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团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11:01: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指挥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县救灾指挥团宣传组应急方针
为加强我县抗震救灾应急宣传工作的管理,保证应急宣传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及地震谣传给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结合《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力开展全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防震减灾事业与现代化进程同步发展。
抗震救灾应急宣传工作由县委宣传部统一领导,县抗震救灾应急宣传工作小组具体组织实施。
二、抗震救灾应急宣传工作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一)县抗震救灾应急宣传工作小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抗震救灾办公室、广电局、新闻中心、气象局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任组长,县抗震救灾办公室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应急宣传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宣传部。
县救灾指挥团救援组应急方针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发生地震灾害时的救援工作,确保地震救援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依据《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救援体系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成立县抗震救灾指挥部救援组,在我县发生地震灾害时,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救援工作。救援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武装部长
成员单位:武装部、县防震减灾办、县公安局、县教育局、县水务局、县科技局、县安监局、县交通局、县粮食局、县电力局、城关镇
县救灾指挥团医疗卫生组工作方针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发生地震灾害时的医疗救治卫生防疫防病工作,确保地震医疗救治卫生防疫防病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挽救伤员生命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发生、蔓延,依据《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医疗卫生体系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成立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医疗卫生组,在我县发生地震灾害时,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医疗救治卫生防疫防病工作。医疗卫生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县卫生局局长
县政府信息督查室副主任
县救灾指挥团预报监测组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地震灾害预报监测工作,确保地震预报监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和经济损失,根据《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抗震救灾预报监测工作由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县抗震减灾预报监测组具体组织实施。
二、主要职责及工作要求
(一)预报监测组的主要职责
预报监测组领导小组要做好灾情研究会商和分析判断,并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和监测工作;成员单位和办公室要加强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畅通,及时汇集上报监测情况,做好预报监测的上下衔接和具体实施工作。
县救灾指挥团基础设施组工作方针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发生地震灾害时救援工作,确保地震救援工作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依据《县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特制定基础设施组应急预案。
一、救援体系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成立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基础设施组,在我县发生地震灾害时,统一领导、指挥和修复基础设施工作。基础设施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单位:县经济贸易局、交通局、城乡建设局、电力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销售分公司销售部。
二、主要职责
音乐指挥艺术风格形成研究
摘要:大型合奏乐团演奏的形式在十九世纪初期逐渐形成,为了在演奏过程中更好的统筹演奏者不同乐器的使用和操作,规范演奏声部,使演奏作品更加精彩合理,就出现了音乐指挥。我们大都了解在乐团中音乐指挥者手持指挥棒,演奏者通过观察指挥棒的挥动速度来掌握乐器的弹奏速度。在整个乐团的演奏过程中,音乐指挥的艺术风格起着主导作用,笔者在本文主要是针对音乐指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的乐团演奏,对音乐指挥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音乐指挥;艺术风格;形成因素
一、音乐指挥的作用和意义
乐团的主管者通常都是音乐指挥人,指挥人不仅要保证整个乐团的演奏效果,还要对整个表演的流程进行合理规划,所以指挥人在乐团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交响乐团中音乐指挥就是艺术指导,有效的艺术指导能够使排练、曲式演奏、演奏者定位、和声以及合唱等方面发挥最好的乐团效果,同时通过指挥者的音乐指导,增强了乐团中众多演奏者之间的默契感,对乐团成员具有极大的协调作用。
二、音乐指挥艺术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对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是音乐指挥者在日常排练和演出时必要的考虑条件,要想演奏出高水准的作品就必须对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进一步的挖掘,只要这样音乐指挥人在进行演奏指挥的过程中,才能指导出具有作者灵魂、作者艺术风格的作品。音乐指挥者通过不断的排练与演出,结合自身的艺术情节融入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并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具有作者特色的音乐指挥艺术风格。例如:在演奏贝多芬c小调第五号交响曲“命运”的过程中,首先音乐指挥应该了解作者贝多芬的艺术风格和创作处境,然后再进行乐团排练,同时结合自身的音乐指挥经验,才能将命运交响曲的作品内涵在演奏的过程中得以显现出来。(二)音乐作品的内容。由于音乐指挥者个体存在着差异的因素,音乐指挥对作品内容的理解角度并不相同,所以在演奏同一个音乐作品的时候不同的音乐指挥所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完全不同,音乐这门艺术的欣赏途径主要是通过认的感知和想象,音乐指挥在实际的演奏指挥中需要将各种各样的乐器进行协调组合,并结合不同的曲式曲调为人们演奏出一个能够符合人们感观想象的音乐作品,然后通过自身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形成一系列的指挥动作,长此以往音乐指挥就会形成一种作品内容与自身指挥特点相融合的艺术风格。例如:在演奏“黄河大合唱”的过程中,音乐指挥对作品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了解,能够感受到作品中所带有的奔腾气息,体会到黄河的壮阔,然后结合了自身的指挥特点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演奏,使音乐指挥的艺术风格变得振奋激昂。(三)音乐指挥自身的艺术特点。每个音乐指挥在步入乐团前都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教育经历以及音乐氛围,所以音乐指挥的个体差异受人文环境直接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三观认知,而且指挥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都各不相同,使得在实际的交响乐演奏指挥中每个音乐指挥的艺术风格都不相同。音乐指挥在了解作品内容后结合自己内心对作品的诠释进行演奏指挥,同时根据自己的动作指挥习惯将音符与节拍为观众表达出来,使自身的艺术风格在乐团演奏的过程中显现。(四)外在因素的影响。音乐指挥者在进入乐团演出之前都经历了不同的生活阅历,而且有的音乐指挥家庭中都是世代搞音乐的,这样以来对孩子成长的熏染就特别大,孩子会随着父母对音乐的理解而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定型,同时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水平都影响到了音乐指挥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有些时候音乐指挥常常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对生活的感悟、对国家的热爱、对历史事件的愤慨等等融入到音乐中去,这样经过长久的乐团排练自然就出现了具有音乐指挥自身特点的艺术风格。(五)乐团管理。我们大都了解交响乐的乐团演奏人数很多,有小提琴手、钢琴手、大提琴手、萨克斯手、还有合唱团,这样一个庞大的乐团在场上共同演出,难免会出现配合不齐的现象,所以在乐团中制定了音乐指挥这一职位,主要的目的就是让演出更为完美,使乐团众多演奏者的配合更为默契。
镇水库防洪预案
1.1编制的目的
团结水库防洪应急预案是针对团结水库及其上游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及下游防汛安全,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证水库运行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而预先制定的,可操作的抢险应急预案。
1.2编制必要性
团结水库自1971年建成以来,已多次遭受较大洪水的袭击,且都不同程度地导致工程本身发生了险情,因此预先制定可操作的防洪抢险救灾应急预案,以达到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其必要性归纳主要以下四点:
①确保水库及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②确保黄旗洞村及州门司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合唱指挥肢体语言表达探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合唱团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音乐爱好者活动的一种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合唱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合唱团要想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高水平的指挥者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演绎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关键词:艺术;合唱指挥;肢体语言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深受人们的欢迎。合唱演绎的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指挥,可以说指挥是合唱的灵魂。本文首先探讨了合唱艺术的体系化发展,然后分析了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艺术,最后对合唱表演中的肢体作用进行了研究。
一、合唱艺术的体系化发展
近些年,我国的合唱歌咏活动得到了十分繁荣的发展,同时随之出现了很多种类型的合唱比赛。但是可以发现,在众多的合唱比赛中,并没有对其赛事进行十分严谨的规划分类,仅仅是简单的划分,但是这些比赛中不包括“玩票”这一类别的赛事。针对于这些合唱比赛而言,即使不用太过于严谨的划分类别,但是也不能全部视为是同一类别的。要对于不同的色调进行简单的划分,例如女声、童声、男声等等,这样的划分不但能够让参赛者充满自信,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参赛者的比赛激情。除此之外,就我国的合唱团而言,其表演的形式相对简单,通常情况下呈现的状态是“整整齐齐”的,因为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合唱具有严肃的特点。但是,从表演形式来看,其合唱的形式应该具备多样性,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一种科学合理的表演形式能够充分的表达整个音乐作品,淋漓尽致地进行情感地抒发,同时还能够借助不同的形式增强音响的效果,这也是合唱作品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笔者看来,一些被称为“业余”、“非专业”的合唱并不是一些十分随意的作品,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没有认识到艺术的真正意义。这些名词的说法,只是对参与者进行的定义,意味着这些参与者并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音乐者,而是一些业余的爱好者。但是,这些音乐的爱好者都是合唱艺术的后备资源,能够有效的促进合唱艺术更进一步的发展。站在某种角度看待这一形式,可以看出对于我国今后的合唱艺术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起着引导的作用。所以,作为十分专业的艺术团队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及时对指挥人才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进而有效提高合唱团队的整体水平。因为深受西方音乐观念的影响,所以在培养我国的专业音乐学者时,出现了“西方的耳朵”这一现状,因此针对于我国人的音乐爱好而言,这些非专业性的音乐人所组成的合唱团队更受人们的欢迎,其作品更受人们的青睐。这些被称为“中国的音乐作品”在进行创作时所使用的都是中国的词汇,运用的技法也是我国独有的,其演唱的方式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形式,整个合唱表演的方方面面都饱含中国的民族文化。除此之外,这里的“民族文化”不能被单纯的认为是传统的,因为时代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音乐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了创新发展,因此很多音乐作品中也具有现代的特点。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开始出现了十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这一词汇开始出现,并发展成为热搜词。“全球化”的出现促使了社会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它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结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同时,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得到有效的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深刻的反省,一些西方国家中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为什么会占据主体的地位,面对合唱艺术的发展要以什么样的姿态。在笔者的观念中,如果一味的故步自封就不会得到传承发展,最终会灭亡。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人,应该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传承发展的意识,同时也要积极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进行创新发展。要想对合唱指挥人才进行培训,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培训体系,就要积极学习西方的精华部分,学会巧妙的融会贯通,进而促进我国合唱艺术体系得到发展进步,不断丰富我国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基因中与生俱来就存在相关的民族音乐元素,所以我们要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合唱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传承我国的音乐故事。
二、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艺术
合唱指挥艺术肢体语言分析
一、指挥艺术
(一)指挥一一群体音乐表演形式的“演奏”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指挥首先应该是一门隶属于音乐二度创作的“演奏”艺术。只不过指挥家手中掌握的“音乐生产工具”已不再仅限于某一特定乐器(如钢琴、二胡、定音鼓,及其自身的声带和共鸣腔体等),而是一支符合一定规格、具有相应编制的音乐表演团队(包括各种类型的合唱队和乐队)。所以,这就要求指挥家对团队中各种“乐器”(包括人声在内)的演奏性能和表现特征等做出全面、深入、系统、熟练的精深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在“演奏”各类合唱队或乐队这种高级“乐器”时真正做到“人器合一”,使指挥家本人和他演奏的“乐器”(即各类合唱队或乐队)有效地融为一体,从而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地为音乐表现服务。(二)指挥——群体音乐表演形式的“导演”艺术。如果说音乐艺术中的作曲相当于电影艺术中的“编剧”的话,那么指挥就相当于电影艺术中的“导演”。所以,在群体音乐表演形式中起“导演”作用的指挥,不仅自己要对作品的整体艺术风格甚至每一个音乐细节都了如指掌,而且要将自己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对这些音乐细节的艺术处理,都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位表演参与者(即合唱队员),并以高屋建瓴的艺术见解,统一所有参与者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在全面、深刻地掌握作品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在排练、演出的艺术生产过程中,真正快捷、有效地统摄起这一群体音乐表演形式的全局。(三)指挥——群体音乐表演形式的“领导”艺术。指挥这一掌控群体音乐表演形式全局的综合艺术,除要负责训练团队等日常艺术事务以外,还必须负责团队的各种组织、建设工作,并尽可能客观、即时地了解队员的各种相关信息,从而全面、牢固地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可见,指挥不仅是团队的艺术指导,而且还是团队许多其他事务的统筹、协调者。所以,无论各现存团队的历史和现状如何,指挥必须在客观上真正担负起团队的实际领导工作。
二、指挥形态变化
一般情况下,指挥站立时,双脚可微微分开,胸脯自然挺起,腹部自然收紧,两肩自然放松,双臂弯曲抬起,双手张开,手指微微弯曲分开,放至胸线,距身体适当距离,手腕微微下沉,手掌向下向前,面对合唱队员,双手间的距离以能有效控制整个团队为宜。手位的高度应在略低于视平线的高度上,手位过高,会阻挡视线,影响指挥与队员的交流,手位过低,会远离视线,起不到传达信息的作用,最恰当的位置,应该是能够使手、眼和队员三者有效地联结在一起的高度。指挥的动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是靠动作幅度大小的变化、手位高低变化、方向纵横变化,反射锐、钝变化,手势虚实变化,肌肉紧张度的张、驰变化,动作简繁变化,意识的“主动”与“被动”化,距离身体的远近变化等手段来表现力度、情绪、“语气”及色彩变化的。(一)力度变化。在实际指挥过程中,由于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人的身体各部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指挥的动作往往会从手臂动作的大小、肌肉紧张度的高低及面部表情的变化等各方面协调动作,所以,指挥者常常会同时调动多种手段来实施指挥。如渐强时,指挥一面逐渐扩大动作幅度,一面提高手位,一面加强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的变化,一面增强肌肉的紧张度。再如,表现渐弱时,一面降低手位,一面让手臂靠近身体,一面手心自上而下翻转,一面还要降低手的紧张度等。应当说明的是,联合使用多种手段,往往比运用单一手段指挥更有效果。因此,当多种手段协调使用的时候,其中的每一单一手段变化幅度便可适当降低。(二)情绪与语气变化。指挥的手势,一方面要按照节拍的序列循环运动,以表达音乐的基本节奏、节拍和情绪要求;另一方面,出于情感的表达和刻画需要,指挥还必须学会运用双手表达语气。人们歌唱的语气和说话交流的语气一样,包括坚定、委婉、率直等多种情况。指挥表达语气变化的方式,主要通过手指、手掌、手腕、手臂的收放及身体动态的配合来实现。一般来讲,动作越小,越利于细致的刻画;动作越大,越利于较重的语气刻画。语气的表达往往需要呼吸来支持,良好深入的呼吸能够支持良好的进声;良好的进声,是完成富有语气、细致刻画的起点和基础。
三、需要注意的手势问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持棒方法:(1)拇指、食指、中指持棒。此方法是将指挥棒固定在拇指、食指和中指之间,将指挥棒柄部轻抵掌心,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捏住棒身,中指护在棒侧。这种持棒法的优点是手腕可以灵活运动,棒尖活动角度自由,利于揭示细微的音乐情绪。不足之处是,对音乐的力度表示略微薄弱。(2)抓握式持棒。此方法的特点是持棒稳健,力度较大。不足之处是,手腕不够灵活,棒尖活动角度受局限,不宜表达细致的音乐情绪。(3)食指、中指夹棒。此方法是将指挥棒夹在食指、中指之间,手呈握拳状。这种持棒法的优点是手腕的灵活性与动作力度可以兼顾,适合做各种音乐情绪的表达。不足之处是,持棒的稳定性较差,在运动中容易滑落。指挥面对的是多声部的音乐作品和担负多声部音乐表演的演唱或演奏组织。要完成复杂作品的指挥任务,有时需要双手反向同时运动,有时需要双手分工。作为指挥,能够自如地实现双手分工,是一种更高一级指挥层面的工作方式,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获得。指挥的任务是解释音乐作品和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在此基点上,需要注意的指挥手势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所有的手势必须符合音乐作品的需要,任何与作品无关或不相适应的手势都必须防止或丢弃;任何企图表现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不必要甚至是错误的;手势的高度、宽度,肘腕的曲度以及与身体间的距离,必须适中,过宽、过窄、架起或与身体间的距离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动作的协调和美观;指挥的手势应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不要使身体摇动或僵硬。脚下要稳,要“生根”,要稳重并能生动地进行指挥活动;面对简单织体或结构变化,指挥手势要简练;面对复杂织体或结构变化,指挥手势要丰富,做到简繁并举。
浅谈合唱指挥的肢体语言艺术
【摘要】合唱是一种音乐艺术,本身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群众性是合唱最为突出的特征。因此,合唱指挥肢体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合唱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首先对合唱指挥者的肢体语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提升指挥者肢体语言艺术性的方法,从而有效增强合唱带给观众的视听体验。
【关键词】合唱;肢体语言;艺术性
一、合唱中应用肢体语言的作用
(一)有助于合唱者分析研究作品的内涵。肢体语言是展示作品内涵、体现演唱效果的有效方式。在合唱艺术当中,肢体语言具有营造和增强气氛、烘托合唱效果的作用。在合唱指挥当中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合唱指挥最大的职能就是通过肢体语言统一整个团队的节奏,让听众感受合唱的魅力,引起听众的共鸣。为了更好地展现作品的内涵,在合唱演出之前,必须充分把握合唱作品,掌握与合唱作品相关的信息,比如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主题思想等。指挥者对作品的理解越深刻,在运用肢体语言时就越是轻松自如。在演绎合唱作品时,指挥者合理运用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合唱人员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二)有助于合唱者的演唱统一。合唱作为集体性的艺术形式,各个方面必须高度统一,具体包括每一位合唱人员的呼吸、节奏及音色控制等。只有所有元素高度统一,才能体现合唱的效果。指挥者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引导所有合唱人员统一面部表情,从而进一步增强舞台效果。比如在实际的指挥当中,指挥者可以设计一套特定的肢体语言,帮助所有合唱者更好地统一嘴型,从而确保在合唱当中实现头腔共鸣。(三)有助于提高合唱者的表现能力。合唱指挥在全方位了解作品的前提下,通过肢体语言的设计,提升合唱的艺术美感,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和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不同的音乐作品,所采用的肢体语言也不同。在演唱宗教类的音乐作品时,合唱指挥与合唱人员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形态都应当保持庄严与肃穆;而在演唱爵士风格的音乐作品时,则应当结合音乐的节奏特征,增大肢体活动的幅度,使舞台氛围更加轻松活泼;在演唱民族类音乐作品时,则应当结合民族舞蹈及民族器乐,加入相应的肢体动作,从而提升合唱的舞台表现效果。由此可见,在演绎不同风格的作品时,合唱指挥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提高合唱人员的表现力,增强表演的效果。
二、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
(一)手势语言。手势语言的含义极其丰富,可以充分地展现作品多元的音乐思想。合唱团的语言一般通过嘴进行表达,而指挥者则主要通过手来实现语言的表达。合唱指挥的许多动作都是借助手势来完成的,比如虚拍与实拍、呼气与吸气等。大部分教材都对类似的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指挥者的手势通常需要借助左右手之间的配合才能完成,而合唱肢体语言则需要通过指挥者的手势才能得到充实和完善。(二)面部表情。在指挥过程中,指挥者的面部表情需要以音乐作品的思想为依据,在与其他人员相互配合时,面部肌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指挥者而言,面部表情同样也是体现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方式,面部表情的任何微小变化都是音乐作品情感及内涵的体现,同时面部表情也是除手势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种肢体语言。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合唱指挥者不仅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同时还能呈现出丰富的作品思想。对合唱指挥者而言,在所有肢体语言当中,面部表情可以说是最为丰富的。(三)身体语言对合唱指挥者而言,常用的身体语言有两种,第一种是常规身体语言,包含指挥者的手势动作及面部表情,第二种是合唱指挥者的身体动作,属于综合性的身体语言。后者具体又可分为两大类,也即坐姿与站姿。优秀的合唱指挥其站姿与坐姿也非常标准。指挥者诠释作品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优良的坐姿及站姿。如果指挥者的体态不符合标准,就无法让合唱人员及观众充分领略到合唱的独特魅力。彩排时,指挥者要懂得运用身体语言,以帮助合唱人员理解作品。演出时,指挥者要运用身体语言帮助观众将想象与视听体验进行统一,从生理层面与心理层面加深观众的感受,获得最理想的舞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