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播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7 01:56: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知识传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城市景观传播中的“知识沟”
[摘要]以传播学“知识沟”的理论视角,审视城市景观传播中传播者群体与受众群体之间“知识沟”存在的必然性、特殊性和矛盾性。在城市景观传播中,应把握传播者群体与受众群体对于“知识沟”的平衡点,寻求两者精神的高度共鸣。
[关键词]城市景观;知识沟;传播学
传播学中的“知识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是在1970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播学家蒂奇诺、多诺霍和奥里恩三人研究小组在一篇名为《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的论文中提出的(后称为“明尼苏达小组”)[1]。他们认为,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gapinknowledge),也称知识沟,这一现象为知识沟假设。换言之,随着大众媒体向社会传播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在获取知识和利用信息方面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享有更大优越性。“知识沟”主要表现在高学历和富裕阶层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就是传受之间的差异与两者的受教育文化程度呈正比。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中,设计师与普通民众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理念存在“知识沟”,换言之,景观设计师和普通受众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相关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参与角色等多方因素不同造成“知识沟”;城市居民与乡村民众之间对于城市景观信息(城市景观包括真实的、建成的城市景观和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报道的拟态城市景观)的接触、选择和信息获取也存在的差异,例如两者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兴趣、动机等许多方面的差异造成天然的不同等等。可以说,城市景观传播中“知识沟”的特殊性就是城市景观传播中的“知识沟”的客观存在。但正因为有了差异才有传播。彼得斯曾经把没有通约的传播称之为“向空气中讲”,这种既没有相互通约又没有实在端口的传播称之为“向空气中讲”。“双向交流”不能成立,“中介空间”无法兴起;“内在视野”还未成型,“第三视野”更无从谈起。因此,城市景观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知识沟”、差异构成双方沟通传播的基础。其强调尊重差异、尊重他者是对话的核心。他认为,差异性既是对话得以进行的前提又是通过对话所要达到的目的,只有确保他者与“我”之间存在差异并充分尊重这种差异的条件下,真正意义的对话才有实现的条件、保障、内涵和达到延伸的目的。传受双方的差异性对话意味着自我对他者的宽容,对他者的理解和责任,在理解、帮助他者的基础上发展自我,这与中国道家所说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此同时,城市景观传播中“知识沟”也具有矛盾性。即传播者群体与受众群体之间差异也是两者之间的无形障碍,制约着城市景观的传播效果。即“知识沟”、差异是城市景观传播效果的基础也是传播效果的障碍:一方面,传受之间有差异、有落差、有距离才有双方的互动和沟通,才能提高受众和传播者对城市景观的认知观念甚至整体景观的发展。景观设计师一方面不断追求完美的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带给受众新的触动,受众接触城市景观其认知逐渐提高,同时景观设计师也吸取受众观点,在城市景观设计阶段的受众参与就是两者互为补充。只有差异存在才有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传受“知识沟”、差异的存在势必造成城市景观设计传播的整体强势传播趋势。那么,要追求和谐的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就需要寻求两群体之间的互动沟通,寻求城市景观中传播者群体和受众群体之间的“知识沟”的平衡点来化解其中的特殊性和矛盾性。以受众的期待为例,在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整体阶段(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整体阶段分为设计前期、中期和后期),在设计前期,受众接触、选择和接受城市景观信息之后,以城市景观设计的立项书为媒介的传播就结束了,但受众的心理活动依旧没有结束。受众在这一阶段基础上,产生了某种期待心理,这些期待影响受众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期以景观设计方案为媒介的接受态度,同时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传播过程得以继续的方向和趋势。
期待是受众对接受城市景观的一种感性定向,产生对其的期待态度,决定了受众对其的期待和选择,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传播的最终效果。期待也是心理的一种预期反应,受众的期待心理指受众对传播媒介持有一种能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具体的城市景观信息接受过程中,对于在城市景观设计阶段参与其中的受众,在接触到城市景观设计信息之后,不同受众群体对城市景观设计有不同的期待,具体如表1所示。受众的期待心理包括期待目标和期待水平。其中期待目标,即受众期待从传播所获得的满足需要的内容;期待水平,即受众期待获得需要满足的程度。如果城市景观中传播者所传播的内容能满足受众需要,而且满足程度较大,传播将会取得积极的效果;如果传播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期待目标和期待水平,则受众就会容易产生认知层面的“知识沟”,有可能形成消极的城市景观传播效果。同时,当城市景观传播中的传播者与受众进行活动而相互发生关系时,自身都会依照双方的角色规则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约束,希望成员遵照角色行事,有社会约定俗成的角色规则和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品评的标准构成一个角色期待[2]。即人们都会对他人有所期待,传受双方对对方都有期待。受众对传播者有角色期待,即希望传播者将自己的意愿反映在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并实施。同样传播者对受众也有角色期待。即希望受众理解、配合,在互动中完成景观设计阶段的任务,追求的景观设计中传与受的相互趋近也是一种理想化的双方互相的角色期待。期待取决于三个因素:社会规范、我们以往对他人的了解和体验、行为出现的具体情境。朱迪•伯古恩(JudeeBurgoon)认为期待破坏常常得到负面的评价。期待破坏理论的假设是:如果期待得以满足,那么他人的行为就可以得到正面的评价;反之,如果被破坏,那么其行为就会被判为负面的。如果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传播者破坏了受众的期待,受众将做出怎样的回应?或者受众破坏了传播者的期待,传播者做出何种反应?根据受众的期待视野与接触的媒介(城市景观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也会影响受众对媒介的最终接受效果。从接受心理角度讲,受众通常会理解并接受熟悉和有所了解的城市景观而忽略其他。受众的接受经验越丰富,对城市景观知识的储存越多,接受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以提升。受众因自身不同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满足自己不同层次的需要。传播者在尽量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要的基础上,追求城市景观和意蕴。我们无法预先选择历史,也无从选择受众对城市景观的口味和兴趣。从城市景观经济意义上讲,受众是不能受到责备的。因为他们是城市景观的消费者,是城市景观领域的服务对象,凭个人趣味选择城市景观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笔者认为:1.我们不能把某一特定时代的受众群体的欣赏习惯、审美趣味、认识能力作为设计师创作的出发点,以此来规范设计师的创作活动,来限定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形式等。这就等于预先设立一个先验的接受主体,然后从中抽出一种固定的审美心理定势,并以此约束设计师的创作方向。等于把具有强烈个性特征的创作行为变为一种适应先验主体的共性要求为艺术终极目标的消极适应行为。事实上,受众的审美心理既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又是一个不断变异、更迭的文化历史现象、仅满足以消极方式适应大众的审美和认知,就是对大众不断发展的文化心里的漠视,其最终结果导致受众审美心理的静态概括,以此为基点进行设计,必然是作品流于投合受众一般趣味,满足受众一时嗜好的趋时之作。在一定时期受众喜爱的和真正优秀的景观作品,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价值尺度和什么法则。前者以特定受众群体的某种心理满足为尺度,后者以整个景观艺术历史上占独特地位为标准。在人类艺术发展史有一个普遍事实:要适应、迎合受众已经定型化了的审美趣味,在某种意义上就必须取消作品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个性化为代价,反之要进行艺术的探讨,必然要以暂时牺牲一定受众为代价。2.我们不能把城市景观总体特征和普遍功能理解为每一处城市景观都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功能。广义上,城市景观是一种大众艺术,但这并非表示每一处城市景观都一经建成就受到受众的理解、喜爱。如同我们在整体上强调城市景观的价值和功能,但并不等于我们要每一处城市景观都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教育意义一样。我们不能以某一门艺术的整体特征为原则取代对其中各个艺术品的具体要求。有些城市景观一时超越了受众的接受水平,理解能力和欣赏习惯,并不意味着城市景观背离了它的本质属性,而是一种对发展中的受众的欣赏能力和接受水准在创造意义上的超前反映。3.我们不能把城市景观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理想、历史认识、人文精神与大众的认识水平置于同一层次,同一水准上。城市景观艺术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超越性,在思想观念上可能完全超越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人类文明史已经证明确实存在这样一些具有超意识的伟大哲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对艺术有着比常人更加深刻、透澈的认知能力和更为敏感的体验。城市景观设计的深入浅出,即城市景观设计的普及性需要立意“和普通人发生交涉”,则更须放低身段,寓教于乐,使人在欢喜中领悟至善至美的微妙的城市景观。这是一个极高的要求,关键在于深入才行。有深度才有高度和广度。雅能通俗,则重点在雅。受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高,传播者就要拿出高水准的设计精品,如果仅是空泛的广场、政绩绿化等就误导了受众,破坏了其对城市景观的兴趣。普及一词的提及就潜意识认为只是普及一点,水准低下,随便一些没有关系。孔子自称十五岁“有志于学”,到七十岁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容洒脱的背后是五十年的克己修为。设计也一样,要做到挥洒自如,须将既存成果融会贯通,学养深邃。其次,当今学界有深度见解的研究增多,能提供给专门普及的人员做参考,普罗大众的之时兴味也能持久不衰。景观设计师的作品初衷就是设计精品,有深度的景观才能持久,才能提高受众的修养,对其才有持久吸引力和兴味。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城市景观也存在相同的认知,这缘于对美有某种一致的潜在的追求,美是可以跨越边界和领域达到人类心灵的至高至上至美境界。换言之,总有一种双方都赞同和欣赏的气质存在于完美的城市景观作品之中,城市景观独特的气质沁润着我们的心灵,沟通着、甚至渗化蔓延到传播者和受众的两极。
城市景观作品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其上面刻上“设计说明”或者通过电子演示标牌来表达景观设计师想要阐述的思想观念用以作为沟通传播者与受众的方式,亦或作为表述出受众所理解不了或者不会理解的景观设计师的观念而存在。受众千变万化,传播者千方百计地在城市景观作品完成以后再多做附加说明用以减少传受之间的落差。我们最终目的并非仅仅局限在传受之间“知识沟”的趋同,更多是追求一致上的“知识沟”,这种“知识沟”,这种差异是建立在一定的一致基础上的趋同之上的。有“知识沟”,有差异才能独特。不论是局限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是景观设计领域的其它方面,甚至是西方与东方国家审美信息的加速流转和不断融合与汇聚领域,在追求趋同基础上差异最大化都是殊途同归。同时应该认识到,“知识沟”(差异)也是不断变换不断呈现增长趋势的,在某一高度上的“知识沟”(差异)就是另一高度上的一致。城市景观作品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一件完美的城市景观作品本身就很打动人,所产生的效果最终是在受众心灵深处受到触动之后的外化反应。不打动人心,没有给受众留下强有力的震撼的城市景观再如何传播,再附加条件,在外在因素上再做其修饰收效都显甚微。打动人心的城市景观,不在于用新奇光亮的外在形式吸引受众眼球,那种吸引只能起到短暂的受众注意效果。只有真实的、真诚的全身心为受众着想的城市景观,甚至是城市景观的某一处细节都足以让我们感受得到景观设计师朴实的投入。让人们(包括传播者和受众)时刻感受得到景观设计师的关怀和体贴的城市景观就可以直指人心,让人们身心为之感动,为之赞叹。瞬间体会到的触动不是暂时的效果,不是过目即忘,不是短暂停留,它是瞬间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凝固,是瞬间感动的永恒,是城市景观精品带给人们灵魂震颤的效果。
作者:韩凝玉 张 哲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护理管理和知识传播分析
摘要:我国目前在护理人员网络网格管理方面的不足,阻碍了护理知识的交流和服务的效率,应借鉴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社区护理人员管理、培训和职业教育方面的先进经验,通过加强网络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积极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人才,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国内外护理市场需求的人才,使我国高等护理职业教育通过网络媒介与国际接轨,力争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起来。
关键词:网络;护理;职业教育;国际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护理知识和教育在网络传播中方兴未艾。以社会信息化为背景,网络护理信息检索、护理信息化管理、护理信息技术服务等应有尽有,涵盖了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医院护理的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动与管理、护理教育教学课程与培训、国际国内护理的政策法规、技术与应用以及学科和行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等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网络把世界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人才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护理知识的网络传播,推动护理知识、护理专业教育和护理人才的国际化进程。
一、护理网络化管理和知识传播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国外对于社区护理管理和知识交流相对重视,其护理工作和管理有网络化的趋势。社会网络分析法虽然在护理工作中应用不够广泛,但是,国外在护理知识信息管理的某些形式方面已经显现出社会网络化特征。例如,美国在护理人员配置和团队架构方面就表现出了联盟特色,通过论坛、沙龙、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强化护患之间、医护之间以及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交流,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协作[1]。澳大利亚对护士的转岗培训方面都出台了完善的法规和制度,并形成制度化。例如,在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中,由护理学会统筹安排,包括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等。政府对医护人员的管理力度也非常大,会出台各种政策以保障护理人员的培训顺利进行和成功实施。而且,高等教育中的医学院作为培训的第三方机构,会按照所制定的计划分模块进行实施,而且培训的内容层次分明,涵盖基础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和实践教学及应用的各个方面。此外,政府采取构建以州为单位的社区健康护理论坛,提倡护理人员利用网络等形式进行信息流通、成效反馈以及实践能力的培训,这些都是基于网络传播基础上的知识管理与应用的实践模式。又如,德国为促进社区护理从业者网络知识传播与的流动和共享,要求每个护士站的护士必须每周碰头2~3次,面对面讨论社区就医者的护理计划和对病人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讨论,每7个护理站归属同一总部管理,其余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则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进行。同时,各州护理技术监测协会还定期对各护士站进行考核和验收,形成一定的社会网络,通过面对面和网络双重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协会对社区护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和管理受众面加大,而且护理人员的知识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地提高[2]。(二)国内发展现状。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起步较晚,在数量、结构和素质上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社区护士学历结构以中专为主,占52.6%~76.9%,专科学历占7.2%~41.6%,无专业学历护理人员占3.0%~15.9%,本科及以上学历最高为15%[3]。社区护理人员现有学历和能力与实现新形势下社区卫生功能的要求不匹配尤为突出。研究表明,我国当前卫生服务体制下,护理人才分布总体呈现倒三角形,总体而言,医院越大,医疗、护理等人才越多,人员素质越高。而社区护理人员从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均与综合医院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社区医疗机构在护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例如:培训内容系统性欠缺,主要有如下原因:①各类培训、讲座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医院组织实施,培训内容缺乏统筹;②每次培训,参加的护理人员不一,造成信息传递不均、知识累积不足(无论是护士个体、还是社区服务中心的护理组织)。同时,虽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面广,但是还存在有些地区较分散、机构相对小、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培训不到位等问题。再者,一些偏远地区,网络信号不好,网络传播不畅,是导致边缘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不畅的另一个原因。那么如何保证社区护士知识储备提升,培训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经济交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有一些培训也是表面文章,解决不了太多的实际问题,对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未起到多大作用,并未有效地解决这些地区护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问题。这种培训往往是投入大、收效小。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护理管理系统化,培训方便、快捷、省钱、省力,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有效机制,利用网络技术,学习国外的经验,建立一个长效的、系统的网络网格管理机制,形成网络系统化管理,扫除护理人员交流屏障,打通学科知识渠道,不仅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而且加强网络知识交流、教育与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实践能力,力争社区护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全覆盖率,逐步完善社区护理队伍建设。
二、社会网络传播在社区护理知识流动中的应用
依赖知识生产传播利用论文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企业生存环境和企业供应链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着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低下、人力资源管理落后、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不明等问题。实施企业知识管理应确定企业知识管理目标,进行企业知识价值链管理,建立知识战略管理中心。
论文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知识管理
知识经济是伴随着信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知识及其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主导的薪型经济。知识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相比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利用。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不断的对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
1知识经济对企业产生的重要影响
1.1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创新和服务将替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是以庞大的规模和集中的管理来更好地控制市场和原料供应,以此来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依靠不断找出需要以及解决办法之间的联系。成功企业所提供的价值多来自于问题所需要的专业研究、工程和设计服务,以及把上述两方面连接起来的专门化战略,加上金融和管理服务。
科技期刊编辑在传播科技新知识的作用
科技期刊承担着记录科学技术知识成果、传播先进科技理念和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而科技期刊编辑则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具体执行者。如果把科技期刊比作传播科技知识成果的平台,那科技期刊编辑就是其主要责任人和背后的推手。科技期刊编辑在先进科技知识成果的传播和更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他们通过对科技稿件的多种处理方法起到实质上运营科技期刊来达到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作用[4](本文中的科技新知识成果特指具有新颖性和行业推广价值的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专业知识及其技术成果,有别于普通的大众普及型科学知识内容)。
一、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
有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包括各种新的理论观点、发现创造、技术应用、实践方法、工艺改革、成果实例等,而这些科技新知识成果均由作者(或权利者等)通过科技期刊予以记录、公开和分享,这是科技期刊最大的社会功能。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社会功能的具体执行者,科技编辑无论是处理作者的投稿,还是对作者进行组稿,其工作过程本身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继而审查科技新知识成果、处理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过程,而其中最为首要的作用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因为没有开始的收集,就谈不上后续的处理工序,也就更无法达到科技期刊承担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平台作用和社会进步的功能。科技编辑的职责之一,如同战场上的情报员,必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动态世界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敏锐的感觉去时时发现科技更新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及现状,不断捕捉和收集到日新月异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来源,以便可以连续不断地运营科技期刊这个传播平台,完成社会赋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功能,造福于社会,并以此不断促使科技知识的更新换代,形成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共振互励。这不仅需要科技编辑具有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或动态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在处理投稿和主动组稿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发现真正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更需要其具备行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素养,在浩瀚的各种科技新知识来源中,找到符合自身科技期刊所需要的科技新知识成果,以保证自身科技期刊有效运营的社会性和经济性。
二、判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新颖性
科技编辑完成科技新知识成果(稿件)的收集(投稿和约稿)作用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收集到的科技稿件进行新颖性判断[5~7]。面对繁复的各种专业技术内容和晦涩的图表公式数据,科技编辑要发挥的作用就是透过这些表象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科学技术新颖点,即对这些科技稿件进行创新性审核(科技编辑对稿件的选题审核、作者审核、文体审核、基金审核、参考文献审核等其他形式审查不在本文论述之中)。所谓科技新颖点(新颖性),意其科技稿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科技创新性,才是体现其具备学术价值的重要标杆,包括新理论、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及新进展等方面。科技编辑必须对这些科技稿件的学术价值以及可能会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出有效判断,进而才可以做到采用有效的科技稿件来源进行有效的深度质量加工,编发最为有效的科技稿件文体,传播有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内容,达到最有效的社会和经济目的。这种创新性审核具体包括:该科技稿件内容是否真的新颖;稿件作者是否有新的独特见解,研究所用的技术、使用的方法是否新颖;研究结论是否与他人同类文献雷同;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等方面的行为;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一稿多投、一稿多登的情况。科技期刊编辑综合以上情况就可大致判断出这些稿件是否具备创新性。判断稿件是否具备科技新颖性的过程,是检验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科技知识素养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以学历就可胜任、称职的过程。对于科技新知识新颖性的判断,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具备非常宽广的本行业跨学科专业知识概念、多年积累的本行业科技发展概况和现状信息、深厚的涉及到本行业各个学科的专家人脉关系。对于科技稿件是否真正具备新颖性的判断结论,决定了该稿件是否可以被采用,决定了其是否具有被传播的意义,自然也会对作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谨慎使用自己采编科技稿件的权利,既不能错过有新颖性的科技稿件来源,也不能放任已经失去再传播意义的科技旧闻稿件或根本就是伪科技知识稿件进入到科技期刊的传播渠道中。
三、发现科技新知识成果的价值
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新模式
摘要: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病毒肺炎全球蔓延的当下,中医药必须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医药不仅是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的技术补充,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载体。目前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困境,必须坚持以中医药健康知识国际化服务为目标,基于意义建构的视角研究中医药文化新的传播理论与方式,创新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新模式,建设中医药知识库,运用人机交互技术建立信息互动、知识互融的中医药知识传承与传播新模式,才能更广泛有效地传播中医药知识和文化。
关键词:中医药学;知识传播;对外交流;传播模式;一带一路战略
病毒肺炎(简称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参与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取得的效果也是显著的。目前我国的肺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疫情依然严峻。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中医药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超过全球64%人口的广大居民健康服务。“一带一路”经济、政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知识、文化的交流合作,传播中医药防治肺炎的方案办法,帮助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居民的健康服务水平,补充当地缺乏的医疗卫生资源,为中医药知识服务和文化传播建立协作新平台和拓展新市场[1]。
1中医药知识国际化传播的理论探索
目前,国内外学者就如何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的传播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王鸿江等[2]运用文化融合理论,分析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中如何解决与不同文化的冲突和融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政府合作模式、社会交流模式、企业市场模式。高静等[3]对新时代“一带一路”对外开放背景下的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的现状、特征、模式特色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制约中医药“走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各国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差异,使海外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价值认知受限。刘国伟[4]在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医跨文化传播,将源文化、目标文化与传播媒介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选择利用现代化新传播媒介拓展和提升传播的效果和效率,统一的目标文化有利于对源文化的挖掘及对新传播媒介的选择,三者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传播的效果。这些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国中医药知识国际传播的理论与方法。但是,世界已进入互联网和知识智能化应用时代,中医药知识国际传播必然需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2中医药知识国际传播现状与问题
科技期刊编辑传播新知识成果分析
科技期刊承担着记录科学技术知识成果、传播先进科技理念和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而科技期刊编辑则是完成这项重任的具体执行者。如果把科技期刊比作传播科技知识成果的平台,那科技期刊编辑就是其主要责任人和背后的推手。科技期刊编辑在先进科技知识成果的传播和更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他们通过对科技稿件的多种处理方法起到实质上运营科技期刊来达到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作用[4](本文中的科技新知识成果特指具有新颖性和行业推广价值的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专业知识及其技术成果,有别于普通的大众普及型科学知识内容)。
一、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
有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包括各种新的理论观点、发现创造、技术应用、实践方法、工艺改革、成果实例等,而这些科技新知识成果均由作者(或权利者等)通过科技期刊予以记录、公开和分享,这是科技期刊最大的社会功能。因此作为科技期刊社会功能的具体执行者,科技编辑无论是处理作者的投稿,还是对作者进行组稿,其工作过程本身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继而审查科技新知识成果、处理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过程,而其中最为首要的作用就是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因为没有开始的收集,就谈不上后续的处理工序,也就更无法达到科技期刊承担传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平台作用和社会进步的功能。科技编辑的职责之一,如同战场上的情报员,必须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动态世界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敏锐的感觉去时时发现科技更新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及现状,不断捕捉和收集到日新月异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来源,以便可以连续不断地运营科技期刊这个传播平台,完成社会赋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传播功能,造福于社会,并以此不断促使科技知识的更新换代,形成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共振互励。这不仅需要科技编辑具有收集科技新知识成果或动态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在处理投稿和主动组稿的过程中去伪存真,发现真正的科技新知识成果,更需要其具备行业科技知识的专业素养,在浩瀚的各种科技新知识来源中,找到符合自身科技期刊所需要的科技新知识成果,以保证自身科技期刊有效运营的社会性和经济性。
二、判断科技新知识成果的新颖性
科技编辑完成科技新知识成果(稿件)的收集(投稿和约稿)作用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收集到的科技稿件进行新颖性判断[5~7]。面对繁复的各种专业技术内容和晦涩的图表公式数据,科技编辑要发挥的作用就是透过这些表象去发现和挖掘其中的科学技术新颖点,即对这些科技稿件进行创新性审核(科技编辑对稿件的选题审核、作者审核、文体审核、基金审核、参考文献审核等其他形式审查不在本文论述之中)。所谓科技新颖点(新颖性),意其科技稿件本身所表现出来的科技创新性,才是体现其具备学术价值的重要标杆,包括新理论、新见解、新方法、新工艺及新进展等方面。科技编辑必须对这些科技稿件的学术价值以及可能会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出有效判断,进而才可以做到采用有效的科技稿件来源进行有效的深度质量加工,编发最为有效的科技稿件文体,传播有效的科技新知识成果内容,达到最有效的社会和经济目的。这种创新性审核具体包括:该科技稿件内容是否真的新颖;稿件作者是否有新的独特见解,研究所用的技术、使用的方法是否新颖;研究结论是否与他人同类文献雷同;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侵犯他人著作权等方面的行为;作者的稿件是否存在一稿多投、一稿多登的情况。科技期刊编辑综合以上情况就可大致判断出这些稿件是否具备创新性。判断稿件是否具备科技新颖性的过程,是检验科技期刊编辑自身科技知识素养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以学历就可胜任、称职的过程。对于科技新知识新颖性的判断,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具备非常宽广的本行业跨学科专业知识概念、多年积累的本行业科技发展概况和现状信息、深厚的涉及到本行业各个学科的专家人脉关系。对于科技稿件是否真正具备新颖性的判断结论,决定了该稿件是否可以被采用,决定了其是否具有被传播的意义,自然也会对作者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必须谨慎使用自己采编科技稿件的权利,既不能错过有新颖性的科技稿件来源,也不能放任已经失去再传播意义的科技旧闻稿件或根本就是伪科技知识稿件进入到科技期刊的传播渠道中。
三、发现科技新知识成果的价值
对非传播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论文为分析样本,以“中国对非传播”为知识域,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V,展示该领域知识单元之间的结构、互动、交叉、演化等关系,对国内关于中国对非传播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未来中国对非传播研究,应以精准传播为指导思想,以合作传播为内容导向,以积极沟通、多元包容为心理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导向,拓展研究深度,努力建构中非传播机制。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第一步:以中国学术文献数据库CNKI为检索平台,检索公式如下:主题=“对非传播/中非传播/非洲传播/中非媒体”;文献类型为“学术期/辑刊+博硕+成果”;检索时间“2019年9月1日”。检索结果为347条文献记录。第二步: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摒弃无摘要、与主题无关以及重复的文献之后,得到有效文献90篇。(二)研究方法借助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软件CiteSpaceV,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图谱展示,得出基本发现;在细节上,通过内容分析,对基本发现开展进一步挖掘。两种方法的整合,涉及知识内容、生产主体各要素及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有关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成果产出机构分布、研究主题、热点关键词及其历史性演进深入分析,呈现和解释该领域研究的现状,并对其研究趋势做出预测。
二、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分布情况
(一)论文产出演进截至2019年9月1日本研究收集数据当天,共有90篇公开发表文献研究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根据论文产出量和研究主题,可将其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图1):第一阶段(2004-2011)为零星产出期,8年发表11篇,年均1.4篇。2004年1月,《武术科学》上发表的《影响中国武术在非洲传播的主要因素》,掀开了国内关于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序幕。2005年、2006年和2009年均无产出。这一阶段多为宏观性的初探研究,包括中国对非传播现状、媒体对塑造中非关系的作用等。第二阶段(2012-2016)为快速增长期,5年发表50篇,年均10篇。这一阶段开始注重微观性的案例和调查研究,涉及传播策略、媒体合作、媒体本土化、中国对非传播问题等。这一阶段中,2012年出现第一次研究热潮(8篇),2016年达到峰值(14篇)。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事件激发了这一阶段的研究。第三阶段(2017-2019)为冷静沉淀期。经历上一阶段的研究热潮之后,该领域发表的论文从2017年开始有所下降,这一阶段同样注重案例和实证研究,同时开始关注语言和文化传播这类话题。(二)论文产出机构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论文产出机构相对集中,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研高校(46%),主要包括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产出最多(22篇),且集中于该校的传播研究院和国家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两个机构。第二类是新闻传媒从业机构(12%),包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4篇,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5篇,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2篇,反映出这些机构在开展中国对非传播业务上较为重视。第三类是其他机构(42%)。(三)核心作者90篇论文涉及88位作者,有12位核心作者发表2篇以上,其余作者均1篇。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表量最多的龙小农自2011年在《现代传播》上发表其第一篇相关论文《超越“非洲范式”:重构中国对非外交传播战略》以来,基本每两年都会有产出,且均为第一作者,对该领域进行了持续性关注和研究。吴隽然、罗雪、朱振明均为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者;李新烽、吴传华、贺文萍三位作者在中非问题研究上保持了持续关注;倪建平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下载量位列前二,成为2007年和2008年的热文;闫成胜的三篇文章从广播电视视角分析了中国对非传播问题;李法宝主要讨论了国产电视剧在非洲的传播;杨梦蝶聚焦于中国豪萨语对非广播的问题;李玉洁和李新烽合作2篇,关注的是中非媒体合作问题。(四)主要期刊主要期刊是一个学科或领域知识生产和流动的重要平台。90篇论文共涉及51种期刊。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对外传播》自2008年刊发《中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和国家形象塑造》一文开始,基本每年都有相关论文刊发,成为对该研究领域持续性关注最高的期刊。
三、中国对非传播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重大疫情中乡村在线教育知识传播分析
摘要: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技术赋能与政策扶持使得乡村在线教育得到迅速推广,知识传播向线上空间发展,但受疫情期间居家隔离规定措施的影响,学生与学校这一具体学习场景区隔导致具身性消减,同时城乡信息发展水平的差距为乡村在线知识传播带来诸多挑战,只有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四个方面共同改进才能推动乡村在线教育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肺炎疫情;乡村在线教育;知识传播
2020年初暴发的肺炎疫情(COVID-19)的蔓延给我国医疗系统带来巨大挑战,也给教育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阻断病毒传播链条,人们相互隔离、减少空间流动以防控疫情,传统线下教育在疫情期间难以进行,在线教育以其碎片化、移动化等特性为乡村教育发展带来新的变革,这种“新型知识传播模式”[1]将乡村地区知识传播场景从线下向线上过渡。然而,线上知识传播在给乡村地区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系列挑战,为推动乡村地区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需思考教师、学生、家长、政府四大主体应如何协同发力。通过对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研究的现有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并未有明确的区域划分,更多是针对于整个教育行业在线教育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以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线教育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1线下到线上:疫情中乡村知识传播的空间转移
为阻隔肺炎的肆意传播,国家出台系列举措防控疫情,教育行业“人员密集型”的特点使其成为疫情防控的关注重点,线下教育场所的暂时性关闭为乡村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不便。开学时间的不断延迟,给广大学子尤其是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学习与休息时空界限的模糊大大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一情况下,于教师而言,既定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学生学习状态无法掌控、疫情过后面临教学问题的未知都给广大乡村教师群体带来压力;于学生而言,在家学习意味着学习场景与休息场景的混淆,情境因素的制约导致学生难以在家维持较长时间的学习状态;于家长而言,担心子女在家偷懒、疫情影响子女未来学业等。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对于疫情影响下教育教学的压力迫使他们追求新的路径恢复正常教学状态。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赋能下的在线教育为疫情中的乡村教育提供新的方向。在线教育移动化、碎片化的特点为疫情防控期间乡村教育的正常开展带来契机,而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育基础设施的普及与发展,赋予在线教育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在线教育打破时空的壁垒,将原本的教育环境从学校向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延伸,极大限度地调动了政府、学校、企业、家庭等的协同性。在线教育打破时空界限,为教师远距离授课带来便利。虽然线上传播娱乐化、碎片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但由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使学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空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上教学的不足。学生的学习场和教师的教学场从以学校为主的社会化场景变为以家庭为主的单一化场景,固定的环境能够降低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造成的普遍性焦虑和恐慌,给人们以心理安慰,从而有利于营造常态化的学习和教学氛围。此外,国家政策支持也推动了疫情期间线上乡村教育的发展进程。教育部集中多项文件要求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积极推进在线教学与管理,为疫情期间乡村地区在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在线教育平台一般是互联网企业,其为在线教育提供网络平台基础设施和在线教育服务。在政府的政策实施和激励、社会的广泛需求下,资本向在线教育倾斜,线下教育教学转变为线上知识传播,大量的教育人才、教学资源等涌入在线教育行业,在线教育基础服务设施也不断完善,在线教育行业在疫情期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综上,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社会压力迫使乡村学校在疫情中寻找开展教学的新出路,而技术赋能与政策扶持使乡村地区在疫情中开展线上教育成为必然。传统的线下教育主动或被动地转移到线上教育平台,原有的知识传播手段、教育教学方式、知识获取渠道等需要进行创新变革,以适应数字化生态环境和多元化的教育发展,从而形成全新的线上教育新格局。
2困局与挑战:具身性的消解与知识沟的扩大
新媒体下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研究
1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1.1研究对象。以农科院首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农科专家在线”2017年4月11日—2018年7月9日的发文为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通过提取“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后台的用户关注、图文阅读情况,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的特点。“农科专家在线”平台立足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专业的专家团队、顶级的农业科学研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技术资源,紧紧围绕与农业科技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致力于提高公众科学知识素养。团队成员注重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受众对科学技术相关信息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重视传播的质量、效果和可持续性。经过详细论证,将周期定为每周至少1篇原创文章,展现形式通过图文、视频、音频、H5等展现。选题、约稿、回稿、审核和等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审阅,保证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做到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错误信息误导广大受众[13],从而影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声誉与公众对其的信任度,保证平台内容的原创性、严谨性及科学性。2.2农业科技知识传播特征分析。2.2.1用户关注情况。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人群主要是从事农业科技领域工作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对农业科技知识、科研成果感兴趣的受众。后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0日,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累积关注用户共7493人。图1显示平台从上线开始,不同时间段的净关注人数均为正数,累积关注人数表现为线性增长的趋势。2017年4月11日—2017年5月10日期间,无论是新关注人数还是净增关注人数均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的关注人数(图1)。从关注人数的地域分布看,“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最多的10个省份分别是北京、河南、山东、河北、广东、江苏、浙江、四川、辽宁、吉林,约占关注总人数的64.7%,其中以北京最多,河南和山东次之(图2A)。用户关注人数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是北京、郑州、杭州、长沙、长春、兰州、青岛、上海、武汉和深圳,约占关注总人数的36.7%,其中北京市的关注人数占总关注人数的20.2%(图2B),除青岛市外,其他8个城市是省会城市或直辖市。这说明目前“农科专家在线”的受众主要集中在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的省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一是增加“农科专家在线”在已有省会城市的受众,二是逐步增加二三线城市“农科专家在线”的受众,三是争取让海外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专家、学者成为“农科专家在线”的受众。2.2.2图文阅读情况。“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功能需要借助微信用户的关注和转发实现。为更好地了解“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消息传播情况,对公众号的图文转化率进行了分析。图文转化率是评价微信公众号质量的标准,等于图文阅读人数/送达人数[14]。图文阅读人数指一共有多少人阅读了这条消息,包含关注人数和非关注人数。送达人数是指将该条信息推送给多少人,即现阶段有多少人关注该公众号。图文转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是否愿意阅读并主动传播这条消息[14]。“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图文转化率居前10位的见表1。2017年4月11日第一期《张泓解读马铃薯主食加工》的送达人数在图文转化率前10位中最低,图文阅读人数也最低,而图文转化率最高(720%),明显高于其他9篇的图文转化率(表1)。原因在于这一期是“农科专家在线”公众号成立的第一期消息,对于受众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微信公众平台,凡是关注“农科专家在线”的用户非常愿意阅读并主动传播这条消息。“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的图文转化率均高于100%,高于廖燕和魏秀菊报道的学术期刊类的图文转化率[11]。“农科专家在线”72期的平均图文转化为64.5%,明显高于浙江财经大学图书馆微信平台3年的平均图文转化率(5.54%)[11]。“农科专家在线”相对高的图文转化率可能在于“农科专家在线”以图文、视频、音频、H5等多种形式展现,文章涉及农科院研究成果展示、科研进展追踪、科学知识普及等内容。音频为表现形式的文章为《科学家破解双色百合分子密码,带你了解一个你不知道的百合!》、《夏天到了,爱美的女人要懂得吃豆腐》;视频为表现形式的文章为《大地丰碑——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H5为表现形式的文章为《国庆中秋双节特别选题》、《暮去朝来,我们走过这一年》。不同的推送形式,既丰富了农科专家在线的表现方式,也有助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农科专家在线”选题范围广泛,涉及农业科学各个领域,自2017年4月11日发文起至2018年7月9日,共72期选题,包括作物科学类选题21篇、畜牧兽医选题10篇、资源环境选题5篇、食品营养选题13篇、食品安全选题8篇、农业经济选题5篇以及农科院院庆等重大热点事件的选题6篇。覆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23个研究所的50位专家,其中院士4位、农科院院长4位、研究所所长21位、首席科学家33位。“农科专家在线”选题不拘泥于某一单一的形式,紧跟农科院的热点新闻,致力于传播农业科普知识。截至2018年7月9日,从选题类型的角度分析,平均图文转化率最高的是其他重大热点事件(126.5%),其次是食品营养类(93.7%)(表2),作物科学类排第三(71.7%)。说明这一阶段“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者对重大热点事件、食品营养以及农业作物的信息的阅读和传播意愿高,受众喜欢阅读这些方面的文章。2.3“农科专家在线”传播经验分析。2.3.1选题特色。(1)亲近性。科学话题常以专业、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数据阐述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容易产生距离感,从而使科技知识传播效率低,很难达到科学知识普及的目标。科普作品创作不同于一般科技著作创作,它要求撰写者必须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插图,将科技知识深入浅出地进行表述,以适合具有普通文化程度的读者阅读和理解[15]。“农科专家在线”在安排选题过程中不是过多关注科技话题的专业知识,而是把关注点放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的细节中解读农业科学知识[16]。“农科专家在线”选题范围涉及生活相关的科技知识内容,包括饮食、健康、营养、环境等多个话题。“农科专家在线”主要关注人们身边的农业领域知识,因其贴近百姓生活吸引到大量受众,传播农业科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用户黏性,增加了被朋友圈转载的概率,提升了关注度和影响力。(2)新颖性。“农科专家在线”选题的主旨是让农业科学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应用更多的农业科学知识,将“科学”转化为“科普”,让科学不再高高在上,以生动、趣味的视角进行科学知识传播。选题不是直接呈现高精尖的农业科技成果,而是独辟角度从历史、健康、文化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从另一个角度解读科学技术。同时,“农科专家在线”作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官方科普平台,确保每一期的选题均为原创文章,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同时提升了受众对文章的期待[17]。2017年8月“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什么说牛奶是最接近完美的食物?》。牛奶是人们常见的食物,文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牛奶的营养价值。推送这篇文章之后,很多用户在文章底部留言“今天涨知识了”。2017年6月文章《紫心甘薯会更有营养吗?》以科学的角度阐述为什么紫薯呈现紫色,营养价值与普通甘薯有哪些不同。类似的选题很多,这些具有独特视角的选题一方面激发受众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形成了自身科技知识传播轻松的风格,具有更强的阅读性与趣味性。(3)借势性。受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较为关注,为吸引受众注意,“农科专家在线”在选题时格外关注社会热门事件,深挖事件背后的科学相关话题[18],引导受众在关注热门事件的同时,关注事件背后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因势利导,从科学角度解读事件本身,以期获得更高的浏览量和转发量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仅2017年“农科专家在线”的文章中,就有10篇是以社会热点事件为内容撰写的,涉及农科院60年院庆、召开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颁发等事件,反响热烈,转载率较高(表2)。2.3.2表达特色。“农科专家在线”成立以来,经过长期摸索形成了科学与情感并重的表达方式,兼顾科学的专业性和内容的亲切性相结合的风格,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1)科学为本,言之有据。科学知识传播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所传播信息的正确性、严谨性、数据的准确性是基本原则。“农科专家在线”的每一篇文章的成文都经历采访专家、完成初稿、反复修改等过程,通过专家对知识的严格把关与审查才能正式,坚决杜绝为博取受众眼球而对科学知识断章取义,随意解读,不能违背科学知识传播的初衷[19]。(2)故事化讲述,可读性强。在科学传播中,如果仅从专业角度出发难免晦涩难懂,缺乏趣味性,使读者望而却步。使用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则使传播内容更具亲和力,让受众乐于接受,同时感受到科学知识的趣味性。如2018年1月的文章《拓宽果品外延,看一只苹果的72变》以一只苹果举例,形象生动的表达了科学家拓展果品外延的观点。(3)篇幅较短,碎片化阅读。移动端互联网新闻浏览的碎片化趋势大大加强,导致阅读时间零碎化[20],人们往往利用起床后、睡前、排队过程中和在交通工具上的零散时间进行新媒体文章的阅读,“农科专家在线”的文章约1000~1500字,阅读时间约3~5min,在短时间内使受众获得信息,符合碎片化阅读特征,避免冗长的文章占用受众过多时间。2.3.3标题特色。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吸引力的文章标题能够吸引读者阅读文章,增加文章的点击量,促进文章的转载和分享,增加其影响力。(1)关键词法。标题在清晰明确表达内容的同时,如果出其不意,含有与人们的认知有落差的关键词往往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如2017年9月的文章《你以为鹿茸只是用来补肾的?鹿茸的再生蕴藏着你所不知道的秘密!》从药用以外的角度讲述了鹿茸的医疗价值。除此之外,标题中含有与读者利益相关的关键词,受众会更有动力点击文章进行阅读。如2017年5月的文章《夏天到了,爱美的女人要懂得吃豆腐》吸引更多女性读者的关注。(2)数字悬念法。在标题中直接使用数字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数字的运用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量化。受众在看到数字的瞬间迅速与自己内心的数据进行对比,产生反差引发好奇心从而阅读文章。“农科专家在线”曾一篇文章,讲的是鹿茸伤口迅速愈合的原因。当看到这样的文章题目《直径10厘米的伤口,1分钟止血,6天痊愈,谁是幕后推手?》,读者很容易产生好奇心,是什么原因产生了如此神奇的效果?文章讲述了鹿茸的特殊构造,鹿茸干细胞不但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而且还能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对很多人来说,干细胞比较陌生,甚至有读者会觉得有些枯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文章题目拟定为《鹿茸干细胞的作用》等,则很难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从而失去点击量。标题中使用数字,表达内容具体且直接,有效驱使受众继续阅读。(3)判定词凸显法。判定词都带着明确的肯定或者否定的含义,因此,当文章的标题中出现这样的判定词时,便直接表达了文章的结论,可以给读者最直观的感受,具有冲击力,刺激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受众有意愿阅读标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农科专家在线”曾文章《精准施药,手性识别,那些与你息息相关的农药科技前沿,你不可不知!》,文章以如何少量使用农药为讨论点,在文章中详细解说了手性识别的知识,其中包括高效低毒的关键控制点在哪儿等。这些知识确实是生僻冷门,是读者平时接触不到的,文章标题中“不可不看”4个字明确而肯定的告诉读者,这些知识是值得一读的。如果将文章标题改为《关于使用农药的研究》等平铺直叙的表达,恐怕吸引力就少了一大半。“农科专家在线”还过一篇题为《排放高?这锅新品种水稻不背!》的文章,文章研究的是在水稻复种指数持续下降、稻田面积难以增加、收获指数已近高限等多重压力下,通过品种改良和农艺创新,实现水稻单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是确保国内“口粮绝对安全”的根本途径。在文章的标题中,有“这锅不背”这样态度坚定且极端的词语,看到这样的题目后,读者会很好奇水稻为什么背了高排放的锅,很容易吸引读者进行阅读。如果改成类似于《高产低碳的稻作新模式带来显著效果》这样的题目,不仅文章对读者吸引力大减,也不符合“农科专家在线”一直以来的整体调性。(4)口语化表达法。口语化表达是“农科专家在线”文章标题的一大特色。科学知识传播的内容是严谨专业的,但这与灵活的表达方式并不冲突。“农科专家在线”文章标题整体风格统一,生动有趣。《农科人身边的代表,你了解吗?》、《围着火炉吃西瓜,无籽西瓜能放心吃吗?》等这些标题都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拉近了科学知识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距离。“农科专家在线”文章标题中口语化表达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网络流行语的运用。网络流行语是网民文化的反映,具有年轻化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在文章标题中使用流行语,紧跟热点,就科学传播而言,更通俗易懂,还能充分激发阅读积极性,引起共鸣,对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眼球经济,甘薯也来拼颜值!》、《7D加工技术,高品质菜籽油的正确打开方式》等文章。
3结论
3.1存在问题。3.1.1表现形式单一。目前“农科专家在线”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为文字+图片。图片主要是穿插在文字中起到辅助表达的作用,只有少量文章中使用音频或H5的表现形式[21]。专业的科学知识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难免晦涩和枯燥乏味,变换科学内容的解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点燃读者的热情,积极参与到科学知识的传播中[22]。3.1.2与用户互动性不强。新媒体时代,信息海量传播,而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读者通过阅读公众号的文章,即便关注了公众号也可以随时取消关注。目前“农科专家在线”只开通了评论功能,与受众互动不强。因此,确保受众不易流失,提升受众对平台的持续关注,培养忠实用户,增加平台与受众的互动频率尤为重要。3.2改进对策。针对“农科专家在线”存在的以上2个问题,应该从拓展内容表现形式和增加与受众互动2个方面进行调整。3.2.1传播方式多样化。新颖的传播方式不仅增添了科学知识传播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受众印象深刻,分享并转发给更多受众,使科学知识能够得到广泛传播。音频和视频也能在科学知识传播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23]。音频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收听音频仅仅需要受众的耳朵,能够解放人的眼睛和双手,收听广播简单、自由,同时由于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诉诸人的听觉,可以给受众留下更多想象空间。视频作为视听合一的传播方式表达内容生动直观,更具有冲击力,感染力强,能够辅助受众更轻松地理解科学知识,音频和视频给受众带来的震撼力是单纯的图文模式不能给予的。3.2.2受众互动加强化。“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的大部分文章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虽然形式活泼的标题和生动的内容表达足以吸引读者,但是仍需要有一定的互动[24]。比如对受众在后台留言提出想要了解的农业相关知识积极给予反馈,针对农民遇到的问题在线进行答疑解惑,使受众与平台间产生良性互动,满足用户需求[25]。同时还可以定期做一些礼品派送、在线问答、视频直播等互动,通过进行一系列的线下活动,增强受众与平台之间的联系,增加用户黏性。“农科专家在线”公众号涉及内容广泛,时间规律,选题新颖原创,表达特色鲜明,粉丝数呈平稳上升趋势。公众号结合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将科学的理性严谨与生活相结合,发掘科学的乐趣并分享农业科学知识,将枯燥乏味的农业科学变得有趣,变得更容易理解,这也使普通人能够有机会、有能力接触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一流专家的最新优秀成果。“农科专家在线”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在农业科技传播领域不断培养公众对农业科学的求知兴趣,弘扬农业科学精神,增强农业科技传播效果,促进农业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
传播学知识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传播学是关于社会精致化管理的知识,也是反思性知识。这种悖论关系,决定了传播学内在的思维动力。从学科而言,传播学是从广延向纵深发展的开放的知识平台。传播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找到多元的知识起点。多元的知识可能形成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吊诡,也可能带来思想的活力。
关键词:传播理论、知识社会学、反思性
一、控制与反思
人文社会科学,就其本质来说,是关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反思。自启蒙哲学诞生以来,原有的知识传统、权威和信念不断祛魅,代之以理性的觉悟。形而上的普遍性知识被束之高阁,世俗化的知识如雨后春笋,蓬勃生长。在世俗化知识的王国里,传播学是后起之秀。她的学术本性与其说创新,不如说是寄生性或延展性的成长。构成现代社会科学知识殿堂的台柱显然是经济学、法学、地理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传播学只是从这些学科主干上发出的新枝,或者说是沿着这些学科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攀援而上的一支青藤。传播学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得益于现代知识形态的演变。
现代社会科学知识的进化,归根到底,是受到支配社会生活的技术力量的推动。这里,我们不只是把工具的进化看作技术,也把社会管理看作技术。如果说传统的普遍性智慧型知识企图塑造人的心灵,给与宇宙和生命一个整体的终极的解释,那么,现代的社会知识显然放弃了这个野心,仅仅试图控制人的社会行为。
人与动物的本质的区别之一,就是她能够创造复杂的符号-意义系统,借助这一系统进行交流,这是人类文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传播,是人类的生命本质的显现。传播现象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在中文传统里,圣贤必须是精通传播的。“天垂象,见凶吉,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①《说文》解释:“圣(聖),通也,从耳。”圣人和圣王,是掌管口耳传播权力的大巫师和政治军事首领,其主要的传播范围,广及天人之际,神鬼之间,四方之域,决定着人们的时空感觉和意义理解。在西方,古希腊的哲学家把演讲术当作最崇高、最精致的学问,掌控语言是贵族垄断政治权力的重大技术。在传播学诞生之前,人们关于传播的知识,大量存在于语言学、文学、宗教和哲学里。媒介与人本身合为一体,人们可以大量的讨论语言、绘画、诗歌、商贸甚至战争,却无须特别建立一门学问来讨论无所不在的传播。就像人们呼吸着空气,无须考虑空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