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公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19:42: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治理公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治理公路

公路三乱治理报告

根据路政[2007]5号、6号、7号文件精神,XX路政所认真组织全体路政员进行学习,并成立以分局领导为组长,路政员为成员的自查自纠小组对公路“三乱”情况进行自查自纠。通过对《公路法》、《行政处罚法》、《关于取消公路基本无“三乱”地区资格的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的学习,我所认真、严肃、实事求是开展以“七查”为内容的自查自由纠活动。即:(1)查思想上对工作的重视程度;(2)查治理公路“三乱”的规定是否落实;(3)查执行各项的落实情况;(4)查执行“绿色通道”政策是否规范;(5)查对社会承诺是否落实;(6)查是否按省物价局标准收费,有无乱收费现象和违纪行为;(7)查是否存在执法不文明行为。

一、路政所严格执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治理公路三乱”的指示精神,切实做好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巩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弹,经常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工作的文件、交通法规、、办事程序等,进一步提高路政员的思想觉悟,增强自觉性。加强思想政治、职业道德、遵纪守法、业务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三个代表”学习,遵照“人民公路为人民”的行业宗旨,培育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优良品德。严格执法,规范服务,文明办事,坚决制止公路“三乱”行为。

二、将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需要公开的事项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对收费项目严格执行闽财综(1995)113、闽价[2000]费字131号收费标准,未自定收费项目,自立收费标准。公开承诺服务内容,开展登门服务活动,深入企业办理各项手续,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思想观念。自觉规范行为,增强内部制约及外部监督机制。

三、路政执法人员上路执行公务时,严格遵守交通部在治理超限工作中的“十条禁令”坚决贯彻国家和省政府对治超工作的指导思想,抓好治超各项措施的落实。坚决执行国家、省关于“绿色通道”方面相关政策。执勤中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廉洁执法,文明礼貌,按法律程序执法。工作未发现执法简单、粗暴,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严禁吃、拿、卡、要、收礼、受贿违法违纪事件发生。

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进一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内部办事程序、工作纪律和行为规范,形成有章必依、违章必纠、互相监督的机制。发现违纪问题经查属实的从严处理。要诚恳、虚心、热情地接受社会的批评和建议,倾听群众的意见,当好人民公仆。我们要以自查自纠为动力,学习先进,改进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查看全文

公路运输超载治理建议

摘要:结合实际,以公路运输超载问题作为研究背景,从超载对公路运输的危害层面出发,分析公路运输导致超载大量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包含运输市场产生问题、制度问题、违规改造车辆问题,同时在问题提出的基础上给出建议性的治理措施,目的在于控制公路运输超载问题,提高公路运输水平。

关键词:公路运输;超载;问题;治理建议

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存在非常严重的超载问题,导致了道路交通安全性无法保障,道路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也被大大缩短,严重阻碍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超载就是道路上形式的运输车辆所承载的重量严重超过了规定的负荷,也就是说超过出交通管理部门所规定的吨位数据,整体危害性极强,下面将针对超载对我国公路运输所造成的严重危害展开分析和研究。

1超载对公路运输的危害

我国货运车辆超载运输现象的逐渐加剧,给我国的公路和桥梁造成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了运输市场的混乱,也阻碍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严重危害公路和桥梁的安全性,经济效益也受到极大的影响[1]。经过不完全数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用于公路和桥梁的建设,但是车辆的过度碾压使得这些交通基础设施存在非常严重的车辙、龟裂等病害问题,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维护和检修。其次,影响公路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当前我国的车辆超载而引发的严重安全事故非常多,导致了交通安全性严重不足。从近年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因为车辆超载所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高达82%以上。因为车辆超载运输,使得爆胎、制动性能下降以及车辆严重磨损的问题非常严重,从而导致了车辆行驶安全性下降,对于交通运输非常不利[2]。由此可见,车辆超载会严重威胁道路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还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的损失,还会给整个交通市场的运行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影响范围非常大。

2公路运输导致超载大量存在的主要因素

查看全文

公路滑坡治理策略论文

摘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关系到公路畅通,关系到人车安全,同时,滑坡问题也是山区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笔者针对高速公路边坡滑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以期为类似地质自然灾害处治及预防提供参考。

关键词:滑坡防治加固

引言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因滑坡的产生条件、影响因素、破坏机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主要地质和工程问题之一。边坡如果失稳,就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轻则增加投资、延长工期,重则导致建筑物倒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目前,滑坡仍然是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

一、地质构造

该边坡工点位于阿蓬江岸边斜坡中部,坡脚是阿蓬江典型的凹岸冲刷地段。场地在地质构造上位于濯河坝~大集场紧束向斜的核部,黔江正断层的下盘,八面山隆起与阿蓬江凹陷的边缘地带。岩体中裂隙很发育,现场调查主要发育有3组构造裂隙:①产状为295~341°∠68~85°,延伸3~5m,间距0.15~0.30m,张开宽1~3mm,裂面平整,局部具少许泥质充填。②58~88°∠68~79°,裂面平整,微张,延伸2~4m,局部具少许泥质充填。结构面结合程度差。③产状为17°∠84°,延伸1.2~1.8m,间距0.35~0.70m,微张,较粗糙,少许泥质充填。

查看全文

公路路面水损毁治理

国内公路路面以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主要形式,在其施工完成后,水和空气通过混合料内孔隙和外界的连通空隙进入混合料内,一旦其不能及时外排则会滞留在混合料内,在后期车辆荷载的动水压力及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将会导致沥青和矿料发生剥离现象,导致强度下降,即产生了水损毁现象,若其进一步发展将会导致裂缝、唧浆、松散、坑槽等多种破坏形式。导致沥青路面水损毁现象因素多种多样,对该现象应提高认识、深入研究,从各个环节进行控制,才能有效降低和防治水损毁的发生与发展。

水损毁现象表层坑洞。表层坑洞是路面水损毁中最为普遍的现象,该种现象几乎每条公路都存在,其差别主要为单位面积内坑洞的个数和面积,通常半开式沥青混凝土面层坑洞现象最为严重,其生成原因主要是水透入表层后滞留在表层下部与下层的交界面上,沥青剥落现象从底层开始逐步向上扩展,一旦底层较大石子被剥落下来则会导致混凝土失去强度,其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将产生网裂和形变。深度水损毁。若表面层为半开级配、中面层为密实式沥青混凝土则当自由水透入表层后会有较长时间从中面层的薄弱部位渗透到中面层,并在其中滞留,路面车辆荷载将使两层沥青混凝土内部分碎石表层的沥青剥落,最终导致表面网裂、形变及向外侧推挤,最终生成坑洞,尤其是在冰冻地区,在冰冻期内将会发生多次反复冻融,在化冻期间面层内的自由水会导致深度水损毁,因此说深度水损毁的产生是水与重交通对较大孔隙内沥青面层的共同作用,水滞留在中面层内,在荷载作用下面层受到强烈的水损毁。基层水损毁。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后,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基层混合料表层的细料在自由水所产生压力的冲刷下会形成白色浆,浆体在车辆荷载作用下通过缝隙渗透到路面表层,若灰浆数量足够大则会产生坑洞。若基层表面形成大面积唧泥则会导致基层顶面松软,路面面层出现变形或网裂,最终导致路面破坏。水损毁是指降水或地表水在存有缝隙或不密实的路面进入路面结构内,导致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的现象,水进入路面后在车辆荷载不断产生动水压力及抽吸的反复作用下,水分会逐渐穿透沥青膜进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由于水的极性作用使其较沥青更易吸附在集料表面因而会降低沥青的黏附性,最终导致沥青逐步从集料表面剥离,并使沥青与集料间的粘接力逐步丧失,最终导致沥青路面混合料松散、脱粒并继而形成坑槽现象。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过程:沥青膜从矿料表面剥离的过程。因水较沥青更容易侵润矿料表面,当水分穿透沥青膜将沥青置换出来并进入沥青与矿料界面时则会降低沥青的黏附性最终导致沥青膜剥离;沥青膜从矿料表面剥落的过程。沥青膜剥离后将沿着矿料表面发生收缩和移动,最终形成小油皮或小油条,而矿料表面此时已被水侵润,导致沥青和矿料间形成互不相干的分离物,因此沥青混合料变的松散而降低混合料的整体性并降低强度。

水损毁的影响因素沥青性质粘性大的沥青内存在较多的极性物质,该物质使沥青对集料有良好的侵润性,因此粘性大的沥青对集料有更好的黏附性,其抗剥落能力强于粘性小的沥青,生成的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水稳定性,此外沥青中羧酸等成分对水损毁的产生极为敏感,说明即使粘性相同的沥青因其化学成分不同导致其黏附性能有较大区别。集料性质沥青拌合物内每种矿料均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拌合料能否产生剥落现象关键在于集料的亲水性,亲水性强的集料其对水的吸附能力则大,集料表面的沥青膜则容易被水置换,而憎水性集料则正好相反,通常硅质含量高、呈酸性的材料多为亲水性材料,而硅质含量低的材料则呈碱性,由于酸性材料与沥青的黏附性不如碱性集料,且酸性越大与沥青的黏附性也越差,同时,集料表面的化学性质、纹理构造、表面积以及清洁程度等对其与沥青的粘附性能有影响。孔隙率混合料孔隙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透水性,研究表明,8%的孔隙率是控制路面透水性的临界点,当路面孔隙率在8~15%的范围时,一方面水容易进入面层内部,但却难以迅速排除及蒸发,因此水会长时间滞留在面层内,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则会产生较大的水压力并形成动力水,继而会产生水损毁破坏。

压实度未进行良好压实的混合料的孔隙率将加大,因此为水的侵入提供了条件,压实度不足的直接原因包括集料粒径偏大而面层厚度相对较小,并与路面压实中采用的机械及施工工艺相关,同时压实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效果存在很大影响,混合料只有在一定程度上才能真正压实。结构内部排水效果目前人们对路面基层及地表排水采取多种措施,但却忽视了对结构层内部的排水,最终加剧了水损毁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人们一直将水导致的路面结构破坏归咎于地下水的侵入,而忽视了降落在地表的水侵入路面面层的部分,导致地表水渗入的原因主要有路面材料过于松散,面层混合料空隙较大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裂缝等原因。

控制拌和料的空隙率公路路面面层多数为两层或三层,预防水损毁应考虑阻止水侵入路面结构层,因此面层本身防水性能非常重要,大量试验表明在沥青面层混凝土内仅设一层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或增设一层沥青砂来进行预防水损毁远远不足,因为每一层中有水侵入则该层就会产生水损毁,因此面层内各层均应采用密实型沥青混凝土,而不能完全寄托于排水层。提高集料与沥青的粘接力影响混合料的粘接力的因素主要有沥青与矿料的性质、沥青用量及矿料的比表面积,因此严格控制沥青用量以保证在集料表面被沥青充分裹覆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沥青膜的厚度;矿料的比表面积对混合料的粘接力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矿粉不仅会起到填充料的作用,也会增加其比表面积,而用于面层的混凝土集料需保证其既耐磨又有高磨光值的硬质性。提高压实标准可通过改善施工工艺来保证混合料能充分压实,尤其是当面层较薄、采用的混合料粗集料较多时,由于混合料温度下降较快,可供碾压的时间更短,因此提高了压实要求,为尽可能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不透水性应尽量提高其压实度,减小路面空隙率,具体可通过采取对碾压工艺重点控制,主要从压路机的配置、机械排列及碾压方式以及压路机与摊铺机的碾压距离、碾压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确保压实度能满足要求。

设置排水层、防水层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中是路面面层内的排水,避免进入面层内的水分不能外排而导致水损毁现象,从实际水损毁现象分析往往表面水没来得及渗透到中层或下层,此时表层或中层则已经开始发生破坏,因此若在面层下面设置排水层则不能起到明显效果,因此应在面层内设置适当的排水结构方可及时排放进入路面的水分,减少水损毁现象。结语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毁的发生与路面设计、施工、使用及养护管理均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水对路面面层产生不良影响,方能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实现沥青路面的安全、稳定高速运行的目标。

查看全文

市区公路路域环境治理规划

创建平安疏通、高效快捷、舒适优美的出行环境,为提升我县公路管养水平。提升公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规范公路管理和优化路域环境为目标,通过集中整治,全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升公路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使我县境内国省干线达到“畅、安、舒、美”的标准,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良的交通保障。

二、综合整治范围及内容

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及综合管理治理;二是公路用地范围外沿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及穿村镇、城区路段的综合治理。

(一)公路基础设施整治

查看全文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论文

摘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治理对于提高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认为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病害治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即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边坡变形与失稳治理、岩溶地区路基治理和采空区路基治理等。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

1边坡防护与加固治理措施

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应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经久耐用、节省造价和造型美观”的原则。路基边坡防护与加固包括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柔性支护与防护、综合防护等几种类型。

植物防护就是在边坡上种植草或植树,以减缓边坡上的水流速度,利用植物根系固着边坡表层土壤以减轻冲刷,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作用。植物防护不仅可以美化公路环境,调节边坡的湿温,起到固结和稳定边坡的作用,而且又比较简单、经济。一般来说,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当然其土壤必须适宜于植物的生长,而且边坡比较平缓,坡高不大。在高速公路上,常用的植物防护有植草、铺草皮和植树等。

工程防护主要是针对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填、挖方边坡或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石路基边坡,以及碎(砾)石土的挖方边坡等,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即设置人工构造物防护。工程防护的类型有护面墙防护、干砌片石防护、浆砌片石防护、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锚杆防护、挡土墙以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等。

查看全文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探析

1公路工程建设中比较常见的路基路面病害

1.1路基翻浆。季节冻融地区,春融时路基或路面基层含水率过高,强度急剧下降,在行驶过程中路基变湿变软,路面发生断裂,冒泥现象。由于路基土质差,公路经过湿地,或路基坡脚存在积水,极易发生翻浆病害,盐渍土和沼泽是翻浆病发生的主要地区。1.2公路路面凹凸不平。路面凹凸不平将对车的行驶速度和安全行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之所以造成路面高低不平这种病害,其主要原因就是在公路工程公路施工过程中压路和铺路时技术操作不够规范,专业技术不够到位。相关的检查管理单位不严格等,都是造成路面不平整的原因。1.3出现路面粗糙和马蜂窝现象。若公路路面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使公路的承压能力变差,同时大大缩短使用寿命。引起这种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两点:①在公路工程的沥青施工时,使用的沥青材料制作不符合标准,未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沥青材料的质量较差;②在建设中,相关管理部门对沥青的保养护理时间短,造成对沥青的养护不充分。1.4路面的平整度不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基层平整度没有严格控制,则其路面平整度也会不合格,造成路面平整度不足。例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负责压路机和铺路机的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工作时思维不够集中造成失误,或者负责监督的部门敷衍了事,不严格检查路面,造成路面平整度不够,严重的话还会导致道路高低不平,非常危险。1.5路面出现裂痕。公路路面出现裂痕(如图1所示)是一种在公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病害,这一方面会影响公路承载压力的能力,同时还会给路面车辆的行驶带来非常大的危险。造成这类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施工使用的材料不满足施工要求、质量差,施工材料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沥青材料的质量差不合格、砾石沙子的硬度强度不够;②施工的操作技术未按照标准执行,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时也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及流程进行。1.6边坡出现坍塌。目前江西省的道路工程最为严重的情况便是边坡滑塌。一般而言,其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塌方和滑坡。虽然二者出现的主要原因都是土质疏松,但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塌方(如图2)更多是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采取的方法有误或者含水过多导致,而滑坡更多是由于地质条件不佳。江西省一些地区土质较为疏松并且雨水过多,往往会有塌方和滑坡问题出现。由此可以看出,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原因便是土质疏松,同时由于长时间受到雨水冲击,土质难以有效承受其压力,进而出现事故问题。1.7路基出现变形。如今普遍公路经常会有路面变形或者下沉的情况,江西省内一些公路也不例外。事实上,当工程施工全部结束的时候,路面本身应是完全平坦的,只有在通车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下沉。一般来说,造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三种:①施工时采取的施工方法存在问题,工作人员未能有效处理好分层或者水量控制不佳,从而造成路基变形;②施工企业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材料质量不佳、材料本身的压缩系数过高等;③公路在投入到实际使用之后,由于人为破坏造成变形。主要是一些车辆出现超载或者超重的情况,使得路面遭到了破坏。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2.1严格做好施工管理。每一层基层施工前,应检查下一结构层施工质量。有松散、重度离析等路段,应进行返工。对开裂的部位应作封闭处理,开裂部位应进行返工处理。在设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比时,采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采用振动试验法成型试件,以振动试验试件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密度。在满足基层强度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但最小剂量不应小于3%。对各组分的用量进行提前试验配比设计,保证最优组合配比,能够有效地减少收缩裂缝的产生与发展,尽量在保证基层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水泥的用量,一般情况下控制在4.5%内。对于混合料而言,由于混合料中细料、矿粉对混合料的收缩性有较大影响,应根据混合料含量控制,一般控制在通过0.075mm筛的颗粒质量不大于7%为宜,混合料压实时含水率越高,其收缩率越高,所以压实含水率不宜超过1%。在完成至少7d的下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并达到设计强度后,便可进行上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2.2合理设计排水。对路基、路面排水进行全面设计,以达到排水系统通畅不淤堵且功能全面的状态,在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时能够高效快速进行,以保障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且对路基和路面起到保护作用,路面排水系统需要与当地排水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路界内排水为10年,路面及路肩表面排水为3年。(1)公路修建后,尽可能不对原有农田排灌系统造成干扰和改变,以保证农业正常生产。(2)填方路基一般都设置有排水沟,桥涵构造物与沿线排水沟连通,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3)路基排水沟与沿线通道、灌渠交叉时,采用盖板涵等立体交叉方式,尽量做到不影响原有的排灌系统,同时避免路面污水直接排入农田。(4)为使排水通畅,便于维护和保养,路侧的排水沟、边沟等均采用浆砌片石等进行全铺保护。2.3路堤边坡防护。根据沿线地形地貌、气象条件、水文、地质情况及路基填料、边坡高度等采用植草防护、浆砌片石人字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等类型。各种防护形式根据其特点结合边坡高度、土质及周围景观等进行选用。2.4提升沥青路面的质量。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当前的设计图,选择最合适的沥青品种,并针对其本身的针入度、延度以及软化点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测,只有保证最终获得的检测数据满足规定水平,才能够将其移入场内进行使用。其次,在对沥青进行加热的时候,施工企业还需要委派一些工作人员做好温度控制的工作,以防在进行加热的时候由于温度差造成路面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进而影响其本身的质量。除此之外,在进行沥青拌和的时候,理应做好现场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在摊铺之前,必须对封层的质量展开全面检查,对于实际需要投入的用量予以控制,同时还要保证摊铺工作足够均匀和平整。只有能够严格控制路面本身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才能提升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公路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路工程属于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工程种类,如果采取的方式有误或者技术人员态度不佳,都会造成路面病害问题发生。由于公路建设时容易受到地质结构、施工技术等的影响,路基路面产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相关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治理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江西省公路工程的健康发展。

查看全文

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方案

为深入搞好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实现无“三乱”建平目标,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反腐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我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县委十三届四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纠风专项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力度,完善措施,狠抓落实,防止反弹,力争实现全县所有公路基本无“三乱”的目标,为全县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

二、治理任务和措施

(一)进一步明确政策。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的通知》(国发[1994]41号)为基本依据,除交通、公安、林业等部门外,其他部门、单位及其人员一律不准上路设站、收费、罚款和进行各种检查活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准向下属下达罚款指标,不准将罚没收入与执法人员的工资、福利、奖励挂钩。允许上路执法的部门和单位,不得进行职权范围以外的检查活动,不准代其他部门搭车收费。要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大道”活动,确保101线、锦赤线、小叶线、老宽线等国省公路车辆的安全畅通。要严格执行“绿色通道”的规定,对运送蔬菜、果品、动物的车辆违章,先放行、后处理。

(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交通、公安、林业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管理,严格依法行政。交通部门要加强源头管理,坚持在检查站、收费站和车辆集散地实施检查任务。公安交警上路执勤要以维护秩序、疏导交通、保证安全为目的,对无违章车辆不得拦车检查,如遇有严重违章需要纠正的,也不得双向检查。其他警种只有在执行紧急任务(如堵截被盗车辆,抓捕逃犯,打击走私、贩毒、贩黄等)时才能上路进行临时性检查。林业木材检查人员不得离开站点流动检查。所有执法人员按照上述规定,确需上路进行检查,必须持省政府授权部门核发的检查证和收费证,且一人一证,不得转借。要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有关规定,认真纠正对本地区车辆偏宽,对外地车辆偏严的现象,塑造公正、廉洁、文明的良好形象。

查看全文

公路沿线治理工作汇报

按照县治理办39号文件的要求,乡坚持以“清除杂物、增添绿化、长效保洁”为重点,全力治理乡村社公路沿线的环境卫生,城乡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现将我乡公路沿线治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开展专项行动

由乡治理办牵头,乡林业站和各村密切配合,开展公路沿线治理专项行动,组长由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纪委副书记担任,成员有各村支部书记。专项治理时间为1个月,治理范围包括辖区内的所有乡村社道路。

二、清除公路杂物,打造绿化节点

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先是投工38个对道路两旁的杂草及障碍物进行清理,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疏通了公路两边的水沟,清除了公路两边的杂草,规范了沿线农户的柴草。然后由乡林业站负责统一规划,重点在禾双路公路两旁打造绿化节点,投工30个,投资3000余元,统一定植香樟树650株,目前香樟树苗的成活率达到了80%,进一步美化了公路沿线的环境。

三、坚持随时保洁,及时托运垃圾

查看全文

全市违法占用公路治理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保障公路设施安全畅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确保“三夏”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正值夏收的关键时期,部分群众占用公路打场晒粮,严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规定,现就治理占用公路打场晒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及堆积杂物、建筑材料等,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公路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对此,各镇、各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以下统称各镇)和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治理占用公路打场晒粮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安排得力干部具体负责,组建专门队伍进行巡查和治理。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公路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等单位负责人要靠上抓,抽调专门力量,加强路面执法和巡查,配合各镇查处占用公路打场晒粮等违法行为。

二、磕兑责任,明确分工

对占用公路打场晒粮及堆积杂物、建筑材料等的治理工作,要坚持属地化管理原则。各镇对各自辖区内的治理工作负总责,具体负责辖区内国省干线、县道、乡村公路及沿线的治理工作。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突出重点路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坚持治理和疏导相结合、教育和处罚相结合,采取召开会议、在集市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并充分利用地头场、断头路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闲场地,提前安排好晒粮场所。要以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引发的交通事故为反面教材,加强警示教育,使群众增强交通安全意识,自觉不在公路上打场晒粮、堆积杂物和建筑材料,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公路局、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等单位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与公路沿线各镇密切配合,加大路检路查力度,抓好路面的巡防和清理工作。市公安局要对干扰、阻挠执法的治安案件进行严肃查处。各新闻媒体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并注意抓好正面、反面典型的曝光,为专项治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