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5 05:50: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整体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图形艺术地域性审美与整体性审美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认可的,特定的文化脉胳,有着一个民族所共同认可的精神内核,又有其五彩缤纷的本土文化,丰富的地域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审美习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作为中华民族整体含义的民族文化,体现着民族整体性的精神特质。

一、图形艺术是文化背景的反映

哲学家们曾指出人是文化是人的产物,人也是文化的产物,图形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的文化即图形的巫术目的,和生活的文化即图形的装饰目的。自从人类或出于模枋或出于巫术的目的而绘出第一个图形开始,经过漫长的历史时光流转所留下来的图形记载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情况,反映着其特定时期的文明、文化的发展程度。由于地域、时代和民族的不同,其文化背景也就不同,其图形风格及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和精神内涵也不同,反映了一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文明状况及发展脉胳。

二、中国图形艺术的整体性精神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主体内涵是以阴阳观和生生观为核心的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一要生存,二要繁衍,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文化意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混沌分阴阳,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作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基因自始至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本原哲学体系派生出以儒、道、禅三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哲学体系,二者作为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母体,推动着各个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崇尚含蓄、简体、气韵生动的图形艺术。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几千年来,它虽然随着华夏民族的分化,原生图腾即群体图腾分为若干演生图腾,而这些图腾造型上和原生形态有相异之处,但是基本性质没有改变.龙这种图形符号的发展贯穿了华夏文明的发展史。龙起源于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成为龙形成的源头之水,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纳新的系统,随着悠悠岁月的流转,其形象也在变化和发展,由于龙的形象怪异、能力神奇、有通天的本领,一些奇特的与龙的含义或形象有某种相似的自然现象也被附会成龙。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在东北的辽河流域发现过距今5000年的玉“龙”,当然,这种“龙”与今天我们见到的龙形象还有很大的差距。远古“龙”的起源,除了原始宗教与巫术的原因外,还与图腾崇拜有一定的联系,图腾是原始社会中一个氏族的标志,又称为族徽。氏族社会中,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祖先是一种特定的动物、植物或其它无生命的东西,这种物种就成为氏族祖先的象征和保护神。据古代文献记载,中国不少氏族曾以龙为图腾,如远古的黄帝、炎帝的氏族,共工氏、祝融氏、尧、舜、禹的氏族,以及吴、越等氏族。人们造神、敬神的目的之一,是相信神能给自己带来好处。龙是古人模糊集合了众多的动物和天象,从而创造出来的神物,龙的种种神性,又都为龙的征兆吉祥嘉瑞的神性提供了基础:龙喜水,而水是生产、生活的命脉;龙好飞,飞是对超越苦难、摆脱困境的向往;龙通天,天是天帝和诸神居住的地方;龙善变,变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龙灵异,灵异使龙神奇莫测、非凡不群。因而人自己付于龙的种种神性成为人类的保护神,龙这种图形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三、中国图形艺术的地域性

查看全文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整体性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但是理论

界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研究却很不充分。由于理论界习惯于把马克思主义

分解为不同的学科,实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因此,在理论界人们习惯于从不同

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这种研究方式既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研究马克

思主义,同时又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从整体特征上的把握。

本文试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作初步的探讨。

查看全文

充分把握“三个代表”的整体性

充分把握“三个代表”的整体性

充分把握“三个代表”的整体性,首先应当认真分析和全面掌握“三个代表”所包涵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范畴和观点。譬如,生产力、先进生产力;人民、最广大人民;文化、先进文化。还应搞清楚中国生产力、中国文化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搞清楚中国生产力与世界生产力的关系,搞清楚中国生产力、中国文化与先进的关系,搞清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一般群众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小团体利益的关系,更要搞清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充分把握“三个代表”的整体性,应当充分认识和理解“三个代表”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关系,与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三个代表”不是一般的党建理论,而是党建理论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涉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与党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最高纲领的有机结合。

充分把握“三个代表”的整体性,还应当认识到,“三个代表”揭示了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联系。“三个代表”的实质,不仅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而且还在于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诚如邓小平同志多次概括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要逐步发展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毫无疑义,只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查看全文

考究语文教学整体性

这当然有考试指挥捧因素的作用在内,因为这些年来各地中考大多是考记叙文的。如果从初一开始就协调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就会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其他课程亦如此,比如美术、音乐,形象思维方面的东西、美的熏陶等与语文科相通之处就更多了。语文科的许多课文里都用到“通感”这一手法,作者的这种手法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力之外,还需要音乐、美术等方面的造诣,那么,当学生学习时,老师教学时也需要有一定的造诣,才能理解得深,才能真正领悟到作者神笔之妙处。由上所述,其他课程的学习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把学生在中学的成长看成一个整体,语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不仅与各学科之间关系甚密,与社会生活更是紧密相关的。当前语文教学颇感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认识不能满足需要,因而影响了语文能力的提高。这就尤其需要语文教学在重视思维能力训练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必须是开放式的。由此可见,语文与思想政治课之间亦是有机联系的。再从学生发展纵的方面看,中学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却较为重要,它是为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打基础的前提。而语文学科,则应该接续小学教学,给学生以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特别是现代汉语所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必须在初中解决的。

要让学生在初中掌握基本管用的语文能力,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对语文教学来一番认真思考,包括目的要求、教学思想、结构体系、教学方法等等,而且需要把初中与小学统一起来通盘考虑。但是从事物的总体性出发来看中学语文教学,看其在人的一生道路上的地位,是我们建立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这是切切不可忘记的。语文教学体系虽然目前仍未臻完善、科学,但还是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的,何况有新课标与教材,对总的中学语文教学要求乃至各年级、各册书、各单元也都有明确要求,但是目前教学却无视这种整体性,而只是孤立地把课文一篇篇讲完就算完事,作文一篇篇写完即完成任务。语文知识虽然不像数理化那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及由浅入深的体系,它也仍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这个整体中的每一部分都能协调的发展,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才能适应社会与生活的需要。比如听说能力,各级升学考试都难以考核,因而教学中更为薄弱。但实际上,听说训练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诸多方面是读写训练代替不了的,比如说对于思维的敏捷性,听说训练即能起到比读写训练更有效的作用。另外,出口成章与下笔成文是现代人才应该具有的两种基本能力,而它们之间虽然不一定有绝对必然的联系,但毕竟还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而,从本质上说,语文能力总体上包括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我们目前教学中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正是违背语文教学总体性规律的。

再如讲读课文的篇章教学。如果从事物整体性原则出发来看讲读课文中的每一篇章,都包括两个方面,教学即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去把握。一个方面,每一篇课文在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部分中,只是一个点。但是语文教学中的这些“点”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其他学科中的知识点,它只是例文、范文。因而它们之间并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而是由课本编者根据自己的编写意图把它们编在一起而形成一个体系的。因而,教师如果不从语文教学体系总体出发来进行教学,只是就篇章而教篇章,就必然把语文教学搞成了一盘散沙。另一方面,语文课文这样的“点”,却又是复杂的,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五脏俱全”。字、词、句、篇,语文教学的全部范围都包括了;语、修、逻、文,语文教学的全部知识都有了;听、说、读、写,语文教学的全部训练都能够从中进行。这就必然带来一个教学的角度问题。语文教学的链条,不是一个个“点”自己连起来的,而是要由教者经过自己的处理,找到其内在的联系,并据此而教学和训练。上述两个方面,实际上归结为一点,教学必须从整体性出发进行篇章的教学。只有把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每学年的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够摆正每个篇章教学应有的位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作者:邱平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王林中学

查看全文

农村生态环境的整体性研究

一、生活用能矿物化

现在广大农村的生活用能呈现日益向矿物能源(主要是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转化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矿物能源使用方便,利于现代厨房设施的布局,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矿物能源供给渠道畅通,价格能被农村人承受。事实上,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丰富的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如农作物的秸杆和一些季节性速生植被都是上好的生物能源,但由于其使用较不方便,灰分大,需要较大的储存空间而日益被农村的新生代农民淘汰。不少农村的大量生物能源就被白白的浪费,像秸杆一般都在收获季节焚之一炬,造成严重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和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的收割时节的一大公害,同时焚烧秸杆还会进一步恶化土壤的生态:有机质缺少,结构板结。农村地区生活用能矿物化不仅增加农民的生活成本还会加剧矿物能源稀缺性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土化生物质能源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保护全球地理环境。我国南方地区由于热量和原料充足,发展沼气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沼气布局灵活、投资小、清洁可再生,能很好地协调农村燃料与肥料、生态保护与提高生活质量之间矛盾。在北方农村地区正在推广秸杆气化炉、化学秸秆固体燃料等都能提高农村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强土壤肥力。在我国西南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小水电也有助于实现农村地区生活用能多样化,减少植被破坏,因地制宜,发挥区域的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实现当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

二、施肥治虫化学化

在广大农业拥有丰富的绿色肥料,如人畜粪便、植物秸杆等,由于其需要劳力多见效慢,现在农田的施肥都转向化学肥料。2011年8月4日中国化工信息网报道称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目前,我国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法国的1.5倍,德国的1.6倍,化肥利用率远远低于世界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化学肥料利用率仅为30~35%,而美洲肥料利用率达到52%,欧洲利用率达到68%,不仅消费了大量的资源与资金,而且还会导致土壤污染严重,肥力下降,在其上生产的农产品的品质下降,农田区域的河湖系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破坏农村的生态系统。因此科学使用化肥和优化农田肥料结构是我国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农村的环境污染的来源不仅是化肥,更严重的是农药无节制的使用。有关资料表明,自2009年以来,我国农药的生产量稳居全球之首,农药成为我国农田战胜病虫害的不二的法宝,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屡见于各大媒体,可见,大量使用农药严重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安全与国民的身体健康。农药的大量使用还对农田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大幅度的减少区域物种的多样性,以苏北农村为例,近二十年来当地农村鸟类的种类大约减少了三成以上,而常见的淡水生物如龟、螃蟹等已经绝迹,而龙虾却大规模的繁殖,这些都是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面镜子。因此为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要积极改变当前以单一以化学方法防治的现状,尤其是要大力研制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保护农田野生动物资源特别是青蛙、蟾蜍、蛇、鸟类等害虫的天敌,降低虫害发生的可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改变现行的农村植被单一化、能源消费结构矿物化、治虫化学化唯一的手段就是要认识到农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提高区域天然植被的覆盖率,加强区域清洁优势能源的开发利用,运用生物与物理措施扼制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增强农村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实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王亮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查看全文

文件运动整体性变化论文

【内容提要】文件运动始终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物质运动的普遍联系之中,它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其过程与形式具有多样性、不平衡性等特点。

【摘要题】文件理论

【关键词】文件运动规律/阶段性/螺旋式……

【正文】

文件(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它与所有的客观事物一样,总是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规律阶段性、螺旋式地向前发展变化的。其阶段性表现为文件(档案——下同)运动的周期性,其螺旋式表现为文件运动周期的连续性与循环性。在档案学研究中,其阶段性特点已为档案学家发现并概括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而螺旋式特点则为档案学家们所忽略,近年来,国内档案学者有所研究,但主张为“文件运动的回流形式”,其认识仍未超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笔者认为,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和螺旋式正是文件运动微观与宏观的两个互补性规律,并就此略陈管见。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文件运动阶段性质变的微观规律,既是世界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一般原理,也是各国档案实践和理论的个别结论

查看全文

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概述阅读整体性教学的特征与作用。结合教学实例,从提升输入效率、改变教学方式和加深阅读理解三个方面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策略。认为阅读整体性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他们掌握文章主旨,通晓文章大意,理解重点语句。

【关键词】阅读整体性教学;初中英语;策略

初中英语相比于小学英语,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而且关注如何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能够从词汇知识、语法知识、阅读理解等多个方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纵观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初中生在英语词汇量与语法知识的掌握上均有所进步,在英语阅读中却存在着理解不透彻的现象。阅读整体性教学模式作为初中英语的重要教学方法,注重阅读文章的整体性与课堂教学环境的联动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英语思维,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可见,开展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阅读整体性教学的特征与作用

整体性阅读即全局性阅读,指的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含意,相较于部分性阅读方式,整体性阅读更加注重对文章主旨大意的把握(冯秀萍2018)。阅读整体性教学是利用整体性阅读特征开展阅读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问题导学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参与性,帮助他们从整体上感知文章。(一)整体性阅读整体性教学不只局限于细枝末节,还让学生从整体角度开展阅读学习。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重点语句含义,反复让学生分析单词、语句含义,导致他们“因小失大”而无法把握文章主旨大意。初中英语教学对于文章的深度探究要求不高,以实用为主,要求学生能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大意与重点语句即可。阅读整体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文章内容。(二)全局观虽然阅读整体性教学重整体,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细节阅读研究,而是鼓励学生从整体性角度看待问题,具有全局观。例如,在重点语句的分析上,不仅要从句子本身进行分析,还要前后通读语句,并立足于文章主旨分析句意,猜测重点词汇的含义。阅读整体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和全局观,帮助他们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框架,理清阅读思维。

二、初中英语阅读整体性教学策略

查看全文

整体性教师教育哲学论文

一、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

哲学依据的选择,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主要表现为哲学依据的选择,依据不同的哲学观念,教师教育将会形成不同的基本走向。教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其基本走向与人性论主张、教育哲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进一步而言,人性论与教育哲学提供了教师教育的哲学依据。人性论从总体上提示了教师教育的发挥作用的方向,教育哲学解读了教师教育究竟要做什么及能做什么。忽视这两方面的哲学考虑,仅仅关注技术层面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育的问题。人性论的善恶分歧演绎出的内发说与外铄论,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发挥作用的两种方向。基于内发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最大限度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基于外铄论教师需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约束和引导,充分发挥环境在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主导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执著于一种人性论认识,往往是对内发说与外铄论加以同等重视,教师教育出于职业主张,更重视了从外而内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从内而外的教育作用,这样的选择符合整体性哲学观念对受教育者的重视。教育哲学流派众多,古今中外主张各异,但有一个基本共识是都会剖析教育的本质,甚至包括那些明确反对教育本质存在的主张,也从另一个方面解析了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本质必然决定教师教育的本质,这是我们思考教师教育的哲学问题的基本前提。此外,各种哲学主张也将直接影响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如“遵循教师生命的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超越性是教师教育的前提性要求”,这类主张同样是整体性的哲学意蕴的反映,发生作用的途径依旧直指人性假设和教育本真。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理念与过程哲学渊源密切,虽然过程哲学并没有过多明确指出整体性的主张,但其理念的宗旨无不与整体性相关,此意义上的整体性与传统的认识,尤其是系统论的整体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重视的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着眼于系统及其构成要素的关系,前者重视的是事物内部的过程性及外部的生成性关联。事物不再是作为可以分解的部分组合,而是作为相互内在的过程存在。事物与外部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而是相互生成的关系。这种整体性主张为教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教师教育的考虑不再仅仅基于教育者的立场,而更多地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立场。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上,开始摆脱单纯的职业需求,回到教育的轨道上来。具体地说,教师教育不再是某种知识及传授技能的训练,而是体现教育理念的教育精神塑造和未来教育者的培育。在以往的教师教育中,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提法相对较少,原因在于缺失整体性的哲学指引,偏执于某种所谓满足实践需要的职业培训,丢失了教师教育的教育真义。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群体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与当初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偏离不无关系。

二、教师教育的主体问题

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奠定了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教师教育的主体是明确的,在倡导受教育者重要地位的今天,受教育者自然成为一切教育活动的主体,这种主张只是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最为简单的实在化,从而将预设的主体进行了现实推演。既然主体是预设的,那么如何预设就影响着教师教育的现实品质。整体性的哲学理念根源于过程哲学的过程性,强调事物在过程中流变、展开,预设主体呈现过程性。预设主体是人为活动的前期建构,属于理论假设阶段,因为人为活动终将由预设主体掌控,最终决定着人为活动的性质和品质。一种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成为教师的教育活动,关键在于其预设主体担负的实际任务和职责,以及这些任务和职责背后折射的精神。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将奠定教师教育的生成意识,生成意识是流变的,具有现时性和最强活力。过程性重视当下生成,生成具有最强大的创造性。传统的教师教育认为,几乎一切在实际活动开展前就预订了,实践者只能是模拟或实现预订。过程性的主体预设强调实际活动的开展只在当下生成,其间蕴含着无尽的变数和可能。教师教育的参与者能够最大可能地在过程中实现自己和体验自己,而实现和体验的方式就是生成,也是最具活力的创造。进一步而言,这样的过程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更是自我更新和创造自我的过程,教育者在创造着自己,受教育者也在创造着自己。事实上,所有的要素都在生成中,意义和价值只在生成中产生。解读教师教育共同体,促进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教师教育过程性的主体预设,解决了实施中的意义生成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师教育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与教师教育共同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解读,将会促进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在实践中,受教育者的地位取决于教师教育共同体的认识和行动。教师教育共同体是在一定的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旨在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固定的团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以整体的面貌出现,囊括了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所有相关人群,无论是职前教育或职后教育阶段,还是相关的认识者和实践者,在整个培育的过程中,都形成对受教育者培养的合力,这有助于教师教育的主体确立。事实上,在不同阶段及不同人员眼里,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存在分歧的,尤其在职前教育阶段,主张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意见既是传统的呼声,也是现实的强有力主张。毕竟,在培养教师的起初阶段,教育者几乎控制了教师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品质,表面上看来教育者是必然的主体,占据着决定性的位置。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提出,为我们全方位地考察教师教育活动提供了过程性视野。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衔接教师教育整体的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育者,教育者的实际载体一直处于变化中,这只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的成长需要才出现的。

三、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

反省能力本位,回归教师教育的教育本义。传统的教师教育本位问题指向能力,塑造符合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专业队伍是教师教育的本位追求。基于能力本位,教师教育的体系是单一的,直指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些素养包罗万象、内容杂陈。在整体性哲学意蕴下,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是教育而非教师。合而言之,教师教育是为了培养合格教师的一种教育活动。既然是教育活动,能力培养就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托,以能力为本位,单纯重视能力培养的教师教育活动就会偏离这一过程的本质追求,导致培养出来的教师只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技巧,而缺乏合格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精神和人格。对能力本位的反思突破了以往对能力取代知识的赞誉,反省能力决定一切的武断,明确提出教师职业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情感问题和信仰问题的具体提出,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教育的本义回归。强调在以能力为基础的前提下,要注意培育“未来的教师”的健康的教育情感和笃定的教育信仰。也就是说,教师教育的能力本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状况,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终究不能脱离教育的真义,否则就会沦落为简单的职业培训,无法给予“未来的教师”以足够的精神培育,进而影响到现实的学校教育生活。今天存在的学校问题已间接地反映了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严重后果。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教师教育能力本位问题的彻底解决,只能依靠重建教师教育体系,开发教师教育的层级目标。“基于层级目标,教师教育目标应该是三级:一级目标———教师,二级目标———教育者,三级目标———教育研究者。”教师针对教学,教育者针对教育,教育研究者针对教师人生意义和教育工作改进。在这一体系中,教学与教育、教师与教育者、教育者与教育研究者有了明显的区分。这种区分并没有割裂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而是使原本整体性的本位问题表现得更为准确而鲜明,使教师教育的部分之间相互内在地关联,使教师教育的整体蕴涵于每一具体部分之中,而不是混沌于单纯的、唯一合格的教师指标上。这样的教师教育本位,既全面反映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性哲学意蕴,又真实反映了教师教育的本位只能是教育,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能力。教师人生意义之所以能够纳入考虑范围,既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益尝试。目前,学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从趋势上折射了对教师教育本位问题认识的转向。比如有的学者提倡在教师教育中关注教师的幸福感问题,至于对教育信仰等问题的思考,已经从教育精神培育深入到操作层面,可以预言教师教育的本位问题将成为引领教师教育重建的首要问题。

查看全文

农村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

文章摘要:本文是笔者针对农村中学整体性德育构建体系的经验总结。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下,对农村家校德育体系构建、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后,做出的中期性报告。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查看全文

农村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研究论文

文章摘要:本文是笔者针对农村中学整体性德育构建体系的经验总结。在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下,对农村家校德育体系构建、家庭德育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后,做出的中期性报告。

关键词:德育德育体系德育网络德育顽症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评价

一、分析德育现状,拓展德育课题

学校在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课题”中,对“中学的德育现状究竟如何”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分析。调查分《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双路中学原一年级173人,原二年级149人,原三年级165人;选取与学生样本相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25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对比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以前双路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别予以总结。

调查结果1、德育要求缺乏一贯性

德育目标内容缺乏一贯性。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要促使受教育者成长为具有何种道德品质的人。变动不居的德育要求,使得德育工作总是浮在表面,难以深入下去。如果倡导的德育目标总是变来变去,就很容易滋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工作作风。这种尚处于“他律”阶段的道德行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控制,很容易倒退到最初的状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