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5 16:39: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真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中草药抗真菌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2选择性强(指仅对一种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野菊花、忍冬藤、青蒿、芦荟、骨碎补、莱菔子、老鹳草、儿茶、胡黄连、木鳖子、小茴香、淫羊藿、紫苏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1]。青蒿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明显抑制作用(MIC:225mg/ml)[4];乌梅、透骨草、生侧柏、连翘、川槿皮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1]。
3选择性弱、有明显抗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奇蒿氯仿提取物对新型隐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2.5、25mg/ml[11]。竹沥对新生隐球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其MIC分别为26.9μg/ml,53.8μg/ml,26.9μg/ml[12]。槟榔、苏木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七叶一枝花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17mg/ml[6]。木通、麻黄、秦皮、扁蓄、赤芍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生长;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明显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生长[1]。秦皮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350mg/ml[8]。斑蝥乙醇提取物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0mg/ml、5mg/ml、1mg/ml[13]。川椒乙醇提取物(1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00mg/ml、5mg/ml、1mg/ml[13]。大蒜乙醇提取物(100mg/ml)对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红色毛癣菌有抑制作用,MIC分别为100mg/ml、50mg/ml、4mg/ml[9]。土大黄、血竭、秦艽、苦参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对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有明显抑制作用[1]。山胡椒果水蒸气蒸馏部分对新型隐球菌等四种皮肤致病真菌的MIC为0.03~0.05ml/L,对黑曲霉等五种污染霉菌的MIC为1.0~1.5ml/L[14]。射干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抑制作用(MIC:350mg/ml)[7]。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等5种标准菌株的MIC在14~76μg/ml之间[15]。龙血竭抗白色念珠菌等6种真菌的MIC50为0.17~5.00mg/ml[16]。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能明显抑制13种实验真菌生长,浓度为5%时的抑制有效率为92.3%。1.5g银杏外种皮总提取物对真菌生长的抑菌抑制效果相当于0.5g克霉唑[17]。
细菌和真菌作用课程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总的设计思想是想通过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努力体现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以教师为引导,以体验为红线,以思维为主攻,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展开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全面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中药复方制剂抗真菌分析论文
1体外抗真菌活性
临床报道,较多的中药方剂对真菌感染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7-11]。通过实验研究亦发现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目前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主要为琼脂稀释法、琼脂扩散法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的M27-A、M38-A方案。琼脂稀释法是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初筛方法,其方法是在琼脂平板内掺入不同浓度的抗真菌药物,以多点接种法将相同量的待测真菌接种于琼脂表面,以菌不生长的最低浓度定为该药对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多数研究者在试管内或在平皿内进行,此方法适合于大量菌株测定实验。胡圣爱等[12]应用固体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测定了肤癣消搽剂(连翘、苦参、大风子、鸦胆子、黄柏、蛇床子等)对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其MIC为1:100倍。杨志波等[13]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复方二矾浸液(枯矾、皂矾、儿茶、侧柏叶、地骨皮、土槿皮、黄精、公丁香、血竭、食醋)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25%、0.5%、0.5%。谢淑霞等[14]采用沙氏培养基试管内药基法观察到祛癣洗剂(白藓皮、苦参、地肤子、土槿皮、羌活、紫地榆、黄柏、椒目、百部、蛇床子等)对我国南方常见的9种致病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6.25%~50%,对癣菌的抑制作用优于白念珠菌。卢全德等[15]报道采用试管内药基法测得肤疾安喷雾剂(金银花、野菊花、苦参、血竭、薄荷脑等)对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MIC为0.39mg/ml,对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的MIC为0.78mg/ml,对白念珠菌、青霉菌为1.56mg/ml。陈超等[16]以琼脂稀释法观察到复方黄连皮康酊(黄连100g、苦楝皮50g、海桐皮50、藁本30g、槟榔50g、大风子15g、郁金30g、白矾30g、芦荟30g、地肤子50g、芜荑30g组方制成酊剂)对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及深部真菌(白念珠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使菌落缩小,与克霉唑癣药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得出复方黄连皮康酊对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大于对深部真菌(白念珠菌)的结论。魏蓉[17]用试管琼脂稀释法观察到祛癣止痒洗剂(丁香、黄精、龙胆草、明矾、百部、藿香、黄连、土槿皮、薄荷脑、冰片水煎液)对9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浓度分别为0.39%(红色毛癣菌)、0.195%(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癣菌、絮状表皮癣菌)、0.75%(石膏样小孢子菌)、1.56%(白念珠菌)。张玲等[18]采用试管稀释法,进行蟹黄肤宁软膏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效学研究,结果蟹黄肤宁软膏对8株浅部毛癣菌属的MIC均在0.03125~0.25mg/mL之间,显示了蟹黄肤宁软膏较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琼脂扩散法是通过测量真菌生长被抑制的范围大小来确定抗真菌活性,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杨国晶等[19]用琼脂扩散法观察了复方苦槿霜(苦参150g、土槿皮150g、黄柏150g、白藓皮150g、地肤子150g、川芎150g、儿茶100g)及其原料药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癣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10%、20%复方苦槿霜及10%、20%原料药抑菌效果相同,与达克宁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5%复方苦槿霜及5%原料药的抑菌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何定淑等[20]采用纸片浓度梯度法研究硝矾散(枯矾、芒硝)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2%硝矾散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0625~0.125mg/ml、0.03125~0.125mg/ml。林静瑜等[21]采用打孔药物琼脂扩散法观察到癣药膏(由丁香、蜂房等8味中药组成)5%浓度以上对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色毛癣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1%浓度仅对须癣毛癣菌有抗菌作用,但各浓度均对白念珠菌感染无效。曾嵘等[22]采用管蝶法对玉阴洁冲洗剂进行了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1g生药/ml玉阴洁洗剂体外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为(20.0±0.8)mm,MIC为12.5%(1:8稀释度)。徐文跃等[23]采用改良的平皿挖洞灌药法观察到白莲洗剂(由白头翁、半边莲、蛇床子、黄连、黄柏、百部、地肤子等组成)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与洁尔阴相当。琼脂稀释法和琼脂扩散法的试验结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菌接种液的浓度及准备、培养基成分及pH值,孵育时间和温度及不同的终点判定方法等,重复性差,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的比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在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先后提出了酵母菌的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27-A)、产孢丝状真菌的抗真菌药敏试验倡导方案(M38-P)和M38-A方案,这些方案准确性好、重复性高,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可与抗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相媲美。郑玮清等[24]参照CLSIM38-A液基试管法进行改良,观察甲癣中药洗剂(龙胆草40g、黄连30g、射干20g、半枝莲30g、地肤子50g、紫草10g和花椒10g)蒸馏水提取液和乙醇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羊毛状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抗真菌作用。结果甲癣中药洗剂对皮肤癣菌的敏感性较好,而对白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差,同时可明显看出,醇提液的MIC值低于水提液的MIC值,说明中药的抗真菌药物成分不仅包括水溶性物质,而且包括脂溶性物质。尤力都孜·买买提等[25]采用CLSIM-38P方案测定维药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的抗菌作用,结果,对须癣毛癣菌的MIC90为190.46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红色毛癣菌的MIC90为148.57μg/ml(平均MIC93.42μg/ml),对絮状表皮癣菌的MIC90为311.27μg/ml(平均MIC128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MIC90为429.54μg/ml(平均MIC194.01μg/ml)。雅丽蔓制剂对真菌中不同菌种的MIC90值范围为148~429μg/ml,表明雅丽蔓制剂对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郑玮清等[26]以美国CLSIM27-A液基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15株、须癣毛癣菌9株的MFC和MIC,结果硝矾洗剂的MFC为1.25~20mg/ml(平均为5.26mg/ml),低于芒硝的MIC和明矾的MFC值。
2动物实验
部分学者利用动物真菌病模型进行了抗真菌中药的研究,相比仅在试管内进行抗真菌试验得到的结果应更有意义。徐洪波等[27]用红色毛癣菌制作豚鼠皮肤真菌感染模型,将25%藿黄散洗剂(藿香、黄精、苦参、茵陈、枯矾等)水煎液涂布感染皮肤,给药2次/d,连续给药21d。豚鼠在用药6d后鳞屑减少,12d后鳞屑逐渐消失,呈浅红色斑,真菌检查均为阴性,18~21d皮肤外观恢复正常。何定淑等[20]用2%和4%硝矾散温水浸泡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菌感染的足癣、体癣,1次/d,30min/次,共7d,显示具有较好疗效,与1%足光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曾勇等[28]研究消炎抗癣霜(由升药底、蛇床子、冰片、樟脑等中药组成)对石膏样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导致的豚鼠体癣模型的治疗作用,结果,2周后观察到消炎抗癣霜能够减轻真菌所致豚鼠皮肤病变程度,提高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的转阴率。杨小洁等[29]观察了中药真菌安胶囊对白念珠菌深部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预防组深部真菌感染的小鼠病死率和血液内的真菌数,与非治疗组相比明显降低,实验表明中药真菌安胶囊有治疗白念珠菌深部感染的作用。谭元生等[30]对复方苦参液的药效学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复方苦参洗液具有较好的抗家兔阴道黏膜人工白念珠菌感染作用,其治疗后阴道涂片、真菌学培养、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洁尔阴组相比无差异。梁君儿等[31]制成大白兔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模型,并使用香荷药条(由黄连、黄柏、丁香、薄荷等7味药组成)治疗,实验表明香荷药条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大白兔阴道白色念珠菌的转阴率与对照组达克宁栓无显著性差异。
3中药复方制剂与单味药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比较
邱莹等[32]观察大风子、皂角、川椒、百部、蛇床子、大黄、地骨皮、黄柏、苦参、白藓皮、地肤子、红花、桃仁、姜黄、藿香、芒硝、明矾、硼砂、荆芥、防风20种中药水煎液及根据单味中药抑菌实验结果选取的6种(大风子、皂角、川椒、明矾、藿香、地骨皮)抑菌效果最好的中药组成的复方水煎液对皮肤癣菌和白念珠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复方抑皮肤癣菌MIC:0.625%,对白念珠菌MIC:2.5%,抑菌强度好于单味药,说明这些药物之间有协同作用。郑玮清等[26]检测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1:1水溶液)及其单味药物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MIC,结果硝矾洗剂、硼砂、芒硝、明矾的平均MIC(或MFC)分别为5.26mg/ml、2.313mg/ml、20.19mg/ml、12.13mg/ml,硝矾洗剂的抗真菌活性强于芒硝组和明矾组,弱于硼砂组。黄宁等[33]观察方剂1(白藓皮、生姜、大蒜、川椒、斑蟊、丁香即复方白藓皮)、方剂2为复方白藓皮的拆方(丁香、白藓皮、斑蝥、川椒)和复方白藓皮的各单味中药的醇提液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短帚菌5种甲真菌病常见致病菌的MIC,结果方剂2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方剂1及各单味中药(P<0.05)。作者认为这可能复方白藓皮酊中各组分药物间还存在一定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拆方后表现出更优的抗真菌作用,但因部分中药抗真菌机制多样性,有的可能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抗真菌,故复方白藓皮酊的临床效果也很显著,这有待在临床中做进一步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药物之间具有相互协同、提高单味中药的抗真菌活性,或是相互拮抗、降低抗菌作用,或是中药在体内通过其他途径发挥抗真菌作用,如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也需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关键词】,抗真菌
关键词:中草药;抗真菌;回顾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抗真菌药物探究论文
【关键词】抗真菌药;,,多烯类;,,三唑类;,,棘白菌素类
摘要:近20多年来,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和脏器的移植、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艾滋病发病率的增加、各种导管的介入和真菌检测技术的提高,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感染逐渐增多。北京协和医院报道在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血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发生率为81%;2000年为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已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素B的曲霉存在。因此需要新的抗真菌药物。目前即将推出和已上市的新药有:多烯类的制霉菌素脂质体、两性霉素B脂质体剂型AmBisome、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Abelect、两性霉素B胶样分散体Amphotec、伊曲康唑口服液和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和口服片剂以及卡泊芬净注射剂。各种新药均有其特点与不良反应,但总的是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将会对侵性真菌感染提供有力的治疗措施,真菌感染的治疗前景将会有进一步的改观。
关键词:抗真菌药;多烯类;三唑类;棘白菌素类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骨髓器官移植的开展、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念珠菌血症和系统性曲霉病等系统性真菌感染逐渐增多。资料显示,上述人群中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约为11%~40%,病死率为40%[1~3]。北京协和医院四个不同年代败血症培养的结果显示,1994~1995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高达81%[4];2000年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达67%。20年149例真菌感染的分析显示,真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5]。去氧胆酸两性霉素B(AMB)作为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广谱抗真菌药已成为治疗真菌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临床上已经发现有耐氟康唑的念珠菌和耐两性霉素B的曲霉存在,因此近年来一些新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三唑类、棘白菌素类以及毒性较小的两性霉素B衍生制剂不断出现,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6]。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药物现共有多烯类(两性霉素B及其衍生物)、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等)、嘧啶类(如氟胞嘧啶)、棘白菌素类(如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等。第一个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制霉菌素由于毒性大而逐渐被停用;1959年两性霉素B产生,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和80年代分别研究出氟胞嘧啶和酮康唑,随着氟胞嘧啶的临床应用很快出现对氟胞嘧啶耐药现象,而酮康唑的毒性也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20世纪90年代三唑类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由于疗效确定且不良反应较少,迅速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自1990年至今的14年中,先后上市并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的不同剂型[包括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两性霉素B胶体分散体(ABCD)、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ABLC)],卡泊芬净(caspofungin)及伏立康唑等。不久还有其它更多的药物将应用于临床如普沙康唑(posaconazole)、拉夫康唑(ravuconazole)、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somalnystatin,nystatinLF,商品名:Nyotran)以及micafungin(FK463)这些药物不但毒副作用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两性霉素B效果还好[6]。
1多烯类药物
(1)制霉菌素脂质体制霉菌素属多烯类抗真菌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对新型隐球菌、念珠菌属、曲霉等均有良好作用,经皮肤黏膜用药不吸收,口服几乎全部自粪便排出对深部真菌感染无治疗作用,注射用药肾毒性大。临床上仅限于局部治疗口咽部、胃肠道及阴道真菌感染。Aronex公司将游离制霉菌素包裹在多层脂质中,研制出注射用制霉菌素脂质体(liposomalnystatin,NystatinLF,现进入注册阶段)。其抗菌活性和抗菌谱与制霉菌素相仿,对念珠菌属、新型隐球菌、曲霉、根霉、镰孢霉、毛霉、梨头霉和球孢子菌属等均有抗菌活性。本品体外不但对白念珠菌有效包括对部分耐两性霉素B的白念珠菌亦具有良好活性,而且对非白念珠菌如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均具有活性,但不及对白念珠菌。能有效抑制全部受试曲霉株包括伊曲康唑耐药株;对黄曲霉的抗菌活性略优于两性霉素含脂复合制剂,但不及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7]。本品对临床常见真菌分离株的最小杀菌浓度(MFC)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相差不大,在人体内呈非线性药动学,药物终末半衰期随给药剂量增加相应延长,给药剂量范围在025~075mg/kg时,AUC呈线性增长;剂量增加至075~10mg/kg,AUC不再改变,代谢达饱和状态[8]。本品易于和网状内皮系统结合,在肺、肝、脾组织中达到较高浓度,由于本品主要经肾脏排泄,因此肾组织中也有较高的浓度。本品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主要的不良反应有低钾血症(约占25%)、肾功能损害(每日剂量6mg/kg以上时可能发生);快速静脉点滴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呼吸困难,偶有皮疹、肝功能损害,但不影响治疗,无需停药。(2)两性霉素B及其不同剂型为多烯类抗真菌药,与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膜渗透性改变导致真菌死亡。该药抗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的真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某些严重的深部真菌病如新生隐球菌脑膜炎、侵袭性曲霉病,特别是对免疫缺陷或严重粒细胞缺乏的患者的治疗以及某些地方性真菌病如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等仍需应用两性霉素B,因此迄今仍是许多危重深部真菌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现已有三种不同的脂质体剂型问世,它们由两性霉素B用脂质或脂质体包裹或交织而成,使之能迅速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摄取,减少与蛋白质的结合,从而改善两性霉素B的体内过程和毒理学特性,具有与两性霉素B相等的临床疗效,且发生的与输注相关的毒性反应和肾毒性明显减少。①两性霉素B脂质体剂型(AMBisome),是用脂质体将两性霉素B包裹而成;②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ABLC),商品名Abelect,是脂质体与两性霉素B交织而成;③两性霉素胶样分散体(ABCD),商品名Amphocil和Amphotec是用胆固醇硫酸酯与等量的两性霉素B混合包裹而成。
真菌性角膜炎诊断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早期诊断;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角膜炎患者首诊常规涂片检查,将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fungalkeratitis,FK)的20例轻症患者进行局部清创、碘灼、结膜下注射0.2%氟康唑0.5ml,酮康唑及两性霉素B眼水点眼,qid,口服斯皮仁诺0.2g,qn。视病情轻重及变化调整用药种类、数量及给药方法。结果:18例痊愈,2例恶化手术治疗。结论:FK的首诊涂片检查是FK明确诊断的捷径。清创、碘灼及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使绝大多数早期轻症FK患者临床治愈。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感染性角膜病变,我国从事农业人口多,眼角膜农业性外伤是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主要病因。FK在我国占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占穿透性角膜移植(PK)原因的33.2%[2]。我们对在我院确诊的20例轻症FK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们对2003~2006年在我院门诊涂片检查发现真菌菌丝而确诊的20例20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均为早期轻症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6岁,平均41岁,均为单眼。农民15例,其他人员5例;植物性外伤16例,非植物性外伤3例,不明原因1例。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综合治疗清创术
[论文摘要]真菌性角膜炎按病因学分为内因性和外因性两类。内因性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常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人,以欧美国家多见;外因性与农业性外伤有关,如树枝、稻草、草杆等擦伤或剔除泥土、沙石等角膜异物后,常为曲霉菌和镰刀菌感染,国内以外因性多见。本文简述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的滥用和角膜接触镜的出现,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占到化脓性角膜感染的46.7%[1]。目前对于本病多提倡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与外科手术紧密结合,以提高治愈率。
1一般治疗
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及非特异性抗感染药物;局部应用上皮生长因子以促进溃疡修复;局部散瞳以减轻炎症反应;局部热敷又是一种重要措施,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丰富的血供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可清除病原体,加快药物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2药物治疗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2选择性强(指仅对一种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野菊花、忍冬藤、青蒿、芦荟、骨碎补、莱菔子、老鹳草、儿茶、胡黄连、木鳖子、小茴香、淫羊藿、紫苏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1]。青蒿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明显抑制作用(MIC:225mg/ml)[4];乌梅、透骨草、生侧柏、连翘、川槿皮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1]。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关键词】,抗真菌
关键词:中草药;抗真菌;回顾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临床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综合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炎46例采用角膜刮片镜检进行诊断,运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6例真菌性角膜经治疗,所有患者角膜溃疡愈合,角膜上皮遗留不同程度云或癍翳,无一例角膜穿孔。结论角膜刮片镜检是早期诊断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Keywords】MycotickeratitisCombinedtherapy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ombinedtherapyandeffectofmycotickeratitis.Methods46caseswhowerediagnosedwithmycotickeratitisfromJanuary,2006toAugust,binedtherapyhasagoodclinicalefficacy.
真菌性角膜是一高致盲性眼病,临床上大多数由于农作物损伤角膜上皮所致,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真菌性角膜炎有增多的趋势。真菌性角膜炎起病较缓慢,病程迁延,若不及时有效的控制常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角膜穿孔、眼内炎等。目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手段,而手术治疗因并发症多等诸多因素而使其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药物治疗一直是广大眼科医生的首选目标。我院采用药物治疗联合聚维酮碘外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4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