位职责范围来比较履行职责的意识;对照同级岗位来比较创新意识;对照上级布置的工作情况来比较纪律意识;对照同级岗位的协调能力来比较全局观念意识;对照对下级的态度来比较团结互助,批评纠正问题的能力和工作作风意识;同级中高层领导来比较是否善于分别安排布置工作,善于汇总资料,重点突出,善于总结工作,使其本职工作优胜于他人。在领导干部中特别要比较的是是否具有各种防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当前,职业院校后勤管理正在酝酿着一场运行机制和体制上的深层次变革,应该说,此时在职业院校后勤提倡实施“人性化”服务理念是顺应这深层变革的时代潮流。(三)推进职业院校后勤部门信息化发展。网络以其高速的信息传递减少了决策的失误,同时也打破了在传统沟通体系上建立起来的管理原则。因此,各级后勤部门要加强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新的管理模式在后勤工作中的应用,加快后勤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建设高性能的后勤信息网络,加快后勤信息加工处理的现代化步伐,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将后勤信息公布于网上,为了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后勤信息的网上服务,我们应抓住机遇,有计划、分步骤地步人职业校园网、国家教育科研网、国际互联网等计算机网络,接待网上的来访者。这是实现后勤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知识经济对后勤信息需求的必然措施。
职业院校班级管理探索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是趋势。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传统班级管理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不足,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应用的优势。实践中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活力,拓宽了班主任工作的空间,使思想教育和服务管理等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更具有人性化,增强了班级管理的及时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院校;班级管理
如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惊人的,向世界展示最新的各方面的信息。改变着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逐渐进入校园,这对于我们班级的管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职业院校与以前的学生所在的高中、初中不同,传统班级管理效率的提高遇到了各种障碍,主要集中在学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和创新步伐不前的班级管理之间的矛盾。
一、传统的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级集体归属感不强。随着职业院校的不断扩招,不同地区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背景,学习基础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许多学生愿意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不想参加班级组织活动,班级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班级凝聚力下降。2.与家庭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职业教育管理,应该是家长,学校可以相互配合,做好教育工作。但班主任面对班上的大批学生,每个学生的父母不可能都详细说明情况,而学生的父母一般很少主动联系班主任了解他们的孩子,其中导致了家庭学校的消息传达延迟。3.传递交流单一化。职业院校的传统班级信息传播模式是:学工处—系部—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在这种模式下,信息不畅通,信息在多层次的语言沟通中,及时性和准确性都遇到了弱化。4.学生信息跟踪不及时。班级管理,学生的奖惩,评估,贫困学生评估,学生贷款工作,都需要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部分学校数据由班级干部管理,只有在必要的时候,班主任才会组织班级干部数据统计总结,可能会影响统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容易造成班主任对学生了解的滞后。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特点
卫生职业院校德育载体的思考
摘要:卫生职业院校致力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医学实用型人才,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强调德育建设的重要作用。如何将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理念与行为中,是德育载体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媒体的高速发展,完全借助传统载体开展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降低,时展呼唤创新德育载体。本文从德育载体的概念、形式角度分析创新德育载体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卫生职业院校;德育;载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于2015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升学生道德素质。对于卫生职业院校来说,在顺应形势为社会培养医学实用型人才的同时,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更为重要。我校在走访医院、实习单位和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排行中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视程度远高于职业能力,认为道德素质是学生更需要增强的。可见,德育建设对于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德育按其界定范围可以分为广义的大德育和狭义的德育。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品德的熏陶、道德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与德育密切相关。新形势下,结合卫生职业院校特色及当代大学生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1德育载体的概念解析
本文所述的德育是指思想、政治和道德的综合教育实践,是广义的大德育,强调学校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试图将施教者和受教者及社会期待的德育内容三者融合。德育的内容作为意识形态与文化信息,需要依托适当的载体才能发挥其教育作用。载体概念源自科学技术领域,为某种能够传递能量或运载物质,承载知识或信息的物质形体。近几年,德育载体概念被引入高校德育领域,是对一切实施、促进实施德育的附着物、加入物、催化物的总称,可分为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载体。
1.1德育载体的内涵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
劳动教育是青年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职业院校要切实充分发挥好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本文以劳动教育中的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梳理总结近年来陕铁院在志愿服务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来探索新的劳动教育模式,以此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众所周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在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有养不可取代、必不可少的地位,必须牢牢把握时展规律和因地因校的原则,才能培养出学生止确的劳动能力和精神,使得学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建设「川。木文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中的志愿服务为载体,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其近年来在各级各类志愿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以求探索出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并更好的发挥出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一、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职业院校要结合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使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巴」。自2016年以来,陕铁院师生连续五年支援陕西西安铁路局的春运工作,近900余师生舍小家为大家,以良好的实习实训基础和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助力于春运工作,获得一致好评,并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更有助于其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与此同时,陕铁院青年志愿者定期前往当地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火车站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中,2018年9月至今,青年志愿者们坚持定期前往渭南市临渭区槐衙社区开展“志愿我先行、爱在四点半”活动,累计近300余人次参与,社区近60余名中小学生受益。此项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持续开展,成为了渭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亮点项目并予以推介。此外,中甲联赛2019赛季陕西主场确定在渭南市体育中心,陕铁院师生主动请缨,配合渭南火车站组织100余人次,开展了系列欢迎仪式活动,并荣获车站颁发的幸运奖杯。
二、校地共建志愿服务,确保劳动育人落地
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不断探索劳动育人校地共建新模式,引导学生投身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而发展.」。陕铁院历来高度重视开展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陕铁院在2019年暑期组织了12支志愿队分赴延安、西安及渭南等地,通过政策宣讲、红色教育、实践调研、文化传承及教育关爱等方式,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与当地社区、村党支部形成了在资源上的整合、优势上的互补和发展上的协同的志愿服务对接模式,确保学生深入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达到了校地共建共赢、落地劳动育人的目标。与此同时,陕铁院不断探索校地共建新模式,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方而取得丰硕成果,如在20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中,陕铁院“礼仪服务你我他”志愿队荣获优秀视频奖;在2018年陕西高校“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扶贫攻坚专项活动中,陕铁院“青春扶贫、教育先行”团队荣获“扶贫攻坚看高校”优秀图片团队_等奖;在2019年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陕铁院“出彩青春社会实践队”和“筑梦志愿服务队”两支队伍荣获省级优秀团队。
三、宣讲志愿服务经验,树立劳动育人观念
职业院校分析论文
1.路在何方?
运城各个大小培训学校最头痛的是什么?恐怕普遍回答是招生了。学校越来越多,生源越来越少,最可怕的是学生越来越看不起自己的学校。使得招生更加困难,因为招生难,所以就不择手段的招生,把商场用的各种手段都用到教育领域,拼命的广告宣传,甚至用谎言去诱惑学生。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明明是内功不足却在外功上折腾,其结果可想而知。
很多学校用“分配工作”来吸引招生,甚至一些学校还把这当做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想靠此举来发展壮大学校。
而我认为,这是一条危险的方向,顺着这个方向走,路会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学校即使投资的很大,但是永远做不强。学校远离了教育的灵魂,没了自身的价值。
(这个看似很美丽的路为何走不通?请看我的另一篇论述,“市场经济时代下的学习与就业”)
有的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却没办法,不靠“分配工作”来吸引引学生,那么靠什么来吸引呢?
艺术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摘要: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断完善的今天,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具备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在高速发展的人才培育过程中,教育方式随之调整。现如今的人才培育中,学生的专业能力、自身素养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深受重视。艺术职业院校学生有着普通大学生的共性,也有其独有个性。近年来,艺术职业院校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本文根据艺术职业院校的相关背景,对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进行分析并给予相应对策。
关键词:艺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职业素养
文化是社会和历史积淀共同创造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类高职学生长期浸润于丰厚的艺术沃土,思维活跃,浪漫性情,但也存在社会实践能力不足等局限,为进一步增强其与现实社会接轨能力,加快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涵义及其意义
1、校园文化建设的涵义。校园文化建设是指以在校园内的学生及教师为主体,通过丰富校园活动、建设校园环境、完善学校制度等方式,突出学校的文化气息。作为艺术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要发挥自身的特点,保留自身的个性且突出学生的职业素养。
2、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职业院校是以学生就业、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的学校,所以其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使得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二是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当下的艺术职业院校普遍由具有较长办学历史和优良办学传统的中等学校整合升建而成,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常融入吸纳除本校之外的其他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三是具有鲜明的特点。艺术职业院校是以艺术为技能的学校,具有自身的个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保留其个性,突出其特点,彰显鲜明的艺术文化气息。
职业院校德育课与职业素养的融合
摘要: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包括德育课与职业素养教育两个方面,实现德育课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合,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德育课与职业素养课异中有同,两者整合不仅必要而且有可能性,如何实现两的融合就需要德育创新。两者的融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企业文化教育为纽带,健全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打通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打造德育教师专业化队伍。
关键词:职业院校;德育;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一、引言
技师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目前开设的课程为德育课,是非学历教育,学院为社会输送大量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德育课是以就业为导向,素质教育为特色,以职业素养为主线,重在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如何实现德育课与职业素养两者的融合呢?这就需要德育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及职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德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南京技师学院这两方面融合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我校的做法及经验,对如何促进两者融合进行探析。
二、职业院校德育课与职业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第一,德育课的内涵和特点。职业院校的德育课是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德育课程的目标可以分为每门课程的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分目标,并随学段不同而有区别。我院德育课是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政治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的政治信仰、政治观念的爱社会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教育。总之学校德育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职业院校德育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是:首先生活化。遵循不同阶段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我院的学生一般16-21岁之间,成绩中下等,他们在中学阶段就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挫折使他们失去信心和进取心,求职的需要来职校学习。其次以生为本性。课程内容从思想实际、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心理健康、军训必读、安全教育读本、学籍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校本教材。最后开放性。面向学生逐步扩展的整个生活世界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第二,职业素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职业素养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在合适的场合做合适的事。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素养行为和职业素养技能三个部分内容。这其中专业素养是第一位的,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职业素养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职业素养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具体分析职业素养包含的要素,职业道德属于自律范围,它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提高职业道德有助于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容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提高本行业的信誉,促进本行业发展。职业素养行为和技能教育是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帮助适应学生胜任未来工作,为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院校德育管理模式探索
摘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现代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烟台工贸技师学院在德育实践中探索构建“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三方联动、一个目标”的“1331”全域德育管理模式,有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德育序列化、协同化、系统化发展,对提升德育实效和人才质量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德育管理;主流意识形态;德育课程体系
德育是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要素,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到核心引领作用。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新模式、新途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调研,笔者发现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存在以下薄弱环节:德育工作体系不完善,德育工作队伍不健全,德育课程体系不完善,德育平台建设力度不够,学校、家庭、社会多主体协同育人效果不明显,特色德育品牌影响力不强,德育保障机制不健全,德育育人效果不理想,部分学生道德素养不高,呈现出“自私、冷漠、自卑、胆怯、无进取心、无责任心、不讲诚信、放任自我”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构建一套科学系统、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二、全域德育管理的核心要义
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论文
1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
1.1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应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它应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特点,不能被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是与各学科相互交融,因而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
1.2具备习惯思辨,善于想象的思想
作为教师应具有习惯思辨善于想象的灵活思维。教师应经常审视自我,反思自己的行为、作风是否符合一名教师的准则和规范,是否做到了为人师表的要求,应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3具备敏锐的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