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环境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07:55: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支付环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办法
为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完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稳妥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银发〔〕224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服务民生、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为目标,全面提升农村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地区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丰富支付工具和服务品种,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支付结算网络。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在郧西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努力提高支付清算网络系统在涉农金融机构乡镇网点的覆盖面,丰富农村支付服务主体和工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的建立。
具体目标:在农村地区逐步完善以大、小额支付系统为基础,以卡基支付系统及自助设备为支撑,以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商易通等特色支付工具为补充的支付结算网络体系,力争在年底,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覆盖到60%乡镇银行(信用社)网点,方便个体私营企业办理结算;邮政“绿卡村”覆盖面达到60%,ATM机自助设备和POS终端乡镇布放率达到60%,满足农村集镇超县、商场、宾馆、休闲娱乐等场所刷卡、消费方式升级的需求;100%农村金融机构开通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等功能,实现特色支付工具在乡镇全覆盖。
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改善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的指导意见》(发〔〕22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人民银行及各涉农金融机构的推动和协调,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支付结算服务体系;推广现代支付结算工具,不断满足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支付结算需求;提高支付效率,使农村老百姓享受到支付系统建设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强支付结算知识宣传,广泛提高农村地区的现代金融意识,为农村地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服务。力争到2012年,每个乡镇(含经济开发区,下同)有两家以上金融机构,有条件的乡镇金融机构逐步推广运行大小额支付系统,每个乡镇布放两台以上ATM机,乡镇卫生院、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店、农资供销商、宾馆酒店全部安装POS机,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1张以上,持卡消费成为农民群众的消费习惯,非现金支付量比年增长25%,实现市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
1、增加农村地区银行机构网点数量。鼓励银行机构创造条件增设乡镇银行网点,满足农村市场多元化金融需求。
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意见
为深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为切入点,推进全县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丰富支付工具和服务品种,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受理市场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构建城乡一体的支付结算网络,全面提升全县金融服务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建设始终要立足农村实际,寻找突破口,不断完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功能。要认真分析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和行政村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情况,抓住全国农村地区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以社区为依托扩大金融基础设施投放,大力拓展非现金支付业务;充分结合“万村千乡”工程实施和农民支付习惯,结合农村支付结算环境的薄弱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建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分类指导,鼓励创新。银行机构要结合全县经济发展现状,找准市场定位,对农村客户群体进行市场细分,研究适应其需求的支付方式,创新金融支付工具,丰富金融服务手段,加大乡镇村金融支付终端布放和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力度,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全面、及时、便捷的金融支付服务。
电子支付环境伴生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引言;公钥算法的数学原理;电子支付中使用公钥技术;公钥密码技术在电子支付中的伴生问题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电子支付通过多种渠道让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网上购物等金融活动、密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计算复杂性理论、密钥量随着通信群体空间成二次多项式增长,管理分配相当复杂、只要n个钥对即可实现任何对之间的保密通信、PKI/CA身份认证技术、证书校验方则用KR配对的公钥验证CA签名,可获得证书状态、数字签名技术、CA将某对可信公钥分配给某个体,则不能来再将同样钥对分配其它个体、片内安全SOC的硬件实现技术、PKI平台的重复、不规范化建设、数字证书交叉认证问题影响电子商务推广、信息安全立法和打击信息安全犯罪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从公钥密码原理出发,分析其与电子商务支付安全实践结合产生的应用技术:数字签名、PKI、数字证书I、SOC,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实际环境分析其在电子支付环境中的伴生问题,从政府管理,行业规范,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引言
电子支付通过多种渠道让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网上购物等金融活动,带来了无纸化,足不出户支付的便利,已成为消费购物的新宠。但是,其安全问题引发格外关注,“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等问题让部分人对其望而却步,网银、U盾等电子支付渠道推广碰到不少抵触。本文从公钥密码算法数学原理出发,介绍了其在电子商务实践中的实现技术,讨论其伴生的种种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二、公钥算法的数学原理
1.密码术基础。密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计算复杂性理论。问题难度可在求解所需求的计算资源量上体现出来,如:计算时间,存储空间等。计算复杂性表达了某问题的固有难度,是评价某个求解算法优劣的重要依据。例如:AES算法,密钥最长256位,容纳2256≈1077个密钥,P4计算机用搜索法破解,假设每HZ能判断一个密钥,则大约要1060年,从宇宙寿命来讲,这是不可能的。相信数学,则应该相信其密码安全性。
农村支付环境活动实施方案
2012年是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确定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双百目标年”,为提高金融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和市中心支行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2年底,实现全县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100%全覆盖、100%的县域以下各类银行机构参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双百目标”;全县人均持卡量不少于2.4张;ATM、普通POS机具布放数量分别达到20台和450部;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量达到2000笔,金额100万元。
二、工作措施
(一)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
1.主动向当地政府汇报建设工作进展、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支持在金融服务空白行政村布设金融机具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实质性财税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
农村支付环境调研汇报文稿
一、网点分布情况
市共有个乡镇,我联社下设个营业网点,其中在城网点个,乡镇网点个。除乡和乡外,每个乡镇均设有网点。其中乡距离信用社4公里,人口约2000人,日平均业务7笔;乡距离信用社10公里,人口约2000人,日平均业务6笔;邻近网点能保证这两个乡镇的金融需求。
二、基础设施情况
截止年月末,我市联社共设置自动取款机台,其中城区台,乡镇台,安装POS机台。累计发放银行卡张。目前辖内全面开通“农信银”结算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已全面实现通存通兑,各网点均可办理银行卡业务,联社营业部开通了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业务。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入落后。除了网络与系统建设投入不足外,诸如ATM自动存、取款机、自助终端等电子服务产品在农村推广也很少。
网上支付法制环境论文
关键字:支付建设网上法制环境
2005年,网上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者、业者和用户关注的最大焦点之一。我国网上支付用户占使用互联网用户数的比例从2004年前的17%增长到26%,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市场2001年是1.6亿元,2004年该规模增长为23亿元,预测200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支付平台市场规模将达215亿元左右。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体现了支付方式的变革。作为首都电子商务工程的核心成果--首信“易支付”具有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短信支付、wap支付和自助终端,采用二次结算模式,可做到日清日结。2005年2月,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国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打造出了“支付宝”交易服务工具。4月7日,从事多元化电子支付应用及服务的通融通公司推出yeepay电子支付平台,进军国内电子商务支付市场。5月12日,云网正式推出企业级在线支付系统“支付@网”。5月20日,网银在线携手visa国际组织共同宣布在中国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市场推广“visa验证服务”信用卡安全支付标准,期望提高在线支付的便捷性和安全性。7月11日,全球最大的在线支付商paypal宣布落地中国,虽然舍弃了paypal赖以成名的信用卡划账和多币种跨国交易,但这个起名“贝宝”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仍然引起了同行的注视和商家的关注。10月,腾讯公司推出“财付通”,进军网上支付领域。而据有关人士粗略估计,目前我国提供网上第三方支付服务的机构已不下50家!
可以说,2005年已经成为网上支付年。而相应的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也得到了人们更多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支付安全的法律保障、风险责任的承担、网上支付服务的规范、电子货币的合法性、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法性等多个方面。而中国人民银行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中国人民银行10月26日公告[2005]第23号,以下简称“《指引》”的出台无疑使人们的关注点又一次聚焦。那么,该《指引》将怎样影响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网上支付所面临的一系列法律与安全问题能否通过该《指引》得到解决,第三方支付服务平台该如何得到规范和发展,电子支付法律环境的建设从该《指引》开始又将怎样陆续得到完善?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简要的分析来探索这一进程。
一、对《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的总体印象
我国的电子支付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新兴电子支付工具不断出现,电子支付交易量也不断提高,已逐步成为我国零售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就电子支付活动的业务规则、操作规范、交易认证方式、风险控制、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等进行规范。从而防范支付风险,维护电子支付交易参与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银行和客户资金的安全。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电子支付的法律环境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电子支付的发展又呈现发展快、涉及范围广、环节多、形式多样等趋势,伴随着这些新特点的是更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通过电子支付的法制化建设逐步予以解决。
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区域性生态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财政资源在特定区域内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贫困地区横向转移,使生态受益者和提供者在成本和收益的分担与享受上趋于合理,从而激励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形成生态补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关系。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制度的推行对促进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的生产和生活基础,如何使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跨区域性,因此在一国范围内,它既有全国性的属性,也具有鲜明的地域属性。全国性的生态服务理所当然应由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来解决,而具有地域属性的生态服务应该由区域内所有受益者共同承担,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在具体的财政实践中,区域性生态服务的各受益地区往往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分属于不同级次的财政,而且不同区域的政府财力又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协调处理好区域内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实际上要复杂得多。笔者认为,破解这道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本文所谓的生态转移支付,确切说是基于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即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由生态服务的受益区政府向该服务的提供区政府支付一定的资金,使后者提供的生态服务成本与效益基本对等,从而激励其提高生态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水平。对中国来说,目前的生态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指经济发达的生态受益区向欠发达或贫困生态提供区转移一定的资金,以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一项财政制度。
一、建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的现实基础及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共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经济领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的地方产业迅速扩张,引发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滥用等外部负效应,如何有效消除这类负外部性的不良影响,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新的公共需求。消费领域,中国正处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阶段,居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乃至富裕型转变,像生态环境、安全等这类满足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越来越成为当今人们消费的重要公共需求。这些变化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其公共环境职能,增加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以满足区域内经济主体对生态环境的公共需求。
然而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利益对地方政府来说犹如鱼和熊掌,虽非不可兼得,却也绝非互不冲突。资源有效配置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成本与效益对等,只有当产品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该产品的供给量才是有效率的。生态环境这类公共产品具有显著的效益外溢性,其受益范围往往是跨行政区间的,提供生态环境而产生的利益会溢出到那些不为此分担成本的其他地区,也就是说,生态服务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比给本辖区带来的好处要多得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作为代表本地区利益的团体利益主体,它只考虑本地居民的利益,在对效益外溢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或服务进行成本效益比较时,只计算本辖区产生的效益与成本,对外溢到其他辖区的利益则不考虑在内。因此,在没有得到相应补偿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是按照本辖区的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条件来决定供应量的,它所愿意提供的生态服务数量必然会大大低于该项服务的社会最优水平,与之相关的财政活动也会低于应有的规模。从社会的观点看,这样的供应水平显然不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
小议环保节能汽车支付意愿影响因素
摘要:在家庭汽车快速普及背景下,推广环保节能汽车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2.5万份调查问卷,分析了环保节能汽车绿色成本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环保节能汽车的推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支付意愿绿色消费家庭汽车环保节能
一、前言
截至2007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528亿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3239.39万辆。家庭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应和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和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同时,汽车污染已经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据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3亿辆,对应的车用燃油消耗将达2.5亿一3.0亿吨,相应的排放数量惊人。因此,推广环保节能汽车对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环保节能汽车推广的关键在于确定潜在的目标消费群体,并根据其特征确定相应的策略。环保节能汽车能效高、污染小,但相对普通汽车来说,存在一定的额外成本,属于绿色消费范畴。支付意愿是绿色消费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关于绿色消费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结果随具体的消费领域、地区、时间等不同,差异较大。国内在绿色消费定量研究上,特别是针对环保节能汽车消费的研究相当缺乏。绿色消费研究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前后。
影响绿色消费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五类:人口统计变量、绿色消费知识、相关价值取向、消费行为及消费态度。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的限制,多数研究集中于讨论人口统计变量对消费者绿色消费支付意愿的影响。根据现有的研究,与绿色支付意愿相关的人口统计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居住地等。
农村强力推进年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全面提高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进程,根据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和市中心支行有关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根据上级行的部署,2011年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要继续以农村地区支付服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账户服务质量和效率,扩大适合“三农”经济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和支付系统在农村的覆盖面,推动农村支付服务组织实现多元化发展。在巩固县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乡镇、村为主战场,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向乡镇及以下农村地区延伸,努力消除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区域。
(二)具体目标。2011年,实现全县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量比2010年增长25%,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基本建成完善的内部清算网络,能够以电子方式办理跨行支付业务;支付系统覆盖率比2010年增加15%;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不少于1.2张,持卡消费额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不低于18%;ATM、POS机具在农村地区的布放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5%和45%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制定“强力推进年”实施方案,及时传达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