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产业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5 17:25: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珍禽产业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珍禽产业的调查报告
山鸡,俗称野鸡,又名雉鸡,极为漂亮,是凤凰的原型,最大特点就是:好看、好吃。野鸡不仅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食品已成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但是,野生野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加之自然界存量极少,因此人工养殖野鸡商机无限。
一、××镇珍禽产业现状
××县××镇珍禽产业始于2008年5月,是××镇大学生村官引进的该项目,在××村闲置的蘑菇大棚中试验养殖,同时成立了××镇苏阳养鸡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带动当地十名大户从事山鸡、贵妃鸡、火鸡和孔雀的养殖过程中,主要以山鸡为主,其它珍禽品种还在试验养殖过程中,山鸡养殖主要集中在××和集东村两个村,目前,大学生村官带动的养殖区占地50亩,拥有育雏室5个,成鸡室29栋,山鸡活动场一万平方左右,拥有成鸡近3000只,脱温鸡2000只,雏鸡4000只,种鸡100只,其他珍禽达到300只。主要销往上海、苏州、常州和江阴等地,仅去年销售山鸡达12000余只,实现销售额48万,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几位大学生村官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细致调查研究,决定把发展中草药山鸡养殖及加工项目作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山鸡等珍禽养殖和中草药种植的循环经营为载体,拉动大户,带动贫困户。××镇政府已把该项目作为2010年重点农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在集东村征地100亩,打算投资200多万,从事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开发,把珍禽产业作为××镇的特色产业,潜力产业,朝阳产业强力推进。
二、××镇珍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
镇珍禽产业调查研究报告
山鸡,俗称野鸡,又名雉鸡,极为漂亮,是凤凰的原型,最大特点就是:好看、好吃。野鸡不仅是世界公认的山珍野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被誉为“野味之王”、“动物人参”。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食品已成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但是,野生野鸡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猎杀和非法经营,加之自然界存量极少,因此人工养殖野鸡商机无限。
一、××镇珍禽产业现状
××县××镇珍禽产业始于2008年5月,是××镇大学生村官引进的该项目,在××村闲置的蘑菇大棚中试验养殖,同时成立了××镇苏阳养鸡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和市场相对成熟的情况下,带动当地十名大户从事山鸡、贵妃鸡、火鸡和孔雀的养殖过程中,主要以山鸡为主,其它珍禽品种还在试验养殖过程中,山鸡养殖主要集中在××和集东村两个村,目前,大学生村官带动的养殖区占地50亩,拥有育雏室5个,成鸡室29栋,山鸡活动场一万平方左右,拥有成鸡近3000只,脱温鸡2000只,雏鸡4000只,种鸡100只,其他珍禽达到300只。主要销往上海、苏州、常州和江阴等地,仅去年销售山鸡达12000余只,实现销售额48万,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几位大学生村官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过细致调查研究,决定把发展中草药山鸡养殖及加工项目作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山鸡等珍禽养殖和中草药种植的循环经营为载体,拉动大户,带动贫困户。××镇政府已把该项目作为2010年重点农业项目进行大力扶持,在集东村征地100亩,打算投资200多万,从事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开发,把珍禽产业作为××镇的特色产业,潜力产业,朝阳产业强力推进。
二、××镇珍禽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
养殖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养殖业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畜禽水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猪、沼、果、渔”生态养殖工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XX县农业发展总体定位及概念规划,为进一步促进养殖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我县养殖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十二五”回顾
(一)养殖业基本情况
2014年,全县共出栏生猪8.9万头、存栏生猪4.6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0.47万头,出栏牛0.1万头,存栏牛0.42万头,出栏羊0.11万头、存栏羊0.31头,出笼家禽41.8万羽、存笼家禽41.9万羽,养蜜蜂箱数10430箱,年产蜂蜜102吨。其中全县年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专业户有3户,年出栏生猪1000到2000头的专业户25户;养牛专业户2户,养羊专业户13户,珍禽养殖户5户。
水产养殖总面积20300亩,水产品总产量为9600吨,渔业总产值965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3%。特种水产总产量为6410吨,主要品种为大鲵、棘胸蛙、三文鱼、鲟鱼、螃蟹等。其中大鲵规模养殖户14户,农户230余户,养殖规模8.3万余尾;棘胸蛙养殖户5户,规模3万只;三文鱼养殖基地2处,规模10万余尾;鲟鱼养殖规模8000余尾。
(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产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田镇庭院经济研究所座落在盘塘村笠儿脑山下的“东泉”水边。1984年以来,科班出身、毕业于华中农大的陶敏从原荆州地区江陵县水产局长的位置提前退休后在这里潜心进行研究,一干就是15年。现在,该所成功地进行了系列名特优鱼类繁殖孵化,主要有鳜鱼、团头鲂、建鲤、彭泽鲫、美国青蛙、淡水白鲳、罗非鱼等7个品种。研究所占地面积19.7亩,是一个集水产、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综合试验研究实体,总投资32万元,其中固定资金28万元。产品名特优鱼种覆盖省内外各大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周围群众走上了水产养殖致富之路。
我们以及研究所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一、因地制宜,小庭院作出大文章
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田镇庭院经济研究所本身也只是一个不足20亩面积的庭院,起点小,又是从小处着眼,以一家一户房前屋后“小猪栏、小鸡(鸭)舍、小果园”、特别是“小鱼池”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适合千家万户的庭院经济,按照办事处提出的“分散小庭院,并网大基地”的要求,结合田镇的特色资源,“开好一口池,养好一条鱼,兴一个产业,搞一个特色”。田镇的水面较多,但高产鱼少,优质鱼少,经济价值高的鱼少,即使是一般鱼种,也要到外地购进种苗。针对这一矛盾,陶敏决心发挥自己的专长,从鱼类种苗开始,从事繁殖孵化研究。经多年研试,现已成功地研试出7个优良品种:
一是目前国内攻关成功的不太多,而我们1995年就繁育成功的鳜鱼苗种;二是唯一获得双倍体,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与鲤鱼杂交的彭泽鲫;三是以团头鲂为母本、以长春鳊为父本,长得快、食性广的三角鳊;四是可杂食吃草、生长快的建鲤;五是1982年就开始,数省内最早引进和自己繁殖的美国青蛙;六是鳞细、肉实、抗病能力强、生长快、填补武穴空白的淡水白鲳;七是在武穴成功越冬的罗非鱼。
今年计划再增加3个品种的繁育:一是俗称“皇帝”的可食性观赏鱼──可长大,价值1500美元一条的日本锦泊鲤;二是稻田混养泥鳅;三是国内繁殖尚未完全成功的黄鳝。
水产工作会议典型材料
田镇庭院经济研究所座落在盘塘村笠儿脑山下的“东泉”水边。1984年以来,科班出身、毕业于华中农大的陶敏从原荆州地区江陵县水产局长的位置提前退休后在这里潜心进行研究,一干就是15年。现在,该所成功地进行了系列名特优鱼类繁殖孵化,主要有鳜鱼、团头鲂、建鲤、彭泽鲫、美国青蛙、淡水白鲳、罗非鱼等7个品种。研究所占地面积19.7亩,是一个集水产、种植、养殖于一体的综合试验研究实体,总投资32万元,其中固定资金28万元。产品名特优鱼种覆盖省内外各大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了周围群众走上了水产养殖致富之路。
我们以及研究所的主要作法和体会是:
一、因地制宜,小庭院作出大文章
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田镇庭院经济研究所本身也只是一个不足20亩面积的庭院,起点小,又是从小处着眼,以一家一户房前屋后“小猪栏、小鸡(鸭)舍、小果园”、特别是“小鱼池”为研究对象,致力于适合千家万户的庭院经济,按照办事处提出的“分散小庭院,并网大基地”的要求,结合田镇的特色资源,“开好一口池,养好一条鱼,兴一个产业,搞一个特色”。田镇的水面较多,但高产鱼少,优质鱼少,经济价值高的鱼少,即使是一般鱼种,也要到外地购进种苗。针对这一矛盾,陶敏决心发挥自己的专长,从鱼类种苗开始,从事繁殖孵化研究。经多年研试,现已成功地研试出7个优良品种:
一是目前国内攻关成功的不太多,而我们1995年就繁育成功的鳜鱼苗种;二是唯一获得双倍体,生长速度快、肉质好、与鲤鱼杂交的彭泽鲫;三是以团头鲂为母本、以长春鳊为父本,长得快、食性广的三角鳊;四是可杂食吃草、生长快的建鲤;五是1982年就开始,数省内最早引进和自己繁殖的美国青蛙;六是鳞细、肉实、抗病能力强、生长快、填补武穴空白的淡水白鲳;七是在武穴成功越冬的罗非鱼。
今年计划再增加3个品种的繁育:一是俗称“皇帝”的可食性观赏鱼──可长大,价值1500美元一条的日本锦泊鲤;二是稻田混养泥鳅;三是国内繁殖尚未完全成功的黄鳝。
优秀青年农民学校在办学方式上走创新求实之路
为了把优秀青年农民学校真正办成培养村级干部的摇篮,发展农民党员的阵地,培养致富能手的场所,前郭县重新、哈拉毛都、平凤、乌兰图嘎、新庙等乡镇党委,在创办优秀青年农民学校过程中,在前郭县委组织部的组织领导下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探索有效办学方式,通过两年来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创新求实的办学之路。
一是注重夯实理论基础。针对农村青年理论知识匮乏,知识更新不能与时俱进的实际,在组织学员集中培训时,各乡镇采取聘请县直涉农、涉法和党校等部门专家和教师授课的方式,系统地向学员讲授党的基础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十六大报告、市场经济知识、WTO有关知识、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致富科技知识,使学员直接受到了较高层次的教学辅导,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
二是注重提高致富本领。各乡镇党委在提高学员的科技致富本领上,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科普示范基地、党员电化教育阵地、种养殖大户的成功经验,向学员传授直观易学、真实可信的致富本领和发家之道。五个乡镇的170名学员,经过培训已有25名同志成为了当地的种养殖业大户和科技致富能手。
三是注重培养市场竞争能力。为了提高学员把握市场行情、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一方面,各乡镇党委积极组织学员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其中,哈拉毛都镇党委在8月19日组织该镇学员走进长春农博会,通过参观了解特色果蔬、名优花卉、珍禽良畜以及种类繁多的农副加工产品,使学员们了解到了农副产品市场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增长了见识;另一方面,辅导学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及时了解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和市场价格。为把今年的农副产品卖出好价钱,规划好明年的农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四是注重推广现代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学员投身到“公司+农户”的现代产业化生产中去,积极带头发展乳业和肉鸡饲养业,推广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经验,已成为各乡镇优秀青年农民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平凤乡优秀青年农民学校,目前已把本乡的“凤大”、“二马泡”蛋鸭养殖厂,“平凤农业专业合作社”大豆订单农业基地,作为学员的实验实习基地。黑岗子村学员宁传兴利用所学创建了肉鸡代养场,年收入达2.5万元,为其他学员树立了榜样。
旅游产业集群构建及发展对策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投资优势,主要发展模式有生态养殖产业群、生态农业示范群、生态旅游产业群、乡村旅游产业群。当前面临的不足表现为区域经济有待发展、相关制度有待健全、公共设施有待完善、品牌效应有待形成。区域应树立生态理念,发展区域经济;健全相关制度,保障产业集群;完善公共设施,推动招商引资;并发挥整体优势,打造品牌效应。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公共设施;品牌效应
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早在2009年12月,国务院就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到2020年,构建地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这对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改善和保护周围环境,提高附近人们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如何整合当地优势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这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
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对其内涵已达成共识:产业集群的基础是相似且具有差异的旅游资源分工和协作,不同旅游资源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相对集中,并相互联系、相互协调。[1]通过产业集群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竞争优势,主要类型包括资源型、政府驱动型等(见图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省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拥有以下优势。(一)区域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长江中游,京九铁路、武九铁路、沪昆客运专线、大广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沪昆高速公路、福银高速公路从附近经过,内河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发达。靠近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三角经济区,区域优势十分明显,有利于旅游产业集群。(二)资源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丰富,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太阳辐射强。同时,区域内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面积多,为农业发展创造便利。区域内森林面积达27.6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高,达到31.8%。总之,区域内资源丰富,为旅游产业集群创造良好条件。(三)环境优势。鄱阳湖总面积达4125平方公里,湿地生态系统复杂,物种繁多,历来就有“候鸟乐园”“珍禽王国”的美誉。湖中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鄱阳湖候鸟有300多种,其中水鸟115种,珍禽50多种,约占全国225种水鸟的51%。区域内盛产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景点有石钟山、湿地公园、老爷庙、大孤山、南山秀迹、吴城古镇、天鹅湖、鄱阳文庙、长山群岛等,近些年来,当地乡村旅游、温泉旅游、森林旅游兴起并取得较快发展,吸引广大旅客前来观光旅游,也为旅游产业集群创造有利条件。(四)投资优势。根据《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2015-2030)》,到202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人口将达到3400万,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同时,区域内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丰富,这为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条件。除国务院颁布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之外,江西省政府还制定《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2015-2030)》,注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动新型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落户。此外,还注重改善区域内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积极吸收并利用外资。[2]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不仅有力地推动当地产业发展,还有利于区域产业集群,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
某某乡新路新策建设新农村
某某乡新路新策建设新农村
某某乡位于某某城东南,乡政府驻地距城区5公里,属典型的农业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麒麟区粮食主产乡之一。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65个村民小组、84个自然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42886人,农业总人口41775人,占97.4%;有农户10192户,农村劳动力总数22559人。对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个字标准要求,某某乡紧密结合“云岭先锋”工程的实施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用现念教育农民,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双赢。
一、以生产发展为关键,让产业兴起来。
一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以“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为主要内容,以“调优种植业、调特水产业、调强畜牧业”为目标,重点做好四篇文章,培育壮大了优质稻、花卉、畜牧、休闲观光四大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10个村委会为基础的2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以大龙村委会为中心的500余亩鲜切花生产繁育基地,以新发、小坝圩、四圩、余家圩等为重点的奶牛、畜禽养殖基地,以庄家圩、牛街为重点的农村工业园区,以锦龙庄、朗目山庄为代表的休闲观光经济,以牛街、平江街、鸡街为重点的城镇经济。大龙的花卉、新发的奶牛、余家圩的家禽、四圩的鸭子、小坝圩的仔猪、庄家圩的珍禽等产业化模式已见雏形。二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区建成了高标准的牛街、鸡街集镇,使村内大量闲置的土地得到盘活,实现了保值增值。牛街小集镇现已入住人口1784人,拥有各类企业近100个,有经营商铺110个,成为集信息、资金、技术、人才、服务为一体的新型集镇。依托牛街、乡政府、鸡街三大中心集镇,着力挖掘本地人才、资金潜力,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垂钓、休闲产业经济。2005年,全乡休闲度假经济已发展到17家,投资总额达3000余万元,全年接待客人7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1200余万元,解决了6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是集镇配套功能逐步完善。全乡累计投资3500余万元,先后完成金江路一期、沾潦公路某某段、朗目山公路、曲鸡路改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了牛街、平江街、牛街三个中心城镇。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平江街的绿化美化以及部分站所的硬件设施建设,大力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四是工业园区建设欣欣向荣。结合金江大道的综合开发和金江生态园的总体规划,按照“合理布局,聚集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庄家圩、牛街两大工业园区。目前庄家圩工业园区已成功引进工业企业6个,投资总额6500余万元,预计年产值近5000余万元,可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农民每年可从企业务工获取收入愈300余万元。五是农村工业化初具规模。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某某乡先后引进培植了金江小镇、锦苑丽泰生态村、鸭子牛奶公司、茂源鸭苗孵化养殖基地、方园珍禽养殖场、三牛乳业、麒麟生态旅游文化城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工业企业,投资总额达6500余万元,年产值达5400余万元,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00余人,为推进某某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全乡经济发展后劲。
二、以生活宽裕为目标,让农民富起来。
一是“联帮带”走出致富路。按照“支部抓产业、党员创事业、农民富家业”的思路,结合“农民万元增收计划”的实施,积极构建党员联、帮、带农民致富的机制和平台。乡机关站所的党员干部分别挂钩联系到10个村委会,与村组干部一道联系一户专业户、培植一户文明户、引导一户示范户、带动一户中间户、帮助一户困难户、转化一户落后户。通过联、帮、带,全乡群众走上了一条“农业增收、实业增收、务工增收”的致富新路。二是惠农政策还利于民。切实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的投入,完成了6000余人的养老保险投保,投保金额303万元,建立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构建人民群众期盼的“和谐社会”;全面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税87万元;为10277户种粮农户兑付良种补贴29.3万元,保护了种粮户的积极性;实施退耕还林还草3060亩,兑现粮食“两补”资金83.7万元;投入230万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电费从2001年的0.8元/度降为到户电价0.402元/度,为群众减负90万元,户均减负85元;在全乡范围内对涉农收费项目进行公示和清理整顿,对辖区内的100余家企业进行了劳动保障执法年审,协助企业与688名企业劳动者签订了劳动合同;投入资金189.94万元,救济困难户460余户1700余人等。三是劳务输出拓宽增收渠道。针对农村劳动力信息不灵、覆盖面不广的问题,我们采取乡外建立稳定的信息平台和乡内建立劳务档案两条措施,健全了乡、村、组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转移输出。通过二、三产业“带”,龙头企业“引”,劳力输出“送”,三管齐下,拓宽劳动力输移空间,畅通农户增收致富渠道。今年上半年,全乡转移劳动力5400人,人均收入2800元,实现劳务收入1512万元。四是传统种养殖保值增收。目前,全乡花卉面积已发展到515亩,露地蔬菜1071亩,慈菇、茭瓜、莲藕等水生蔬菜3600亩,种植业人均增收40元。全乡肉禽出栏48.8万只,生猪出栏54605头,仔猪出栏15万头,商品鱼产量1860吨,其中名特优稀水产品总产量达450吨。今年1—7月,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8332万元,同比增12.5%,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187元,同比增11%。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
**市退耕还林办:
**林业基本情况:**县位于长江上游**市的西部,全县幅员面积1399平方公里、全县林业用地面积6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1%,其中有林地37.5万亩、疏林地15.5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8.12万亩、灌木林地2.8万亩、苗圃地0.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80万立方米。辖区内林木种类繁多,有珍稀保护植物桫椤、银杏、楠木等。森林植物群落以亚热带常绿针叶林马尾松为主,次为杉木林。常绿阔叶以栎类为主,呈零星块状分布,林中伴生有冬青、灯台、枫香等树种。同时还有相当多的竹类群落,主要有慈竹、楠竹、苦竹等10多个品种。**县林业局是政府职能组成部门,机关内设办公室、财务科、林政资源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科等一室三科,下属森林公安分局1个二级局和林业科技工作站、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心、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龙水木材检查站、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等5个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局机关现有在职职工41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6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5人,具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18人。
退耕还林实施情况:
一、**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情况
**县2002年至2008年共实施完成退耕还林造林任务28.79万亩(08年1.5万亩荒造及0.5万封育正在实施中)。其中:退耕地造林13.59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7万亩,封山育林2.5万亩,灾后失败地造林2万亩。完成率达100%。平均苗木保存率在80%以上,基本达到国家验收标准。2004年顺利通过市级的检查验收。
二、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
统筹办经营工作总结
县级各业务部门的指导下,2011年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发展方向,以富民强镇,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为重点。根据县委、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任务,通过努力,争取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圆满完成了2011年度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2011年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精心编制符合实际的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和谐,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编制好我镇“十二五”规划对我镇“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编制“十二五”规划做了大量工作。
统筹办起草,1加强组织领导。编制过程中突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陈良初镇长把关初审,初稿共修改三遍。
反复修改完善。十二五”规划经镇级各部门初审后,2广泛征求意见。提交镇党委审核。再报镇人大主席审议通过。
完成了规划纲要上报县相关部门。3按富府办发【201029号文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