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建设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4 15:16: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政府建设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政府自身建设讲话
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这方面工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订了《国务院工作规则》,把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注重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制定和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和要求;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努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防治腐败的改革和制度建设,认真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迈出了重要步伐,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攻坚任务艰巨,对外开放面临新形势。这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滞后,投资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现象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原因在于体制不完善,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只有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创新,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点。多年来,我们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的问题还很多:政府及其部门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仍然过多,政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还在直接干预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甚至包办代替企业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决策,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亟待改变;一些政府部门权责脱节、有权无责,出了问题无人负责,有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不高;一些该由政府管的事没有管或者没有管好,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体系不健全,公共服务比较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影响了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为此,必须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正确履行职责。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企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必须重申,凡是应该由企业自主行使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权,都要由企业自行决定、自行负责,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不得包办企业投资决策,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前,要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层层分解并考核招商引资指标。政府要将抓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对由各级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出资人职能的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要把是否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作为检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几年,我们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超过了一半。但目前行政审批项目仍然过多,审批权行使不够规范。因此,要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对现有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继续清理,该取消的要坚决取消,能下放的要尽快下放。对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切实加强后续监管工作,坚决杜绝各种变相审批行为。要完善行政审批方式,简化和规范程序,制定操作规程,并向社会公开。减少行政审批决不是撒手不管,而是要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建立健全有效的全社会投资引导调控体系,特别要规范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
建设诚信政府
一、“政府诚信”概念界定
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即内外一致,“信”即言而有信。诚信结合在一起就表明诚恳厚实、有信无欺、坦诚相待。诚信的产生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在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来的产物,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将诚信品德作为为人处事成大业的最基本信条。在当今诚信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基石。
关于诚信政府(或称政府诚信)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在行使国家权力,实施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此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方式的政府。它是政府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也有学者认为诚信政府就是一个真正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的政府。与以上的定义有所不同,本文试从主体方面来界定政府诚信,即认为政府诚信就是以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为主体的诚信。因为代表国家行使公共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是政府组织以及这个组织的最集中代表--公务员,也就是说,笔者在此所定义的政府诚信就是政府组织的诚信和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所代表的诚信。政府工作人员应该真诚地制定法律和作出决定、命令等,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应切实地做到诚实无欺、信守承诺。同时这种行为还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面临着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同的个人利益,多元的公共利益等严重冲突时,能够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笔者在本文所界定的政府诚信还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基于道德自律的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工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国家权力,管理社会事物的过程中,在没有任何法规制度或具体契约约束的情况下,也能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自觉做到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平、公正;维护公众的利益,做到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二是指基于法律的政府诚信,是指政府部门在执行法律、法规、决策、命令的过程中,因能够严格地依法行政,使国家的法律、规章制度真正完善地贯彻实施而取得的来自公众的信任。
二、政府诚信缺失及其主要表现
政府诚信缺失是指政府本该沿着诚信的道路走下去可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却发生了诚信品质的缺失乃至扭曲。正如一位著名的评论家所言:如果一个社会正大声疾呼什么,迫切需要某种东西时,那就表明这个社会正严重地缺乏此种东西。的确,当前各地方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发生了种种严重缺乏诚信的现象,使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损。笔者认为,政府诚信缺失主要有两方面:即作为政府集体的诚信缺失,如决策的随意性和不连续性、行政缺乏透明、政府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等;和作为政府官员个人的诚信缺失,如政绩工程、贪污腐败、滥用职权、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等。以下笔者将择其主要几个问题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
政府制度建设论文
一、制度建设与公民社会
(一)制度与制度建设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1】,现代制度更多是指博弈规则,是国家对资源的权威分配。
制度建设是政府为了保证社会各阶层合法、合理、有序的工作而设计的一整套程序性、规范性规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建设,社会的各种利益和谐调整也离不开制度建设,制度是国家、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串珠线,没有制度,国家和社会将会是一堆没有线的珍珠,无法正常运作。
(二)公民社会定义
公民社会(Civilsociety),又称市民社会,对公民社会的定义众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TheLondonSchoolofEconomics)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给出工作性定义:“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利益、目标和价值的,非强制的行动团体。理论上,其制度机构与政府,家庭和市场不同,但实际上,政府、公民社会、家庭和市场之间的界限是复杂、模糊,并且可商榷的。公民社会一般包括不同的场所、人物和组织机构,以及多种程度的正规性、自治性和权力结构。公民社会通常运作于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妇女组织、宗教团体、专业协会、工会、自助组织、社会运动团体、商业协会、联盟等之中。”【2】
政府政务建设几点思考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电子政务是推动地方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和龙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建设公开型、服务型、高效廉洁政府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应用已相当普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也正在广泛推广。特别是建设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它摒弃了传统的“内网加外网”的建设模式,将政府门户网站和自动化办公平台完全构建在互联网上,克服了传统内网办公中的“信息孤岛”和内外网不能有效联通的弊端,很具发展优势。该模式于去年在我国济源市进行了首次试点并取得成功,并以其安全、高效、方便、节约等众多优势得到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并即将在全国市县中大范围推广。今年我县被确定为省级电子政务试点县以后,作为电子政务的工作人员,在学习参照国内其它市县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行了初步调研和简单的思考。
一、我县电子政务的建设思路和初步构想
电子政务工程是涵盖党政机构改革、工作流程再造、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高新技术应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和推广难度较大,所以我县电子政务工程一定要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高效实用、性高价低”的原则来统一规划和建设。要全面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的减少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营成本,并把各委局的办公业务平台也全部纳入政府自动化办公平台之上,各单位不再独立建设自身应用系统,防止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全县电子政务系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初步构想:依托现有的远程教育、广电光纤和网通传输网络,以建成全县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为目标,实现电子政务、远程教育和广电网络的三网合一。推进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建成连接全县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统一标准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远程教育资源信息库、广电视频点播资源库,实现全县各种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成完善的政府自动化办公系统(包括各委局协同办公业务)、政府门户网站群系统、视频会议及视频点播系统、12345群众热线网上投诉及建议提案办理系统、网上并联审批及群众网上办事服务支持系统、领导决策支持系统、应急指挥系统、IP电话系统等。
二、电子政务平台的网络架构
我县电子政务采用分层次的系统模型,由县电子政务信息中心、远程教育中心和广电视频点播中心组成网络的骨干层,三个中心之间由千兆路由器进行环型互联,远程教育中心和广电有线电视点中心可对安全级别较高的电子政务信息中心进行系统备份和支持。把当前的广电光纤和远程教育光纤相互连接起来被三个中心共用,并共租网通的互联网出口,实现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今后将要建设的所有应用系统均可利用当前统一的网络资源。全县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互联的广电和教育系统的光纤和电子政务信息中心相连,全县所有学校和远程教育中心相连,全县所有的有线电视用户可与广电有线电视系统相联。
政府投资建设审计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概(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以及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是指下列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包括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一)财政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基金)、政府债务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占概算总投资的比例超过50%的建设项目;
(二)财政预算资金、政府专项建设资金(基金)、政府债务资金以及其他财政资金占概算总投资的比例未超过50%,但政府拥有项目建设或者运营控制权的建设项目;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政府投资建设项目。
政府政风建设交流材料
治理软性腐败切实加强政风建设经验材料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市贯彻落实中纪委全会、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如何降低行政成本,治理软性腐败,切实加强政风建设,做以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政府机关存在的软性腐败主要指在政府干部特别是是领导干部存在的因循守旧、墨守陈规、不思进取、麻木不仁、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软弱涣散等消极思想和行为,导致作风飘浮,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不充分听取民声民意;对群众愿望不上心,对群众生活不关心,对群众疾苦不动心;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劳民伤财,奢侈浪费,加重基层和群众负担;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等等。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损坏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造成脱离群众,增加行政群众成本,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产生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
针对政风中软性腐败存在的种种表现,我们工作中坚持重实际、务实事、求实效的原则,结合**实际,做到思想上的警醒、教育上的强化、制度上的规范,重点抓好“五上一”,努力促进政风的根本好转。
一是办好一张报纸。针对乱发简报造成的行政资源浪费现象,我们以服务中心、指导实践、关注民生、树立导向为宗旨,对全市31个部门单位的33种简报、刊物进行整合,集中创办了《**周刊》,从而达到精简文件数量,整合信息资源,减轻部门负担,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实际效能的目的。通过面向全市发行《**周刊》,了解基层信息,聚集反映社会矛盾问题,反映人民群众心声,架起了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是筹建一个机构。我们根据**市的实际,从规范市级接待工作、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出发,组织筹建市政府接待办公室。接待工作将严格按照《**市公务接待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事前审批原则,市级接待事项和会务消费,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坚持勤俭节约原则,厉行节约,接待标准体现**地方特色,尽量安排地产品,严禁高档消费;坚持总额控制原则,全年接待费用控制在市财政确定的年初预算指标以内,超额部分不予安排。通过严格接待管理,规范接待行为,减少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现象。
三是落实一套制度。在原有廉政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市委下发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承诺制度的实施意见》等项制度,结合政府工作实际,在政府运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开行贷款使用、公务车辆管理、领导干部出国、主要领导出差请假和领导干部学习等方面,制定并下发执行了20多项办法或细则,把重点放在对权力制约、资金监控和干部任用的监督上,形成用制度规范领导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在“管住权”方面,要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市人民政府依法行政10项制度》,加快政府电子政务中心和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和深化政务公开,促进机关廉政效能建设;在“管住事”方面,重点抓好对政府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工作事项的随机监察,同步审计,重点参与,全程监督,对重大活动承办、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建设项目招标等进行管理方式市场化的改革;在“管住钱”方面,重点抓好落实“收支两条线”,推行政府采购等,切实管好财政资金。积极探索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改革和实名、信用等银行制度的建设;在“管住人”方面,重点是协助市委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推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察预告、任前公示、集体表决、交流轮岗、述职评议、廉政监察等一系列新的制度,推行重大事项报告、家庭财产申报、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做到“四多四少”,即多坚持业余学习、多掌握第一手材料、多研究具体问题、多听取不同意见;少开大会、少发文件、少应酬、少让别人。
政府政务建设规划意见
20*年我县被确定为省电子政务试点县。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方针政策以及省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的要求,为全面做好我县电子政务试点工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服务社会的能力,全面促进我县信息化建设,带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县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意见: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积极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县电子政务建设应坚持以下原则: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按照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统一制定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逐步实施。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结合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强化应用。要从政府综合门户网站和党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抓起,稳步推进适应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政府职能转变需要、对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起关键作用且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业务系统、支撑平台、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
—分步实施,讲求实效。按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确定系统建设的优先顺序,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
政府建设财力统筹汇报
一、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为规范区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算程序和组织实施程序,严格执行“概算控制预算、预算控制决算”的建设制度,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制定出台了《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南府办[95号)。《办法》分别从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的编制、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的审批、项目的管理与监督、项目的综合验收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并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并且,为进一步完善《办法》的具体操作程序,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前工作的操作细则》及《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施工及竣工投资管理的操作细则》,对于政府投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都作了细致的说明和规定,增强了《办法》的可操作性。
年上半年,按照《办法》精神和《细则》规定,协调项目主管单位,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区建设财力重点项目进行投资评估、投资监理。目前12条道路除去年已施工的周邓公路周浦镇段、秀浦路、宣黄公路工业园区段、人民东路延伸段外,其余全部纳入投资评估、投资监理的前项控制范围,其中:周邓公路医学园区段、生命大道、南六排污管、航新排污管已完成设计概算评估,投资监理已到位;周祝公路、横新公路、宣黄公路惠南镇段、城东路正在进行设计概算评估;其余4条公路准备实施可行性研究评估。对已竣工的区体育中心实施综合验收,作出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作评估。投资评估、投资监理、国家审计的介入为有效控制投资规模、投资标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统筹区建设财力的有关情况
为破解我区大开发大建设中的基础设施资金瓶颈,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保障,控制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政府投资借、用、还良性循环,我区初步搭建了建设财力统筹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区统筹建设财力的试行办法》(南府发[]2号),从建设财力的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还贷管理、贴息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程序和操作办法,并明确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
按照《区统筹建设财力的试行办法》精神,于年初编制并下达了年度区建设财力统筹资金安排计划。上半年,建设财力统筹总体运行良好,项目资金筹措、资金投入、资金监管有序推进,建立资金申请、资金拨付、资金月报、工作例会等配套的程序制度,制订了道路前期费用、结构工程费用的负担标准和拨付程序(区政府会议纪要-7)。跟踪建设财力重点项目,对周邓公路、生命大道、周祝公路、等重点项目开展了现场巡查工作;跟踪计划内项目进度,适时监督投资公司下拨项目资金。积极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对区医疗卫生中心项目建设采用了代建制管理模式,目前已通过公开招投标代甲方单位。
政府审计建设剖析材料
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政府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事关审计长远利益,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建设性作用。这就势必要求我们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使审计工作紧跟形势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一、政府审计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决定政府审计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目前理论界公认的审计体系按主体分类,主要包括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三者共同组成审计体系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三元体系中,政府审计如何定位,关系审计的发展,也关系政府审计作用的发挥。在审计学理论中政府审计显然是居于主导的地位,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因为自己是属于政府审计人员之一,而是政府审计本身有着其他审计不可能替代的作用,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建设性作用。政府审计不同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政府审计所承担的是与政府职能密切相联系的公共受托责任。在公有制条件下,政府具有社会公共管理和所有者代表之双重职能。政府审计职能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一是促进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能力,有效配置资源。二是促进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意识,有效利用公共资金。三是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感。四是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今年国务院对审计署规定的十二项主要职责中也明确了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政府审计有指导、监督、检查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职责。这也为政府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
二、发挥政府审计建设性作用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需求
在审计史学上,审计的起源问题有着不同的说法。从目前理论界研究综合分析,对审计起源主要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会计,认为审计是会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会计检查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最高权力者为了巩固它的统治基础,都重视财政收支的检查和监督,这种检查就是国家审计。最后一种观点是审计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审计不是会计的附属品,二者是不同质的二个概念,因为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审计的起源可追溯到与会计起源相距不远的时代,当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需要某人受托管理他人财产的时候,显然就要求对前者的诚实性进行某种检查。作为政府审计出现有其特定政治经济背景,在原始社会的环境和条件下,不可能产生上述意义上的经济责任关系。那种具有经济责任联系的受托委托关系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的时候出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出现大量剩余产品,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二大因素的刺激下,国家机器出现,创设了脱离人民而又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公共权力机构,随之产生官僚机构,也形成了政治责任、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基于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工作。这种经济监督行为,就是最初的政府审计。政府审计的最初起源,为统治者服务。那是专制制度下的产物。
法治政府建设意见
为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决定,切实贯彻执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6〕34号),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全面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宪法权威、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为扎实推进“平安**”、文化大市和法治政府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我市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经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运转高效的法治政府目标:
——政府职能基本到位,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政府机构设置规范化,依法、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管理权限。
——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