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考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17:52:2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战略思考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会计管理战略思考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人伦思想为主流,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传统文化主要倡导“天人合一”的辨证思维、和谐中庸的中和思维及直觉经验的顿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借助于战略管理会计人员的思维媒介,能对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施加积极影响、提供重要启示。这充分表明,传统文化是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利因素。
一、“人本”思想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积极影响
儒家文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及人际关系,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在思维观念上重视“民”及“民”的重要作用,而且在处理“民”与“社稷”、“民”与“君”关系时,始终将“民”置于首位,认为“人”既是治理(管理)主体又是治理(管理)客体,显示出传统文化浓厚的人本主义倾向。传统文化还将人划分为若干类别。从治理角度看,有“劳心者”和“劳力者”之分,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仅从纯管理角度看,它揭示了传统文化对管理的一般理解:管理就是“人治”和“治人”,也就是说,管理的主体是人——劳心者,管理的对象也是人——劳力者,这与现代管理科学对管理的解释完全一致。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对于当前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活动极为有利。我国企业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都是在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企业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树立人本思维方式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本管理,在管理活动中重视人的因素、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创造管理奇迹。
日本经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腾飞,其原因之一就是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精髓,在企业中实施人性化管理。日本企业家将儒家文化融入到现代科学管理中,提倡人本管理思维理念,激活了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如丰田公司明确强调的两大支柱之一就是“尊重人性”,即尊重员工,将员工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成果联系起来,尊重所有关联客户,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保持率。管理方式一是强调尊重、团队合作,注重以人为本和人际关系和谐;二是强调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三是强调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一致。中国企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条件得天独厚,因此有优势和潜力在“人治”和“治人”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企业人本管理的推行,为战略管理会计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即通过会计职能活动来激励人,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如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从顾客和员工角度设计平衡计分卡,取得了很大成效,被企业奉为至宝。同时,人本管理的实施,也使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核算和管理成为可能。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式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将人力资源纳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进行管理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如果战略管理会计能够真正实现将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以企业人力资源为对象,确认、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信息,将会计研究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不仅可以为知识化企业进行战略决策和收益分配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化企业建立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剩余收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奠定产权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人力资源投资规划和资本预算、人力资源价值、成本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投资分析、员工绩效评价、人力资源信息披露等。
战略指导实践思考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对于更好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深刻领会共同富裕思想和战略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围绕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今天的实践,深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应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认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二是明确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三是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人才强国战略思考
**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人才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证。
一、要深化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认识
人才是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认识上要从三方面来深化:一是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国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把握。能否拥有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科技创新上的优势和在竞争中的主动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国际化的态势日趋显现,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争夺和占有国际人才资源。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脚踏实地的作风,立足大局,着眼当前,把人才工作放到国际大背景下去考虑、去谋划,争取在国际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二是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起点上来思考和把握。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各个阶层、各条战线的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造就各类高素质人才,是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人才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大计,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三是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党的“三支人才队伍一起抓”的大格局中来思考和把握。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不仅要努力造就一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党政干部队伍,而且要努力造就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善于在市场竞争中办好企业的企业家队伍,还要努力造就一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专家和其他各类人才队伍。这既是党的人才政策的重要体现,又是新时期人才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在现阶段形成人才工作合力的有效途径。
二、要创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制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才工作的活力取决于体制和机制。因此,一是要建立适应性强的人才机制。在工作方针上,要围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人才保证”这个方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工作内容上,要处理好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物质激励与精神鼓励的关系,坚持党政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三支队伍一起抓。在工作布局上,要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为途径,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抓住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环节,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二是要健全培养机制。要确立终身学习观念,引导社会、单位、个人共同参与人才教育培训投资,建立分层次分类培养机制,促进各类人才思想观念的更新、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内在素质的开发。着眼于“靠得住、有本事”,建立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业务能力为框架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加大党政机关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着眼于增强把握市场经济能力,加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培养力度,按照高起点、国际化的要求,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加速培养一批能取得国际通用职业资格、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着眼于加快知识更新,培训创新能力,加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三是完善吸引人才的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加快打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大范围遴选优秀人才,构建以竞争择优为主导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健全引才引智通道,满足当前需要与储备今后需求相结合,敞开大门接收高等院校毕业生,大力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加快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依托项目聚集人才,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通过人才流动实现项目合作和成果的转化,通过产业基地、技术创新基础建设,吸引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来创业。引入市场机制,积极推进企业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职业化进程。四是建立激励机制。要着眼于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建立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调动人才的创业积极性;要着眼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要重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着力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感。
三、要制定强有力的人才强国措施
开放战略思考
一些专家和十七大代表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报告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这12个关键字定位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含义深刻,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特点、新趋势。
“新的开放战略,对内是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支撑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科学发展,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外则是为和平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保障中国的和平崛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隆国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对外开放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经济体,变成了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对外开放经历了早期的试点探索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扩大开放阶段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体制性开放阶段。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大大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中国在更广领域、更深程度上与世界经济融合在一起。
“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十七大报告中对中国和世界关系的这一论断,引人瞩目,是观察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隆国强说,以往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出口竞争力低下、外汇不足的矛盾,因此对外开放的重点在于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现在,我国推进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与外汇缺口问题已基本克服,但却面临着贸易摩擦增多、国内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依赖程度加大等新挑战。
面对新的形势,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立场。报告提出,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思考
各区、县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市直属机构: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为促进我市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我市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造就一批真正以品牌带动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根据《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国发〔1996〕51号)、省政府《关于印发**省质量振兴计划的通知》(皖政〔1998〕22号)的有关要求,决定进一步加快实施全市品牌战略工作。
一、充分认识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我市品牌战略成效明显。目前,全市共有22家企业的23个产品荣获**名牌产品称号。**毛峰茶、太平猴魁茶、**贡菊花3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免检产品实现零的突破,优势农产品绿茶已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2006年我市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
(二)我市品牌战略形势严峻。企业创建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的意识还不强。品牌数量相对较少、结构单一,品牌竞争力不高。品牌培育机制不健全,缺乏针对性、综合性的培育措施,产品标准、质量、认证、品牌保护、检验检测等创建品牌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还比较薄弱。品牌激励措施不完善。
(三)坚定不移地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当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的工业、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也正进入一个重要的历史性的转型期,只停留在单纯的廉价要素中获取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将难以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市场经济培育和发展体系,促进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供电战略性思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与我党的建党宗旨和思想理论一脉相传,是团结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世纪、新发展的富有纲领性、战略性、时代性、前瞻性的思想理论。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现阶段每个党员、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有所不同的。民主革命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实现人民的翻身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快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当前正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关键时期,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经济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真正履行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政治利益)。
**年我们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夺取迎峰度夏战役胜利的行动,这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很好体现。**年夏季,**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由于**地区大电网的缺电,加上“**”之后社会经济强劲的反弹势头,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给我们的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供电职工积极备战,坚守岗位,步调一致,认真按照市府领导提出的“一个坚持,三个确保”的要求,事事以大局为重,始终将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了市东地区的一方平安。对于我们供电职工而言,取得迎峰度夏工作阶段性胜利,充分体现出我们广大职工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决心和毅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供电企业靠市场生存,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这一思想早已深深扎根于我们市东每位职工的脑海里。在**年迎峰度夏期间,电网缺电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保电网安全,保客户正常用电,关键要靠错避峰等调节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营销部门的同志不顾休息,不辞辛劳地上门落实错避峰名单,到客户处逐家签定错避峰协议,不厌其烦地做疏通解释工作,并站在维护客户利益的角度,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客户安排好生产计划和科学合理的用电,他们以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真诚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客户的理解和支持。应该说,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文明行业、文明职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正是他们和其他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的电力职工,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电力用心服务的形象。迎峰度夏各阶段的工作,自始至终都体现了供电职工心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我们有序、有力地执行了上级的工作要求,赢得了迎峰度夏工作的最终胜利,赢得了广大电力客户对我们工作的首肯。
二、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对企业品牌建设的不断追求。
乡村旅游振兴战略实施思考
党的以来,通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通化市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争做全省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推动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均衡发展有效融合,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和谐建设示范县。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壮乡村振兴产业之“骨”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支撑。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林下经济,突出抓好长白山绿色农特产品深度开发,以平地人参、贝母为代表的道地药材和绿优稻米、蓝莓、大榛子、食用菌等优势产业发展迅速,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通化蓝莓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推进品牌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主动融入“吉字号”品牌集群,培育了“和韵”“通天”“参威”“江达”“西江贡米”等一批具有通化县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英额布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西江镇被评为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融合的文章。全面推进从单一景点建设向综合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建立乡村旅游服务平台,整合完善全县乡村旅游线路,完成石湖国家森林公园、“虎湾线”环城游、西江休闲观光农业游等旅游节点链接布局。加快建设以西江贡米小镇、康养谷旅游度假村、关东民俗旅游等为代表的田园综合体和精品旅游景观景点。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塑造乡村振兴美丽之“形”
持续巩固提升绿色生态优势,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不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改革,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优化乡村发展布局。不断完善乡村规划,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进一步强化空间用途管制。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升级。高标准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实施边沟、围墙、景点、道路、绿化美化等提升改造新建项目,逐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百村引领”行政村2个、“千村示范”行政村14个,建设宜居村庄104个、休闲景点198处。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联动保洁机制,全面推动“三清一改一建”整治,狠抓“一控两减三基本”,建设生活污水处理人工湿地31个;全县无害化厕所和卫生厕所改造率达85%以上;化肥有效利用率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32%和94.8%;“毁林种参”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三、不断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凝聚乡村振兴文化之“魂”
实施人才战略思考
据说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即使公司在一夜之间焚毁殆尽,只要公司的人才存在着,依靠他们就能够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同样强大的可口可乐公司。——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企以才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为我们勾画出了新世纪人才工作的蓝图,广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定要贯彻会议精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人才强企,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经济发展的资源已从以自然资源为主转向以劳动者智力(人才)资源为主,人才资源已上升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统领和制约着其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当今南方最大的石化工业基地的茂名石化公司,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离不开众多优秀人才的心血和汗水。当前,在石油原料资源和市场资源、设备设施等方面,茂名石化均不占优势,要发展只能拼人才资源。必须看到,茂名石化现在虽然有30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但与当前1350万吨炼量、38万吨乙烯产量和将来2000万吨炼量、100万吨乙烯产量的发展规模相比,人才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况且,公司的一些化工、石油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每个月都有流失到惠州乙烯、上海等石化企业的情况。扩大人才资源,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才强企,必须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人才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能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人才的概念须辩证地看待,“博士里面有庸才,工人里面有人才”。同志指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源,不唯身份。当前,茂名石化公司不但强调要发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培养一大批技工人才。只有充分挖掘出公司现有的15000名职工的潜力,才算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人才强企,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人才强企战略首先是做好人的工作,必须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放在首要位置。企业要搞好协调、服务,着重抓好制度建设、力量整合、环境营造等工作,协调和发挥好各方面的作用。
**年,茂名石化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国际经营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拥有丰富实际经验和一技之长的技工人才队伍,确保到2005年培养3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50名高级管理人才、50名高级技师、100名战略后备人才,顺利实现公司的“3551”人才工程,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对外投资实施战略思考
摘要: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文章分析了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体现在有利于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国际转移,规避外贸壁垒和摩擦;有利于全球范围获取战略资源,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并提出我国未来发展对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贸易壁垒,直接投资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已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金融项目下的对外投资包括对外直接投资(FDI)、证券投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和其他投资(贸易信贷等)三大部分。本文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
一、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企业跨国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正日益跨越国界流动,促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也有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种投资机会,实现其利益追求目标。在我国现阶段拓展海外投资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引导和服务的角色,企业是核心。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扩展和方式演变,不但体现出国家的对外政策更加宽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资助扶持,而且还反映了部分企业已不满足于国内市场所提供的发展空间,更需要通过多样的方式寻求海外资源和市场,特别是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进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国际化整合和开展国际化经营,来获取专业人才、专利技术、管理经验和海外市场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培育。
机关党建服务动战略实践思考
今年以来,我们在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动员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支持招商引资工作,在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比谁招商引资多、比谁项目服务工作好的"学英模、比贡献、促发展"的活动,并把活动纳入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考评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认真抓好本委的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的实践,不仅使我们品偿了抓经济工作的艰辛,也引发了我们对机关党建工作如何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思考。
思考之一:必须端正思想认识,增强参与和支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是明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以发展这一主题来贯穿的。而加快经济发展,对一个地区来说,实施项目带动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选择。因此,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十分注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深化开展"学英模、比贡献、促发展"活动,积极引导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认识项目工作对于加快**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决策上来,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强化争上项目、抓项目、挖项目的意识,自觉增强为加快**发展尽义务、做贡献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不遗余力、扎实有效地推动项目带动战略的有效实施,在市直机关掀起新一轮创业的热潮。
二是明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做任何事都必须有一个载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讲,激活生产要素或者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经济发展的重点,而生产要素的聚集和流入,项目工作不失为一个有效载体。尤其是**这样一个在福建省相对闭塞的内陆地区,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就必须有一大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大项目,就必须长期坚持项目带动这一有效的战略,用项目张扬优势,配置资源,聚拢资金,推动发展。
三是明确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有效解决**经济社会生活问题和矛盾的需要。项目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单元和细胞。一个地区要参与市场竞争,增强经济实力,必须要有项目来做支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虽有很大的发展,但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些问题和矛盾还较突出。抓好项目工作,推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无疑就抓住了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关键。因为,只有抓好项目的开发,才有投资,有了投资才有发展,有了发展才有就业、税收和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工业增效,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效促进各种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决,才能带动先进文化的建设、维护和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考之二:必须改进机关作风,积极营造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