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意义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18:42: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战略意义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印度崛起的影响因素及战略意义
[内容摘要]印度是南亚大国,印度的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人口优势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相结合,构成了21世纪印度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本文针对上述条件对印度的崛起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以便人们能尽可能全面、正确和客观地认识和把握“印度在崛起”这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困惑的话题,同时指出了印度发展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倾向,最后本文对印度崛起的战略意义作了归纳。
[关键词]印度崛起地理背景经济基础战略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度在崛起”的呼声骤然增多。要(真正)客观地了解印度的崛起及其战略意义,不仅要考虑印度在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现实表现,更需要深入探讨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
一、印度崛起的地理背景
(一)地理区位和地缘优势
(一个国家的崛起,必须考虑其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这是它吸引世界资本、技术、市场的前提,也是提升制造、销售、储备、运输竞争力的基础。)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和印度洋之间,陆上边界15200千米。三面环海,东邻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南面隔保克海峡同斯里兰卡相望,海岸线长达5560千米。作为亚、非、欧之间的海陆交通枢纽,它扼东南亚到中东的陆上交通要冲,控制着素有“海上生命线”之称的印度洋战略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的亚太地区的转变,这条由欧洲、非洲、西亚到太平洋的海上大通道,愈显重要。
水安全现状的战略意义透析论文
摘要:水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不仅是资源环境安全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我们面临着水少、水脏、水浑等问题,水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这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因此,重视水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水安全;战略意义;重视
前言
水是地球万物的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极为重要而活跃的因素,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目前,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共计约17亿人喝不上洁净水。中国也有很多人口不能引用洁净水,甚至饮水都成了首要问题,前一时期中国西南地区持续干旱造成的饮水困难,更让人体会到水安全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正视现实,关注水安全,从全局的、战略的、长远的高度和角度,审视对待水安全问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尊重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加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供定需,以水定发展,节约保护、科学利用水资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障饮水安全、健康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及策略
Abstract:Sustainabledevelopmentshowsusabrightroadofcombiningboth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socialdevelopment,whichprovidesanewwayofharmoniousdevelopment.Thepaperintroducesthenatur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whichisahealthyrecyclingwaytocombineeconomicdevelopmentandresourcesaving.
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icalenvironment;environment;protection
1可持续发展的丰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的3个主要特征: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其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摒弃。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为人类世界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想模式。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实现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积极地解决环境问题,既要推进人类发展,又要促进自然和谐。主要表现在: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发展,从以物为本位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位(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战略意义沟通构建成功企业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管理者应该积极和部属沟通;企业忽视沟通管理就会造就无所谓的企业文化;打破企业无所谓文化的良方就是加强沟通危机防范;沟通是双向的,不必要的误会都可以在沟通中消除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沟通管理,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优秀管理者必备技能之一就是高效沟通技巧、任何企业中都有可能存在无所谓文化、在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建立适当的沟通平衡点等,具体请详见。
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的企业,最终导致大家也都不能在这里工作。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沟通!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大家都公认耕柱是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没面子过不去。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致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墨子听后,毫不动肝火:“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的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给企业的沟通管理一些有益的启示,但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这个故事中获益。
启示一:员工应该主动与管理者沟通
优秀企业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企业从上到下都重视沟通管理,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一般来说,管理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很杂,许多时间并不能为自己主动控制,因此经常会忽视与部属的沟通。更重要一点,管理者对许多工作在下达命令让员工去执行后,自己并没有亲自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去,因此没有切实考虑到员工所会遇到的具体问题,总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差错,导致缺少主动与员工沟通的精神。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试想,故事中的墨子因为要教很多的学生,一则因为繁忙没有心思找耕柱沟通,二则没有感受到耕柱心中的愤恨,如果耕柱没有主动找墨子的行动,那么结果会怎样呢?不言而喻啦!
需求时代体验营销战略意义论文
内容摘要:人类社会已进入体验需求时代。体验需求要求企业实施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企业只有按照科学的程序开展体验营销,才能达到目的。
关键词:体验需求体验营销市场机会
美国俄亥俄州战略地平线顾问公司的共同创始人约瑟夫·派因二世(B·JOSEPHPINEⅡ)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1998年7—8月号“欢迎体验经济”文章中,提出了人类社会已进入体验需求的新的经济时代的著名观点,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那么,什么是体验需求?体验需求的出现会引起企业营销发生什么变化?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所谓体验需求,是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认知商品并决定接受与否的一种市场需求。体验需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消费者购买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人们最关心的是满足温饱,而无心去体会感受。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的是能够买到商品,实现商品数量的满足,而不可能有体验的需求。只有当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人们生活有了极大改善,社会产品空前丰富时,体验需求才会产生。
与传统形态的社会需求比较,体验需求呈现以下显著特征:
在需求结构上,情感需求比重增加
企业财务战略意义论文
摘要战略管理的广泛推行,要求不能只从单纯的财务观点出发进行理财,追求财务自身的最优化,而必须具备战略思想,从战略的全局来考虑和设计企业的财务行为。将战略管理思想引入财务管理,提出了财务战略基本思想,结合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对企业财务战略的主要、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等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财务战略内容制定与实施
1企业财务战略的意义
最近20余年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实行有效的战略管理已成为企业繁荣的首要。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逐步渗透到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职能领域。然而,由于的财务管理并没有把企业战略作为一项关键性的或决定性的因素给予正式的和明确的考虑,结果导致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和不能完全适应战略管理的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战略管理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的财务管理理论,提出财务战略这一新的观点。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企业财务战略关注的焦点是企业资金流动,这是财务战略不同于其他各种战略的质的规定性;企业财务战略应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的影响,这是财务战略环境分析的特征所在;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资金均衡有效流动而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应具备战略的主要一般特征,即应注重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
企业财务战略是基于战略管理思想而对财务管理进行的一种新的认识,这决定了其具有以下特征:
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探究论文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智慧工会内涵战略意义及建设思路
[摘要]智慧工会发端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背景,依托工会组织和工会网上平台,以满足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为使命,对工会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加工,推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以职工为中心、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相互联动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竭诚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推进工会工作和社会治理。智慧工会具有组织网络化、办公智能化和服务普惠化等特点。建设智慧工会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推进工会改革创新和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服务。智慧工会建设路径主要包括融入智慧政府建设、大力建设工会数据库和智慧服务平台、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智慧工会;党的群众基础;工会数据库;智慧服务平台;工会干部队伍素质
一、智慧工会的内涵与特点
智慧工会发端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互联网发展趋势并启动政府信息化建设,启动了所谓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及金卡工程,目标是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提高我国政府及社会组织的信息化水平。21世纪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政府又提出“三网一库”建设,其中三网是“内网、外网、专网”,“一库”指的是政府办公业务信息资源数据库,我国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互联网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和目标任务。在此战略思想指导下,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下,我国政府开启新一轮信息化建设。2015年,我国政府从战略高度提出“互联网+”;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党的报告八次提到互联网,并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在国家政策的强势推动下,“互联网+”成为政府和社会各行业的热门话题,在移动互联及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网络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彻底改变传统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模式,重构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工会工作也不例外,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智慧工会建设应运而生。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随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要制定和实施工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7年,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020年)》,提出:“‘互联网+’工会就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应用和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不断提升运用网络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1]2018年,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建设智慧工会”。建设智慧工会是贯彻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根本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工会工作的现实需要,是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从“互联网+工会”到“智慧工会”,是中国工会伴随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技术条件以及中国职工网民数量不断增多的现实基础,针对工会更好“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权益、竭诚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提出的战略举措。比较而言,“智慧工会”比“互联网+工会”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扩展,服务对象范围更广,联系职工群众更紧密,服务方式更人性,服务流程更便捷,服务体验更满意,能够更好帮助工会履行基本职责,也可以说“智慧工会”是“互联网+工会”的升级版。如果说“互联网+工会”突出的是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这一手段的话,那么“智慧工会”不仅包含工会建设的手段,也包含工会建设的目标和使命。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互联网+工会”的相关论述,可以把智慧工会定义为:智慧工会是以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背景,依托工会组织和工会网上平台,以满足职工需求为导向,以履行工会基本职责为使命,对工会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加工,推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以职工为中心、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相互联动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竭诚服务广大职工群众,推进工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综合来看,智慧工会的主要特点有:第一,组织网络化。通过网络把工会部门及职工群众广泛联系起来,形成工会系统内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全方位直接交流沟通。这种网络化打破了工会部门之间及会员之间的界限,使资源、信息、知识等在工会内快速流动、传播和共享,提高了工会工作的效率和效益。第二,办公智能化。《辞海》将“智慧”定义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与传统的工会工作模式相比,智慧工会不仅体现在办公过程中通过对新技术、新机器和新设备的应用,实现办公的无纸化、科学化和自动化,还体现在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这意味着通过这些智慧化的技术支持和设置,工会能更好地把握职工的精细需求并竭力满足,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提升智慧服务的即时性与自发性,使职工得到工会更便捷、更有效、更满意的服务。第三,决策数据化。数据化是将工会各部门业务、会员信息的传统物理媒介(纸质表格等)转变成计算存储的数字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各级工会不仅能宏观把握工会工作的基本情况,而且能根据数据进行较为客观的分析和预测,避免了主观决策、片面决策,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第四,服务普惠化。工会网站、微博等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向职工展示、推送工会的服务,加强与职工的互动,倾听职工的呼声,实现对职工的全覆盖和服务时间的全天候,实现服务的普惠性。通过数据化的信息平台和精细化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调用、汇总、统计、分析、收集会员对服务的反馈评价,不仅能最大范围地服务职工群众,而且通过分析职工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和改善服务举措,提高服务的精准性。
二、智慧工会建设的战略意义
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强调:“适应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和基层工作、群众工作需要,改革和改进机关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充分体现群团组织的政治性、群众性特点,防止机关化、娱乐化倾向发生。”[2](p14)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群团之一,智慧工会建设意义重大。(一)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组织中来,并感受到“家”的温暖,是贯彻落实关于工会工作指示的重要举措,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随着国家单位制的逐步松散,单位制下的职工流动性越来越大,城市中的“单位人”和农村中的“生产队人”纷纷进入城市社会,流动性人口越来越多,而国家依靠单位来整合社会的能力逐步减弱,原来的传统社会组织如工青妇等的社会整合能力也随之减弱,传统的工会组织方式已经很难组织一个个“原子化”的职工群众,为数不少的职工群众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削弱了党的群众基础。而智慧工会建设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它使工会触角更加深入基层,更加便利倾听基层职工群众的呼声,使工会更加“接地气”,方便职工群众找到“家”,也有利于工会找到职工群众,服务职工群众,使广大职工群众感受到“家”的温暖。智慧工会建设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坚持眼睛向下、沉到基层,做到群众在哪里、工作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服务的支架就要架设到哪里,为职工提供更直接、更精准、更普惠、更便捷、更温心的服务帮扶,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社会治理的层面来看,智慧工会建设能够扩大广大职工群众的民主参与渠道,为更多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和社会治理创造方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更加直接和有效。我国传统的职工民主参与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和职工董事与监事等制度设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职工的民主参与不再局限于这三种正式的制度,参与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宽泛和多样化。智慧工会建设使工会组织业务流程更加便捷,工会内外联系更加方便,给工会和职工群众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条件。例如,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评选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了职工群众最广泛的民主参与。武汉市职工群众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和微信实行网上投票,参与到整个评选活动当中。根据武汉市总工会的统计,整个活动过程累计120万人踊跃参与了投票。市总公众微信号关注人数暴增5万,跃升为关注度最高的热门微信号之一[3]。智慧工会建设使武汉市总工会有条件把原来局限于工会系统内部的评选工作扩展到了整个社会,也使广大职工群众有条件参与进来,最大程度实现了民主参与,不仅很好地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而且最大程度地发动了职工群众,联系了职工群众,党的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和牢固。(二)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智慧工会建设是工会改革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群团组织要提高网上群众工作水平,实施上网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群团网站,推进互联互通及与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的合作。加强网宣队伍建设,综合运用维权热线和网络论坛、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网上引导和动员。站在网上舆论斗争最前沿,主动发声、及时发声,弘扬网上主旋律。”[2](p14)智慧工会建设打造出一个基于大数据库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综合性一体化的工会服务线上平台和虚拟化的办事大厅,结合线下的工会组织及职工驿站等,再造和优化工会服务流程,减少了服务成本,使工会服务职工群众更加智能、便捷、高效和优质,优化了职工群众的服务体验,职工群众的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信息共享的业务协同系统及平台的构建,打破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碎片化以及数据壁垒状态,实现了工会上下级及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高速度、全方位和直接交互,减少了繁琐的信息传递中间层次和环节,提升了数据信息的传递效率,使工会组织结构渐趋开放和扁平,逐步减少工会的管理层次。(三)智慧工会建设有利于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服务当前,新的技术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产业构成、产业形态,从而深刻地改变着职工的职业构成、技能需求、劳动关系,具体表现为劳动者队伍迅速扩大,流动持续加快,利益诉求分化增强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工会必须直面挑战,竭力运用新技术扩大工会服务职工覆盖面,竭诚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服务。强调:“工会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哪里的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哪里的工会就要站出来说话。”[4]智慧工会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工会大数据库建设,以会员管理体系和信息资讯平台、网上办公平台、会员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以及自动化办公系统、普惠制服务系统为主要内容,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网上“一键式”服务,促进形成互联互通、资源集约、高效便捷、上下协同的智慧化服务体系,切实为职工提供便捷、普惠暖心服务。例如,北控数字工会“12351”服务体系涵盖:1库(大数据库)、2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3网(工会门户网、微信微网、三级服务网)、5平台(文化平台、云商平台、教学平台、扶助平台和即时通讯平台)、1家(北控和谐之家)。北控数字工会的上线,使得职工不管身在何处均能享受“家”服务[3]。
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战略意义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认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农村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企业品牌营销战略意义及实施措施探究论文
摘要: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如果中国想尽快摆脱原先“世界工厂”形象的话,那么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构建成功的品牌,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品牌资产的运作优势,掌握一些品牌资产建设的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品牌营销;战略;作用;实施
当前,国际市场上的生产力已经处于过剩状态,几乎所有采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入到了买方市场。市场竞争的环境和手段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取胜的主要竞争手段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和服务本身,还包括良好的品牌资产建设的方法和策略等。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品牌是生产者,经营者为了标识其产品,以区别于竞争对手,辨认消费者认识而采用的显著的标记。品牌可以是一个名称,一个术语,一种记号,一种象征或设计,也可以是上述若干因素的组合。换言之品牌是用以辨别不同企业,不同产品的文字,图形或文字,图形的有机组合等。
一、品牌营销战略的作用
现在,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标记了。按照营销学权威P道尔的解释是:“品牌是由一种保证性徽章创造的无形资产。”费尔德维克是著名的广告商BMP公司的执行董事。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该公司开创性地使用较完善的研究技术来了解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20世纪90年代营销发展史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进步之一。它是用来解释成功品牌与不成功品牌之间区别的一把钥匙,具有以下几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