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02:24: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制定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制定问题

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会计信息在市场发展中的地位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了,现在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已经逐渐成了市场发展和竞争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了,要想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就必须要不断对会计信息进行完善,只有这样会计准则的质量才能够得到提升,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才能够变得越来越规范和完善。本文就会计准则制定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让会计准则变得越来越完善,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发展的速度才能够变得越来越快。

关键词:会计准则;主体性;财务报告

1引言

会计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贸易交流语言,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保证会计环境的质量,我们必须要制定一套标准、完整、准确的会计信息,只有这样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够得到提高,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对相关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我国会计准则的结构系统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求,我国会计行业才能跟上国际会计行业的发展速度。

2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概念

在进行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不断根据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来进行制定,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行业才能够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进行会计准则制定的主体模式一般主要有混合主体模式、政府主体模式、民间主体模式,如果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民间主体模式和政府主体模式相对来讲要更适合我国市场发展实际需求,虽然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对会计进行深入改革,但是想比较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仍旧存着非常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对会计准则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我国才能更加快速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查看全文

公共政策制定的民意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尊重民意表达的价值考量

(一)尊重民意表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前提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所应追求的目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保障公民个体和各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政策制定,通过与他们在政策议题与方案上的协商、讨论,最后制定出能够广泛代表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是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重要基础"为了协调和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政策制定者应使不同的利益群体具备利益表达的形式和途径,在政策制定中倾听不同声音和集中群体智慧,是确保公共政策优化的途径"反之,如果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不尊重民意的充分表达、不重视公众的参与,将很有可能导致政策失误,造成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的不和谐"。(二)尊重民意表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之后,要使政策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价值,否则将会遇到来自社会公众的阻力,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怒江水电开发事件、厦门PX事件等,由于政策出台前没有充分尊重和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政策执行中导致部分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造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对峙与冲突局面"这不仅增加了政策实施的成本,而且增加了公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充分的民意表达不仅能够减少政府与目标群体之间的对抗,更重要的是能为公共政策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民意基础"。(三)尊重民意表达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地方政府出台的公共政策能否取得应有的政策效果,实现预期的价值目标,应由社会公众进行评判"因为公众是公共政策作用的对象(客体),所以他们最有资格对政策效果提出自己的评估意见"一项政策是否成功,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往往具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政策主体一般情况下考虑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而目标群体一般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因此,一项公共政策在代表此类群体利益的同时有可能会损害其他团体的利益,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对公民的意见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应,根据公众的反馈信息对政策实施方案作出必要的调整,就能够将部分目标群体的不满意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避免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持政局安定和社会稳定"。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的新特点与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的新特点第一,民意表达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和社会转型期,这种状态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改变了以往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布结构,呈现出经济关系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¹对于公共政策自身来说,政策是一种资源,谁得到了政策,谁就拥有了一定的资源"º而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过程实质上是利益选择、利益协调、利益综合和利益落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民为了争取更多的政策资源和自身利益的实现,必然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样,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一方面给公民个人以及各社会群体提供了一个充足的意见表达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地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带来了更多挑战"公共政策的形成,需要经历从社会问题到进人政策议程再到政策方案的设计和制定等过程,阿尔蒙德认为虽然利益表达同它们成功地转换为权威性政策,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但如果没有基于利益分化基础上充分的利益表达,就不可能有在广泛的利益综合基础上而形成的政策"¹因为每个利益集团都面临来自其他利益方面的竞争,包括新的或旧的,现行的或潜在的利益"这个利益集团的要求成功与否,取决于利益综合、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整个过程"º所以,只有让不同的利益群体充分表达其利益需求,才能使真正的社会公共问题进人到地方政府的政策议程,最终促使公共政策的出台"第二,网络民意正成为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网络民意的产生及其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站功能的扩展,同时日益增长的网民数量也是推动网络民意成长的重要因素"截至211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规模已达4.85亿,较21年底新增网民277万人,211年上半年网民增长率为6.1%"手机网民数量继续增长,达3.18亿,较21年底增加1495万人"»网络用户数量的增长催生了各类网站论坛的不断涌现,这些论坛根据功能以及讨论议题的不同又被划分为若干子论坛,现阶段众多大型网站甚至政府的官方网站都开设了论坛功能,网民在这些论坛上可以自由的讨论、交流彼此对于时政大事、公共政策以及其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议题的看法和意见,这为民意表达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网络信息具有共享性和传播性的特点,这使得以往政府垄断政策信息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公民与公共政策制定主体之间的政策信息不对称现象有所缓解;另外,对于公共政策制定者来说,网络也为他们及时准确地了解民意开启了一个新的窗口"但是网络民意自身存在的缺陷及其产生的消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在为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支持的同时,其自身存在的民意代表性不完全、信息传递失真、技术缺陷等问题又给公共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三,民意表达的形态由被动型逐渐转为建设型或自主型"计划经济时代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通过政治权威的号召以及大规模的群众性和周期性的政治运动来实现的,这种公民参与的类型属于动员式参与,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其本质特征是,参与者往往不是为了争取、实现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参与社会政治过程,而是根据某种外在的、特别是政治权威所设定的目标投身于政治过程"¼在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公民参与往往是被动式的,在话语权的表达方面往往相当匾乏"而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当今的公民参与和民意表达已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特征:如公民在参与意识以及意见表达方面比以往更加积极;表达意愿更加主动;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表达渠道和途径有了更多的选择等等"公民不再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将参与政治生活视为一种义务,而是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由义务观向权利观转变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引起了由传统的政治参与观向现代的、民主的政治参与观的转变"如果把政治参与看作是公民权利的体现,那就意味着公民参政不再是一种被动的、强迫的、盲目的行为,而是一种主动的、自愿的、理性的行为"½从根本上说,当前民意表达的空前高涨是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得到提高的显著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的出现,他们纷纷寻求各种方式和渠道向公共政策制定者传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策建议,以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民意表达正成为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渠道的匾乏"当前我国开放性的社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受观念、体制以及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意表达渠道的完善仍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及公民社会的成长,我国民意表达的渠道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得到了扩充和改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意表达渠道依然比较狭窄,公民获取公共政策信息被阻塞和截流的状况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发挥和自身利益诉求的正常表达"二是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了民意表达效力的弱化"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虽然打破了传统时期地方政府对政策信息的垄断,但公民个人相对于政府而言,在信息知晓程度以及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仍然有所欠缺"由于公民和政府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对称和不均衡,在技术和专业上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公民,往往会被排挤出公共政策制定的范围,从而催生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一言堂和主观臆断局面的出现,这样会不利于公共政策民主性、科学性的充分体现"三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渠道不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不断加深,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状态,不同的阶层和群体在争取自己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目前强势群体内部之间不仅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结盟关系,而且在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发挥强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将会带来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激化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公平公正价值实现的困境和对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拷问"¹与强势群体相比,弱势群体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能力和渠道上,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状况可能会导致弱势群体的声音被淹没,损害公共政策本身的公平性"。

破解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民意表达问题的有效策略

查看全文

贸易政策制定问题与建议

摘要:美国一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其根源在于美国储蓄与投资的失衡,也就是宏观经济的失衡。当前美国贸易政策及国际贸易规则面临挑战,贸易促进权的续签、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美中贸易关系等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贸易政策方面,未来美国国会的监督和立法工作任重道远。

关键词:美国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规则;自由贸易协定;贸易关系

一、引言:美国贸易政策面临挑战

在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问题上,美国国会一直拥有重要权力,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主要是通过以下贸易政策,推动美国经济增长,提升美国进出口竞争力:一是不断降低国际贸易壁垒和国际投资壁垒;二是不断完善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这里所说的规则主要是指开放、透明和非歧视;三是遵守贸易伙伴国家的贸易承诺和美国贸易法律法规;四是向受到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影响的美国工人和进出口企业提供经济支持。拜登政府上台时表示,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国内经济问题方面。在美国政府推进下,许多贸易政策的调整正在进行中。与特朗普政府所强调的单边贸易政策不同,拜登政府提倡与贸易伙伴国和盟友在对外贸易方面进行密切合作,以共同应对目前国际贸易规则所面临的挑战,这一挑战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从目前情况看,特朗普时代的一些单边贸易限制政策仍在发挥作用。为此,最近美国国会审议了相关贸易政策问题,包括全球供应链的弹性、美中贸易挑战、单边关税与豁免、税收优惠计划、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俄乌冲突可能带来的潜在的贸易风险。

二、美国贸易逆差及其根源分析

经济学认为,对外贸易活动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能够给本国经济带来显著收益,但是,对外贸易的收益与成本或者分布不均或者过于集中。对外贸易活动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技术或资源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进口那些自己国内无法生产或生产效率较低的、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收益包括通过国际竞争和规模经济,出口本国具有效率优势、生产优势和价格优势的商品和服务,进口本国不具备效率优势、生产优势和价格优势的商品和服务,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贸易成本包括劳动、工资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因为进口竞争和生产转移而受到的经济损失。如何看待贸易自由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这是一个很难衡量、也很难进行广泛讨论的问题。因为一国经济发展会受到许多因素影响,贸易活动只是这诸多因素中的一种。但是,对外贸易活动的变化可能对一国经济和经济结构造成较大冲击,导致一些行业较快发展而另一些行业停滞不前。经济学家认为,扩大对外贸易会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可能导致美国某些行业和某些地区的工作岗位流失,主要途径包括离岸和外包。因此,在对外贸易活动中,需要不断地对工人进行培训,需要适时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置,以适应由对外贸易发展所带来的就业和技术变化。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国,也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和目的地。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美国对外贸易活动不断扩大,美国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与国际市场和全球价值链生产已经融为一体,尤其是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贸易情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复苏的影响。从商品与服务、出口与进口的角度看,2021年,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10910亿美元)。按国家来划分,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依次为加拿大(7580亿美元)、墨西哥(7250亿美元)、中国(7160亿美元)、日本(2800亿美元)和德国(2670亿美元)。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其中,商品贸易为逆差,服务贸易为顺差,不过,商品贸易的逆差远远大于服务贸易的顺差。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进口与出口失衡的根源是美国储蓄与投资失衡,也就是说,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源是美国宏观经济失衡。

查看全文

宪法制定权问题论文

摘要: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宪法制定权,无权制定宪法。人民拥有不受宪法制约的权力。我国应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制定一部新宪法。人民的宪法制定权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实现。

关键词:宪法,制定权,人民,权力

宪法制定权与宪法制定活动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宪法制定的正当性而且也关系到宪法功能的合理性。学术界对此虽有研究,但很不深入;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被忽视。故笔者认为,对宪法制定权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的宪法制定权问题作较为深入的研究有非常之必要。下面是笔者对此问题的几点思考,现提出来与学界同仁交流。

一、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

宪法的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别的任何机关或个人,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在近代意义上,宪法一词含义的侧重点不在于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居于核心的位置,而是强调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和宪法功能的合理性。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宪法具有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的双重功能,既是人民的授权委托书,同时又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幸福的总契约。人民通过宪法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并要求国家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国家权力,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享有宪法制定权,不通过民主的程序,就不可能制定出反映人民意志,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宪法。

如果说宪法制定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一种体现,那么宪法制定权就是人民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林肯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是对“人民主权”原则基本精神的一种很好的概括和表达。人民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确立法律规范并在法律规范中确立相应的实现人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来间接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宪法制定是间接地实现人民利益的一种方式。宪法制定是基于人民民主理论产生的,即只有在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宪法制定活动。宪法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具有法创造效力的始原性权力,它不需要有任何实定法上的依据。在逻辑上应当是先有制宪权,后有宪法,再有基于宪法的规定而产生的国家权力。制宪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将符合人民利益的事项用宪法规范的形式肯定下来,并在宪法中设立相应的国家机关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查看全文

宪法制定权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宪法制定权,无权制定宪法。人民拥有不受宪法制约的权力。我国应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制定一部新宪法。人民的宪法制定权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得到实现。

关键词:宪法,制定权,人民,权力

宪法制定权与宪法制定活动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宪法制定的正当性而且也关系到宪法功能的合理性。学术界对此虽有研究,但很不深入;实践中绝大多数人对此缺乏应有的认识,其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被忽视。故笔者认为,对宪法制定权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的宪法制定权问题作较为深入的研究有非常之必要。下面是笔者对此问题的几点思考,现提出来与学界同仁交流。

一、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其归属只能属于人民

宪法的制定权只能属于人民,而不能属于别的任何机关或个人,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在近代意义上,宪法一词含义的侧重点不在于它在一国法律体系中是否居于核心的位置,而是强调宪法制定的正当性和宪法功能的合理性。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在《人权论》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宪法不是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宪法具有授予权力并限制权力的双重功能,既是人民的授权委托书,同时又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利益和幸福的总契约。人民通过宪法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并要求国家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国家权力,努力为人民服务。人民不享有宪法制定权,不通过民主的程序,就不可能制定出反映人民意志,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宪法。

如果说宪法制定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一种体现,那么宪法制定权就是人民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林肯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是对“人民主权”原则基本精神的一种很好的概括和表达。人民在管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民主的方式来实现自身的利益,也可以通过确立法律规范并在法律规范中确立相应的实现人民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来间接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宪法制定是间接地实现人民利益的一种方式。宪法制定是基于人民民主理论产生的,即只有在人民民主的理论基础之上才有宪法制定活动。宪法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宪法制定权不是一种国家权力,是具有法创造效力的始原性权力,它不需要有任何实定法上的依据。在逻辑上应当是先有制宪权,后有宪法,再有基于宪法的规定而产生的国家权力。制宪活动的根本意义在于人民通过这样一种活动将符合人民利益的事项用宪法规范的形式肯定下来,并在宪法中设立相应的国家机关来保障人民的利益。

查看全文

基于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研究

一、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概念

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时,需要明确会计准则制定的主体问题、导向问题和相关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会计准则。(一)会计准则制定的主体问题。根据国际社会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结合我国会计准则的改革实践,可以发现,会计准则制定的主体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体模式、民间主体模式和混合主体模式。从我国市场化进程和企业体制改革进程来看,民间主体模式和混合主体模式更加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企业发展需求。我国自从2003年开始深入开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改革活动,就将会计准则制定主体作为主攻方向。但是需要正视的是,当前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主体依然是政府制定,它与国际社会通行的民间模式或混合模式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二)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问题。当前,在国际金融环境下,会计准则制定所遵循的论证方法和制定形式主要表现在美国为代表的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它主要强调会计准则制定的形式上详尽而完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则来落实。还有就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它倡导采用会计专业中的相关理论入手,倡导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来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在准则形式上遵循抽象生僻的会计理论知识。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处于初期阶段,会计准则的制定大多依赖于国际通用的条例,在基本会计准则上遵循的美国的会计准则模式,在具体会计准则细节上,完全照搬应该的会计准则模式。因此,我国实行的是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与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并轨的制定模式。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还是遵循的原则导向模式。(三)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体系。在研究落实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与制定导向以后,就需要具体落实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仔细规划会计准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它们之间的组合或排列,为下一步开展相关的会计业务提供专业指导和准则约束。因此,在深入研究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体系时,需要明确两个相互联系的核心问题。一方面需要明确会计准则的结构模式,仔细研究财务会计相关概念,仔细落实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需要规划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指导,强调深入研究会计准则体系的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理论来填充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强调基本会计准则的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基本会计准则对于会计准则的有效补充,直接融入到准则体系之中。

二、会计准则制定的缺陷分析

(一)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抑制了利益各方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中,会计准则扮演着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工作,它需要相关的利益主体都能积极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然而,通过十几年的中国会计准则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首先,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缺乏足够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对于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填写的反馈意见档案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时候成为一种形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缺乏足够的反馈渠道,导致很多资本市场的案件都是通过管理当局寻求到会计准则的突破口。其次,上市公司的相关利益方缺乏足够的途径来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由于我国当前还是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模式,导致制定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缺乏针对相关利益方的沟通和交流,不能根据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需求来进行相关的修订和完善。(二)会计准则制定机制不能有效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我国正处于市场化经济的初级阶段,它带来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诸多弊端,也反映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诸多经济现象,这些情况都需要相应的会计准则去规避和约束,也需要通过会计准则深入开展资产重组、股权置换、股权变更等特殊业务,推动企业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的资金管理和资本运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能够迎合新形势下各种特殊的会计问题,能够推动企业向着市场化改革纵深方向发展。但是,纵观当前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受困于资本市场股权结构的多样性,不能有效剥离企业各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而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政府属性导致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对待市场经济中的新问题和新环境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这些情况都阻止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机制对于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影响,导致会计制定机制的变迁日趋复杂多变,导致企业运营成本的激增。(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国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委托会计准则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的,而准则的执行权则归属到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相关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它突出了会计准则制定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但是,不能忽视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首先,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没有统一的规划,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容易产生误差,也容易造成相关利益体的矛盾激化。其次,在我国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存在着浓厚的政府特色,它导致在形式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是在执行和改革过程中往往因循守旧、困难重重。最后,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流程遵循着国际惯例,严格按照立项、草拟、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和等几个阶段,但是每个环节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充分性严重不足。

三、会计准则制定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广泛而权威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我国很长时间还是会遵循政府主导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围绕着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个制定机构来开展工作。因此,在此基础上,需要吸纳全体专业学者和社会各界权威人士参加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有效保证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能够博取百家之长,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制定道路。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定和完善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严格保证在立项、草拟、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和等每个阶段都处于严格监控和透明制定,尤其需要将专业学者和权威人士的建议及时纳入到会计准则制定环节中来,不断推动会计准则制定向着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方面不断迈进。(二)加强我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建设。当前,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切实保证会计准则的目标明确、内容一致和责任到位,能够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的思想精髓。因此,我国在开展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理论指导和财务原则,保证会计准则制定的内容能够在财务体系中寻觅到相关理论知识。此外,为了进一步保证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需要认真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趋同,学会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我国市场经济下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寻找出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建设。(三)建立明确的会计准则制定行使机构。在明确政府享有会计准则制定权以后,就需要具体落实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行使权,从政府和民间组织两个层面为会计准则的具体制定提供管理成本和公共收益。一方面,在政府履行会计准则制定这个公共利益行为时,应该侧重政府本身和政府授权相关组织的法律地位和职能范围,强调政府所应具备的监督权和管理权,保证会计准则的具体制定工作能够满足法律法规、市场竞争和行政规章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在强调政府所拥有的会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权以后,可以赋予民间组织来具体制定上市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从而保证此项权力的执行效率。最后,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的紧密结合,最终寻觅出一套目标明确、原则到位和内容适度的具体会计准则制定权。

查看全文

制定“十一五计划”的八个战略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提出,制定*-2010年的“十一五”计划应考虑八个重大战略问题。

(一)在WTO的框架下,以政府的力量来支持或扶持某一个产业或企业发展的余地将大大缩小,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不再可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经济发展不可发挥一定作用。政府除了应该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法制环境以及市场的基础建设外,也还可以制定国家计划,但这种国家计划必须是指导性的。它的功能首先是提供信息,如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哪些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国际国内经济的变化趋势如何等等。需要在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因而,在大的思路方面有一点需要明确,就是“十一五”计划与“十五”计划相比应当更是一个指导性的、用以综合信息、形成共识、促进协调、克服外部性的计划。

(二)国有企业改革尚需继续深化,这与十六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巩固、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成立国资委解决了国家作为出资人的身份问题,但是,国有企业至今在相当大程度上还需依靠市场垄断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来维持生存。当我国全面实现加入WTO承诺后,国有企业必须直接面对市场竞争。

国有企业最根本问题在于国有企业存在政策性负担,由此导致政策性亏损,于是政府负有给国有企业补贴政策亏损的责任。同时,企业也会利用政策性亏损为借口,把经营性亏损也说成是政策性亏损。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政府无法区分企业的这两种亏损。由此导致政府只能把企业的全部亏损都承担起来,从而形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剥离企业的政策性负担。

只有剥离了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解决了国有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企业不再需要并也没有任何理由需要政府的保护和补贴,政企才有可能真正分开,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三)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以增加就业。要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区段。这样的选择也与WTO有关系,因为落实了WTO的承诺后,除了还保留一点关税外,所有的市场都将开放,我国的企业只有在这些产业和产业区段中才有自生能力,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可以靠自己改进技术、管理水平,而不需要靠政府的扶持来发展。在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或者产业区段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为了多创造就业机会,也为了提高在WTO框架下的竞争能力,需要创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民营企业的发展牵涉到金融服务、市场准入和信息服务的问题。

查看全文

反垄断法律制定问题探究

本文作者:吴平魁王晓韧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1993年,我国某市十多家砖厂经协商成立了砖瓦协会,将全市各家砖瓦厂生产的红砖产量一律按上年实际产量削减30%,并共同确定一个最低售价,各砖瓦厂不得提高产量、压价销售。1998年,一批行业自律价纷纷出台,这其中不乏行业协会的身影。2001年,杭州市养鳖协会十大名牌甲鱼及推荐产品的评选活动,被该市余杭区82家养鳖户告上法庭,称这种评选误导了消费者,使他们的甲鱼销量大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商人虽然很少聚到一起,但聚会时的谈话内容,不是阴谋对付公众就是筹划抬高价格。行业协会是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联合在一起的自律性组织,存在的前提是为其成员利益服务。否则,行业协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行业协会必然会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美国学者Fell-man说:社会团体在先天上即具有反托拉斯的爆发力。所以用反垄断法律来规制行业协会的行为显得十分必要。

一、行业协会的性质

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行业协会的专门法律。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关于加强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工商领域协会是以有关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为主要会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愿成立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团法人;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和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宗旨是服务。为企业和行业服务,为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行业协会是指由同一行业的企业、个体商业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的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也有定义为:由本市行业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以经济类为主的社团法人。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其性质具有更多的自治性和民间性,而在国有经济主导的地区则不太强调这些。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有立法中行业协会的性质,都与我国实践中的行业协会具有一定的差距。熟悉我国行业协会发展史的人都知道,我国行业协会大部分脱胎于原来的政府机关,其成立的目的有两个:(1)延伸政府对扩大了的民营经济的管理,转变原有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模式。(2)分流政府机构改革的冗员。并不像理论和立法所说的那样,为了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并自愿组织。在我国的反垄断法律中行业协会的性质应该尽量与上述理论和立法保持一致。反垄断法律规制的行业协会应该是竞争关系中的行业协会。这就要求行业协会必须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其目标是规范市场竞争中有可能会触犯竞争秩序的行为。由此可见,反垄断法律中的行业协会应该指成员企业为了共同利益(减少市场竞争中的交易成本)而组织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这与理论上和行业协会团体法立法中的定义达到了吻合。从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方向来看,行业协会最终要脱离行政机关的控制,走向市场。从法律应该具有前瞻性的角度考虑,这样定性行业协会是合理合法的。

二、行业协会的范围

行业协会是否包括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办行业协会、是否包括行业协会的协会、是否包括跨行业的商会;职业协会是否是反垄断法律调整的对象;垄断行业的行业协会是否是反垄断法律的调整对象;农业行业协会是否是反垄断法律的调整对象。这几个问题是《反垄断法(草案)》没有解决的,而上述的行业协会又在我国大量存在,其中不乏限制竞争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业协会是否包括在反垄断法律中行业协会的范围之内,是否受反垄断法律的规制,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查看全文

我国铁路运输价格制定问题分析论文

在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过程中,铁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铁路运价制定也越来越规范和科学,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铁路运价在管理体制、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中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铁路的发展。价格是铁路运输的核心。要从制度上规范铁路运输价格的制定办法,提高铁路运输价格制定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就必须正确审视我国目前铁路运输价格制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铁路运价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在我国目前铁路政企不分的经营管理体制下,铁路运输企业一方面因为垄断经营,受到社会方面的挤压;另外一方面又承担了大量政策性、公益性运输任务,政府与市场责任划分不清。这种政企合一的体制直接结果是人们都不把铁路当企业看,而认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要求铁路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铁路的投资和发展却要铁路部门自己解决。交通基础设施事实上承担着普遍服务职能,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问题,多由政府直接投资或者采取支持政策。而我国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力度却明显不足,自“七五”期间实行“大包干”以来,中央财政不再直接投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现有的铁路建设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铁路货物运输价格中形成的铁路建设基金、地方政府财政性资金、大型国有工矿企业投资、国内外金融贷款及铁路建设债券等方式。

“政企合一”体制对铁路运价的影响也很明显,各种价格矛盾都希望从铁路运价中找到出路。在通货膨胀严重、价格上涨时,为了稳定价格水平,维护社会稳定,铁路运输不能提价;在通货紧缩时期,为降低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促进生产企业发展,铁路运价也不能调整。运价体系是历史上每一时期针对当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不同的调价措施逐步累加形成的补丁价格体系,缺乏能适应市场变化和铁路运输特点的机制。

二、铁路运价总水平和构成不合理

1.铁路基本运价总水平仍然偏低

查看全文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旨在为本国或本地区的行政机构、社会团体、人民群众等的社会公共行为提供规范性、指导性的方向,以此来达到缓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暴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政策执行的目的,从而为人民提供一个良好、有序的社会环境。公共政策的表达形式有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政府首脑的书面或口头声明和指示以及行动计划与策略等等。公共政策制定从程序上讲,包含目标确立、政策方案设计、评估论证方案与抉择四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阶段或环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盈利性组织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有质的区别,并且过程呈现复杂多样、动态的特征。

一、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

1.政策输入机制的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策科学界逐渐形成了理性模式和渐进模式两种政策制定过程分析模式。理性模式从最初的过于理想化的理性分析模式经过创新后发展为以赫伯特•西蒙为主要代表人物的有限理性分析模式。渐进分析模式包括两种决策模式:多元决策模式和精英决策模式,美国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是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国,由于政策制定是在社会结构分化程度偏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而且大部分的制定政策的任务都不能被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结构来承担,大都是政治系统中的政治精英按照自己所认为的政治发展走向来确定政策制定的内容。因此,就呈现出一种“内输入”的政策制定特点。

2.公众的参与性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根本的受众目标就是人民群众,公共政策从开始的信息采集到政策分析再到政策制定与执行,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与公众对将要制定的政策进行沟通与协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形成了重大政策的形成一定要和群众通过自上而下而后又自下而上的过程来反复沟通、实践、修正。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袖就曾说过:“群众既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也正是因为共产党对民意、民心的重视,以及对群众路线的坚持不懈的贯彻执行,才会出现党、军、民一条心开创并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新面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