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01:44: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指导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指导思想

邓小平改革指导思想

改革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邓小平对改革指导思想的正确认识,加快了我国改革的步伐,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它主要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对改革性质的正确认识上。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认识到需要对过去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但是既然要改,就要确定一个改革目标,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确定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对改革目标和任务的理解都是相互关联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历程。在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探讨。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曾出现了重大失误,以至于在改革前中国社会陷入了全面危机,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十分困难。严峻的社会现实促使邓小平反复思考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邓小平的思路没有停止在过去总结社会主义特征的层次上。因为过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是由于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和特征造成的,许多就是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特征和原则的名义下犯的错误。在邓小平看来,这里面还有一个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问题,我们遇到的许多问题就在于没有真正抓住社会主义本质,没有按照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他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的。1979年7月,邓小平就说过:“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本来是可能的,但过去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于是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进程推迟了,特别是耽误了十年。”这是邓小平最早论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谈话,他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的发展生产力。

改革以前很长一段时期里,我们一直在批判“唯生产力论”,邓小平在刚刚开始改革的时候,就把社会主义与生产力联系在一起,这在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突破。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段话说明邓小平已经意识到搞社会主义必须抓住本质,制定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1990年12月邓小平更加深刻的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做了总结性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查看全文

党指导思想交流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是党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拓前进,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的时代课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新经验,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回答新的时代课题的产物。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新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注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发展创新自己的指导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成果。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党领导各项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是党观察一切现象、处理一切问题特别是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理论武器,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党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灵魂和根本。关于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工人阶级政党的重要性,列宁在总结俄国革命经验时曾深刻指出: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党,没有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党,就不会有真正的伟大的革命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一个革命的政党必须有革命的理论,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又与本国的革命经验和实际相结合的革命理论,“不如是,政党无法存在,它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亦无法胜利。”因此,工人阶级政党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

查看全文

指导思想心得

党的十六大的重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反映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创新精神。

高度重视指导思想在党建中的基础作用,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崭新的时代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自己指导思想的基本立足点

中国共产党在长达80多年的自身建设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把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作为党的全部建设的基础。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多方面,而指导思想则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它对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建设起着统领和灵魂的作用。指导思想上的坚定和成熟,是一个政党在政治上坚定和成熟的基本标志,也是一个政党能够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十分重视指导思想建设的无产阶级政党。这首先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无论是在建党之初,还是在后来,中国共产党都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坚定,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正确性的坚定信念。其次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始终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随着历史进程和认识进程的发展,不断地为马克思主义注入符合中国实际的崭新的时代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永葆科学性和正确性。

这种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符合中国实际的崭新的时代内容的做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指导思想建设上创造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正因为如此,在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才相继发生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适时地将这些理论成果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的章程,从而为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指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不断地走向胜利。

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切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自己指导思想的基本特征

查看全文

学习党的指导思想思想报告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以“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立场,同时提出劳动价值论,肯定劳动创造资本,而非资本创造财富。财富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的财富应归广大劳动人民所有,而非资本家所有。人民是根本,是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无国界。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党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与时俱进,把党的理论建设同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人要信仰“外来的”马克思主义?老师给了我答案,从答案里,我看到了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看到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向富强。

通过两天对党章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重要性,她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勇于同侵害国家、侵犯人民利益的势力作斗争,党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起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她们站在第一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上到国家大事,下到黎民小事,都能看到共产党员勤劳奉献的身影,是全国人民的希望。

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党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与时俱进,把党的理论建设同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对党纲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之外我还认识到,共产主义并不是空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因为它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党的“当前纲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四维一体的建设思路,字字包含着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身在大学读书的我们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目标,激励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人要信仰“外来的”马克思主义?老师给了我答案,从答案里,我看到了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看到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向富强。马克思主义以“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立场,同时提出劳动价值论,肯定劳动创造资本,而非资本创造财富。财富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创造的财富应归广大劳动人民所有,而非资本家所有。人民是根本,是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无国界。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反映,充分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作为学生,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查看全文

指导思想学习述职小结

为了这份责任、义务,一份责任、义务让我不时奋斗。敢于作斗争,敢于牺牲,换得苍生幸福。

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重要性,通过两天对党章的学习。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勇于同侵害国家、侵犯人民利益的势力作斗争,党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起着先进模范带头作用,站在第一线,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上到国家大事,下到黎民小事,都能看到共产党员勤劳奉献的身影,全国人民的希望。

思想,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党在不同时期适时调整,与时俱进,把党的理论建设同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外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使我认识到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通过对党纲的学习。之外我还认识到共产主义并不是空想,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因为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发展的肯定结果,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党的当前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国家”四维一体的建设思路,字字包括着党“为人民服务”宗旨,为身在大学读书的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奋斗的目标,激励了学习的热情。

从答案里,之前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为什么中国人要信仰“外来的马克思主义?老师给了答案。看到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看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干走向富强。马克思主义以“为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立场,同时提出劳动价值论,肯定劳动发明资本,而非资本发明财富。财富是广大劳动人民发明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发明的财富应归广大劳动人民所有,而非资本家所有。人民是根本,社会的主人,所以我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无国界。

执政为民”党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反映,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充分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作为学生,该如何去做呢?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指导思想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可以从以下四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个层次是根本的指导方针,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三个坚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要求。

第二个层次是总体要求,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第三个层次是工作重点,即“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第四个层次是工作导向,即“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社会要和谐,根本地取决于两条:一是要“把蛋糕做大”。这就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要“把蛋糕分好”。这就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持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的和谐。

查看全文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五十多年来执政的最基本的经验。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根据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指导思想,极大地推进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其中尤其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最为突出。确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现实根据,也是符合我国长期发展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全面揭示了发展的丰富内涵,极大丰富和推进了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就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展就是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摆脱贫困,发展就要在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使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领域比例适当、结构合理、相互促进、良性运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什么是发展”、“靠谁发展”和“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出现的新矛盾新课题,决定了科学发展观对全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发展是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看,发展则是一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发展观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中国的发展难题前所未有,中国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处在一个发展的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要看到: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由缺乏财力难以兼顾解决长期积压的问题的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有较为充裕的财力开始能够解决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23万亿美元的规模,一举赶上英国和法国,成为全球排名第四的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1999年,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亿大关,2003年突破了2万亿大关,2005年突破3万亿大关。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为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历史起点。

查看全文

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为把学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引向深入,帮助读者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理论局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本报(《深圳特区报》)特辟专栏,邀请我市(深圳)社科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谈谈他们学习《读本》的体会。

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深圳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汪开国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分析我国的经济社会现状,正确判断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提出并逐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有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为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应急措施。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最近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对这个问题有了明确论述,《读本》认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于发展问题,我们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新中国建立后,我们以饱满的激情和热情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不仅迅速恢复了因战争影响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而且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经济建设没能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中心和主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曾盛行一时。特别是“”,对经济建设造成重大冲击,耽误了十多年的发展时间,错过了许多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纠正了过去“左”的做法,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过分看重GDP、过分看重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直接导致了资源消耗过大、环境破坏严重、老百姓富而有忧等社会问题。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的高速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需要大发展,但绝不是“掠夺”式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特别是经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对中国的发展问题逐步有了清醒的认识,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因此,科学发展观绝不是阶段性的工作和权宜之计,而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那么,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呢?《读本》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查看全文

对党的指导思想要做到“四真”

----真信、真学、真懂、真用

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首先必须做到“真信”。对党的指导思想,相信不相信,这是作为一名党员的根本前提,不然不应准许入党,更不能叫合格党员。然而,现实中确有入党多年的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存有怀疑,这就不是合格党员。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应进一步解决对指导思想的“真信”问题,就是要在强化对党的指导思想的信仰上下功夫。对党的指导思想这一科学真理是真信还是假信,是全信还是半信,关系到能否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保持清醒头脑的大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选择、时代的呼唤,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必然性、客观真理性,坚定地信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才能为学习和把握科学理论提供不竭动力;只有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才能使其变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只有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信仰,才能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坚定政治方向,辨清是非美丑,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作为一名党员,对党的指导思想要做到“真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为核心,在思想理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观点,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真学,就是要认真研读,深刻领会,在把握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学是一种科学态度,就是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追求,带着深厚的感情学,带着执著的信念学,带着实践的要求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力求学得主动、学得认真、学得深入,学得扎实,学出真成绩,学出真效果。

作为一名党员,还要对党的指导思想做到“真懂”。学了,不一定真懂。所谓真懂,就是要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真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正确把握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充分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立场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不能坚持这个本质、这个立场,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立场,就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充分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就要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充分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党的理论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使党的理论适应我国国情、符合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使党的理论适应时代特征、符合时展的要求;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来判断形势、观察事物,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对党的指导思想做到“真用”。所谓真用,就是要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在改造主客观世界上下功夫。真用,就是把指导思想真正转化为每个党员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实践成果。总书记强调,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标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最终目的。在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目的,自觉贯彻这个根本目的。要联系思想实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和追求,加强道德品质修养,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严于律己,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联系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解决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把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落到实处。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续进行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真信是前提,真学是基础,真懂是关键,真用是目的。四者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统一于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统一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没有真信,就不可能真学;没有真学,就不可能真懂;没有真懂、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能有行动上的自觉,在实践中就会迷失方向,也就不可能真用。简而言之,信之愈坚,学之愈深,懂之愈透,用之愈实。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四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层层递进的关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查看全文

长期坚持“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地位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充分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证。

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有自已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结我们党的八十多年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科学的理论,必须是中国自已的、发展着的理论。相对于外国来说,是中国的;相对于“老祖宗”来说,是当代的。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根本经验就是首先在理论上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王船山说,“读古人书,欲学之,而不因时以立义,鲜不失矣。”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和空间为转移的。社会实践不断发展,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与时代相适应并能指导实践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历史赋予我党的神圣职责。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没有自已的理论,就没有思想和时代的丰功伟绩;没有邓小平自已的理论,就没有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时代的辉煌业绩。进行党的理论创新,不仅在于马克思已去世一百多年,已去世二十多年,邓小平也去世五、六年,而在于我党所面对的环境,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与马克思时代、时代和邓小平时代有显著的不同。

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决不搞教条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决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而决不照抄照搬,就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形成中国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的,就它的基本原理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就它的实践经验和文化传统来说,又是中国的,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和文化的结晶。“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既是历史的又是现时的、当代的,它的理论渊源是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它的实际内容是当代的、现时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这一系列的观点说明,处于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有自已的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已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之所以能够作为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