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7:38:5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增收问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镇财农业增收问题探讨
*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废止了1958年开始实行的《农业税条例》。取消农业税,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这同时也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特别是那些以传统农业为支柱的乡镇财政更是雪上加霜。甘肃省甘谷县作为边远山区,由于受资源约束,发展现代农业并形成强大的财政实力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传统的农业税被取消后,新的税源还没有形成。这必然给甘谷县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便,乡镇财政增收也更困难。
一、甘谷县概况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地处渭河上游,辖5镇15乡,405个村委,221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57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7万亩,总人口5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6万人,占92.97%;城镇人口4.2万人,占7.03%。2006年甘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32.16元,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5589万元。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资源贫乏,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财政十分困难,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甘谷县乡镇财政建设起步于1984年,到1997年全县20个乡镇全部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定额补贴”管理体制。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又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的管理模式,即收入上缴、支出下拨、缺口上移、乡财县管。
二、取消农业税对甘谷县乡镇财政的影响
甘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税作为几千年来的传统税种,是其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财政收入的67.2%。在税费改革前,农民人均负担各项税费达60.83元,土地每亩负担税费39.12元。取消农业税后,也取消了乡统筹、村提留、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以及屠宰税。甘谷县财政收入减少3637.63万元,平均每个乡镇财政收入减少181.88万元。这对本来就运行困难的乡镇财政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1、乡镇财政危机
县农民增收中问题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也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迟缓已成为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工作的焦点,作为一个拥有九亿农民的大国,农民收入水平及其分配状况直接关系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度增长,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近日,我们就当前制约我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走访了5个乡镇的乡村干部和10个调查村的部分农户,结果显示,当前农民增收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效益差,农业经营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规模狭小、经营分散,要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捕捉市场信息成本很高,谈判能力很低,基本上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在一些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农民不仅要冒自然风险,而且还要冒市场风险。董周乡的黄背木耳20*年初商户上门收购每公斤20元,而在20*年初每公斤14元也无人问津,种植户收入大副减少。
二、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消费品价格同时上涨,直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侵蚀农民收入,农民种地成本相对增加。一是近年来,农资价格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种子、化肥、农药攀高不下,大大加重了农业生产成本,严重侵蚀了农民种地收益。据调查,目前鲁山市场复合肥进价已达3000元/吨,较上年同期的1980元/吨上涨51%,价格创历史新高,虽然供应量充足,但销售量剧减;碳铵平均出厂价格为530元/吨,比去年同期价格440元/吨上涨了90元/吨,同比上涨20.45%。农药等零售价格上涨约10%。二是由于农村生活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大大增加了农民生活必需品开支,影响了农民对生产的投入。20*年,我县物价上涨了5.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明显,仅此一项就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4.8个百分点,占今年物价涨幅的份额接近七成。同时农村雇工明显涨价,有原来的15-20元,上涨到25-30元,一直到现在的35-50元,加大了农业成本。
三、收入结构不合理,制约农民增收。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户仍然以种植业为主,而且种植结构单一,最近几年农民人均收入的来源和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收入构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种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二是非农业收入,即:从事或经营民营企业获得的收入、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动报酬,以及家庭经营的第三产业得到的收入。近年来,农民从二三产业获得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3.4%上升到20*年的17.6%,增加了14个百分点。
四、农民文化素质低,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约了农民增收
农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突出表现为农业生产缺乏信心,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同时,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的思想较为严重,缺乏探索致富途径、寻找致富项目的欲望,认为增加收入的出路就是外出打工,种地只要把庄稼种到地里就行了,这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极不适应。
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无论我们搞什么开发,搞什么建设,也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农民增收的问题一直要作为首要问题去解决。
要解决“增收”问题,首先是要解决我们干部的思想和作风问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农民的根本利益着想,心中时刻装有群众,时刻准备服务群众,正确处理好涉及农民群众利益和矛盾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好农民群众生存、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增收的问题,“三农”工作才会有新的突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讲:“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都不能改变。”总理指出:“‘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可见,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要搞好“三农”工作,不仅要有优良的作风,实干的精神,还要同人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语重心长地讲:“建立同群众的深厚感情,是领导干部摆正位置的前提,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基本标准。”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就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民为本、执政为民,时刻做到访民苦、解民忧、了民意、办民事。
要解决增收问题,必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在西部地区实施“天保”工程打破了原有的产业结构,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中,必须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新的产业格局。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围绕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有力地推动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富民之路。
一是要稳步发展农业。坚持以扶贫工作统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视保护耕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品种,发展特种粮食,促进粮食增产。要引导农民树立市场化的理念,要改变农民千百年来一直按自己的生产需求来生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要培育他们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引导其为卖而产,为赚而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建设生态林业。继续实施天保工程,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完善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积极开展人工造林。有效推进退耕还林,总结经验,规范管理,积极探索生态增效、农民增收的治理模式,确保退得下、还得好、不反弹、能致富。
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汇报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解决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县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我们最近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围绕我县«农业法»的贯彻执行和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结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我县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民权益保护,到漠滨、若水、黄茅、洒溪等乡镇、村组、农户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召开座谈会8次,听取了县人大代表、乡(镇)村组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的意见,收回调查问卷80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增收少的是思路,愁的是销路,缺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我县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制约,加之受军事禁区影响,农村资源开发整合利用缓慢。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市场繁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法治农、科技兴农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农民增收仍较缓慢。我县34万人口中有农业人口304800人,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097元,年农民人均收入2223元,收入仅增长5.6%,农民仍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根据调查,影响农民增收原因较多,在我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之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部分农民劳而无效。在全县346个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偏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这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漠滨乡洞头塘村总人口1164人,11个组就有8个组不通公路,农产品进出全靠农民肩挑背驮,大量的竹木、柑桔等农副产品调不出,除自己消费外,多余的只好烂在家中,增产不增收,挫伤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该村很多农民装不起电话,接一个电话要跑5华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虽然农民苦苦寻求致富项目和路子,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却因信息不灵,真正获得成功的项目极少,产业结构调整收效甚微,许多农民想发展却没门路,找着门路却又愁销路,常常劳而无效。老支书李光辉改种杜仲100余株,长势良好,然而拿到市场上连0.5元/斤也难卖,除去成本后基本没有什么收入了。陈万兴家承包了20余亩园艺场栽种板栗,板粟连年增产,而价格却年年下跌,年4元/斤,年3元/斤,年只有2元多/斤,除去运费等开支后,基本所剩无几。他们说,外地经济发展起来了,自己也想致富,自己养的、种的就是推销不出去,卖不了好价钱,尝到的是一次次失败的滋味,我们想增收怎么就这么难?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够,发展生产民心不安。由于我县县乡两级财政紧张,仅能保工资保运转,一些地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力顾及,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在“6·19”洪灾中,洞头塘村20多座溪河坝全毁,水圳全垮,但几年来,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在水利基础设施上基本没有投入,由于水毁设施得不到恢复,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艰难。去年全村590亩稻田失收的达100余亩,减收一半以上的有200余亩,全收的只有几十亩,有的村民连吃饭也成问题。部分村民对种田丧失信心,他们算了一笔帐,除去肥料农药、工钱,种田实际上没有几个收入,靠种田脱不了贫,致不了富。有的说,若能够在外找一份事做,早就不想要田了。如今该村1100多人,在外打工的达500多人,很多年轻人认为家乡环境艰苦,看不到致富希望,外出打工不思回家者大有人在,只剩年幼、老弱病残者留在家中。在全县,同样认为种田难增收的农民为数不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却增收缓慢,从而对土地丧失了信心,导致全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弃耕抛荒现象。
原因之三: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指导,农民增收步履维艰。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因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要找到好的工作很难,从事的多是脏、苦、累而工资微薄的行业,因而能够找钱回乡投资致富乡邻的很少。留在农村的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发展意识不强,又缺乏有文化、懂技术、有头脑的带头人,发展路子越走越窄,他们对增收倍感焦虑和无奈。加之资金短缺,更难为“无米之炊”,本地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农民不仅不增收反而跌本。黄茅乡白羊村村民刘百喜年投资5万元种植草莓,市场销路看好,却因缺乏技术和技术跟踪服务,几个月下来就失败了。许多农民说,作为农民就应该依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向土地伸手要钱,但因文化低,没技术,土地成了他们填不满的无底洞,反而把老本都送进去了。象这种缺乏科学技术作后盾,无专业人员指导的生产模式,农民吃亏不少。我县农民养羊、喂鱼、种烤烟等种养殖户失败的多,真正受益的很少。他们认为这次县委、政府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亲民、爱民、富民的好举措,很有必要,许多干部确实在帮助他们减负增收,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但也有人认为干部下基层活动出发点好,但效果不好,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们希望下来的干部带致富技术、信息,带增收项目,能够帮助他们协调上下关系,提供一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希望他们多深入农户家中,帮助想办法、出主意,为农民多提供一些增收思路。
让农民增收是最大的政治问题
农业和农村工作从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再到现在的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四个字的变化,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最根本、最突出的是农民增收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是农村发展和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丰富的时期,也是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从1997年到200年,农民收入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4%,仅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一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也在增加农民收入。如果农民不增收,农村不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就失去了前提和动力。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有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GDP增长速度,重视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忽视了农民的利益,甚至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量违规占用耕地,又不给农民以合理补偿。而我们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广大农民的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是让更多的老百姓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让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考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让农民增收,往往是要投入很大精力、又无法马上彰显,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政绩,是广大人民群众真心拥护的政绩。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民购买力提高了,农村经济繁荣了,农民安居乐业了,这样,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就有了前提和基础。因此,尽快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这是评判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实实在在的标尺。
农民增收问题对策研究论文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在我们国家,弱势的农民+弱质的农业=滞后的农村。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如何扭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牵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1.改革开放后关于“三农”问题的6个“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1982年的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这个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为鼓励农民增加对土地的投资,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文件的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针对农业面临的停滞、徘徊和放松倾向,文件强调进一步摆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发出了“一号文件”,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这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9亿农民的一份温暖而厚重的新年大礼。
2、农民减收增负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农民减收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导致农产品低水平、结构性过剩。二是乡镇企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三是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四是农业投入不足,投资环境恶劣。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社会基建总投资的比重已由“六五”的5%、“七五”的3.3%,下降到1997年的1.6%。五是我国农业深受土地资源约束。具体表现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全社会劳动力向高效率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及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不合理的投融资体制,导致大量资金滞留城市,并不断牵引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原因及策略
摘要: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对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产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基本满足需求。但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一些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市场对农民增收的约束力越来越强,分散的生产模式增加了“小农业”与“大市场”对接的难度,非农产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差和农民负担沉重等。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文章着重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和投入力度等,对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发(2006)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去年召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把主题锁定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上。可见,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举措,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三农”问题,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三农”问题简言之就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三农”问题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只有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才能促进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一、当前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一大二公”的收入分配体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长期困扰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初级农产品相对过剩,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民增收存在问题调查与思考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农民增收的现状;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架起农民增收桥梁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奠定农民增收基础、产品良种化,提高内在科技含量、布规模化,增强抵御各种风险能力、生产标准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围绕基地建设龙头,使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增值,走出田间,奔向市场、完善龙头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利益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与稳定而且影响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近日,围绕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对全县乡镇村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今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与去年同比增长%和%。自己与自己比,农民增收幅度较大,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今年年景较好,风调雨顺,农作作产量大增,再加上农产品价格上扬,所以净收入增幅较大,防汛抗旱成本较低,节省了大笔开支,相比之下,其他方面的增收因素较小,与其他地区相比农民收入较低,就拿寿光比,人均收入比寿光小,这与我们年初提出的“县内赶寿光,省内创十强,全国创一流”的奋斗目标相差甚远。
一、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奠定农民增收基础。
我县的根据比例已达,基本合理,但农民增收步伐不快,关键是结构不合理,工作上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原因及措施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发()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文化及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去年召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把主题锁定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上。可见,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战略举措,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三农”问题,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
“三农”问题简言之就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三农”问题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只有使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才能促进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一、当前农民增收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由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一大二公”的收入分配体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长期困扰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由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初级农产品相对过剩,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市场对农民增收的约束力越来越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农产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人多数农产品已经由卖方市场过渡剑买方市场,农产品供求矛盾已经从总量矛盾转变为结构矛盾,由于初级农产品的相对过剩,过去靠增加产量来增加农民收入已逐渐过渡到靠提高质量和优化农产品结构来实现。
农民增收问题研讨论文
【内容提要】农民是当今中国积贫积弱的庞大社会群体,增收致富是中国绝大多数农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我党农村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再度扩大至历史巅峰,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继续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了我党和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本文主要围绕着农民增收问题,通过对农民收入及负担现状的分析,初步阐述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进一步探寻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民增收之路。
【关键词】农民增收城乡差距制度偏斜城乡二元结构
【Abstract】PeasantsconstitutethemostpartofthepoorinChina.Increasingtheirincomeandmakingthembecomerich,whicharethefundamentalinterestsofChinapeasants,arethebasisofurbanpoliciesofourParty.However,thepeasants’incomehasbeenincreasingratherslowlyduringtherecentyearsandtheincomedisparityhasextendedtothetopagaincomparedwiththepast.Thissituationhasseriouslyaffectedtheeconomygrowthofourcountry.Justunderthisbackground,theNo.1DocumentofourPartyandgovernment,whichhelppeasantsincreasetheirincome,hasemerged.Through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aboutpeasants’incomeandburden,thearticlebringsthecauseforittolightandfurthermorefindssomemarket-basedpoliciesforincreasingpeasants’income.
【Keywords】increasingpeasants’incomedisparitybetweencityandcountrypoliciespreferencerural-urbaneconomydualism
一、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然而,时至今日,中国农业的发展却始终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大而不强,成为困扰中国农业几个时代的问题。农业效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