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21:51:1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赵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赵孟頫人物山水画研讨
元代绘画由于政权和社会动荡等原因,出现了和宋代显著不同的特点,宋院体画那种精密、工致、细腻的画风在元代已衰微,继而代之的文人士大夫画在其画坛上已占居主要地位。元代这种新的绘画之风的出现与赵孟頫绘画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书画本来同”“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的提出不但开创了元代新画风,并对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高古恭、柯九思、李衎等都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对后世书画艺术的发展影响更甚。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称他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对其评价之高可见一斑。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遗民,元代官致翰林学士承旨。他才华出众,对文学、书画、音乐、鉴赏均有研究,但其在书画艺术上成就更大。他对山水、人物、花鸟、杂画等无所不精,据《元史》记载,元仁宗称他“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在绘画方面,现存世山水数虽次于鞍马,但其绘画方面的成就本人认为山水最大。赵孟頫自年少就喜画山水,正如他云:“吾自少好画水仙,日数十纸。”他的山水分两个时期,约50岁之前学唐人李思训、王维等,五代学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人,宋学李成等人;50岁之后主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淡墨着色,似乎简率,有时更甚者把山水画成为趋于白描形式。
一、山水画作构图独特、经营完美
在山水中,他每幅画作都独具匠心,细心经营,力求完美。就构图而言,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洞庭东山图》的布局,赵孟頫把东山的主峰安排在了画面居中的位置,在湖的中间偏左凸起一座小岛,湖水受堵而流向山后,给观者一种湖水环山之感,增添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此画中的树木安放在低矮的地势上,且树也很低,使湖面更加开阔,洞庭湖光山色呈现的更加充分,正如董其昌题跋“画洞庭不当繁于树木,乃以老木缘岸,寥阔之势从此画出”。从整体体势上观察此画,可以说赵孟頫不愧是“构凌云合手”,它是以较远并较高的位置取景的,所以画面前部呈鸟瞰的感觉,这样主体山石的中部显得更突出,它并不比近景,离观者更远,这种构图方法和造势手法是很高明的。另一幅《幼舆邱壑图》山麓绵亘,大石小石成团状,层叠交织,并形成几个开合,占去画面上部。左侧山峰顺势直落,山下溪水环绕,其间有一细流穿过山脚和碎石而注入江中,溪中碎石可连成轴线状和山的起伏相呼应。在坡上有十余株高松,枝叶繁茂,它和溪流相应成趣,画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和谐而统一,左岸长松丰茂,右岸平坡空白处盘坐一人即谢幼舆,双手抚席,衣带下垂,目望江天。画面层层推进,由浅入深最后将高潮部分放在了赏心悦目的空间里,此经营正再现了顾恺之的意图“宜置此子于邱壑中”。除以上作品外《鹊华秋色图》综观全画,也是水陆交接,汀岸转换,平原远近,林木或聚或散,屋宇错落有致,各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呼应。赵孟頫的另一幅《江村渔乐图》虽是小品,但也坡岸逶迤,层层叠叠,江流婉转,小船、小屋、远山、近树相映成趣,颇具匠心。
二、山水画艺术技法师古人,又和古人有别
他在山水画中的艺术技法,学古人,又不同于古人,用简率浅淡的干笔皴改变了纷繁复杂的皴法和大面积的层层渲染,使画作从而具有士大夫的淡雅清新的文人之气。如在《鹊华秋色图》中画平原,坡岸师五代董源的长披麻皴,略参以解索皴法,但与董氏又有所不同,多以干墨、淡墨层层破之,较董氏细致,树身用重叠往复的线条皴之,类似董源笔法,却轻而灵活,质感十足。林木多作枯枝、疏叶,与董源的厚密有所改变,正如赵孟頫所云:“吾所作画,似乎简率故以为佳。”所以画中垂柳枝叶更加疏朗。笔法上细秀婉约,不同于董源的苍浑,正如董其昌云“有北宋之雄去其犷”。赵孟頫能在笔势中求笔致,在皴法上笔笔到位,线条的轻重、缓急、疏密,落墨的深浅、干湿、浓淡,都力求自然,在生命的节奏中无处不体现生机。赵孟頫在《松雪论画》中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在《幼舆邱壑图》中所画山石、坡岸均采用用线勾勒、无皴无点,只在树的根部,石头的缝隙,间饰以小草,树节等处无再加点,其法不失唐代山水之貌。《江树渔乐园》更能体悟到子昂所谓的“古意”,其中大树学李成、郭熙,但是枝和叶均无复笔。石头用线极细,不以皴擦,只施以淡墨,再敷以青色,不同于郭熙的《早春图》那种繁复层层叠叠。小树之叶又似展子虔的《游春图》上山间的大苔点之点,先施以淡墨后用汁绿而不似于展子虔后用线圈之,其中山、石、坡、岸皆无苔点,从而保持了李照道、赵伯驹的画法。更如清代吴其贞云:“画法有勾无皴,丰姿妍媚,复有古雅之气。”其实是为了达到“粗有古意”的目的。赵孟頫进行了很多的尝试,他学钱选,而得其师赵令穰的清润,学赵伯驹而得士气,学董源而得浑厚,从而又突破之借以己用,进而形成了自己的“简率”之风。
三、赵孟頫鞍马、人物独具匠心、力求自然
赵孟頫书画艺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赵孟頫;不幸;书画;成就
论文摘要:赵孟頫作为继欧、颜、柳之后第四位影响后代的大书法家,一生勤奋,在书画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在某些方面超唐迈宋,为元代书坛竖起了一块新的丰碑。然而,这样一位艺术界中的旷世奇才生活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本文揭露了其一生中的三个不幸,并进一步剖析了其艺术上的成就。
一、文敏公的三个不幸
看其世系表,赵公确为宋室正统,按理应是富贵荣华尽享的贵族子弟。只是他出生在宋朝末世,政局动荡,加之赵公兄弟姐妹众多,他排行第七,又系偏房丘夫人所生,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族,既非长子,又系庶出,其家族地位可想而知。在其年幼时又遭遇丧父之痛。其母丘氏曰:“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觊成人,吾世则亦已矣。”语已,泣下沾襟,公由是刻厉,昼夜不休,性通敏,书一目则成诵。未冠,试中国子监,注真州司务参军。(语出《赵文敏公行状》)
然而,不幸不仅是来自于家庭,宋灭亡赵孟頫被迫出仕为元朝官员。元朝结束了中国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取得了大一统。这是中国影响泛化的时代,元朝之所以强要赵孟頫出仕是完全处于实用考虑,元仁宗讲了7条赵孟頫具备的条件:“帝王苗裔也;状貌眣丽二也;博学多闻三也;操履纯正四也;文词高古五也;书画绝伦六也;旁通佛老之旨;造诣玄妙七也。”如此被看中的7条即便是赵公不肯为元官也是很难被应准的,即便是受不了其他官员的窝囊气想辞官隐归也还是“无奈君思不许归”。虽然赵公“被誉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但并无实权,且经常受到蒙古官员的猜忌和排挤,一直处于彷徨苦闷之中,政治上无所作为。
入仕途不仅给他自身带来终身的苦闷,后世对赵公入仕也多有诟病,更有甚者这种诟病进而转为人们对其艺术的怀疑,有“赵书媚骨无力,不值习尔”之说。当然,有的批评者是站在大汉族的立场上,“以人废艺”因赵入仕途为元官而否定他艺术上的成就。
女书法家心理成像色彩研究
【摘要】琳达•诺克林的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引爆了整个世界对女性艺术史的关注。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有两千多年,等级森严的男权统治,导致外在的客观世界对女性的身心都做了严苛的要求。中国女艺术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主要关注其不可视色彩的研究,从女书法家的艺术作品入手,分析其心理呈现的外化,其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心理色彩。
【关键词】女性;书法家;不可视色彩;性格色彩
一、书法史上的女性书法家
为什么单独要列一个小标题谈论书法史上的女性?是因为谈女性书法家书法的艺术特色,以及通过其艺术特色,观其心理成像延伸出的性格、心理色彩,很多人第一反应便是脑子里呈现出来该女性书法家的作品,和她们身上不知是杜撰还是确有其事的“佳话”,然后去寻找与这些女性书法家有关的“名人”。这些“名人”包括她们父亲、丈夫、老师或学生等等,通过她们周围的人,如此去了解女性书法家。这是一个很好的追寻方法,但本文更想从社会和女性内心这两个根源去追寻,去评述她们的书法及形成的特色,从根本出发,去剖析女性在书法艺术这条道路上行走的历程。本文在论述中选取了武则天、管道昇这样两位女性书法家作为重点。原因在于武则天的作品会因她的地位为世人所保留而不用鉴定真伪。管道昇的作品因和赵孟頫相互而被世人称道,故留下一些可以肯定的作品。
二、封建社会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女书法家,以及透过其作品呈现出的心理色彩
武则天,典型的黑色心理,黑色代表着自我压抑成分,在神秘中藏有威严的气势,让人心生肃穆之感,对周围人的影响是极大的。黑色性格的人具有很强的抗压性,持久的耐力以及坚定的意志力。武则天成了一个特例,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的身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特立独行的地方很多,诸如造字,从自己的名字“曌”到后来失传的女书。不评论她的功与过,只看她的字。王羲之对她的影响很深,《述书赋》记载:“武后君临,藻翰时钦。顺天经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但说王羲之对她的影响,不如说是唐太宗对她的影响。太宗对王羲之的喜好,只要稍懂书法的人都会了解。王氏一门成为书法的正统,可以说完全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促成。书法在唐代是一门盛行的艺术,武则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是写得一手好字。她留下来的书法有《升仙太子碑》碑额,其他资料不多,有《荐福寺碑》题额,有《崇福寺题额》这些,只有《升仙太子碑》是武则天亲自撰文并由人镌刻的碑刻。管道昇(1262-1319),字仲姬、瑶姬,华亭人(今上海青浦人),又说为德清茅山(今莫干山镇茅山村)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元延祐四年(1317)册封为魏国夫人。《三希堂法帖》第二十二册收录了赵孟頫和管道昇二人作品。其中第67页至70页的《与婶婶书帖》已判定为赵孟頫,虽然确定为,但是也可以很明显地揣测到,夫妇两人经常相互模仿笔迹,相互。将管道昇与赵孟頫这个影响她一生的男性书法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做比较可能是最适合的选择。赵孟頫可以说是一个全才,其书法更是整个元代的风向标,作为赵孟頫的妻子,管道昇肯定是最忠实支持赵孟頫的人(从管道昇写给赵孟頫的词一一《我侬词》:“你侬我侬,戎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拾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中可以明显看出管道昇对赵孟頫的深情,当然赵孟頫没有辜负管道昇的一片痴情,管道昇死后赵孟頫都没有续弦,更没有娶妾一说了,同时也反映出了在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下赵孟頫对于管道昇的真挚感情是相当重视的。其书法虽然受赵孟頫影响很大,但其缓慢的性格,其书法艺术特点还依旧以细腻柔弱为主,展现出粉色性格特点。
透析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
论文摘要:《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是零散的、宽泛的、芜杂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这正是文学批评理论萌生之时应有的现象。然而,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亦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探讨了《尚书》中“诗言志”的思想;“言以道接”的思想;“辞尚体要”的思想和“察辞于差”的思想。
论文关键词:尚书;文学批评;诗言志;辞尚体要;探讨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献总集,它记载了唐尧、虞舜、夏、商、周的各类文章,其中主要的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公文的告示,此外还有大量的帝王对臣下的训导、告诫等。《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是零散的、宽泛的、芜杂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但这也正是文学批评理论萌生之时应有的现象。然而,由于《尚书》本身的状况及其文学批评思想的零散性、宽泛性和芜杂性,使得学界对其探讨与研究不多,有许多文学批评史著作甚至避而不谈。事实上,《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亦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完整而充分地探讨和研究《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笔者此文仅就研习所得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诗言志”的思考
“诗言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批评的纲领,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典》,其中记载了舜对他的臣子夔所说的关于音乐(实为诗乐舞)的一段话: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舜典》多出于传闻,被认为“大约是战国时写成的,所记舜的话自然是不可靠的”;但《舜典》系周史官所记,“诗言志”至少反映了周人的文学观。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通史·先秦两汉卷》指出,“诗言志”应有较早的渊源,并引《左传嚷公二十七年》中的“诗以言志”以证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了“郑伯享赵孟于垂陇”,诸子赋诗言志的事件,其云:
尚书文学批评思想探索
论文摘要:《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是零散的、宽泛的、芜杂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靠的,这正是文学批评理论萌生之时应有的现象。然而,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亦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探讨了尚书》中“诗言志”的思想;“言以道接”的思想;“辞尚体要”的思想和“察辞于差”的思想。
论文关键词:尚书;文学批评;诗言志;辞尚体要;探讨
《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献总集,它记载了唐尧、虞舜、夏、商、周的各类文章,其中主要的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公文的告示,此外还有大量的帝王对臣下的训导、告诫等。《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是零散的、宽泛的、芜杂的,有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但这也正是文学批评理论萌生之时应有的现象。然而,由于《尚书》本身的状况及其文学批评思想的零散性、宽泛性和芜杂性,使得学界对其探讨与研究不多,有许多文学批评史著作甚至避而不谈。事实上,《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亦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其中有许多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的影响很大,因此,有必要完整而充分地探讨和研究《尚书》中的文学批评思想。笔者此文仅就研习所得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诗言志”的思考
“诗言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批评的纲领,最早见于《尚书·虞书·舜典》,其中记载了舜对他的臣子夔所说的关于音乐(实为诗乐舞)的一段话: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舜典》多出于传闻,被认为“大约是战国时写成的,所记舜的话自然是不可靠的”;但《舜典》系周史官所记,“诗言志”至少反映了周人的文学观。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通史·先秦两汉卷》指出,“诗言志”应有较早的渊源,并引《左传嚷公二十七年》中的“诗以言志”以证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载了“郑伯享赵孟于垂陇”,诸子赋诗言志的事件,其云:
王渊绘画风格探讨
〔摘要〕色彩“富贵”的花鸟画在两宋时期达到高峰,进入元代,精神追求上的差异对花鸟画的艺术精神也有了新的求索。墨花墨禽在顺应历史潮流的基础上,与前代的花鸟画作品和而不同,尤其是王渊的出现,他在师法前代的基础上托古改制,大胆实践终于绘制出大量独具特色的墨花墨禽作品,成为元代为数不多的花鸟画家中的佼佼者,有力地推动了元代墨花墨禽类作品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墨花墨禽;院体绘画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从其字号中便可品到为人的淡雅与宁静。《图汇宝鉴》卷五《元朝》卷中曾这样记录王渊“杭人,幼习丹青,赵文敏公多指教之,故所画皆师古人,无一笔院体。山水师郭熙,花鸟师黄荃,人物师唐人,一一精妙。尤精水墨花鸟竹石,当代绝艺也”。《辍耕录》卷七中记录王渊为:“善山水人物,尤长于花竹羽毛,幼时获传赵魏公,故多得公指教,所以传色特妙,天历中,画集庆龙翔寺西后壁,时都下刘总管着总其事,刘命若水于门首壁上作一鬼,其壁高之余丈,难于着笔,因取纯粘粉以呈。刘曰,好则好亦,其如手足长短何?若水不得其理,因具酒礼再拜求教于刘,刘曰‘子能不耻下问,吾当告焉,若先配定尺寸,画为裸体,然后加以衣冠,则不差矣’,若水受教而退,依法为之,果善。”通过以上两段文字记载不难看出,王渊的师承关系明确,早期得赵孟頫指点,又师法郭熙、黄荃以及唐人,尤其是山水、花鸟、人物“一一精妙”。在龙翔寺的修建工作中,王渊同很多当时的知名画家参与其中,可见当时王渊已是成名之人,而又能虚心向管事者虚心请教,王渊的好学程度可见一斑。因此被《图绘宝鉴》评为:“当代绝艺”。王渊的作品流传至今有资料可考的约有十余件,这些作品大都是描写四季花卉,山禽水鸟、溪渚坡石等题材,画法有些工笔有些则略带写意,其中不少作品都只是单纯地用墨来表现,铅华洗净,落墨生花,别具风格。下面就王渊常见的几幅花鸟作品试分析其绘画风格样式。
一、精工细致院画遗韵
宫廷画院萌芽较早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而花鸟画作为宫廷画院青睐的门类,于唐代独立成科后,至五代两宋进入了发展壮大的阶段。五代黄筌一生供奉画院,写珍禽异卉,妙能夺真。史称“黄家富贵”,黄筌在画法上先以墨笔勾勒定型,次着色,尤其注重赋色,将表现题材的富贵与技法形式的富贵相结合,高度统一,完成了宫廷绘画的审美趣味。其绘画风格成为五代时期宫廷画院的主要形式,其子居寀,承袭父业,在北宋画院并深受皇家爱戴,他将“黄家富贵”的画风推广成为宫廷花鸟的范本。这一样式的确立,对后世影响颇大。元人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记录王渊花鸟“师黄筌,为当代绝艺”,既然师法黄筌那么在作品中就应该有印证,单存现存的《花竹锦鸡》《鹰逐画眉》《朱雀图》三幅画中就可以窥见时师法黄筌派系的成果。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鹰逐画眉》被认为是王渊作品,由于用笔与黄筌极其相似,曾被明代的鉴赏家认为是“非黄筌不能作”。可见其作品样式与黄筌是何等相似。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竹雀图》可以显示出王渊在师法黄筌上所下的功夫之深,此图右下方隶书提款:“王渊若水摹黄筌竹雀图”真实的说明了该画的来源,因为是临摹之作,作品双勾竹叶、竹枝淡墨轻染,造型精严,应该说是黄筌技法的真实复制。现藏于《花竹锦鸡》双勾填色,颜色对比丰富,造型严谨不苟,用笔稳重精确。整幅画多彩绚丽,富丽堂皇,不仅如此,这幅画从造型、构图以及空间关系的样式特点,不难看出其中的院体韵味。单就这几幅作品足以说明院画对王渊的影响,虽然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说王渊“无一笔院体”,个人认为这是夏文彦在褒扬王渊注重在拓古的基础上吸收精华,弃去院画中那些按流程绘制,不投入情感、失去鲜活创作生命等这些糟粕。这既是对院体画的批评又是对王渊善于托古创新精神的肯定。综上所说,王渊的花鸟画充满了院画的遗韵,正如潘天寿先生在《中国美术史》中所评:“当时学黄氏体而为元代花鸟巨臂者,有王渊”。
二、以墨易色淡雅追求
王蒙山水画艺术风格论文
一、王蒙山水画的艺术风格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不仅涌现出赵孟頫、黄公望、倪瓒、吴镇等许多著名的山水画家,而且在山水画创作、笔墨表现形式等方面也体现出较大的转变。王蒙作为元代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以独特的笔墨特征、多样的技法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一)自然物象刻画精细
林间小路上,一着官服模样的人手捧敕书而来,几处房屋隐现于密林之中。无论是山水、屋舍,还是人物、树木,画家都进行了极为精细的描绘,笔简形具,物象丰富,画工精细,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
(二)构图繁密饱满
构图就是画家将自己所要表现的对象(自然物象与思想情感)以某种具体形式展现出来。有限的构图能产生无限的艺术境界。[2]作为元代山水画大家,王蒙在构图上体现出繁密饱满的艺术风格。王蒙山水画层次繁密、重山复岭,画面画得密、画得满。如作品《具区林屋图》构图饱满,上紧下松,上实下疏,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构图的奇境。整幅作品除了左下角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外,画面几乎都被丘壑、山石、树木和屋舍填满,但这种满实的画面并未给观者带来塞闷、压迫之感。这种四角被堵其三、满塞型立轴布局图是王蒙大胆构图的一种方式,这种构图重骨力、讲气势、求神韵,虽工细但不乏韵致,虽密实却清晰,位置紧而笔墨松,因而,整个画面极具生活气息,毫无刻板枯硬之感。
花鸟画艺术风格对当代创作的启示
摘要:纵观中国绘画发展史,元代花鸟画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墨画虽然不是起源于元代,但在元展到了高潮。元代水墨画以水墨为主要格调,用简淡、清远的笔墨语言营造出素雅、秀逸的意境,这与当时文人画家的审美趣味和主观思想、情感相契合。元代花鸟画家利用水墨绘制花鸟画,深刻影响了当代绘画,我国当代绘画大家范治斌、王忠义等人的作品也显示出元代水墨花鸟画对当代绘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元代;水墨花鸟画;当代
一、元代水墨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我国花鸟画辉煌时期是五代、两宋时期,此时的花鸟画得到统治阶级的青睐,大多偏向于宫廷风格。元代,文人画家以绘画表达心中郁郁不得志之情,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元代是我国花鸟画发展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1]。这个时期的花鸟画以水墨为主流,在意境上与宋画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画家舍弃了色彩,改用水墨作画,并逐步成为时代主流。元代水墨画虽然没有五代、两宋时期的花鸟画那样发展时间长久,却因绘画艺术表现形式的鲜明性,在我国花鸟画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以墨代色色彩的运用在我国绘画历史上出现较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原始社会,先民就开始探索、革新色彩的使用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色彩的运用方式越来越丰富,一些画家甚至开始追求浓厚艳丽的色彩效果,再加上商业性影响,色彩的运用开始向世俗化的方向发展。高尚的文人品格是一种“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表达,是一种新的艺术特色。元代水墨花鸟画最大的艺术特色便是“以墨代色”。中国画中的“墨”并不仅仅被看成黑色,“墨”是一种技巧和方法,产生出不同墨色的表达效果。无论是花鸟画、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墨色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水墨画在用墨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运用的方法包括浓墨法、焦墨法、泼墨法等,每一种墨的运用都能得到不一样的表现。墨色在中国画的表现中是非常重要的,墨是中国花鸟画的灵魂,画家用清淡的水墨替代花鸟画中原有的绚丽之风,更体现出文人画的清隽雅致、淡雅素净,形成元代水墨画最为显著的特色。张中是元代水墨画践行者之一,尤精水墨花鸟。虽然他在我国绘画历史上的名气并不大,但他为中国花鸟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海博物馆藏的《芙蓉鸳鸯图》(图1)是张中“以墨代色”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水墨晕染为主要格调,表现芙蓉花盛开时鸳鸯在水中自由戏水的情景,水波简约而流畅;水草虚实有致,富有节奏感;画中鸳鸯生机勃勃、形态优美,自然且具有盎然之感。这幅图中,两只鸳鸯成为画面中心,两者一静一动,使画面充满了活力,提升了全画的意境。《芙蓉鸳鸯图》虽然是水墨作画,没有色彩,但充满了趣味。墨色的深浅、干湿变化给予整幅画丰富的层次感。张中仅仅是元代水墨画践行者之一,如王渊的《桃竹锦鸡图》、边鲁的《起居平安图》、商琦的《杏雨浴禽图》、盛昌年的《柳燕图》等,这些传世作品均代表着元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元代水墨画风格形态是非常具有时代特性的,它既不同于五代、两宋花鸟画的色彩鲜明,又不同于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率真与狂放。2.笔法的创新元代夏文彦曾在《图绘宝鉴》序中提出“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及书法所在”[2],强调了书法对绘画的重要性。柯九思也提出“写竹竿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法”[3]。这些论述都体现了书法和绘画的密切关系。水墨画强调书法用笔,与元代之前的花鸟画“赋色研美”的艺术特色不同,元代画家更注重的是笔墨功夫,以表达色彩难以表达的层次感。如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他提出“书画本来同”[4]的观点,认为应该把书法融入绘画。上海博物馆藏的赵孟頫代表作品《兰花竹石图》卷,他以篆籀的笔法描画干枯的树枝,追求圆润、苍劲的表现效果;用中锋逆笔迅疾书写兰花,使兰草飘逸灵动,笔墨挥洒自如。正如赵孟頫所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5]赵孟頫是推动元代画风转向最为关键的画家,提出了“贵古”和“书画本来同”的画学思想,对元代花鸟画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水墨、写意形态的墨竹、墨兰、墨梅等构图相对简单,笔法与书法接近,而且更能抒发画家心中所感。因此,墨竹、墨兰等是元代花鸟画的一大特色,其中以墨竹题材较为兴盛,绘画者众多,而且每位画家的领会不同,如李衎、吴镇、柯九思等都是画竹的大家,且在绘画的表现手法上各有特色,在中国绘画史上都是出类拔萃的。绘画的笔墨精神离不开书法的沉淀,元代水墨画更强调书画同源,画家将书法笔法应用于花鸟画创作,以体现绘画中的笔墨趣味。3.意境之美元代文人追求幽逸的隐士生活,寄情于诗画、书法,通过描绘的花草等自然物象抒发个人情感,以“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草草点染”等主张,追求“素静为贵”的艺术境界。宗白华认为:“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意境指作者通过作品表达的个人情感,即作品的意蕴与境界。元代绘画崇尚意趣,追求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是理想化的。与五代和两宋时期绘画相比,元代花鸟画更加注重借景抒情、寄托志趣的作用。另外,元代水墨画的形式语言有着不同于其他花鸟画的艺术特色,最大的特色便是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使墨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融入了文人画的格调。所谓“文人画”,泛指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绘画者通过绘画流露出文人的思想情感,主导意识更加强烈。元代水墨绘画深受文人画思想的影响,画家在作画时更加注重在客观描绘自然的基础上表现主体心境,即绘画意境与作者心境相互统一。如,故宫博物院藏高克恭的《墨竹坡石图》就是高克恭师法自然的写照。高克恭借助竹子营造意境,以表达所感所想,使其内心和精神上的情感相互契合。该图的主要描绘对象是竹,图中竹子一实一虚、墨竹秀劲、苍茫有致。中国古人一直认为竹有文人的气质,象征君子之道,中国文人墨客常把竹子空心、挺直等特征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等精神文化象征,常借竹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高克恭以竹入画,一方面是对画家本人生活态度的写照,另一方面也是寄托自身的理想和情怀。又如故宫博物院藏王冕的《墨梅图》,墨梅疏密有致、千姿百态、清气袭人,深得梅花清韵。王冕用精湛的笔墨语言将梅花清气、爽朗的气韵描绘得栩栩如生。这种自然而随意的点画,与过分的雕饰相比更加追求自然天趣和个人意兴的抒发,从而进一步突出了花鸟画的文化内涵。清素淡雅、简简单单的意境与画家内心的淡泊情怀、清高品格相互契合,是元代水墨花鸟画的一大艺术特色。
二、元代花鸟画对当代花鸟绘画的启示
中国文化离不开创新和传承,中国画亦是如此。画家只有不断学习、总结技巧、提高审美品位,积极创新,才能使中国画不断发展。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画种之一,诞生之初作为仿生图形存在,体现出先民对获得食物的向往。经过时代的发展,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开始有了关于画科的记载,“或人物、或房宇、或山水、或鞍马、或鬼神、或花鸟,各有所长”[6],花鸟画正式成为独立画科。花鸟画主要包含重彩和水墨两种形式。在五代和两宋时期,由于历代帝王的喜爱、装饰等需要,重彩花鸟画的发展超过了水墨花鸟画,成为当时花鸟画的主流形式。而水墨花鸟画只是少数人追求的艺术形式,甚至在元代以后,水墨花鸟画难得发展。直到当代,水墨花鸟画基于历史的沉淀和包容,再次繁盛。当代艺术百花齐放,绘画环境较为开放和自由,水墨花鸟画不断创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特色也愈加丰富多彩。当代绘画更加注重系统性、专业性,学院派画家深受传统的影响,占据中国画坛的主流。学院派画家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绘画专业教育,能够领会我国传统绘画的精神,创作风格更具多样性,其作品更具有探究和赏析的价值与意义。如,学院派代表画家范治斌的作品造型准确,笔墨表达精到,艺术面貌有淡雅、苍茫之趣味。范治斌喜爱写生,常常走进自然游览山川河流,感受自然的美,把自然之美以自己的笔墨语言表现出来,抒发胸中逸气。他潜心临习宋元经典绘画作品,借助自己的笔墨语言积极创新。如他的作品《暗香微渡》,可以看出元代水墨绘画的影响。他取梅花的一部分表现,构图清新悦目,墨梅笔意简逸,枝干挺秀,穿插得势;用墨浓淡相宜,花朵盛开、渐开、含苞都显得清润洒脱、生机盎然;设色淡雅,将梅花坚忍不拔、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吴国历史与扬州城市性质
一、邗城的文化意蕴
“邗”字冷僻,但是性质重要,邗城是最早的扬州城,可能也是江淮南部地区最早的城邑。邗沟是最早连接扬州与淮安的运河,是大运河极早的一段。“邗”字的解释比较复杂,东汉许慎就提出两种答案,《说文解字》曰:“邗,国也,今属临淮,从邑干声。一曰邗本属吴。”[1]135第一种答案,许慎说这个古国在临淮郡。按汉武帝时设临淮郡,治所在盱眙,后来的泗洪、淮阴、射阳等地在临淮郡范围。从这个特定地域分析,这可能是一个淮夷方国,也许是徐夷。此说是否合理,随后还要结合“干”国特征分析。许慎给出的第二种答案,说邗国本来属于吴国,等于说邗国原来就在后来吴国领域内,邗国是很早就被吴国灭掉的古国。那么邗国原来在什么地方呢,根据吴国发展历史来看,很可能在江南。吴国人在江北建设这座城邑即今日扬州,为什么叫“邗城”呢?很多人认为“邗”表示江边之城,左面的“干”字表示江岸,这有《诗经?伐檀》为证:“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这个“干”就是河岸。“邗”字篆文写法右边就是“邑”字,表示城邑而已。这座城邑在长江之滨,“邗”字此解好像简单通顺,但是这里也有疑问:主要位于江南的吴国,在江北营建一座城邑,因为此城位于江岸,就称它为邗城。但是多位吴王自称邗王,等于称吴国为邗国,这就叫人难以理解了。而且河边江边的城邑太多了,为什么其它城邑不用“邗”字名称?“邗”字应该另有深意。上世纪20年代在河南卫辉出土两件青铜器。一件为“邗王是野戈”,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支戈制作精美,戈上有铭文“邗王是野,作为元用”。另一件为赵孟壶,现藏大英博物馆,上有铭文:“禺邗王于黄池之会……”。卫辉正是古黄池,吴王夫差争当诸侯盟主的盟会之地。这两件铜器引起研究者很大兴趣。重要意见和相关文献主要有陈梦家《禺邗王壶考释》、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郭沫若《吴王寿梦之戈》、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等。主要意见如下:邗王即吴王,这是一致性看法。“邗王是野”,即吴王寿梦,这主要是郭沫若和罗常培的观点。“乍为元用”,表示寿梦制作此戈供自己专用,这没有什么争议。赵孟即晋国权臣赵鞅,在黄池之会上是重要人物。吴王夫差谋求作诸侯盟主,希望晋国不要为难自己。夫差赠金给赵孟,很有用心,赵孟壶铭文记载此事也别有意味,铭文称夫差为“邗王”。对赵孟壶的看法,陈梦家以来意见一致。
关于邗国在何处,许慎实际提出两种答案,后一种可以进一步补充。邗国可能与干国有关。干国在赣东浙西皖南,赣东北今有余干县为古干国故地。赣东德兴、铅山等地盛产铜和多种金属,古代多设铜场和场监之类。皖南由铜陵至繁昌,古代铜冶遗址多达60多处。这些地方有条件如《段庠酱呵》所说:“即山而冶”、“铸金于山”。而临淮所在洪泽湖地区缺少这种条件。吴国很多铜武器并不是青铜绿色,而是浅黄青灰或青白颜色,硬度颇高,合金成分复杂。扬州博物馆藏一把吴国剑,仪征沿山河出土,浅淡青黄色,无锈斑而有光泽。《吴越春秋》载,吴王阖庐聘请干将铸剑,铸剑过程和技术环节写得很细,看来铸剑的材料属于合金性质,几次提到铁。冶炼时“鼓橐装炭”,用炭作燃料还用皮囊鼓风,由这些材料设备和冶炼手段精心锻制出来的武器,或许具有钢铁成分和很高硬度,在青铜时代足以傲视四方。铸剑场面和气氛异常特殊,对神妙剑器乃至剑神的崇拜,大概仅有祭祀礼仪还不足,于是以童男童女300人表示圣洁虔诚。铸剑时间的选择和现场气氛,都已经超越凡俗———“採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候天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天气下降。”[2]42夫人莫邪剪掉头发指甲投入火中,这些东西是人身一部分,可以代替人,这样金铁才能融化。在庄严神圣的气息中,对神秘剑器和剑神的崇拜,给人留下很深印象。吴越地区崇拜宝剑,剑神嗜血,《吴越春秋》《越绝书》等野史及《吕氏春秋》《淮南子》直到南朝的《古今刀剑录》,对此都有反映。在神剑崇拜中,存在着一种神秘而恐怖的力量。想铸成利剑,需要“以血衅金”,甚至采用亲人之血,或者自己的血肉祭祀剑神,须极端虔诚并付出巨大代价才能得到成效。干将的师父在铸剑时,因为金铁长期不融化,夫妇二人竟双双投入洪炉中,于是金铁融化铸成宝剑。吴王阖庐以巨额赏金求宝刀,有人为铸成宝刀,竟然杀掉自己两个儿子,以血衅金才铸成宝刀。吴王检验宝刀,把大批吴钩混在一起。此人呼唤儿子名字,两把宝刀竟自行飞起撞击父亲胸口。吴王重赏此人,此后携带这双宝刀不离身。从欧冶子到干将、莫邪,吴国铸剑名师颇多,有人踏遍山岭寻找“铁精”;有人为寻求“千年寒铁”,千方百计把山涧河流湖泊排水淘干;也有人拥有“金英良铁”,又到处寻找“千年寒泉”,以便铸成宝剑。宝剑被吴人视为神物,宝剑通神,可以自行来去,还善于长途水行。《吴越春秋》记载,阖庐残暴无道,埋葬女儿时竟然把无辜的观葬者骗入墓中,活埋殉葬。他的宝剑“湛卢之剑,恶阖闾之无道也,乃去而出,水行如楚”[2]60。这把宝剑竟然了解主人无道,自己水行到楚王那里去。风胡子告诉楚王,此剑是“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寄气托灵,出之有神”[2]61,是应当崇拜的神物。宝剑静卧则气冲斗牛,入水则化为蛟龙等等说法,盛行吴越,影响楚地。从出土器物看,多位吴王和吴太子喜欢兵器,铸铭文的剑、戈、矛不少。出土器物中,兵器最多,其次是编钟。实际上所有吴王中,墓葬最具排场的是阖庐。阖庐墓讫未发掘,但是在关于虎丘、剑池这些地名传说中,宝剑最引人注目。《越绝书》说墓中藏扁诸之剑3000把。扁诸之剑是干将、莫邪铸宝剑之余,用剩余原料铸成的利剑。即便3000之数有夸张,阖庐墓中宝剑之多,仍然给人很深印象。这与中原王公墓葬中生活器物居多,铜器铭文多见于鼎尊盘簋等礼器,毛公鼎散氏盘与邗王戈吴王剑,存在明显差别。吴人对神兵利刃的崇拜是否达到图腾程度,还不好断言,至少存在很多这类倾向。佛家崇敬其万字符,一符号便仿佛太阳光芒庄严圣洁。吴人对“干”可能也独有一种崇拜敬慕,邗王邗城的称呼可能与此相关。吴王寿梦自称邗王,还制成铭文,足见寿梦对“邗”的欣赏态度。赵鞅称夫差为邗王,大概是当时常见称呼。有一种意见认为古吴族本号“工”,寿梦自称邗王与此有关。但是“工”和“干”是否一致呢?而且文献明确记载吴国与干国战争,吴国灭掉干国。《管子?内业篇》说到吴国与干国之战,专门写干国少年踊跃参战。吴国灭掉干国后,自称吴干,甚至以干自称。《管子》之后的古籍经常以干代吴。《荀子?劝学》篇说“干越夷貉之子”,《庄子?刻意》篇说“夫有干越之剑者”,《淮南子?原道》篇说“干越生葛”等等,“干”都是“吴”。笔者以为吴国人喜欢“干”的原因在于干国武器优异精良,持有干国兵器,足以震慑别人。“干”作为武器其实并不是盾牌。古文字的复杂常在于多义解释,干戈的常见解释是矛和盾并泛指武器。“干”于是被解释为“盾”,是从防御作用生发的,但是“干”其实没有盾形。“干”最早可能是象形字,代表利用鹿角、树杈制成的狩猎工具,其形状类似两股叉,篆文仍然可见此形。这类武器可以卡住野兽,让野兽不好逃跑、不好伤害自己,同时配合其它武器杀死野兽。按照这种分工,“干”重在防御,但是鹿角树杈也可以击刺,也有攻击作用。《说文解字》释干曰:“干,犯也。”[1]50干犯的说法至今仍然运用,强调攻击作用。“干”经常不是一面盾牌,却被解释成盾牌。文字不论象形指事会意,总不如实际生活丰富灵动。吴人在江北建城,称为邗城,以邗城为大本营,向北向西发展、争霸中原。现在所知,从吴王寿梦到吴王夫差,至少六位吴王大规模向北向西用兵,灭掉很多方国。吴王阖庐时伍子胥和孙武攻入汉水流域的楚国都城,开棺鞭打平王之尸;再次出兵则迫使楚国迁都。吴王夫差在山东泰安地区大败齐国军队。寿梦之前小规模军事行动应该已经存在。这些军事行动须要有可靠的辎重武器保证。古代长江江面宽阔,水势浩大,两岸运输难度很大。吴人经营江北必须依托坚固的桥头堡城郭。把“干”理解成武器还是理解成手持武器的吴国人,其实没有根本矛盾。武器库辎重库必须足够牢固高大,必须选好地势,建好房屋,筑好围墙沟堑,加强保卫,这其实就是城郭。邗城正是吴国在江北最重要城郭,不但要坚固,甚至要剑戈之神保佑。这座城郭命名为邗城,可能源于特殊期望甚至神秘信仰。坚实的“邗城”,加上精神层面的景仰寄托,“邗城”对吴国可谓一座重镇。
二、吴国中心区域之考古发现
人们长期有一种看法,认为吴国中心区域一直在无锡苏州地区,这里当然也是吴文化中心区域。但是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打破了这种看法,需要重新认识吴文化的发展过程以及吴文化中心地区在哪里。镇江丹徒谏壁至大港沿江丘陵有很多古墓葬。1954年大港烟墩山宜侯簋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很大震动。当时郭沫若和唐兰等众多学者努力研究,宜侯的性质为整个考证的核心问题。唐兰认为宜侯就是文献中吴太伯四世孙周章。《史记?吴太伯世家》说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寻找太伯的后人,找到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国君主,于是周朝隆重封赏周章。对宜侯就是周章的说法,当然也有不同看法。除了宜侯具体身份,还有不少问题难以确切判断。但是吴文化发展历史以及吴文化中心区域问题,显然需要重新认识,其真实面貌与传统说法大不相同,这是考古发掘一再证明的。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至今对丹徒大港母子墩、磨盘墩、青龙山、北山顶、烟墩山二号墓的发掘,对谏壁粮山、王家山众多古墓葬的发掘,得出的重要结论是,镇江沿江这一带丘陵是吴国的王陵区。这些王陵的时间跨度从西周早期直至春秋晚期。青龙山磨子顶大墓是这个王陵区第一大墓,因为盗墓破坏严重,不能确定墓主是谁,但是从这座墓异常宏大的规格及种种迹象来讲,很可能就是吴王寿梦之墓。
1984年发掘的北山顶大墓是吴王余昧墓。余昧是寿梦第三个儿子,是吴王僚的父亲,也即吴王阖庐的叔父,这有墓中青铜器物铭文证实。墓中的编钟、石磬、悬鼓等礼器,则反映了当时的礼乐水平。这方面的研究可见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所编《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古代青铜器》、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等重要资料。可见肖梦龙主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董楚平《吴越文化新探》等著作。吴王阖庐墓在苏州,夫差给阖庐隆重营葬,葬后形成著名的虎丘。夫差自己作为亡国之君,勾践想把他放逐到舟山,他不肯去,逃离苏州三天之后,在一座叫做秦余杭山的小山自杀,后世不但找不到墓地,连这座小山也找不到了。从太伯到夫差,20几位君主,现在可以确定埋在苏州的,只有阖庐一人。2005年至2007年,镇江丹阳葛城遗址包括珥城、神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这些遗址考古发掘的参加者包括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镇江博物馆众多单位,研究队伍越来越专业化,结论的主要意见是:葛城遗址是吴国王城,规模很大,规格很高,历史上延续时间很久。城墙为夯筑,有些地方厚度达到35米,城墙残留高度7米多。内城外城分明,水环城、城环水,有三层水三层城墙,非常坚固。这种形制特点与常州的春秋淹城接近。城外的神墩作为祭神专用场所,规模相当大。期间在丹阳司徒镇发现的凤纹尊等26件青铜器,高雅华贵气势也反映了王室气象。综合来看,这里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吴国王城。与吴国王陵和吴国王城建筑两类出土文物同等重要的,是青铜器的出土情况,其中制作青铜器的场地遗址,包括青铜炼渣出土情况,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青铜器出土情况与墓葬和城池反映的情况一致,西周初期到春秋时代吴国的青铜器文化,主要集中在宁镇地区,称为“湖熟文化”,出土青铜器数量和类型都比较多,而且发现冶炼铸造遗址。很多青铜器的形制与中原地区青铜器相当接近,或者在中原形制的基础上,表现出一些地方文化特色,这往往表现为附加的装饰性内容,湖熟文化反映中原文化与吴地文化相融合的特点很明显。西周到春秋时期吴国第二种文化类型是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出土主要是陶器,只有很少青铜器,也没有发现青铜冶炼铸造遗址。马桥文化与良渚文化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具有比较浓厚的土著文化色彩。总体说来,吴文化是中原商周先进文明与荆蛮土著文明相结合的产物。结合的形式是商周文明地区一个部族或一股力量进入土著文明地区,经过长期融合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结合的中心地域首先在两个文明区的结合部位,距离中原文明区相对比较近,以后逐渐向土著文明的纵深地区发展。两种文明结合形成的吴文化的中心区域长期在宁镇一带,并随着吴文化的发展逐渐向东方转移,这是一种具有规律性的文化现象。
儒家审美理念艺术论文
1人品与画品
人品这一内涵在后世过程中,是不断的扩展自己的内涵,学问、为人处事的方式、品德都融合进来。而反观画品,无非能、妙、神、逸,这不仅仅包含着技法高低问题,更多的暗含了儒家审美意识中的人品观。传统理论普遍认为,中国文人画的发展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要大一些,更多的追求一种自我解放、思想自由的状态,许多理论家也大多附和此语。其实,这是将文人画主导思想狭隘化的一种倾向。文人是一批懂变通、可塑性很强的群体,他们的艺术表现有很大的转换成分,将自己的政治抱负、社会理想通过绘画艺术婉曲的表现出来。中国传统审美哲学中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判断而非趣味判断,这是和儒家学说的主导型思想体系相一致的。儒家思想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判断,而人品的内容正是一种认识判断的体现,这也正是文人艺术理论家们不愿提及的地方。所以,在1000多年的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对人品展开论述的很少,而对虚无缥缈的意境等趣味判断术语却是连篇累牍。
2大节与余技
“大节”与“余技”。松年在《颐年论画》中提到“书画清高,首重人品”。更是举出历史上书画技艺高超而不入画品的例子,用以说明“大节已亏,其余技更是一钱不值”论断。蔡京、秦桧、严嵩之流,弄权误国,结党营私,损公肥己,这些恶性都是政治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与不耻的。谈到董其昌及赵孟頫,我们可以知道,人品等于画品的话语权和评判权掌握在文化知识分子及上层地主阶级手里。董其昌的所作所为算不上大奸大恶,在当时知识分子眼中虽有非议,却只是饭后茶余的谈资,在明末土地兼并的历史现实面前,也许知识分子认为这件事于国于民没有实质性伤害。如此推断,赵孟頫更是无甚瑕疵。所以,作为有闲阶层消遣骋怀的艺术及其附属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上是存在变量的。在“大节”问题上,绘画、书法只是成了人生的“余技”,这其实还是重复了儒学审美标准。如果按照老庄人品概念,没有多少人能够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所以,聪明的评论家们在评论画品时以老庄审美哲学为趣味评判标准,在涉及到人品时便自觉启用儒家哲学的认识审美标准。随着文人艺术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明代中后期文人艺术理论的的阐释、传播,人品与否已经成为评判画品高下的必要非充分要件。这一点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
3书画,如也
“诗为心声,书为心画。”艺术是人类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不自觉的就已经沾染了特定文化形态的评判规则。绘画艺术中所谓的达到高层次阶段,不是比功力的深厚,比章法、点画的精巧,而是比作者的精神、胸襟、气质与修养。刘熙载:“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3]明•项穆论“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金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事正矣。……若所谓诚意者,即以此心端己澄神,勿虚勿贰也。致知者,即以此心审其得失,明乎取舍也。格物者,即以此心博习精察,不自专用也。正心之外,岂更有说哉。由此笃行,至于深造,自然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新中更新,妙之,非维不奇而自奇,抑奕己正而物正矣。”[3]刘熙载和项穆探讨的只是书法理论上的“如人”问题。由于“书画同源”,绘画艺术也就因为其笔端性情而具有了人格化的倾向,“人正则书正”,人品问题已经在书画艺术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明代中后期盛行的是王阳明的“心学”,加之当时文人盛行结社集会,抨击时政,社会责任意识空前发达,作为当时主流艺术形式———文人画,对其评判审美不可避免的带有儒学审美倾向。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论“笔墨小技耳,非清操卓行则不工。”[3]在李日华看来,笔墨必须要为艺者“清操卓行”才算上乘,不过这里还是重复孔子“笔墨小技”、“余技”的论调。又如清代“小四王”之王昱倡导:“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3]在这些艺术家眼中,人品已经成为艺术必须具备而不可缺少的根基。“沉湎于酒,贪恋于色,剥削于财,任性于气,倚清高之艺为恶赖之行,重财轻友,认利不认人。”这是松年对品节亏欠的简要概述。中国人在处事待物上讲究一个度,超过一定的规则就成了恶行。其中酒、色、财、气一旦坠入沉湎、贪恋、剥削、任性的乖戾之境,必然会成为儒士文人们所鄙视不耻的行为。儒学教义正是从根本上规整士人的行为,使其一言一行符合法度、理性的要求。这反映在艺术上就是:艺术家虽然旷达不羁,醉心山林,可是其内心深处还是以儒学的旨归的。李贽、叶燮发展了艺术创作中的“才、胆、识、力”四要素。[4]这四个要素对认识人品与画品的内涵有非常大的作用。人品的内涵发展到清代,包含的寓意不断的得到补充、修补、扩大,既包含艺术家的学问、才识,也包含社会责任和政治抱负。民国陈师曾更是将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作为文人画的必备要件。从整体上来讲,这四者其实就是人品的潜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