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虫技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00:26:2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治虫技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环保治虫技术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治虫技术;有害生物;农作物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环保治虫技术管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治虫技术;有害生物;农作物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环保的治虫技术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治虫技术;有害生物;农作物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评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治虫技术;有害生物;农作物
【论文摘要】: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绿色农业的概念被提出来。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经验,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利用生物、生态和物理机械等治虫技术来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绿色农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防治的必然选择。高效环保的治虫技术是发挥生物种群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而达到自然调控的策略措施之一。既有悠久历史,成功经验,又有新科技新发展新成就,更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新导向。如能在行业内外被关注,进一步推行,必将取得更大成效。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特点是对人畜安全,无污染,不形成抗性。
1.1虫治虫
养蚕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及治理策略
从植保部门了解到,每年晚稻7月初至10月初每20d左右就有1次田间普治,虫害多发年份还要增加用药次数;虫害大发生时在增加用药次数的基础上,还要增加用药量,提高使用浓度。如2012年部分害虫大发生,农户用药防治次数明显增加,农技部门的农药配方使用剂量也有较大增加。据对沙家浜村20户农户调查,2012年平均农药使用次数9.2次,最多的12次,最少的7次(未包括前期除草用药),平均10d治虫1次。如此频繁地使用农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
喷雾机械优化带来污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农田向种田能手、种田大户集中,在新塍镇承包种田3.33hm2以上的大户就有90多户,致使在治虫作业上,由原来的背负手动喷雾机,替换成机动高压喷雾机,使喷雾量大、喷雾距离远,造成直接污染范围面扩大。如2012年晚秋蚕期:新城街道一种田大户在9月29日用高压机械喷雾器治虫,导致一条小河对面约20m之外的陡门村8户养蚕户0.8hm2桑园受到农药污染,造成16张蚕种中毒死亡。类似这种利用高压泵治虫造成蚕中毒事故发生的近年来明显增多。
农药使用习惯难以改变。除了种田大户购置使用机动喷雾器之外,绝大部分是种植面积较少的散户,还是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并且大部分利用早、晚在露水期间施药,求高浓度、快速度,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更没有掌握在害虫发生盛期施药,致使有些农民认为害虫“越治越多”,从而连续用药,造成重复污染。
桑园治虫污染桑叶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日趋加重,早秋蚕饲养每年有20%户颗粒无收。从2004年开始停止饲养早秋蚕,夏蚕种也只有19%养蚕户饲养,因此从春蚕结束至饲养中秋蚕有3个月的间隔。在这段时间里,桑园害虫发生时间长、品种多、频率高,特别是桑螟、桑蓟马等害虫,世代重叠,面广量大,为害严重。如不进行多次治虫,就会出现虫抢桑叶吃的现象。因此,每年7—8月要进行4次以上的治虫。有些农户为了减少治虫次数,采用高毒、残效期较长的甲胺磷等农药进行桑园治虫。如2006年新庄村12组部分养蚕户,在7月底至8月初用甲胺磷治虫,治虫后连续34d晴天无雨,导致中秋蚕大蚕用下部叶片,造成蚕中毒情况发生。另外,由于千家万户养蚕,治虫时间难以统一,桑园使用治虫农药品种随意性较大,施药观念落后,认为浓度越高、剂量越大越有效,导致桑叶农药残留大,中毒较深的蚕食叶后吐水乱爬,最终死亡。中毒较轻的蚕一般不会表现明显的症状,长期食用这些低残留毒叶,就会出现微量农药积累性中毒,老熟后往往会出现吐乱丝、吐平板丝,结薄茧或不结茧等症状。
砖瓦厂等企业的有毒物质污染20世纪80—90年代,全镇先后建起砖瓦厂8家、铝材厂6家、水泥厂1家,在此期间时有氟化物中毒事故发生。特别是秋蚕桑叶污染更为严重,在污染企业附近桑园中下部分叶片氟化物含量超过190mg/kg,大大超过了蚕正常发育的极限浓度,从而使蚕食桑缓慢,眠起不齐,龄期延长。
做好蚕作安全防护工作在春蚕生产前,市、区政府连年下发“关于认真做好蚕桑生产期间防治氟化物污染和防止杀虫双等农药中毒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春蚕生产期间4月25日至5月25日砖瓦厂、水泥厂、冶炼厂等排氟企业停工1个月,确保春蚕生产安全,保证蚕农利益;并要求各级政府,明确职责,分级负责,同时在发种前,为严肃停工纪律,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分片包干,检查停工执行情况[1]。在此基础上,镇政府根据市、区有关精神,在4月和7月连续下发“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杀虫双等农药的通知”,要求全镇农资供应店和全镇农户,在4—10月蚕桑生产期间,禁止销售和使用杀虫双类和菊酯类农药。实行谁供货、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制度,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对蚕桑生产的影响[2]。
林业生态环境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摘要:林业生态系统的维护过程中,森林病虫害的潜在威胁最大。为发挥好森林系统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森林系统免受病虫害侵袭,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而展开论述,自思想上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并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而定;秉承森林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彻底认清化学防治的危害和问题,正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坚持遵从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病虫害控制理念,将林业病虫害的防控由被动防治向主动防治转变三大层面,就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做技术性要点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策略
森林系统维系着生态平衡,同时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高度重视,利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避免森林系统受到病虫害侵袭,确保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充分考虑病虫害、火灾等问题,利用先进手段提前制定好防范措施,为森林系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1]。
1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
近些年,林业生态环保意识增强,人工造林的面积不断扩大,持续推广人工单一树种纯林种植模式,森林病虫害的危害将持续增加,个别不常见的病虫害将常态化而且流行严重。自林业病虫害防控目标调整来看,到2020年底,中国将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力争由原先占森林面积的8.2%降低到6%以下,由此可见,随人工林面积的增加,中国林业病虫害防治任重而道远,今后无论在意识还在战略执行上,都要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作为长期发展战略而执行。
2认清化学防治的危害和问题,正视生物防治的重要性
农作物害虫防治计划
一、发生趋势
根据近年我省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病虫发生情况、20*年冬前病虫残留基数、农作物种植品种、当前作物苗情和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年我省水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其中“两迁”害虫将偏重至大发生,纹枯病和迟熟中稻、单季晚稻的稻曲病将偏重发生,二化螟和单季粳稻、糯稻感病品种条纹叶枯病将中等发生。棉花病虫总体将中等发生,其中盲蝽象、枯萎病中等至偏重发生,棉花叶螨和斜纹夜蛾偏轻至中等发生,棉铃虫偏轻发生。大豆和玉米病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其中大豆地下害虫中等发生,玉米粗缩病在早播夏玉米(麦收前播种)上偏重发生,淮北东部玉米褐斑病中等发生。
预计20*年全省水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12800万亩次,棉花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2010万亩次,大豆主要害虫发生面积约为1200万亩次,玉米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为1600万亩次。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大力推行现代农业植保技术,协调应用多种防治方法,提高病虫防治效果;切实增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将病虫为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确保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等目标实现,促进我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三、防治任务与目标
农产品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综合运用各项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抵抗能力,同时造成对病虫不利的环境条件,达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耕翻土壤,减少地下害虫。耕翻土壤可把地下害虫翻到地表,经霜冻日晒禽鸟啄食压低虫口密度,有的地下害虫深埋土中,不能羽化出土,有的地下害虫还可以直接被杀死。改革耕作制度,轮作倒茬,间套复种。轮作倒茬是指在同一块菜地上,于一定年限内,按照一定顺序,轮换种植几种作物的做法。轮作可以均衡土壤中的养分,减轻病虫害,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产量与质量,控制农业病虫害的发生。如禾谷类作物与大豆轮作,既可抑制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又可抑制禾谷类作物丝黑穗病的发生。棉花套种小麦,利于瓢虫草蛉等的繁殖,可以减轻棉蚜的危害。改进播种工作。做好播种工作,能够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源,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如播种前精选种子苗木,剔除有病虫的种子苗木。适当调整播期,如春天低温高湿,玉米播种过早易烂种且易得黑穗病,应适期晚播。合理密植。种植密度对农业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合理的种植密度能够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田间湿度大,为病虫害提供了适宜的滋生条件。且种植密度过大,导致作物组织柔嫩,易遭病虫的危害。合理的肥水管理。过量地施用氮肥,会使植株抗病性降低,病害加重,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性。灌水次数与灌水量对田间湿度与温度有较大影响,许多病害在高湿条件下更易发生。如棚菜生产,为降低棚室湿度,要实行滴灌,膜下灌溉,不能大水漫灌,另外能喷粉就不喷雾,以减轻棚菜病害。又如水稻灌水应浅、湿、干相结合,出穗前落水晒田,可降低田间湿度,增强根系活力,控制水稻穗颈瘟的发生。保持田间清洁卫生。田间清洁卫生,能够清除病虫害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田间清洁卫生包括清除杂草与捡净病株残体等。因为杂草和病株残体是许多病虫的越冬场所,杂草还是许多害虫的初侵染寄主。如2012年黏虫呈暴发态势,据统计,辽宁省农作物受黏虫危害面积超过15万hm2,绝收近26000hm2,黑山县绝收2000hm2,发生密度和分布范围20年来罕见。草荒的玉米田发生严重,特别是打过苗后除草剂的玉米田发生更严重。这与黏虫的产卵习性有关,黏虫喜欢在枯草叶的尖部产卵。
物理机械防治法指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汰选法。汰选法指采用风选、水选、过筛等方法,剔除带有病虫的种子。诱杀法。诱杀法指利用害虫的趋性,设计诱杀害虫的方法。如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蓝黄板诱杀、食饵诱杀、银膜避蚜等。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在不损伤种子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热力杀死种子内外病虫的方法。如日光晒种、温汤浸种等。阻隔法。阻隔法即根据病虫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各种物理障碍,阻止病虫的危害或扩散。如图1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孟庆平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探讨43树干涂白,果实套袋等。捕杀法。捕杀法指利用人工或各种器械捕捉或直接消灭害虫的方法。生物防治法指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草的发生和危害,具有经济安全、控制作用持久、一般情况下害虫对天敌不会产生抗药性的优点。以虫治虫。以虫治虫即利用有益的昆虫来防治有害的昆虫。捕食性昆虫的利用。实践中可以利用捕食性昆虫控制病虫害。如利用瓢虫、草蛉、蚂蚁、食蚜蝇等控制害虫的发生。寄生性昆虫的利用。可以利用寄生性昆虫防治部分虫害。如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以菌治虫。以菌治虫即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利用细菌治虫。利用害虫的致病细菌来感染害虫,使害虫生病而死亡。死亡的虫体变软变色很臭。如用苏云金杆菌颗粒剂防治玉米螟。利用真菌治虫。利用害虫的致病真菌来感染害虫,使害虫生病而死亡。死亡的虫体僵硬,呈白色或绿色或黄色等不同颜色,没有恶臭。如用白僵菌封剁防治玉米螟。利用病毒治虫。利用害虫的致病病毒来感染害虫,使害虫生病而死亡。死亡的虫体变软,体内组织液化,没有臭味。能感染昆虫的病毒很多,目前我国发现的昆虫病毒近百种,但应用在生产上的很少,原因是病毒不能离开寄主昆虫来人工培养繁殖,限制了许多昆虫病毒的推广应用。以菌治病。部分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具有杀灭病菌的效果。以菌治病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病害。如用春雷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如用玉米螟性激素诱杀雄蛾防治玉米螟。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在生产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捕食性蜘蛛、捕食性螨类、益鸟、蛙类的利用等。化学防治法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杂草。化学防治法优点是高效、迅速;缺点是大量杀伤天敌,污染农作物及环境,易引起病虫草的抗药性和农药中毒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倡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生态防治),尽量避免使用化学防治,但是在目前的生产水平下无法做到这一点,化学防治仍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必要措施。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需要有选择地使用农药,不能只顾防效不顾农药的毒性。
提倡使用微生物源杀虫、杀菌剂,如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淡紫拟青霉、宁南霉素、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植物源杀虫、杀菌剂,如吡虫啉、印欄素、苦参碱等;矿物源杀虫、杀菌剂,如硫酸铜、波尔多液(保护剂由生石灰、硫酸铜、水配制而成)、石硫合剂(保护剂由生石灰、硫磺、水配制而成)等(表1);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噻嗪酮、氟虫脲等。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敌百虫、辛硫磷、马拉硫磷、三氯杀螨醇、多菌灵、百菌清(保护剂)、代森锰锌(保护剂)、托布津、异稻瘟净、甲基硫菌灵、福美双、阿特拉津等。有限制地使用中毒性农药,如敌敌畏、乐果、毒死稗、马氰、阿维•唑、三唑磷、辛•唑、杀虫双、代森铵、灭扫利、敌杀死(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稻瘟净等。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氧化乐果、呋喃丹等。
本文作者:孟庆平工作单位:辽宁省黑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烟粉虱防治对策
1危害特点
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播和蔓延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高、防治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害虫,在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物顶部嫩叶背面活动,在植物的中下部叶片主要是卵及若虫。烟粉虱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使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直至死亡;二是成虫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病;三是由于其分泌蜜露引起被害植物煤污病的发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据调查,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危害症状,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成熟;甘蓝、花椰菜被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西葫芦、南瓜被害表现为银叶;花卉一品红被害造成茎苍白,叶黄化;棉花被害,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近几年我市因烟粉虱危害造成棉花脱落成光杆、茄果类蔬菜减产超过5成以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该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在发生量大的地区,秋季将大量向城区扩散,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甚至影响居民出行。
2重发原因
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露地不能越冬,保护地可常年发生,呈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根据调查分析,烟粉虱在我市发生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越冬场所充足
近年来,我市保护地栽培发展迅速,日光能温室、蔬菜大棚为烟粉虱提供了充足的越冬场所,特别是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等烟粉虱喜食寄主偏多,有利于其取食繁殖,为翌年暴发危害提供了充足虫源。
烟粉虱防治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烟粉虱是徐州市棉花、蔬菜等多种旱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总结其危害特点,并对其重发原因加以分析,以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烟粉虱;发生;防治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是我市棉花、蔬菜等多种旱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自2001年在新沂市部分乡镇首次发现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受其为害,棉花、蔬菜等作物大量落叶、落果,煤污病暴发,作物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据调查,烟粉虱在我市适宜寄主近70种,包括棉花、大豆、蔬菜等作物及一品红、紫荆等花卉林木,这些寄主作物往往插花种植,播期又相互交错,许多成为桥梁寄主,为烟粉虱种群暴发提供了稳定的食料条件。
1危害特点
烟粉虱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传播和蔓延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为害程度高、防治难度较大的危险性害虫,在适宜的寄主植物上具有趋嫩性,成虫喜聚集在植物顶部嫩叶背面活动,在植物的中下部叶片主要是卵及若虫。烟粉虱对植物的为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成虫、若虫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使受害叶片褪绿萎蔫直至死亡;二是成虫可作为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传播病毒病;三是由于其分泌蜜露引起被害植物煤污病的发生,虫口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影响光合作用和外观品质。据调查,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危害症状,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不均匀成熟;甘蓝、花椰菜被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西葫芦、南瓜被害表现为银叶;花卉一品红被害造成茎苍白,叶黄化;棉花被害,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出现成片黄斑,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近几年我市因烟粉虱危害造成棉花脱落成光杆、茄果类蔬菜减产超过5成以上的例子屡见不鲜。由于该虫迁移扩散能力较强,在发生量大的地区,秋季将大量向城区扩散,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和环境,甚至影响居民出行。
2重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