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5 12:22:2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政治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政治教育转型探究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概要解读
“交往”作为现实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要素,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对于交往,哈贝马斯有过深入的分析,他的交往理论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以符号为媒介的独到见解来进一步探究交往的行为和方式。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把人的交往行为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基础上,他认为,人总是社会的人,不能没有“交往行为”,不能脱离种种交往关系,而必须生活于“交往行为”的联系之内。马克思曾对人的社会性做过深入的分析,并把人的社会性建立在人的本质的双重性基础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
马克思的论述揭示了人类的两重性,人类一方面不同于其他动物,所面对的世界分裂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人类有自己的意识,可以建构一个专属人类的理想世界,而这又是人和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人生活在现实的自然界中,人的生存和发展要受到外部物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作为独立的个人,在面对外部的大自然时,会感到自己力量的微弱。人要想生存和发展,就不能直接的面对自然,一方面需要使用劳动工具,另一方面“在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同时,必然地与他人发生关系”。因此,社会成为人类存在的必然方式。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借鉴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性的观点,人的交往行为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人的双重性本质要求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而人一旦处于社会关系中,就不能不与他人发生交往关系。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把人的行为分成了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其中工具行为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所说的“劳动”,即人类把外部世界当做实践对象,并通过实践改造客观外部世界的活动,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而交往行为则是两个以上主体之间产生的涉及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马克思认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哈贝马斯所认识的交往行为,与马克思认识的角度不一样。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以符号为媒介的相互作用,它由具有约束力的经双方认可的规范所支配,这些经双方认可的规范规定了行为的相互期望,并至少必须得到两个行为主体的理解和承认。社会规范必须用法令来加强。它们的意义体现在日常语言交往上”。从哈贝马斯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交往行为需要多个行为主体理解并遵循一定的规范,而一定的规范也是通过交往行为得到确认的。
(二)实现交往行为需要合理化的交往方式如何才能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呢?哈贝马斯提出的基本措施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改变生活世界,二是选择恰当的语言进行对话,三是承认和重视共同的规范标准。
政治教育分析教案
应当肯定,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仍存在不少中学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如教学目标不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师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代替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简单划一;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学手段陈旧呆板,以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应付一堂课等。面对知识高速更新、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和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时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很不适应。据联合国教科组织预测,“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总书记也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可见,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这就亟待我们的学校教育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轨,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初中的政治课教学应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呢?
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而导学式、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作用在于“导”。它以前学法指导为联结点,引导、启迪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强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比学习知识的结论更为重要,即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培养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变“理性”到“感性”为“感性”到“理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因问题而产生,而政治课教学中容易激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往往是对事实材料、社会现实情况的分析。例如,教材正文间隙有不少小字材料、插图、表格等,教师都可以拟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一番讨论总结,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不仅易于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而且更易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一框题时,可以分两部分出示教材中的材料,一部分是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进步性的材料,并设计这样的问题: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的何种特性?如何理解?很显然,学生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民主与封建专制相比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别一部分是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历史局限性的三则(选举制、议会制、政党制)材料,问:这分别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哪些特性?学生自然通过材料,分别看出资本主义社会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的阶级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就水到渠成了,教师无须再费多少口舌讲解,学生也学得主动,理解得深刻。
第二、变机械直接的提问为灵活有效的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机械的直接的提问。所谓机械的提问,也就是用一些问答题的形式提问,无其他题型运用;所谓直接的提问,就是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很容易直截了当地回答出来,显然这些提问都不能较好地满足我们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提问更艺术呢?其一,提问的题型要灵活多样,可以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辨析、材料分析题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二,要提高提问的效益。即设计的提问对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具有效性。例如,要考查学生对“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你这样问:生产关系三个方面是什么关系?那么这个题目对你要考查的目标是无效的。如果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请你运用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基础。如此提问,情形将大不一样。其三,提问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识记巩固,也能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点。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判断一个社会制度代替另一个社会制度进步与否必须以什么为标准?再让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否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容易整理出答案,而且使学生对判断一种社会变革进步与否的知识点有了整体感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研究
1公民教育之源起与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具有独立的人格,从法律上的概念出发,所谓公民,一般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公民得以平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公民还是一个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教育是汉语中的一个舶来品,与公民概念一样,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在古希腊,公民教育主要通过传播自由的理念和平等精神,培养城邦政治生活中的“合格公民”;在古罗马共和国,公民教育的本质则是教育和铸造公民的民主共和精神。在经历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之后,民主与平等深入人心,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至18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西方近代以来的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的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思想形成了,这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形成相契合的现代公民教育。但真实意义上的现代公民教育却始于近代。公民教育一般指的是培养公民行为,造就良好公民的教育,是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性的。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公民教育的内涵的解释,公民教育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概念。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认为公民教育是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而培养合格的公民。他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第一个提出“公民教育”并论证公民教育理论的人。台湾学者张秀雄曾简要地揭示过公民教育的内涵:“所有国家的教育体系,都是灌溉未来公民政治秩序的基本概念与价值。所以,培养未来公民养成一个国家政治价值的系统性教育,就是公民教育的意涵。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其任务就在于使未来公民能够产生维护政治秩序与社会现状的意识”。
2思想政治教育之源起与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有所差别,它是我们人类进入到阶级社会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实我国从古至今都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并没有出现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术语。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逐步才形成和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专门的术语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的。它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教育”等概念开始演变,最终演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现在被指代或部分指代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开始于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同盟的章程中提出“宣传工作”。1902年前后,在建立创立布尔什维克党时,列宁就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和“政治工作”这两个概念。到了1934年,在《在党的第十七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斯大林于提出了“政治思想工作”和“思想工作”这两个概念。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时,都用以上各种不一样的提法。
当马克思主义刚在中国传播时,主要用“政治工作”以指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一直到建国后,才改变了这一概念的使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标志是古田会议的召开,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清楚的提出要政治化和科学化中共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同志于1934年指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49年钱俊瑞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根据各地经验,为了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第一,理论学习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即把理论学习作为改造思想的武器,改造思想作为理论学习的直接目的”。而“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正是刘少奇同志于1951年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在20世纪50年代时期,其他各个领域都交错使用或同时使用“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工作”、“政治工作”等术语,只有军队使用“政治工作”。而“政治思想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较为统一的标准术语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他特别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但这并不是说要把大量的课时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概念上更趋向科学性和规范性。
当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学者们各抒己见。在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孙其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政党或集团组织开展的,对所属成员进行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张耀灿、郑永廷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各位学者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既倾向于突出思想教育的政治性,又侧重于政治制约的思想,是综合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思考
摘要: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新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工作创新中领会精神实质,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点明了高校专业教育的德育功能,提出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同时提供了方法和原则,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从困境反思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梳理融合理路,从教学原则、机制构建探索融合的教学策略。发挥艺术教育资源的德育作用,创新教学内容和实践机制,激发提升学生审美和文化原创力,加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育;融合;机制
一、新形势下高校开展教育实践的新要求
党的报告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同时,在报告中给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要求。这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点明了目标,围绕这个新要求开展教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这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内养的慢活,内隐于心,要从教育入手。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理论政治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这一论述,明确每门课程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引导价值内化也是应有之意。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是政治教育关键期,而思政工作攸关方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时代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首推文艺。高校的艺术教育同样有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言论。《乐记》所谓“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外在“礼”的规范下,内在“仁”的养成,通过“乐”导人心志,逐渐向理想完美的人格发展。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提出了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主体人格的发展,有清晰的道德导向和审美要求。艺术和人内心情感的连接是直接而又内敛的。每一艺术都有其社会基础,都存在一种文化之中。把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符合全国思政课上有关思政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
二、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基于高校艺术教育困境的反思。报告指出文艺要给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艺术工作者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要强化教育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艺术和道德是人类生命活动的精神本源,两者的内在有着必然的同一性。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道德性与审美性关系到美和善的两个方面的定义,它标明了生命美学的发展方向;从审美的角度来诠释,把生命中善和美、自由和德性的特质提炼出来,让审美的人充分享受生命的幸福和自由,同时充分拓展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上曾有以斯温伯恩、王尔德为主要代表的,宣扬艺术与道德无涉、“艺术至上”的唯美主义理论。雷默在国际音乐教育界有很重要的学术地位,他提出艺术追求审美价值,是自足的本体,不应受道德或其他事物的约束。其实,人不单单是生物层面的人,也是社会层面的人,与生活脱节的唯美作品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生活深层了解的渴求。人们的审美是建立在联想、认知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之上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体验,也牵涉到道德范畴。艺术活动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才能体现出生命的正确的价值理念。艺术教育的根本是正确审美。审美是道德的前提,道德是审美的目的,将道德与审美合二为一,这样既未背离本质,又遵循了教育自身的规律。当前艺术教育实践的技艺化与功利化倾向互相倾轧,导致艺术教育实践与“美善相谐”教育理念有所背离。另外,受时下社会环境的娱乐化的倾向,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泛滥。极端功利化的行为,会使艺术全然失去了审美的功能,艺术教育就丧失了它的教育的特性,更难实现从艺术的滋养中得到人格层面、道德层面的升华。强调艺术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抒写,提出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首推文艺。人类智慧最高形式的体现就是艺术创造,艺术教育的要实现真正的目要促使人们对知识技能进行转化,转化成促进个体成长的生存智慧和艺术能力。(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反思。首先是社会困境。伴随全球化而来的价值观念多元所引发的社会性道德危机与个体信仰的失落极易使大学生生成“两面人”。近代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渐回归,受西方思潮影响,个人主义的膨胀使其社会根基弱化,走上了利已主义的道路。极端的利己主义是虚无、相对主义的基础。否定伦理道德的观念来自于社会与理性,使善恶美丑的标准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误入了唯心主义的范畴,最终发展成为道德的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其次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主流的价值体系与道德标准尚未巩固,各种思想价值观剧烈撞击,金钱至上的原则成了部分人应对事物的价值标准,过度依赖和追求物质,空虚精神,信仰缺失。大学生主体审美人格的丢失,也是重要原因。教育内容没有经过受教者审美性、艺术性的内心体验、道德的感受以及心灵层面的洗礼,缺乏理想精神空,有回避崇高意志低沉等现象。(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是摆脱教育困境、提升文化原创力的有效途径。艺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出积极健康的人格,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达成审美与理念、道德性与目标性的统一。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吸引力与感染力,把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抽象化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和艺术教育中形象的美感整合起来,让枯燥、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具体而形象,有利于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其次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切意远、形真理蕴的审美特点,借着艺术的形象创造出美的蕴意,美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摆脱了知性与功利主义的约束,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轻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艺术道德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目的。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美的追求和美的人格,构建人生之美。第三,将道德与审美的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切实发挥价值引领。知识导向需要价值的支撑。用思政理论的视角来阐释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丰富内涵,在艺术创作、赏析中反思历史和哲学理论,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互相交融,促使学生在情感的丰富方面、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方面得到均衡与协调性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端人才。
政治教育高校教育论文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稳固其政治立场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以来,在几代优秀领导人的带领之下,全国人民不断努力开拓,奋发进取,才有了今天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生活幸福稳定以及社会发展井然有序的大好局面。一国之明天在于科研和教育。而高校教育又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加强高校学子的当代责任感,培养他们学习关于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方法,使其有效地领悟了爱国主义的核心,将学子们涌发的爱国热情经过科学的理论转变为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从阶级立场上告诉学生应该怎样演绎自己的人生篇章、应该走怎样的人生道路以及应该具备的政治觉悟,这种认识形态的注入对于高校学子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化、坚定为社会主义保驾护航的信念,建设现代化国家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2.加强培育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百多年来,未出现哪种理论或者思想认识能够像马哲主义这样始终保持盎然生机,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巨大改革和改进。虽然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多变,但整体趋势并没有背离马哲理论所揭示的大体发展趋势”。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如何采取行动,而马哲理论教育正是培育高校学子科学哲学思想方式的基础,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有效指导大学生客观地看待并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的选择方式上更加多元化、科学化,极大提高了高校学子处理各种事情的能力。
3.从一定高度培育高校学子的“三观”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以及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这是党的领导班子总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领导干部的“三观”如果放在当代高校学子身上就是学生的“就业观,世界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并实践三观,对于高校学子日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都会有极好的促进作用。马哲主义理论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上认真阐释了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人是一切公共关系的综合所在,科学地阐释了人的本质,为高校学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目标。
二、针对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处理办法
调查发现,一些高校所开设的马哲课程教学存在内容重复性高、远离社会生活、课堂气氛沉闷等弊端。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是各种思想问题及矛盾也随之赶来。出现了“唯利主义”“唯权主义”等错误庸俗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处在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交替时期,价值观还不是特别稳固,如若进入社会肯定会受到一些庸俗理念的影响。反观当前的马哲思想理论教育与社会实际状况的结合不是特别好,太注重于理论层次的说教而忽视了对其实践的科学指导作用,这样发展下去肯定导致高校学子的方向迷茫,行知不一。分析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去处理它,要使得马哲思想概论教育能够更好地指导高校学子进行有益的实践,必须对高校所开展的课程进行改革,要在老师教育过程中不断寻求变化,不断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研究
教育本质就是为国家服务,因此必然具备政治价值特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生产方式、心理结构等都会发生巨大变化。此时,必须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思政教育的政治价值特征,稳定人们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平稳过渡提供保障。而对思政教育政治价值的生态建设,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思政教育的思维模式,拓展了教育的空间和视野,在这个特殊的社会时期,思政教育应该通过政治价值的生态建设,更好地完成上完成自身维护政治意识形态、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转型的责任。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与政治价值的生态特征
1.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思政教育的客观存在性,并阐明了其属于将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用形态意识展现出来,同时,对于不同国家来说都有不同的社会条件,在这样不同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思政教育却成为共同出现的一种现象,而这种现象也成为我们常说的政治价值。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思政教育来看,其价值在目前的价值形态中占据首要位置,在社会政治中保障社会的发展,并对社会发展进行维护。思政教育简单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将思想政治内容传授给人们,使人们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断提拔品德高尚的政治人才,将建立和谐政治关系社会作为发展核心。将思政教育进行传播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的精神生产价值;其次是政治关系再生产价值;另外是社会政治稳定发展,通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的价值体现出来。对于我国来说,经过漫长历史的变迁,尤其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阶段,思政教育将自身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借助教育的力量,实现舆论导向与社会政治稳定的维护。系统、深入的培养新一代青年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建立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道德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2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生态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生态:在思政教育实施阶段,想要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政治之间呈现出平等和谐的状态,就要将思政教育作为基础,就是思政教育政治价值的生态。它能够促进人政治价值生态思想的建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并且对政治价值观念有明确的认识,同时还要清楚自己在社会中的政治责任;促进了先进政治思想给社会政治带来的影响,并将其重要的思想理念进行传播,保障社会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思政教育中政治价值的生态特征:是思政教育政治体系本身的特征,而不是外在强加的内生性特征。具体来说,思政教育政治价值生态特征表现为:意识形态性;政治服务性;政治批判性三个方面。1.2.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思政教育政治价值生态的首要特征。不具备意识形态性,也就失去了思政教育的政治价值。任何一个时代的思想体现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阶级想要将自己的思想上升为社会主流思想,是必要借助思政教育,对人们的政治意识进行调节和统一。1.2.2政治服务性。思政教育以政治为核心,它属于上层建筑范围。其本身的特征中,就存在政府服务性。阶级社会中,思政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会借助思政教育凝集统一的政治共识,稳定自身的地位。思政教育要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在“政治思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等方面的教育必须要落实到位、获得实效。将解决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态度问题作为教育重点内容。由此可见,思政教育的政治动员力很强,其政治服务性鲜明。1.2.3政治批判性。政治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对思政教育内在属性的要求,其具有批判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政治批判性是将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及实力理论等内容进行驳斥,特别在社会历史等方面出现相悖的意识形态,思政教育定会进行彻底批判。批判手段在思政教育的中运用,使思政教育占有了舆论主动权,增强了其教育说服力。
2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价值的生态建设
第一,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尚的政治理想。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主旨,一名优秀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自己首先要具备崇高的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够做好理想信念教育与研究工作。从当前中国的形势分析,当下的思政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精神作为引导路线,并以共产主义思想以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作为思政教育所追寻的宗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先进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要坚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相信未来的道路会更加坦荡。第二,工作人员要将政治方向进行明确。就政治方面的重要性来说,是人们在思想行动过程中的宗旨,因此,在确定政治方向的工作中一定要进行重视。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成败。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政教育要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秉持思政基本原则,积极开展和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正确的方向,保证我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基于广泛而深入的讲解,实现时代主旋律与正义的传扬。第三,工作人员必须要稳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简单来说,政治立场是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原则问题,也是人们在发生以及处理政治问题中的基本,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政治价值的生态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定自己的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为出发点,将错误的观点进行分析,义正辞严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顺利开展。第四,思想政治人员不但要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也要将正确的政治观点进行宣传。一个人是否具有正确的政治观点与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紧密的关系。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有着稳步的提升,网络媒体也逐渐扩大,同时,网络传播已经成为目前传播方式中的主要趋势,而网络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在消息及发表个人意见等方面较为开放,因此在网络平台中会经常出现不良的传播内容,但是使用网络进行传播可以弥补传统传播方法对地域、群体、国界的限制。在网络环境中,由于其复杂性使其宣传内容缺少一定的科学性,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中,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必须要肩负重任,将思政内容以及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度等进行传播。想要将正确的政治观点进行弘扬,思政教育人员不但要正确认识中国制度、中国模式等内容,还要将错误的政治观点以及舆论等用正确的观点进行阐述,将不良内容进行反驳,占据网络的重要位置,用高尚的政治思想征服人们。
3结语
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爱育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情感表达,是教师对学生的表达,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展现。这不仅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更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与爱育密不可分,脱离了爱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残缺的教育。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爱育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使理论传播得更彻底,使课堂效果更生动。爱育既能帮助思想政治教育摆脱困境,又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助力器,是不可获取的有效力量。
【关键词】爱育;思想政治教育;应用意义
古往今来,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就如同人类把幸福作为人生终极目标一样,任凭时光的洗礼,它们依旧闪烁着光芒,指引着人们前进。光是谈“爱”既能作诗又能著书,理解爱是爱育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长远的目标是具有爱的教育,是为了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爱育能调动人的情感,将爱育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能够使理论如沐春风,沁入人心。
一、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蕴
传统意义上的“爱育”指的是关于爱的教育,也是字面的意思。具体而言,爱育是既有爱的科学理论又富有爱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格,使人懂得如何付出爱,获取爱、创造爱和享受爱,从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物质生活质量,使人得到全面发展。[1]爱育就是培育表达和实践爱的过程,只是它在不同场域下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已,所赋予的价值也是不同的。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内涵,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具有阶级性、辩证性、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爱是全人类的爱,仅限于人这一存在物。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性决定了爱也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与西方的寓言故事里爱的起源是不同的。西方关于爱的起源主要有两种影响较大的说法,一是《圣经•旧约》里的爱源于亚当和夏娃的寂寞,二是源于《会饮篇》里对自我完整性的追求。尽管在今天看来,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爱是社会意识,因此什么样的社会存在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爱和爱育思想。这个理论就明显地将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爱”与宗教的爱、浪漫主义的爱和理性主义的爱等区分开来。正如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视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停留在感性的理论层面。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此,爱不是感官的抽象物,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纷繁而复杂,不仅仅是停留在费尔巴哈抽象的理论领域中的关系。因此研究爱,还是要回归到社会存在中去,回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去。(一)具有阶级性的爱。思想政治教育的爱是具有阶级性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这个问题讲得言简意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就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我们的思想感情。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却把这个问题弄颠倒了,说什么一切应该从“爱”出发。就说爱吧,在阶级社会里,也只有阶级的爱,但是这些同志却要追求什么超阶级的爱,抽象的爱,以及抽象的自由、抽象的真理、抽象的人性等等。”[3]在没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我们的爱只能是代表无产阶级的,还不能超越阶级,我们思想工作所做的一切还是为无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因为爱的说教在阶级社会里并不能使人们摆脱剥削和不受奴役。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无阶级的爱,而是在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之前仍旧需要保持阶级性的爱。(二)具有辩证性的爱。思想政治教育里的爱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辩证性。爱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一定的能动作用,影响是正向还是负面取决于社会的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爱亦是如此。付出爱和感受爱都对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要求,就如同你要享受艺术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马克思指出,你跟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4]正因为如此,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人也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发生着变化。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爱,不能盲目地爱,而是具有科学方法地去传播爱和创造爱。就如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能不管不顾毫无关爱,同样也不能过度宠爱溺爱。(三)具有实践性的爱。思想政治教育里的爱具有实践性,产生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社会意识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存在。爱和爱育的思想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诉求。脱离了社会实践,一切关于爱的思想都只是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切地感受爱和付出爱。马克思在中学论文中就深刻地将职业的选择同人类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生活的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我们的幸福属于千千万万人。[5]马克思正是有着为全人类谋幸福的爱,才促使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为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由此可见,爱不是挂在嘴上的甜言蜜语,而是在实践中创造爱,在奋斗中实现幸福。
二、爱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1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思想观念也逐渐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入高校教学中。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极大的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方式,更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和世界观。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本质工作,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先决条件。高校教师不仅是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导师,还是学生道德思想建设的引路人,在学生中起着道德模范作用。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高校教师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和时间较学生少,并且当前的高校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受到重视,学校的培养重点还是放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深造、学术科技研究支持,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少。
从目前来看,高校教师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学校定期组织学习或是组织教师文体活动,抑或是个别情形下的谈话,还有的学校采取时事学习的方式加强个人思想政治素养。但是这些方式都较为局限,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起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也不强。因此,基于当前高校教育现状,了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变化和现状,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创新性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2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策略分析
2.1内容创新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新思潮也在不断涌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强化内容的创新,与时俱进。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的创新:
一是强化价值观教育。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西方思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融合,高校更是各种思想和文化融合的地方。所以要保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价值观教育并非是千篇一律的灌输式教育,而是与教师个人特性结合,倡导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发扬教师个性,将个人思想与社会普遍接受的价值观相结合,树立教师自身的价值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一、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系统方法
系统论是一种考察事物发生、发展的科学方法。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事物内部要素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其发展水平和整体功能,主张从事物的诸要素以及诸要素的整体联系中探寻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系统论对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内涵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由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层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既包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又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超越与深化”。[1]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以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现状为现实基础,也以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承接,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创新;既内涵着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也带动着其整体结构、形态特征和功能的发展。只有以人类历史发展的时空为坐标,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为轴心,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发展,我们才能获得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发展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其内部诸要素的发展。具体来说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载体等要素的发展。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总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或代表一定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成分较为单一,他们主要是传播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和个体。而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一体化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我国社会开始出现了具有不同利益诉求的社会阶层,它们都有进行政治表达、政治参与的政治意愿。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许多社会成员开始从行政组织里游离出来,出现了“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身份转变。所有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社会的阶层分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等,必然导致人们思想政治诉求的自主性、选择性增强,人们接受思想政治影响的渠道朝着多样化、社会化方向发展,这就相应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必须多样化和社会化,仅仅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了。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必然会出现多样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许多非政府组织(如民间协会等)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如村委会、社区委员会)等将会成为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新兴主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呈现出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尚未成为一定社会政治集团的自觉政治实践之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身份认同是模糊和不明确的,还没有出现职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随着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学科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也逐渐开始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众多拥有现代科学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发展和专业化发展,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规模得到扩展,而且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自主思考、自我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下,人们享受着越来越多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改革开放也进一步解放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接受某一套思想理论体系的说教,而是要在多种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之间进行思考和选择。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思想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又容易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良莠不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中迷失方向,这就使得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空前地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不仅催生了许多反映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推进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也使得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系得以滋生和蔓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庸俗的、落后的甚至腐朽的社会思潮对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着不良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矛盾和争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形势。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广大社会成员思想政治品德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重塑广大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其思想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发展的重要历史课题。
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网络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场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模糊认识,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本质,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与联动机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优势,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主客体关系;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CNNIC第43次的《中国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到56.8%,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占上网上网人群的98.6%。[1]信息传播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短视频、直播为载体,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智能手机等网络智能终端上进行传播。网络媒体已经全方位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育人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甚至产生了以小博大的强劲影响力与冲击力。互联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否存在,主客体关系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如何转换?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特殊场域优势,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阐述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理论起源于哲学的主客体观,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主客体研究的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哲学范畴的主客体概念,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网络视视域下,充分认识主客体的存在性、特殊性及其内在关系,对厘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尤其重要。1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客观存在。网络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借助互联网,用一定的思想对网络人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而使网络人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推动网络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有人认为,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网络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或者不存在,再谈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不再具有意义。其实,在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并没有消失,改变的仅仅是主客体的存在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主客体之间仍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中介或者条件,目的依然是利用网络影响和改变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实践活动。网络环境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众人皆是“通讯社”,每个网民同时也是海量信息的接受者和受益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方式传播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者他人,同时也通过浏览获取符合自身的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信息的影响和感染。如果信息推送者能够代表某个阶级或集团阶级的利益和价值观念,并带有组织性和目的性,去影响广大网民的思想和行为,那么这个信息的推送者或组织者就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主体性特征。那些接收信息受到影响的人们就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客体性特征。只有深入理解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地位和责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升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牢牢把握住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2网络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定位。在哲学上,主体是指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人。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是主体,不仅需要教育者的教育,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两者共同承担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任务。两种主体的关系不仅是交互实践关系,还呈现出主次性关系,从而呈现出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次主体的主动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不再是身居高位命令式的实施者和灌输者,而是要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的需求作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也不再是绝对服从的被动接受者,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过程,接受教育信息并给予正向反馈,与教育者一起在交往和实践的过程中共同进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应当是受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辐射或影响的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与行为方式。网络技术环境大大提升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互动、沟通与交流的频次,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加速交替转化,并最终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看似主体间的作用更加模糊了,但主客体间的关系实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表现,进而符合一定阶级和社会的需要。这不仅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而且明确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有利于深刻认识与精准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正确的定位与关系,进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与时效性。3网络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互联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凭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是以互联网为中介。网络前提一旦不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也就无从谈起。“人-网络技术-人”这一关联呈现的是人与网络技术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网络实践活动。人们创造了网络技术,并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了网络化生存、网络化生活,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交往、沟通和作用方式。以往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方式转变为以网络为媒介的间接交往方式。网络不但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同时也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发生相互作用。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载体、场域和空间,赋予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存在方式和状态。网络改变了主体之间“在场”的方式,更多的是以文字、图像、影音等信息方式展示出来,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虚拟在场。在虚拟场域中,真实世界的人也变成了虚拟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直接感知关系,要通过数字化的解析去感知信息背后的人。主体间的交流互动关系不再停留在物理意义上,而是在虚拟存在下的沟通与交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要想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和作用,首先要通过网络将自身所传递的信息数字化和符号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体的影响是多向互动、历时叠加而成的。从横向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还可以多对多的。在开放的网络环境里,主体之间多向度的发生沟通与交流,使得受教育者不断审视、检查自我,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从纵向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可以是信息的推送者、评论者或者转发者,他们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逐层叠加、逐层发力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接收的信息,理解信息的过程,也是各种信息影响交互叠加最终对教育客体产生影响的过程。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不简单是平面网络的直连关系,而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立体式交互体系。
二基于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