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10:18: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制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也谈监督、制约和制衡

如果说监督与制约的区别只是功能性的、体制和机制上的,那么,制约与制衡的区别则是政体上的原则界线,十分重要,不容混淆。

监督、制约和制衡三个概念的区分涉及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和定位以及检察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是检察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近日,笔者拜读了蒋德海教授的文章《监督、制约两概念不应混同》(《检察日报》2008年4月4日第3版),受到一些启发,也产生了一些担忧。近年来,监督、制约和制衡这三个概念被滥用和误用的情形在一些论文和著作中经常出现,确有必要进一步讨论和辨析。

制约与监督的区别

对于检察机关的性质和职能来说,监督是本质性的、根本性的,制约是派生性的、从属性的。

高检院《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高检发研字19971号)中曾就监督与制约的关系作了比较准确的界定和区分。从法律文本来看,监督与制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刑事诉讼法在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同时,还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与公、检、法三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既有联系,又有质的区别,不能相互混淆和替代。监督与制约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对权力行使的约束、限制和控制,都能起到防止和纠正工作中失误的作用,目的都在于保障执法和司法机关正确地认定事实和运用法律。监督与制约的区别在于:

1.制约与监督的行为走向不同,制约是互相的,而监督是单向的。制约是由相关权力主体(机关、机构或个人)各自承担特定的执法任务所产生的,这种相关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各权力主体处于权力运行的不同程序和阶段,有前后之分,前后权力行使的结果形成互相制约;二是各权力主体在同一程序或阶段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共同参与和相互辩论对最终结果形成制约。譬如,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控诉、审判由于分工不同,职能的内涵各异,互相衔接,交互发生作用而形成互相制约的诉讼机制,这种互相制约以一方的存在作为另一方存在的前提。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特定机关、机构或个人的权力或者权利,譬如,诉讼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特定职权,对诉讼活动是否合法的监督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一种形式和在诉讼中的具体体现。正因为如此,在刑事诉讼中,只有检察机关才是监督主体,而并非互相制约的各方都互为监督主体。

查看全文

公共预算财政制衡论文

一、财政部门权力界定

这个问题的研究和国家财政权力、财政部门权力以及其它部门权力概念有关,准确理解定位这些概念对防止财政部门权力越限很重要。因此首先得研究这些概念。

国家财政权力是由人大财政权、政府财政权、司法财政权构成的。财政部门是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因此,财政部门权力是政府财政权的一部分。所以,界定国家财政权力及政府财政权力是财政部门权力定位准确性的必然要求。

(一)国家财政权力定位

目前经常提到的财权、事权被用以描述国家的财政权力。.财权概念是从经济学范畴来界定,它表现为某一主体拥有支配财力的权力,包括融资权、获益权、财务预算决策权、投资权、等权能。而事权概念没有统一明确,大体上,我国主要指政府事权,“主要指每一级政府在公共事务和服务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财权和事权构成财政权,财政权包含国家财政权。国家财政权是指国家通过公共选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立法主体、行政主体和司法主体之间,按其法律预先制定的程序,确定的权责体系,它包含人大财政权、政府财政权、司法财政权。其中,人大财政权主要有财政立法权、预算审查权、财政议决权、财政监督权等;司法财政权主要有财政监察权、财政检控权、财政审判权等。而政府财政权主要有财政行政立法权、财政会计管理权、财政预算管理权、财政税费征管权、财政收支监督权、财政执法复议权及其他财政管理权。

多年来,通过多次的预算改革中,我国不断完善公共预算体系中的国家财政权力的界定。但由于我国宪法和法律没能具体规定国家财政权的权限、配置和运行方式,且财权理解受传统财政权定位的影响,目前国家财政权与政府财政权被错误地简单等同。因此,在国家财政权配置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对国家财政权的定位仍然不明确,造成了财政权责不称,政府财政权不统一。这严重影响财政权力的运用,使财政权力滥用成为可能。

查看全文

促进权力制衡工作通告

乡镇、县直各单位:

为深入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工作,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权力制衡工作的通知》(委办〔2009〕70号)文件精神,在年开展试点工作及年在设纪委、纪检组的单位进一步开展权力制衡工作的基础上,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权力制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的意义

开展权力制衡工作,目的是将决策、执行、监督等权力相对分离,形成一套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权力运行工作制度和权力约束机制。通过制衡,规范权力运作,强化领导责任,防止权力被滥用;推进民主,增进团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和谐单位建设;落实惩防体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保护领导干部干净干事,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主要内容

重点是以正职不直接分管本单位财务、人事、基建工程、物资采购、项目审批、资产、资源等七个方面为主要内容,推行“集体决策,正职监管,副职分管,处室承办,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权力运作机制。

查看全文

产权转让逐步强化制衡机制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3号令)颁布3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于认定受让人资格的规定是:“产权交易机构按照公布的受让条件提出对受让方资格的审核意见,并在征求转让方意见后,最终确认意向受让人资格。”这实际上是将确定意向受让方的权力完全赋予产权交易机构。

制衡机制瓦解“地下联盟”

《通知》的制定者充分考虑了企业国有产权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现状,赋予产权交易机构对受让方资格的最终确认权力,实际上对国有产权的转让方(或者背后的出资人)设计了制度层面的有效制衡,对受让方同样具有有效的制约。

鉴于我国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现实,产权分级管理,产权的链条相当长,国有产权出资人的约束力度逐步软化,不法的出资人与国有产权实际占有者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案例时有发生,国有资产流失难以完全有效的遏制。如果进场交易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出资人与转让方联手,把转让信息通过地下渠道传输给“已经确认的意向受让方”,那么,买卖双方的“地下联盟”已经形成,他们的希望就是产权交易机构也加入地下联盟,使第三方作用消失完全融入买卖双方之中。

江西省产权交易所经历的一宗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案例就是一个佐证。2004年,某地方政府作为出资人的汽车运输公司部分国有产权转让的项目经过公开征集出让方以后,意向受让方分别为该公司领导层参股的公司和本省同属于运输行业的上市公司。显然,后者的受让能力要远远高于前者。但是作为出资人的地方政府却对预审条件增加了许多有利于本地意向受让方的条件。尽管省产权交易所根据3号令组织了竞价,但本地意向受让者因为有本地政府的支持,在竞买中无论价格多高都是志在必得,最终还是本地竞买人胜出。

如果产权交易机构有最终确定的受让人资格的权力,对当地政府和转让方就有一定的制衡;如果上级国资监管部门对下级国资监管部门能够实行垂直管理或者加大管理力度,出资人和转让方以及受让方三方“地下联盟”在制衡机制下就难以实现。

查看全文

司法局权力制衡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权力运作水平,推进和谐单位建设,根据庆委办〔2010〕7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局人事调整实际,在以往实行权力制衡的基础上,完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文件精神,认真完善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工作要点

全面实行一把手“七个不直接分管”,即不直接分管本单位财务、人事、基建工程、物资采购、项目审批、资产、资源等七个方面内容。加强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落实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行“集体决策,正职监督、副职分管,科室承办,专门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责任分工

查看全文

论股权制衡度对资本投资影响研究

[摘要]本文以中国在沪深两市上市的359家制造业公司2001年至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对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与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随着股权制衡度的增加,容易出现投资扭曲行为,对比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扭曲程度更加严重。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投资行为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中国的股权改革持有不同的意见,呼声最高的就是国有股的减持,但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不能1味的要求减持国有股,而要看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而学者们对股权制衡度对资本投资的影响也是存在不1样的观点。那么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股权制衡度与投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我们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股权改革,本文将以实证分析的方式探讨这两个问题。

1、研究假设

当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股权制衡度越来越低,不存在其它控股股东对控制权的分享时,上市公司倾向于对增加公司价值的项目进行投资。但是随着股权的集中,存在其他股东对第1大股东进行制衡时,就会出现投资扭曲行为,因为如果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与第1大股东相差不大时,他们对投资项目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出于利己的目的,投资目标可能出现分歧,因此对控制权的争夺导致投资项目的选择就不1定符合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准则。另1方面,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对于减轻“大股东控制”和其掏空行为是有利的。从这方面来说,股权制衡度提高又会对投资科学化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我们暂且提出:

假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股权制衡度的提高,上市公司投资容易出现扭曲行为。

查看全文

政府构建路径社会制衡模式论文

摘要:政府运行机制和谐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核心元素。制约政府运行机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一种是以社会制约权力即社会制衡。社会制衡是对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强调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注重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的对等互动,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社会制衡是构建和谐政府的有效路径。在和谐政府构建过程中,可以探索两种社会制衡模式:其一为社会中间机构的显性制衡,其二为社会民情的隐性制衡。

关键词:和谐政府;社会制衡;中间机构;民情

一、社会制衡思想的内涵与缘起

所谓社会制衡,它是与权力制衡相对应的概念,最初表述为民主的社会先决条件或者是民主的社会因素,随后直接表述为以社会制约权力。社会制衡,相对于国家权力制衡而言,被定义为非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它是国家权力的外部制约机制。

社会制衡思想由来已久。19世纪法国的社会学家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对社会制约权力机制在政治民主的发展中,在公民社会的培育中,在政府运行的外部制约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了深刻揭示。托克维尔始终在寻求一种增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社会制约机制,以此来保护少数和个人的权利。他认为必然有一个高于其他一切权力的社会权力,这种社会权力来源于政治社团、宗教、陪审团、民情、法学家精神、美国乡镇精神以及教育、习惯和实践经验。一个由各种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社团组成的公民社会,可以对权力构成一种“社会的制衡”。

继托克维尔之后将社会制衡思想发挥到极致的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RobertA.Dahl),他认为:第一,在民主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在促进政府与公民关系和谐的进程中,宪法规则都不是重要的,社会制衡才是有效机制,更具有基础性地位。他认为美国并非因为有了宪法才保持了民主,而是因为这个社会基本上具有公民精神,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公民社会,宪法才保持下来。“宪法之所以残存下来,只是因为它不断地受到调整,以符合正在变化着的对权力的社会制衡。”第二,社会因素是政府运行机制民主的先决性条件。他认为,政府运行机制的民主建构于多样性的社会之上,意见的多样性或目标冲突本身是民主政治的一个必要条件。意见的多样性一方面是由于选择的群体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则是偏好强度的差异性。而构建一套规则或程序,不仅要考虑到人数,而且也要考虑到偏好的强度。可是,对于偏好强度问题,不可能通过宪法或程序性的规则获得解决办法,只有社会因素才能解决偏好强度的难题。面对冷漠的多数与热情的少数相冲突的问题上,为了保证每位公民正当利益不受侵害,只能求助于社会的因素。第三,多重独立的社会组织是政府运行机制民主过程本身运作所必须的,“其功能在于使政府的强制最小化,公民参与的最大化,改善人们的生活。”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分散政府统治资源,越容易增加政府垂直统治的成本,势必导致政府将等级式的统治秩序推向扁平化,从而有利于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公民协助政府管理国家事物和社会事物,以此来确认、保障并实现公民自己的权利。

查看全文

和谐劳动关系制衡机制研究

一、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

(一)西方专家对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理查德.海曼是西方著名的左派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他认为,劳动关系的核心内涵是报酬问题,它常常是引发劳资关系紧张、引起劳资冲突的根源。海曼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理论,也对邓洛普等劳动关系专家的思想有所借鉴。他认为,劳动关系是研究工作关系的控制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永不停止的权力斗争,压制与反压制、冲突与妥协、公开与沉默的斗争永远存在,这种斗争来源于劳动关系内部权力分配的不平等,雇主具有绝对的权威,雇佣劳动者难以获得平等的权力。劳动关系的中的平等是由雇主界定和评价的,雇主具有规则的权力,工人只有遵守的责任,这就是雇主所认可的平等的劳动关系。这种劳动关系在我国转型期也即意味着“强资本,弱劳工”。对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运用了公共政策强制力和严格的法律限制了“伪工会”的产生、弥补了工会的职能缺位、以及设计采用了集体劳动关系。(二)国内一些专家对劳动关系的内涵界定。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广义上说,在城乡劳动的任何劳动者与任何性质的用人单位因劳动结成的社会关系都属劳动关系范畴。狭义上讲,劳动关系指依国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建立的劳动法律关系,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格的劳动主体间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受到劳动法律、法规规范的特殊的劳动主体。本文探讨的劳动关系是指狭义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因劳动活动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是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引起的。劳动关系的“劳动”具有特别规定性,它专指为谋生而从事有组织、岗位相对固定、有报酬的集体劳动。社会义务劳动等无偿劳动不属劳动关系“劳动”范畴。劳动关系还受社会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影响。如我国国家公务员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约束,是受专门的《公务员法》规范,这和我国现行社会制度有关。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

“和谐”,一般指形容词,表示一种状态。词典解释是:“配合的适当和匀称”。和谐之谓,有共生与共荣之状,有相生相克之理,有平衡有序之道。它指一系列不同和差异的因素组合成一种美感的状态。和谐劳动关系指在现代经济中的就业组织、劳动者和政府三大劳动关系主体以及其它主体,如非政府组织、社会媒体、职业介绍机构等有差异的因素共同形成一种“生态圈”,达到“相生相克”,共生和共荣,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一种稳定状态。

三、和谐劳动关系制衡机制形成的背景

在当前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市场经济中各个主体利益交织复杂,多元化的劳动关系制衡机制尚不健全,“强资本,弱劳工”现象普遍存在。一些企业组织中新生代雇员流动性大常常并不都是因为工资低。有些是因为晋升机会少,公司给员工提供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空间小,在公司感觉没有前途;培训缺少和进一步获得更高职业资格机会少;新生代不能容忍管理者和资方的掠夺性的管理方式,缺乏情感沟通和人性化组织氛围;新生代雇员希望获得组织公民角色,希望平等参与沟通;追求和谐与表达能力的集体劳动关系,建立集体协商谈判机制,增加谈判能力和表达价值诉求的话语权等。

查看全文

独立董事制治理制衡力量论文

论文摘要:在上市公司.包括公司制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着眼于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同时,兼顾长远,使制度具备修正、修复功能和法律支持。

论文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地域特色法律支持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中的制衡力量,中外在公司制度安排、选择方式和运作实践中走过了不同的历程。本文结合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试述建立一种有中国地域特色的独立董事制度。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由来厦在中国的实践

在公司制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美国和英国。英美等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没有设立监理会,对董事、经理的监督主要依靠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社会中介机构和股东的投票选择权。但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膨胀发展,运营业务、经营规模呈巨型化趋势,对公司董事、经理的监督、约束,尤其是事关公司生存发展的重犬战略决蓑的选择,越来越需要进行事前、事中的监督和更多地听取外部专家的意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英、美等国的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大比例增设外部董事。在一些国际知名大公司,如摩托罗拉公司、阿科公司等,公司董事会的外部董事比例在3/4以上。所谓外部董事是相对于内部董事而言的,外部董事也叫非经营董事,是指非公司雇员的兼职董事。他们的职责是作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加董事会会议,为公司决策、财务审计、业务控制提供咨询,监督内部董事和经理人员。而且要求外部董事必须对公司战略、经营和资源配置,包括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命,作出独立的判断.由此派生出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独立董事。要作出“独立的判断”,须符舍以下几个条件:(1)独立董事必须由股东会选举产生.不得由董事会任命;(2)独立董事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商事、法律或财务工作经验;(3)独立董事在过去3年内不是拳公司或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或雇员。与公司没有1O万美元以上的交易。与公司雇员没有直系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4)独立董事在公司任职不得超过3年。满3年后,独立董事可以继续作为董事留任,但失去其独立董事资格。相关法律规定。独立董事有以下的特殊权力:(1)由独立董事批:隹的“自我交易”,法院可免除审查。(2)独立董事有权批准对董事因遭到指控所作出的费用给予补偿。(3)独立董事有权撤销一项由股东提起的派生诉讼。(4)独立董事不同意董事会大多数人作出的决定时,有权直接与股东联系,其费用由公司支付。

我国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始见于国内上市公司和在境外上市的公司。1997年l2月,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首次明确在上市公司中“可以设立”独立董事。2000年l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经理指引(草案)》中,提出在上市公司中至少拥有两名独立董事。2OO1年8月,中国证监会在《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在2003年6月30日以前,上市公司董事合成员应当至少包括1/3的独立董事。从“选择性蒂款”到上市公司治理的必备条件,逐步形成了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制度安排。

查看全文

遗传资源的惠益失衡和知识产权的制衡

摘要:在生物遗传资源领域中,知识产权并不保护创新之“源”的遗传资源本身,却对遗传资源的衍生品过度“爱护”,知识产权制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遗传资源圈地运动”的工具,严重侵害了遗传资源提供国的资源主权。从《生物多样性公约》《波恩准则》等国际公约以及“关民共享原则”、知识产权制度追求、遗传资源信息属性等法理基础中可以找到在遗传资源领域合理限制知识产权的原理和法规。在遗传资源领域知识产权惠益分享中确立事先知情同意原则、披露遗传资源来源制度、共享知识产权等方式改变遗传资源利用者垄断遗传资源成果的境况,建立公平高效的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分享制度。

关键词:遗传资源;惠益失衡;知识产权;合理制衡

0引言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生物遗传资源作为生物科技研究的关键,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基础,关乎国家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由于蕴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生物遗传资源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遗传资源匮乏而生物科研能力强的发达国家心怀不善、伺机攫取发展中国家丰富的生物遗传资源,国际上围绕生物遗传资源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生物剽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也引发了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较量和博弈。

1遗传资源知识产权惠益失衡的表现以及危害

1.1遗传资源惠益失衡的表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