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4 00:35: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照射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TDP照射对术后尿潴不良影响
1实验组采用TDP照射治疗法,用TDP照射下腹部膀胱区,并嘱患者或家属适当按摩下腹部。首先做好解释工作,接通TDP电源,预热约5分钟。按时间按钮定时30分,照射高度25cm~30cm,温度约40度,皮肤感觉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疗效。照射时,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感觉与局部皮肤颜色,适当调整TDP灯头与患者腹部距离。并在照射时适当按摩下腹部。
对照组采用温热毛巾热敷法,用脸盆内盛50℃热水若干,将毛巾放入盆中充分湿透后取出拧干至不滴水,敷在膀胱区并适当按摩下腹部,每次约5分钟,反复多次,时间20~30分钟,冬天及时更换盆中热水使其保持50℃左右。
2结果
实验组有效4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导尿率为10%。对照组有效31例,无效17例,有效率为65%,导尿率为35%,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导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解除尿潴留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1,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结果见表1。
3讨论
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手术后易发生尿潴留,是由于支配膀胱的骶神经麻醉恢复稍慢所致,盆骶神经麻醉后影响神经的传导功能,不能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及括约肌舒张而影响排尿,此外也因下腹部手术刺激膀胱,使膀胱发生痉挛,造成尿潴留,而解除尿潴留的方法多为导尿。导尿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易造成粘膜损伤和尿路感染,给患者增加痛苦[2]。TDP照射尿潴留患者下腹部,是利用TDP的热效应功能,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3];同时通过按摩膀胱区,能使腹肌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以促进排尿。温热毛巾热敷法,恒温差,松弛腹肌效果较差,操作繁琐。通过对TDP照射治疗法和温热毛巾热敷法的对比,可得知TDP照射治疗法在操作上比温热毛巾热敷法更加简单方便,而且热效应更好,对解决硬膜外麻醉和腰麻手术后尿潴留效果更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激光血管内照射在老年病中应用论文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方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本文通过对56例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支、慢阻肺的患者进行ILLLI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56例患者的ILLLI治疗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例,男性52例,女性4例。年龄50-107岁,平均年龄为73.8岁。冠心病23例,脑梗塞1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慢支、慢阻肺15例,其中上述疾病中伴失眠者20例,顽固性皮疹1例。
2.治疗方法
本组56例病人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从外周静脉经静脉留置套管针导入光针进行血管内照射1小时,同时给与低流量吸氧3-5ml/分,激光波长632.8μm,光纤端功率2.5mv,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10天为一个疗程。
3.结果
医疗机构职业性外照射计量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以及与临床工作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释光法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采用Pearson系数法分析个人剂量与临床工作量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773名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1mSv/年共694名(占89.78%),1~<5mSv/年72名(占9.31%),5~<15mSv/年6名(占0.78%),≥15mSv/年1名(占0.13%);79名个人年有效剂量≥1mSv工作人员中,从事放射诊断45名,放射治疗3名,介入放射学31名;个人年有效剂量≥5mSv工作人员,放射诊断4名,介入放射学3名;不同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学最高为0.78mSv/年;不同工种人均年临床工作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诊断人员年临床工作量和人均年临床工作量均最高,分别为7842片次/年和16.61片次/年;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与临床工作量呈正相关(r=0.98,P<0.05),不同工种两者关系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保持较低水平,但外照射个人剂量与临床工作量相关,工作中应加强防护。
关键词:医疗机构;放射学;外照射剂量;临床工作量
随着放射医学的快速发展,放射诊疗设备在检查、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辐射环境中,对个人身体健康健康产生不利影响[1]。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损伤皮肤、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造血系统等,且外照射剂量越高,对机体伤害性越大[2-3]。监测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是保障其健康和安全的主要措施,有助于评价其受照水平,为工作场所防护效果提供评价依据[4-5]。现选取2019年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以及与临床工作量的关系,为制定保障其健康和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9年商丘市部分医疗机构从事诊断放射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3种类型工作人员,从中随机抽取773人。纳入标准:均为医疗机构放射学工作人员;监测频次均达到4个周期;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监测周期不全者;工作时间不足1年者;不配合完成调查者。
老年病中激光血管内照射应用研究论文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方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本文通过对56例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支、慢阻肺的患者进行ILLLI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56例患者的ILLLI治疗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病例,男性52例,女性4例。年龄50-107岁,平均年龄为73.8岁。冠心病23例,脑梗塞1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慢支、慢阻肺15例,其中上述疾病中伴失眠者20例,顽固性皮疹1例。
2.治疗方法本组56例病人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从外周静脉经静脉留置套管针导入光针进行血管内照射1小时,同时给与低流量吸氧3-5ml/分,激光波长632.8μm,光纤端功率2.5mv,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10天为一个疗程。
3.结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LLLI,3天内症状改善为显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LLLI,3-5天症状改善为有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ILLLI,5-10天症状仍无明显改善为无效4.讨论4.1老年冠心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数由于心脑血管的痉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血管,或因血球压积增高,血液粘稠度增高而影响心脑血管供血、供氧而加重病理变化[1]。ILLLI利用光针将激光导入体静脉,对血管内流动的血液进行直接照射,激活红细胞,增加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使血粘度下降,从而改善心脑等脏器的缺血、缺氧。我们应用ILLLI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率为75%,冠心病有效率为81%,说明ILLLI是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4.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支气管粘膜及粘膜下层以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一旦遇有感染、过敏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易引起疾病的反复发作,因此此病多见于老年人。而ILLLI治疗通过光化学和光物理作用,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其中可调整机体免疫状态,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因此,运用这一原理,我们在临床上运用ILLLI对慢支及慢阻肺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4.3在对56例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发现ILLLI对失眠也有一定疗效,其原因可能是ILLLI治疗使疾病原有症状减轻,有利于睡眠。同时睡眠的改善使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再加上ILLLI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促进了疾病的痊愈,其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应用于老年病治疗论文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方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本文通过对56例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支、慢阻肺的患者进行ILLLI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56例患者的ILLLI治疗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例,男性52例,女性4例。年龄50-107岁,平均年龄为73.8岁。冠心病23例,脑梗塞1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慢支、慢阻肺15例,其中上述疾病中伴失眠者20例,顽固性皮疹1例。
2.治疗方法
本组56例病人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从外周静脉经静脉留置套管针导入光针进行血管内照射1小时,同时给与低流量吸氧3-5ml/分,激光波长632.8μm,光纤端功率2.5mv,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10天为一个疗程。
3.结果
深究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在老年病中应用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方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本文通过对56例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及慢支、慢阻肺的患者进行ILLLI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56例患者的ILLLI治疗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例,男性52例,女性4例。年龄50-107岁,平均年龄为73.8岁。
冠心病23例,脑梗塞1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慢支、慢阻肺15例,其中上述疾病中伴失眠者20例,顽固性皮疹1例。
2.治疗方法
本组56例病人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从外周静脉经静脉留置套管针导入光针进行血管内照射1小时,同时给与低流量吸氧3-5ml/分,激光波长632.8μm,光纤端功率2.5mv,每天一次,连续治疗5-10天为一个疗程。
探究运用射线频繁拍照对于血清氧化程度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X射线低剂量多次照射对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计数(WBC)及抑制·OH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X射线低剂量照射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SOD活力、MDA含量、WBC及抑制·OH能力。结果两组实验大鼠血清TSOD活力、MDA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WBC含量明显高于X射线照射组(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清抑制·OH能力显著高于X射线对照组(P<0.05)。结论总剂量(329±6)mGy/d的X射线照射对机体的抗氧化指标、·OH和造血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X射线;低剂量;氧化指标
随着电离辐射装置的改进及防护措施的改善,放射职业人员受照射剂量逐年下降,低剂量电离辐射(<0.1Gy)对放射职业人员的健康影响以及低剂量辐射的生物效应的研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1]。辐射损伤和防护近年来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剂量急性照射条件下进行,而研究低剂量连续照射对细胞损伤的较少。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检测照射后血WBC及血·OH、SOD、MDA的变化,初步探讨低剂量多次照射对大鼠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动物
清洁级Wistar大鼠共24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0)g,购于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SCXK(吉)20080005,适应1周后用于实验。
计算机数显辅助摆位技术论文
【摘要】文章中探讨了如何应用现代放射治疗机的最佳摆位技术,以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最后得出结论计算机数显辅助摆位技术提高了摆位精确性,能为有效的放射治疗提供了质量保证。
【关键词】放射治疗;计算机;摆位
现代放射治疗机已经全面数字化,计算机的应用使得放疗实施更精确、更方便,我院自2002年初购买了进口直线加速器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实现了利用计算机数字显示辅助摆位,效果明显,提高了放疗摆位精度。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自2002年2月至2004年10月间,?22例患者使用计算机数显辅助摆位技术照射,其中,头部52例,胸部36例,腹部34例。
2.设备。医用模拟定位机为北京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BMD--2模拟定位机,治疗机为医科达Presice全数字化直线加速器。计算机显示的功能为:CouchVRT、CouchLNG、CouchLAT、CouchRTN、CollRTN、FieldY、FieldX、CtantryRTN、CollY1、CollY2、CollX1、CollX2。模拟定位机和治疗机的床在水平纵向、横向、垂直上下移动的数据均能实时显示。
紫外线家畜管理论文
紫外线具有较高的能量,照射机体后可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电效应,不同的波长其生物学作用的强弱不同,一般将紫外线分为三段,即:A段,波长320—400nm,其生物学作用较弱,主要起色素沉着作用;B段,波长275—320nm,生物学作用很强,主要是抗构楼病和红斑作用;C段,波长200一275nm,来自太阳辐射的这段紫外线不能到达地面,以人工装外线灯进行试验,此段具有最大的杀伤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和破坏作用。紫外线的各种基本作用阐述如下:
1、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称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照射一定时间后,由于皮肤的反射作用,毛细血管扩张,这时出现的红斑称为原发性红斑。而当照射时,因皮肤表皮细胞被紫外线所破坏,释放出组织胺与类组织胺,这两者达到一定浓度,又能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加强,导致皮肤发红和水肿,这时发生的红斑称为继发性红斑。这一过程较慢,一般发生在照射后6—8h,甚至24h。紫外线的红斑反应有两个最敏感的波长区,即254nm和297nm,但两者所致红斑在性质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在红斑深度、界限、温度、潜伏期、消失时间、色泽和血管反应方面均有不同,前者的表现分别为红斑深、界限明显、温度高、潜伏期长、消失慢、色泽为深红色、血管扩张;而后者表现为红斑深度浅、界限不明显、温度低、潜伏期短、消失侠、色泽为紫红有纹、血管痉挛。引起红斑作用的紫外线剂量以红斑学位计。不同紫外线的红斑剂量不同,现统一用功率入1w的297nm波长的紫外线灯的红斑辐射强度作为一个红斑剂量。由于产生红斑作用的这—波段紫外线也具有抗佝偻病作用,两者生物学作用的最佳效果光谱相近,故可用红斑剂量宋代表紫外线的生物剂量G它不仅在紫外线治疗上常以皮肤的红斑反应强弱,作为紫外线治疗的剂量标准,而且又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一般用红斑剂量来表示机体每天所必需的紫外线照射剂量。
2.杀菌作用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酶和核酸能强烈吸收相应波长的紫外线,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离解,曲活性降低或消失,在核酸中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DNA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细菌和病毒的死亡。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280一302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蛋白质的离解;253—260nm的紫外线主要引起变性,而核酸对该波段的紫外线吸收量最为强烈。对260nm的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比蛋白质高30倍。波长295nm的紫外线杀菌效果要比395nm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大l510倍.故波长越短,杀菌效果越好。因此,一般认为:波长在300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253—260nm。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可用
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及表面感染的治疗。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还与紫外线的辐射强度、细菌对紫外线照射的抵抗力等有关。
不同类型的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不同,如结核杆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葡萄球菌强2—3倍;金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对波长265nm的紫外线员敏感,而大肠杆菌则对234nm的紫外线最敏感.在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对紫外线最敏感,黄色八叠球菌耐受力最强.紫外线必须达到一定的辐射强度才具有有效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大约3W/m2的强度才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非小细胞肺癌分析论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71例,全部由病理学证实,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38例,Ⅳ期5例。照射方法采用6MV-X线外照射常规前后野照射DT40Gy/4w后,避开脊髓缩野加量20~36Gy/2~4w。结果其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75%、23.94%、7.04%,Ⅰ、Ⅱ、Ⅲ、Ⅳ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16.67%、31.25%~12.5%、13.16%~2.63%、0%。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与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结论对于未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预后
Radiotherapyof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areportof71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prognosticfactorsofradiotherapyin71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MethodsFromJanuary1994toDecember1998,71patientswithNSCLC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ccordingtothe1997UICCStagingsystem,12patientshadstageⅠdisease,16stageⅡ,38stageⅢ,5stageⅣ.Allpatientsweretreatedbyhistopathologyorcytopathology.Patientswouldreceive40Gyplusaboostof20~36Gy.ThetotaldosewasDt60~76Gyin6~8weeks.Allpatientswerefollowedformorethanfiveyears.ResultsTheoverall1-,3-and5-yearsurvivalrateswere57.75%,23.94%,7.04%,respectively.Thestageofthediseasewasprognosticfactors.ConclusionRadiotherapyisaneffectivetreatmentoptionfornon-smallcelllungcancer.
【Keywords】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otherapypro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