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4 14:12: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政府工作总结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2006年政府工作总结

2006年,我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及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与时俱进的将全乡经济建设工作、社会稳定工作、文化卫生等工作推上了崭新的台阶。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乡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肯定,一年来,主要作了如下一些工作:

一、狠抓农业农村工作,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蒲溪瑶族乡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农业乡,怎样发展农业、壮大农业是群众能否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在。立足于“以农稳乡、以农立乡、以农兴乡”的农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适合我乡乡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1、做林业文章,解乡镇困局。

山区的优势在林业,我乡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做林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乡林场面积达4000余亩,落实退耕还林面积1900多亩,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培育松、杉苗木10万余株,为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业原料林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业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成为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查看全文

乡(镇)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2006年政府工作总结

2006年,我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及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同心同德,与时俱进的将全乡经济建设工作、社会稳定工作、文化卫生等工作推上了崭新的台阶。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乡工作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肯定,一年来,主要作了如下一些工作:

一、狠抓农业农村工作,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上蒲溪瑶族乡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农业乡,怎样发展农业、壮大农业是群众能否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在。立足于“以农稳乡、以农立乡、以农兴乡”的农业发展战略,做大做强适合我乡乡情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1、做林业文章,解乡镇困局。

山区的优势在林业,我乡通过大力发展林业,做林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乡林场面积达4000余亩,落实退耕还林面积1900多亩,超额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培育松、杉苗木10万余株,为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业原料林建设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业成为全乡的支柱产业,成为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第四届市政府于*年7月换届产生。近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全面推进奔小康,再造一个新汕尾”的总目标,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逐年提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比2003年增长55.1%,年均增长15.8%;工业总产值3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比2003年增长101%,年均增长26.2%;固定资产投资13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比2003年增长135.8%,年均增长33.1%:外商直接投资1.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9%,比2003年增长90%,年均增长23.9%;外贸出口总额8.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1%,比2003年增长220.9%,年均增长4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7亿元,比上年增长30.7%,比2003年增长97.4%,年均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比2003年增长56.5%,年均增长16.1%。三次产业结构逐年优化,由2003年的31.9:32.2:35.9调整为22.4:41.9:35.7。

(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快速扩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1%,比2003年提高9.9个百分点。以信利、德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加快,工业效益稳步提高。*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52%,创历史最高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全市现有国家免检产品5个,省著名商标7个,省名牌产品4个。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海滨城市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扩大。三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5亿元,年均增长33.1%。三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256.85亿元,用于交通、通讯、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交通建设投入资金近20亿元,新(改)建公路里程1343公里。总投资2亿多元的500千伏汕尾茅湖变电站工程已顺利竣工。汕尾发电厂(一期)已投入资金43亿元,完成工程总进度87.5%。市区“三区六路一广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凤山妈祖文化广场一期工程、玉台山慈云公园、汕长一级公路、市区至海城一级公路等基本建成;市区海滨大道二期工程、奎山河综合改造工程、全民健身广场等市政十大工程已投入使用,尤其是环品清湖沿岸的集市区防洪、市政道路、城市景观为一体的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海堤建设4.3公里,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市区市容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适宜居住、创业、休闲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已初具规模。

(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利用外资成效显著。三年来,累计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9亿美元,年均增长47.5%;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亿美元,年均增长23.9%。利用外资从传统的制造业拓展到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以及第三产业。

(五)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建设深入推进,建成了一批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的优势农产品和水产养殖生产基地。目前,全市拥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各类型农业产业化组织129个,龙头企业3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电器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金银珠宝首饰工艺品和圣诞礼品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公平的服装、可塘的珠宝、碣石的圣诞礼品、梅陇的金银首饰工艺品、鹅埠的制鞋、海城的纺织、市区的电子信息和海产品深加工等专业生产基地。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

20*年,我镇在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五中、六中全会及“***”会议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紧紧围绕“弘扬共青精神,加快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强化服务职能,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金湖”的工作目标,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勤奋工作,带领全镇人民,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谋发展,保稳定,求进步,全镇经济持续快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谐进步。

2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500万元,比06年增长20%;农业产值2900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800万元,经济作物900万元,畜禽水产业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比去年净增240元。全年兑现粮食直补资金24.5万元,良种补贴资金11.5万元。

一、优化环境,大力招商,工业兴镇勃发生机

(一)经济环境日益优化。为了营造较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我镇党委、政府顶住各种压力,迎难而上,通过艰苦细致地工作,各种工农矛盾一一得到化解,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做到了使新引进的招商项目来之则安,如金湖板鸭厂在建设时,我们就采取了先保证建设,纠纷问题由镇妥善解决,不能影响企业落户,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强化措施、全力招商。一是认真学习开发区有关文件,让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的宣传员、联络员。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和评优评先范围。二是对招来的客商安排专人联络,专人服务,尽力提供服务,刚进来时帮助他们办理各种相关证件和手续,进来后每月一联系,每季一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子女就学、用电用水等,如富民制衣厂招进来时,我们就派一名副镇长协助他们办理了各项证件,深受客商好评。三是今年我镇已成功引进了富民制衣厂,投资300万;金湖板鸭厂,投资200万;投资500万元的双丰塑胶鞋业有限公司现主体厂房、办公楼已开工建设。千亩优质糯稻基地,投资100万。向上争取资金方面:桥梁建设311万,公路建设45万元。三建公司洽谈的项目正在签约,有望完成招商任务。四是全力服务好开发区重点项目,为大桥建设,鄱湖二期工程,联圩内土地平整,温泉井钻探等项目在征地、拆迁、化解矛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确保了开发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我镇五合村紧邻共青城,在共青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一些原来经商的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依托地域优势,积极兴办私营企业,今年又新增加了民营企业3家,总投资超400万元。随着大桥建设接近竣工,一些人看中了金湖有很多熟练缝纫工的优势,又有几家私营企业在我镇洽谈,民营企业蓬勃发展。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

一、优化环境,大力招商,工业兴镇勃发生机

(一)经济环境日益优化。为了营造较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我镇党委、政府顶住各种压力,迎难而上,通过艰苦细致地工作,各种工农矛盾一一得到化解,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做到了使新引进的招商项目来之则安,如金湖板鸭厂在建设时,我们就采取了先保证建设,纠纷问题由镇妥善解决,不能影响企业落户,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强化措施、全力招商。一是认真学习开发区有关文件,让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的宣传员、联络员。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和评优评先范围。二是对招来的客商安排专人联络,专人服务,尽力提供服务,刚进来时帮助他们办理各种相关证件和手续,进来后每月一联系,每季一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子女就学、用电用水等,如富民制衣厂招进来时,我们就派一名副镇长协助他们办理了各项证件,深受客商好评。三是今年我镇已成功引进了富民制衣厂,投资300万;金湖板鸭厂,投资200万;投资500万元的双丰塑胶鞋业有限公司现主体厂房、办公楼已开工建设。千亩优质糯稻基地,投资100万。向上争取资金方面:桥梁建设311万,公路建设45万元。三建公司洽谈的项目正在签约,有望完成招商任务。四是全力服务好开发区重点项目,为大桥建设,鄱湖二期工程,联圩内土地平整,温泉井钻探等项目在征地、拆迁、化解矛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确保了开发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我镇五合村紧邻共青城,在共青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一些原来经商的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依托地域优势,积极兴办私营企业,今年又新增加了民营企业3家,总投资超400万元。随着大桥建设接近竣工,一些人看中了金湖有很多熟练缝纫工的优势,又有几家私营企业在我镇洽谈,民营企业蓬勃发展。

二、建好班子,调整结构,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一)顺利完成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大场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各方面代表提出意见。

一、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和精神,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结合大场实际,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条主线,咬定目标不动摇,集中力量破难题,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镇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城市化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面完成了镇三届二次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经济建设稳步推进,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谋划发展的新思路。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年初大雪灾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冷静思考、积极应对,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动摇,找准我镇自身发展的切入口和结合点,积极融入全区和全市的大发展、大建设中。充分利用我镇区域优势,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我镇经济可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确保了全镇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增加值57.8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合同利用外资8028万美元,同比增长4.2倍。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

20*年,我镇在开发区党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及“***”会议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紧紧围绕“弘扬共青精神,加快二次创业,实现跨越发展”的要求,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强化服务职能,发展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金湖”的工作目标,求真务实,抢抓机遇,勤奋工作,带领全镇人民,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劲头,谋发展,保稳定,求进步,全镇经济持续快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谐进步。

2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4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500万元,比06年增长20%;农业产值2900万元,同比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800万元,经济作物900万元,畜禽水产业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3900元,比去年净增240元。全年兑现粮食直补资金24.5万元,良种补贴资金11.5万元。

回顾二00七年,我镇主要抓了如下工作:

一、优化环境,大力招商,工业兴镇勃发生机

(一)经济环境日益优化。为了营造较好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我镇党委、政府顶住各种压力,迎难而上,通过艰苦细致地工作,各种工农矛盾一一得到化解,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做到了使新引进的招商项目来之则安,如金湖板鸭厂在建设时,我们就采取了先保证建设,纠纷问题由镇妥善解决,不能影响企业落户,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强化措施、全力招商。一是认真学习开发区有关文件,让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的宣传员、联络员。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和评优评先范围。二是对招来的客商安排专人联络,专人服务,尽力提供服务,刚进来时帮助他们办理各种相关证件和手续,进来后每月一联系,每季一走访,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子女就学、用电用水等,如富民制衣厂招进来时,我们就派一名副镇长协助他们办理了各项证件,深受客商好评。三是今年我镇已成功引进了富民制衣厂,投资300万;金湖板鸭厂,投资200万;投资500万元的双丰塑胶鞋业有限公司现主体厂房、办公楼已开工建设。千亩优质糯稻基地,投资100万。向上争取资金方面:桥梁建设311万,公路建设45万元。三建公司洽谈的项目正在签约,有望完成招商任务。四是全力服务好开发区重点项目,为大桥建设,鄱湖二期工程,联圩内土地平整,温泉井钻探等项目在征地、拆迁、化解矛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确保了开发区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

淇县人民政府

200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奋斗目标及年初下达我县的各项工作目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市场化运作、非均衡推进、低门槛进入、全方位服务”的工作思路和实施“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三大战略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负重奋进,顽强拼搏,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较好成绩。预计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9.51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第一产业预计完成9.41亿元,同比增长21.6%,第二产业预计完成22.89亿元,同比增长29.5%,第三产业预计完成7.21亿元,同比增长11%。元至11月份,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24.8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5.2%,同比增长33.7%。预计全年完成6850万元,同比增长27%。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努力实现大突破。

工作中,突出两个“大”字,坚持三个“围绕”,发挥五个“优势”,举全县之力强力招商引资,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全县落地项目167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投资1000—5000万元的项目30个,投资500—1000万元的项目32个。累计总投资11.8亿元,到位市外资金7.29亿元,占市下目标任务3亿元的243%,同比增长201%,在全市高居首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06万美元,占市下目标高101.2%,比市下目标高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16%。

查看全文

政府工作总结表彰报告

同志们:

20*和20*年的脚步已经走远,我们满怀激情地走进崭新的20*年。过去两年,是全县凝聚力、发展合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的两年,是全县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取得空前成果的两年。两年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埋头苦干,推动了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面进步。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可以说是全面丰收、亮点纷呈,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个新跨越!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91.3亿元,比20*年增长46%;各项税收实现5.3亿元,比20*年增长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7亿元,比20*年增长85%;对上争取资金实现4亿元,比20*年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7500元和6390元,分别比20*年增加1000元和1340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1.4亿元,比20*年翻一番。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列全省44个县(市)第8位,我县被评为“全省县(市)财源建设工程地区税收收入超5亿元财源大县”。实践证明,*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勇于超越、能打硬仗的队伍,*的企业家队伍是一支发展意识强烈、充满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团队,*的人民群众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群体。今天将要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星级”企业负责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即将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星级”企业表示热烈的祝贺!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有以下几种精神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一是真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刚刚吹响,各乡镇党委、政府便迅速行动,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村群众开展了村屯环境综合整治,植树造林、硬化路面、固化边沟,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全县城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县城建设之中,大力实施道路、给排水、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等工程,彻底解决了县城雨天积水和居民出行难的老大难问题,同时进一步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打造精品工程,两年来累计实施城乡房地产开发面积88万平方米,成为现阶段全县大工业尚未充分形成财政效益前的重要补充,全面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群众宜居感。全县广大公安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坚守在生死的第一线,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活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保护神”。全县广大干部立足岗位,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效能,为广大投资者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发改局、城建局、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过程中,精简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实行限时办结、全程代办和一站式服务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财政局、国土局、人事局、安监局、环保局等部门以及各乡镇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确保了企业顺利建设、健康运行。工商、税务、金融、电力、邮政、技术监督、气象等系统管理单位以*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全县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讲大局,讲奉献,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各乡镇、各部门、各园区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努力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掀起一轮又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两年来全县共引进和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37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个,为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发改、财政、农经、水利、国土、教育、卫生、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创造性地开展对上争取资金工作,“跑部进厅”加强对上协调,努力拓宽争取渠道,两年来全县对上争取资金7.1亿元,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纪检监察部门不断创新反腐倡廉工作机制,筑牢各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强化了全县干部队伍的战斗力。组织部门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进一步增强了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发展能力和业务水平。宣传部门把“培育文明*人、建设和谐新*”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相关部门加大改革力度,成功地进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村财乡管村用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公用事业单位改革等,激发了发展活力。全县各中小企业努力向规模企业行列迈进,原有的“星级”企业不断地争“星”晋“位”,形成了竞相发展、群星璀璨的态势。20*年全县“星级”企业19家,20*年发展到22家;“七星”级企业由20*年的1家发展到两家,盘锦振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继续保持“七星”,华润雪花啤酒(盘锦)有限公司由“六星”晋升为“七星”,两家企业荣获“全省县(市)财源建设工程年纳税额5000万元以上财源大户”称号;20*年“五星”级企业为零,20*年发展到两家,盘锦辽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盘锦市*石油化工总厂分别由“四星”晋升为“五星”,两家企业荣获“全省县(市)财源建设工程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财源大户”称号;“三星”和“二星”级企业分别由20*年的两家和1家发展到7家和5家;“星级”企业纳税总额由20*年的14584万元增加到20230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县乡财政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脊梁。

三是克难奋进、勇往直前的精神。盘锦船舶工业基地强势崛起的发展历程,是全县上下克难奋进、勇往直前精神的最好诠释。20*年末,经济区组建之初,我们举全县之力掀起了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热潮,成立了盘锦船舶工业产业园区,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10平方公里起步区的场地整平,半年时间就入驻项目18个,走在了全省“五点一线”的前列,20*年5月,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视察经济区后发出了“超乎想象、出乎意料”的感慨;经过市县两级的努力争取,20*年6月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省“五点一线”沿海重点发展区域范畴;20*年10月,省政府将该基地起步区调整为34.6平方公里,规划面积调整到110平方公里,并正式命名为盘锦船舶工业基地,成为“五点一线”上最耀眼的明珠。正是辽滨经济区的建设者们以变求快、以快取胜的开拓意识和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实干精神,创造出了令人惊羡的“辽滨速度”。目前,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8.8亿元,已入驻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8个,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盘锦食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建设之初动迁工作阻力很大,城建局、经贸局、*镇和园区广大干部职工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动迁工作顺利进行,并通过广泛招商,江苏雨润集团投资2.5亿元的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项目等10个项目已成功入驻。在盘锦晨宇工业项目区建设过程中,新立镇、国土局、油田办等相关单位和辽河油田晨宇集团在土地调整、居民动迁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使该项目区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目前该项目区已入驻项目4个。在民生改善方面,民政、水利、农经、交通等部门克服了资金不足、任务繁重等诸多困难,多元筹集资金,快节奏、高效率推进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524户特困户和受灾居民重建新房工作,提前一年解决了田家、东风等4个乡镇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善任务,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

查看全文

镇政府工作总结

2004年,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六通三化”为重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团结带领一班人,充分调动全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康示范建设开局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2004年(预测),全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7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12.66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2%,13%。镇本级财政收入500万元。人均GDP为50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0元。为我镇于2010年在全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围绕绵渝路产业带和全面小康建设,农业结构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得以增强以绵渝路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们根据县委、县府关于建设绵渝路现代农业示范带的要求,提出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争当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领头羊”的构想。通过一年来科学实施,现已初见成效。

通过精心规划,吸引外地业主,扶持大户进行示范,免费为群众引进和提供20000元优良品种,现已建成蔬菜基地3500余亩。继去年我镇获得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后,今年,四季豆和莴苣两个品种又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蔬菜”认证。

利用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工程,引进名优品种,改造原有老化、劣质品种,加强果园技术管护,现已建成以大堰、磨嘴、中沟等12个村为重点的3500亩名优水果基地。目前,果树长势良好,大多数已开始挂果。

通过扶持大户,典型示范,现已发展花卉大户30余户,拥有花卉基地500余亩。其中文衍丰、向贵良、蔡开吉等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如今,花卉产业正在成为我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