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控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4 12:57: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政府调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政府调控

政府调控与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目标决定了宏观调控的手段,财政政策的经常使用被认为会对市场机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宏观调控最好坚持“单一目标”即“稳定物价水平”。然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实际政策操作中,除了物价水平目标以外,还有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强调的“稳定增长”目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西方国家还有“充分就业”目标,以及“平衡国际收支”目标。而且在最近的十几年里,西方国家已经不再把“平衡国际收支”当作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目标,反而把“资本市场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新目标。在中国,鉴于宏观调控政策要兼顾稳定与增长、发展与改革、开放与转型等方面的综合效应,因此其宏观目标是多重的。除了西方国家强调的“经济稳定”目标以外,还需要包括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所不可缺少的“促进发展”和“协调平等”目标。

为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应当遵循一定的法律和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方针、基本方式、职权和职责,使政府该管的必须管起来,而且要管好,不该管的不必且不得插手。2.规定宏观调控的程序。3.设定宏观调控方式方法。把税收调控、信贷调控、预算调控、投资指南、计划指导、外贸协调、产业导向和环境保护等纳入法制的轨道。4.明确界定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人在宏观调控方面的失职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明确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面对市场失效造成的经济波动与危机,政府必须即刻采取应急措施。在市场体制下,市场的自我调节是经济体制的主导,市场主体应当享有充分的自由竞争权力,市场机制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直接的政府管制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直接的政府管制以行政权力代替市场机制,以政府决策代替市场搏弈,限制了竞争,扼杀了市场活力,很容易侵犯市场主体的权利。由于市场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很多方面的政府管制完全成为多余。放松管制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大规模的放松管制的改革,放松管制改革每年大约为美国带来358亿到462亿美元的收益。2.直接的政府管制很难实现预期的目标。由于政府理性的有限性、信息偏在、政策递减效应、法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政府管制往往于事无补,达不到预期目的,事实上经常起了相反的作用。例如,中国民航总局近年来三令五申禁止机票打折,目的是希望各航空公司能扭亏为盈。结果是:实施禁折令以来,空座率大幅度上升,航运能力严重放空,大量飞机闲置。3.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的政府管制经常成为特定利益集团、阶层所购买的“商品”,成为他们取得垄断利益的保护伞。因此,管制政策总是为适应特定群体对资源的需求而不是为适应市场的需求制订的,借公共利益、整体利益之名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之实。

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本着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具体情况,确定干预的程度和范围。比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反凯恩主义的思潮和行动,但在90年代的“明显的恢复凯恩主义的气息”之后,随着通货膨胀威胁的减少,随着紧缩阴影的降临,随着高失业困扰着全球许多国家,凯恩斯主义的复活不大已经暗潮涌动。哈佛大学经济学家也指出:如果失业率达到8%,凯恩斯主义就可能抬头。这表明无论是控制通货、解决通货紧缩还是实现充分就业,都免不了国家干预,足见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以上的论述,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度趋势是从计划转向市场,从封闭转向开放。由于个体创新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国际发展的推动力以及我们自身涉足市场经济时间并不久经验不够丰富的现实,决定了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怎样进一步放松市场管制,释放经济个体。而在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下,保留适当的国家干预政策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这种干预必须建立在对市场尊重的基础之上,任何背离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干预,只能阻碍乃至破坏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国富: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地区差距走势[J].经济问题探索,2005,2

查看全文

语文学政府调控强化设立

[摘要]2004年至今中国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的剧烈波动,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调控股市的低效率。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适当的干预是维护股票市场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股市平准基金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将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政府调控;股票市场;股市平准基金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近4年的走势来说,用“命运多舛”一词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自2001年6月14日上证综指创出2245高点以来,我国A股市场便开始走上了漫漫“熊路”,演义成为一个逐级下跌的长篇悲剧。在4年当中,A股市场的重心屡屡破位下移,其间虽曾出现过短暂的反弹甚至“井喷”行情,但随后的结果均是更深程度的回落,并未形成实质性的逆转,筑底的迹象迟迟未现。时至2005年6月6日,沪市综合指数跌破1000点,创8年来新低。按照美国股市理论,从高点连续下跌20%即可称为熊市,而单日跌幅超过5%可谓股灾。指数持续下跌导致市值大量蒸发,从2001年到2004年底,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100家增加到1377家,总股本从3868.15亿股上升到7142.60亿股,而总市值却从48497.99亿元下降到了39458.96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25%,市值却下降了18%,由此带给广大投资者的是巨额的财富损失。

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存在着一个价值中枢,股票价格应当围绕着该价值中枢呈现小幅度的上下振荡,除非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或是有突发性事件出现,股市的波动性一般不会太剧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构成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两者之间应当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我国股市的持续下跌却是发生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GDP连年保持7%以上增长水平的阶段,即便考虑到中国股市弱有效性特征,像这样的波动程度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在美国股市历史上波动最剧烈的1932年和1933年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波动幅度也只有45.7%和50.7%,近几十年来很少超过20%,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更是经常保持在10%以下。而在过去8年中,我国股市的波动幅度为51.1%,成倍地高于当今世界主要股市,甚至大大高于一些新兴的证券市场。

股市长期的非理性巨幅波动,特别是向下波动,其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国股市。首先,由于我国股市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行情下跌会给各个股票投资者群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有关资料显示,在这轮大跌中,中小散户的总体损失在6成以上。至于券商,仅2004年前10个月总体亏损已达37.7亿元,平均每家亏损2908万元。其次,股市持续低靡致使市场投资信心严重不足,股市融资功能衰退,证券流动性变差,长此以往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大大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渐兑现,大量的国际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限制将不复存在。如果我国股市高幅度波动隐患无法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消除的话,势必会给境外投机资金提供可乘之机,在国际热钱的冲击下,我国资本市场难免重蹈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覆辙。

查看全文

政府制度管理宏观调控政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宏观调控政策的期限边界:短期还是长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与目标边界:总量稳定还是结构增长;简短的结语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已由标准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给定、宏观总量是由微观个量组成,宏观经济不可能离开微观基础而存在、中国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短期边界论、宏观调控政策的对象是宏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中国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不理想主要不是政策本身的原因,而是政策背后的市场基础与制度条件方面的问题。文章从宏观调控政策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观点出发,通过比较内生安排与外生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不同绩效,给出了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政策边界的明晰界定,从理论上揭示了短期的总量稳定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地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问题。

关键词宏观调控政府安排制度基础政策效应政策边界

与20年来的市场化改革进程相伴随,中国的宏观调控也先后经历了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抑制需求型和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背景下的扩大需求型两个阶段。如果说1997年以前,面对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形还能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压制总需求来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话,那么,1997年以后,面对在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扩大基础上形成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宏观总量非均衡情形,尽管政府实施了更为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但三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仍相距甚远。对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和政策的规范研究业已引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关于宏观调控的研究往往因暗含宏观调控政策能完全解决经济衰退的假定前提以及由此演绎的逻辑推论而陷入了宏观调控认识的误区。本文基于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制度安排的观点,依据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制度基础与边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理论框架。

一、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宏观调控政策:内生与外生的绩效

当新制度经济学家们摒弃制度是外生或中性的新古典假设从而将经济运行分析由“无摩擦”的新古典框架转向“新制度”的框架下进行时,市场被描绘成一种为降低交易成本而选择的制度安排(Coase,1937,1960;North,1981,1990)。在将制度分析引入新古典的生产和交换理论并更深入地分析现实世界的制度问题中,新制度经济学家同样给出了各种非市场形式的制度安排理由,这就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客观存在使对市场的使用存在成本,因而,为把有限理性的约束作用降到最小,同时保护交易免于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必然会寻求诸如政府安排的制度(Williamson,1975)。任何特定制度的安排与创新无非是特定条件下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有效的制度安排无疑是经济增长(绩效)的必要条件。正是通过对产权、交易成本、路径依赖等问题的强调,使新制度经济学得以将经济增长问题纳入制度变迁的框架中作出深刻的解释。由于制度安排的范围相当宽泛,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涉及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制度问题,而只是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某些术语(这些术语可能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内涵),在阐述宏观调控政策也是一种典型的政府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就它相对市场基础而言是内生还是外生的角度来解释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查看全文

政府干预价格形成调控论文

【论文摘要】市场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政府的价格干预成为必要,但政府介入价格运行具有层次性和局限性。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我国应重点加强价格形成和价格调控两个层面价格干预制度的修正与完善。

【论文关键词】政府价格干预价格法法律制度

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我国价格体制已历经30年风雨。1998年5月113《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的生效实施,是我国价格法制建设迈出的实质性步伐,标志着一个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价格调控监督体制和价格法律法规体系的初步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干预市场价格行为和调控价格总水平的唯一主体,新生的社会中间层主体正在渗入到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价格机制之中。因此。必须重新审视政府在价格形成和运行中的角色与定位,探索确立政府与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一、政府在价格运行中的角色厦定

(一)政府介入价格运行的正当性

价格是维系市场主体问进行价值交换的最重要媒介,其表现形式是围绕着商品价值的上下波动。“价格作为路标,指示出哪里最需要资源,此外,价格还激励人们沿着这些路标前进。”Ⅲ市场主体通过价格表达出对各种资源的需求愿望,于是价格提供了市场交易中的标准。当价格标准确定以后,各经济主体通过价格体系将社会资源的价值和人们的选择转化为生产、交易等活动,最终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见.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交易的中介平台。发挥着传递信息、给资源使用者提供激励使其接受信息的引导、给资源所有者提供激励使其遵循这些信息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机制天然具有滞后性、自发性和盲目性等缺陷而诱发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微观经济低效益与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客观存在,使得人们开始考量市场机制作为社会资源唯一调控方式的合理性,政府介入市场、干预价格成为必要和必需。从此,“立法者不再满足于从公平调停经济参与人纠纷的角度考虑和处理经济关系,而侧重于从经济的共同利益、经济生产率。即从经济方面的观察角度调整经济关系”。

查看全文

牧区政府宏观调控论文

一、牧区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

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府的职能在于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制定相关政策,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凡是竞争性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应由市场调控,凡市场竞争能够调控的经营活动,政府就不应直接介入。牧区政府在经济调控中的主导作用应主要表现在提供公共产品、为牧区居民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帮助,而不是直接介入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当中去。结合我国牧区的实际,牧区政府宏观调控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

(二)以新牧区建设为导向。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我国新农村、新牧区的总体建设目标,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强新农村、新牧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这一决定将对“十一五”期间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牧区政府对牧区经济发展调控,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总体框架体系支撑下,调整财政性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更多地支持牧区建设,为农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牧区发展与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状况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资源。在资源利用方面,要把开发和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森林、草原等国土资源。二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关系到全区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对农牧业发展有极大影响。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以恢复林、草、植被为基础,水土保持为中心,处理好林、草、荒地的关系,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还草规模,加快荒山荒地造林步伐,抓紧实施风沙源和水源为重点的治理与保护。加强草原建设,在过牧地区实行退耕封地育草,推进休牧还草,预防草原退化和荒漠化。

二、牧区政府宏观调控的内容

查看全文

房市政府调控法律依据研究论文

摘要:房地产市场特殊性在于其提供的是住房这种特殊性商品,这也决定了其市场需求非常稳定和旺盛;同时房地产商追求最大限度的赢利,投资者的加入使房地产市场更加变幻莫测。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城市空间的有限、房地产商的盈利性及人们对住房需求的迫切性,房地产市场有时表现出非理性现象,政府必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得以实现。

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回顾

为了稳定房地产价格,加强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称为“国八条”。“国八条”将稳定房价提高到了政治的高度,要求建立政府负责制,省政府负总责,第一次明确提出“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不力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由此可见国务院对房地产市场问题的高度重视。

2005年4月2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着重分析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点措施”,称为“新八条”。2005年5月11日,在一颁布“国八条”、“新八条”之后,国务院转发了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指导性措施(“国六条”),具体包括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迁规模和进度,减缓被动性住房需求过快增长、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等内容。2007年6月11日,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以此遏制外资在中国内地的投资和炒房行为。2007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359号文),该通知要求:对于贷款购买第二套房,首付不低于四成,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不得发放假按揭、不指定用途贷款、循环贷;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项目资本金不达35%,不得发放贷款等。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该文件的出台,使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被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表明政府住宅调控思路在2007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建立梯级住房保障体系,实行住房分类供应体制的思路。在2007年12月3日,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土地储备管理办法》。该举旨在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2008年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通知指出:(1)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2)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即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具体办法。通知还要求,2008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情况向国务院做出专题报告。(3)优化住宅用地结构。合理安排住宅用地,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2010年3月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34号,又称为国19条,突出了住房民生理念,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以防范系统性市场风险的发生。

二、现行法规政策实施效果及问题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们对城镇住房制度进行了根本性改革,即取消实物分配,推进住房商品化。

上述法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规范房地产市场,科学合理用地起了很大作用。但现在来看,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很大问题:

查看全文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研究论文

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之处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6)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则旨在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总供求的调节,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2)通过对投资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投资的波动;(3)通过对消费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消费的波动;(4)通过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5)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6)通过调节国内经济和汇率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7)通过逆向的经济调节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查看全文

政府监管调控稳定金融市场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政府主导是当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主权财富基金易形成对东道国金融市场主导权的潜在挑战;主权财富基金的“原罪”;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作为当代经济的灵魂和神经中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金融市场任何环节的纰漏都可能因牵一发而动全身酿成金融灾难、政府是金融机构的监管者,金融机构必须在政府允许的规则下运行、东道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与调控,手段多样,渠道多种、主权财富基金不以东道国政府为最后贷款人、主权财富基金的进入意味着第二个政府的进入、集中于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府手里的主权财富基金、警惕主权财富基金的理由令人眼花缭乱、主权财富基金的形成有其客观的原因等,具体请详见。

一、政府主导是当代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

金融市场作为当代经济的灵魂和神经中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然而由于商品经济的内在缺陷,当代金融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也面临着一系列无法克服的困难:1经常处于失衡状态的实体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实体经济与资产价格的超调,相互刺激,形成经济泡沫,往往会扭曲金融市场的原有功能。2金融市场上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无法加以控制。衍生金融工具繁荣造成的重要后果之一就是金融市场的一体化,金融市场任何环节的纰漏都可能因牵一发而动全身酿成金融灾难。3仅仅市场预期转坏就能通过金融市场的剧烈收缩,引发国民经济整体的通货紧缩。因为建立在乐观预期基础之上的信用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和基础,而预期一般是很不稳定的。4金融市场吸引的资金来自于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资金来源的广泛性意味着一次金融灾难往往伴随着一次社会动荡,甚至引发社会暴乱。

为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为确保金融市场及时纠偏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每个国家的政府都会对金融市场的运行实施必要的监管与调控,以免金融市场过度动荡,或者被拖垮。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金融机构形成了唇齿相依、利益共生的紧密关系:一方面,政府是金融机构的监管者,金融机构必须在政府允许的规则下运行,通过“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尽管必须为自己的决策承担一切经济后果,但当它们停业或破产清算危害公共利益时,政府会给予它们必要的援助,政府与金融机构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主权财富基金易形成对东道国金融市场主导权的潜在挑战

东道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与调控,手段多样,渠道多种。但总体而言,它们都具备下面三个最明显的特征:第一,东道国政府处于金融市场最后贷款人的地位。第二,东道国政府在金融市场的主导权以铸币权为基础。第三,东道国政府的行政管理是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不可缺少的。然而在主权财富基金参与的情况下,上述三大特征不再清晰,或者说东道国政府监管和调控金融市场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意外的干扰。首先,主权财富基金不以东道国政府为最后贷款人。东道国政府充当最后贷款人,是为了避免金融市场的动荡诱发社会不安,是政策救市,不可避免地带有利益输送的色彩。然而对于主权财富基金而言,由于出身的不同,它不可能享受到国内金融机构的国民待遇。其次,在金融市场动荡时,主权财富基金可以成为仅次于甚至优于东道国政府的选择。在救市行为中,东道国政府往往会提出必要的整改要求,这必然迫使相关金融机构权衡利弊,部分求助于主权财富基金,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东道国政府的权威。再次,相对于国内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更容易逃避东道国政府的监管。规避管制是任何经济活动主体的本能。实力雄厚的主权财富基金通常尽可能地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防患于未然,从而使东道国政府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失效。最后,在东道国政府调控金融市场时,主权财富基金在暴利的诱惑下可能逆向操作。逆向调控金融市场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特征,然而这也意味着对金融市场的调控缺乏实体经济面的支撑,东道国政府必须承受主权财富基金“对着干”的风险。

查看全文

政府价格调控的问题及建议

国家统计局在2008年1月份公布了2007年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提到了我国的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具体情况是: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

从图1的折线趋势可以看出,整个2007年物价是“节节高升”,而且,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当前消费价格中涨幅较大的是食品价格,作为生活必须品的食品价格的上涨无疑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在这里,笔者对以食品为代表的物价上涨原因做了一些分析。

第一,农产品等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所引起的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2007年我国的粮价一直保持着上涨的趋势。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从供给方面来看,一是2007年我国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及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产出降低;二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高涨,影响了国内相关企业的成本,促使国内粮食价格进一步涨价。而且,粮食的供给弹性较小,很小的需求波动就能促使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

第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所引起的物价水平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2007年我国全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第三,国际因素推动物价上涨。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增加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经济活动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一度冲至100美元/桶。

另外,美元贬值所引起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大了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流动性过剩导致房地产与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升,加剧投资需求的膨胀,进而引起物价的持续上涨。

查看全文

政府调控与股市平准基金研究论文

[摘要]2004年至今中国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的剧烈波动,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调控股市的低效率。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适当的干预是维护股票市场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股市平准基金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将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关键词]政府调控;股票市场;股市平准基金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波动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近4年的走势来说,用“命运多舛”一词来形容恐怕并不为过。自2001年6月14日上证综指创出2245高点以来,我国A股市场便开始走上了漫漫“熊路”,演义成为一个逐级下跌的长篇悲剧。在4年当中,A股市场的重心屡屡破位下移,其间虽曾出现过短暂的反弹甚至“井喷”行情,但随后的结果均是更深程度的回落,并未形成实质性的逆转,筑底的迹象迟迟未现。时至2005年6月6日,沪市综合指数跌破1000点,创8年来新低。按照美国股市理论,从高点连续下跌20%即可称为熊市,而单日跌幅超过5%可谓股灾。指数持续下跌导致市值大量蒸发,从2001年到2004年底,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从1100家增加到1377家,总股本从3868.15亿股上升到7142.60亿股,而总市值却从48497.99亿元下降到了39458.96亿元。上市公司数量增长了25%,市值却下降了18%,由此带给广大投资者的是巨额的财富损失。

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是有章可循的,其中存在着一个价值中枢,股票价格应当围绕着该价值中枢呈现小幅度的上下振荡,除非宏观经济基本面发生根本变化,或是有突发性事件出现,股市的波动性一般不会太剧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股市构成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两者之间应当存在较高的正相关性。我国股市的持续下跌却是发生在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良好,GDP连年保持7%以上增长水平的阶段,即便考虑到中国股市弱有效性特征,像这样的波动程度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在美国股市历史上波动最剧烈的1932年和1933年间,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波动幅度也只有45.7%和50.7%,近几十年来很少超过20%,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更是经常保持在10%以下。而在过去8年中,我国股市的波动幅度为51.1%,成倍地高于当今世界主要股市,甚至大大高于一些新兴的证券市场。

股市长期的非理性巨幅波动,特别是向下波动,其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国股市。首先,由于我国股市目前还没有做空机制,行情下跌会给各个股票投资者群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有关资料显示,在这轮大跌中,中小散户的总体损失在6成以上。至于券商,仅2004年前10个月总体亏损已达37.7亿元,平均每家亏损2908万元。其次,股市持续低靡致使市场投资信心严重不足,股市融资功能衰退,证券流动性变差,长此以往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第三,证券市场的风险程度大大提高。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渐兑现,大量的国际金融资本进入中国的限制将不复存在。如果我国股市高幅度波动隐患无法在短期内得以有效消除的话,势必会给境外投机资金提供可乘之机,在国际热钱的冲击下,我国资本市场难免重蹈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覆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