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内涵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5 19:51: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哲学内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解析艺术中的哲学思想内涵
摘要:艺术当然不是哲学,而且在一般人看来艺术应该是哲学的反面。但艺术和哲学有一个不应忽略的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不能吃不能穿,即没有功利的效用,可人类就产生了它们,而且文明程度越高,它们的地位也就越高。这是为什么?原因无它,就是人类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吃饭而活着。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就会追问宇宙和人生的意义,艺术、宗教和哲学是人类追索这类问题的途径。所以,艺术和宗教与哲学一样,是真理的负荷者。一旦艺术开始拒绝思想和真理,它就开始在拒绝自己了。即使不把艺术视为赚钱的生意,但完全不知艺术需要哲学和思想,而以为艺术就是技巧操练的问题,艺术还是一样会衰退和死亡。
关键词:艺术哲学思想
一、没有思想,就不可能有艺术
如果钱能产生艺术,钱越多艺术就越好,那么现代应该产生前无古人的伟大艺术和艺术家;事实却刚好相反。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尤其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艺术和哲学是两回事,甚至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艺术诉诸感情,哲学诉诸理智。艺术表现方式比较具体,哲学则很抽象。艺术用形象来说话,而哲学是用命题来说话。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在西方,人们却并不这样认为。哲学家不但认为艺术中有哲学,而且当代西方哲学家还认为恰恰是艺术能补哲学的不足,哲学只有借助艺术才能把有些复杂的问题说清楚;而艺术家也并不排斥哲学,相反,许多艺术家以自己的作品有哲学而骄傲。甚至认为哲学家失职的地方现在该由艺术家来填补。
但当前中国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似乎很少有人这样想。有人曾经这样比较中国和法国的小说家,说中国的小说家都是讲故事人,而法国的小说家都是哲学家。可是,没有哲学就连故事也讲不好。现在从事影视生产的人感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好剧本,为什么没有好剧本?我们影视作品讲的故事都把观众当没脑子的人,而观众也在问自己:这些东西是不是出于没脑子人之手。韩剧之所以在中国所向披靡,就因为它起码故事说得好,让人哪怕不睡觉也要看下去。故事怎样才算说得好?人们可能会说:曲折感人,也就是要有戏剧性。有戏剧性还不算,还要入情入理。然而,我们目前的艺术创造恰恰忘了这一点。人们往往以为人为任意制造的所谓冲突就是戏剧性,却不知真正称得上戏剧性的冲突是人生存境遇意义上的冲突,是情感和内心的冲突,这样才能超越对日常生活的机械记录和任意编造,而成为有戏剧性的感人故事。这一点只要将《中国式离婚》与《克莱默夫妇》加以比较就明白了。
国际法哲学内涵与途径思索
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于国际法(本文中除特别提出,限于国际公法)的认识方式一直游走于自然法学派和实证法学派之间。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政治哲学,都不太关注国际关系;法哲学家也很少考虑国际法的问题。②而近年来,与国际学术界开始注重应用法哲学的趋势③相吻合,中国学者对于部门法哲学的关注和研讨方兴未艾。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学术会议,部门法哲学都开始越来越显著地进入法理学和部门法的视野。④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更有效地推进这一领域的研讨健康持续地发展,有必要明确基本立场、探索一些基本问题。本文拟从国际法本体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其作为法律较为特别的部门在法哲学层面展开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国际法哲学的前提认识和基本内涵
(一)对“国际法哲学”的前提认识在分析“国际法哲学”的内涵与路径的时候,首先应当明确,对于国际法哲学这样相对新生的事物应当采取何种态度。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应当倡导以下几个总体的立场:
第一,国际法哲学的开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可能有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不同的背景和理解进行探索。哲学家可能会思考国际法律秩序的问题,例如康德、边沁、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社会学家会考虑国际社会的规范问题,例如奥兰·扬、安东尼·吉登斯和戴维·赫尔德;法理学者可能会分析国际法领域的问题,国际法学者同样会借助哲学、法理学或者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来分析国际法的体系或者具体问题。
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有其价值,不一定每一种努力都能获得成功,但应当以宽容的态度、开放的精神鼓励其多元尝试,自由发展。
第二,暂时无法确立国际法哲学的界限,不能将范围严格化。国际法哲学的研究还是一个远未定型的事物,其内涵、外延,研究的角度和具体方式都不应当预先限定,各种企图限定的做法都可能是画地为牢,而不能有真正学术发展的效果。提倡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多研讨、多争论,在争论中完善理论、提升方法,但绝不能党同伐异、惟我独尊。换言之,应当在比较宽广的谱系上看待国际法哲学,将对于国际法问题的深度分析广泛地纳入到国际法哲学的范围之内,进而采取对比、分析、筛选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广泛试错而找到正确的路径,才能为国际法哲学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时俱进的哲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表述。因此,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从哲学的角度深刻理解与时俱进的内涵。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对与时俱进中的“时”,有人从时间、空间,历史、现实,中国、世界等各个方面加以说明。然而,这种列举式的说明,难以使人对其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并感到这种说明似乎寓意未尽。如果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即从社会实践的意义上去理解,上述问题就可以获得解决。也就是说,所谓“时”,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及其变化。它既包括人们实践环境的变化,也包括实践主体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具体说来,实践主体包括群体主体(如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等团体以至地区、民族、国家)和个体主体;所说的实践主体相互关系的变化,就是指个体、团体以至地区、民族、国家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其所说的实践环境不仅是指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社会环境,同时具体的社会环境还会因实践主体的不同而不同。此外,无论实践环境还是实践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都会表现在时间、空间等各个方面。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前述与时俱进的“时”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及其变化,与时俱进的“进”则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能够反映和驾驭这种变化,并且还要使这种变化始终朝着前进的方向。同时这种“进”又是一个过程,是没有止境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静止不变的,其变化的总趋势是发展的,然而这并不是说它是直线前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在某段时间或某一局部出现倒退现象。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区别于自然界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既为人类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从而加速自己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同时也给人类实践带来较大的风险,即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则会给人类造成伤害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号召全党在其全部理论和工作中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为此,就要经常和善于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和错误;根据实践发展形成新的理论,应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是因循守旧、无所作为,而是不断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否定观
易图的哲学内涵探究论文
内容提要:以易图的哲学构架为基础。依据现代科学新发现的事实,得出有关宇宙结构的五个推论:1、物理实在分两个系统,经验世界的物理客体用质量量度,另一系统用能量量度;2、能量是引起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3、时间和空间不是真实存在,跟质量、电量一样,所指都不是物理实在本身;4、爱因斯坦“开创”的半个宇宙是动态网络,跟经验世界分立的物体相互作用、和谐互补的结果,保证了一体化宇宙具有整体有机的活性;5、那半个宇宙确实存在8种时空结构,生命现象跟这种自组织环境直接相关。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东方思想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坚固合适的哲学基础”[1-13];量子论权威海森伯也说:“东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关系”[1-6]。所指主要在于:量子论揭示了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根本不能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观察者用于描述自己环境所用的语言要素;以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深入理解一体化宇宙的整体有机与和谐互补。
作为华夏文明源头活水的《周易》,确实包含着这些哲理。本文依据《周易》思想形成的逻辑阐述哲理,取现代科学的实验成果予以印证,尽可能不在概念异同上浪费笔墨,还要让读者能够清楚明白。董光璧教授指出:“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去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况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2-2]。本文即是依据这种思路的尝试,期望能在整体文化史的视角下,把华夏先贤睿智的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确的验证衔接起来,做到以古为鉴。
一、易图新解
谈到《周易》,通常都说分易经和易传,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易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不但指出在远古时代,记事主要用象和图;即使有了文字,要描述客观事物的全貌,象依旧比文字更优越。我们先从易图谈起,重点是理清先民们认识宇宙的思路。
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开始于对自然知识的积累。面对无涯无际、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遐想。华夏先民和古希腊哲人不同,非常谦恭地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后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观则是人与自然界分离(最终被抽象为物质和意识对立),于是先民们就以圆表示宇宙整体或现实生活中的任一事物。面对寒暑易节、日月更替,男女交媾,生生不已的自然现象,进而悟出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为了表示一切都在变易的动态模式,又在圆内加了一条S曲线,形成被称为阴阳鱼的太极图。这就是中华先贤对世间万象及宇宙本身做出的最高抽象,即一切动变皆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动态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里的“生”并非是鸡生蛋的生,而是指负阴抱阳的整体中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变化。既然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动态过程,很有必要掌握几种重要的动态模式,进而用代表阴阳的两种符号推演出必然出现8种本质不同的态,太极图周围又加添了八卦符号。
易图的哲学内涵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以易图的哲学构架为基础。依据现代科学新发现的事实,得出有关宇宙结构的五个推论:1、物理实在分两个系统,经验世界的物理客体用质量量度,另一系统用能量量度;2、能量是引起世间万物运动变化的总根源;3、时间和空间不是真实存在,跟质量、电量一样,所指都不是物理实在本身;4、爱因斯坦“开创”的半个宇宙是动态网络,跟经验世界分立的物体相互作用、和谐互补的结果,保证了一体化宇宙具有整体有机的活性;5、那半个宇宙确实存在8种时空结构,生命现象跟这种自组织环境直接相关。
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认为:“东方思想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坚固合适的哲学基础”[1-13];量子论权威海森伯也说:“东方传统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关系”[1-6]。所指主要在于:量子论揭示了宇宙并不是物体的集合,而是统一体中各部分间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根本不能把世界分成独立存在的最小单元;空间和时间并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是观察者用于描述自己环境所用的语言要素;以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深入理解一体化宇宙的整体有机与和谐互补。
作为华夏文明源头活水的《周易》,确实包含着这些哲理。本文依据《周易》思想形成的逻辑阐述哲理,取现代科学的实验成果予以印证,尽可能不在概念异同上浪费笔墨,还要让读者能够清楚明白。董光璧教授指出:“科学史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去寻找历史来龙去脉的做法有误入歧途的危险,转而采取从原来的境况中重新阐释科学思想”[2-2]。本文即是依据这种思路的尝试,期望能在整体文化史的视角下,把华夏先贤睿智的思想和现代科学精确的验证衔接起来,做到以古为鉴。
一、易图新解
谈到《周易》,通常都说分易经和易传,实际上还应该包括易图。“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不但指出在远古时代,记事主要用象和图;即使有了文字,要描述客观事物的全貌,象依旧比文字更优越。我们先从易图谈起,重点是理清先民们认识宇宙的思路。
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开始于对自然知识的积累。面对无涯无际、无始无终的浩瀚宇宙,每个人都会有无尽的遐想。华夏先民和古希腊哲人不同,非常谦恭地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后来被概括为“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观则是人与自然界分离(最终被抽象为物质和意识对立),于是先民们就以圆表示宇宙整体或现实生活中的任一事物。面对寒暑易节、日月更替,男女交媾,生生不已的自然现象,进而悟出世上没有不变的东西;为了表示一切都在变易的动态模式,又在圆内加了一条S曲线,形成被称为阴阳鱼的太极图。这就是中华先贤对世间万象及宇宙本身做出的最高抽象,即一切动变皆源于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静态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动态是“阴极阳生,阳极阴生”。这里的“生”并非是鸡生蛋的生,而是指负阴抱阳的整体中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变化。既然一切都是“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的动态过程,很有必要掌握几种重要的动态模式,进而用代表阴阳的两种符号推演出必然出现8种本质不同的态,太极图周围又加添了八卦符号。
浅议邓小平理论哲学内涵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所创立的理论,她处处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读: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解放思想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解放思想;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体现了理论上的开放与实践上的务实,实现了对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战略决策的提出,即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也符合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回归。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哲学品质
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为解决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所创立的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理论是朴实的、鲜活的、而又博大精深的,充满了时代感、现实感和针对性,但又处处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现从三个论题加以解读,便可对其理论品质略见一斑。
一、解放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之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粉碎“”不久,邓小平就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他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978年1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是新时期第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它使党和人民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第二个宣言书,它使人民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冲破了长期束缚思想的枷锁,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可以说,邓小平的全部活动,包括理论创新,都是与解放思想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解放思想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解放思想。我们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把握解放思想的实质及哲学思维方法。
关于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邓小平说的很明确,“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在这里,我们关心的问题是,要达到实事求是的目的,需要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比如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等等,为什么邓小平唯独或者说特别把“解放思想”加以强调呢?这是理解“解放思想”实质的关键所在。对此,邓小平也作了明确的阐述,他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的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这里,立足点是解决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但关键是“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由此,我们有理由说,解放思想是的直接目的,就是正确看待、正确理解、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换言之,解放思想是从哪里往外解放呢?就是要从被僵化、教条化、绝对化、“凡是”化、迷信化的“马克思主义”中解放出来。因为,它是阻碍我们实事求是的主要羁绊,它已经成为我们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体育特色的哲学内涵分析
体育承载“特色”的基本形态
在论及体育承载“特色”的基本形态时,我们要知道在体育领域内任何现实的“特色”,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上看,都是错综复杂的。“特色”一般不会以单一的形态出现。但为阐明本研究的观点,有必要将其分解为单个形态,选取其中一些基本形态进行研究与说明,且这些“特色”的基本形态是产生在体育领域内,是以体育为载体的。以下对体育所承载的“特色”形态的论述,是基于国内体育界学者对“特色”的相关研究的归纳与分析而得出的,旨在对“特色”的基本形态有一个先行的说明,以供研究与讨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高层次的结合。体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把握体育的本质与规律,是主体对体育现象和体育实践在抽象、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专门化、系统化的理性认识[8]。体育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并在不断的实践中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体育理论才具有“特色”。没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因此这一形态的“特色”,核心要求是主体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出“特色”。主体将“上级”的决策与“下级”的实际相结合,构筑体育的工作“特色”。这里所说的“下级”隶属于“上级”,两者在行政管理层面上构成为上下级垂直关系。如国家体育总局与各省、市体育局之间的关系等。这一形态的“特色”的形成,要求主体必须将“上级”的决策与“下级”的实际相结合。要理解其实质,还需要有两方面的考量,一方面,“上级”的决策是根据整体层面上的情况而制定,具有普遍性,对“下级”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下级”必须按照“上级”的决策执行。另一方面,各下属单位的实际情况又不尽相同,具有特殊性。“上级”的决策不是针对各“下级”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所以“下级”应把“上级”决策的精神与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不仅要贯彻执行“上级”的决策,而且要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形成“特色”。主体将外地具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为体育的地域性“特色”。这一“特色”形态的特点是,首先本地的“体育”为发展和完善自身,就必须要善于学习外地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普适性”指的是普遍的、适用的,属于共性的东西。其次,任何一个地方因其所处的区位不同,在地理、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下,“体育”所呈现出的发展模式、发展水平不同。即使借鉴外地的具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也不能简单照搬,必须要与本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形成“特色”。主体将外单位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构筑系统内的“特色”。此形态的“特色”与地域性“特色”这一形态的产生机理较为相似,区别在于隶属不同。强调在体育系统内主体将外单位所取得的具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必须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且要发展创新,来构建系统内的“特色”。如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高校要妥善处理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独具特色的发展战略[9]。文章提及的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自身实际与什么结合,当然是普适性的成功经验,这一成功经验不一定是某个单位独创的,也可能是某些外单位有普适性成功经验的“聚合”。主体将国外体育发展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构建本国的体育“特色”。“特色”的这一形态,一方面强调本国的“体育”在不断的变革中,要善于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特别是体育大国、体育强国的一切反映体育发展规律,具有普适性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本国要根据自身“体育”发展的实际和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借鉴和引进这些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不断地创新发展,才是发展本国“体育”的明智之举。因此,要清楚地认识到“特色”是反映优质事物的本质属性,“特色”体现的是一种“先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事业,必须要与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不断地优化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才符合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
理解体育承载之“特色”应当注意的问题
对“特色”的认识不清,易使“特色”的提法出现异化现象。“特色”异化现象主要分为三类:泛特色、伪特色、反特色。“泛特色”现象在体育领域出现的原因,是以“特色”来反映一切体育领域内事物的性质。诸如“体育产业特色”、“体育项目特色”、“体育赛事特色”等提法层出不穷,用以标榜自己的工作成效,反映体育的某一偶发事件,贴上体现差异的标签,甚至仅作为宣传或强调加入的修饰词。“特色”不能改变事物的性质,但可以优化事物的性质,“特色”只有在事物的优化过程中才能形成。“伪特色”是指在体育领域内,已被事实证明主体没有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没有使体育领域内的事物得到优化发展,为维护主体利益和掩盖主体的创新乏力,而套上伪装的现象。如果学校仅选取个别体育特长生组成体育训练队,在一些重要体育赛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冠以体育“特色”学校。为宣传体育文化特色,以历史上取得的成绩、证书、活动照片等一切资料为佐证,美其名为“特色”,这正是“伪特色”的外在表现。“反特色”是在体育领域内,主体背离体育发展规律,或错误地理解共性和个性,或错误地借鉴不具有普适性的成功经验,甚至将共性和个性盲目地、强行地结合在一起,忽视或摒弃自身的具体实际的现象。首先,要理解“特色”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在体育领域内,明确指出某一事物在优化过程中形成了“特色”,就说明“特色”的存在,而不提及其“特色”时,特色就不存在。有些相关研究未能将“特色”摆上“桌面”让读者直观感受,但这并不是否定“特色”的存在。其次,在实际工作中“特色”的各种基本形态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单一的。体现的是多种基本形态的“聚合”。再者,在体育领域内的“特色”形态,一方面要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它又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其反映体育领域内的事物的优化过程中,“特色”本身也会随之发展变化。体育界有为数不少的人将“特色”理解为特殊性。显然,这种看法较为片面、不准确。首先,“特色”即结合,必须将体育领域内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相结合。而特殊性只反映结合的一个方面或一个不可缺少的要素。我们不能将普遍性与共性、特殊性与个性做等同的理解,他们之间存在着既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差别的关系。另外,“特色”不能等同于特殊性的又一原因在于,“特色是创造”,“特色是发展”。“特色”可以优化体育领域内事物的性质,而特殊性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物优化过程中追求共性是前提“特色”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物”,相对于体育领域内事物的存在,共性的东西更为重要。“共性”反映体育领域内所有事物或某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性质,没有体育领域内的“共性”的事物,它必定与体育无关。为什么说“在事物优化过程中追求共性是前提”?因为,具有体育领域内的“共性”,是这一事物或某一类事物赋予体育性质的必备条件,是体育领域内同类事物共同具备的本质规定。“共性”规定着体育领域内事物的共同属性,制约着体育领域内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及发展方式。
本文作者:金庆凯工作单位:皖西学院
干部工作思想中的哲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干部队伍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七年之久。他当时所著的《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以及后来所著的一系列相关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干部工作思想和实践。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陈云同志总是开门见山,切中要害,思想深刻,文风朴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他思想的始终。怎样做到实事求是?陈云同志的体会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314页)今天,重新学习陈云同志的著作,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哲学精髓,对于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治党治国的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胸怀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坚持干部工作为政治任务、政治路线服务
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始终胸怀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是陈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陈云同志始终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突出强调要胸怀全局,把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实现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说:“看问题要全面,要看本质,不要只看局部,看现象。”(同上,第101页)“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同上,第49页)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很好地负起历史责任,把我们党建设好。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部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是由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因此,做干部工作,必须胸怀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做到全局与局部的一致”。(同上,第129页)如果只考虑局部利益,就要发生本位主义,妨碍大局。只有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完成党的政治任务的全局中来思考,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避免大的失误。
做干部工作胸怀大局,是实际的、具体的,绝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口号。最重要的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干部路线,组织路线、干部路线必须保证政治路线的实现。陈云同志说:“党的一切决议和政策,都要通过干部去实现”,(同上,第119页)“组织工作要适合于政治路线的要求,保证政治路线的实行。”(同上,第129页)怎样才能做到呢?陈云同志强调了两条原则要求:一是必须对政治路线有正确了解,同时对具体情况有切实了解。“只谈路线,不了解具体情况,是空谈。只知道具体情况,不了解路线,是盲目。”(同上,第129页)二是必须把上级的领导同下级的工作结合起来,从上到下都要注意政治路线在具体实践中的贯彻落实。“上级只谈政治路线,下级只谈具体工作”的缺点,必须克服。(同上,第129页)陈云同志这些视野广阔、胸怀全局、立足实践,正确处理贯彻执行政治路线同做好干部工作关系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辩证地理解和执行党的干部政策,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从根本上促进矛盾的解决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干部政策,同党的其他方面政策一样,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产物。陈云同志指导干部工作十分讲究方法,更加注重政策。他特别强调:要把“使用人才,制定政策”当成大事。他在提出和阐述党的干部政策时,总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把制定和执行政策与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统一起来,着眼和着力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可能地凝聚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充分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广大干部紧密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共同奋斗。他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从干部工作各种矛盾的共性中抓住个性,从不同矛盾的特殊性中揭示其内在的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用合乎实际的政策促进矛盾的解决,防止和反对任何形式的主观性、片面性和绝对化。这两个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太极拳“白鹤亮翅”哲学内涵研究
1.“圆”之美
中国武术从外形上呈现出“拧”、“倾”、“曲”、“圆”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的共性,也蕴含着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且同西方审美中的“开”、“绷”、“直”、“立”形成鲜明的对比。太极拳的美就在于“圆”这一理法。阴阳双鱼是太极拳的标志,一阴一阳在相接相融又相互对立,相互抵制的旋转中组成一个圆形,阴阳交错,生生不息。太极拳的哲理性表现在动作形体上、育人教礼上、以及健身技击上等方面。就太极拳运动过程来讲,身体各部位节节连贯扭转,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画出圆型,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而“圆”又是有“弧”所构成的,在动作中的屈肘、屈膝、屈髋、含胸以及各种以某一点为中心的旋转动作都是“圆”理的表现。在“白鹤亮翅”中,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体现了“圆”理。“含胸拔背”也是“圆”形的体现。两肩微微内收,胸椎第三节微微向后顶出,整个背部呈现出弧形。这种姿态不仅可以疏通整个背部的经络,打通气血,还可以在人体内部将力劲集中在一起,体现出内劲。两臂微屈呈现弧形状态在身体两侧一上一下张开,要求三“圆”加一“旋”。一是大臂与腋下不宜过直,否则没有弧度,要有一拳的距离,体现松劲;二是肘关节微屈,不宜向前过于伸展,出现直臂的情况,也不易过度的屈肘打破圆的形态秉承“尖肘”;三是手掌五指微屈,状如荷叶,就像包裹一个球面,力向外撑。大拇指与四指之间虎口,要求指尖含力外撑,呈现弧形;四是表现在小臂相对于大臂的解剖位有一个以肘关节为轴心的旋转,左前臂相对大臂左前旋,右前臂相对大臂做后悬。动作节节连贯,处处是弧形,是“圆”理的体现。裆部时刻保持“圆”的状态,需要时刻松垮。从太极拳的虚实方面来看,“虚”与“实”既相互对立有筋膜联系。“白鹤亮翅”定势的情况下右腿实其主要的支撑作用,左腿虚点地起辅助支撑作用,要保证裆部成“圆”稳定底盘就要做到松垮。双腿在太极拳中是主要的支撑部位,也是力量传递的主要动力途径,适当的弧度可以发挥蓄劲,无论是在动态动作或者是静态动作中都有着独特的作用。最终重心落右腿形成静态支撑,此时双腿双膝均为微屈,膝盖脚尖略微内扣,使劲力从小腿的外侧顺力缠绕到大腿内侧,从而保证开档圆胯,稳定重心。整体上来看,“白鹤亮翅”动作的整个运动轨迹都发生在一个“圆”中。腰部作为身体上下扭转的衔接点,在腰部转动带动手臂合分过程中在身体前侧画圆;“手”与“足”、“肩”与“胯”、“肘”与“膝”更是外三合完美体现,各自在自己的运动轨迹上非圆即弧。
2.和谐之美
太极拳是武术文化中的代表,是健身、健心的运动,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这种高雅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长时期、多学科文化不断积累和渗透的结果。其中“和谐”不仅是武术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也是核心的思想理念追求。太极拳更是为儒、佛、道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所影响,要求脾性温和、与人为善、修养内心。太极拳的“和谐之美”从两个主要方面体现:一方面是看得见的身体姿势形态。在整个动作的过程中,动作之间、关节之间协调配合,以整体动作运动的过程都是以“腰裆”的运动为轴心展开,曾有学者对“腰裆”的运动的轨迹进行重心运行轨迹的数据化测量分析,得出结果证实其在运动中的轨迹抽象出来实则为太极图。可见太极拳拳式正是以“一”统帅“四体”的高度完整与和谐。二是思想精神的熏陶。和谐的审美和追求更体现出人生命的和谐,所谓内修外练、阴阳互补、刚柔相济、形神兼备,内意、气、体的三合统一。法国大作家雨果在对“美”的界定上也同样认为它是一种“和谐完整”的形式。与之吻合,太极拳恰恰特别强调“整体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一)呼吸与动作合一,太极拳的习练中要求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在十三式的行功心解中也提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两者不能分割,独立存在。(二)心理和生理合一,情绪和心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会影响并体现在我们的肢体动作以及表情上。例如在你十分紧张或者是生气的时候就会面部略显紧张,双手五指紧握,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无意识收缩。然而当你心情平和的时候则面部舒缓自然,五指轻松微张,身体各部位的肌肉也会完全处于一个很放松的状态。“白鹤亮翅”中要求面部从容自然,双肩下沉,松腰敛臀,这个在一定程度间接地是心理情绪影响生理外在表现,须达到一个统一协调的状态才能够更好的体会太极拳的修心价值;(三)有形和无形的统一,太极拳是有别于其他一般运动且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和哲学理念的一项运动,练好练精太极拳的前提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而非是简单的的模仿表面外形动作。由意发动才能够使动作充满精神气例如白鹤亮翅在你打开双臂的时候就会想这个动作的由来是在模仿“鹤”,而本身这个动作反映出一种心胸宽广,海纳百川得心态,包括一动一静,攻防操作意图等等都会随之浮现,并完美的结合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会到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3.自然之美
太极拳的自然美表现在它的“慢”“松”“匀”“柔”四个方面。与其他拳术相比较而言,“慢”是太极拳尤为独特的精髓所在,也是因为这个一点会被很多人怀疑和否定。但是慢的表面之下则隐藏着大气度和大道理。拳经上提到这个太极拳在慢中求进,一开一合、一呼一吸、开合合吸动作和呼吸协调配合。开合动作慢,呼吸则长,日久可呼吸细而深,心肺功能得到加强,便寿命长。可知,慢的过程不仅仅体现的是从容、淡定不矫情,更是练气的门道所在。“松”是在习练太极拳中强调最多的一点,也是比较难把握的一点。“白鹤亮翅”为例,要求“虚领顶劲”,想象头上悬着一个绳子,向上拔起。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头颅的重量力线才能延身体躯干正直垂直与地面,从而减轻对身体造成的压力。另一方面这种平稳的状态可以是呼吸顺畅、面容自然,大脑中枢系统亦可得到舒缓平静。大脑又是支配周身运动的“总司令部”,只有大脑松缓平静周身才可以得到松柔的状态。而且强调“松”要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都要相对“松”,不可僵硬。即便在“白鹤亮翅”中右手臂处于上抬的状态,但肘部依然保持着一种垂劲。“匀”在太极拳中指的是呼吸匀称,动作匀合均衡。就像在“松的时候”如果九节中一个关节没有送就会出现不均匀,故一个动作的始终全身九节都保持节节贯连不间断。如“白鹤亮翅”中踝关节一松则膝屈重心后坐,再转腰胯带动肩、肘、臂、手随之摆动回旋,形成一个流水一样的整体连绵不断,体现其匀称之美。“柔”是太极拳的一种境界,有“以柔克刚”、“行云流水”之说。系辞传中写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里所说的两仪其实就是相互吸引、相互抵制又相互对立的两面,固然“柔”在这里是刚的反面。只有正确的理解“柔”,才能够体会“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虽外显柔和但并不是松软的状态,而是劲周身各个关节,劲、气均含其中。太极之柔又取水之法,一面变幻无穷,沾连粘随,是以无为应万变的拳法;除此之外有体现了水“沁”的特质,如“水滴石穿”,说明水是天底下最最坚硬的“柔和”体,是至刚之物。所以能够做到全身柔和、匀称才是最高境界。更要柔中有刚劲,力点集中。
我国哲学精神基本内涵分析论文
[摘要]哲学大家们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对“中国哲学精神”概括与诠释,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甚至误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是有出入的。文章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自强不息,实事求是”等内容。这对哲学知识的普及与大众化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基本内涵;哲学精神;中国哲学
中国素有“哲学”之实但无“哲学”之名,“哲学”是日本学者西周1873年由希腊文“爱智”(Phi—losophia)翻译而来。哲学起源于文化没落,有志之士指点迷津,提出化解之道,哲学是文化的医生。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再加一句,哲学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准确表述“哲学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哲学素质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这与党关于理论的“普及活动”、“大众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要求是有出入的。本文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在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的比较中论述中国哲学独特的内涵。
一、人生观:以人为本
中国哲学首先是一种人生哲学。哲学的理论形态可以概括为:自然哲学;宗教哲学;人生哲学。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以人为本”的这个“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是广大人民群众,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等等;这个“人”,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能动的主体,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被同情、关爱和扶助救济的对象,更不能仅仅看作是需要别人从上面赐予雨水、甘露和阳光的被动客体,而应看作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创造性主体,看作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个“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当今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以人为本”是主张一种具体性、有条件性和有限意义上的“人类相对中心论”。“以人为本”的这个“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力量的来源,以人为本就是把重视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作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长远奋斗的目标;这个“本”既是指人的理性世界也是指人的非理性世界,是坚持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坚持二者的内在和谐统一,要在二者之间保持一个必要的张力,在人的现代性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人的欲望、情绪、情感、意志、激情、知觉、灵感、集体无意识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人生哲学具有积极性的功能,对社会群体来说也提供了渐进的原则。那就是:修身——个人独立性的完成;齐家——群体意识的温床;治国——群体生活实习之所;平天下——群体性最终目标的形成。中国哲学也谈天,是为了说明做人的道理,不是单纯地谈论天,也不是单纯谈论人,谈的是交天人之际,把天作为人生存的一个环境。中国哲学不关心纯粹的自然问题,也不关心纯粹的彼岸问题,而是非常重视人在现实人生中的意义、价值与地位。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哲学与科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