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活络膏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05:19: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止痛活络膏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止痛活络膏制备分析论文
1处方及制备
1.1处方组成
肉桂、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冰片、三棱、莪术、赤芍、红花、桃仁、当归、雪上一枝蒿、马钱子、川乌、土鳖虫、续断、龙血竭等。
1.2制备工艺
全处方除肉桂、丁香、小茴香、八角茴香、龙血竭、冰片粉碎成细粉备用,其余中药混合粉碎成最粗粉,用75%乙醇闷润后,用4倍量75%乙醇作溶剂,按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4~1.5(50℃)的稠浸膏。稠浸膏加上述细粉、氮酮,以压敏胶、醋酸乙酯为基质制成涂膏液,涂于弹力布上,盖衬,分切,即得。
2质量标准
止痛活络膏制备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止痛活络膏的制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乙醇渗漉提取,加压敏胶制成贴膏剂,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查。结果该贴膏剂制备工艺合理,质量稳定。结论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关键词:止痛活络膏;制备工艺;质量标准
止痛活络膏是我院制剂室根据医院骨科名中医的处方结合传统中医理论,运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贴膏剂,具有行气、活血、通络、止痛功效。经临床验证,对各类软组织损伤中、后期疼痛,骨折、脱臼后期疼痛及功能受限有显著的疗效。
1处方及制备
1.1处方组成
肉桂、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冰片、三棱、莪术、赤芍、红花、桃仁、当归、雪上一枝蒿、马钱子、川乌、土鳖虫、续断、龙血竭等。
小议蛇串疮中医治疗问题
摘要:蛇串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病情轻浅,然部分病人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各方面讨论,在辨证上提出以卫气营血论证,治疗上主张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减轻或防止疱疹后遗神经痛。引用多个外用处方以资使用。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5‰,国外报道为3-5‰。这种病的临床症状虽不十分严重,但因可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疾病而引起死亡,还有严重的眼部带状疱疹可导致失明。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高,后遗疼痛综合症状较重,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困扰。本文根据该病的治疗进展结合师承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进行探讨。
关键词: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治疗
案例一:姜某,男,35岁。
主诉:腰背部水疱伴灼热刺痛3天。
现病史:患者素嗜食辛辣煎炸之品。3天前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不久出现水疱,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自觉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要求中医治疗,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体温37.7℃,脉搏86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侧腰背部呈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绿豆至黄豆大,疱周基底潮红,疱液混浊,水疱间皮肤正常。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
高职用药教学处方分析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的思维,提高学生运用药学及中药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引入一例左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处方分析并思考用药合理性。结果表明高职教学引入处方分析对学生学习用药知识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学;处方分析;用药教育
1创造情境
提供病例及治疗过程摘要。患者,女性,73岁,西医诊断为左面神经炎、带状疱疹、结膜炎,中医诊断为蜗痹-风热袭络证(风邪外袭筋络阻痹症)。初始治疗:泼尼松片抗炎,阿昔洛韦粉针剂抗病毒,维B1营养神经,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护胃。入院第2天:氯化钾缓释片补钾,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内服大秦艽汤加减方:秦艽10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5g,甘草6g,羌活10g,防风10g,黄芩10g,白芷10g,白术10g,生地黄15g,茯苓15g,醋延胡索10g,僵蚕10g,全蝎6g,制白附子6g,佛手10g,络石藤15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入院第3天:依降钙素注射液补钙,维D2注射液促钙吸收,外用喷昔洛韦乳膏缓解疱疹症状。入院第5天:停用泼尼松片。入院第7天:左耳内疼痛,左眼干涩,左侧眼睑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左侧面部兜饭感均较入院时改善。停用阿昔洛韦。内服药方调整,在初期治疗方基础上去制白附子6g,改天花粉15g,用法保持不变。入院第13天:左眼可闭合,口角稍歪斜,左侧面部轻度兜饭感。停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喷昔洛韦乳膏。内服药方沿用二次调整方,用法保持不变。入院第19天,出院:口角稍右偏。腺苷钴胺片营养神经,内服药方调整,在二次调整方基础上加干石斛15g、南沙参15g,用法保持不变,3日为一疗程。
2处方分析
提供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中医医案等书面依据,引导学生进行用药治疗分析。以下为学生分析实例。
传统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
1、卧床休息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具有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卧硬板床休息可使疼痛明显缓解甚至逐步消失。腰椎间盘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站立位居中,平卧位最低[1].在卧位可去除上部躯干加于腰椎的压力,而且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各韧带的载荷,使损伤的纤维环得到修复,避免髓核的进一步突出,突出的髓核可以逐渐地自动回复;且有利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使病变部位的充血水肿等明显消退,因此卧床休息常作为非手术治疗的基础。王大传[2]将患者分为严格卧床组(A)与不严格卧床组(B),每组各50例患者,A组经严格卧床2--3周后,再行手法、封闭、中药治疗,B组则未严格卧床,结果两组远期疗效对比:A组优良率为88%o,B组优良率为64%,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表明严格卧床对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确有很好的效果。
2、牵引疗法
牵引的方法很多,有手法牵引,骨盆牵引,自身牵引和机械牵引等。以牵引为主疗法牵引主要对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挤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被广泛采用。牵引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该法对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挤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被广泛应用。究其机理,与牵引能增大椎间隙、增加髓核内的负压回吸力及后纵韧带对突出髓核产生的回压作用、纠正后关节位移、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有关。牵引治疗的机理[3]是:(1)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回纳,任何形式的牵引均可使椎间盘的压力明显降低,使椎间隙扩大,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2)促进炎症消退,牵引治疗使病人脊柱得以制动,有利于充血水肿的消退,炎症因子和致痛因子得以减少。(3)解除肌肉痉挛,疼痛使腰部肌肉痉挛,腰椎活动受限,间歇性牵引可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肌肉放松,恢复腰椎的正常活动度。(4)解除腰椎椎间关节的病理性负荷,纠正椎间小关节功能紊乱,半脱位或滑膜嵌顿,恢复正常的对合关系。
目前国内常用方法有自身重力悬吊牵引、持续牵引、大力水平短暂牵引和瞬间暴力牵引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牵引设备的先进性,加之斜扳等手法的针对性以及施术操作的科学性为近期发展的主流,而且疗效也确实显着。临床中以多功能三维牵引治疗的报道较多。张培军[4]介绍采用三维牵引加定点斜扳治疗128例,治愈79.7%,显效12%,差者3.1%,总有效率96.9%,经6~12个月随访治愈病例,复发率占4.7%.余作取等[5]认为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范围有:(1)初发病程短,属弹力型;(2)病程虽长,属退变失稳型,但症状较轻者;(3)无神经根损害或无马尾神经损害的病例。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牵引的重量以病人能耐受而不引起腰肌拉伤为宜。
3、理疗法
传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发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于纤维环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下肢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临床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非手术)治疗。现已公认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保守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仅10%~15%的病例需手术治疗。现将近年来临床中常见的保守治疗综述如下。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综述
1、卧床休息
临床实践证明:大多数具有腰腿痛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卧硬板床休息可使疼痛明显缓解甚至逐步消失。腰椎间盘压力在坐位时最高,站立位居中,平卧位最低[1]。在卧位可去除上部躯干加于腰椎的压力,而且可以降低肌肉的张力和各韧带的载荷,使损伤的纤维环得到修复,避免髓核的进一步突出,突出的髓核可以逐渐地自动回复;且有利于椎间盘周围静脉回流,使病变部位的充血水肿等明显消退,因此卧床休息常作为非手术治疗的基础。王大传[2]将患者分为严格卧床组(A)与不严格卧床组(B),每组各50例患者,A组经严格卧床2--3周后,再行手法、封闭、中药治疗,B组则未严格卧床,结果两组远期疗效对比:A组优良率为88%o,B组优良率为64%,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表明严格卧床对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确有很好的效果。
2、牵引疗法
牵引的方法很多,有手法牵引,骨盆牵引,自身牵引和机械牵引等。以牵引为主疗法牵引主要对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挤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而被广泛采用。牵引治疗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该法对突出物回纳,缓解神经根挤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被广泛应用。究其机理,与牵引能增大椎间隙、增加髓核内的负压回吸力及后纵韧带对突出髓核产生的回压作用、纠正后关节位移、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空间位置有关。牵引治疗的机理[3]是:(1)减轻对椎间盘的压力,促使髓核回纳,任何形式的牵引均可使椎间盘的压力明显降低,使椎间隙扩大,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髓核回纳。(2)促进炎症消退,牵引治疗使病人脊柱得以制动,有利于充血水肿的消退,炎症因子和致痛因子得以减少。(3)解除肌肉痉挛,疼痛使腰部肌肉痉挛,腰椎活动受限,间歇性牵引可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肌肉放松,恢复腰椎的正常活动度。(4)解除腰椎椎间关节的病理性负荷,纠正椎间小关节功能紊乱,半脱位或滑膜嵌顿,恢复正常的对合关系。
五一野外活动方案2
野外活动方案
五一长假巨献(ZN组):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培训之——穿越神农架计划
五一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穿越神农架同行战友名单、分工、分担公共装备物资
1、泰雷家GG(分工:领队,总协调居中策应)
分担公共装备物资:军用压缩饼干500克、五香牛肉2包500克、扁罐气一瓶224克、双人帐篷、炉头、100M营地触发报警绳、快挂4个、坐式安全带2条、STOP下降器1个、主锁2个、8字环1个、10条5M固定绑绳。
2、折剑GG(分工:副领队,开路先锋,营地炉灶搭设,wc建设,铺设营地取水路线)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
摘要:从中药复方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入手,对有效成分明确和不明确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在药动学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药理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此举将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中药;药代动力学;中医药现代化
1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意义
中药及其复方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是近十多年兴起的中药药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述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过程。它对中药药理学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药药动力学研究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必不可少的环节。药代动力学参数可以为毒性试验设计和毒理效应分析提供依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性试验观察到的毒性反映往往不与剂量相关而与血药浓度相关,如果高浓度的药物剂型不利于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药量与剂量不成正比,就有可能造成毒性剂量评估上的偏差。众所周知,进行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会有不小的困难,因此,更需要广大的医药学工作者集中力量,找出中药作用中有代表性,有规律性的机理或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系统研究方法学,使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更科学、更系统,更能满足现代临床治疗的要求。
2中药复方的自身特点及中医对药代动力学的认识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就在于强调“人”的整体观,发挥药物的整体调节作用,并用辩证施治的思维方法来处方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已初步证明复方药效的发挥并非是简单的单味药相加或毒性的相减,而是方中药物之间所发生的协同、制药或改性等作用,使复方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目前,国内对复方的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在药理效应及临床疗效的观察阶段,虽然也引用了一些西药药理学手段,但仅表现在对几个特异性指标的观测上,且重复研究居多,所研究的中药复方组成不稳定,药效重现性差,难以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出复方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使得国内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质量标准不高,较难与国际医药市场接轨。中药成分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物,其所含的有效成分也达数种之多;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又是以复方制剂给药。许多中药到目前为止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还不是很清楚,加之中药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含量很少,并且还有不少结构相似的类似物。来源产地不同,不同季节采收,不同方式加工等特点,使得常规的化学分析以及数据的解析产生困难,实验结果不易重复,给药代动力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