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12:20:3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债券市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债券市场发展
一、我国债券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额达41000亿元,市场成员上升到700家。从纵向比较来看,债券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市场交易规则日趋完善,债券托管体系和交易体系等基础建设不断加快,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纵观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是并驾齐驱的。2001年,美国的股票市值占GDP的168%,债券相当于143%;另据统计,全球债券相当于GDP的95%。而我国2001年末债券总值仅相当于GDP的29%。美国发行了3.1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达3.4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债券是2.7万亿美元,公司债券总和大大超过了政府发行的债券,且当年发行的公司债券是同期股票金额的16倍,占主要地位的是公司债券。而在我国,2001年发行国债约4884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总发行量却不足400亿元人民币。因此,不论是从资本市场上债市与股市的关系看,还是从企业的资本结构看,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市场约束和制度方面的原因,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无论是在规模、品种,还是在市场的发育程度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即使同我国迅速发展的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也显得较为低迷,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条“短腿”。
二、影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原因
(一)制度性因素是导致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首要原因
一方面债券发行制度不尽合理。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发行实行多部门审批制,既增加了发行成本,又助长了政府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在债券品种方面,重国债轻企业债券;债券发行还存在随意性、品种的单调性、对外的封闭性等问题。另外债券交易制度不合理。由于债券发行主体存在信誉级别、类别、发行和流通范围等方面的不同,债券所需的托管服务和交易方式(询价或电脑撮合)必然不同,目前分层次的债券托管体系和立体式的债券交易服务网络亟待加强和完善。此外,缺乏便捷有效的债券市场结算服务系统也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债券市场综合统计分析
摘要:我国债券市场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结构最复杂的市场,导致综合统计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难度。文章通过梳理全球金融业和债券市场统计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债券市场综合统计的开展现状,针对法律基础、金融基础设施、统计信息标准、监管协调与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综合统计;国际标准
一、背景与意义
债券市场综合统计工作是指覆盖债券市场参与机构和业务活动的统计管理和运行机制。2018年4月,国务院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制定了相关工作的目标范围、原则和未来规划。《意见》提出结合国际标准和我国监管实际,统一金融机构编码、金融工具编码、交易对手方编码,并建立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意见》明确了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债券市场统计制度建设,统一债券统计分类、接口规范和报送规则,强化数据系统内在的有效关联。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部分,完善债券市场综合统计工作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步骤。一是夯实我国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辨析市场相互关联的程度,强化系统性风险管控;三是完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市场治理。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资产全球配置的趋势下,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做好与国际标准对标的准备,一方面引进国际经验有助于调高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转效率,另一方面越早参与国际标准修订的相关工作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鉴于各国债券市场具有不同特点,综合统计工作必然依照本国投资者类型、产品结构和资金流向等设置相应规则,以分析债券市场的发行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二、综合统计工作的国际经验
1.综合统计框架。2009年,二十国集团(G20)了《金融危机与信息缺口》报告,认为当时统计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存在缺陷,影响了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有效反馈,如识别金融部门风险、评估国际金融网络关联程度、监测外部脆弱性和强化监管部门信息共享等。针对信息缺口问题,G20制定了20条政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形成监测全球金融业与非金融业资本流动与头寸管理的全球信息系统,该目标的第一阶段(DGI-1)任务已于2015年完成。第一阶段构建了金融统计的基础框架,主要包括构建债券市场和影子银行监测体系、实施加强版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Plus)等,使统计数据在支持本国、跨境、国际金融稳定性分析和宏观政策决定中发挥出重要作用。2015年,G20开展第二阶段(DGI-2)工作,并计划于2021年完成。为了进一步满足政策制定者风险监测、信息共享的需要,DGI-2将进一步完善最低标准的通用数据集合、提高数据质量、完善数据定期收集交换机制,并强化在金融脆弱性、关联性和溢出效应分析。DGI-2将通过分析国际投资头寸、全球流动性和外汇敞口,强化金融数据在宏观金融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其中,G20关于债券市场发展行动计划聚焦于数据质量的提升,建议在《证券统计手册》(HSS)的框架下按照部门、币种、利率类型、原始期限、发行场所等,并根据SDDSPlus报送数据。HSS即证券市场统计框架的指导性文件,由国际清算银行(BIS)、欧洲中央银行(EC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HSS定义了债务证券和权益证券的主要特征,规范了证券发行及持有数据的统计工作,并分别就证券识别、分类、估值、头寸和流动性等设置了相应标准。在《国民账户体系》(SNA)的框架下,HSS推荐使用四式记账法,即交易双方依据权责发生制采用复式记账法同时记录资产负债余额变动情况,无法识别的数据将被记入误差项。从国际实践看,美国、欧元区、日本通过资金流量账户记录各经济实体的资产负债余额及交易量数据,其优势在于考察金融市场活动的整体变化,但难以判断微观变化的趋势和潜在风险。因此,HSS建议各国在提供债券发行数据、债券持有数据的基础上,提供“发行和持有交互表”(From-whom-to-whom),以反映不同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从国际实践来看,发行和持有交互表的信息量极大且数据较难获取,且对数据精度和数据统计细分的要求较高(李静萍,2015)。从这一点而言,全面推进债券市场产品和参与者的国际分类标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统计结果。2.国际标准。国际编码标准是HSS框架下数据编制的基础,更是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市场监测服务的关键。从国际实践看,金融产品交易结算流程中,国际编码能够提升金融市场风险防范的能力。从金融交易要素来看,包括金融产品、交易场所、交易主体等环节均需与基础数据库实时连接,以便动态掌握金融市场活动,强化风险识别与管理。目前,金融服务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主要由国际标准组织(ISO)下属的TC68技术委员会负责。主要的国际标准包括国际证券识别码(ISIN)、金融工具分类码(CFI)、金融工具缩写码(FISN)、市场识别码(MIC)、法人识别码(LEI)、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ISO20022)、SDDSPlus(IMF,2012)等。随着上述标准的广泛应用,TC68衍生出国际证券编码机构协会(ANNA)和全球LEI基金会(GLEIF),为金融统计工作中的技术指标发展提供后续服务。(1)金融产品识别标准。金融产品识别标准主要包括ISIN、CFI和FISN三类标准。其中,ISIN基于ISO6166编制,提供覆盖权益证券、债务证券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十二位全球通用识别码,除前两位国家码和最后一位检查码外,中间九位数字由各国定义;CFI基于ISO10962编制了78种全球通用的金融产品类别,并依据金融产品的特征分配六位(字母)全球通用分类码,每一位字母均对应金融产品的类别及其属性;FISN基于ISO18774编制,由ANNA提供注册服务,其目的在于提供一个附带发行人和金融产品描述的名称缩写,ISO18774将金融工具分为七大类、二十五小类,并分别七大类产品制定了编制规则。(2)法人识别标准。金融危机后,G20为加强金融机构管理,防止部分机构进行多种复杂交易时的交易对手识别问题,提出制定标准化格式识别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交易机构,强化对法人实体的行为监管。全球LEI体系包括监管委员会(ROC)、GLEIF和地方运营系统。其中,ROC由各国监管机构组成,其职责是完善法人识别标准;GLEIF汇总各国LEI数据,确保全球LEI体系的有序运行;地方运营系统需获得国际互认,依据法人识别标准提供注册、查询、下载等服务。LEI基于ISO17442和GLEIF规则编制,依据40项描述内容编制成二十位数字和字母组成的法人识别码,其中前四位为地方运营系统识别码。从国际实践看,全球目前共有32家地方运营系统,其中11个国家的地方运营系统职能由中央证券存管机构承担,3个国家地方运营系统职能由当地证券交易所承担,我国地方运营系统为全国金融标准化委员会。截至2018年3月末,全球注册数量超过100万个,我国共注册955个法人识别码。(3)交易场所识别标准。交易场所申请MIC的前置条件是获得LEI编码。MIC基于ISO10383编制,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交易场所以便于产品信息的自动化处理,ISO授权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为MIC的注册机构。截至2018年3月末,全球注册数量1616个。其中,英国、美国、日本分别注册交易场所397个、272个和44个;我国共注册13个交易场所,全部为全国性和跨境交易场所,不包含地方性交易场所。(4)数据披露和共享标准。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标准是SDDS,该标准于1996年公布,旨在提升财政、金融等数据披露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在此基础上,IMF于2012年提出SDDSPlus,并于2014年正式执行。SDDSPlus针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经济和金融数据的公布标准,以提升国内和国际金融稳定性。截至2017年末,全球共14个国家加入SDDSPlus,我国于2012年加入SDDS,尚未加入SDDSPlus。(5)债券交易业务统计。金融稳定理事会(FSB)针对证券融资交易的金融统计问题,分别于2015年《国际证券融资数据收集与汇总的标准与流程》、2018年《证券融资交易报告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等文件,为证券融资交易的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参考。从全球债券市场发展来看,债券借贷与回购业务是一种非常活跃的交易行为。尽管不同国家的交易形式有所差别,但《指引》特别强调交易对手方是交易数据的重要来源,对于中央清算交易来说,中央对手方则是主要的数据提供方。同时,各国监管机构作为本国数据的汇总人应确定本国数据的涉密级别,并在月末后15个工作日内,与全球总汇总人共享月度数据。3.各国综合统计经验。(1)法律基础明确。美国、欧洲先后出台多部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部门采集数据的权力和范围,同时为不同部门采集数据时的协调工作提供了法律基础。如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为监管机构的数据统计权力、范围、频率提供了法律基础。(2)数据报送机构集中。在债券市场统计方面,主要的数据报送机构为交易所、清算所、中央证券存管机构等,即各国的交易平台和提供交易后端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由于清算所和中央证券存管负责债券交易的清算和结算,掌握债券市场的核心交易数据,因而在债券市场数据统计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各国债券交易的实践来看,G20国家除中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土耳其之外的所有国家都呈现出集中统一的金融基础设施架构。其中,欧洲于2006年提出建设T2S平台统一欧洲证券结算系统的建议,并已于2017年9月完成全部阶段建设,实现泛欧金融市场证券结算平台的一体化建设。(3)信息共享机制健全。美国、欧洲、英国等通过法律制度安排、谅解备忘录形式或者跨部门组织的协调下完成信息共享工作。如美国各监管部门在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的指导下,强化信息采集与共享工作;欧洲通过谅解备忘录形式与欧盟统计局、欧盟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共享信息;英国各监管部门根据《金融监管改革法案》采集和共享信息。(4)各国统计标准严格。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均依据SNA框架编制债券市场持有、发行及交互表数据,并根据BIS、IMF、ISO等国际组织对统计要素的修订,及时更新本国的统计数据方法,如欧洲央行采用HSS作为欧元区证券统计标准。
债券市场选择论文
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在市场上赢得广泛关注,对于深化债券市场改革、推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利率市场化建设等均有积极意义,市场主体对此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这一交易方式推出后,截至9月底,债券远期交易累计成交60笔,金额87.34亿元,成交较为清淡,这说明,目前金融市场形势下,国内机构仍无法借助远期交易获得投机、对冲或者套利的操作机会。尽管国内将逐步推出西方成熟市场的各种基本工具,但市场表现说明“引进”产品在国内仍面临着较长时期的磨合以及被选择的过程,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西方思维模式下,金融市场的行为模式和交易方式。
一、债券市场金融工具比较
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存在预发行,回购及逆回购、期权及期货、本息剥离工具等金融工具,这些工具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例如,债券发行前活跃的预发行交易能够提前度量市场需求,便于发行人、承销商对债券的定价;回购及逆回购交易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帮助交易机构实现短期融资;债券的期货及期权市场,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在流动性市场中建立分散化的对冲策略;本息剥离工具产生的零息债有助于实现现金流的重组,满足不同投资群体对不同现金流结构的需求。
近儿年,通过研究西方成熟市场运行状况,国内债券市场逐步引进了一些金融工具,目前已扩大到(质押式、买断式)回购及逆回购交易、本息剥离工具、远期债、远期交易以及即将推出的预发行交易等工具。从市场表现看,质押式回购及逆回购交易工具存在时间最长,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调节流动性、管理头寸的基本手段,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各交易品种中交易量排名第一,2004年交易量将近10万亿元。买断式回购与质押式回购类似,能够向市场参与者提供融资渠道,在国内债券市场基础券种较少、尚未建立连续拍卖发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2004年交易量仅为1200多亿元。由发行人主导开发的本息剥离工具,由于国内市场流动性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的有效需求,交易稀少,国家开发银行也仅试探性地操作了一次。远期债主要为了解决国内资金供给与利率的季节性波动较大的问题,这一安排最早在财政部发行国债时启用。目前,市场资金较为宽松,人民银行在央行票据发行中使用这一制度,用以熨平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市场的冲击。而即将推出的债券预发行制度,能够帮助确立价格发现机制,缩短承销时的分销周期,减小承销商的资金占用。
二、远期交易手段及国内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发展
第一阶段:2003年债券市场展望
要对2003年的债券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必须对当前影响债券市场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一)2003年会不会出台降息举措
2002年11月6日,美联储再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75%下调到1.25%,此举创造了41年来美国联邦利率的最低记录。紧接着,香港金管局宣布将基础利率调低50个基点。年末这次由美国牵头的降息行动是否会对人民币利率的走势产生影响?
基于以下理由,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利率将维持稳定。
首先,我国人民币利率调整主要考虑国内宏观经济政策需要、物价总水平、社会资金供求状况等因素,利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独立性。前三个季度经济数据显示,GDP增长达到了7.9%,增速逐季小幅回升;CPI环比指标开始出现止跌回升势头。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局面使得再度降息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债券市场选择论文
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在市场上赢得广泛关注,对于深化债券市场改革、推动风险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利率市场化建设等均有积极意义,市场主体对此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这一交易方式推出后,截至9月底,债券远期交易累计成交60笔,金额87.34亿元,成交较为清淡,这说明,目前金融市场形势下,国内机构仍无法借助远期交易获得投机、对冲或者套利的操作机会。尽管国内将逐步推出西方成熟市场的各种基本工具,但市场表现说明“引进”产品在国内仍面临着较长时期的磨合以及被选择的过程,因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西方思维模式下,金融市场的行为模式和交易方式。
一、债券市场金融工具比较
美国债券市场主要存在预发行,回购及逆回购、期权及期货、本息剥离工具等金融工具,这些工具的活跃,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例如,债券发行前活跃的预发行交易能够提前度量市场需求,便于发行人、承销商对债券的定价;回购及逆回购交易有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帮助交易机构实现短期融资;债券的期货及期权市场,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在流动性市场中建立分散化的对冲策略;本息剥离工具产生的零息债有助于实现现金流的重组,满足不同投资群体对不同现金流结构的需求。
近儿年,通过研究西方成熟市场运行状况,国内债券市场逐步引进了一些金融工具,目前已扩大到(质押式、买断式)回购及逆回购交易、本息剥离工具、远期债、远期交易以及即将推出的预发行交易等工具。从市场表现看,质押式回购及逆回购交易工具存在时间最长,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调节流动性、管理头寸的基本手段,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各交易品种中交易量排名第一,2004年交易量将近10万亿元。买断式回购与质押式回购类似,能够向市场参与者提供融资渠道,在国内债券市场基础券种较少、尚未建立连续拍卖发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2004年交易量仅为1200多亿元。由发行人主导开发的本息剥离工具,由于国内市场流动性不足、不能满足市场参与者的有效需求,交易稀少,国家开发银行也仅试探性地操作了一次。远期债主要为了解决国内资金供给与利率的季节性波动较大的问题,这一安排最早在财政部发行国债时启用。目前,市场资金较为宽松,人民银行在央行票据发行中使用这一制度,用以熨平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市场的冲击。而即将推出的债券预发行制度,能够帮助确立价格发现机制,缩短承销时的分销周期,减小承销商的资金占用。
二、远期交易手段及国内发展现状
债券市场风险
一、债券市场上的利率风险分析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使得相关资产的价格或回报率变得更低或负债变得更为巨大。对于债券资产而言,其本质是一种利率敏感性资产。从理论上讲,债券资产价格P总可以表示为:
P=f(R,r.t),且dP/dR>0,dP/<dr<0,
其中,R代表票面利率;r代表市场利率或收益率;t代表债券的剩余期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低;市场利率或收益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显然,市场利率的变动必然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从而会给债券持有者带来风险。
(一)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的发展
近20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持续,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率决定机制逐步实现由行政管制向市场决定过渡。
债券市场托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秩序,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以下简称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登记、托管和结算适用本办法。
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的登记、托管和结算适用《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
第三条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业务遵循安全、高效的原则,采取全国统一的运营管理模式。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登记托管结算机构和债券登记、托管和结算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政府约束替代市场约束制影响债券市场发展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导论;企业债券的政府约束制度分析;企业债券的市场约束制度分析;结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市场的制度约束特征非常明显、本文的约束性制度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内涵的理解基础之上、政府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运用政府管理手段对发债企业的发债资格、债券发行价格以及发行数量实施严格限制、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基本决定性因素是融资成本、政府通过严格的行政审批,对发债申请企业实行严格的筛选、政府对企业的发债资格实施严格的审批、在市场约束制度下,政府对发债企业的资格审批将不复存在、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责任、市场约束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提高资本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证券市场融资结构、市场约束制度下的信用评级机构,必然是以投资者的需求为导向的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约束性制度安排对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策略行为和互动模式产生影响,进而形成迥异的市场发展结果。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真正根源,就在于政府约束制度对市场约束制度的替代。为了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约束制度向市场约束制度转换,以修正企业债券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从而形成良性的市场互动机制。
关键词:企业债券,制度,政府约束,市场约束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市场的制度约束特征非常明显,无论是最初的迅猛发展,还是急转直下的快速萎缩,直至最近出现的可喜抬升势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也正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强势干预,才造成了企业债券市场自身的约束性制度无法形成,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和互动模式表现出极大扭曲。深入研究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策略行为选择,是我们认识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对市场构成不同影响的关键。本文正是试图在博弈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如何影响企业债券市场各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的,并基于分析得出结论:只有从约束制度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政府约束制度向市场约束制度转换,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债券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模式,从而推动企业债券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导论
本文的约束性制度分析框架是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内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即制度是与具体行为集密切相关的规范体系。本文所谓的约束性制度安排是在制度抽象内涵基础上的具体化,是为了研究特定问题而做的有目的性的概念框定。所谓约束性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和约束对象,由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参与人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的制度均衡。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约束性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特定的约束目标和约束对象(即被约束的客体)、规则(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组织或个人(即实施约束的主体)以及制度实施机制。不同的约束性制度安排会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引起市场运行效率的差异。就企业债券市场来说,约束性制度安排是为了保证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从而对企业的发债行为实施必要的制度约束,以减少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约束性制度安排最重要的实施机制,就是能对企业的信用状况做出很好的鉴别,从而保证市场债务契约的有效执行,既要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同时又不能因噎废食把信用良好的企业拒之于市场之外,阻碍企业债券市场的正常发展。
债券市场变化及问题解决
1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11981-1993中国债券市场的起步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债券市场的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大(见表1),金融债券的发行主体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规模较小,企业债券发行规模逐年增大。
1981年财政部恢复发行国债,从而结束了中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长达20年的“无债时代”。1998年初,国家逐步增开国债流通转让试点,标志着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产生,奠定另外国债二级市场发展的基础。1991年财政部组织了国债的承购包销,首次将市场机制引入国债一级市场。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推动了国库券地区间交易的发展。
1985年中国开始发行金融债券,但金融债券发行主体主要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规模比同期国债和企业债券都要小。
1988年中国开始发行企业债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2年,中国出现了从农村到城市兴办集体企业的热潮,不少乡镇企业率先采用“以资代劳”和“以劳代资”方式向厂内职工筹集资金,企业债券也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到了1992年,我国企业债券发行规模达到了最高规模,全年发行680多万亿。1993年,国务院颁布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企业债券实行额度管理和审批制,债券市场得到规范,但规模也随之缩小。
我国债券市场研究论文
摘要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全国统一、多层次、面向各类经济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债券市场框架,银行间、柜台和交易所三个债券子市场各有侧重、相互连通和互动。从债券市场机制和框架形成角度,对我国债券市场10余年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债券市场进一步深化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债券市场回顾发展
1对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回顾
1.1债券市场规模不大,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流通性有待提高
1999年末,我国发行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融资券、企业债券的总余额为17985.33亿元,占当年GDP的22%,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94%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其他债券的发行规模很小,从二级市场来看,也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交易规模相对较大,其他债券的市场份额较小,且整个债券二级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是很大。1999年沪深证交所和银行间市场的债券交易总量占当年GDP的比重不到1/3。除了国债,其他各种债券的流通性仍然较差。
1.2债券市场的框架结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