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6 00:15: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支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支持

双向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社会支持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由国外学者Raschke率先提出,被定义为人们主观感知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社会支持与健康和幸福之间关系的重要性[2]。更多的人认识到给予和接受社会支持所带来的好处[3],这种双向的性质称之为互惠性。事实上,很多的证据已经表明,过度受益可能会对一个人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只有当支持受援者从支持提供者那里体验到互惠时,支持才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和健康后果,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心理产生的负债感就会减少[4]。社会支持的效果可能取决于在人际关系中给予和接受支持之间的感知平衡[5]。有关社会支持的维度划分,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但多方学者普遍认同社会支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互惠被广泛认为是社会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对社会支持的互惠性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外对社会支持的研究集中在人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本研究旨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双向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拟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新的方向。

1社会支持的分类

社会支持主要分为工具支持与情感支持。工具支持指的是实际的,有形的帮助,如人力、物力。情感支持指的是抽象的无形的帮助,通常指的是亲密的人给予的支持。

2双向社会支持的内涵

双向社会支持指的是提供社会支持和获得社会支持。尽管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倾向于接受支持带来的好处,但很多学者注意到了这个结构的双向性质,认识到给予和接受支持的优势。有研究表明,给予社会支持与降低死亡率有关。尽管对给予社会支持的益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些益处已经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得到了证实,例如可降低死亡率[6]。社会支持的互补性反映在双向支持假说中[7],该假说表明,与单纯给予或接受支持的人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提供和接受支持的人会获得更大的心理益处。

3双向社会支持的测评工具

查看全文

胃肠术后营养支持研讨

患者在经过胃肠外科手术后,机体的代谢活动会明显增强,及时地给予营养支持能够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其尽快康复。胃肠外营养支持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如果长期使用,会影响患者的肝功能,使得胆汁淤积,肠道细菌出现异常及肠黏膜萎缩。临床上常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支持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鼻肠管、鼻管等途径的肠内营养已经逐渐替代了肠外营养,尤其是对于一些危重患者,它能够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胃肠功能,减少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1-2]。下面简单阐述国内外关于胃肠外科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情况。

1肠内营养支持实施方法

1.1供给途径

肠内营养支持供给途径主要有鼻胃管、空肠造瘘和鼻肠管三种。

1.1.1鼻胃管在术前30min,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规格合适的硅橡胃管和鼻胃管,将其经鼻插入,若在插管中遇到障碍,切不可强行用力。在术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留置鼻胃管在十二指肠吻合口下方或下降段20cm的地方。在术后用负压引流袋进行胃肠减压,经过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并用盘带固定。

1.1.2鼻肠管这种途径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主要方法是在手术日当天早晨,将鼻肠管和鼻胃管一起置入患者的胃内,手术中再将鼻肠管送到空肠上至吻合口3cm处或者十二指肠下降部,胃管置于胃内,在术后用负压引流袋进行胃肠减压,经过鼻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并用盘带固定。

查看全文

农业支持政策系统完善

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以后,对农业发展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连续7年增长,粮价基本稳定。然而,养猪业发展却起伏不断,猪肉价格暴涨暴跌,养殖户无所适从,老百姓也为“菜篮子”发愁。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完善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亟待探索研究。

一、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的新特点

1.周期短。2003年以前,我国猪肉价格有波动,但没有那么频繁。如1993年猪肉价格较快上涨后,到1997年都是相对稳定;1998年猪肉价格回落后,到2003年也是变化不大。然而,2003年以后,猪肉价格波动频繁。2003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开始较快上涨,2004年底涨到峰顶后开始回落;2007年又开始上涨,2008年涨到峰顶后回落;2009年秋开始反弹,2010年1-6月又迅速下跌;2010年9月又上涨,2011年9月达到最高价位后至今才相对稳定,但价格仍在高位运行。猪肉价格如此频繁的涨跌,之前是比较少见的。

2.幅度大。2003年以前猪肉价格波动的幅度比较小。1989-1993年猪肉价格基本没有变动,每公斤在6-7元之间;1993年猪肉价格开始较快上涨,1994年的涨幅最大,从年初的8元左右/公斤,涨到年底的近14元/公斤,涨幅6元,近80%;1998年猪肉价格回落到10元/公斤,跌幅4元,近30%;1998-2003年猪肉价格多维持在10-11元/公斤之间(只有1999年3月降到7-8元/公斤,但很快又恢复到10元/公斤)。而2003年之后,猪肉价格波动的幅度比较大。2004年猪肉价格由2003年的11元/公斤涨到15元/公斤,2006年又降到11元/公斤。到2008年,猪肉价格又涨到25.77元/公斤[1],上涨15元之多,接近140%。2009年4-6月猪肉价格又下跌到16元/公斤,跌幅10元,近40%。到2011年9月,全国各地猪肉平均价格再涨到30元/公斤[2],上涨近100%。有的地方猪肉零售价还曾达到40元/公斤。如南京市苏果超市中山北路店,五花肉47.6元/公斤[3],北京部分超市猪肉的零售价也达40元/公斤。

3.影响深。2003年以前猪肉价格波动还在合理的范围内,很多农民还继续养猪,消费者还能承受,社会反响不大。而2003年,特别是2007年之后,猪肉价格波动对养猪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很大。一是猪肉价格大起大落使养殖户无所适从。猪肉价格上涨,人工、饲料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也跟着上涨,养殖户收益不多;而猪肉价格下跌,人工、饲料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却有“刚性”,难以下降,养殖户亏损,养殖规模大幅收缩。至今,仍有很多原养殖户“谈猪色变”,不敢养殖或恢复原有养殖规模。二是引发通货膨胀。价格波动具有联动性、传导性、同步性和放大效应。猪肉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会引发人们对农产品、特别是食品涨价及劳动力工资提高的预期,从而带动其他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全面上涨。如2010年7-8月,由于受猪肉及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我国早籼稻、小麦、棉花等出现了大幅上涨,到2011年1月,粮食价格同比上涨达15.1%[4],而之前则一直保持着稳步上涨的态势。三是人民的生活质量降低。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居民的肉类食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居民的生活开支增加,消费者剩余减少,福利降低。“猪肉吃不起”已成为当前一些市民的口头禅。

二、猪肉价格波动的原因

查看全文

农业推广金融支持探究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是一种重要方法,而农业推广的重要推动力为金融方面的支持。本文首先对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案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我国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方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推广;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业务范围

一、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是明显不足的,其具体问题表现为多个方面:(1)农业推广资金与金融业务不平衡,我国很多地区的涉农金融机构主要业务都是“三农”,主要发展的金融业务具有频率高、一次性量小的特点,在进行投资时,金融机构有着过于谨慎的特点;(2)担保机制不健全,在农村地区,农业保险信用机构并没有十分完善,保险机构的工作缺乏主动性,而担保资金的落实同样存在一定困难;(3)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针对农业推广的相关政策并不缺乏,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效果不好,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和政策法规相对应的实施系统,同时,我国部分地方地区并没有地方针对性的指导性文件;(4)在农业推广的微观层面,专业人才是相对缺乏的,特别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村镇总是存在着农业推广人力资源短缺的情况,关于此类知识的培训机构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而具有此类知识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整个队伍的业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二、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方法

(一)创新金融支持业务范围。为让产品供需得到更好的连接效果,必须要创新金融支持的业务范围,让金融产品更为有效,让农村金融需求得到满足。要想实现良性竞争,就必须要发展多种渠道的金融制度与金融扶持制度,依照资金需求特点与农业推广政策来制定方案,让业务服务与金融制度可以完美对接客户,进而促进金融机构和农民的双赢。如在法国,就曾为农业推广工作成立了农民协会与合作社协作模式,在资金支持方面,法国国内相对较大的信贷银行都会对其给予资金支持,如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农业信贷联合银行,这样可以和国家农业政策、农户农业贷款紧密结合。在选择资金支持渠道时,应该参考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公平竞争为原则,进而促进农业推广的职责明确、产权清晰。(二)健全担保保险机制。在健全担保保险机制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让农业担保机构可以及时建立,让农业担保业务得到全面开展,利用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农业担保机构的共担风险机制,可以让农业担保机构建设得到加强。除此职位外,还应该对联保责任制予以推广,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利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让农业生产保险体系制度更为稳定,只有确定好农业保险的投保费用、农业保险的险种才能让农业保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三)完善金融支持规章制度。1、民间融资的规范。以我国鄂尔多斯地区为例,依照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该地区现有的金融支持市场是农村民间小规模的,对此,应该让农村金融市场进入条件更为宽松,让私人的金融组织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应该对金融机构的创新改革予以推动,让自身服务质量得到增强,创建出一个有利于农业推广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2、法律法规的完善。针对农业推广法律法规,应该对其做到进一步完善,让保护力度得到增强。农业推广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面临着新挑战,对此,我国针对性地颁布了各项条例与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实施条例》等,在进行农业推广工作中,应该依照相关条例对农业推广系统进行完善。3、金融帮扶制度。以日本为例,该国在农业推广上,利用合作金融支持与政策资金支持两种方法实现了金融帮扶的目的,针对农业、渔业及林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境,可以通过扶持资金的拖长对其进行帮助,这对于我国金融帮扶制度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农业金融体系中应包含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金融机构,这些机构要做到分工明确,以合作金融机构为例,其主要的服务对象就应该是农民。(四)提高农业推广人员能力。1、专业人才的培养。针对农业推广人员,应该要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培训强度及培训频次,让其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同时,还需要针对农民进行训练,让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升,在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培训时,需要保证培训方式的有效性,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方式、集中教授方式与田间实地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让农业生产者清楚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如在我国湖南双峰县,就依照农村科技合作社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我完成品牌商标注册工作,且专业农业经济人就已超过300人,合作社总成员数量已在12000人以上。2、提高主观能动性。首先,应该让科技示范园区的主导作用得到增强,确保指导统一性和规划统一性,根据当地社会与政府的力量,需要让技术示范园区更为合理与完整,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有科学水平相对较低或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那么需要依照农事季节特点,需要利用现场演示与示范区培训班结合的手段,在对农民进行教育时采取案例教学法,让其更为生动,让科技意识得到提高;其次,应该对绩效考评制度管理进行加强,让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提升,改革人事制度,让投入增加,让机构得到精简;最后,需要将相关法律政策道德培训力度予以加强,并努力构建起农村与城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对农民文化水平进行改善。综上所述,针对农业推广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支持业务范围、健全担保保险机制、规范民间融资、完善金融扶持制度、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民主观能动性的方法对其予以解决,进而让我国农业推广的金融支持效果得到提高,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全文

金融支持创新驱动战略

创新驱动战略是江苏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江苏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最突出亮点是在过去“五大战略”基础上,提出实施“六大战略”,首次把“创新驱动”提升到战略层面,并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江苏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开放型经济,成功实现了两次战略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201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545美元,达到了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江苏要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江苏经济发展进入以创新驱动为主的新阶段,实现第三次战略转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江苏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过程中,江苏必须发挥好金融的支持作用。

一、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绩效

1989年,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2006年又确立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1》显示,2010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连续三年蝉联榜首,这一成绩的取得可以用一系列事实来说明。2011年,江苏省专利申请量34.8万件,授权量20万件,发明专利申请量8.47万件,均居全国第一;发明专利授权量1.1万件,位居全国第三(见表1)。2011年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19.6万件,授权专利11.9万件,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不含直辖市)中,江苏省有三个,分别为南京、苏州和无锡。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江苏全社会R&D投入分别为580亿元、680亿元和840亿元,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全社会R&D活动经费为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一比例高于大部分省市,但与北京、上海等还有一定差距。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从2000年的19.4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84.2万人(其中R&D人员为44.6万人)。

二、江苏金融支持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

江苏经济走在全国的前列,金融为推动江苏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江苏金融支持创新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我国金融体制的固有局限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正在由银行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渡,银行信贷融资仍是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基于稳健的经营原则,缺乏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科技创新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银行体系也比较单一,竞争不充分。较高的存贷差和没有竞争压力,使银行对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缺乏,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中小企业。我国的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交所正式启动,获得快速发展,但在筛选、定价、退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债券市场以国债为主,即便在十分弱小的企业债市场上,发行主体也仅局限于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且发行程序复杂;债券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的1.4倍,这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并阻碍了大量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在债券品种上,我国多是中长期附息债券,短期债券和可转换债券很少,有助于创新型企业融资的高新技术债券和垃圾债券更是缺乏。

查看全文

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探讨

1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地产权不清,无法进行质押贷款。由于农户的产权不清,不能使用土地进行质押贷款,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问题至今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也没有明确的文件精神指示。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贷款者不能使用国土资源作为质押物进行质押贷款,这就使一些拥有土地资源的农民无法使用土地进行质押,或得到银行贷款,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的流转。1.2社保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居民的社会保险、居民的社会福利、居民的社会求助及对居民的优抚安置、居民个人储蓄保障等相关内容。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仍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能够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经验、学历、薪资待遇等一系列问题都严重制约了人们的发展,一部分人宁可在农村种田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衣食父母”———土地,因为土地资源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保障,如果农民轻易放弃耕田种地,大部分人就会认为是放弃了自己的饭碗。1.3农民对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不了解。在很多村屯中,村委会、村干部对于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也不高,对土地流转管理的宣传政策也不了解。对于相关法规的认识也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制约了资金向农村流动,束缚了金融事业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普及。1.4农村资金外流,信用社金融支持力度不足。黑龙江省农村土地资源流转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金融业信贷的大力支持,在省内现有的金融机构中,唯有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为农村土地的流转经营提供信贷业务,而其他金融单位仅是吸收存款,这导致农村资金大量外流。近几年,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对相关支农业务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支农服务质量和效果,但仍无法满足农村土地流转资金需求。1.5金融部门业务创新能力低,服务质量不高。各大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竞争意识,严重缺乏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意识,且服务手段比较单一。农村信用社主要的服务项目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该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仅依靠贷款业务取得的利息,对金融服务品牌的建设和服务方式方法的创新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无法提供农村土地流转等相关金融服务项目。1.6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率在增高。目前,很多信用社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执行效果不佳、企业经营决策失误、各类债务废弃无法收回等问题,这对信用社的资产管理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信用社在金融业务办理方面力不从心。同时,因为农业有周期性、高风险性特点,一些金融单位在日常经营中,向商业化靠拢,金融业务资金主要流向了收益较高的城乡和经济比较繁荣的城镇或非农业部门、单位。此外,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一些金融机构,每年都会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金融信贷等业务操作,使大量资金流出了农村,极大削弱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农作用性。

2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情况

2.1金融支持不足黑龙江省的金融类行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在国内金融行业中竞争力有限,尤其是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落后,虽然近几年黑龙江省经济呈稳定发展、年增长率持续上升,但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仍远远不能满足本省的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力度。本省金融组织机构数量有限,仅有哈尔滨银行、龙江银行、阳光农业保险与农村土地流转有金融业务往来。除省内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外,还存在金融机构规模不大、影响力太弱的实际问题。2.2金融业务往来中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业务往来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业务往来中,不良信贷客户量逐渐增多,致使放贷金额逐渐增大,但很难全额收回。因为农业耕种受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很多因自然环境因素造成的破坏是人为无法控制的,这就导致农业信贷风险增大。部分金融单位信贷工作人员的风险判断意识差,风险的防范意识弱,控制能力不强,造成农信的信用额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收入不稳定等问题,还造成信贷业务还款不及时、违约率不断增长。久而久之,金融机构就会逐渐减少农业信贷的业务操作量。第二,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资金支持逐渐减弱,资金大量转向城镇,很多金融机构考虑到放贷给农村地区的信贷风险太大,资金回收率低,不敢放贷给农民。还有一些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民将自己耕种的收入存到银行,资金通过银行快速流向了城市,农业生产劳作的流转资金也随之减少,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3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的基本策略

3.1创新支农土地流转金融业务

查看全文

低碳经济金融支持分析

摘要:低碳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目前人们比较青睐的一种经济模式。在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需要以金融的有效支撑作为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为切入点,对低碳经济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对低碳经济风险进行全面的控制、建立健全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模式、对低碳经济模式中的缺陷和漏洞进行改进。在金融支持下进行低碳经济的推广,对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发展现状

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建设中,由于人们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即使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但却是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化,国民经济水平稳步发展的当今,以环保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呼声越来越高。其中低碳经济在环保方面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具体包括模式低碳,能够实现对能源的节约和保护。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面临着各项建设模式的转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对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

1当前的低碳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概况

金融体制对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条途径:首先,利用金融单位较为丰厚的硬件条件,给低碳经济提供优质的硬件设施基础。这就需要各金融单位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声明,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促进企业的生产朝着低碳模式发展。其次,我国引入低碳经济这一理念的时间不长,虽然部分城市、部分企业作为先行者正积极倡导这一发展理念,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一些企业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低碳经济意识,从而不重视提供金融支持。甚至一些金融企业不愿意给低碳经济提供助力,低碳经济缺少经济支撑,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举步维艰。再次,不可避免地,低碳经济作为一项近年来才被提出的新型理念模式,由于缺少相关经验,其发展过程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并且没有规律可循。最后,低碳经济建设需要国家增大经济成本投入力度,在环保意识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要求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满足,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2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措施

查看全文

金融支持推进技术创新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反复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把它作为一项基本方针。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沿着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方向升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要想飞速发展,必须要由资金和资源拉动型向创新、知识和技术拉动型转换,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支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生产率的提高是金融促进技术进步的直接反映。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速度,有助于科技成果在国际间的传播。我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还比较薄弱,因此客观分析现状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改变和优化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显得十分必要。

二、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分析

第一,技术创新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部门正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金融中介提供的贷款和金融市场提供的募股筹资、发行债券筹资等服务都是技术创新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可以满足技术创新对大量资金的要求。因此,利用金融安排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融通外部资金,优化资源配置,有利地促进技术创新。第二,金融中介能借助自己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优势,甄别选择有前景的高科技项目,为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金融市场上,高科技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可以募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创新项目,只有那些迅速得到市场承认的技术才能生存下来,这也是保证创新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机制。第三,金融具有分配社会资源的功能。金融系统的存在,使许多潜在的投资者能更有效地对技术创新所有权或债权进行分析和竞争,促使技术创新寻找到那些能够使其产生最高价值或效益的买者,从而使技术创新相关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第四,评估高技术项目的发展前景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成本也较高。普通投资者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高信息成本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对创新项目望而却步。金融体系则通过集中处理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了这一问题。强有效的金融市场上,信息大量汇集,有助于信息的获取和扩散,并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资源投向高技术、高回报的产业。第五,金融体系能够协助建立创新的激励与监督机制。通过引入银行中介、风险投资者等企业外部的金融投资者,引入派送股权、管理层期权激励等金融工具与手段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监督约束企业和个人的盲目行为,尽可能减少技术创新失败的主观因素。第六,金融体系还能够发挥控制和降低创新项目风险的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由于存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技术创新项目本身难度大、复杂性强,创新者又受到自身能力的局限,使得技术创新项目整体上呈现出较高的风险。金融市场的发展,使投资者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这种风险,从而使他们能够选择更加专业化的技术项目进行投资。

三、完善金融系统对技术创新支持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政府及金融管理部门应制定切实有效的金融政策,完善鼓励技术创新的信贷政策和投融资政策,积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技术创新。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鼓励金融机构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

查看全文

开发中金融支持

加快开发西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引起了各级政府、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重视和兴趣。本文主要就金融如何支持西部开发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开发西部的战略原则

1、重点开发与综合统筹相结合。对于开发西部的战略安排,目前专家学者见仁见智,但一般都主张将重点放在江河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方面。应该说,这些主张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开发西部必须重点考虑的。但持这些观点的学者也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分析问题,缺乏统筹性。笔者认为,开发西部应进行系统规划。

首先,在时间安排上应分阶段进行。自80年代初开始,在特区理论和“梯级理论”两个重要理论的支持下,我们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开发了东部。由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伴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全球经济的复苏及较长时期的繁荣,东部地区的经济从开发到成熟只用了二十年时间。相比而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自然条件严酷,因而开发所需时间可能不会短于东部地区,也就是说不会短于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对于这二十年时间的安排,我们考虑至少应该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交通、通讯、生态以及环保等建设;接着再用大约五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资源开发,主要是资源本身的开发,同时做好生态与环保工作;然后用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发展西部地区的加工工业,这种加工工业必须以西部的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产业关联度为基础。当然,这三个阶段开发的内容虽然各有重点,但也不能截然分开。

其次,西部开发必须走综合规划、综合开发之路。在中央提出开发西部的战略构想后,西部各省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列出了诸多开发项目。但冷静观察就会发现,在热情的背后却缺乏一个开发的整体构想和综合规划。而这正是目前西部开发中最需要的。之所以如此考虑,理由在于,一是考虑到该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人们的意识中,西部地区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原材料,开发西部就是将这些能源、原材料开发出来,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东部地区。如果按这种认识和思路开发西部,一旦将来西部地区的资源枯竭,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将面临无法估计的困难。前苏联巴库石油城的盛衰过程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二是考虑到战略大循环因素。从战略循环讲,将来东部地区应该、也必定率先溶入国际大循环,即走两头在外的路(这一迹象已现端倪),至少部分依赖于外部,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则更容易走一头在外之路。这样,西部地区就不能只作为中东部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而开发,必须从长远着想,做好开发前的综合发展规划,走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2、区域开发与整体带动相结合。对于开发西部的主张,许多人认为不过是开发完东部后的又一区域开发战略,其最大的受益者是西部诸省区,所以,他们对西部开发不报什么热情。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纵观二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两个大的周期,第一个周期的复苏期开始于1982年,第二个周期的复苏期开始于1991年,每个周期大约10年左右时间。如果纯粹从时间轮回过程分析这种周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大约十年左右时间为一个周期。按这种时间周期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在经过90年代末的几年衰退后,应该在2001―2003年出现一个新的复苏,开始一个新的周期。进一步讲,以往两个复苏,都与当时国家宏观经济战略中的两次大规模开发有直接关系。众所周知,8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以开发深圳为龙头的特区开发计划,这是整个80年代经济增长的基础;90年代初国家又实施了海南开发(后来搁浅)与上海浦东开发计划,这次开发(尤其是上海开发)成了整个90年代全国经济繁荣的基点。因此,在宏观经济增长中除了常规增长的部分外,国家实施地区开发则是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初始推动力。

查看全文

农业保险支持乡村振兴研究

摘要:农业保险是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三明市是福建省最早试点开办农业保险的地区之一,中国人保财险三明市分公司(下称“三明人保”)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紧密结合山区实际,积极开展水稻种植保险等一系列农业险试点,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增长。从2006年开展试点以来,三明市农业保险总体进展顺利,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提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发展路径;乡村振兴

一、引言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农业风险保障问题,其中农业保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定器”和“安全阀”,能有效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2018年以来,中央多次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了相关实施意见,对农业保险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详见表1)。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称“中发〔2018〕1号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称“中发〔2019〕1号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称“《2018~2022战略规划》”)把农业保险列入“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明确了农业保险的制度属性,提升了农业保险的政策地位。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201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要持续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572.65亿元,同比增长19.54%;农险保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3%。虽然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发挥了农业风险保障作用,但也存在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财政补贴制度不够完善、产品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保险功效的有效发挥。

二、三明市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及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一)三明市发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1.重要农业产区。三明位于福建中西北部,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75%以上,有8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商品粮基地,是福建省主要的农业产区、重要的粮经作物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宁化、清流两县是福建省四大烤烟生产县之一。2.重要林区。三明森林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全市森林面积2641万亩,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为全省的三分之一),毛竹储量3.8亿株,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区、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3.特色农业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超过6000家,土地流转面积81.5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4.3%。近年来,全市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先后创建了建宁县莲子、永安市莴苣等1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推进五大产业、20条产业链发展。其中,建宁县通心白莲、清流县鲜切花入选2018年度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4.辖内自然灾害频繁。三明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565~1795毫米,降雨集中且多为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和洪涝等自然灾害,是全省自然灾害多发且较为频繁的地区。此外,三明地处闽江流域上游,许多村庄和城镇坐落在河谷地带或山坡,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往往较为严重。(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1.从农险承保机构看,人保财险公司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三明人保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尝试农业保险工作,当时主要经营森林、烟叶、水稻等农业保险业务,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赔付率长期居高不下,导致保险规模逐年下降。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中央和福建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三明人保农业保险业务开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虽然目前全市保险公司有30余家,但因农业保险风险高,大部分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意愿较低,仅中华联合保险三明分公司2016年尝试开办烟叶种植保险、肉羊养殖保险等少数农险险种。2.从农险品种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以来,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在三明市先后试点开展森林火灾、水稻种植、农村住房、能繁母猪、烟叶种植等农险险种。2013年《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后,三明人保又推出育肥猪、设施花卉、设施蛋鸡养殖、肉兔养殖等一系列特色农险品种,逐步构筑了支持“三农”发展的风险保障体系。3.从农险扩面看,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近年来,全市农业保险覆盖率不断扩大,农业保险的功能作用日益凸显。其中,水稻、森林、烟叶、能繁母猪等主要农业险种实现辖区投保全覆盖;农村住房保险由省政府为全省农房统一实施基础保险;蔬菜种植保险、水稻制种保险、设施花卉保险等特色品种在主要产区展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截至2019年末,全市实现农险保费总规模1.08亿元,为农民提供了较好的风险保障。4.从政府支持看,农业保险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一是财政补贴比例增加,2006~2019年财政补贴占农业保险保费比例由50%左右提升至70%左右,有效促进了农业保险业务规模的拓展和参保率的提高;二是财政补贴覆盖范围从水稻、森林等主要品种逐步扩大至对特色农产品农业保险的补贴,有效促进了本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三是保费补贴结构逐步优化,从表2可看出,2016~2019年保费补贴结构中,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补贴占比分别达40.98%、42.49%,市、县财政补贴仅占2%、14.5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