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分离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08:11: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知行分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知行分离”对德育的影响
“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学校是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小学德育工作尤其重要,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形态,可塑性非常强。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阶段,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养成仁爱之心,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德育历经几代人的改革,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部分小学生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知行分离”现象,这与教育家陶文浚先生倡导的“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相背离。所谓“知行分离”就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违背,道德修养动机多元化,道德评价充满矛盾和困惑。本文通过分析“知行分离”现象对小学德育的不良影响,提出解决方法,建设小学德育。
“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影响
教育模式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思想道德教育在经过教育家们长久的摸索、探究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不足。小学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进行。这样的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知行分离”。教师只是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在思想上给学生灌输认知概念,却不注重实际运用。这样的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小学德育建设。这使得学生对德育没有一个深刻认知,德育的概念只是存储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无法真正的用德育知识严于律己,造成“知行分离”。小学生逐渐养成不良习惯,并且难以改正。这样会对他的未来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试教育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中国的莘莘学子很多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接受教育开始就存在考试,尤其近几年,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读小学时就开始进行课外辅导。学科知识虽然逐渐丰富了,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更不用说提升自身素养,加剧德育教学的“知行分离”现象,不利于小学德育建设,不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市场经济导致的“知行分离”对小学德育的影响 在当今经济繁荣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利益。这种功利主义就不可避免的对孩子产生影响。他们会像大人一样,在思想上刻下“利益”两个字,而他们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却是“舍生取义”,这就造成所学的思想观念和所做的行为不一致。市场经济影响小学生“知行合一”,不利于小学德育教育建设和发展。
不利影响的解决措施
德育与实际相结合 在明确了德育目标后,就此目标制定德育内容与开展德育建设的方法。具体来说,在确立目标后,我们应该怎么去实施。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时,在讲授德育知识的基础上,穿插进对日常发生的道德事件具体场景的描述,让小学生身临其境和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让小学生明白对与错的原因,而不只是对学生阐述对与错这种简单的概念。此外,小学的德育还缺乏具体的行为标准。这是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选择科学的德育教育方法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情的认知大多出于感性。凭感觉做事,缺乏理性认知的孩子是无法理解成年人的做事方式的。因此,从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小学德育可以在方法上进行更多尝试,如故事法、体验法等,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会对小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对事情性质进行判断。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小学生德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还需要家庭、社区、乃至国家来辅助完成。家庭不能只要求孩子学习方面的成就,也应注重孩子在德育方面的培养。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社区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内成长。
随着我国日渐强大,国民素质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在建设过程中,小学德育是国民素质建设的关键环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解决“知行分离”的问题。首先,要制定德育目标;其次,把德育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然后,选择科学的德育方法;最后,拓展德育途径。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分析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原因;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1]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于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即所谓“知而不行”、“知而错行”,这种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分析论文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养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上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学生却在行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没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没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浅薄”。而大学校园里,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只看武打、言情、凶杀为主的书刊,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刺激”的书刊,一律提不起兴趣。这种文化失范现象促使极少数大学生生活畸变,精神空虚,文化审美异化。
第三,在道德立场上,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有完善人的人格。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接受或认同“正直”、“诚信”、“责任心”、“礼貌”等优秀道德品质,但自身在行为层面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却偏低。“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数学生在观念上接受了遵守社会公德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大意义,可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慎独”、“笃行”,甚至无视社会公德。
第四,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主张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先,以义为本。然而,不少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表现在:一是行为价值功利化较为明显,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素养的提高;二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协会对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3]
高校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应对措施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原因;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于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即所谓“知而不行”、“知而错行”,这种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原因论文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第二,在文化素养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上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学生却在行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没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没有品味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浅薄”。而大学校园里,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更有极少数大学生只看武打、言情、凶杀为主的书刊,凡是少赌、无毒、缺黄等不“刺激”的书刊,一律提不起兴趣。这种文化失范现象促使极少数大学生生活畸变,精神空虚,文化审美异化。
第三,在道德立场上,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德性是安身立命之本,应该有完善人的人格。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接受或认同“正直”、“诚信”、“责任心”、“礼貌”等优秀道德品质,但自身在行为层面体现出的道德水平却偏低。“据《中国青年研究》报道,近日,一份对892名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2.77%的大学生曾有过作弊行为(包括夹带纸条、给别人传答案、替考、高科技舞弊等)。”[2]多数学生在观念上接受了遵守社会公德对个人乃至社会的重大意义,可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中却很难做到“慎独”、“笃行”,甚至无视社会公德。
第四,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绝大多数同学认同先公后私的道德观念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主张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先,以义为本。然而,不少学生的道德行为选择低于理性认识水平,表现在:一是行为价值功利化较为明显,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忽视精神的内在素养的提高;二是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相当多的学生奉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道德信条,以个人为中心,崇尚自我,集体观念淡薄,价值追求短期化、实用化、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置社会规范于不顾,南京师范大学社会调查协会对南京5所高校近5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问卷调查显示,“八成学生愿高价做”。[3]
大学生德育中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原因;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1]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于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即所谓“知而不行”、“知而错行”,这种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大学德育知行统一化特征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探讨和研究高校学生德育中出现的知行分离现象及其成因,对于寻找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知行统一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原因;对策
“道德规范,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道德只有和人的行为统一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能够正确地道德认知,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能够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着大学生知德能力较强,在观念上认可道德要求的合理性,却并不付诸于行动或不按道德要求去行动,即所谓“知而不行”、“知而错行”,这种与德育目标完全背离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让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深感焦虑。
一、“知行分离”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然而,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社会主流文化,认同理性和高雅;而在具体行为中却又践行世故与粗俗,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其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批判意识,对社会上的腐败等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牵涉到自身利益时,有些人又忙于走后门,千方百计地请客送礼,一边愤世嫉俗,一边逢迎世俗,在认知和行为上呈现出二律背反。再次,在入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在入党申请书上写的真真切切、诚诚恳恳,为了捞上“党票”,一度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可一旦达到目的,行动上很快就松弛下来,表现出理想的崇高与现实追求的相悖性。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运用“知行”学说相关理论对大学生体育实践的不良现状、成因进行分析,构建大学生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模型认为,“知”是奠基石,晓之以理,让学生重视体育实践知识技能;“情”是催化剂,动之以情,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获得良好体验;“意”是推进器,炼之以意,让学生自觉坚持参与体育实践;“行”是落脚点,导之以行,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实践习惯。根据以上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大学生体育实践知行合一。
关键词:知情意行;干预模型;大学生;体育教学改革
从2007年“中央7号文件”到2012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再到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稳中向好趋势。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1],很多指标低于中学生。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普遍呈现“知而不行”的特征。本文从“知行”学说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大学生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从四个维度剖析大学生体育实践中的不良现状和成因,寻求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增强大学生体育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1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知行”关系作为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提出过有关“知行合一”的理念和观点,如何将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实现“知行合一”,是大学生增进体质健康的唯一有效途径和手段。以“知行合一”、“知情意行”、“体育教学”、“大学生”等为主要检索词,检索查阅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30日的学术文献共76篇,从前人成果来看,以“知情意行”为主题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品德教育领域;在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多是关注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学生体育锻炼中的知行关系、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或是对“知行合一”、“知信行”理论在体育教学中干预和效果的研究。已有研究多是对学生体育行为或体育教学的知行分离现象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实现“知行”合一的对策,但缺少由“知”转化为“行”的过程研究,也就是“情”和“意”的具体实现过程。要使学生能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终身体育方法,形成终身体育习惯,需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到懂、由懂到行、知行统一的过程,包含“认知明理、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三个阶段[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从心理学视角来看,从“知”到“行”过程中,还有“情”和“意”两个重要心理环节需要把握。其中“知”是奠基石,提供体育实践知识指南;“情”是催化剂,激发体育实践动机需求;“意”是推进器,保障体育实践自主自律;“行”是最终的落脚点,实现体育实践知行合一。这四要素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2体育实践“知情意行”干预模型
学校德育与思政课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促进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相互协同,要以思政课为核心,德育活动为拓展,双管齐下,协同育人。要对标思政课育人要求规范德育活动实施方案,借助德育活动贯通德育场域,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并将德育活动评价作为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的组成部分,明确评价方式与具体指标。
[关键词]道德角色;德育活动;协同创新
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相互协同,是形塑学生道德角色的双翼。德育活动渗透在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多个育人体系之中,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的重要活动载体,与思政课等德育课程同向发力,共同构成了学生道德角色形塑的重要力量。思政课等德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道德角色的“认同标准”,德育活动则通过实践体验为之提供正向反馈。因此,要采用系统分析的思维,从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德育活动与思政课协同创新的有效路径。德育活动的定位与功能德育活动是承载道德角色形塑功能的各类活动,具体指学校面向学生及相关人员开展的,以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为主要内容,有明确目的、系统规划、科学组织的,区别于课程的活动载体。德育活动既可以作为思政课等德育课程的教育载体,也可以作为课程以外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德育的“第二课堂”,涵盖了包括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活动、仪式活动、社团活动、节庆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德育活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贯穿了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等多个思政工作体系,是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纽带。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是德育课程的核心,德育活动则贯穿课程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三个层面,既是思政课等德育课程的拓展,又与思政课互为补充、相互协同,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载体。从定位上看,德育活动是思政课及其他德育课程的延伸与拓展。不论是以课程作业形式布置的德育活动,还是学校组织的其他德育活动,都同思政课一样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因此,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与思政课具有一致性。从功能上看,德育活动与思政课及其他德育课程具有互补性。在内容形式上,德育活动更加注重德育的实践性,与思政课注重理论性相比,既有所差异又相辅相成。教师通过形式丰富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并用以解决现实问题,使课程德育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拓展。在评价方式上,德育活动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为学生评价的多元性提供了很好的补充。道德角色形塑:德育活动与思政课协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从社会化角度看,表现为学生道德角色的形塑与生成过程。以思政课为核心,德育活动为拓展,双管齐下,协同育人,才能较好地塑造学生的道德角色。
1.德育活动为思政课营造的“认同标准”提供正向反馈
从社会化理论来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可以理解为对学生道德角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形塑,是“知行合一”的结果。当代的身份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对其身份的反馈,来巩固或改变其道德角色认知,进而逐步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认同标准”产生个体的道德行为,社会环境的正向反馈能巩固先前的认同标准,而负反馈则促使个体对认同标准进行修正。道德角色的形成,必然是个体认知外化为道德行为,并在外界反馈中巩固或修正的结果。思政课为形塑学生道德角色提供了“认同标准”,而“认同标准”最终要导向道德角色形成,则需要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中获得正向反馈。从道德角色形塑的角度来看,通过课程讲授,为学生道德角色形塑提供了认知层面的基础,而道德行为在社会环境中的养成,则需要其他条件将“认同标准”转化为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德育活动凭借其体验性、社会性的特点,将道德行为的养成同家庭、社会等场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经过科学和有针对性的设计,就能有效地将“认同标准”转化为道德行为,与思政课共同形塑学生的道德角色。2.德育活动以“主知型”和“主行型”两种形式发挥协同作用从道德角色构建的“知”与“行”两个维度出发,可采用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框架对育人效果进行整体性评估。在“知”的维度,是道德内化过程,在“行”的层面,则是道德外化过程。以“知”“行”两个维度的互动,可将德育效果呈现四种类型:一是知行合一模式,即学生在认知和行为层面均达到预期,是德育效果的最优体现。二是文化标签模式,指学生仅在行为上通过“模仿”符合道德规范,但主观上未必完全理解和认同相关的道德标准。三是道德资本模式,指学生经过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但在行为上呈现多样化表现。四是知行分离模式,指学生在认识层面尚未达到德育要求,行为层面亦未实现道德外化。不论是思政课等德育课程,还是德育活动,其效果目标都是促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课程德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可以看作促使学生由“知行分离”经由“文化标签”或“道德资本”的路径,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受制于传统课堂教学空间的限制,思政课等德育课程虽然能兼顾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但重点是以讲授为主构建学生的道德认知,是学生形成角色认知的重要来源。而在道德行为培养方面,课程讲授需要依靠德育活动等其他载体来补充。德育活动的实践性、体验性,恰恰为提升课程德育效果提供了帮助。从实现知行合一的两条路径来看,“主知型”的德育活动,通过生动的体验进行文化宣传,进一步强化了“知”的层面,由知促行,促进学生道德角色沿着“知行分离道德资本知行合一”的路径转变,是德育由内而外的过程。“主行型”的德育活动,则要求学生亲身实践,着重强化“行”的层面,以行促知,促进学生道德角色沿着“知行分离文化标签知行合一”的路径发展,是德育由外而内的过程。协同策略:制定德育活动实施标准德育活动与思政课的有效协同,目的是使德育活动为思政课构建的道德角色“认同标准”提供积极反馈,从知与行两条路径,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三个领域中形塑学生的道德角色。为此,需要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改变学校德育活动相对松散的现状,使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为此,应当匹配思政课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课程要求,形成德育活动实施标准,促进德育活动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实施。1.对标思政课育人要求规范德育活动实施方案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性、科学性、功能性,依赖于不同学段课程标准的整体性设计,也依赖于教材内容的一体化制定。德育活动是思政课向学校、家庭、社会的拓展,但由于缺乏类似课程的规范化实施要求,活动开展往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活动主题与思政课配合度不高。以思政课对各学段的培养重点为指引,德育活动实施亦要实现分层分类,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落实到操作层面,则要从学校育人的整体导向和特色出发,建立学校德育活动实施序列,每个活动的目标之间要按照学生的教育规律、认知规律,形成逻辑链,从整体上形成育人合力。
2.借助德育活动贯通德育场域
超声医学本科教学应用体会
摘要: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光学及电子学相结合的学科,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及较强的实践性。本文以“知行合一”为基础,分析学习超声医学中的“知”与“行”,将“知行合一”思想应用于超声医学本科教学,为超声医学教学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知行合一”方案。
关键词:知行合一;超声医学;教学
“知行合一”强调真知笃行,知行并进,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超声医学教育领域的知行合一:①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做到以知促行;②通过评价机制,反思实践过程,从实践中领悟知识内涵,做到以行求知;③培养学习、思考、实践能力,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超声医学是声学、医学、光学及电子学相结合的学科,包括超声诊断学、超声治疗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具有医、理、工三结合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以知行合一为基础,分析了学习超声医学中的“知”与“行”及其关系,为超声医学本科教学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知行合一方案。见图1。
一、知者行之始——超声医学教学流程设计
既往超声医学课堂教学以文字附图授课为主,理论考试检查教学效果,课程中有集中见习,毕业前安排实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满足简单了解超声医学内容,不能满足不同需求教学任务,没有实现“知行合一”高效率教与学的本质。本文以“知行合一”指导思想为核心出发,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流程,以解决上述问题。1.课本理论知识学习。随着经济发展,国家对教学及医疗的投入不断增加,在实践性极强的超声医学教学理论课堂,展示主流超声医学设备以及相应技术操作成为可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安排床旁示教课,使理论第一时间联系实践,机器上体现理论教学知识,实践中认识理论,使枯燥理论形成感官直觉,外化为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内化为理论知识扎根于心。实现知行合一、知行统一的高效率教学[1]。2.医学前沿知识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兴趣需求,授课中渗透学科前沿新知,形成不同兴趣点,分组课外讨论学习,结合问题分组进入临床实践中解决问题,加深对前沿知识的认识。这种分组讨论有利于启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结合问题进入临床实践中寻找问题答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超声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部分[2],以逐步认识自我。3.医学研发领域学习。经过课本知识和前沿知识教学后,针对部分专业领域兴趣强、渴求深入学习实践的“发烧级”同学,引导他们深入至机器研发、软件设计、造影剂制备等研发领域,并根据条件予以视频或现场观摩实验室的研发过程,推荐进入实验室观摩探讨实践,体会研发的辛苦及取得成绩后的成就感,进一步升级发烧温度,培养立志攀登超声医学科研高峰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二、行者知之成——超声医学实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