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4-13 06:31: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增长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地方新经济增长点抉择
一、引言
新世纪以来,安徽省经济步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GDP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总量于2009年突破万亿大关,标志着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实力、地区财富以及对周边的影响力跃升至一个新阶段。然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原有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一些不能适应新环境、新形势、新要求,也不能有效化解各种新矛盾、新制约。站在新的发展平台、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因势利导,寻找“十二五”安徽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根据资源稀缺性的原理,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地区同时实现,只能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少数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优先发展这些地区来更好地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因此这些地区的选择与培育将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地区推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一般意义上即指增长极,选择并培育增长极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徽位于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总面积为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2009年末,全省户籍人口为6795万人,居全国第8位。全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湖泊110多个,著名的有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安徽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无缝对接的纵深腹地,交通便捷,公路密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公里;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空中交通拥有合肥、黄山、芜湖、安庆、蚌埠、阜阳等6大机场。安徽邮电通讯发达,是全国第三个实现所有市县通讯数字化的省份。在确定安徽省地市新经济增长点时,必然要结合不同地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资源优势,使新经济增长点合理有效地利用存量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使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需求与社会有限的资源供给相一致,从而推动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增长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增长极的确定不仅涉及城市的经济指标,还应考虑到经济和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等经济以外的综合因素,所以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城市的增长潜力,就必须从各个侧面选取确定增长极的多种评价指标,组成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分析、评价的综合尺度。[1]本文参照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概念,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安徽统计年鉴》[2]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尽可能多的使用复合量纲指标,使评价指标多样化,并力求指标之间相互独立,从而选取了19个指标X1~X19,建立增长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考虑到数据收集的限制并结合安徽省各方面具体情况,选取安徽省下辖的十七个地级市的十九项指标作为样本,利用《安徽统计年鉴》等相关统计资料,建立原始数据库。
三、选择的评价方法———因子分析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得出对该事物的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本文选择的因子分析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数,避免了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保证了客观反映样本间的现实关系。因子分析法是从多个变量(指标)中选择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公因子)的一种降维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此达到数据简化的目的。因子分析法以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根据主因子贡献率确定相关的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使评价结果更切合实际,且易与客观经济现象挂钩,从而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更好地结合。因此,本文将选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省新经济增长点进行选择。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指标量纲及数量级影响;(2)求标准化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R;(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4)确定公共因子个数: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的准则确定;(5)对因子分析法得出的主因子值进行聚类分析;(6)依据聚类结果对各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类和排序。我们将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对整个过程进行运算,以简化运算工作。
文化新经济增长点思考
编者按:当前,我市的文化产业应抓住机遇,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外文化产业的崛起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对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起到其独特的积极作用。我市文化产业如何应对本次金融危机?这是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应该紧密跟踪、深入分析、不断调整应对步伐。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文化产品生产的初始成本较高,但它的产品复制和传播成本很低,其销售与传播的规模越大,效益就会越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文化产品与服务具有公共消费品的特征,文化产业的市场水平与区域内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我市文化产业建设克难奋进,稳步发展。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职能部门按照市委四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努力开拓、文化产业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文化产业机构866个,从业人员68633人,资产总额超过26亿元,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当前,我市的文化产业应抓住机遇,借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成功经验以及国外文化产业的崛起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对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起到其独特的积极作用。金融危机之时,经济会出现低增长与高失业,社会消费心理随之发生变化,而积极的文化娱乐则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安顿、慰藉与希望。考察外省、外市在经济危机时期的战略调整,不难看出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会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我市文化产业如何应对本次金融危机?这是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应该紧密跟踪、深入分析、不断调整应对步伐。本人与不少文化产业经营者讨论,根据以往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文化产业特征,特提出以下思路:一是做好项目内容,稳定与扩大市场;二是降低营运成本;由于广告缩减影响媒体收入,企业应该在降低自身营运成本上下功夫,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必要情况下调整人员及机构,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三是开拓新收益渠道。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文化产业可以拓展到不同领域,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及服务,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进行其他关联产业的开拓,抓住相关产业“抄底”进入机会;从宏观来说,拉动内需也是必然之势,在政府宏观政策指导下,在扩大内需同时,市场需求就会跟着放大,文化产业也应该进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布局;五是文化产业有必要做好更长远的准备,以应对这场金融风暴。各企业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性质、资源结构、战略需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采取一些应对措施,回避风险,寻找战机,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六是国际金融秩序的变动与文化产业的调整或许会给我市文化产业、企业的海内外直接投资带来机会。通过理性地判断,积极入股,融入国际文化产业机构,如音乐、舞蹈、书画等,推动企业的战略提升。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与引导。文化产品生产的初始成本较高,但它的产品复制和传播成本很低,其销售与传播的规模越大,效益就会越高。与物质产品的收益规律不同,文化产品呈现边际收益递增规律。文化产业主要依赖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与智力资源,在不消耗或很少消耗物质资源或能源的条件下,实现大规模的经济产出,拉动经济增长,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独特贡献。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够充分实现,通过及时而恰当的文化产业政策来推动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是许多发达地区的共同经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与引导,这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意识形态属性有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人们的信心与凝聚力是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文化产品与服务具有公共消费品的特征,文化产业的市场水平与区域内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就业机会、带动现代服务业、拉动对外文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文化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的新型产业,正好符合当前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社会消费、改变出口门类的要求,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支柱产业。
效益增长点与企业发展探究论文
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关键看收入增减。省市县看财政收入增减,企业看效益增减。可以说,增是发展的支点,小增小发展,大增大发展。如何增是关键。总结八方之发展经验,回顾四面之成功足迹,我们会悟出这样的道理,增就要抓项目,增就要抓发展,增就要抓新的效益增长点。大家晓的,鹿泉市财政收入之所以夺魁,新华区财政收入之所以当先,皆因集中精力抓了项目,抓了发展。鹿泉的水泥全省闻名,新华区的三鹿奶粉一枝独秀。我们石家庄市物资回收总公司也不例外,哪一步发展,哪一个企业发展,哪一年效益增加,都不离开上项目,都离不开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2001年比2000年增加1000万元的收入,如果没有2000万元的招商引资,没有195亩的经营场地拓展,没有9个市场的建设,没有5个专业公司的新增,没有5个出市口经营网点的增加,这一千万元的跳跃,就无法实现。其中仅9个市场就年增效益300万元,相当于2000年全公司商品经营毛利收入总额的两倍,相当于2001年商品经营毛利收入的全部。桥西公司一年多建起4个市场,1个停车场,新增2个生产性废钢铁收购网点,开发了两处资产,职工过渡费、固定资产、商品经营损失一次性补偿受益420万元。企业近期每年增收80万元,远期(南长街改造完成后)每年增收120万元。没有项目,没有开拓,没有新的效益增长点,哪有桥西公司的今天和明天。泰华商场新建的1个简易超市,年增效益13万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30万元左右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多么可观的增加值。东明公司过去年收入30多万元,上年建了2个市场,两年还清投资后,每年可增加效益40万元,届时该公司将彻底翻身脱困步入小康。南源商场是个小企业,维持了多少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年年盼的是能吃个半饱,能别断口粮。月月开50%的工资,大家就乐不思蜀。上年投资30万元,新增2个经营点,年增收7万元,工资上升到65%,企业扭亏为盈,基本滚圆,开拓迈出一小步,效益前进一大步。桥东公司建了2个市场,新增2个经营网点,年增收30万元左右,为一个早已判了死刑的企业带来了一线生机和希望。历史告诉我们,事实告诉我们,数字数据告诉我们,通过狠抓项目,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我们物资回收总公司已经结束了徘徊的历史,维持的历史,停顿不前的历史,走上了持续发展,跳跃发展的快车道。但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我们回收公司的发展还是初步的,还是浅层次的,要达到企业年年有稳定的高效益,干部职工年年能开满工资,企业年年有余钱剩米,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我们的历史欠账还很多,还需要我们继续奋斗。因此,我们不能有半点懈怠松劲,必须继续抓机遇,抓发展,抓项目建设,抓效益增长点。
在发展方式上,我们回收公司的特殊实际,决定了和其它企业的不同和差异。一是我们企业穷,无资本;二是家底薄,债务重,不能再承担一点风险;三是行业特殊。所以,我们必须跳出习惯,靠逆向思维去抓发展,抓项目建设。第一要无本;第二要无风险;第三要靠招商引资,借助外力。
一、方向目标
第一,开发房地产。一是开发企业内部的房地产,二是租赁或合作联合开发社会资产。当今中国,开发房地产是最热门的行当,最挣钱的行当,是挣巧钱挣快钱挣大钱的行当,比商品经营挣钱来得快,风险小。
第二,建设市场,经营市场。利用各级政府,特别是区政府、办事处、居委会的支持和保护,立足公益,立足小区,办各种各样的袖珍市场。如蔬菜市场、食品市场、小百货市场、五金市场、日杂市场、服装鞋帽市场、室内装饰材料市场等,靠前争夺大商场大超市的市场,靠前争夺大商场大超市的顾客。以小争大,以多争少,以近争远。市场规模控制在1亩至10亩之间,这类市场投资小,环境好,效益高。太原网点办建了70多个这样的市场,石家庄也已建了几十个这样的市场,如联盟小区内的袖珍市场,石通路的袖珍市场,都办得十分成功,十分红火。内部开花,拓宽经营,敢于和大商场、大超市一决雌雄。
第三,组织加工实现增值再生。我们建了9个市场,有大量货源,但只靠原收原卖,第一不能实现增值,第二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所以,每个市场都要面向全国,招商引资,招商引人,大力开展废旧物资加工,实现增值再生,搞好回收利用。
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要注重体验感悟。注重体验感悟显现了语文的特性,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也合乎汉语的特点。阅读教学中注重体验感悟的主要策略有:切身体察、活化形象、诵读涵泳、点拨促悟等。在体验感悟的同时,辅之以理法知识的学习,伴之以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训练,那么体验感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又一增长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体验;感悟
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后,“体验”“感悟”出现频率飙升,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领域更是如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1](17)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建议,我们已耳熟能详,但我们对体验感悟的理解、思考和实践都还刚刚开始,对其内涵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化,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一建议的缘由还需从理论上进行深层的追问,对具体实施策略的探寻还需更加深入,唯如此,当体验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又一个着力点时,也将成为提高阅读教学效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新的增长点。
一、诠释:体验感悟的内涵与特点
何谓体验?“体”是“亲身”,“验”是察验。体验是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具体落实到阅读,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象,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荀子在《劝学篇》中强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2],这与我们所说的体验内涵相通。
感悟,是领会的意思,明白了某种东西存在的意义也就是会意。感悟主要凭借经验,而经验是人们分析、提炼的感性认识的沉淀,特别是表象性认识的结晶。人的感悟是高于感性认识的认识。但是感悟与感性认识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表象性认识的升华。[3]
社区就业成为城市就业新的增长点
一、社区发展是历史阶段的产物
社区是国家与社会的接口,社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社区发展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理念,中国的社区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政府启动、政府推动,逐步发展到政府推动和社区参与并存,以至于到社区制度最终形成、实现社区的自我管
理、自我运转的三个阶段的发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城市社会行政管理存在两条线:一是以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即企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为依托,实行单位办社会,政府通过对单位的管理实现社会控制;一是以地方行政组织为依托的地域管理,即市——区——街道——居委会逐级管理,这类管理的对象以无单位归属的市民为主,包括待业人员、无业人员,困难及特困居民等边缘人群。从社会需求满足的角度看,当前中国社区建设的兴起也是社会自我发展的结果。随着企业改革的推进,“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人们与单位的生活依赖被割断,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空间;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发展,人们的职业变化、空间流动日益加剧,地域性社会管理一条线的压力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地域性管理的功能被得到重新认识和重视,并以社区建设的形式得到空前强化。同时,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社会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水平不高、人们收入水平有限以及个人资本的积累还很缺乏,社区居民的许多困难只能求助于社区来解决。居民们越来越发现他们在社区有着许多共同的利益,有必要也有权利组织起来,自力更生,守望相助,维护共同利益,满足共同需求。于是在街道、居委会的组织和指导下,社区服务首先登场亮相。
二、社区在推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中的作用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就业是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就是要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目标,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通过挖掘社区就业潜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提供就业服务和实施再就业援助、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达到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目的,使本社区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走上就业再就业之路。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社区就业补充了就业机会。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我国下岗、失业人员呈逐年递增趋势,下岗、失业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弱势人群,相当多的人根本无法回到正规部门再就业,因此虽然近年来下岗职工数量有所减少,但下岗人员的再就业率也开始降低。下岗职工协议期满出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劳动适龄人口增长、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和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竞争的综合背景下,城市就业和再就业问题显得日益严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灵活性就业是促进城市就业的重要方式,社区就业作为一种非正规就业方式,对于劳动的专业技能和年龄要求相对比较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阶段性和时间弹性,能够对下岗、失业人员起到一个蓄水池的承接作用,成为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补充渠道甚至是主要渠道。如邯郸市的社区平台建设工作,以起步早、标准高、效果好,2005年,全市共建立劳动保障事务站208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室260个,专职工作人员1300多人,新创办社区就业实体483个,发展服务型企业、劳服企业及生产自救基地等经济组织72个。通过社区就业实体、劳服企业、服务型企业及生产自救基地等经济组织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000余人。
新经济增长点的效果与实践
2011年,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34个部门联合《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十二五”服务贸易发展的主导产业,把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和品牌的服务外包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列为“十二五”服务贸易的五大发展目标之一。国务院副总理在服务外包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将服务外包产业打造成新的增长亮点。”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的基本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不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服务外包,在浙江选择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产业优势,已成为浙江经济继制造业之后第二次腾飞的新的发展引擎。
一、浙江发展服务外包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条件
浙江作为长三角重要区域,是中国经济实力强,对外开放程度高,投资经营环境良好、市场经济发达,信息技术先进,优秀人才众多的省份。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加快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的前提。
(一)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处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战略机遇期当前,浙江省正处于人均GDP6000—10000美元的新阶段。2010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为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约占全国人口4%的浙江人,在全国1%的土地上,创造了全国7%的经济总量,人均生产总值769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42美元,位居中国大陆省区首位,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745亿元,增长12.1%,服务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入世十年,浙江的对外贸易从2000年的278.3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534.8亿美元,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走向全球;外资引进从2000年的25.1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00.5亿美元,大大推动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结构调整;境外投资也从2000年的1514万美元增长到33.6亿美元,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创造了一个海外浙江,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从技术发展水平看,处于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重要跃升期当前,浙江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2010年浙江全社会科技技入800亿元以上,是2005年的2.5倍;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1.2%提高到1.82%;研发人员20万人,是2005年的2.5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三位,有效专利数居全国第二位。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和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创新型省份建设步伐加快,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首个试点省,杭州、宁波、嘉兴市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杭州为中心,宁波、嘉兴市为副中心,其他市和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格局基本形成,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三)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看,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当前,单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片面追求数量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式将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浙江要实现持续、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寻求和培育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浙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明确把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服务业发展重点行业。为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还专门出台了《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在市场准入、要素保障、集聚示范区发展、重点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吸引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优化服务外包政策环境,这为培育服务外包新经济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
旅游经济增长点战略路径分析论文
如何才能使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增长,从而有效地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我们将从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关于旅游供求层次问题的分析
旅游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就是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矛盾运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旅游供求研究几乎成了每一位旅游经济学者的理论研究重点,同时也是解决旅游经济实践问题的理论基础。为了探寻增长点战略下旅游经济的有效增长,我们先对旅游供求层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2]。
先分析旅游需求。旅游需求产生的最基本决定变量包括旅游支付能力、充足的余暇时间和旅游动机。在三个变量同时得到满足时,旅游需求就表现为现实旅游需求,这部分旅游需求有可能进入旅游经济系统:
l当有相应的外界旅游供给保证时,现实旅游需求能够得到完全充分地实现,这部分旅游需求可以称之为符合意愿旅游需求。
l当没有相应的外界保证时,旅游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不能完全消费,产生旅游需求剩余,这部分剩余就是非意愿性潜在旅游需求。
保险业务新增长点管理论文
[摘要]近年来,旅游市场迅速升温,但旅游险市场未能随之升温,需求、供给状况没有大的改善。而且,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反而有所增加。在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中,游客的保险意识淡薄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落后是关键性因素。可是这两个因素在短期内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所以在短期内我国旅游险市场不可能出现高速增长态势。但是从长远着眼,我们仍应大力推进民众保险意识的培育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并辅以其它措施。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5%的高速度持续增长,近年来仍然保持在7.0%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外出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组成项目。据国家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01年,入境旅游人数达890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达7.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522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995亿元,比上年提高了15.0%。伴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与其相关的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这客观上要求旅游险能够快速发展,为有关各方提供风险保障,为旅游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再者,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使花钱购买旅游险成为可能。因此,有关人士普遍预测旅游热将为我国旅游险市场营造巨大的发展空间,每年的保费收入至少应该有70亿元的进项,是我国保险业务发展的新增长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旅游热已经持续好几年,而旅游险市场仍然比较冷清。
一、旅游保险还未引起足够的注视
从需求的角度看,自2002年9月1日起《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开始实施,改强制旅行社为游客投保旅游意外险为强制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这一规定的改变使以前倍受冷落的旅行社责任险获得较大发展,财产险公司在旅游险市场中的份额大幅度提高,如按每个旅行社年交保费2万元计,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市场规模约为1.8亿元,占整个旅游险市场的15%以上;与之相反,游客自愿购买保险者寥寥,寿险公司旅游险业务增长缓慢,部分地区和公司甚至出现业务滑坡现象。旅游险市场总的需求状况并没有大的改观。
从供给的角度看,旅游险市场上保险卡的种类有所增加,销售方式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险种少。当前,只有几家较大的寿险公司经营旅游保险,且可供游客购买的险种只有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交通人身意外保险、旅游景点人身意外伤害险、旅游救援保险、住宿游客人身意外保险5种。而且他们大多数都不经营旅游景点人身意外伤害险、旅游救援保险和住宿游客人身意外保险,甚至有的也只经营旅游人身意外保险一种。产险公司除了经营旅行社责任保险外,对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行李、证件丢失和盗抢风险至今尚无“货”上市,使这一风险处于无保障状态。整个市场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而且,游客要想以中意的价格为自己获得较为全面的保障,就必须和几家保险公司接洽,很不方便。
支持向量机在新经济中的可靠性
一、引言
2008年,中国政府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通过投资四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型向内需型转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但其不可持续性已成定论。“十二五”期间寻找新的经济发展契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各级政府统筹经济工作的重点。如何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将选择过程变得有根有据,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经济增长点理论来源于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经济空间:理论的应用》和《略论发展极的概念》等著述中最早提出了“发展极”(PolesofDevelopment)理论,他认为某些主导产业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一些区域的聚集和优先发展形成经济活动中心,这些中心具有辐射作用,可以带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1]。在西方,新经济增长点主要指的是地理上的经济活动中心,在我国,新经济增长点主要指产业上的带动作用[2]。由此可见,新经济增长点是一个经济属性与空间属性并重的概念,是经济点与空间点的结合[3]。本文认为,新经济增长点是一切能引起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不仅具有经济属性和空间属性,同时也具有时间上的潜在性,即不是已有的、成熟的增长点,而是在现阶段尚不明显或已初现,但在不久将来,因其巨大的成长性和带动作用将成为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流。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模型主要有三种:选择图谱法[4],线性模型法[3],因子分析法[5]。现有方法存在两点不足,第一,没有突出新经济增长点的潜在性,区分出“已有的”增长点与“新的”增长点;第二,没有指明新经济增长点具体的增长环节。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方法是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和Vapnik-Cher-vonenkis(VC)维概念的基础之上[6]225-260。虽然统计学习理论论证坚实,理论完善,但是它对所研究对象的样本数目要求较高,往往要有趋于无穷大的渐近行为,而实际问题中,研究对象的样本数目有限,通常很难满足以上假设前提。支持向量机的出现,为解决有限样本学习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郑治伟、孟卫东使用支持向量机对重庆市主导产业进行了预测[7],研究结果同“十一五”期间重庆市产业现状和未来产业规划基本吻合,证实了支持向量机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前人的研究成果启发了笔者的研究思路。VM是一种典型的两类问题分类器,可以根据已学会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对复杂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决策,给出较满意的解答[8]。对于新经济增长点的选择问题,可以使用过去的“新经济增长点”对模型进行训练,识别出未来的“新经济增长点”的时间属性。同时,针对新经济增长点选择更为具体、微观的特点,在选择出新经济增长点后,将行业与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行业发展动态相结合,寻找具体的增长环节,完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微观化,加深对增长环节具体化的理解和研究。
二、计量模型及测量指标
(一)支持向量机简介支持向量机是由V.Vapnik和A.Lerner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机器学习算法。自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相关概念后,SVM已在手写体识别、图像分类、时间序列预测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丰硕的成果。随着对支持向量机的不断深入研究,它已经成为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最重要的工具之一。SVM模型主要应用于样本点的分类问题。在线性可分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对于分别属于H1和H2的两类样本点,可以轻易地找出一条直线H,将两类样本很好地区分开来。在无法用直线来分类样本点的情况下,SVM通过寻找唯一的分类间隔最大超平面来解决分类问题。在图1中,超平面H1由两个空心圆张成,超平面H2由两个实心圆张成。这四个样本称为支持向量。所谓分类间隔最大超平面就是指平行H1和H2的超平面H,它不仅能将H1和H2正确分类,而且使得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无论是直线还是超平面,在线性可分的情形下,总可以在原空间上利用SVM解决分类问题。但是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情况,在原空间上已不能直接应用上述分类手段,必须利用非线性特征函数Φ∶Rd→W,将原空间上线性不可分的情形转换为特征空间上线性可分的情形,才能够继续利用SVM进行分类。由于无法直接在高维的特征空间上利用特征函数计算分类超平面,为此,引入核函数K(x,y)的概念。核函数,就是原空间上的非线性映射,它的函数表现为特征函数的点积形式,即K(x,y)=Φ(x)•Φ(y)。因此,特征空间上的分类问题可以转化为支持向量在核函数上的权重和问题。实际应用中,由于径向基函数实现非线性映射时使用参数较少,往往成为选择核函数时的首选。本文即选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核函数进行SVM分类。从以上介绍可知,相对其他统计方法,SVM具有以下优势:1.在有限样本的前提下,可以求出问题的最优解,降低了收集样本信息的成本;2.SVM模型得到的结论是全局最优的,克服了其他方法中无法避免的局部极值问题;3.通过引入核函数,使得可以仅仅通过两个原始低维空间中的向量,获得高维特征空间中的向量内积,解决了在高维空间中难以求解最优超平面的难题。
(二)建立分类模型已知新经济增长点训练样本(x1,y1),(x2,y2),…,(xl,yl),x∈R,y=-1,非新经济增长点1,{新经济增长点,l为样本容量,则建立SVM判别新经济增长点的模型步骤为:1.训练样本数据预处理(1)对训练样本归一化,消除量纲的影响;(2)yqi采用如下策略进行调整:若行业属于新经济增长点,则yqi=1;反之,yqi=-1。2.建立SVM模型分类器取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利用训练样本(xi,yi)求解如式(5)的二次优化问题,从而获得(αi,b)及其对应的支持向量:maxQ(α)=∑li=1ai-12∑lj=1αiαjyqiyqjK(xi•xj)+bs.t.∑li=1yqiαi=0,αi≥0,q=1,2,…,烅烄烆m(5)利用获得的αi,b和支持向量,得到行业的分类模型:f(x)=∑pi=1αiyqiK(xi,x)+b,q=1,2,…,m(6)重复上述分类过程l次,得到l个行业分类模型。3.判别行业是否属于新经济增长点利用获得的判别模型,即可根据行业输入模式,判别行业是否属于新经济增长点。若第q个行业的输出等于1,则该行业属于新经济增长点;若输出为-1,则该行业不属于新经济增长点。
(三)指标体系的设立新经济增长点是指那些处于潜在状态,尚不明显或者已初现,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前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挥作用的经济增长点,结合经济增长点的特征,经济增长点的选择应依据以下三点原则:1.增长潜力与成长性。新经济增长点要有发展潜力和成长性,对经济增长贡献要大,能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同时,具有技术进步带动作用,技术进步才能使得增长点由外延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内涵式增长。2.经济效益。所选行业应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3.带动性。新经济增长点的推动作用和带动作用要大,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结合以上原则,根据理论指导及实际数据来源,本文选择如下指标:1.反映增长潜力与成长性的指标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技术进步、人力资源和资本积累。根据前言分析,中国现阶段通过投资实现增长已经不可持续,但可以通过鼓励技术进步得到,因此在增长潜力原则下选择技术进步贡献率指标。技术进步贡献率x1=1-(α×K)/Y-(β×L)/Y其中K为资本的年均增长速度,L为劳动的平均增长速度,α为资本产出弹性,β为劳动产出弹性,通常假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α、β为一常数,并且α+β=1。新经济增长点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选择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2作为反映市场需求标准的指标。该系数是指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行业的需求增加率同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之比,用以反映某行业的社会需求量的变化对国民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需求收入弹性系数x2=ΔQiQi/ΔNiNi(7)其中x2表示某行业i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ΔQi/Qi为该产业的需求增加率;ΔNi/Ni为同期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率,i=1,2,…,n。2.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增加值贡献率x3=Nit-Ni0GDPt-GDP0×100%,其中Nit代表i行业期末增加值,Ni0代表i行业期初增加值,GDP0代表区域期初GDP,GDPt代表区域期末GDP。产值利税率x4=SiYi×100%,其中Si代表利税额,Yi代表工业总产值。成本费用利润率x5=riwi×100%,其中ri代表利润总额,wi代表成本费用总额。资产增加值率x6=NiCi×100%,其中Ni代表i行业增加值,Ci代表平均资产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x7=NiLi×100%,其中Ni代表i行业增加值,Li代表i行业员工人数。3.反映带动性的指标新经济增长点对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性可以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得以评价。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产品部门最终需求增加一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影响力系数x8=∑ni=1b珔ij1n∑nj=1∑ni=1b珔ij,其中b珔ij代表完全需求系数。感应度系数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的最终需求均增加一个单位,各部门应该增加的总产出的数量。感应度系数x9=∑nj=1b珔ij1n∑ni=1∑nj=1b珔ij,其中b珔ij代表完全需求系数。
煤矿企业环境保护论文
摘要:文章阐述了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对标发展的重要性,介绍了企业环保工作实现经济创效的前提条件和企业环保工作对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认为提高企业和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可以为企业创立无形资产,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煤矿企业;环境保护;经济创效;实现途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国各行各业深入人心,国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认识到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企业也普遍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积极落实地方政府倡导的“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党政同责,一岗两责”环保要求,以及“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责任制,使环保工作责任、环保措施进一步得到了细化,对环境保护工作持定“科学研判,精准发力,利剑高悬,铁腕治污,源头管控,长效治理”的决心,决心打赢环境保护攻坚战,把守护好“天蓝、水清、气净”的生态环境,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绿色健康、易居易业的美好家园,当作自己的职责。同时,企业要把环境保护工作与实现经济创效统一起来,以期实现环保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很多著名企业环保和经济发展都获得了双丰收,大量事实证明,把环保工作做好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1环保工作实现经济创效的前提
企业是环保工作的主体责任单位,过去总认为环保工作是一个白白花钱的项目,在资金紧张时总是把环保项目往后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环保工作在一些企业处于了应付和推诿状态。现在,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国策层面,已经成为一票否决的项目,企业要发展环保必须先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共识,而要真正使得环保工作实现创效目的,首先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1)正确认识环保工作,树立环境保护工作也是经济工作的意识,为环保创效打牢思想基础。要做好环保创效工作,必须首先打好环保创效的思想基础,工作中才会用环保创效的眼光去寻找经济增长点。实际行动上就会用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去采取一切措施,实现环保和企业效益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使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步入正常轨道。2)企业环保工作必须依据国家环保发展的大政方针,认真对标思考、对标作为。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路既要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划,更要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要求。也就是说企业的各项工作要与环保工作对标、与国家环保政策对标、与环保的法律和法规对标,还要与环保标准对标。环保标准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红线”,只有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政策、规定对标,使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符合国家和政府及行业的环保要求,才能促进企业实现环保创效。3)在环保工作对标达标的基础上,还要不断采用环保新技术,不断坚持环保创新,才能使环保工作创造出价值和效益,促进企业整体健康发展。采用环保新技术,主要是跟踪环保技术发展,采用适应企业需要的环境保护设备和技术,保持企业环保工作的先进水平。环保工作的创新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决策理念要创新;二是企业的体制、机制要创新;三是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污染治理的方式要创新。环保工作做好了,企业得到了正常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创造出的最大价值和效益。
2企业环保工作对标发展的经济增长点