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整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4 04:59: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政策调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华经贸政策调整论文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日本政府对华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回顾30年来日本对华经贸政策的演变和发展,总体来说,日本采取的是积极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但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措施,并根据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一、推行自主外交下的日本对华政策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过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大增,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外交开始推行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自主外交。事实上,在20世纪5、60年代的日本外交就典型地摇摆于“对美一边倒”与推行自主外交之间,对美牟取利益时,就“对美一边倒”;对华牟取利益时,就搞自主外交。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特别是“尼克松冲击”,促使日本必须调整对华外交政策,推行自主外交。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组阁的当天,在首次的内阁会议上,提出“在外交方面,要加紧实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邦交正常化,要在动荡的世界形势中强有力地推进和平外交”,“中国的问题是最大的外交问题”。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对华采取的经贸政策主要是以本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1974年—1975年缔结了贸易、航空和渔业协定。1978年—1979年又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中日长期贸易协定》等文件,并开始商定由日方提供第一次日元贷款。
在这一时期,虽然日本极力推行自主外交,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出于联华抑苏的目的,在中日关系上,采取了支持中国的政策,使日本在对华经贸政策上不得不采取积极的态度,特别是在日本对华贷款方面表现更为明显。1979年10月17日—18日,日美在华盛顿协商对华援助计划时,日美出现意见不一,美方要求明文规定,日本对华提供日元贷款“没有附加条件”。对此日本的通产省表示反对,最后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同意“原则上没有附加条件”[1]。
也正是在日本采取积极的对华政策和美国的支持下,中日贸易关系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80年中日贸易额达到89.1亿美元,与建交时1972年的10.4亿美元相比增长近9倍(表—1)。这一时期也是中日贸易发展最顺利的时期,增长幅度大都在两位数以上。
表—1:70年代中日贸易进出口
中国向稳健财政政策调整思考
摘要:稳健财政政策实际是一种中性财政政策。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向稳健转变,无论是从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还是从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来看,都是适时的。在稳健财政政策实施中,要注意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策主体行为;注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注意推动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
关键词:稳健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短期效应,政策调整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论稳健财政政策调整办法
2004年12月3日至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我国于2005年开始施行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一时间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关注。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一道向中性转变。本文通过阐释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分析目前我国调整财政政策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若干对策。
一、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里包含两方面基点: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个是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包括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构成彼此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财政政策是指政府直接使用调节税收或增减政府支出的方法以达到特定经济目标的政策及措施。在现实的宏观调控过程中,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按照“相机抉择”的原理,要适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国政府此次提出用稳健财政政策取代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审时度势,对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的重大调整。
1.财政政策类型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其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以拉动经济增长。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功能则与其正相反。所谓的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两大主流学派,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有不同的主张,凯恩斯主义秉承需求管理思想,主张政府应对经济进行积极干预,而相对来说小有作为的中性政策则不受欣赏。而货币主义认为,对于稳定总需求来说,货币政策方法优于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方法,主张实行非干预性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简单规则,以便让市场机制自由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样两种政策倾向使得中性财政政策很难纳入西方经济学家的视野。而中性财政政策的说法,实际上是我国学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一方面认为现实条件要求前期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对淡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政策调整过猛造成经济起伏,他们所说的“中性”是在政策转型的操作上保持一种“中性”的姿态。
因此,对于当前讨论的稳健财政政策即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我们可以作双重理解:一层意思是以财政理论中的中性财政政策作为政策调整目标,另一层意思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政策调整应该坚持中性的操作方式。
农产品农业贸易政策调整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业贸易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相关政策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中。我国拥有多种不同的农产品,而且不同的农产品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总体分析发现国内的农产业优势在不断的下降。本文着重对农产业的比较优势变化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我国农业贸易政策的现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为我国农产业优势的提升做出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产业;优势编号;农业贸易政策;调整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农产业贸易就逐渐进入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体制,按照相应的比较优势从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这也是全世界惯用的手法。随着国际的竞争愈加激烈,如何分析我国农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而把握整个国际贸易的相关规律,不仅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而且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1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就对农产品贸易高度重视,当时国内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极大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并且随着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总额达到了1845.6亿美元,总出口额达到了729.4亿美元,同比增长3.3%。但从2016年之后,我国农产业的贸易总额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且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甚至连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而且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产品的需求也不断的减弱,这导致我国的农产品正在丧失相应的贸易优势。因此,有效的对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相应的贸易政策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国际市场中的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2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浅谈国际投资外资政策调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利用外资事业也取得了一个显著的进步。利用外资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我国经济带来了积极的正面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它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国家都在减少贸易壁垒,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外资政策的调整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探讨国际投资新格局下中国的利用外资政策调整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通过对新旧国际投资格局下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了国际投资新格局下中国利用外资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际投资新格局;利用外资;政策调整
一、旧的国际投资格局下,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特点
(一)旧的国际投资格局的特征。国际投资格局又称全球投资格局,而旧的国际投资格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外资的事业发展迅猛,引进外资的数量增长较快;2.发达国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而且国际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3.不发达国家主要从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吸收外国资本;4.第二产业依然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只有一小部分分布在第一、三产业。(二)旧的国际投资格局下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特点。具体地讲,中国在这一时期利用外资主要有几个特点:1.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我国外资的主要投资领域,占有较大的比重;批发和零售业占4.96%和2.96%;租赁和商业服务,占3.56%和3.37%。2.如果根据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的话,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投资于第二产业,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外资利用较低,这与我国的投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二、国际投资新格局下,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特点
(一)我国外资投资地区及产业分布不均衡。地区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由于原有投资及产业集聚效应、整体投资环境较好等原因,“十一五”期间,外商投资仍集中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未有大的改观,这说明我们采取的有关政策措施力度还不够,不足以弥补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原有缺陷。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只占到全国的7.2%。在华外资分布不平衡造成中国各区域产业结构、技术来源和经济增长能力的不平衡。(二)外商受我国市场广阔影响来华投资。我国市场广阔,虽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消费水平低,但市场层次多、消费人口基数大,并且原来的市场开发水平远远不够,所以国内市场的开拓余地极大地吸引了当地市场取向的外商投资。(三)吸引外商投资的营商环境还有待改善。随着我国引资目标、引资行为以及引资方式发生战略性调整,过去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一些有利因素正在逐渐削弱或淡化,而不利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日渐显现,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外商投资的扩大和进入。我们有必要对新时期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进行重新评估。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新近了“2010年全球经商环境报告”,在183个经济体中,我们排名89位,说明我们的营商环境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四)外商投资的项目技术含量低。目前,我国引进外资的中小资本偏多,技术档次较低,对我国的技术进步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与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进入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还很少,即使它们转让技术,也只是一般的适用技术,一般不会轻易转让核心技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分工地位还较低,缺乏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知名品牌的跨国公司,还不具备足够的吸收外资新优势。
汇率政策导向调整论文
摘要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的汇率政策导向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汇率政策的焦点已经开始转向国际收支的市场化均衡调节机制。对如何建立国际收支市场化均衡调节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汇率政策国际收支均衡调节
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一些国家不断对我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我国改变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使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面对升值压力,我国政府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汇率问题上既独立自主,又高度负责。对汇率的改革,我国政府以自己的时间表和对自己合适的力度进行调整。
2005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两会结束时对700余位海内外记者做出如下表示,“中国的汇率改革从1994年开始,到现在也没有停止。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实行根据市场需求、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现在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改革的方案,使汇率对于市场更富有弹性。”为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重要一步,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一环。
11994年以来我国汇率政策导向的阶段性差异
对于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基调,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规范的政策表述是有差异的。仅从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的政策导向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
小议财政政策分析及调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来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宏观经济目标的长期和短期财政战略,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功能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政策、紧缩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说一国的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总和。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通常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何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相机抉择。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07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
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影响我国政府做出宏观经济决策、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三大矛盾需要高度关注。首先,社会过度储蓄引起的过度投资问题。从2000年到2006年1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由123804.4亿元增加到334361.4亿元,增长了1.7倍,增长幅度平均每年达到18%,存差也由24433.3亿元扩大到111219.8亿元,存差扩大了3.55倍。在储蓄增加额中,有45.3%来自于城乡居民增加的储蓄,另有31.1%来自于企业增加的储蓄。就是说,当前我国储蓄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居民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行为产生的。居民将过多的收入用于储蓄,一方面是与我国社会保障福利制度不健全有关,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储蓄主要来自于高收入者而中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不高相关。企业将过多的资金用于储蓄而不是投资于创新活动,一方面是与我国的产业政策相关,另一方面是这些储蓄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增加的存款,而中小企业依然缺乏资金。在社会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随着存差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要千方百计将这些剩余资金“消化”掉。由此,大量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又投向了建设领域,新一轮投资过热和重复建设由此产生。还有,储蓄过度增长引起过度投资,实际还对消费形成了挤出效应,因为在资金一定情况下,投资过多占有份额,必然排挤和抑制了消费。
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由此,我国经济发展中又遇到另一个矛盾,工业品产能的过剩。按道理,自200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增长并不慢,而且从2004年以后还有加快增长的趋势。比如从2004年到2006年社会消费平均增长幅度都在13%以上。但是,我国工业在投资的不断刺激下产品生产量增长更快,例如2000年到2005年,全国家用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器、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汽车产量分别增长了1.05倍、1.33倍、1.11倍、2.7倍、11倍、5.78倍和1.76倍。2006年,上述工业品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当工业品持续以快于国内消费增长速度增加时,便被迫形成大量出口,大量出口既造成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又形成巨额贸易顺差,由此导致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而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反过来又要求M供给规模不断增加。
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从2000年到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79倍扩大到3.22倍,2006年扩大到3.4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公共医疗、养老、教育补贴、住房公积金等社会福利项目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更大;在地区之间,西部地区居民最低收入省份与东部地区居民最高收入省份差距也呈扩大的趋势,比如北京、上海、江苏等省市公务员收入是贵州的3至4倍。在城镇内部,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由1∶3.6扩大到1∶5.7,而困难户收入与最高户收入差距达到11倍。行业差距更大,全国事业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约1.5万,一般企业1万左右,而大企业5至6万,能源、电信、金融企业可超过10万。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也如此,从2000年到2005年,按五等分法,农民最低收入与最高收入比已由1∶6.47扩大到1∶7.26。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达到相当悬殊的程度,基尼系数已超过0.4。2005年,我国城镇有近2000万人月收入在200元,有近4000万农民年收入在800元以下,他们经常入不敷出,要靠借债维持生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
论经济贸易政策调整
一、贸易保护政策是工业经济时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
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
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须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
贸易保护有利也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贸易保护所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包括:一是减少眼前的贸易机会和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二是容易形成行业中的低效率。要使贸易保护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就应该使其保护成本降至最低,使其利大于弊。因此,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在此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贸易会受到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比较利益无法得到充分地体现,因而可以从客观上降低贸易保护的成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较落后,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落后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所损失的比较利益也是较为有限的。而通过贸易保护能够使落后国家获得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长远利益会弥补并超过近期保护所付出的代价。这体现了落后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贸易保护的合理性。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低下。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在这点上贸易保护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然而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保护的边际收益会不断下降而边际成本则会不断上升。这是因为贸易保护难免会导致国内行业的低效率、市场信号的扭曲等负面效应。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贸易保护所造成的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将会极大地阻碍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此时,该国采取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将大于边际收益。
失业保险政策调整研究
摘要:现行《失业保险条例》很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尤其是化解产能过剩产生的分流人员安置需求,难以对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保障,亟须修订。以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为背景,从企业职工内部安置、转岗就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四个方面提出失业保险政策调整建议,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改革。
关键词:产能过剩;失业保险;供给侧改革;社会保险基金
一、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路径
近年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钢铁、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趋突出,相关企业、行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化解过剩产能,推动行业结构优化调整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平稳进行,2016年4月,国家人社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提出以企业为主体、地方组织、依法依规,多渠道、多方式安置职工,要求更多运用市场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有序、积极稳妥地做好失业职工的安置工作。国务院及相关部门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可根据国家推进化解过剩产能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部署,统筹安排,确定本行政区域涉及的相关行业、企业和职工范围。此后,各省市相继制定实施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意见。国务院、相关部委及各省市关于安置职工的主要意见集中在分流安置职工、处理好劳动关系、做好社会保障等方面。
二、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对化解产能过剩的制约
失业保险制度建立30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条例规定的支出项目等多年来变动较小,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化解产能过剩政策以来,失业保险制度与形势发展脱节现象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失业保险制度功能薄弱。现行《失业保险条例》第一条指出:“为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就业制定本条例”,显然,在这一条例中缺失了预防失业的功能。条例在执行期间,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但是其促进就业的功能发挥不足。同时,失业保险待遇支付的前提条件略高,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近几年由于经营困难,故存在欠缴、断保等情形,导致企业的失业职工无法享受失业保险补贴。(二)失业保险基金助力化解产能过剩通道堵塞,对深化企业改革作用有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煤炭、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凸显,失业保险基金扶持化解产能过剩的资金支付通道堵塞,《失业保险条例》无法适应改革需求。在化解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失业保险本应发挥好预防失业以及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基本功能,但是由于支出项目受到限制,因此难以达到其预期效果。(三)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金额过高。据《2018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我国2018年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71亿元,基金支出915亿元,支出额度仅占收入的78%,当年结余196亿元,结余占当年收入比率为22%,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817亿元,按2018年月均支出76.25亿元计算,相当于87.8个月的支出量,是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可使用期限存量最长的险种。一方面是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急需失业保险基金支持,另一方面是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低,无法缓解改革压力,收支失衡问题愈发凸显。(四)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略低,基金调剂使用困难。当前我国失业保险以市级统筹居多,统筹的层次偏低。产能过剩企业以钢铁、煤炭企业为主,且多为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所在地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大幅增加,失业保险基金储备严重不足,而在一省之内的失业保险基金无法统筹使用,从而难以发挥社会保险统筹调剂使用的基本功效。
调整政策促进贸易便利化探讨
调整政策促进贸易便利化探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越来越融入国际经济在新的贸易形势和经营活动中,货物流和资金流将难以一一对应,这就要求经济政策应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主动寻求变化和发展不断调整政策完善法规逐步从程序性审核向合规性审核转变从事前管理转变为事后管理从间接管理转变间接管理从而方便企业经营推进贸易便利化。本文就出口业务不允许委托方收汇的有关政策进行探讨。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年前后由于国内出现了各种走私违规、骗汇、逃套汇和骗税违法行为,为了进一步规范进出口业务,打击这些违法行为,防止出卖或变相出卖进出口经营权和许可证,年月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海关总署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下发《规范进出口业务的若干规定》文件,对于出口业务收汇问题,文件第十一条中规定“出口业务,一律由人负责收汇。”其目的是落实出口收汇的责任,由于此规定的出台,无疑使方能否收汇成为办理出口业务的必要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方重视了对委托方资信的调查,也打击了委托方借用出口业务进行逃汇行为。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出口业务,一律由人负责收汇这一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一、不允许贸易委托方收汇的弊端
(一)委托方商业机密得不到保护
企业自身经营出口业务最基本应具备:有出口经营权、有货源、有国外客户和享有经营国家特殊商品经营权等,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自行办理出口,只能委托出口。目前从委托方来看形成出口业务大致有以下五种情况:委托方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包括保税区企业);委托方没有国外客户;委托方没有出口商品许可证;委托方没有经营特殊商品权;委托方具备自行出口条件,只是不熟悉办理出口手续而委托出口。从以上五种出口业务看,只有一种属于委托方没有国外客户,实行出口业务,一律由方负责收汇的规定,将不排除其他四种出口业务委托方商业机密得不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