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06:09: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职务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职务干部管理思考
非领导职务干部是党政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队伍中设置非领导职务,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如何对党政人才队伍中的这些比例不小、作用重要的阶层进行有效管理,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促其履好职、发挥有效作用,是关乎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战略和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
一、我市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现状
队伍较大,比例不小。截止2004年底,我市共有科级及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2052人,占全市党政机关干部的20.2%。其中,厅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巡视员或助理巡视员)4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12.5%;正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调研员)49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40.8%;副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助理调研员)93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24.7%;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主任科员)594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48.5%;副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副主任科员)1316人,占同级领导干部人数的78.8%。
多数见好,后进不少。近年来,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广大各级各部门非领导职务干部绝大多数都能充分发挥多岗锻炼,工作阅历和行业经验丰富的优势,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扎实工作、默默奉献,为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贡献。其过硬的作风、良好的业绩、较高的声望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广泛好评。但其间,一部分人却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身在其位不司其职,撞钟度日,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无所作为,专领薪水不干事;有的人甚至置党性和大局不顾,意志消沉、自由散漫、患得患失、怨天尤人、造谣中伤,影响极坏,其与身份格格不入的种种行为和表现令人深忧,严重影响了我市党政人才队伍的形象。这些表现较差者,以县区的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居多;而县区的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中,又以因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和违纪违规而改任的居多。
二、非领导职务干部表现后进的原因分析
在一定数量非领导职务干部身上存在以上这些种种令人担忧的后进表现,成因不少,细而分析,内外因共存。究其内因,表现有二:
助理职务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镇机关助理职务管理制度,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根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公务员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二条本意见适用的范围是镇机关助理职务。
第三条镇机关助理职务分为正股级助理和副股级助理。提任副股级助理的,应当在办事员岗位工作三年以上;由副股级助理提任正股级助理的,应当在副股级助理岗位工作二年以上。
第四条助理在同一岗位上连续任职满5年的应当交流;连续任职满8年的必须交流。
第五条助理职务任职实行最高年龄限制,凡男满54周岁,女满51周岁,一律不再担任现任职务,转任正股级科员或副股级科员,并享受原职级的政治、生活待遇。
第六条助理职务的任职时间,从任免机关颁发任职文件起计算;实行试用期的,任职时间从试用期开始计算。
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思考
**年6—7月份,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我们对**县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以及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这里所指的非领导职务主要指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调查采取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进行。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425份,分系统、部门、类别召开座谈会7次,参加座谈120人。现将我们的调查与思考汇报如下:
一、基本状况
**县现有在职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327人,占全县科级领导干部总数809人的40.4%,从职级情况看,主任科员127人,占38.8%,副主任科员200人,占61.2%;从性别情况来看,男284人,占86.9%,女43人,占13.1%;从分布情况来看,乡镇69人,占21.1%,县直单位258人,占78.9%;从任职方式来看,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251人,占76.8%,晋升非领导职务76人,占23.2%。
从我县目前的情况来看,非领导职务的设置、管理和作用发挥情况总的来说还是好的:一是科学设置非领导职务,为公务员队伍合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适时改任非领导职务,为领导职务年轻化整合了岗位资源。近年来实职改任非领导职务251人,占非领导职务总数327人的76.8%,这就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岗位,化解了人多岗少的矛盾,有利于整个干部队伍年轻化。三是择优晋升非领导职务,为公务员队伍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为了调动优秀年轻干部的积极性,根据有关政策,近年来先后提拔了76人担任非领导职务,占非领导职务总数327人的23.2%。这些人绝大多数是一些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提拔他们担任非领导职务既是对其工作的肯定,又体现了组织的关心,同时也为其充分发挥作用、施展才能创造了条件。
二、问题及原因
在肯定设置非领导职务为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和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方面的问题。由于受传统“官本位”观念和社会环境“大气候”的影响,非领导职务干部效能难以完全发挥,使得非领导职务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为闲置的人才资源,对干部队伍建设、单位(部门)以及地方发展都存在不利影响。通过调查,究其根源,我们认为有非领导职务干部个体素质方面的因素,也有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及机制缺陷方面的因素。
职务干部管理交流材料
年来,*县采取有效举措,切实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发挥了非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其主要做法是:
一、交心谈心,正确引导非领导职务干部继续保持工作热情。一是对因年龄偏大而改任的干部进行思想疏导,肯定他们在以往工作中的成绩,希望他们继续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作到“退岗不退热情”。二是对因工作失误而改任的干部进行正确引导,不因他们工作失误而弃之不管,而是理解、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并让他们在工作中作到“改任不改责任”。三是树立改任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先进典型。该县在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中树立了谢开科、刘明洪等“优秀公务员”先进典型,加以宣传推介,以激发全县所有的非领导职务干部乃至整个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全县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严格要求,不断规范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监督管理。该县认真探索,把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作为干部队伍管理的重要内容,实行“三个纳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一是纳入同级领导职务管理。把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考核、任免、工资、福利纳入同级领导职务干部管理的范围,做到日常管理从严。二是纳入同级领导职务奖惩。虽然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职责与同级领导职务干部不同,但是由于它与同级领导职务是同职级的干部,因此在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奖励与惩处上与领导职务干部一样对待。三是纳入同级领导职务监督,不因为改任非领导职务而放松对干部的要求。
三、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工作潜能。一是对因提拔而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压担子”。这部分干部在本单位都是骨干,工作能力强,实绩较突出,在安排工作时将他们与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同等对待,具体分管或负责某一项工作,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对因年龄偏大而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注重“因才适用”。对于这部分干部,按照“因人而异,因人定岗”的原则,激励他们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对到龄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注重发挥余热。对因年龄问题而退居“二线”的干部,充分利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在二线上干一线的事”,继续为建设新农村、发展县域经济服务。
四、尊重关爱,逐步实现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角色转换。该县通过开辟“时事论坛”,给非领导职务干部提供一个知情、学习、传递时事政治信息的平台。同时,根据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不同业务爱好、专业特长组建各种专业协会,让他们有施展才华、发挥余热、展现价值的舞台。适时组织他们到革命老区、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及时组织财力、物力对非领导职务干部中的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进行扶助,严格按政策、按要求落实好他们的相关待遇,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体现组织的温暖。
干部职务管理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从科级领导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范围。本《意见》所指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是指原来担任科级领导干部(含享受副处级待遇的科职领导干部、各镇组纪宣统委员和人武部长),由于年龄、身体等方面的原因,不再担任领导职务,改任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或正、副科级职员的干部。
二、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使用。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长期从事领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各单位对他们要充分尊重、关心、爱护和信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可协助领导分管某方面的工作;或按照组织要求,参与县各项中心工作,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在急难险重等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他们各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也可鼓励和支持他们帮办、创办民营企业。县委将根据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个性特点、专业特长、能力水平、身体状况等因素和实际需要,抽调部分同志参与县中心工作、突击性任务和重大项目的推进督查。留在本单位的,根据工作需要协助做好本单位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单位人手紧缺时也可以兼任单位中层(部门)干部职务。
三、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从科级领导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仍然是在职在编干部。被抽调参与县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的,由相关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并对其工作情况做出客观评价和奖惩决定。未被抽调参加县中心工作或重大项目建设的,应正常参加本单位工作,接受考勤考核。因身体健康状况等特殊情况,不能正常上班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凭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休证明,报县委组织部批准;因私外出的,应履行相应的请销假手续,请假在10天以内的由单位批准,10天以上的由县委组织部批准;要求离职从事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的,须由本人按有关政策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所在单位同意并报县委组织部审核,县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后办理相关手续;对符合提前离岗退养或提前退休条件的,本人志愿并提出申请,按规定程序报批。各单位要加强对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对未经批准离岗休息的,要通知其正常上班。各单位要及时将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工作安排情况向组织部报告。
四、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待遇。凡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一律不参加单位的党委(组)会、党政联席会和行政负责人办公会。凡服从安排,参加县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的,或接受分工,履行职责的,与现职领导干部同等考核,同等奖惩。考核优秀的,可记功、嘉奖;被抽调参加县中心工作的,在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同时可根据县中心工作的实际情况享受一定的交通费、通讯费等补助。对考核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未经许可不正常上班或上班不很好履行职责的,可降低或取消其享受的有关待遇。
五、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纪律要求。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自觉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完成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切实维护好机关形象,自觉遵守本单位和县中心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
科员领导职务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务员非领导职务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市委机关、市人大机关、市政府机关、市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商联机关等公务员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非领导职务;乡镇机关设置科员、办事员非领导职务。
第二条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的设置职数不得突破规定的比例限额,职务层次不得高于所在单位的机构规格。
第三条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受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领导,经领导授权或者委托负责本单位或股室某一方面的业务工作。
第四条除纪检监察、组织、法院和检察院的非领导职务,因职业特点需要,仍使用原职务名称,其它公务员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非领导职务,均使用《公务员法》规定的职务名称。
第五条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科级领导职务职数的50%。
职务任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专业技术资格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条件取得的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表明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受聘该专业技术职务所需的学术、技术水平。专业技术资格不与工资福利等待遇挂钩
。专业技术职务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在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内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需要
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并体现相应报酬的工作岗位。
第三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职务聘任相分离,坚持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破除专业技术资格和职务终身制。逐步建立起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最佳配置。
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加强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管理,维护聘任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是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称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重要措施。
第三条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要保证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四条市、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综合管理、监督指导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第二章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
学校职务犯罪管理讨论
一、高校职务犯罪的现状
高校职务犯罪,即高校党政管理干部利用手中的各种权力徇私舞弊、贪污受贿而触犯法律。高校,曾几何时是人们心目中的一块净土,素有“象牙塔”之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纵向和横向资金有了大幅增加,高校的资金多了,招生自主权大了,基本建设规模也逐年扩大,宿舍楼、教学楼、实验楼拔地而起,各种教学、实验、行政配套设施采购数目庞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轨道。但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高校在招生、基建、采购、财务等领域也屡屡出现了腐败问题,高校职务犯罪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高校已成为继国有企业腐败、政府职能部门腐败后新的职务犯罪重灾区,权威人士分析高校腐败的发生和蔓延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萌芽、90年代中期的发展和如今的大面积爆发三个阶段。尤其是近年来腐败案件呈上升趋势,数量之多,金额之巨,情节之恶劣,涉案人员职务级别之高,都是过去所没有的。职务犯罪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不和谐音符,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形象,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笔者拟就高校职务犯罪的现状、特征,从审计角度作进一步的剖析。
二、高校职务犯罪的特征
(一)三大病症
1.招生病。招生腐败是高校职务犯罪中表现较早的一种犯罪形式,在高校扩招前也时有发生,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后,高校在招生工作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很多腐败现象,由于学校和家长、考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些招生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借招生之机徇私舞弊、暗箱操作、大肆贪污受贿,尤其在单独招收保送生、艺术生和体育特长生中大搞诸如“特批录取”、“降分录取”、“关照录取”等招生黑幕,严重扰乱了招生工作,既损害了大多数考生、家长的利益,也损害了学校的声誉,一时之间高校招生腐败为百姓所垢病。2001年,上海交大的“招生黑幕”在互联网曝光,上海交大将一些考分低于投档分数线但有“市里的政要、教育部的官员、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两院院士、企业老总等重要人物”推荐、委托的学生,违规录取。实际上,上海交大被揭露的招生腐败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采购病。采购是高校领导干部腐败的又一个“温床”。高校每年有大量的物资采购活动,诸如大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材,办公设施,基建维修材料,后勤服务设施等等,采购种类、数量繁多,金额庞大。虽然多数高校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下设有专门负责采购招投标的科室,但仍有一些采购活动分散在院系等二级单位,未纳入招投标管理范围,采购腐败便有了滋生的土壤。有些高校虽然实行了招投标管理模式,但个别采购部门的领导利用权力为亲属、朋友牟取私利,致使“阳光采购”沦为“黑箱操作”。近几年接连曝光教材、图书采购回扣私分案件,如2004年四川高校购书腐败案金额高达1200余万元,数目相当惊人。而部分大学的附属医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药品采购收取回扣,形成帐外小金库,甚至私分回扣款的现象。
领导干部职务管理调研报告
领导干部达到任职年龄界限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这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干部任用条例》的需要,是解决领导干部“下”的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改善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增进干部队伍活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市自实行这项制度以来,改非领导人员在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中的比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激活这批人才资源,有效发挥他们的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按照鞠部长的批示意见和部里的统一部署,从20*年6月份开始,我们在乐清、瑞安、永嘉、平阳、瓯海等县(市、区)组织部的配合和支持下,对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后的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改非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分析
对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年龄界限,我市没有作出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分别作出规定,不尽相同。例如,市委规定,市直部门改非年龄正县级干部为57周岁,副县级干部为56周岁;科级干部男55周岁,女50周岁。乐清市、平阳县、苍南县规定科级干部改非年龄为男53周岁,女50周岁;瑞安市规定男53周岁,女48周岁;瓯海区规定男54周岁,女50周岁;永嘉县规定正科男54岁、女50岁,副科男53岁、女48岁。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改非领导干部队伍迅速发展,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的领导干部群体。据调查统计,截至20*年年底,全市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共有1094人,其中县级干部102人,占总数的9.3%;科级干部992人,占总数的90.7%;县(市、区)932人,市直单位162人。改非领导干部的人数与在职领导干部的人数比例达到1:6。从目前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今后几年改非领导干部的人数还会有一定数量的增加,到20*年,全市改非领导干部人数预计将达到1400人。
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参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专题调研、严格考勤纪律、委派到企业任职等途径和办法,加强了对改非领导干部的管理,作了一些探索。如平阳县委于20*年出台了《关于选派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非公有制企业任职的若干规定》,对改非后科级干部到企业任职进行了规范。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对改非领导干部的管理基本上还处在无序的状态,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致产生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非领导干部脱岗离岗现象比较严重。调查发现,全市1094名改非领导干部中,正常上班的为481人,占总数的44%;偶有上班的为370人,占33.8%;脱岗离岗的为243人,占22.2%。这说明有近六成的改非领导干部没能正常上班,没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平阳县在137名改非领导干部中,有102名干部不能正常上班,而且在这部分人员中有半数以上干部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有约70%的干部没有列入单位考勤考绩、没有具体的工作任务。乐清市有44.3%的改非领导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帮助工作或自主创办第二职业,还有25.7%的干部在家休息。调查还发现,除了少数干部以患病治疗或外出学习等原因办理了请假手续外,多数干部脱岗离岗时没有办理有关手续,也没有向组织说明情况,个别干部甚至长期去向不明。改非领导干部在编不在岗,不仅影响了在职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单位对在职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2、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大部分改非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工作经验丰富,领导组织协调能力强,思想政治觉悟高,有的同志还精通业务,甚至有一技之长,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但是,目前我市还没有对改非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作出明确规定和要求,其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对这批特殊的干部人才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大部分单位领导碍于情面没有象在职干部一样给他们安排具体工作,个别单位也只是安排一些临时性的工作,致使改非领导干部显得无所适从,无事可做,一些干部干脆就另谋职业,直接导致了干部人才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