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判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12:49: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业判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职业判断分析论文
摘要: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会计人员要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本文在分析会计职业判断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会计监管
当前,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样,企业经济事项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多,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会计人员在许多方面需要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判断,才能对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才能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如果会计人员缺乏职业判断能力,就会使会计核算不合理,从而影响企业整体状况的公允表达。因此,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不断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涵义及特点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的特点,结合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执业经验,对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的行为过程。它贯穿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归纳起来,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以下特点:
(一)目标性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
一、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维度观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的维度主要在三个维度展开:(1)宏观维度,从制度层面探讨职业判断与会计管制(准则)的互动;(2)中观维度,运用组织理论分析企业层面群体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比如复杂系统效应;(3)微观维度,通过心理学和行为学研究个体职业判断的影响要素。
(一)宏观维度——职业判断与会计管制(准则)的互动会计理论产生于会计实务,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导致了政府对会计行业的直接干预,为了捍卫自身的价值与权威,美国会计行业迅速作出反应,在主动建立从业者规范的同时积极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以避免政府对会计实务管制的垄断。在不同利益集团对会计管制权的争夺过程中,为获得有利的合理化借口以满足法定政治程序之所需,会计理论研究价值得以迅速提升。职业判断作为会计准则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会计职业者提供事前行为选择和事后辩解的弹性空间,因此成为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焦点。
早期行为会计研究发现,会计职业者之间对相同问题所达成的判断共识可以成为一种对准则的“替代”,而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准则提供了个体判断正确性的最重要来源(McDaniel,1968;Radosevich,1969)。在70年代以前,很少有学者关注会计准则的制定进程与其运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StephenA.Zeff(1978)的“经济后果学说”提出了会计准则究竟是应追求中立性还是考虑经济后果的问题。由于会计管制必然会影响到包括会计职业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因此AICPA等会计师组织一直对APB、FASB等准则制定机构的工作议程展开积极游说。而不同时期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确认、计量、财务报告所预留的职业判断空间可以被看作是这一努力的最好证明。
在会计职业判断动机与会计管制互动关系方面,Watts和Zimmerman(1978,1979,1986)进行了实证研究,将影响企业会计选择因素概括为报酬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并认为企业管理当局具有通过会计选择行为来美化财务状况以满足债务与报酬契约的动机。而政府及监管机构出于控制经济资源,分享经济收益,稳定市场秩序的目的,会通过各种管制等手段对企业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对准则制定者而言,试图在公告中涵盖所有会计实务规则是不可能的,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意味着准则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落后于实务创新,职业判断可以通过个体(群体)的经验技能暂时弥补制度的空白,并对新准则的制定起到实验作用。对于那些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准则,预先暗含的职业判断空间也为准则制定者抵御外界压力并将责任推卸给判断主体提供了辩解的借口。这意味着准则反映的是政治成本效益相权衡的结果,而非实务中职业判断的客观指南。
虽然财务报告的信息大都是数字化,具有基于事实的客观性,且为会计准则系统所规范与制约。但它的生成与传递却受到广泛的职业判断程序的影响,会计循环的各个环节都依赖于细致的、合乎逻辑与经验的判断。职业判断和职业准则相互支持,同时又相互制约(A.K·Mason,1985)。T·R·Dyckman(1986)和M·Gibbins(1988)的研究显示,准则制定的速度无法跟上会计实务的发展速度,新金融工具和其他创新业务强化了信息披露与数据调整的必要,权责发生制的拓展导致了对职业判断的更高要求,其结果是对准则数量和判断质量需求的同时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核心准则无疑成了以往国别会计准则中职业判断空间争夺的延续。
会计实务职业判断论文
摘要: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进一步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新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进一步强调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新准则通过列举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探讨其在实务中的职业判断。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实务;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在做出职业判断时,要想使会计信息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务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在此,笔者列举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资产的认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应为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顾名思义,“拥有”是一种法律上的所有权,而“控制”则是反映该种资源的经济实质。例如,根据该定义在做出职业判断时,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怎样处理呢?从法律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租赁行为,企业从外部租入固定资产,显然不拥有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但这明显是不符合“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含义。从分析中不难发现,由于其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而且租赁期结束时承租方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方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经济实质来看,承租方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二、收入的确认
探究会计职业判断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全面铺开,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处理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分析了中国目前存在的会计职业判断的一些问题,进而从宏观及围观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监督体系;职业道德
一、有关于会计职业判断的概述
1.会计职业判断的定义。职业判断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常见的术语,它的含义是会计人员在处理企业平常的日常财务会计事务时,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同时结合企业理财环境以及生产经营环境的特性,对企业日常的会计事务的处理,以及编制企业财务报表时应当采用的方法进行选择和判断。
2.会计职业判断的要素。会计职业判断有其应有的构成要素,我们可以把他们简单的分为会计职业判断主体、会计职业判断客体以及会计职业判断工具。
会计职业判断主体,它指的是企业的会计人员,是具有相关的会计知识的人员,在整个会计职业判断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有关于一切会计职业判断的行为都是由这个群体全程执行。
会计职业判断分析论文
摘要: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进一步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新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进一步强调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新准则通过列举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探讨其在实务中的职业判断。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实务;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在做出职业判断时,要想使会计信息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务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在此,笔者列举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资产的认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应为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顾名思义,“拥有”是一种法律上的所有权,而“控制”则是反映该种资源的经济实质。例如,根据该定义在做出职业判断时,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怎样处理呢?从法律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租赁行为,企业从外部租入固定资产,显然不拥有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但这明显是不符合“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含义。从分析中不难发现,由于其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而且租赁期结束时承租方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方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经济实质来看,承租方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二、收入的确认
会计实务职业判断论文
摘要: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进一步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新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进一步强调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结合新准则通过列举实质重于形式在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探讨其在实务中的职业判断。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实务;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在做出职业判断时,要想使会计信息反映其所应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务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来进行判断,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在此,笔者列举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一、资产的认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应为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顾名思义,“拥有”是一种法律上的所有权,而“控制”则是反映该种资源的经济实质。例如,根据该定义在做出职业判断时,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怎样处理呢?从法律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租赁行为,企业从外部租入固定资产,显然不拥有所有权,而只有使用权,但这明显是不符合“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含义。从分析中不难发现,由于其租赁期相当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而且租赁期结束时承租方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方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所以从经济实质来看,承租方能够控制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应当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反映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
二、收入的确认
现代企业会计职业判断探讨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经济的发展使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大大提高,会计环境和会计处理对象日趋复杂。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增大了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在许多方面,需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职业判断以对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恰当的处理,合理有效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如何提高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以强化会计职能的全面发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对策;财税分离
一、会计职业判断概述
会计职业判断就是会计人员在现有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恰当的判断与选择的过程,即对企业应采用什么样的会计政策进行判断与选择。它是会计人员的专业学识、工作经验、对某种特殊环境的认识能力和道德水准的综合反映,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会计法律、法规对某一经济事项的会计处理都有多种备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这就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留下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和选择空间,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愈加显现出其必要性。
二、会计职业判断的具体体现
运用和提高会计职业判断的能力,首先应该对于会计职业判断在制度和准则中的体现有所认识,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下面重点对其在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某些体现加以分析。(一)会计核算原则方面会计核算原则是会计假设基础上对会计核算工作所作的一般规定,是会计核算工作中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意义的规范和标准。因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在会计实务中对某一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揭示时需要在多个会计原则之间作出选择,所以其涉及到的具体环节仍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与企业财务论文
摘要:本文从契约理论角度探讨了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与会计职业判断的相机选择问题,并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个案定量分析了新准则实施后会计职业判断对企业财务的影响。数据分析表明,新准则实施之后,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企业为了操纵利润而进行恶意判断的情况。本文指出,会计职业判断应该建立在客观依据的基础上,建立在由企业各方面的负责人出具的证明材料上。企业的会计人员不能、也不可能包办代替企业其他部门和人员的职业判断,而应该充分依据其他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判断,作为会计职业判断的证明和凭据。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独立审计;客观依据
一般来说,在人们的印象里,准则与职业判断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①的《财务报告中的职业判断》研究报告认为,准则只是另一种形式的职业判断而已。准则与判断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判断程序早已存在于会计实务中,从会计准则建立之日起,对准则的运用就离不开会计判断;而职业判断又是在仔细斟酌会计准则的情形下作出的,对准则和职业判断之间关系的理解是理解准则作用的核心(加拿大准则制定特别委员会报告,1980)。无论是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它的执行都离不开判断程序。“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直接规定了几种备选方案,企业对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可在几种备选方案中选择其一;“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因为缺少一一对应的详细会计规则,不但需要更多和更高水平的会计职业判断,同时还需要更高水准的会计监督。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不可避免地为会计职业判断留下了弹性空间。
一、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会计职业判断还是一个新名词。目前,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未给予会计职业判断以应有的重视,会计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较低。对其认识往往局限于会计人员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对会计要素所进行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的选择,即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确定会计事项的入账时间及入账金额,并且决定其应该采用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这已经成为我国会计人员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规定给会计要素的处理政策与方法留下了可供选择的空间,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政策;存货收发存的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净残值率决定;合并形式的选择等等。不同的选择,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在不同的时期会对企业产生截然相反的影响。然而,这仅仅是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狭义层面上的认识,广义的会计职业判断还应该包括人们(我国当前是通过政府部门)对会计规范的选择,这恰恰是更高层面上的会计职业判断。显而易见,如果没有一个会计规范的正确选择,绝不可能会有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职业判断首先应该是对会计准则和制度内容的选择(于长春,2004)。
由于今后我国不再制定企业会计制度,仅制定会计准则,而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由各个企业单位联系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并经本单位权利机构批准执行的会计核算规章,所以笔者认为,制定会计制度也是一种会计政策的选择,也需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我国的会计规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体系,还包括现阶段同时并存的会计制度以及各种暂行规定。
人工智能对审计职业判断思考
一、引言
代表李希贵校长认为将来20年6成职业将会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消失,这就引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再一次思索。人工智能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是用来模仿和扩大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是运用系统的研讨和发展。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审计职业判断产生什么影响呢,它是否能够实现审计中的职业判断,并且取代审计职业呢?这都有待于讨论,因此本文将从这几方面思考人工智能对审计的影响,这对现有的研究将是很好的补充。
二、审计职业判断的内涵、特征、方法
审计职业判断是以审计实践和理性认知为基础,依照相关标准实现审计目标的过程。特别是在具体的运营项目中,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只能依附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做出判断。审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审核,在此过程中做出重要的决策,从审计计划的制定,确定审计重点,设计与样本的选择,抽样结果的评价,选取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及判断审计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并通过对证据的审核结论形成的综合采集,他们都需要运用审计职业判断。审计职业判断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主观性。主观判断是审计人员通过审核相关的审计证据,参照行业集体经验的主观判断和经验,而不仅仅是对这一数据的判断。二是全面性。审计的全面性是一个复杂的识别过程。在这项活动中,审计人员应不断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更正作出判断。综合运用知识和审计人员的许多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职业判断和敏锐的目光来进行审计职业判断,否则会影响审计意见的准确性。三是经验性。专业的审计职业判断需要丰富的职业经验,如果积累的经验少了,审计职业判断的质量也会变得不好。四是风险性。审计职业判断人员的素质和收集到的审计信息都会引起审计职业判断产生误差,导致给出的审计结论错误,形成审计风险。五是可验证性。如果审计职业判断不具有可验证性,那么审计判断结果就没有说服力,也无法评判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了。六是均衡性。审计职业判断就是一个信息不完全对称的博弈过程,最终达到一定的均衡。七是受制约性。审计职业判断受审计法规、法律的约束,也受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制约。审计职业判断的方法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南,本文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十种:成竹在胸、身临其境、换位思考、反证推定、追踪溯源、逻辑推理、公式推导、实盘复验、关联关系、痕迹甄别。
三、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实现审计中的职业判断
审计职业判断运用于审计工作的每一个阶段。从审计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到报告阶段都需要审计人员利用职业判断作出选择。人工智能可以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帮助审计人员识别主要的风险领域,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率,但这只是审计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审计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还是利用审计职业判断形成审计意见,帮助管理层作出决策,这部分我认为人工智能还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因为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不只是需要审计专业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需要审计人员在不断地实践中对审计经验的积累,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对这些经验进行学习模拟,但是它的前提还是需要审计人员把这些经验事先输入,所以人工智能的这个学习模拟过程还是建立在审计人员平时的实践总结积累上的,人工智能只能实现学习的过程,而不能实现人脑的创造,因此人工智能要想取代审计中的职业判断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关系论文
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管理系统,如实地反映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随着会计准则不断改进,从而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职业判断。本文对会计准则的改进与会计职业判断的关系进行以下分析。
一、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的关系
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根据企业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对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方面进行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相互依赖,交互影响,密不可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职业判断有利会计准则实施
交易范围的广泛化和复杂化、客观情况的千差万别及复杂多变,不可能存在普遍适用且稳定不变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职业判断,这些准则就不能准确实施。财务报告尤其是当包含复杂或异常交易出现时,意见的差异就非常明显。一般公认会计准则没有明确规定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需要企业及独立会计师在决策时作出相关判断。判断越合理充分,准则会被越好地使用,从而财务报告的结果更准确客观,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反之,片面的判断会歪曲经济业务事项的实质,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
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对职业判断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