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致富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7:42:2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增收致富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民致富增收的文章从何处落笔

农民致富增收的文章从何处落笔

——对XX义和庄乡苑庄村肉鸭养殖业快速兴起的调查与思考

短短三年的时间,XX市义和庄乡苑庄村60多户农民先后搞起了肉鸭养殖,建起了投资500万元的绿野生态养殖服务公司和两个肉鸭养殖基地,月出栏达到50万只,产品销往北京、沧州,流向韩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年获利超过2000多万元。“要想富、养肉鸭”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文秘部落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形势下,苑庄村民如何趋利避害,融入国内、国际市场,“问渠何以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深入到义和庄乡和苑庄村,通过与群众座谈,入户走访、实地查看,从中总结到了一些经验,得到一些启示。

一是帮农民勤“洗脑”,给农民好“信息”。苑庄村地处义和庄乡东北部,总人口814人,耕地面积1269亩,过去该村80%的农户都以瓜菜种植为主,但由于受传统种养方式和品种的影响,苑庄村民也跳不出“果贱伤农、菜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的怪圈,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受挫。“落后就是耻辱,贫穷就要受苦”,穷则思变,成为苑庄村民的共识,随着市场农业的快速兴起和中央、省、市各级惠农政策的出台,义和庄乡党委、政府多次带领乡村干部、种养大户和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使他们认识到思想僵化、观念保守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认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种植瓜果蔬菜,已经不能应对生活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穷则思干、穷则思进,盼富、想富、求富成为村民追求的新时尚。义和庄乡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契机,将泰国正大集团香河分公司肉鸭供应不足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他们,在义和庄乡政府的帮助下,该村与香河分公司频繁接触,通过2个月的积极运作,发动起当地较有经济发展头脑的致富户赵海恩作为泰国正大集团香河分公司与农户的中介人,发展订单肉鸭养殖。经过三年的时间,带动起周边地区400多家农户从事肉鸭养殖,创利逾5000万元,发展成为泰国正大集团香河分公司八大肉鸭养殖基地之一。

二是帮农民筑“链条”,给农民化“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仅靠农民一家一户,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参与市场经营,一旦产品价格有所波动,其风险是这些缺乏市场经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户难于承受和抵御的。这就需要构筑稳固的产业链条来化解这些风险。苑庄村民赵海恩在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后,经过两个月的运作,投资300万元组建了绿野生态养殖服务公司,向上积极与泰国正大集团香河分公司协调,挂靠龙头企业,联系肉鸭销路;向下积极发动苑庄广大农户,发展肉鸭养殖,由绿野生态养殖服务公司给养殖户提供信息、资金、技术、鸭苗、饲料、医药等全套服务,成功的架起了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桥梁,衔接起了肉鸭养殖产业链条。赵海恩从事肉鸭中介三年的时间,已获得中介费50多万元,在给自身带来收益的同时,大批的肉鸭养殖户通过与其签订合同养殖肉鸭,也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入。截止目前,每个肉鸭养殖户平均获利都在3万元以上。村民郝明洁投资4万多元,从事合同鸭养殖,短短一年时间获纯利6万元。村民贾涛投资38491元养鸭2500只,经过一个多月时间,肉鸭出栏后,回收资金45032元,获纯利达6541元。

三是帮农民解“难题”,给农民强“依靠”。农民闯市场受到资金、信息、技术、场地、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尤其是面临资金和占地这两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转变职能,由“管理员”向“服务员”转变,帮助农民克服难题闯市场,实现快速增收。在苑庄肉鸭养殖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义和庄乡政府注重发挥服务职能。一是用活生生的事实转变农民传统的种养观念。首先是组织落后村的农民到养殖业发展较快的村,深入到养殖专业户家中现场参观,听取养殖户“现身说法”。其次是选派贫穷户农民到先富起来的养殖户家中打工,在挣取工资的同时,学习技术,开拓思维。同时,由乡党委、政府聘请北京养殖专家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宣讲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广大农民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逐渐树立起动态农业和市场农业的观念。二是政策扶助解决农民生产难题。首先是义和庄乡党委、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拿出60万元资金后,又协调信用社贷款100万元,支援绿野生态服务公司作为流动发展资金,解决龙头中介组织融资难题。三年来,他们与农村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积极协调,为养殖户提供农村经济发展小额信用贷款近200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筹资难的问题。其次是对肉鸭养殖户占地问题尽量做到“三快”,即快审、快报、快批。第三是经常性地组织农技站人员深入到养殖户家中,实地进行指导培训,使养殖户能够预防各类突发的问题,从而降低了农民的经营风险,使养殖户平稳获利。义和庄乡党委、政府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通过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使肉鸭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目前,不仅苑庄村60多家农户从事肉鸭养殖,也带动了周边村落和固安、房山等地数百户农户从事肉鸭养殖,有效地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兴起了一方特色产业,一大批养殖户从中受益。

查看全文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思考

为进一步掌握我市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的有关情况,引导农村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健康发展,最近,我们对全市建立和发展农村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采取深入各个产业基地走访农户、组织座谈等方式先后深入了11个县区400多个村组,走访和调查了1200多户约2000余人。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组建的基本情况

**市辖10县1区1开发区,共151个乡镇党委,1792个村党组织(其中村党总支11个,村党支部1781个),农民党员66923名。近年来,全市共建立各类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1507个,在联合体上组建党支部84个,党小组505个,共有党员5941名,占农村党员的8.9%,联合体成员户均年收入达1.3万元,高出全市农民户均收入3600多元,带动了22万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党群联合体的组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依托联合体组建党组织。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联合体都引导他们建立党组织,并及时派驻党建联络员;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联合体都派驻了党建工作指导员。目前,我市的物流、大棚蔬菜、果业生产、水产养殖等联合体都已建立了党组织。临川区嵩湖乡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在区委村建办的指导下成立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积极发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目前,全乡共落实金银花种植面积2万亩,合作社成员户均年收入在1.7万元左右。

2、依托行业组建专业党小组。改变过去单纯以村民小组和党员居住区设置党小组的固定模式,以村为单位,按照农村需要与党员从事行业相结合、党员自愿选择与党支部指定相结合、党小组具体职责与个性职责相结合的办法,灵活地设置了运输、黄栀子、蚕桑、生猪、蜜桔、水稻种植等各类专业党小组,并进一步健全了党小组活动、党员联系群众等制度。目前,全市已设立了505个专业党小组。

3、依托产业链组建党组织。在经济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使党建工作始终站在经济发展的最前沿,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昌县物流协会分别建立了莲子、香菇、泽泻、烟叶等党小组,通过协会党小组进行规范管理,不断发挥出他们货运网络优势,积极拓宽经营范围,着力介绍广昌,宣传广昌,把广昌的白莲、香菇、泽泻、烟叶等土特产带出广昌,贩运到各大城市销售,不断拉动了本地货运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致富路。

查看全文

增收致富工程调研报告

永安镇敖牛村增收致富工程调研报告

为了加快发展永安镇敖牛村的经济,全面推进敖牛村的小康社会进程,根据《突泉县2005--2010年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纲要》和《突泉县2005--2010年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2005年4月28日至5月2日,由县直各局包村屯联络员和永安镇包村工作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历时5天对全村基本情况进行了逐户调查走访,认真填写了入户调查表,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敖牛村位于永安镇政府东3公里的闹牛山脚下,东临吉林省洮南市煤窑乡红山村,北与永德村隔河相望。全村现有4个自然屯,304户,人口1123人,其中农户265户,农村人口1043人;党员38人;2004年劳务输出270人,务工地主要集中在京、津、辽一带。全村共有耕地6454亩,其中水浇地2646亩,退耕地1870亩。全村共有机电井166眼,农机151台,耕畜87头匹。全屯共有奶牛存栏312头,羊存栏2500只,猪365口。初步调查全村负债金额170余万元,主要是养殖贷款,部分农户因子女上学欠贷较多。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解放思想,紧密团结,认真执行“三会两课”制度,在全村开展了大学讨论活动,理清了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把舍饲养畜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坚持把好地种好,走为牧而农,为养而种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2001年开始,全村协调资金,大力发展舍饲养殖。3年来,共有养殖户259户,占总户数的97.7%,其中奶牛养殖户193户,奶牛存栏350头,户均1.32头,规模养牛户达32户。全村黑头肥尾羊、小尾寒羊、绒山羊存栏2500只。到2004年末,全村总收入中,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2%。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715元,比2000年增加2300元。为解决卖奶难的问题,敖牛村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建日收鲜奶3吨奶站一处,挤奶点2个。目前,奶站日收鲜奶2.5吨。2004年在盟委组织部、盟供销社和县委组织部的指导扶持下,奶牛养殖户成立奶牛专业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和《奶牛意外死亡补偿办法》,现在正建立疫病防治、饲料供应、奶牛改良等服务体系,为敖牛村养殖业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奠定基础。

二、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

查看全文

农民增收致富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增强农村经济整体实力,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现就“十一五”期间的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农村产业的发展方向

(一)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以来,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加强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经济的到了较快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但也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市农村经济结构仍不尽合理,农业人口众多,农村产业单一,农民就业渠道不宽,农民增收难度较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要建立起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就要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在促进第一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不断拓宽农民的致富途径和增收渠道。

(二)提升优化一产,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

继续发展甜柚、脐橙、蔬菜、生猪、花卉,药材等农业优势产业,优化生产布局,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主导产业地位。要进一步强化农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发展一批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启动奥运蔬菜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启动唐江、赣丰线生态观光农业带建设。要加快旧果园的品种改良,扩大优质果品的种植面积,发展休闲果品采摘园;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努力打造友家食品、德福斋、甜柚等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

查看全文

农民增收致富调查汇报

市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市。全市共有人口120万,个中乡村人口97万,春秋内乡村劳动力58万,充裕劳动力40万。近年来,把劳务输出作为开展乡村经济、添加农人收入的中间任务,加大资金投入,逐渐完美劳动力市场功用,指导乡村充裕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财产转移,培养劳务财产。当前,全市输出转移乡村劳动力累计到达38.1万人,比2002年的9.3万人添加了28.8万人,劳务输出到达15.3万人,当场转移到达22.8万人,年劳务收入到达16.1亿元。转移输出人数到达充裕劳动力人数的95%,人均劳务收入占农人人均纯收入的1/3,外出务工成为农人收入的首要起原之一。继2002年该市被评为许昌市劳务输出进步前辈单元后,2004年又被确定为河南省60个劳务输出基地县(市),2012年,被授予“河南省劳务输出进步前辈县”,本年4月份,被国度劳动和社会保证部确定为“全国劳务输上班作示范县”,其首要做法有:

一、强化指导,树立市、乡、村三级劳务输上班作收集

早在2002年,市委、市当局就下发了《关于扩展对外劳务输出的定见》,成立了劳务输出指导小组,设置了专门担任劳务输出的劳务输上班作办公室。2011年把劳务输出列入市委、市当局的目的治理,成立了高规格的开展乡村劳务经济指导小组,设立了开展乡村劳务经济联席会议办公室,树立了市四买办子指导分包26个乡镇办、市直99个行政事业单元分包99个行政村准则,与各乡镇(办)签署了劳务输出目的责任书,把劳务输上班作义务完成状况作为审核乡镇办指导班子政绩的主要根据之一。还,该市对各乡镇办的劳务输出办公室、农人培训办公室、劳动保证所进行了整合,执行一个机构三块牌子,核编5人,依照省劳动厅“六一致建立”规则,一致装备了电脑、传真、打印、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树立完美了外出务工人员和乡村充裕劳动力资本台帐,为劳务输出的开展供应了坚实的组织和准则包管。

二、积极指导,营建“外出务工荣耀”浓重气氛

一是普遍宣传。2002年8月,组织市人劳、广电、财务等部分构成调查采访小组,对广州、深圳、东莞、厦门、上海等9个地域的劳务市场进行调查,探望籍外出务工人员,并把采访状况制造成《人闯广东》,延续在市电视台播放。二是充沛发动。在市电视以及平面媒体开拓劳务经济专栏,鼎力报道各方面、各阶级开展劳务经济的做法。在市中间40平方米大型户外显示屏天天播放市表里企业用工信息及有关劳务经济政策。印制了15万张《劳务输出效劳卡》,分发给有前提外出务工和曾经外出务工的家庭。三是真情关喜欢。2012年1月,会同许昌电视台一行9人前去张家港、上海探望慰劳在这两地务工的籍务工人员,向他们带去家村夫民对他们新年的问候。河南电视台201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播发了他们对家乡的新年祝愿。四是言传身教。2012年2月,在小吕乡组织召开了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坚持共产党员进步前辈性教育申报会,以若何报答、建立本人的家乡为主题,畅谈开展劳务经济的实际意义和宏大收成,发动广阔群众外出务工,来自小吕、张得、范坡的50多名外出务工返乡党员作了典型谈话,收到了优越结果。五是盛大表扬。2012年4月7日,市委、市当局组织召开了2012年开展乡村劳务经济任务会议,在具体总结2011年开展乡村劳务经济任务、布置摆设2012年任务的还,拿出20万元资金对进步前辈单元和小我进行了表扬,发动全市上下进一步进步对劳务经济任务主要性的看法,加大任务力度,进步任务程度,促进全市劳务经济更快更好地开展。

三、完美设备,打造疏通的信息平台

查看全文

找准拓展致富门路,努力实现增收提速

近年来,我们***镇党委、政府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关系国计民生全局的重要位置,时刻抓在手上,引导镇村干部心放在农民增收上、眼盯在农民增收上,进一步营造农民致富的宽松环境,千方百计帮农民找准拓展致富门路,有力地推动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8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完成1160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5元,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五年增幅10%以上。

一、搭建立体化转移平台,培育农民增收亮点

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和扶强壮大民营企业,培育农民增收亮点,积极搭建立体化转移平台,优化劳动力就业环境,最大限度地使农民变职工、变民工、变市民,走出了一条拓宽转移渠道,扩大农民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引擎,拉动工业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去年以来,我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把招商引资作为全镇经济工作的主线和重中之重,深入开展全民招商活动,积极推行机关干部动态管理和项目包靠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热、一般干部冷,镇上热、村里冷的问题,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对村级工作和机关干部工作考核实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积极推行“三零一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实现了新突破。2003年,全镇共引进项目80个,其中,宝利汽车改装厂、青岛食品厂、莱德机械、港龙纺织等投资过千万元的项目6个,已投产项目48个,在建项目36个,实现合同利用资金4.5亿元,到位资金2.5亿元,形成了一批纺织服饰、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新产业,搭起了农民增收的桥梁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载体,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3000个,全镇30%以上的农民得到了二次就业,一线职工每年人均收入8000元,极大地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二是扶强壮大民营企业,提高农民就工率,扩大农民增收层面。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就工率,扩大农民增收空间,我们立足在工艺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上下功夫、做文章,制定出台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定,规定无地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享受优先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创办吸纳劳动力多、产值高、利税大民营企业的,在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享受招商引资项目同等的优惠政策,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扶持等,进一步膨胀民营经济发展规模,引导大批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到民营经济领域就业,变成离土不离乡、持“农民身份证”拿企业工资的职工。目前,全镇民营业户发展到1273户,其中私营企业73户,个体工商户1200户,注册资金1亿元,从业人员7200人。

二、做活务工经商文章,辟设农民增收渠道

查看全文

全县包村抓致富增收工作总结

全县包村抓致富增收工作总结

包村工作已经半年了。最近,组织部和县致富增收办对11个乡镇包村工作和包村干部,以及回村大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核。这次考核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看包村工作基础材料;二是听党委包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三是听包村干部汇报;四是召开包村干部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回村大学生座谈会;五是选择了30个重点村进行走访调查,听取村干部对包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包村干部情况:

从考核情况看,这次包村工作和以往的包村工作相比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一是各乡镇党委对县委包村工作决定高度重视,能够把包村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线来抓,一切工作都围绕这条主线转。包村工作中,各乡镇党委能及时部署包村各阶段的重点工作,能够不断加强对包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坚持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二是包村干部对这次包村工作的思想认识到位。绝大部分包村干部都能把这次包村工作看作是县委给他们提供的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现自我的广阔平台,能够下得去、蹲得住。在具体工作中能够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依托村两委班子的支持,想事干事,放手开展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包村干部的工作得到了村两委班子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由于党委重视、包村干部真想实干,村两委班子对包村干部的工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配合,为包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了诸多方便条件,保证了包村工作实效。四是农民群众对这次包村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普遍认为这次包村工作与以往的包村不同,包村干部的一切工作都能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增收这条主线开展,动真情、办实事,更多经典尽在真正把县委的富民政策转化成农民致富增收的实在成果。五是包村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不良债务化解、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转移、文明村建设等方面。

1、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相对稳定。村级债务和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是产生农村矛盾、造成农民上访的主要原因,经过包村干部积极努力使一些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使一部分农民从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土地问题中解脱出来。上半年11个乡镇共新发生各类矛盾和纠纷1027起,解决952起。发生信访案件346起,解决324起。包村工作开始前,11个乡镇共有不良债务6,621.5万元,经过半年包村,共化解不良债务862.21万元,占不良债务总额的13.02%。11个乡镇共有债权2,549万元,收回339.8万元,占债权总数的13.33%。

2、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包村干部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1)全县落实绿色食品监测面积60万亩。与浙江杭州俞杭镇签订合同,在我县建立10万亩绿色水稻基地,其中有机水稻基地2000亩。全县有机农业面积由2004年的165,905亩增加到今年的232,914亩,增幅达40.4%。(2)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新发展,结构调整成效突显,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经济作物的比例有较大增幅。万寿菊种植面积4。1万亩,烤烟种植面积1。5万亩。白瓜、西香瓜、蔬菜、油料、薯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3)各类养殖专业户1580户,牛羊猪的饲养数达到260,904头(只),家禽饲养量达到850,876只,较上年比均有大幅增加。(4)11个乡镇共引进资金10,242万元,为农民协调贷款6,625万元。(5)新增种植项目112个,养殖项目115个,加工项目66个。(6)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全县共有剩余劳动力33,170人,截止6月末,11个乡镇共转移剩余劳动力23,764人,占剩余劳动力总数的71.64%。可实现收入1。5亿元。(7)农民人均收入05年预计可达到3,400元,比年增长10%以上。

查看全文

增收致富和产业培育工作报告

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土地面积124.6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39223亩,其中低丘缓坡23097亩,现有耕地19767亩,其中,水田17737亩,旱地2073亩。下辖13个行政村,239个自然村,22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35户,总人口28858人,其中:农业人口28149人。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傅根友同志的调研指示,镇于08年9月至10月开展了一次全镇农民增收致富和主导产业培育大调查活动,发动全镇机关干部和各村两委成员共100多人参与了此项活动,历时近一个月,现将大调查活动情况小结如下:

一是农民增收致富和主导产业现状分析。

1、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是外出务工。通过这次调查全镇共有劳动人口15769人,其中:外出务工9281人,种植业4675人,加工业3497人,养殖业898人,分别占全镇总劳动力的58.86%、29.65%、22.18%、5.69%。可见镇农民外出务工是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其次是从事种养殖和加工业。外出务工去向为:市内4994人,市外市内761人,市外省内2621人,省外国内761人,国外144人,分别占全部外出务工人数的53.81%、8.20%、28.24%、8.20%、1.55%。可见镇农民外出务工主要分布在市内,其次是市外省内。

2、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通过这次调查农村总收入1669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6万元,养殖业收入1090万元,林业收入197万元,加工业收入1200万元,外出务工收入10975万元,其他收入2875万元,分别占全部农村总收入的2.13%、6.53%、1.18%、7.19%、65.75%、17.22%。可见镇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种养殖和加工业收入。

3、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不突出。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农民所从事的种植、养殖业可以说是品种齐全,样样都有。种植业面积最多的是水稻,达21727亩,其次为蔬菜,达1777亩。养殖业规模最大的是鸡,达486715只,其次为鸭,达67684只。林业生产面积最大的是松木,达60345亩,其次是杉木,达37799亩。可见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不明显。

二、农民增收致富存在的困难

查看全文

县长在居民增收致富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工作动员会,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形势,动员全县上下参与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行动中来,引导和带领群众通过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业产业、增加务工收入等途径实现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会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集中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意见》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根据县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正确把握形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认清形势,才可能理清思路、把握全局、抓住重点。从全国形势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遇到了两次“黄金时期”,一次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农村通过内部制度创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另一次就是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工作实行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实实在在地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七次以“三农”为主题下发了1号文件,并以每年1000亿元左右的增幅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不仅先后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而且对农民实行粮种补贴,并不断扩大补贴范围。从此看来,中央对“三农”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年中央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投入力度,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从全省形势看,在今年的省委1号文件中,提出了“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线,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惠民生、强化基础增后劲、调整结构促增收、创新扶贫缩差距、深化改革促统筹”的工作思路,将促进农民增收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从县内实际看,我县是农业县,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农村,经济基础最薄弱的也是农村,解决好农村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谋民生、顺民意、赢民心的务实之举,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部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扎实苦干,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9年,克服了持续旱情灾害,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4.6万吨。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10元。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以茶业、畜牧业、烤烟为主的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进一步改观。以杉树乡“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为代表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杉树乡“整村推进”试点项目经验在全省推广。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稳定的局面继续巩固。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县的“三农”工作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我县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依然缓慢,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创业能力不强,农村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不快、路子不宽,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三是基础设施仍然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尚未根本打破;四是农民劳动技能依然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增收渠道不广,等等。总的来说,目前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属于低水平的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农业主要是市场和效益问题,农村主要是发展和稳定问题,农民主要是就业和增收问题,所有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农民增收困难上。基于此,县委、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逐步减少低收入农户,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积极为占全县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群众谋福祉,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看全文

市长在农民增收致富工作会讲话

同志们: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快转变观念

这次农民增收致富培训活动是近年来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培训活动,可以说是春风化雨的工作,是对农村工作的战略性谋划,主要目的是通过组织镇村干部参观红旗岭棚膜经济、对干部进行7个方面专题培训,促进工作在农村一线的领头人转变思想观念,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维,打开一扇思想之窗,撬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大船。从实践和现实生活看,观念是万力之源,观念决定着命运。这是因为观念决定着发展思路、出路和活路,播下一种观念,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坚持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在农业农村工作中,从一定程度、角度上看,可以说观念决定着一个乡镇的发展,决定着一个村屯、一个农户的庶富。当前观念问题是摆在我们农村工作面前的一座大山,只有转变观念,克服老守田园、按部就班、小富即安的固有思维模式,才能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新突破。今后市委、市政府还将继续组织参观、学习活动,转变涉农部门、镇村干部思想观念,梳理和创新农村工作的思路,解决发展的观念和思想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学谋划,统筹协调处理好农村工作的五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工作。经济工作永远是各级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农村经济工作是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农村工作重中之重。农村经济工作完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我市“十项攻坚”活动进展的顺利程度,关系到我市能否在地区抢回排头位置。因此,各乡镇、福安街主要领导要提高认识,把主要精力放在统筹协调抓好农村经济工作上,切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区位和差异化优势,全力抓税收、抓项目、抓招商、抓企业提速增效,做到“快、实、细、新”,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经济工作任务。

(二)增收致富工作。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各级领导干部要将这项工作摆上农村工作的第一位置,下大力气全力抓好抓实。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92500户农户中还有4万多农户户均存款不足2万元,其中还有一大部分农户靠借贷维持生产和生活,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因此务必要把更多的精力、资金、资源投入到农业发展上,投入到农民增收工作上。今年,重点要紧紧围绕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一”抓农民增收工作:一是坚持一个基本制度。即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个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二是坚持一个统筹。在“三化”统筹中加强“三农”工作,办好工业促农业,做优城镇带农村,做大龙头带农民,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三是抓住一条主线。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利益问题的关键是收入问题,要始终把农民增产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四是处理好一个关系。统筹处理好国家、产粮大县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把国家的利益、产粮大县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统一起来,在工作推进、政策制定上想办法、求实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