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肥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21:12:0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沼肥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作用论文
1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统筹解决并协调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大量的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杂草落叶等原料经过沼气发酵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它不仅能生产出廉价的沼气,发酵后的残留物还是一种无菌、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实践证明,发展沼气既开辟了有机能源,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氮素的保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及肥料的流失。反过来,沼气肥的增加又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沼气肥能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其丰富的有机质既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起到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保护的作用。土壤中80%~90%的氮素是以有机形态存在并保存在土壤中,土壤有机胶体与矿质胶体复合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a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和耕作性能,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常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施用有机质肥料,经常补充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消耗,对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增强植物保护、夺取丰收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3年来“生态农业”试点证明: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1.97%,减产1.3%,不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6.5%,减产5.5%。由此可知,沼肥既是优质肥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还是植物的保护神。若连续使用,可使土壤疏松、结构改良、色泽加深、保水、肥力增强,提高农作物抗病害能力,可见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注重培肥地力,发展沼气,开辟有机肥源,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道路。
2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供给作物有机和无机营养,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一是给农作物提供有机营养。农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某些有机质,如玉米可以吸收各种氨基酸、酰酸以及核糖核酸等,小麦能吸收赖氨酸及各种磷酸己糖和磷酸甘油酸。沼气肥中都含有此种养分可供给作物吸收利用。此外,施用沼肥后由于促进了微生物活动,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和沼酸、叶酸以及生长素等,可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健壮、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害。二是给农作物提供无机营养。沼气肥中含植物所需的各种大量微量营养元素。沼肥中的无机养分,有的是呈游离状态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如秸秆中的钾即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其有效性约相当于氯化钾的85%;有的则需经过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来后,才能被农作物所利用。
2.2提高土壤养分积累及供肥能力
农业植保中沼肥的关键性研究论文
摘要:论述了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指出沼气的普及和推广,既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不足,又改善了农业植保生态环境。
关键词:沼肥;植保生态;有机肥;无机肥
一、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统筹解决并协调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大量的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杂草落叶等原料经过沼气发酵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它不仅能生产出廉价的沼气,发酵后的残留物还是一种无菌、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实践证明,发展沼气既开辟了有机能源,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氮素的保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及肥料的流失。反过来,沼气肥的增加又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沼气肥能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其丰富的有机质既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起到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保护的作用。土壤中80%~90%的氮素是以有机形态存在并保存在土壤中,土壤有机胶体与矿质胶体复合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a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和耕作性能,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常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施用有机质肥料,经常补充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消耗,对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增强植物保护、夺取丰收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3年来“生态农业”试点证明: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1.97%,减产1.3%,不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6.5%,减产5.5%。由此可知,沼肥既是优质肥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还是植物的保护神。若连续使用,可使土壤疏松、结构改良、色泽加深、保水、肥力增强,提高农作物抗病害能力,可见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注重培肥地力,发展沼气,开辟有机肥源,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道路。
二、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供给作物有机和无机营养,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农业植保生态环境中沼肥的应用论文
摘要:论述了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阐述了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指出沼气的普及和推广,既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不足,又改善了农业植保生态环境。
关键词:沼肥;植保生态;有机肥;无机肥
一、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统筹解决并协调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大量的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杂草落叶等原料经过沼气发酵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它不仅能生产出廉价的沼气,发酵后的残留物还是一种无菌、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实践证明,发展沼气既开辟了有机能源,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氮素的保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及肥料的流失。反过来,沼气肥的增加又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沼气肥能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其丰富的有机质既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起到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保护的作用。土壤中80%~90%的氮素是以有机形态存在并保存在土壤中,土壤有机胶体与矿质胶体复合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a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和耕作性能,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常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施用有机质肥料,经常补充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消耗,对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增强植物保护、夺取丰收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3年来“生态农业”试点证明: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1.97%,减产1.3%,不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6.5%,减产5.5%。由此可知,沼肥既是优质肥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还是植物的保护神。若连续使用,可使土壤疏松、结构改良、色泽加深、保水、肥力增强,提高农作物抗病害能力,可见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注重培肥地力,发展沼气,开辟有机肥源,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道路。
二、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供给作物有机和无机营养,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建设完善的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建设的工作重点。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起到了连接环境与植物的桥梁作用,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需要继续在我国的农村大力进行推广。
关键词:沼肥;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影响;作用
沼肥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肥料,沼肥中富含钾、钠、磷、氮、钙、腐殖酸、有机质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沼肥适用于多种农作物,且对农作物产生的不利影响低于普通沤肥。另外,沼肥的制作工序简单,还可以协调饲料、肥料与燃料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但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受到某些传统农耕习惯与农耕风俗的影响,对沼肥还缺少足够的认识,同时也没有沼肥的相关制作经验与使用经验,这导致沼肥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面积使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探讨了沼肥在实际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相关作用,希望能为其他推广沼肥使用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1沼肥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农业建设走入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道路,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植保生态系统包括环境和植物,其中前者是植物群落形成的基础,并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而后者以各类农作物为代表,通过科学的耕种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优化,保证了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里,沼肥具有关键性的媒介作用。沼肥既是环境优化过程中的必备要素,也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重要肥料。沼肥在制作时会用到大量的植物秸秆、杂草落叶与人畜粪便,因此通过推广沼肥能够有效减少农民焚烧秸秆与粪便的排放,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并降低农民种植农作物时购买化肥的成本。另外,通过制作与应用沼肥,能够将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转变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钾、钠、磷、氮、钙等微量元素[2]。所以,沼肥本身就是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会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2沼肥对农业植保生态系统的作用
生态循环农业典型经验分析
摘要:山东省曲阜市依托畜禽养殖场、农业园区等,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逐步形成了“畜—沼—菜”“畜—沼—果”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容整洁,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循环农业良性循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典型经验;做法;体系;推广
山东省曲阜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减少农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建设的重点,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在养殖场能源生态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制定规划,落实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1主要做法
1.1积极推广秸秆反应堆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2013~2014年曲阜市实施完成了山东省农业厅下达的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项目。一是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项目。在息陬镇小峪村泰和基地和石门山镇大庙村森蓝基地推广实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二是在时庄街道民生姜专业合作社和陵城镇圣丰林果种植园两个基地推广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项目。三是推广实施双降解地膜应用技术。通过示范县项目实施,提高了曲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015年实施完成了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安装粘虫板3300张、太阳能仿古路灯160盏、太阳能照明杀虫一体灯49盏。实现了生态节能环保和美丽乡村示范区美化亮化建设。1.2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和生态施肥技术。2016年以来,曲阜市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以沼气为纽带的“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和养殖场能源生态工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生态文明村建设等,研究制定规划,落实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曲阜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人畜粪便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化肥使用量减少30%,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018年曲阜市12个镇街205个村先后实施了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农村沼气入户达到3.2万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20处,大型沼气工程1处,沼气服务网点53处,沼气区域服务站2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2处。曲阜全面推广安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态施肥等生态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等技术,减少化肥投入。同时,积极宣传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加强农业环境调查和监测,积极争取资金对污染产地进行改造治理。积极引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成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
2配套体系
节水型农业经济形式研讨
甘肃省定西市是一个农村能源供应不足,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的地区。特别是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大多数地方燃料、肥料、饲料俱缺,人们为获取燃料往往大量破坏植被,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和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为了更好地推进定西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速农业由资源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化,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2004年定西市农村能源启动实施了“干旱半干旱区能源生态优化模式试验示范推广”项目,旨在对定西不同区域条件下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模式进行试验示范,开展对“三沼”综合利用的研究,并结合沼气国债项目和封山禁牧农村能源配套项目在定西市进行推广,形成一定规模,达到解决群众生活用能、巩固封山禁牧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
1项目实施背景
定西市沼气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解决农村能源短缺,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条件而起步的,开始时只是在少数农户中进行试验示范。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中部地区“三料”俱缺造成的农业生态恶性循环,在财政资金和“两西”农业专项资金支持下,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小范围推广,主要解决贫困干旱地区农民的生活燃料和照明。但由于当时沼气技术的缺陷和管理上的制约,加之投入不足,沼气发展比较缓慢。90年代后期,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沼气科研工作的开展,沼气技术从建筑材料、建造工艺、发酵工艺、管理维护、功能利用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促进了这项既取得燃料、又可得到优质肥料的技术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一时期,沼气技术作为生态农业模式的核心技术,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始在一些县引进示范。1997年,渭源县上湾乡水家窑村从辽宁引进北方能源型生态农业模式,在该村建设25户。2000年,临洮县八里铺镇孙家大庄被农业部确定了首批“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点,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邱凌教授独创研制的“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沼气池”技术,当年在该村建设“一池三改”能源生态模式户30户,2001年又在安定区凤翔镇大坪村建立示范点30户。在总结示范点经验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合干旱干半旱地区自然和经济发展条件的能源生态模式,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2004年结合临洮、安定、漳县三县区实施沼气国债项目,由定西市能源站自筹课题经费3.8万元,启动实施了“干旱半干旱区能源生态优化模式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2项目内容及目标
2.1建立示范点
结合全市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经济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立“三结合”(也称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四位一体”(日光温室、沼气池、圈舍、厕所)、“五配套”(沼气池、暖圈、集水窖、果菜园、太阳灶)示范户,由技术人员全程指导、跟踪、服务,将示范户建成精品、样板[2]。
川东丘陵区生态农业发展探索
1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生态农业”一词最先是由美国土壤学家在1970年提出。最初的概念是完全或者基本上不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生长调节剂,提倡尽可能地依靠作物轮作、稻秆还田、豆科作物种植、绿肥施用等手段来维持地力,主张通过生物防治的方式防治病虫害。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类型、规模和形式各异的2000多个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试点推广面积超过660万hm2,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成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新的形式。
2大英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基本情况
大英县位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地处涪江和沱江的分水岭地带,是全国800个重点产粮大县之一,东邻蓬溪县和船山区,南接安居区,西与乐至县和中江县相连,北靠三台县和射洪县,位于105°3'~105°30'E、30°25'~30°43'N之间,南北宽34km,东西长41km,幅员面积703km2。全县辖11个乡镇,300个行政村,2890个社,总人口56.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59万人,农村劳动力25.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7.9%,人口密度806人/km2。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洋芋、红苕等,经济作物主要为油菜、花生、棉花。按照2016年统计年报,耕地面积21133.33hm2,其中,田7133.33hm2;粮食播种面积63793.33hm2,平均单产371kg/667m2,粮食年总产量25.76万t,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9968元。2016年全县化肥施用量(折纯)2.04万t,其中:氮肥用量(折纯)11336t,磷肥用量(折纯)4709t,钾肥用量(折纯)788t,复合肥用量(折纯)3609t,化肥施用强度为328.6kg/hm2。
2.2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农村沼气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污染日益严重和农民增收缓慢的现实,呼唤着具有经济、环境双重效益的农村沼气生态技术。近几年来,沼气事业一直被国家当作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一件大事来抓。先后安排了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农村能源项目和农村沼气国债项目,投资逐年加大,从"十五"初期的上亿,到"十五"末的十个亿,到今年的25个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我市抓住机遇,加快沼气发展速度,截止去年底,全市户用沼气保有量超过6万户、中小型沼气工程104处。沼气因其清洁、高效、制备容易且原料充足等特点而备受农户的欢迎。随着沼气池的增多,沼气发酵产物的利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沼气综合利用的范围也不断被拓宽。实践表明,农村沼气生态技术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控制畜禽粪便和化肥、农药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有力促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沼气生态模式技术
农村沼气生态模式是一种综合技术,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充分结合起来,将种养技术、能环技术融于一体,通过植物生长、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来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克服了农业生产实际中普遍存在的种养分离,能环分离所造成的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其具体的运行模式是:养猪的粪便(其他人畜粪便、农业废弃物)进入沼气池发酵后,生产沼气和沼液沼渣。沼气作为农村新型的清洁能源,沼液沼渣则用作种植粮食,蔬菜,果树等肥料,而粮食、蔬菜等又可成为养猪的饲料。简称“猪—沼—果(粮、菜、茶、鱼等)”生态农业模式。
二、农村沼气生态模式技术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1)农村沼气生态技术能够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如沼气替代了石油液化气、电力照明等常规能源,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调查,一个8立方米沼气池一年产的气,可基本满足3—5口之家的生活用能,这些沼气相当于650元左右的液化气。潜山县黄柏镇陆河村,地处偏远山区,这里海拔高,气候冷,群众对生活用能要求非常迫切。农户陆晓明家养了6、7头猪,猪粪便的处理非常麻烦。前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安排到他家,县农村能源办利用沼气生态技术,帮他新建了猪圈和2个8立方米沼气池(其中一个自己投资)。现在好了,猪粪自流进了沼气池,一天产气可烧4小时,烧水做饭用不完,全年的炊事不用液化气和柴,家里原来烧柴的伙房也不用了,烧料一年至少要省下1000多元。
(2)沼液、沼渣在农业增收中的作用十分巨大。沼液和沼渣统称沼肥。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锌等微量元素,而且这些营养元素基本上以速效养份形成存在的,能够迅速被作物吸收。沼渣中营养元素种类与沼液基本相同,但其含量远远超过沼液(碱解氮占全氮的29%,有效钾占全钾的52%),其中有一部分已被改造成腐殖酸类物质,是一种具有改良土壤优质有机肥。据测定,经过发酵30天的沼液沼渣,同未经发酵的粪便相比,全氮高出14%,铵态氮高出19.3%,有效磷增加31.8%。因此,沼液沼渣具有营养成分齐全、肥效稳定、缓速兼备、成本低等特点,它不仅供给作物营养元素,还把土壤中难以吸收营养元素变成可利用状态。长期的嫌气,绝(少)氧环境,使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中大量病菌、虫卵窒息而亡,同时由于缺氧沉淀和大量铵离子产生,使沼液不会带活病菌和虫卵。沼液本身含有吲哚乙酸、赤酶素和较高容量的氨和铵盐,这些物质可以杀死或抑制种谷面的病菌和虫卵。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表明,沼液可预防稻飞虱、棉铃虫、枯萎病等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使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下降45—67%,而其中所含有的氨基酸,微量元素还有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增加抗病虫害的能力。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连续5年实验结果证实,作物用沼肥后,土壤的有机质增加,透气性改善,保水肥能力增强,为农作物增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沼液沼渣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量和降低了农产品中残留,提高品质,已成为了人的共识。岳西县响肠镇千佛塔村方元胜家,过去把猪粪堆在圈门外,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去年他家修建了一个“养猪—沼气—大棚种植”相结合“三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池,当年见效。猪粪直接排到沼气池,用发酵产生的沼气来做饭炒菜,烧水洗澡,既卫生又干净。塑料大棚紧挨着沼气池,每年种两季菜和一季草莓。他算了一笔帐:利用这口沼气池每年为他节省燃料和电费约700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节支150—200元,养猪增效150—200元,因种菜和草莓无公害、品质好,价格高,增效3000元左右,一口沼气池给他家节支增收在4000元左右。
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试验区工作计划
*镇现有6075户,19604人,辖20个行政村。全镇有耕地16496亩,果树25200亩,76万棵,有奶牛3000多头。林果及奶牛养殖各占农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基本上属于农业大镇。今年镇党委、政府针对全镇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畜牧养殖、果品种植、沼气池建设”共同发展的思路。一是建立3个奶牛养殖场,以此实现奶牛由散养向集中规模养殖模式发展;建立一个肉鸡养殖基地、一个柴鸡养殖基地。二是建立安梨和核桃两大优质果品基地。三是以沼气为依托,大力发展沼气池建设,同时,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以奶牛养殖业、柴鸡养殖业、优质安梨、核桃的发展为支点,形成一个循环发展的农业模式,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提高果品质量的同时,改善由于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为此,今年在以东北店、陈庄子、甄庄、范庄、莫屯等村为重点进行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试点的基础上,再新增郭沟及潘庄两个村为试点,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试验区范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试验示范。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大力抓好沼气池建设
今年全镇在全力抓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大沼气池建设的奖励力度,通过做好大量的宣传工作,争取全年新增沼气池200个,其中陈庄子、甄庄、莫屯沼气池数量基本饱和,在范庄新增10个,东北店新增10个,潘庄新增沼气池80个,郭沟新增沼气池30个,建立沼气服务网点2个,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抓好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全镇通过沼气池的使用,解决牛粪的污染问题,同时,沼渣沼液循环利用,沼渣当肥苗地树,沼液喷洒叶面施肥,建设无公害果品安梨、核桃基地,促进全镇林果的品质和效益。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莫屯村:共有360户,1180口人,有耕地1570亩,安梨、杏子、苹果等各种果树1000亩,棚菜40亩,现奶牛存栏236头,截至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建沼气池139个,利用牛粪解决生活所用沼气,同时,可利用沼渣、沼液1000多立方米,用于给果树、农作物和蔬菜施肥,争取通过沼渣沼液的利用增收全村增收20万元。
农粮局能源站工作总结
2012年能源站在县委、县政府、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能源站根据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及局交办的任务开展工作,现将2012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2年所做的工作:
1、继续做好户用沼气国债项目实施工作。全年新建户用沼气池451户,其中:建设混凝土结构沼气池366户。在我县镇等新农村建设点推广示范新型保温沼气池85户。从示范点的建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深受农户的好评。
2、继续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场、种植大户兴建中小型沼气工程的扶持力度。全年已竣工中小型沼气工程6处,总容积1620M3,正在动工兴建3处,经联合实地规划、踏看,符合建池条件,共同申报审批3处。
3、提高示范沼肥综合利用能力,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广了“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竹”、等生态农业模式。全县推广沼肥种果2.3万亩,沼肥种菜0.35万亩,沼肥种竹0.15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达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
4、填写和完善2008年户用沼气项目验收资料。项目验收资料表格多,用户多,涉及村数多,工作量大,经过全站共同努力,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生态家园网网上存挡上传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