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系统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5 22:43: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指标系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优化社会统计指标系统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本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迅速发展,在美国社会研究领域内掀起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参与这场运动的有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统计学家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目的在于探索建立一套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弥补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不足,借以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反映社会福利的提高情况,为研究社会与经济、科技的协调发展问题提供数据。在美国社会指标运动的影响下,其他一些国家和国际性组织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在我国,比较正规的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期。1981年国家统计局社会司开始组织力量,就建立中国社会统计指标体系问题进行研究。经2年的努力,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围绕社会生活这个主题,从社会领域各个专业统计指标中,经过反复筛选和加工整理,于1983年提出了我国第一套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方案。这套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人口与家庭、劳动、居民收入与消费、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住房与生活服务、教育与培训、科学研究、卫生与环境保护、文化与体系、生活时间分配、社会秩序一与安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等13大类。接着又组织力量进行了两次试编,并于1985年和1987年将试编材料汇编成书,正式出版了《中国社会统计资料》。我国第一套社会统计指标体系的制订,基本上是成功的,为加强社会统计工作,提高社会统计工作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儿年我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社会生活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上述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急需修订和完善。
二、(一)在设计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时,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儿点:
l。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对此“体系”应予以适当反映。
2.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休系”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来反映社会的发展状况。
3。社会是由个人、家庭、群体、组织、民族、社区等组成的,“体系”应反映我国主要社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以之作为“体系的分类基础和各组成部分横向联系的纽带。
4。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要求,“体系”要把反映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放在重要位置。
科技创新实力指标系统研讨
一、目前研究的现状
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不同学者对区域创新能力建立了多种评价指标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如邵云飞、谭劲松(2006)把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分为技术创新潜力、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以及技术创新的环境支持。谢玲等(2010)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中注意到了知识能力这个因素,但是对于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的二级指标项目还略显不足,不能完全反映一级指标的内涵。朱海就(2004)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时候,注意到了伦德瓦尔所提出的“网络能力”的重要性,把企业创新能力、网络创新能力、创新环境作为三个一级指标。但该指标体系仅作了理论研究,并未进行实证。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从2002年开始持续对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建立了包含100多个评价指标的体系,分为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以及创新效绩五个要素。纵观相关文献,发现现有的指标体系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所有指标体系中,都缺少创新文化的指标。如创新意识,对失败的容忍度等。事实上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对创新实力的作用非常大;(2)现有指标体系对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不做区分,一概而论。这样无法区分某一区域是科学发现主导还是技术创新主导;(3)虽然看上去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层出不穷,但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不同指标的线性组合;(4)在指标的选取上,过度重视R&D投入、专利产出等硬指标。
二、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
科技创新实力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总体力量,它是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综合表现。用函数形式表示就是:科技创新实力=F(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其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硬实力的表现,而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则是科技创新软实力的表现。科技创新实力的内涵远比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更广泛,它包含了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使科技创新能力得以发挥的各种外在条件,它还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内容。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更多的是均量指标和增量指标,而科技创新实力要突出总量指标和存量指标。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是硬指标,如R&D投入、专利数等,而科技创新实力突出区域创新的软指标,如创新氛围、创新文化等。这些软指标虽然难以测量,但是却是决定区域创新实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区域(或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指标。硬实力提升容易,软实力的改进则需时间的累积,未来区域创新实力的竞争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软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硬实力包含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两大支柱,但是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科学发现的主体是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而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在区域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未必一体化。如北京是典型的科学发现为主的城市,科研机构和高校集聚,科学发现的成果突出并服务于全国;而深圳是典型的技术创新为主的城市,企业申请专利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例全国最高。如果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中不做区分,就无法发现二者的差异,无法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政策。科技创新软实力主要包含了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两大支柱。“创新文化是一种粘合剂,是整个创新组织团结一致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可以激发创新主体创新的灵感。创新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辐射到每一个人,形成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气氛”。不同地区,创新文化有很强的差异性。比如上海典型的“白领文化”,江浙的创业文化,深圳的“移民文化”,北京的“中关村文化”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斗志。由于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是鼓励人们创新的一种精神状态和物质的总和,因而难以用数据进行度量。本研究试图将创新文化的内涵分解,并逐一找到可获得的相关指标和替代指标。
三、科技创新实力测度的指标体系
科技创新实力的指标体系把科技创新硬实力和软实力作为一级指标,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法,把度量目标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并逐步细分这四个子系统,直到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用相应的统计指标来描述。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指标的可获得性,初步选择了若干指标作为基础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全国各省科技创新实力的数据,进行指标的相关分析。如果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非常高(本文设定高于0.90),说明可以用其中一个指标的信息量可以高度替代另一个指标,因此删除其中一个。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遴选过的科技创新实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创建小康社会统计指标系统
中共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顺利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应在正确理解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统计指标体系及指标数量标准。以便对全面小康社会进行评价和监测。
一、设计小康指标的原则
建立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临界值,要能够切实反映小康社会基本特征。因此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理反映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要以反映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主体,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质量,不能只追求数量和发展速度。
2.要坚持统一性原则。全面小康社会,是由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水平提出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社会。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体现全面原则,即在全国范围内小康的衡量标准应是统一的。另外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相差很大,应用同一个衡量标准,有助于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
3.坚持发展进步的原则。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小康社会进程是一个动态进程,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眼光和态度来确定指标体系及临界值,从而合理把握中国小康社会的进程。
地方社会统计指标系统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将“社会更加和谐”确立为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正式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黑龙江省自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和总书记对黑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建设和谐龙江的奋斗目标。因此,认真研究构建和谐龙江的统计指标体系,对和谐社会要求的诸多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对于正确测度和谐龙江建设的实际进程,从而科学地规划和推进和谐龙江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作出了一些探索,这些研究从涵盖的范围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就全国范围的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所做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在准确理解和谐社会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包括6个层面25个理论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但其中部分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不能进行测算。另一类是各地区的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诸如和谐深圳统计指标体系、南京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和谐广东统计描述和评价方法、浙江台州和谐社会考核指标体系以及湖北省政府、福建统计局对当地和谐社会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的研究,可以说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这些区域性的指标体系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黑龙江省具有其区别于其他省份和地区的特殊省情,显然既不能直接采用国家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也不能用其他省区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来评价和谐龙江的建设进程,因此,必须构建和谐龙江的统计指标体系。
二、影响黑龙江省建设和谐社会的因素
(一)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建设和谐龙江的基础建设和谐龙江必须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创新发展思路,坚持改革开放,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一是选择能够让老百姓富起来的项目。既要建设那些能够富县、富市、富省、富财政的项目,也要建设能够富城、富村、富民、富百姓的项目;既要建设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也要建设能够惠及民众的小项目;既要建设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项目,也要建设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就地加工型的项目。二是积极开发黑西北地区,促进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相对的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共富。三是实现粮食大省向食品工业大省的转变。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些年粮食加工业发展很快,但基本还是粮食的初加工、粗加工,应把粮食大省转变为食品工业大省。这样,黑龙江省农村的富裕进程就会大大加快,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和谐。
(二)解决民生问题、保证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龙江的核心构建和谐龙江,必须解决好民生问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通过开展专项利民行动,加大领导力度,强化财政资金扶持,有效地解决了扩大就业、助学、帮困、解难、助残等民生问题。但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强调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水、路、能、教、医、保问题人手。而就全省而言,要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路,就是交通瓶颈制约问题。目前,黑龙江省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14.77公里,全国排名第26位,其中,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0.46公里,全国排名第24位;有铺装路面占23.01%,全国排名第28位;高速公路不足1000公里,全国排名第20位;不通公路的乡镇全国共有70个,黑龙江省占13个,全国排名最后;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只有16.3%,全国50.3%,全国排名还是最后。尽快改善黑龙江省交通状况,是构建和谐龙江的必然要求。二是保,就是社会保障能力低的问题。目前,全省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还没有实现完全覆盖,一些困难企业及职工参保缴费比较困难,私营企业、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及农民工尚未纳人,统筹层次低。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不高,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农村保障能力比较脆弱。这些都是影响龙江和谐的重要因素,建设和谐龙江必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三是医,就是就医看病难问题。由于卫生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完善、“医药不分”和“以药养医”等原因造成看病贵、就医难,特别是农村卫生条件较差,乡镇卫生院中有近一半急需重建和新建,有90%的卫生院满足不了疫情和疾病防治需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社会治安问题、安全生产问题、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等,在一些地方也很突出,也要解决,但都是局部性的,而上述三个问题,不仅突出而且面大,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全局性、全省性的,也是建设和谐龙江的过程中最需急迫解决的问题。
(三)良好的生态是构建和谐龙江的一大独特优势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良好,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大河流等很多地方仍然保留着古朴、自然、壮美的原始风貌。这样的生态省份,在我国是不多有的,这是黑龙江省的一大亮点,也是和谐龙江的最大特色。但在几十年的开发建设中,黑龙江省也有过并且现在仍然存在着破坏环境、侵害生态、人为地与大自然不和谐的问题。一是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无序和浪费以及对地面环境的破坏。如煤炭,据国土部门统计,全省仅年产3万吨(包括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就多达805个,占煤矿总数1585个的51%。二是水系污染。伴随着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人江、河、湖水体,其中,未经处理或未经有效处理的高达80%一90%。三是湿地减少和功能萎缩。黑龙江省虽现有湿地面积434万公顷,占全国的16%,但由于开发建设破坏比较严重,仅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443万公顷下降到巧6万公顷。不少湿地水位下降、水量减少,一些生物、微生物物种灭绝,存在着严重的湿地干化、碱化,生物链断链的危险。四是在耕地保护方面,主要不在于面积的减少,而在于地质的退化。黑龙江省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流失面积占1.7亿亩耕地的55%,黑土地的黑土层已由开垦之初的50、80厘米减少到20、30厘米,如不治理,再过四五十年,将流失殆尽。在未来的发展中,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是建设和谐龙江的重要构成内容。
建立小康社会统计指标系统
社会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统计范围比较广,究竟应当包括哪些内容,还需要深入研究。按照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社会统计包括人口、计划生育、一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工资福利、科学研究、文化、文物、教育、卫生、出版、广播、体育、环境等统计。为了更好地为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行进一步安定的方针服务,为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服务,社会统计工作需要大大加强。现在,以现行统计制度为基础,对做好当前社会统计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人口统计是调查研究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增减变动等情况的。人口统计数字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又是国家编制生产和消费以及文教卫生等计划的一个重要依据。如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按人口平均的消费水平,平均每万人口的在校学生数和医院病床数,技人口平均的居住面积等等,都是以人口数字为基础来计算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制定计划、政策、措施都要反映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办事倩、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近切亿人口出发。为了有利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国家还把有计划地炸制人口的增长,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人口统计工作能否搞好,对编制计划、制订政策关系极大。此外,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古世界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我国的人口数字,也是世界各国所关注的。当前,我国人口统计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的需要。为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工98艺年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这次普查的内容比1353、1964年的普查都要复杂,还要使用电子计算机汇总。全国Z亿多户、近10亿人口,逐户逐人进行普查登记,组织工作、调查工作和技术工作量很大。因此,各级都要成立人口普查领导机构,统计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共同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当前首先要把省级普查机构充实健全起来,抓紧人口普查试点,加快电子计算站建设和加强人员培训工作。一在进行普查准备工作的同时,经常性的人口统计工作需要继续抓好。随着国民经济调整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经常了解人口变动的数字显得更加重要。在经常性人口统计中,要特别强调实事求是的作风,如实反映出生、死亡数字,不能因为夸大计划生育的成绩而少报出生人口。现有人口报表中有些指标的计算方法如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划分,还不够合理,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二、劳动力统计,主要包括在业的社会劳动者和待业人员的统计。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全面、及时、准确的在业社会劳动者和待业人员人数资料是国家制订劳动政策、编制与检查劳动计划的重要依据。在当前国民经济调整中,搞好这方面的统计,尤为重要。因为:
(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十分丰富的国家。近四年来,劳动就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遗留到1981年需要安置的城镇待业人数还不少,加上当年需要安排的毕业学生和复员转业军人等,安置任务仍很艰巨。1981年经济进一步调整,要大力压缩基建战线和关停并转一部分企业,又有一部分职工需要重新安置,这就进一涉增加了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任务。所以,各级领导要求统计部门经常、及时地反映劳动就业的进度和问题。
(二)无论社会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都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配有一定的比例。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劳动力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受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的影响,没有能够根据社会主义生产的客观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和部门内部劳动力的构成比例都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影响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又造成不少行业人浮子事,而有些行业则有事无人千的现象。为了四化建设的需要,党和国家正在积极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加上安排大里人员就业,劳动力在地区、城乡、所有制关系、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上必然会起较大的变化,需要我们及时反映和研究这些变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近10亿人口中有8亿多人口住在农村,有3亿多农业劳动力。随着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特别是农业技术改造的进行和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生产中将会有较多的劳动力逐步多余出来。目前我们党已开始重视并提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重点建设小城镇的政策措施,农业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但必须以保证农业有足够的劳动力和农业努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为前提。因此,这个转移将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以何种规模和速度来进行比较适宜,也必须通过统计及时反映,认真研究。我国已分别在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单位中建立了职工人数的月、季、年报制度,对农村也建立了劳动力年报。另外,劳动部门还按季对城镇待业人员安置情况进行统计。当前,我们要在搞好各项专业劳动力统计的基础上,加强劳动力综合平衡统计,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按年试编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以研究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和潜力,掌捏社会劳动者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部门内部、各地区、城镇和农村、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分配与使用情况。同时,要重点抓好全民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人数的增减情况定期快报,以检查劳动力计划的执行情况,反映安排劳动力就业的进度;还要搞好今年新建立的关停企业职工安置情况调查,以反映关停企业安置职主的进度、去向及工资发放情况,要研究现有企业劳动力的使用情况与经济效果。在可能情况下,还要多做一些典型调查,了解劳动力安排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劳动力进城的情况等。劳动力统计具有面广、头绪多、指标复杂、政策性强等特点,,目前在业务建设上还存在着如指标体系不完整,统计方法单一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任务与力量不相适应,应当尽快予以充实加强。
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论文
一、引言
投资环境(Investmentclimate)指投资对象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实际上,投资环境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丰富的系统。它包含了对投资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的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吸引外资的强大“磁场”。因此,自从世界各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各种指标对其投资环境的优劣和吸引投资者的力度进行评估、监测以来,采用评估指标及评估方法进行投资环境评价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区域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国5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高,有目共睹。进入新世纪,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货币坚挺,外债结构合理,国际收支平衡有余,进口类关税不断降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最近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加上国家已经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将更进一步促使投资环境的改善,中国可望成为世界各国投资者青睐的比较理想的投资场所。
中国及其大陆31个省级区域(注: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除得益于国家稳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的要素禀赋、制度变迁、技术条件、产业结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外,还与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效果、外部国际大环境等因素关联密切。面对新世纪和新一轮的全球资源重组,研究如何构建衡量投资环境优劣及其吸引力大小的指标体系,并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对投资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为我国及各个区域评价投资环境质量的好坏、吸引力的大小,及为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订和决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定量化的参考依据,意义非同寻常。
国外关于通过统计指标或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投资环境优劣方法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投资冷热图法(冷热图法)、投资环境评分法(等级尺度法)、道氏评估法、关键因素评估法、相似度法、国家风险评级法、综合评判法和多因素分析评估法等。中国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大陆各个省市区的投资环境的分析评价,不少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主要归功于统计资料的逐步健全和分析工具及技术的支撑。王慧炯、闵建蜀[1]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又叫体制评估法,专门为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设计)主要从体制的角度按照降低成本、发展当地市场、获得原料供应、分散投资风险、追逐竞争者、获得当地生产和管理技术等6种投资动机出发,选择若干关键因素,并采用多因素评估法计算总分来评价投资环境;鲁明泓[2][3]先后分别选择了11项和10项指标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不包括西藏)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郭信昌[4]、张敦富[5]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不可否认,上述研究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研究作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不少不足之处:或者单从宏观方面来阐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考查与定量评估做的还不够;或者只分析硬环境而忽视软环境;或者选择的因素指标虽然包括了投资环境的几个方面,但其使用的统计资料相对单一,而且总量指标(绝对)指标过多而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嫌少,未能全面地涵盖投资环境的方方面面,因而分析方法虽然比较科学,但结论却前后相差太大,使得这些评估结果未能科学而准确地衡量和反映中国各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有些结论也与人们通常的看法相差较大,令人难以接受或让人信服。为什么这些研究的结论差别如此大呢?笔者认为关于中国投资环境的分析研究,主要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以往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更没有能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从而致使在指标体系选择方面有一个共同缺点,即没有或很少涉及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定性打分代替定量指标过多,把西藏也排除在分析和评估之外。另外,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
然而时过境迁,中国及各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变化,随着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换,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从现在起到下个世纪头十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国际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贸易关税的降低,WTO已经顺利加入,我国整体及大陆各个区域的投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评估指标系统,并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便在新世纪和新环境背景下,对中国各区域之投资环境状况的优劣进行全面、科学而准确的度量和评价,揭示各个区域投资环境实际水平的优劣和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以期给国家、各个区域及各级部门一个比较清晰和科学正确的认识,并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系统各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汇总分析
农业系统2006年各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汇总分析
根据局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安排,现将2006年泰州市及农委、本市下达的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造林绿化责任状》完成情况
据统计,全市今年已通过泰州验收完成农村造林总面积3.11万亩(含林网折算面积),森林覆盖率净增1.65个百分点,绿化成活率、保存率均达到90%。分别完成泰州市交指标2万亩、1.06、85%、85%的156%、157%、106%、106%。其他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达标,圆满完成各项指标和任务,造林工作继续在泰州市保持领先位置。
二、综合指标完成情况和分析
据统计,2006全市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7.7亿元,同比增长2.9%;实现农业增加值9.04亿元,同比增长3.1%,完成全年目标的37.8%。由于综合指标的最终测算以年底时全年度的测算为准,期中测算情况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差异有时可能会较大。综合今年情况分析,由于夏熟生产获得丰收,种植业产量、产值增加较多,虽然上半年畜牧养殖总量有所下降,但由于规模养殖和品种改良步伐加快,畜牧养殖产量、产值、效益可望在下半年有所回升。如果今年秋熟无不利气候和大的灾害,种植业主产量增加5%,畜牧饲养总量增加2.2%,林业主产品产量持平,就能够实现全市农业增加值23.9亿元,增4.5%的指标。养殖业产值(不变价)比重2005年实绩47.95%,预计完成06年47.16%的任务,问题不会太大。
经济社会统计指标系统结构
一、解读科学发展观
回顾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关于发展的观念变化,特别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节点。首先是确立了发展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在早期主要体现在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此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为此引起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关注。在发展的理念上,单一的经济增长逐渐为包含经济结构、经济效率、经济公平等内涵在内的经济发展理念所取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中国发展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要走内涵式经济发展之路,必须依赖科学技术在各个层面中的应用。到21世纪,科学技术上升到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技术、制度等各个层面的创新成为实现发展的最重要途径。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在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标志着将发展的目的———改善民生———直接体现在发展的要求之中,是此后所谓“以人为本”理念的明确体现。实际上,这样的理念与国际经验也是相衔接的。可持续发展观是整个人类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形成的共识:发展要成为可持续的,必须要依赖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支柱的共同作用。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同时也包含了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从精神文明建设到社会建设的理念提升。
二、发展的若干基本要素及其逻辑关系
首先,发展依赖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这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三者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从关系上看,三者体现了从经济系统到社会系统、从社会系统到自然体系的层层包容关系。从广义上看,社会系统包括经济系统,也可以从狭义上定义社会系统,将其视为以经济系统为基础、集中体现人与人关系的目标系统———在经济体系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之上,实现全社会各成员共享的制度性结构。如果该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为经济系统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此意义上,社会系统是经济系统的前提条件,构成对经济系统的约束。进一步看,自然系统能否支持人工系统的经济和其他社会活动,有两个产生于人工系统内部的因素至关重要。第一是人口,人口再生产不仅关系到人类自身的繁衍,其规模和分布是决定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规模和内在关系的重要因素,并且决定了人工系统向自然系统索取基础物质资源的规模和方式,是影响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间关系的重要因素。第二是科学技术,一方面,发展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类依赖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程度,另一方面,人类要着眼于未来维护与自然体系之间的和谐关系,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一)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核算是整个经济统计的“龙头”,对其进行归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①经济产品的供应与使用/需求,供应来自国内生产和国外进口,然后被国内生产、国内消费和投资所使用以及出口国外;②经济价值的创造和收入形成,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经济价值,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配形成社会各成员手中的收入;③资金筹集与投资去向,投资包括非金融投资和金融投资,筹集的资金首先来自当期收入,其次来自金融交易形成的借入;④财富存量及其变化,特定时点上的财富存量既是经济过程的起点,又是经济过程的结果,会因为经济使用/处置而减少,也会因为经济积累而增加;⑤对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统计将一个经济体的所有对外经济活动概括其中。通过核算形成一系列经济指标,其中最综合的经济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储蓄,国民财产,货物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总差额,储备资产,等等。
生产指标实时绩效考核系统研究与应用
摘要:建立以“生产指标最优、实时计算、自动统计排名”的实时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发出实时运行绩效考核系统。创造性的将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制度化、公式化融入系统中。
关键词:火电厂;实时性;运行绩效;研发与应用
火电厂经过持续发展已经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生产经营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保证机组设备处于长周期安全、稳定、高效、环保运行,通过行业内人员的不断努力及先进的技术设备,使设备可靠性指标得以控制与提升。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发电行业承受产能相对过剩造成的市场挤压,降低成本成为火电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对于生产管理人员则是如何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以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中,通过加强对运行人员管理,做到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使机组长周期处于经济运行工况下,提升运行人员操作水平,减少或避免运行人员误操作等,是提高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手段之一。
1火电厂运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管理现状
火电厂的生产管理工作主要由以下管理人员完成:运行值班及检修维护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经营决策人员。目前国内电厂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于经营管理的重要性,但大多集中在中层生产管理者和高层经营决策者,而对于运行人员的绩效考核仍停留在纸面、止于形式,并未将考核工作落实到实处。虽然很多电厂已建立对运行值班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制度,然而考核的层次限定到值级,仍存在很多人一起吃“大锅饭”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考核的具体内容更多是管理性指标,对于机组经济性指标少之又少,且部分指标统计仍采用人工抄表,存在不严谨性,对员工的约束力差,且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总体上,火力发电厂绩效考核工作属于起步阶段,运行人员对绩效考核认知肤浅。因此,通过建立一套基于生产指标实时考核系统,全面提高运行人员整体素质,进而实现机组经济性的提升。
2基于智能化运行平台的生产指标
探究资源城市创新系统的效能检测指标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摘要: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如何测度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没有一个完整、标准的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的设计、指标的理论预选,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测度指标体系。
一、效能测度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包括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创新效率及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从创新行为主体要素构成的角度,它表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科技中介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政府对创新的引导、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运行角度,它取决于对现有创新资源配置的绩效,是资源状况与配置力相综合以及创新环境对创新支持的结果。可见,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效能取决于资源型城市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创新能力(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配置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论文百事通因此,对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效能的测度就是对城市的知识创造的能力、创新资源流动的状况、创新环境的状况,以及创新体系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四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评述
2.1国外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测度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