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20:42:4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直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直面逆境演讲

在这激情似火的盛夏,伴着缕缕金色阳光,三秦学子们齐聚一堂,用自信谱写豪迈,用魅力抒发胸怀,更用智慧、理性、希望展现大学生的风采!

站在这里,此时此刻,我心中依然在不断地鼓励自己。为什么?因为面对这次比赛,我一直深感压力与恐惧!我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后无法面对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但是,我告诉我自己,面对生活,我需要这样一种心态:直面逆境,不做生活的屈服者!

说起逆境,我们大家的思维定势都会联想到一些大悲大苦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总是常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其实我们大家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大坎坷,大痛苦;相反,我今天所要谈的逆境,就像前面我自己的例子一样,是我们大家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琐事与烦恼。

举一举例子。有时,我们会因为与朋友的关系搞不好而发愁;有时,我们会因为感到社团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太难,而身感压力;还有时,我们会因为学业成绩的不满意,而哀声连连。诸如次类的琐事与烦恼才真正构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逆境。

面对它们,我们感到痛苦,我们感到忧愁。到底该如何去获得那一颗宁静与祥和的心?!!

请随我一起回顾我曾经的一个故事。大二的时候,我满怀信心的要在学校举办一次“大学生成功心理学”的演讲,但是,在筹办的过程中我却遇到了以下困难:首先,这次历时两天、每天四小时的演讲需要记忆的材料量很大,10张VCD,6本书,不仅要浓缩,还要有系统性、层次性以及趣味性;其次,我为了把宣传工作做好,需要完成近20张海报,6条横幅,50张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最后,就是那一颗恐惧演讲失败而惴惴不安、几欲放弃的心。当时,面对这些困难,身处逆境的我,该当如何?!

查看全文

直面现实  破解难题

同志们:

按照培训班日程安排,今天我重点讲一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职责作出的新概括,也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特殊的位置和作用决定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定,责无旁贷地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部工作的主题。如何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和保证作用,切实承担起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下面,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就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进行学习交流。

一、近年来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在谋划整体思路、选择活动载体、细化工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去年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实施了“群体建强”工程,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明确目标责任,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体制。县乡分别成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从组织上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明确了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和村党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建立了县委常委、党员副县长党建联系点制度,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实验田和示范点;完善了整体联动机制,初步形成了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县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站所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以开展“群体建强”工程为载体,以建设“六强”乡镇党委、“五强”村党支部和“五强”农民党员为目标,分别制定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部署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建立了督查考核制度,出台了《乾安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群体建强”工程考核办法》,明确了考核标准、档次划分及奖惩措施,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层层落实,扎实推进。

查看全文

直面课堂看教改

很多人喜欢把课堂说得很神秘,要制造课堂氛围,要体现教学艺术,要这样要那样。到最后,什么都想到了,就是忘记了真实。

那天听一堂比赛课,上课的是一位青年教师。课堂中最后有个环节是叫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个环节。我知道到这时候,课已经结束了。虽然说教师还在巡视,可那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真不好意思,我也已经把听课笔记合上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一个很幼稚、很响亮的声音:老师,你走到我的身边,怎么不看看我啊?

听课的老师都笑了,我看见上课的老师脸红了。

我们的老师已经习惯了“作秀”,习惯了形式。可是突然之间,我们发现如今的孩子不再那么乖了,他们敢于对老师说“不”了。课改最大的变化不是我们的老师而是我们的学生。老师们在脸红之后应该感到欣慰。

有位老师上《葡萄沟》,上完了问学生:“你们想去葡萄沟玩吗?”学生说想,老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课上完她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那你住在哪里啊?”

相信很多老师都是这样教学这篇课文的。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非常难受的。新课程强调对话,强调生成。可是学生真正和你对话了,课堂真正生成了,我们老师为什么不敢了呢?

查看全文

移动技术对直面客户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商务模式概念,从企业与客户的交互渠道分析了移动技术对直面客户模式四个方面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在移动商务环境下开展直面客户商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移动技术商务模式直面客户移动商务

互联网给传统商务带来了极大冲击,大量传统企业也逐步转变业务模式,开展电子商务。随着电子商务在商业运用中的日渐深入,人们对于获得商务服务与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接受服务。移动设备可随身携带、可实时通信、可辨认用户、可定位用户的特点对现有电子商务模式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改变了电子商务价值链中的成员角色。对于沟通渠道,移动技术对直面客户模式的变革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客户与企业两者间的沟通,而企业与内部员工、企业与经销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所受影响较小。

直面客户模式详细分解

(一)运作方式

在“直面客户”模式中,购买者与出售者直接互动,传统的中介消失了。如果购买交易达成,购买者向出售者付款,与此同时(货到付款,或者预付货款),出售者将货物交付给购买者。实际上,这是传统交易市场的电子版。对于典型“直面客户”模式的企业来说,它拥有客户关系、客户资料和客户交易。

查看全文

面对生活直面荆棘心得体会

对于一个凡人来说,谁不渴望稳定的生活;面对一片蓝天,谁不拥有搏击长空的梦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变换的,一切岂能尽如人意。所以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不如意,看了《XX》这本书之后,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面对生活中的那些荆棘。我的生活中就有两种不同态度面对荆棘的朋友,而他们的态度使我对这本书的体会更加的深刻。

其中一位朋友以前生活稳定,收入相当客观,工作令人羡慕。但这两年经济危机连续换了三次工作,且一次不如一次,苦于这种飘摇不定的生活,朋友的情绪波动很大。面对一次次的变故,平静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朋友开始自暴自弃,消极的面对生活。

也是一位朋友,得了重病,事业如日中天,生活多姿多彩,而命运的打击,疾病的困饶,在他山一般坚强的意志下,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我们几次去医院拜访他,虽然他面带着疲倦,但精神却出奇的好,依然那么健谈,依然那么诙谐幽默,依然那么乐观。可以看出他对生活是多么的热爱,对待痛苦的心态是多么的坦然与从容。我想,生命对于任何人都很珍贵,病痛的折磨使任何人都很痛苦,但看到他那灿烂的笑容,我的内心不禁肃然起敬。生命的舞台需要坚强,生活对于任何人都很公平,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刻,上帝总会给我们栖息之所;在太阳升起的每一刻,都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阳光;珍爱自己脆弱的生命,只要信念永恒,幸运的阳光总会照遍每一个角落。“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这是朋友的话。朋友后来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终于在慢慢地治疗配合下恢复痊愈了。

在人生的战场上,需要实实在在的付出,更需要真真切切的面对,面对生活、面对荆棘。疾病、困难、挫折总是会有,烦恼、痛苦、寂寞时常光顾,工作、生活、爱情不会尽入人意,但人生的舞台总在不断的变幻,只要真心面对,精心营造,一切总在预料之中。

不要自寻烦恼,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心胸豁达天地宽,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就会感到生活的阳光多么和煦。不要假装潇洒,固步自封,表面上阳光灿烂,背地里幽幽暗暗,让真情的雨露滋润自己干枯的心灵,生命之树才会常青。

看了这本书也让我想起来一首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查看全文

大学生演讲比赛稿-面对生活 直面逆境

在这激情似火的盛夏,伴着缕缕金色阳光,三秦学子们齐聚一堂,用自信谱写豪迈,用魅力抒发胸怀,更用智慧、理性、希望展现大学生的风采!

站在这里,此时此刻,我心中依然在不断地鼓励自己。为什么?因为面对这次比赛,我一直深感压力与恐惧!我害怕失败,害怕失败后无法面对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但是,我告诉我自己,面对生活,我需要这样一种心态:直面逆境,不做生活的屈服者!

说起逆境,我们大家的思维定势都会联想到一些大悲大苦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总是常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其实我们大家的生活并没有多少大坎坷,大痛苦;相反,我今天所要谈的逆境,就像前面我自己的例子一样,是我们大家生活中经常可以碰到的琐事与烦恼。

举一举例子。有时,我们会因为与朋友的关系搞不好而发愁;有时,我们会因为感到社团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太难,而身感压力;还有时,我们会因为学业成绩的不满意,而哀声连连。诸如次类的琐事与烦恼才真正构成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逆境。

面对它们,我们感到痛苦,我们感到忧愁。到底该如何去获得那一颗宁静与祥和的心?!!

请随我一起回顾我曾经的一个故事。大二的时候,我满怀信心的要在学校举办一次“大学生成功心理学”的演讲,但是,在筹办的过程中我却遇到了以下困难:首先,这次历时两天、每天四小时的演讲需要记忆的材料量很大,10张VCD,6本书,不仅要浓缩,还要有系统性、层次性以及趣味性;其次,我为了把宣传工作做好,需要完成近20张海报,6条横幅,50张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最后,就是那一颗恐惧演讲失败而惴惴不安、几欲放弃的心。当时,面对这些困难,身处逆境的我,该当如何?!

查看全文

基层党的建设要直面WTO

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出现全面开放的新格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进程已进入全面“提速”阶段。新的形势必将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们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认真分析研究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挑战和影响,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一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西方社会思潮也将拂面而来,思想、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呈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出版业、传媒、教育的开放,西方敌对势力将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竭力输出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加紧实施其“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碰撞更加剧烈。这些势必冲击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世界观、价值观,侵蚀党员干部队伍的肌体。同时,更加开放的市场化环境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处理问题,自觉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民族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增强党的意识,努力实践党的宗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等,是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二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给党的组织管理体制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积极转制,经营规模、经营地域、经营领域不断扩大,资产和组织结构更加多样化。随着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的党组织管理体制做了一些相应调整,但这种调整的力度和步伐仍滞后于形势发展的变化。特别是目前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管辖仍服从传统的行政隶属关系,以挂靠方式接受某一行业、部门的领导,这种状况与管人管资产相结合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不适应,在实践中势必会出现许多难题。比如,多元投资主体的企业党组织的设置与隶属关系问题;超大规模的企业集团和中国跨国公司的逐渐增多,驻外分支企业和机构如何参照国际惯例,用适当形式设置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包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实行期股期权和年薪制后,个人利益与企业命运连在一起,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应有职能,体现其政治核心地位的问题。

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各类外资企业、国外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将大量涌现,并大力实施员工本地化战略;国内民营企业、中介机构、行业组织以及群众自助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将迅速发展,对社会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种情况下,在这些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中如何设置党组织,以及党组织的职责如何定位,党建工作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盲区。这就给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组织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带来新的问题。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出现了大量的流动党员。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党员将由计划经济下的“单位人”、“组织人”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人”、“自由人”,党员队伍的职业、身份、工作岗位呈现多样化、多变化,党籍管理与工作关系分离情况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及时对党员进行准确有效的统计,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将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的人形容:“战争年代是党员找组织,现在是组织找党员还总找不着。”如果我们不改进方式方法,党员管理工作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既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丰富了基层党建的内容,拓展了党的建设的空间。党的建设就是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程中开拓前进的。我们要坚持以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与时俱进,主动探索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查看全文

直面乡镇财政困境,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有效遏止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三乱之风的蔓延,但是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深重的,乡镇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基层政权的运转困难、沉重的乡镇债务,财政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乡镇财政原有平衡机制的维系失去了依靠,其困境如孤山突兀,从幕后走向前台演绎,风雨飘摇,更加的显性化了。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乡镇财政的基础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尚属初级阶段,难以形成高附加值、高税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系列,工商企业频监倒闭,使得乡镇财政没有充足的财源。

2、“分税制”不完善使乡镇财政缺乏稳定的高收入来源,支出压力大。1994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但至今省以下“分税制”体系采取了不尽合理的基数法,一方面,税收收入一层层向上集中,中央得了“大头”,地方收入相对减少并经过省、市、县三级的层层盘剥,乡镇财政收入逐渐被掏空。税制改革以后,农业税划归为地方税种,虽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农业税的征收工作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业税的免征,支撑乡镇财政的一大主要财力落空,乡镇财政靠微小增幅的工商税收增加财力来自我消化农业税税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财政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来说,大多还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没有能科学地配合分税制改革最终落实。另一方面,支出责任却一层层向下转移,中央出台的一些增支政策要靠地方自行消化,使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落实到具体事务,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大多是一些刚性强、欠帐多、支出基数大、无法压缩的支出。如农村教育、民兵训练、优抚等就基本由乡镇负担了,还有道路、危桥、医疗、文化及其它一些社会福利项目,主要由乡镇配套组织实施,但是资金来源溃泛,完全由乡镇预算负担必将导致资金短缺。乡镇政府没有足够的税收收入来源、显得财权范围小,而事权范围又过大,缺乏与责任相对应的经济财力支撑,仅仅依靠弱势的农村经济和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更遑论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了。

3、税收管理体制的缺陷加重了乡镇财政困难。目前在乡镇一级,基本是国、地两税均由条条统管,负责工商各税的征收,而乡镇财政只负责征收农业二税和相关收入,这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扯皮现象。另外,税务部门往往从完成收入任务指标出发,当年任务完成后不愿过多超收,以便为下年“留有余地”,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应征尽征,造成人为的收入流失。再有现在地方政府流行一种“财政收入才是硬政绩”的说法,各级领导关心财政收入是好事,但是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当年税收任务,地方政府踏上了引税之路,随之带来的则是大幅度的引税返还和财政收入的虚假繁荣,不能提高财政提供公共品和服务能力,抬高了税基,恶性循环,扰乱了税收秩序。

4、高昂的招商引资成本,为乡镇财政雪上加霜。目前招商引资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各级政府自上而下都有招商引资任务,并直接与干部的升迁、考核挂钩,这就有了必须完成任务的压力,尤其是乡镇政府安排大批干部关门“停业”外出招商,形成了以土地的无偿或低价出让、税收的减免、变相的奖励为成本的招商,政府职能迷失,资源流失,财政收入落空,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无力偿还,进一步加重了财政的负担。

5、乡镇政府包揽过多经济管理职能,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和兴办合作基金会留下了财政隐患。过去乡镇政府一是直接兴办企业,行政干预多,由于行情不准和一些基层企业干部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企业亏损、停产直至破产,遗留了巨大的“包袱”,后来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迫于上级的压力,受惑于甩“包袱”的良好愿望,“卖一送一”,慷国家之慨,将全部企业改制到位,这其中流失的国有资产就不说了,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假性改制,这些企业欠下了巨额债务,包括向职工以及向社会的集资款、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借款、银行贷款等,实际上早已资不抵债,只留下一个空壳,但是这其中向职工以及向社会的集资款、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借款,如果改制到位或破产,都必须由财政直接负担,乡镇财政无能消化,就只能搞个假性改制了,完成上级任务,问题一天天往下拖;二是搞合作基金会留下了巨大债务,乡镇企业特别是前几年行情不紧气,借去的贷款如“肉包子打狗”,但是合作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股民的股金,这是一笔“硬”帐,必须还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还,这又给乡镇财政带来了“灾难性”的债务。

查看全文

(论文)直面乡镇财政困境,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以星火燎原之势有效遏止了农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三乱之风的蔓延,但是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深重的,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乡镇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基层政权的运转困难、沉重的乡镇债务,财政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幅度的减少,乡镇财政原有平衡机制的维系失去了依靠,其困境如孤山突兀,从幕后走向前台演绎,风雨飘摇,更加的显性化了。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⒈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乡镇财政的基础原因。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尚属初级阶段,难以形成高附加值、高税利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系列,工商企业频监倒闭,使得乡镇财政没有充足的财源。

⒉“分税制”不完善使乡镇财政缺乏稳定的高收入来源,支出压力大。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但至今省以下“分税制”体系采取了不尽合理的基数法,一方面,税收收入一层层向上集中,中央得了“大头”,地方收入相对减少并经过省、市、县三级的层层盘剥,乡镇财政收入逐渐被掏空。税制改革以后,农业税划归为地方税种,虽然刺激了地方政府对农业税的征收工作的积极性,但是随着农业税的免征,支撑乡镇财政的一大主要财力落空,乡镇财政靠微小增幅的工商税收增加财力来自我消化农业税税基,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财政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来说,大多还缺乏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办法,没有能科学地配合分税制改革最终落实。另一方面,支出责任却一层层向下转移,中央出台的一些增支政策要靠地方自行消化,使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落实到具体事务,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大多是一些刚性强、欠帐多、支出基数大、无法压缩的支出。如农村教育、民兵训练、优抚等就基本由乡镇负担了,还有道路、危桥、医疗、文化及其它一些社会福利项目,主要由乡镇配套组织实施,但是资金来源溃泛,完全由乡镇预算负担必将导致资金短缺。乡镇政府没有足够的税收收入来源、显得财权范围小,而事权范围又过大,缺乏与责任相对应的经济财力支撑,仅仅依靠弱势的农村经济和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更遑论公共建设和公共服务了。

⒊税收管理体制的缺陷加重了乡镇财政困难。目前在乡镇一级,基本是国、地两税均由条条统管,负责工商各税的征收,而乡镇财政只负责征收农业二税和相关收入,这客观上造成了一些扯皮现象。另外,税务部门往往从完成收入任务指标出发,当年任务完成后不愿过多超收,以便为下年“留有余地”,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应征尽征,造成人为的收入流失。再有现在地方政府流行一种“财政收入才是硬政绩”的说法,各级领导关心财政收入是好事,但是为了完成和超额完成当年税收任务,地方政府踏上了引税之路,随之带来的则是大幅度的引税返还和财政收入的虚假繁荣,不能提高财政提供公共品和服务能力,抬高了税基,恶性循环,扰乱了税收秩序。

⒋高昂的招商引资成本,为乡镇财政雪上加霜。目前招商引资是比较热门的话题,各级政府自上而下都有招商引资任务,并直接与干部的升迁、考核挂钩,这就有了必须完成任务的压力,尤其是乡镇政府安排大批干部关门“停业”外出招商,形成了以土地的无偿或低价出让、税收的减免、变相的奖励为成本的招商,政府职能迷失,资源流失,财政收入落空,失地农民的土地补偿款无力偿还,进一步加重了财政的负担。

⒌乡镇政府包揽过多经济管理职能,特别是产权制度改革和兴办合作基金会留下了财政隐患。过去乡镇政府一是直接兴办企业,行政干预多,由于行情不准和一些基层企业干部的责任心不强,导致企业亏损、停产直至破产,遗留了巨大的“包袱”,后来产权制度改革,乡镇政府迫于上级的压力,受惑于甩“包袱”的良好愿望,“卖一送一”,慷国家之慨,将全部企业改制到位,这其中流失的国有资产就不说了,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假性改制,这些企业欠下了巨额债务,包括向职工以及向社会的集资款、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借款、银行贷款等,实际上早已资不抵债,只留下一个空壳,但是这其中向职工以及向社会的集资款、合作基金会贷款、财政借款,如果改制到位或破产,都必须由财政直接负担,乡镇财政无能消化,就只能搞个假性改制了,完成上级任务,问题一天天往下拖;二是搞合作基金会留下了巨大债务,乡镇企业特别是前几年行情不紧气,借去的贷款如“肉包子打狗”,但是合作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于当地股民的股金,这是一笔“硬”帐,必须还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还,这又给乡镇财政带来了“灾难性”的债务。

查看全文

直面严峻节能形势 采取新举措营造节能降耗氛围

今天的GDP能耗公报给我们带来的感觉是沉甸甸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5年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今年节能目标是,单位GDP能耗要降低4%左右;而现实是,上半年能耗不降反升。虽然同比只上升0.8%,但这个对比仍凸显了我国节能形势的严峻!

为实现节能目标,今年以来已经有不少新举措出台。例如,我国GDP能耗公报制度问世,并于6月首次公布了2005年分地区的单位GDP能耗情况,今天又公布了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为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务院国资委等部门在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9个重点耗能行业组织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有关部门编制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国家发改委安排了5.4亿元国债资金支持98个重点节能项目;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还与地方及中央重点企业签订了45份节能目标责任书。

这一系列重大举动,为全社会营造了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但是,为什么节能降耗的进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呢?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单位GDP能耗数倍于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从工业内部结构看,高耗能行业的比重大,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因此,节能要取得明显成效,首先要提高第三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济结构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形成,其调整也必须假以时日。由此,我们要认识到,节能降耗对中国来说,任务非常艰巨,道路非常遥远,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和相关措施。

除了结构问题,观念问题也应该重视。关于节能的重要性,应该说中央政府强调的很多,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也已广为人知。但全社会的能源忧患意识,特别是地方政府对节能问题的重视,仍然有待强化。我们不难看到,目前,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还没有完全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而企业在热衷于投资上项目时还缺乏节能意识。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分解节能指标,并与地方签订落实目标的责任状,但一时还很难看到效果和制约作用。在全民参与节能方面,健康、文明、节俭、适度的消费理念还没有普遍建立,节约型消费模式还没有形成。

我们必须直面严峻的节能形势,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悲观。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说明我们节能的潜力很大。也就是说,通过增加投入以及推广运用先进技术等方面的主观的努力,节能是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的。当然,做到这些需要从法制建设、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整体推进。值得乐观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问题高度重视,重大举措和政策一个接一个地推出,国务院又即将下发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坚定步伐,狠抓落实,节能工作一定会开创新局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